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权利, 也称私权, 是指是指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在平等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享有的财产权和人身权。公权, 指以维护公益为目的的公共团体及其责任人在职务上的权力, 它是基于社会公众的意志而由国家机关具有和行使的强制力量, 其本质是处于社会统治地位的公共意志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在西方法律逻辑中, 私权是天赋的, 而公权却不是自然就有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西方近代公权与私权关系确立的基础。根据《社会契约论》, 公权是人们为保障和促进私权而设立的公权来源于民众对私权及相应利益的让渡。人们把公权赋予于一个组织, 由此便形成了政府, 形成了国家。国家是公权的拥有者, 因此私权是公权产生的基础, 现代公权存在的唯一合法理由就是其作为保障和促进私权的工具, 国家政府作为行使公权的代表也因而具备了存在的合理性。
私权维护的是个体利益, 公权维护的是社会整体利益。公权来源于私权, 但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一致的, 于是两者在行使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冲突。权利的行使应该是有界限的, 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权利人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会对别人的合法权利的行使造成妨碍和损害。但是权利天然具有扩张的本性, 所以就需要有效的制约。
目前禁止权利滥用已经成为了民法基本原则, 私权滥用的危害已经不足以对社会和公共秩序造成巨大的危害, 但是关于禁止公权滥用,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由于公权是一种超越于个人之上的公共力量, 它由国家保证实施, 具有极强的强制性, 一旦被滥用, 则对私人利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损害必然远远大于私权被滥用的后果。也就是说, 如果公权一旦严重偏离公共利益这个目标, 就会演变成为私有者的工具, 就会在特定的时期以其固有的能量走向其反面。
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中, 公权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而私权受到极度的漠视, 整个封建社会, 公权成了绝对的、不受任何制约的权力。近年来, 由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公民的权利意识进一步觉醒, 理性意识和法律意识进一步加强, 对于自身权利的保障也就愈发地关注。然而, 由于法治与法制建设始终落后于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 我们对私权的保护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高度。
关于如何平衡公权与私权利的关系, 控制公权的过度扩张, 从而保护私权, 我有如下看法。
(1) 明确公权与私权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 不是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 而是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从两个角度决定了社会结构的近代形态, 也决定了公权与私权利的配置关系:一方面, 在私人利益的整合关系中, 社会应形成以实现个体私有财产权利的确立和保障为中心的市民社会组织体, 形成个人利益相互对抗和协作的社会机制;另一方面, 政治国家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私人特殊利益的最大化实现, 它是国家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基础。
(2) 划分公法和私法、公权和私权
在立法上划分公法与私法, 明晰公权与私权利的行使界限, 从立法的层面上体现“私权神圣”的法律理念。
公权以私权利为基础, 其目的是为了保障私权利, 那么其行使就当以私权利为界限。当私法可以对市民社会进行有效调整的时候, 就没有公权干涉的余地。根据私法自治原则, 在民事生活、经济生活领域, 由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 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 即使是国家也只能在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不能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时, 以仲裁者的身份进行裁决。由此可见,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公权与私权利的划分, 对于保障私权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 完善公法制度以制约公权
私权利的保护, 需要对公权予以制约, 制约公权需要通过完善公法制度予以解决。完善公法制度, 就是要明确权力的范围和行使程序。包括在宪法中明示“私权神圣”的法价值取向和法治理念和加强我国的公法监督程序。
宪法是我国公民权利保障的基本法和一切执法行为的最高准则, 凡与宪法相抵触的一切权力行为均无效, 包括立法行为。而只有完善了公法的司法监督程序, 才能对公权行使过程中的合法性产生真正有效地制约。
(4) 完善私法制度以保护私权
私权的保障是由私法和公法共同来完成的, 但是没有私法对私权的内涵和外延的规定, 没有私法对私权利存在空间的界定, 极有可能使得公权擅自闯入市民社会的生活领域, 肆意践踏市民的私权利。可见, 以民法为核心内容的私法划分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边界, 既接受国家的保护和必要干预, 又抵制公权的恣肆滥施。因而, 完善的私法的是私权保护的关键, 只有建立完善的私法制度, 私权的保护才能落到实处。
摘要:本文从公权和私权的权力来源与价值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 讨论了限制公权以保障私权在目前我国立法中的必要性, 并对如何限制公权以保障私权进行了司考。
关键词:公权,私权,限制
[1] 王寿林.社会主义国家权力制约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3.
[2]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