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瓦尔登湖》读后感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瓦尔登湖》读后感(精选12篇)

五年级《瓦尔登湖》读后感 篇1

一抱起这本书,我就觉得放不下来了,为作者笔下那个神秘而宁静的瓦尔登湖而深深着迷,也为他这种勇于追求灵魂生活的精神而折服。在瓦尔湖旁,作者与木屋相伴,跟飞鸟对话,亲自开垦荒地,耕田劳作,这种生活状态,在我看来才是真正的活着。反观当下社会的我们,为了追名逐利,早就抛弃了内心世界,每天早上坐着拥挤的地铁上班,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跟他人争吵,我们没有在生活,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试问,你有多久没有停下脚步好好直面自己的内心了?你有多久没有离开繁华的城市回到淳朴的乡村了?想到那句很有名的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话虽如此,可是我们做不到像梭罗那样回归自然,也缺少陶渊明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逍遥。因为我们肩上的担子太多,我们的思想负担太重,我们没有办法把什么都抛下,只去寻找那种诗意的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还是要为了学习和生活所奔波,但这并不意味着《瓦尔登湖》对我没有影响,相反,它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我理想中的乌托邦,是能时时刻刻地让我找到内心的淡然与恬静。

五年级《瓦尔登湖》读后感 篇2

对于本班学生来说, 写读后感并不是“零起点”, 是有一定基础的。因为在阅读教学中我一直培养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 而且也有过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的要求。于是, 我在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时, 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提升, 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就写读后感方面, 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在联系原文的基础上以感为主, 能够选择感受最深的地方谈深入、谈透彻, 谈感受时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等实际;二是就阅读方面, 通过写读后感的方法来进一步地提高阅读理解、阅读感悟、阅读积累的能力。总之写读后感要把读与感有效地结合起来, 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算成功。

在我这次指导的基础上, 再加上学生原有的基础, 因此, 学生习作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原文出发来谈感受, 且切入点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学生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如李一诺等几个学生从16课的题目《一诺千金》入手;有的学生从文中的重点词切入, 如刘伯祥等几个学生抓住1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纹丝不动”一词切入;有的学生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切入, 如范玉、张欣然等几个学生, 就是从17课《唯一的听众》主要内容进入谈感受的;有的学生从原文的写作目的为切入点的, 如刘欢等几个人就是从18课《九色鹿》的写作目的切入感受的;有的学生从原文章中的重点句切入, 如李正阳等几个人就是这样为切入点的。

2.学生写读后感的构篇完整。都能开篇点明自己读书的时间、读的书或文章的题目, 以及当时读书的总体感受, 接着从自己选的切入点入手引发自己的感想, 最后又回归到自己所感文章的切入点上。

3.绝大部分学生能在原文章中的切入点与自己的感想部分连接处, 利用上过渡句或过渡段进行了有机地连接, 使上下文部分自然衔接, 读起来文章各部分连贯性极强。

4.学生的感想部分, 能结合自己的实例来谈感受, 且读与感有效地结合了起来, 并且谈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甚至有的学生举出的实例从切入点的正反两方面来谈自己的感受, 说服性极强, 感得深, 感得透。

5.学生所选的原文章各有千秋。有的学生是从本册书上选的、具有代表性的课文;有的学生是从课外阅读书上选的, 有的学生是从平时的练习卷子中选的。

虽然本次习作有许多优点, 但是也不缺乏失误之处。例如:

1.个别学生从原文的主要内容为切入点时, 做不到概括原文内容要“简洁”二字, 故原文内容远比自己感的内容多, 那就不能突出读后感的重点在“感”上了。

2.个别学生的读与感不能有效地联系起来。读归读, 感归感, 这样文章的读与感两张皮, 文章给人的感觉上下不连贯, 而且没有感的基础, 没有因由。

3.个别学生的感受部分, 没有从所选原文入手, 而是凭空而感, 感得没基础, 没依据。

4.个别学生举出的实例部分写成了仿写原文了, 不是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 把感与仿写混淆了。

瓦尔登湖读后感 篇3

《瓦尔登湖》是梭罗的作品。

梭罗竭力描述了瓦尔登湖不同于世俗的美丽,歌颂那一种与世隔绝的安宁。他试图让大家相信,瓦尔登湖正是他想要的宁静和温暖。

然而,我作为一个读者,却明显地感觉到文字背面的另一种真实,那就是:他的心灵并没有真正安放在这片深邃的蓝色里。这儿不是他的家,而是一个躲风避雨的凉亭。瓦尔登湖的水融化了洁白的雪花和金色的阳光,却并没有化开这颗对现实世界充满了愤怒和失望的心。

