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学生成课堂上的

2022-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别让学生成课堂上的

第2篇:2018年国考面试热点:别让家庭摄像头成隐

私泄露工具

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了《2018年国考面试热点:别让家庭摄像头成隐私泄露工具》,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这里提前预祝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2018年国考面试热点:别让家庭摄像头成隐私泄露工具 【热点链接】

近日,北京、浙江等警方接连破获黑客非法入侵居民家用摄像头案件。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国的家用摄像头保有量为4000万至5000万个,其中一些存在被攻击风险。在一些QQ群和百度贴吧,有人公然售卖破解摄像头软件,分享他人家庭私密影像。 【热点预测】

现在市场上普通摄像头信息一个卖5元,对着床的一个卖10元,有激情画面的一个可以卖20元。原本用来看护家里老人孩子或用于防盗的摄像头,竟然被不法分子用于“窥私”在网上公开叫卖。对此你怎么看? 【思路点拨】

从题目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这也是我们在答题过程中提出观点的部分。那么在论证观点时,我们就要论证认为消极的的理由,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我们还要根据题干中具体的话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面对社会现象类问题时的答题思路。 论证其背景及影响:

随着智能手机等互联网工具的广泛应用,价格实惠的摄像头也被一些人连接到手机上,用于看护家人或者防盗。但一些摄像头在传输数据时却可能被不法分子侵入,导致隐私被泄露,甚至因此危及用户人身财产安全。个人隐私一旦被泄露,就不可能再恢复到之前的隐秘状态。如受害者家中的状况被他人散布到网络或者“直播”后,就可能被围观、下载、存储。即便责任人被查获、被追责,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论证原因:

按说,法律对于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恶行的惩罚并不轻,尤其是刑法修正案将相关犯罪由特殊主体修改为一般主体,扩大了犯罪主体范围。只要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不管其为何种身份,都将构成犯罪,最高获刑7年。然而我们为什么依然没能斩断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的链条呢?究其原因,恐怕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行政管理以及金融、电信、交通、医疗、物业管理、宾馆住宿、快递等诸多社会服务领域,相关机构、组织收集并储存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只要有一环出现管理疏漏或者工作人员故意出售、泄露,就可能导致个人信息非法流出。而相关行政执法如同九龙治水,部门定位、权限等不明确。二是相关犯罪被发现的概率较小,一般只有在追究电信诈骗等下线犯罪的过程中,才去顺藤摸瓜地发现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恶行。三是在打击相关犯罪的过程中,只注重对犯罪嫌疑人的个体处理,并没有深挖到底,既没有揪出犯罪链条上的所有违法者,更没有对管理不善相关单位的渎职人员进行追责。四是只注重追究犯罪,忽略了日常行政执法,更没有对涉个人信息机构、组织实现有效管理。 提出措施:

首先,应强化涉个人信息机构、组织的管理责任,可以立法要求这些机构、组织使用个人信息时,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采取代号化或加密处理等方式,去除个人信息的可识别性因素,降低未来可能发生的信息泄露等安全事件对公民个人的影响。另可建立个人信息系统查阅,商家更应做好防范措施,提升产品和传输服务的安全性能,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这既是网络安全法赋予的法定义务,又是其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应尽职责。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应该为购买使用家庭智能摄像头的消费者提供安全的终端软件和数据传输服务,确保消费者隐私不被泄露,否则也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留痕制度,谁接触过哪些个人信息都必须留痕备案,以便将来倒查责任。

其次,从行政监管的角度看,有必要改变当前九龙治水的局面,可考虑设定专门的个人信息管理行政部门:一方面加强日常执法,对尚未构成犯罪的个人信息泄露违法行为及时追究,露头就打;另一方面,要对所有涉个人信息机构、组织的信息管理与保护进行日常指导、监管,帮助它们构建起防信息泄露机制,防患于未然。如此才能从源头上铲除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土壤。 国家公务员考试栏目推荐: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率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合格分数线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时间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常见问题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计算方法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合格分数线发布时间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

2018年国考真题及答案汇总专业科目申论真题行测真题银监会证监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 行测 | 国考模拟试题

