基于职业能力框架进行反向设计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实践研究

2023-0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经济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各国贸易往来愈加频繁,会计数据信息处理愈加复杂,企业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各大高校应当以国际职业能力框架为导向,重新调整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方式,加快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

一、引言

(一)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会计作为一门专业性强的工作,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各自的执业标准和职业能力框架,这里职业能力框架是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道德标准和实务经验的总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发布的《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准则》,其认为会计职业能力来源于知识、技能、职业价值观等方面。同时,英国注册会计师(ACCA)在新推出的职业能力框架中明确提出会计人员应该具备“财会全才”的10项重要能力,其包括企业报告;领导力与管理;战略与创新;财务管理;可持续的管理会计;法律与税务;审计与鉴证;治理、风险与控制;利益相关方关系管理;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

(二)反向设计

所谓反向设计是指摒弃以往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教师想要教什么,而改为以市场需求作为切入点-达成成果需要什么。反向设计从职业能力需要出发,由职业能力确定培养目标,再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目标达成,最后由毕业目标达成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课程教学体系。

二、现有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缺陷

(一)课程设计与国际主流会计职业能力框架脱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会计核算职能逐渐已由财务机器人所替代。现代企业需要既熟知会计专业技能,又熟悉企业管理、了解现行资本市场,会与团队进行有效沟通的多技能复合型人才。不过现阶段高校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仍以会计核算为重点,各大高校还是按照传统的课程模块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对经营管理类、人际沟通类课程不大重视。导致学生所学内容知识面狭窄,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自行建立了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仿真实践教学平台是为学生对会计职业认知、会计核算能力综合应用以及会计数据分析整理提供的一个综合性平台。目前一般包括手工模拟实验、ERP沙盘和会计电算化实验,现有实践课于:现有实践教学模块相对分散,不能将会计体系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贯通;创新性和综合性不足,不能体现现行市场价值和最新专业需求。

(三)会计职业能力道德培养缺失

近年来,国内外财务丑闻频发,引起了人们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关注和对整个行业的反思,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比较注重会计技能的培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尚未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前期的基础平台课程中虽然有类似的思想道德教育,但并未涉及到会计行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学生缺乏会计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

(四)会计国际化程度明显不足

国际市场对国际会计人才需求逐年增加,跨国企业急需善于管理、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从大部分高校的培养方案上来看,课程设置中已加入一些双语课程,不过这些课程大部分教材老旧,并且是对已有基础会计核算内容的简单英文化,不会涉及最新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差异分析和应用。所学内容不能和国际接轨,学生在处国外会计业务时,仍旧使用中国会计准则和思维去处理国际会计问题。

三、反向设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措施

(一)按职业能力框架重构现有课程体系

按照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英国注册会计师和我国会计职业能力的要求,以新的市场需求优化现有会计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建立面向未来的会计课程体系。(1)将课程中教学顺序改为西式以财务报告为出发点,按照财务报告-交易分析-基本概念和核算原则-复试记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顺序进行讲解;(2)改变以往以会计核算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融合企业管理、团队沟通、现代科技应用等内容,引导学生建立广阔的会计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二)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引入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课程设置中提高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加强会计实务操作训练,让学生熟悉会计流程中各环节的工作。高校还应积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长期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协同育人德人才培养机制,定期组织学生与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学习与交流,提高师生的专业水平。

(三)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将职业道德教育嵌入到理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在仿真实践环节。通过对模拟会计业务的处理,让学生认识到在业务中职业道德风险发生的环节和可能受到的影响;在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让学生现场学习到职业会计师遇到职业道德风险时的应对方法。让学生具备处理职业道德风险的能力。

摘要: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大背景之下,企业需要即懂会计核算,又熟知国际管理的复合性高级人才。基于此按照市场需求制定适当的人才培养方案成为了各大高校的首要任务。本文按照国际职业能力框架的要求,提出了现行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会计职业能力框架,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彭宏超.国际视野下的我国管理会计能力框架研究[J].金融会计,2018(4).

[2] 郁俊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J].经贸实践,2017(13).

上一篇:信息化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策略研究下一篇: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