梭罗和他的思想,是瓦尔登湖来自远方的真挚的朋友。瓦尔登湖于梭罗而言,是一种深刻的思索,无奈的超脱。正如一个企业家从高空跌落时,离开家而躲进了月亮湖。睡不着觉的时候,躺在草地上数星星,一颗,两颗……

而梭罗则数着第一块冰下面的气泡,一个,两个……

虽然瓦尔登湖的每一滴水,都被梭罗细细地研究过了。但,我看见的,却依然是一个没有家的孩子,他试图尽自己的全力皈依瓦尔登湖。

只有瓦尔登湖的儿子,才能融入瓦尔登湖的心。无论什么,都比不上生命的起源,生长的乐土。那宁静、欢畅和自在的水,一滴滴,如同流淌在自己身体里的血液。

发自内心的爱,是大自然的音乐。

瓦尔登湖读后感

这是一个好地方,去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它。再次翻读《瓦尔登湖》时窗外的绿叶已经淡淡泛出一点秋意,近段时间突然疯狂地喜欢上了大卫.梭罗,那距离康科德两公里的瓦尔登湖畔,那独自在自己建造的小木屋里渔猎,耕耘,沉思,写作的简朴生活。从1845年到1847年,大卫.梭罗-瓦尔登湖畔一个孤单的灵魂,在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将思想和文字精心地打磨。

与我再次如期邂逅的文字此刻正静静地躺在电脑桌旁,因了翻译家林志豪先生的生花妙笔,这本由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共同出品的著作方深深地吸引着我。(读后感 )也许当生活简单到一日三餐,简单到最后的财产是明亮的湖水和日月星辰,充满了智慧的文字才能像潺潺流水清澈流淌,这些属于作者自己的经历,一段从生活必需品如何获取作为起点,然后才开始启程前往梦中胜境的旅程。而当这求索着的灵魂将故乡的牌位轻轻供奉在宁静的瓦尔登湖畔,真正的精彩才幻化为迎风铺展的画布,一点一滴圆润丰满,最终造就了这部包括结束语在内分为二十个篇章的自然随笔被后人赞誉为“能够塑造读者的书籍”。

一本适合在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细心品味的好书是难得的,《瓦尔登湖》这样的经典更是不会例外,当我在舒缓而纯净的文字中慢慢行走,总会有一些花朵般绚烂的灵光突现迫使我停下来,如果说一篇优美的文字是我们风沙苍茫的旅程上一处小小的绿洲,那么《瓦尔登湖》赐予我们的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我们既可以让自然和人的心灵探索野马般狂野地奔腾,又能让个人体会到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那些经验和感悟,是如何在清晨闪动着露珠的光芒。当然,一个经历足够丰富的读者,还会从这本宁静的经典中品读出对现代生活的揶揄和讽刺。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本简明的书,因为她不晦涩,文字和文字间串联成水晶珠链一样的风铃,使得思想不得不化为清晨刮起的阵阵微风,她时刻在直面我们的经历,我们的阅读和思索。晨昏照耀下的树林和季节变幻间的乡村和田野,水天一色下翩飞的欧鸟和树丛里惊恐逃走的小兽,其实它们不仅属于作家,在我们看似沉闷平淡的生活里,何尝不是处处可以一窥它们的背影,而前提是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正拥有一个比晨起时更早,更神圣的黎明!

努力去做一个自由的人既幸福又卓绝,因为选择和放弃从来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歌德巴赫猜想。当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他的名作《林中路》中深入探讨了这个命题,其实他没有给出我们答案;然而大卫.梭罗却在他描述瓦尔登湖的美丽文字中,宁静又雄辩地给出了自己的一种回答。

瓦尔登湖读后感 篇4

梭罗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他看多现在有很多人被世俗琐事所牵绊,活得很累。为了活着有干不完的事,但是作者看来,其实活着可以很简单,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现在社会很多“必需品”,都不是必不可少的,更多的是为了迎合时尚的方式。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人们可以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本书比较晦涩,对于文学底蕴不太深的我来说,有很多地方还不是太理解,也许是生活经历不太丰富。不过静下心来阅读这本书可以对现代社会有一个新看法,现在周围环境充斥的浮躁,阅读本书可以使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反思一下生活的意义,调整一下重新出发。