小编在这里祝福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你是个聪明和头脑灵活的人,我相信你一定成功!!! 国考面试名单国考面试时间国考面试真题 公务员面试技巧公务员面试热点

第3篇:别让带薪年休假成了少数人的盛宴

在机关单位,带薪年休假往往不存在利益博弈,单位领导和普通员工都希望能享有带薪年休假,他们的利益诉求是一致的。但是,带薪年休假制度放在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甚至国有企业就完全不同。首先,企业主与企业员工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企业主希望休假越少越好,以便多创造利润,而员工希望能得到年休假以享受充分的休息;其次,企业主与企业员工的话语权完全不对等,企业员工往往受制于企业主,不能通过有效的渠道来表达诉求,争取自身的利益。在岗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除非单位领导安排带薪年休假,否则谁会主动提出休假呢?还有那些农民工,他们想要和公各员一样真正享受到“带薪休假”,更是难上加难了。因此,带薪年休假制度对这些企业的员工很可能是画饼充饥。 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应当让公务员受益,但不能仅仅让公务员受益,而应当成为全体劳动者的盛宴。因此,我觉得,第一在《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中对妨碍劳动者休息权的行为,要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第二,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让劳动者组织起来,通过工会与资方进行利益博弈,以充分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实现自身的权益。

第4篇:别让带薪年休假成了少数人的盛宴_论公共政策分析时所应遵循的可行性原则

别让带薪年休假成了少数人的盛宴

——论公共政策分析时所应遵循的可行性原则

在人类社会发展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公共政策系统也日益发展为一个要素众多、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有机整体。公共政策波及到由政府就公共议程而采取的行动,也涉及到由政府就公共议程而采取的行动,也涉及到做出这种决断所借以采取的方法。在公政策研究的方法体系所形成的一种垂直方向结构中,系统方法则横贯各种方法。在公共政策研究的方法体系所形成的一种垂直方向结构中,系统方法则橫贯各种方法,作用于各种方法,在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两个方面,都形成了一些新的专门方法和技术。系统方法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比其他方法更能将分析和综合、归档和演绎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借助于其他现代化的技术,处理与解决大系统的管理问题。掌握系统思想与系统方法,对于公共政策的成功是极为重要和有效的。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也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为了更好的使系统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分析,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下面举例说明。

例:《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7日刊登杨涛的文章说,国务

院法制办11月5日公布了《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职工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这一草案明确规定了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单位范畴,但比“规定”更重要的是执行,如果规定得不到有效执行,它所赋予的权利就很容易沦为一种纸面上的权利。为此,人们不禁担心,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可能只是少数人的盛宴。

与机关事业单位不同,一些企业主希望休假越少越好,以便多创造利润。有关调查显示,80%的企业存在加班现象;而许多农民工更是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文章提出,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应当让更多的人受益,应当成为全体劳动者的盛宴。

从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一个公共政策的可行性。我们可以运用系统方法对这一公共政策的可行性作如下分析:

一是,我国职工收入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工资在全年的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在有些单位,奖金、福利占全年收入的50%以上,所以,如果享受带薪年休假制度,就意味着放弃将近一半的收入。这对于许多单位职工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

二是,我国的就业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在城镇,双职工家庭占家庭比例的70%以上。带薪年休假制度要求双职工家庭同时安排休假,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家庭乐趣。但是,从操作层面来看,双职工同时带薪年休假不具有可行性。特别是夫妻同在一个单位的双职工家庭,如

果实行带薪年休假,必须与用人单位进行协调。事实证明,在单位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双职工带薪年休假几乎不可能。

三是,中国的就业环境发生了深层次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如果享受带薪年休假福利,那么必然会降低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外出务工人员放弃带薪年休假福利的原因。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虽然不存在直接的就业竞争压力,但由于存在着潜在的升职、晋级、岗位调整等压力,所以职工也不愿意享受这项福利。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强制休假制度,要求机关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正式职工,根据自己的年假时间,在下半年轮流休假,其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外出度假的费用由本人自理,单位按照员工的实际休假天数,每天发给一定的补贴。这些措施虽然可以从经济上确保休假职工没有后顾之忧,但是,在岗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除非单位领导安排带薪年休假,否则谁会主动提出休假呢?

