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 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指引下, 快速发展的职业院校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 各行各业对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也愈加凸显。为此,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 要求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人才。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 它与普通教育的不同的地方在于教学过程应该遵循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开发范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应突出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强化实训实习、操作训练等等关键环节。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思政改革要求, 为了落实岗位需求、“能力本位”的教学要求, 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统一, 目前亟待对护理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和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进行课程与课堂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与实践》课题组认为,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值得总结推广。项目化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 是一种以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工作过程为出发点, 以完成项目任务为教学活动目标,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为教学内容和载体, 围绕项目训练这一主线, 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共同实施某一完整的项目进行创造实践活动。其特点是:以实践为导向, 以项目为主线, 学生为主体, 教师做引导,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探究创新意识。因此,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要遵循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 按照认识论的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进行项目改造和设计, 以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来整合教学内容, 配置教学资源, 让学生在全程参与中学习知识, 掌握技术技能, 提升职业素养。

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及需求的变化, 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中, 大多仍在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做法, 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忽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及职业素养和发展能力, 这与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规格有一定距离。高职院校护理教学对项目化教学认识不足, 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学生方面, 职业道德和价值观教育渗透不够, 专业思想不稳定, 学习动力不足, 人际沟通能力差;实践教学课时不够, 学生对课程实施的参与度不够, 职业综合能力不能有效形成。二是教师方面, 缺乏过硬的专业技能, 缺乏丰富临床经验, 缺乏教育理论与专业技能。部分教师钻研教学业务的精神欠缺, 侧重知识的系统传授, 仍然坚持教师讲、学生听, 教学应用能力的培训工作不到位。以上问题的存在, 影响高职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升, 不能满足和适应医护事业发展需求。

三、项目化教学的实现路径及注意事项

(一) 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聚焦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护理的教学改革, 要贯彻立德树人、“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改变陈旧观念的束缚, 走出“教学便是教书, 教书便在课堂, 课堂主靠讲授, 讲授依赖教材”等认识误区和局限性, 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到“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就要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及态度, 帮助学生规划学习目标、学习任务,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 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同时, 要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 通过学校--医院--社区--实践平台的搭建, 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 加强学生临床经验积累。推广云学习、网络课程、移动App等教学平台, 引入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微课平台等新的教学方式, 有针对性地解决护理教学中存在的实习培训机会有限、师生互动较少的问题,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动手能力和临床思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特别是教学方案的设计和问题讨论, 一定要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 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关怀意识及专业发展潜能, 为其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 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遵循职业教育理论和职业成长规律,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放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为了实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改革, 学校应立足行业和岗位需求, 依据高职阶段学生的特点, 结合课程的性质和实际教学情况, 采取“做中学, 教、学、做一体”、融探究体验、训练为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实施项目带动、案例驱动、病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训练等教学形式。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从学生尝试入手,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符合新时代高校教育要求和职业教育规律。就项目教学法的环节和步骤来看, 从选择项目、明确任务、制定方案、协作学习、具体实施、成果展示到教师评价, 实施的是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活动。在信息收集、情景设置、学习协作、操作示范、独立探索、检查评价等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中心地位得以充分发挥, 教师的指导咨询作用不可替代, 这样就能够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说, 只有变革长期沿用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教学弊端, 才能真正将课堂打造成育人的主阵地, 促进学以致用、学生发展。

(三) 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 着力提升教学水平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办学的依靠力量, 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目前, 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培训轻培养、重使用轻管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加之“双师型”教师欠缺, 年长教师自身知识老化、技能缺乏等原因, 常常出现有经验的教师舍不得放弃原有知识体系, 年轻新教师离不开教材, 大多仍然依赖集中讲授上课。专业课教师对于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内容、方法和要点等还掌握的不多不全, 特别对如何构建教学情境 (工作情景) 知之甚少, 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对学校领导来说, 除了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好的工作条件、物质回报、社会尊严外, 要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和职业幸福观, 切实加强教师的培养工作, 促使他们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教学能力、育人水平, 力争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共同价值观成为体现办学特色、评价和发展学校的重要力量。对教师来说, 应该自觉加强学习、研究和创新, 尤其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引入VR等虚拟现实、虚拟交互教学技术, 使教学情景和过程更加真实, 弥补专业水平的欠缺。广大教师要了解学生、反思自己, 重新认识什么是“教学”, 深入探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变革的规律, 自觉把主要心思放在如何适应新时代发展增强教学能力, 如何围绕职业岗位需求提高教育质量, 如何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上, 形成育人合力。

(四) 立足职业教育的实际, 创新考核评价方式

从目前的现状看,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业成绩, 都不能用老办法来衡量和评价。职业院校的考试考核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单一, 考核结果存在片面、偏差、有失公平的情形, 传统的笔试、闭卷考试己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和学生实际, 亟待进行改革。为了突出职业需求导向, 有效对接生产 (职场) , 职业院校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考试评价方法。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 对于构建体现工作需求和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它启示我们, 构建体现工作需求和能力本位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基于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 其考核评价重点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知识, 而在于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只看重结果, 更看重过程。因此, 就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考核来看, 必须强化过程考核, 加强项目任务实施每一步的考核, 比如可以分阶段、分项目、多维度、全过程进行考核, 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 准确把握学生的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课程的结业成绩可以用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学习成果代替, 比如调查报告、综述论文、设计图纸、案例作品、科研项目、职业技能大赛、创新成果、社会实践表现、才艺技能展示、技能鉴定等等项目化教学的学习成果, 都可以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甚至可以代替考试。对于某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完全可以取消传统的期末笔试考试。评价方式可以采用随堂测试、期中、期末考核, 考试与考评相结合等, 总之应重视和突出形成性评价结果的比重, 力求做到评在平时, 考在过程。评价主体可以由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学生本人、其他学生、企业专家组成, 以体现客观全面公正的原则。

【相关链接】

根椐教育部相关规定, 从上世纪末起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逐步规范校名为"职业技术学院", 而师范、医学、公安类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则应规范校名为"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特有校名后缀, 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响应教育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规划, 部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从2012年起开始试办本科层次的专业。在我国, 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

在我国, 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而在其他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则完整的囊括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的学历教育。

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 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计委医政部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 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 观察病人体表体重情况, 了解病人病情, 配合医生治疗, 加强巡视和教育, 及时处理医疗纠纷, 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开展危重症生命体征监测、标本采集、体重营养定期观察分析, 并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 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 日常活动、用药和安全等问题。如心肌梗塞病人可表现为:生理的--疼痛、胸闷、气急;心理的--害怕、恐惧;思想文化的--对疾病知识的自我认识和理解程度;精神的--是否被护士和医生重视与尊重。

项目教学法, 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

其实施的流程如下:

(1) 明确项目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同学讨论; (2) 制定计划:学生制定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 (3) 实施计划:学生分组及明确分工合作完成; (4) 检查评估: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评价; (5) 归档或应用:记录归档应用实践。

摘要:项目化教学模式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趋势。如何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是目前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课题组根据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分析项目化教学改革应遵循的路径, 探索教学改革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 对于深化职业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职业能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9]4号) .

[2] 肖乐, 崔焱, 江凤英, 曹园.项目化教学在职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 :74-78.

[3] 毛燕红.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 2017 (35) :114-115.

上一篇:江西省宁都县白石窝子瓷土矿体主要地质特征下一篇:新时期,请重视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