瓦尔登湖读后感 篇5

梭罗不论对红黑蚂蚁大战,还是对灰背隼、红松鼠以及猎狐犬等的描写,总是如此绘声绘色,如此引人入胜,真可以说是旷世罕见的华章。

梭罗在本书中用很大篇幅谈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草木鸟兽的和谐相处有许多精彩片段。

不但如此,他还主张社会内部各族群之间和谐相处。自古以来,北美大陆的主人、原住民是各部落的印第安人,欧洲殖民者到达新大陆后不仅肆意残杀无辜的印第安人,使其濒临种族灭绝的境况,而且彻底毁掉了悠久的印第安文化与生活方式,还对印第安人持极端歧视的态度。殊不知,梭罗乃是狷介之士,却反其道而行之。

梭罗在书中谈天说地和纵古览今时,一边立论公允,痛斥时弊。一边又提出不少积极性的批评与建议,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饮食文化、住房建筑、生态环境、学校教育、农贸渔猎等。梭罗诸些举动和言论,引起我的一些思考。

当今中国,到处可以见到人们侵犯生态环境,环境治理成了社会和谐的一大问题,且不论其它生态物种,就说树吧!

树,是我们人类最先的寄托,在树上吃住行,树为我们人类提供了最根本的家园;树能如此,那些其它动植物呢?我想它们生态作用一定也很巨大。那人类还要肆无忌惮的去破坏、杀害们呢?

从《瓦尔登湖》审视现代消费观 篇6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是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人们对于消费目的、消费方式及与此相关的种种客观事物的认识体现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从历史的角度看, 消费观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文明时期, 社会生产力低下, 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人们的基本要求是维持生命, 其他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 消费的目的和方式比较朴素, 形成压抑型的消费观。进入农业文明时期后, 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 但科技水平较低, 生产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 人们不得不遵循自然的规律行事, 形成了人与自然相对和谐的适应型消费观。到了工业文明时期, 科技迅猛发展, 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人们在自然面前的自信度也随之急遽增加, 社会中出现大量的商品, 充斥着生活的角角落落, 不断膨胀的物质消费已成为人类难以遏制的欲望。结果是大量社会资源被浪费, 环境日益恶化, 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尖锐, 人类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1992年, 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 内容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导致环境恶化, 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为了摆脱生态危机, 寻求人类发展的光明前景, 人们只能选择一种新型的消费观—————生态文明视野下新型消费观代替工业文明下消费主义的扩张型消费观。

二、简单生活的实践者

1845年7月4日, 美国独立日当天, 年轻的梭罗走进了离家不远的一片小树林, 独自住进亲手修建的位于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里, 开始了他两年多的林中生活。两年之后, 走出树林的他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整理成书, 取名为《瓦尔登湖》。这是梭罗公开, 有效地推介自己生活哲学的好机会, 是梭罗通过亲身经历对简单生活的诗意描述, 里面记录了他搭建小木屋、种植、狩猎、做饭、观察自然等一系列活动。

简单生活是《瓦尔登湖》的中心思想, 也是梭罗极为推崇的一种生活方式, 他进入林中的目的之一就是实践这种生活方式。Sames C.Mckusick说:“作为人类生活体验的一本圣书, 它 (《瓦尔登湖》) 引发了对简单生活方式价值的深远思考” (Mckusick, 2000:142) 。梭罗提倡的简单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 它敦促人们放弃近乎贪婪的物质需求, 另一方面, 他鼓励人们追求丰富的精神享受, 这种思想贯穿整本书。

梭罗反对邻居们的生活方式, 公开谴责物质主义和国人的自负。他决定离开这种环境, 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当时, 美国正经历快速的经济发展, 大多数人热衷于拼命挣钱。正如Leonard N.Neufeldt描述的, 诸如“经济”, “财富”, “利润”这些词早被剥去了道德意义, 而仅与经济现象有关, 许多外国评论家像Tocquevulle同爱默生一样认为, 这种语言意义的缩减本身体现了杰克逊时代的美国人对人类收获界定的缩小。如果说民主最终指“在美国人人机会平等”的话, 那么这些机会的本质其实完全与物质和财富带来的愉悦感挂钩, 是爱默生称之为民族意识的背叛, 其结果是“对人类重要品质的嗤之以鼻” (Milder, 1995:63) 。这需要知识分子去唤醒民众。