带薪休假核心是带薪,具备强制性

“带薪年休假制度前有‘强制’二字,说明国家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决心很大。它的核心是带薪,必须得到严格的落实。”要落实带薪休假,首先要让广大劳动者和企事业单位都认识到带薪休假制度的意义,让所有具有劳动关系的单位都能依法办事,自觉实施,让那些不实施休假的企业难以面对社会。劳动者本身也应增强法律意识,把带薪休假当作维护自身权益。“其次要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督促实施,行政介入。”对于拒不执行国家法律规定的,劳动者有权申诉,

政府主管部门有责任督促企业执行国家的法律规定。对于劳动者的申诉,应当由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并强制实施。“最后一步就需要司法部门的介入,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了。强制实施的关键在于行政介入和法律介入。我主张对拒不执行带薪休假的单位进行重罚,从经济上进行严厉的惩罚。此外,舆论监督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为更好地保障这一制度的落实,纪宝成建议国家应对“强制带薪年休假”的内涵做出进一步详细、具体的规定,在法规、制度等多方面提供刚性支撑,如对“带薪”做出具体规定,采取更为科学的岗位分工、协作机制,建立休假和考评、奖惩严格分开的制度等等。“为什么规定干满一年就能休假,这是充分考虑到了农民工等群体流动性强的特点。农民工要想和公务员一样真正享受到‘带薪休假’,无疑需要更加严格、周密的方法和措施。”

从此项事例可以看出,此项政策不符合公共政策所应遵循的可行性原则,系统方法的最优化目标并非囿于一种抽象的理性原则,实际上它要求的是一种现实的有限理性政策,从多种可用的方案中,选择与当时当地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的可行方案。回此,基于这一原则,最理想化的政策在实践中并不一事实上是最具可行性的政策。

第5篇:别让学生只做“听众”

摘 要:传统语文教学虽然教师激情飞扬,精彩不断,学生却提不起精神,甚至有的学生昏昏欲睡。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没有给学生留多少戏份。因此,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怎样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不再做“听众”是一项需要研究的课题。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别让学生只做“听众”:营造和谐教学氛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运用激励性评价方式。

关键词:和谐氛围;小组合作;激励评价

传统语文教学是教师将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做独自演说,虽然教师激情飞扬,精彩不断,学生却提不起精神,甚至有的学生昏昏欲睡。主要原因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却没有给学生留多少戏份,我们惯用的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没有学习积极性,缺乏学习主动性,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只能当“群众演员”,只能当“配角”,只能做“听众”或“观众”。这样的课堂不会有生机,不会有乐趣,难怪我们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也会天马行空,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怎样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不再做“听众”是一项需要研究的课题,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仅与大家共勉。

一、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因为,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会产生学习兴趣,才会产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孩子天生就是表演家,婴儿不会掩饰他们的情绪,小学生能够隐藏自己,是因为他受到了不同形式的抑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与这种“负能量”进行斗争,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敢于展现真实的自己。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为了给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我总是微笑着出现在学生面前,热情洋溢地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亲切的,是和蔼的。例如,在学习《荷叶圆圆》一课时,我用温柔的语言和亲切的眼神与学生交流,在老师的感染下,学生也敞开心扉,主动和老师交流起来,他们不再做“看客”,不再做“听众”,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了课堂的主角。

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合作交流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协作精神,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许多创造发明就是在多人的合作中完成的。因为,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面对的是学生,他们能够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交流、讨论、争辩,这时,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心灵是相通的,得出的结论是集体的,即使自己说错了,也不会感到尴尬。因此,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争先恐后,争着抢着回答问题。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常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手捧花盆的孩子》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他们热烈地讨论着,把课堂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合作中的学生积极性是高涨的,他们不再是“听众”,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了课堂的舞者。