梭罗细心观察社会, 在他看来, 美国虽然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却戴上了物质主义的枷锁, 沦为经济和道德的奴隶。梭罗曾这样描述自己生活的时代:“假如一个人处于对自然的喜爱, 每天花费半天的时间在树林中游走, 那么他很可能被认为是游手好闲之人。相反, 假如他整天思考着如何利用树林中的树木, 砍掉林子里的树, 他则被尊为是精明, 又开创性的人” (Thorea, 1982:360) 。

其实, 过度沉溺于物质追求往往使人们丧失审美感、道德修养和人身自由。在《瓦尔登湖》的开始部分, 梭罗写道:那些土地拥有者整日忙于耕耘, 实际上成了土地的奴隶。另外, 人们过多地受拘于一些教条, 失去精神自由。在梭罗看来, 这种生活是浅薄而庸俗的, 他到林中的生活体验, 正是要找出一种治愈这种生活疾病的良药。他特意选择在美国独立日这天进入林中, 或许因为他志在帮助同胞们找到真正的自由。

《瓦尔登湖》的第一章, 梭罗把自己的经济思想总结为三个字:“简单化”。他实际上在宣扬, 被忽略的是最重要的, 精神塑造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 这些话触及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一个要求在肉体上简单化的人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勇气追求超验主义的现实。通过梭罗的林中体验, 梭罗试图“过着最原生态的生活, 虽然身处现代文明, 但只要知道生活最基本的需要和用什么方法得到就够了” (Sayre, 1985, 332) 。引人注意的是, 梭罗列出的“生活必需品”省略了资本主义最核心的“金钱”。他这样定义“必需品”:对人类如此重要, 以至于不管是野蛮、贫穷, 还是深奥, 缺少一点都不行 (Sayre, 1983:332) 。他把必需品缩减为四类:衣服, 住宿, 食物和燃料。令他不满的是, 这些东西已成为时尚而不是必需品。在新英格兰人们对房屋的品位变成一种追求潮流和奢华, 其实不足一半的人拥有自己真正的房屋。至于食物, 他描述了自己在瓦尔登湖畔的食物是诸如黑麦、仅有酵母的印第安式饮食, 以及土豆、大米、一点腌肉、糖浆、食盐和饮用水。在林中的两年多, 梭罗完全自力更生, 他种豆, 聆听鸟鸣声, 和小动物聊天, 与书中的圣人神交, 用天然的泉水洗澡, 等等。从这些活动中, 他收获了最大的精神乐趣, 体味到了生活的愉悦。虽然孤身一人, 但他从未感到孤独。

三、建立新型消费观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 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反对采取功利性与享受性的消费态度攫取与掠夺自然资源, 主张可持续的适度消费, 实现人与自然界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在生态社会中, 人是“德性生态人”, 强调道德理性, 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观不是“依从自然”的消费观, 更不是“征服自然”的消费观, 而是适度消费观。适度消费观既克服了农业社会的消费不足现象, 又克服了工业社会单纯立足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 毫无节制的牺牲环境与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利己主义行为。

适度消费要求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生态文明要求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干预不能超出自然系统的稳定限度, 不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与功能的降低。人类的消费活动应以自然界的承载能力为上限, 与自然界的生成与发展更新的能力相一致。人类并不是自然界的征服者和统治者, 人类仅是自然共同体中的一员。自然界除具有工具价值, 为人类的赖以生存提供能量与物质支持之外, 还具有内在价值, 即自然界及其存在物本身所固有的价值, 这是与人的存在与否无关的。“生态消费”要求人类的消费活动对自然界及其他物种产生最小的干扰, 最大限度地维持“真实的、自在的”自然。因此, 生态消费是既满足人类的必要消费, 又兼顾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的实现, 它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满足人类日益膨胀的贪欲, 主张将人类消费子系统纳入到自然界整体循环系统当中, 主张人类的消费不超越大自然的承载能力, 以维持生态的平衡能力为准则。

适度消费是一种代际分布及空间分布均衡的消费:一方面, 适度消费是一种可持续的消费, 可持续消费是提供服务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 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 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最少, 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要。适度消费要求当代人维持生存与发展的消费不能损害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 当代人要充分考虑消费的代际公平以及人类的长远生存利益。

另一方面, 适度消费是一种有利于维护国际公平与公正的消费模式。当前, 占世界16%的西方工业国家, 消耗着世界上70%的能源, 他们的资源消费等于发展中国家的3-8倍。与这种高度消费形成强烈反差的是, 当今世界仍有十亿多人过着贫困的生活, 每天有1.1万个儿童死于饥饿, 另有2亿人营养不良。在一些贫困地区, 人们为了生存, 粗放开采自然资源, 走进了经济贫困、人口增长、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怪圈。由此可见, 适度消费是介于过量消费与缺量消费之间的, 过量消费与缺量消费均对生态环境具有压力。

适度消费倡导消费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消费是生产的终端, 也是再生产的开始。一方面, 生产为消费提供物质保障, 消费是生产的结果, 另一方面, 消费是经济运行的动力与前提。由此, 消费不能超前, 否则它将缺乏物质条件保证, 导致通货膨胀;另外, 经济也不能滞后, 否则会不能容纳生产的成果, 造成市场疲软, 导致经济萧条。所以, 消费应有一个度, 即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适度消费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无害化生产空间扩大, 与此相对应的无害化消费空间也变大。因此, 适度消费并不是一成不变地把人们的消费数量与种类限制在一个固定的范围里。

简单生活不是要求所有当代人都像梭罗一样隐居在自然山水中, 而是呼吁人们尽可能地简化自己的物质生活, 以腾出时间尽可能多地与自然交流, 尽可能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美学品味。这才是简单生活观的现代意义。

摘要:琳琅满目的商品充斥着生活的角角落落, 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来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 不断膨胀的物质消费已成为人类难以遏制的欲望。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主张人类节制物质需要, 拒绝消费文化对人们的诱惑, 尽可能简化物质生活, 减轻对生态承载的压力, 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他认识到, 人们之所以对这种压得人一生都喘不过气来的重负心甘情愿地承受, 是和社会衡量人生的标准、社会推崇的消费文化范式密切相关的。消费文化的“范式”无孔不入, 不仅替我们描画人生目标, 建构价值体系, 而且规定了我们衣食住行的程序。梭罗的这些思想理念, 置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 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分析理解消费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联, 在思想和方法上提供借鉴, 有益于建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新型消费观。

关键词:梭罗,《瓦尔登湖》,生态文明,现代消费观

参考文献

[1]Mc Kusick, James C.Green Writing:Romanticism and Ecology[M].London:Macmillan Press, 2000.

[2]Midler, Robert.Reimaging Thoreau[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3]Sayre, Robert.F.Henry David Thoreau: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Walden;or, Life in the Woods;The Maine Woods;Cape Cod[Z].New York:Library of America, 1985.

[4]Thoreau, H.D.Life Without Principle[A].Wendell Glick:Great Short Works of Henry David Thoreau[C].London:Harpercollins, 1982.360-370.

瓦尔登湖读后感 篇7

1《瓦尔登湖》的开篇第一章,就是《节俭》。《节俭》所占文字比例也是全书最大的。这不是简单的呼吁节俭,更是一种有力的针锋相对。当大多数人已经离不开高档、奢华,离不开用虚空的艺术来装饰文明的时候,最终也与节俭背道而驰沦为物质的寄居者。“芸芸众生过的生活是既安静又绝望”,仅仅是发展的开始,梭罗已经看到道路上人类的命数了,这一切将定格,并在主宰这所有的最高法则里得到了证实。但梭罗明白生活的意义,它在于改变。这种改变不是指蒸汽时代的跨越,不是农耕劳作的减少,更不是衣柜里和厨房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和菜肴。所以梭罗相信:“一切改变都是一种值得深思的奇迹。”而今天,我们做到了切实的改变,科技上的无人化、自动化,信息上的无限和便利,物质上的充足和无节制。但同时,我们打开了欲望的无底洞,任何想要或不想要,需要或不必要的东西,都将掉入洞中,承载它本就很沉重的一面。