三、运用激励性评价方式

爱听表扬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法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而是激励、鼓舞与唤醒。”课堂教学评价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我们的教学起着激励、调控、导向作用。我们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对小学生来说是一副甜甜的良药,既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促进健康成长。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常常用这样的语言评价学生:“你读得不错,要是语速再慢一点,就更好了”“真棒,你读的越来越好了,课下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吧?”“你的回答很精彩,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你是越来越聪明了,希望更加努力学习”“你读得很有感情,再读一遍,好吗?”学生正是被这样的语言感动着,他们的学习更加积极,更加主动了。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一课时,我叫我班的张涵(化名)同学起来读课文,他读得结结巴巴,我正想批评他,可转念一想,要是一棍子打死,说不定他就会对语文失去兴趣,从此没有信心了。于是,我这样说:“同学们,你们觉得张涵同学读得怎么样啊?”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不好,读不成句。”有的说:“声音很高,可是有错字。”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刚才你们的评价很正确,可是,我觉得张涵同学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的声音很洪亮,这点就很好,我现在告诉他错字的正确读音,我相信,他会读得很好的,不知张涵同学愿不愿意给大家再读一遍呢?”在我的鼓励中,张涵读了起来,这次他读得很认真,不仅声音洪亮,还富有感情。我想,如果当时一顿批评,也许他永远不愿意站起来了,从此以后,他就有可能成了课堂的“听众”。

总之,新课改积极倡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教师应该积极落实新课改精神,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权力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彻底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入学生中间,把舞台交给学生,不再让学生当“观众”,当“听众”。

参考文献:

[1]余宽海,李伟新.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怎样与学生谈心[J].新课程学习:下,2011(06).

[2]王淑敏.指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7).

编辑 王团兰

第6篇:别让“规矩”禁锢了学生的天性

——读奥贝尔《读懂孩子——学生心理学手册》有感

为什么同样的教育环境,学生差异会那么大?为什么越到高年级就会越来越对学习不感兴趣?为什么总觉得现在的学生“一代不如一代”?为什么学生的心理会那么脆弱?为什么……

带着一个个为什么,我翻开了法国奥贝尔的《读懂孩子——学生心理学手册》,企图从中快速地找到答案,而且也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认知冲动自然地、本能地促使孩子动用他所有的能力去听、去看、去品尝、去触摸他的环境和他所能触及的各种东西,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逐渐认识和掌握并逐渐摆脱对环境的依赖,这些体验、这些发现、感觉都将促进其心智潜能的发展。

然而,家庭、学校、社会的某些“规矩”,我这里说的是某些看似合理,实则严重抑制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合理的条条框框和那些严格的禁令(“不能做这个”“不能动那个”“别乱动”),说到底是家长、老师等大人们为了减少自身的麻烦保护自己而强加给孩子的。

在家里,一些家长不耐烦孩子不停地问那些“为什么”或者“怎么样”的问句,总回答“我不知道”“别烦我”“给我安静点!”孩子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总有一天孩子就不会再提问,他还会逐渐对这个世界和各种问题丧失兴趣。于是乎,活泼可爱的孩子不见了;于是乎,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了。

在学校里,因为担心学生安全出问题,老师就会再三强调不准追逐打闹,不准爬树,不准玩一些器材,为了方便管理,甚至课余时间都不许出教室。于是乎,学校里的一些设施成了摆设;于是乎,学生的活动空间被缩小到了教室。

说实在的,作为一名教师,尽管知道这些不应该有地规矩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但是确保学生安全的巨大责任使我们不得不去制定并严格执行这一些规矩。这些“规矩”是对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带来极大的压制,认知冲动也可能会被减弱。于是乎,天真、好动、爱问的孩子不见了,孩子的个性消失了。

认知冲动首先源于某种需求的满足,作为天性好动,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当自己爱做的事情不被允许做之后,孩子探索、发现和认知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那么他的求知欲就会受挫,他当前和未来的学习动机就会减弱。

所以说,某些规矩禁锢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减弱了学生求知的动机,进一步对学习没有动力、厌学。

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能够做到的最大限度就是认识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思考其厌学的原因。

自孩子生命之初就有了动机、需求和求知欲。它们的维持、刺激主要依赖于其身边的环境。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周边环境,保护、维持、开发孩子们的天性,让我们的教育环境成为孩子们快乐的源泉,让快乐激发学习动机,使孩子们有愿望,有愿望上学、有愿望回到班级,不仅有愿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且有愿望去做在家长、老师看来应该做的事情。

为了孩子,但愿我们能少一些“规矩”,多一些顺其自然……

第7篇:

上一篇:学校党建特色亮点工作下一篇:自我革命精神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