2我们忘记了大自然本身的重量。这种量的轻与质是均衡了的,也就是说尽管我们只看到大自然显而易见的,但没有看到这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所以保持最基本而简单的生活就好。所有研究梭罗的学者都会提炼出梭罗的“简单观”,这一点不难看出。据统计,简单、简朴等词,在《瓦尔登湖》第一章《节俭》里,约出现了15次,在第二章《我的栖身之处与我的生活目的》里,约出现了7次。仅在开头,作者重点强调简单的重要性。这并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重复意味着观念的形成。看看梭罗在这里的言语是如何的简洁明了,“要简朴,要简朴,简朴!”、“要简化、简化”,这是梭罗最真诚的对生活的描绘。长期处在隐居的、没有斗争、欲望和名利追逐的时期,梭罗依然能嗅到不远城市中的浮躁与浑浊,他嘲讽似得说:“人们是在出了错的情况下而辛劳的……正如一本古书所说,他们把财宝积攒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那是一个傻瓜的生活,当他们走到生命的尽头,如果说不是在走到生命尽头之前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这一点。”在梭罗看来,我们如此匆忙的生活并使生活如此的富有,可事实上我们只是将我们充沛的生命力消耗与一种错误和毫无意义的选择。我们今日以钱为主要目标,去消耗全部生命来获得巨大的物质财富,当我们无视这种脱离生活本身的追求的时候,我们是无法说服和满足自己的。对于梭罗书中叙述的吝啬,这始终不是某个人的专属名词,而是人类共同的。所以梭罗惊讶于“他们一出生,就居然开始挖掘他们的坟墓?”就是因为在这些追求还没有达到。生活还并未满足到这种地步时,我们自己才是毁灭自己的扮演者。

3把简单具体到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出发点。梭罗的思想的力量正在于他用简单而不因袭的言词,使我们抵达生活最真之处。让我们的眼睛,不是看外界太多,而是让心保持理性,抛却所谓美好生活的错觉,抛却人与人之间利益的摩擦、观念的偏颇以及虚假的表象,穿过物欲横流、战争硝烟,穿过尔虞我诈,穿过那些抽象的、不切实际的、想要把灵魂浮于大众之上的空谈,直指生活最底层。梭罗把现实看做是坚硬的,生活如同岩石一样,有它冰冷不可冲破现实的一面,也有它支持全部生命坚硬不可摧的一面。所以回归我们最初的真实,才是顺应生活简单的规律。梭罗把生活必需品明确地分为食物、住所、衣服和燃料这几项,没有人能离开这些而长久生存。不仅是人,在自然界里也如此。梭罗的分配是由低到高的,这也与他自己的林中生活有关。

4两年又两个月的林中隐居生活,梭罗先是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然后转向对周边环境、生物及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这也是一个人生活方式由低到高的转变。梭罗从未觉得他所经历的简单生活是艰苦的,他所认同的是,这是一种明智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消遣。因此梭罗总结并告诉年轻人:“他们不应该游戏人生,或者仅仅是研究人生,与此同时社会又在这个昂贵的社会游戏中养活他们;他们应该从始至终认真地过着人生。不立即尝试对生活进行实验的年轻人又怎能学会生活呢?”所以我们在做一件生活中具体的事的时候,态度是很重要的。比如劳动,一切劳动都是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梭罗在劳动的时候也是他生活最自由的时候。在他看来,干活的地方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地方,尽管是微小的自然迹象都蕴含着生命的美好和欣欣向荣。

5梭罗用这样简短而有力的话传达了大自然最永恒的东西。21世纪的史蒂文·保罗·乔布斯(Steven Paul Jobs)说:“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be want you do (把事情做到最好唯一的办法就是爱你所做的) 。”我们现在的环境已经变为一个忧思的事实,抱怨、责备与防范,不重视心灵,不珍视生命,不懂得停下脚步去聆听自然的声音。“我所期待的并非仅仅是日出和黎明,如果可能的话,还有大自然本身。”梭罗对大自然的热爱,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缺乏的,如此强调对自然的看法,是为了通过大自然还原我们本应有的生活态度。当我们不只是对关注生活是否更富有,不给今天或明天的生命施加压力时,我们会选择从容而过,简单而活,梭罗选择林中生活。他一方面被很多人称为“异类”,一方面又呼吁“简朴生活”。随着物质的增多,物欲增强,我们要学会减法生活,剔除生命中丑陋的外壳,不是去模仿梭罗还原林中生活,不是隔绝尘世隐居深巷,而是心怀真诚,简朴自觉。《瓦尔登湖》作为文学作品,把其有价值的部分露骨于生活和人们,这本身就是文学与生活最直接的阐释。这也是梭罗理想生活的现实意义,为我们构造了百年不会落后的潮流。

不要放弃,

瓦尔登湖读后感体会 篇8

瓦尔登湖读后感1

合上《瓦尔登湖》墨绿色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正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是一本孤独的书。他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当你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去拜读这篇神的思想吧!

这本书写于19世纪中叶,那时正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时期,在当时的背景下,人们追逐利益,想尽一切的办法来使自己,获得更高的权利和更多的金钱。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着人类、侵蚀着人性。而在这个大背景下,毕业于哈佛的这位智着,他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他特立独行,怀着一颗向往自然的心,宁静地踏上了这段心灵的路基。而在这个被成为“神的一滴”的瓦尔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在空间里,孤独在思想中!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他静静的卸载城市的喧嚣,用心写下孤独。每次看他的书都是一种震撼,他思考人生,让我的心如净水般澄澈。他让我感到敬畏,原来一个人的生活这里是这样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简单而又芳香扑鼻,虽然短暂而又意蕴深远。他的精神世界绚烂多彩,而且是精妙绝伦,世上这样的智者怕是中有些许吧。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做生命的舵手,扬帆远航。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他提倡俭朴生活,并不是让我们要粗茶淡饭或是节衣缩食,而是想要让我们多听听新的节奏,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只是孤独,恬静,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

作者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

去拜读这本心灵的教科书吧!它会让你不虚此行。

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按梭罗所说,到你的内心探险去吧!

瓦尔登湖读后感2

当夜幕笼罩大地,远处灯光依稀,闪烁在建筑工地,我的心灵也随之渐渐超凡脱俗于喧嚣的世俗,回归于一片沉寂。无论白天的事物多么纷繁难解,它们都会沉积,铺在瓦尔登湖之底。每个人心底都可以拥有一片自己的天地。

《瓦尔登湖》带给我的是这种心境,一种自然和返璞归真的思考方式,以及将实物升入精神的思想境界。《瓦尔登湖》不是小说,没有故事情节,有的是自然的事实和深沉的思考,但它值得细细思读,理解出自己的哲学体系。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凝结了作者的感悟与思想,描摹出生活的本味模样。

《瓦尔登湖》记述了梭罗在他两年中的湖边隐居生活。他描绘了大自然的新奇与美好,延伸了无限的感慨与思考。他将两年的观察与思考合成一年来写。自然的规律是恒久不变的。梭罗是一个自由的人,他拥有非凡的生活技能,能摆脱世俗的羁绊。最重要的是,他乐于探索未知世界——这个世界还包括他的内心。他鼓励人们纯洁与简单,勇于按照人们更高的天性行事。

瓦尔登湖的寂静给了作者思考的空间,使作者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无聊的应酬和社交活动等。他在湖边似乎孤身一人,但他其实并未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准确地说,梭罗所厌恶的是毫无真诚与热情的社交活动,而且它们常常与豪奢联系在一起。相反地,自然往往更接近真理。

立在清澈的碧蓝色湖水旁,那幢他亲手建造的木屋是他思考的居所。他凭直觉和自己的意愿,来到这里进行他的生活实验。整整三百页的纸张,都透露出对“我”这一种生活方式作为固定的习惯。作者在湖边隐居的确——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是一个生活的实验。并且带领读者同他一道,在情节的发展之中,获得无法言喻的启迪。

限于人生阅历和学识的浅薄,我不敢说这十几万字我都能读透,更何况它囊括了太多的内容。然而无论如何,每个人结论都会是相同的,只不过理解的程度深浅不一而已。的确,这本书很难读,凡是浮躁的心情都不得不抛弃这本书。另一方面,唯有沉静的人在沉静的时空中方可与这高尚的思想共鸣。一旦沉静的心读进来了这本书,必获益匪浅。

我们所阅读的,并非是褒贬“仁义道德”之流,而是真理。书中描写的全部是真实的大自然,与城市中灯红酒绿的嘈杂迥异,湖边的鸟兽虫鱼鸣叫的喧嚣更接近于自然的真理。更广义地来讲,作者竭力强调的心灵和精神上的宁静和探索,并非简单的远离世俗退居山林。有人渴望像他一样,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林。这显然不符合他的思想境界。真正的瓦尔登湖是一种生活方式,存在于作者以及每个人的心中,不是一成不变仅存在山林中的,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瓦尔登湖边始终是一位占住者。即使作者生活在一座大都市中,他同样能够凭自己的意愿,到内心的海洋中探索。

尽管如此,作者还是可惜地感觉到,城市离真理太远了。城市在人们的意识中建造起来,早已被人类狭隘的观念充满了。作者逃离都市,隐居湖畔;同样他也逃离固定的思维模式,隐居到自由、孤独的思想中去。作者因为贞洁,以至于他都感到自己永远不能拥有绝对纯洁了;来不及为自己的兽性哀悼,他又向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以人类更高的天性去生活。他不去追名逐利,又困惑于我们顽固的思维方式。有时你感到他在颠倒是非,其实每次都有一个思维敏捷的人紧跟他的思想,跃过腐朽思想的栅栏,体悟到其中真正的含义。因此,贫穷可以是富有,劳动可以是苦役,虚度光阴、野蛮可以是高尚,聪明可以是愚蠢,购买可以不花费任何钱财,最终复杂也可以是简单。要想做到这一切,就得回归到最基本的精神实质。

水的简单赋予了它最丰富的内涵。就好像科学家合成出的物质,无论多么复杂,都不可能超越水的简单一样,《瓦尔登湖》也是一座不能逾越的巅峰。

瓦尔登湖读后感3

没有地方比这湖更接近天堂和上帝。我想,天堂本来是以神话开头,这一畔湖水却让它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梭罗说,他深信,没有人会强行去穿尺寸不适的衣衫的,只有尺寸恰如其分才应该是最好的需要。那么,我说,瓦尔登湖就是最美的衣衫。

梭罗称瓦尔登湖为“神的一滴”,他坐在阳光融融的湖前,坐在这远离尘器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他在想什么呢?想的是“多多授人以勇气而非绝望”?想的是“在一个夏季,来播种真诚、真理、朴实、信心”?想的是“瓦尔登湖最深隐的泉眼在他的哲思之上”?

于是瓦尔登湖流出的水成为字里行间不时闪现的灵光,描摹着美丽自然,指导着简单生活,讨伐着金钱社会。忍耐了一个世纪的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从海明威的笔下开始融化的。而世人的混沌卑微的思想却是消融在梭罗的笔记里。《吠陀经》里说道,一切知,具于黎明中醒。

那么瓦尔登湖晶莹的湖光里反应的必将是那黎明金色的霞光,缓缓照在我苍白却又渴望光亮的脸庞。

余秋雨教授曾在象牙塔里扪心自问,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试问学问的真正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精神与体魄总是矛盾,学识与游戏总是对立,深邃与青春总是无缘,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瓦尔登湖碧波不兴就将内心浊气淘尽,那个有悟性的智者不垂不钓,就在俯仰之间,将最澄明,最流盼的真理的眼神拥有了满心满怀。试问是世间又有谁能不在心里俯下身子向那没有什么可容下的湖深深膜拜呢?至少我已为它的灵魂所倾倒,多少赞叹,欲说还休。

一个人在伐着罪恶的枝桠。只有一个人在猛吹这罪恶之根。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有表情的景色。它能让望着它的人,量出自己天性的深浅。那就且容我在罪恶枝桠体会人间有味;容我在这湖波光里,一如玲珑的水珠,对自然抱有一颗敏感之心。我生活在瓦尔登湖,再没有比这更接近上帝和天堂。我是他的石岸,是掠过湖心的一阵清风,在我手心里,是他的碧水,是他的白沙,而他最深隐的泉眼,高悬在我的哲思之上。

瓦尔登湖读后感4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题记

轻叩一本名着,细细地与梭罗促膝谈心;翻开一卷墨香,轻轻地聆听瓦尔登湖弹奏的梵歌。

回归自然的纯洁,回归淡泊的境界。我,作为一名浮躁的都市人,有幸拜读这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瓦尔登湖》,为我除去那躁动的灰尘,披上那自然的清新。

白居易曾说:“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能心虚即我师。”这恰似这坐落在康科德的小木屋,梭罗就是在这里进行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的独居生活。他记录从春到冬的这一轮的风景,他的超验主义实践建立了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朴方式,还原生活的原始状态。

真的很难想象,梭罗是如何生活下去,他将自己放在一个杳无人烟的地方,他拥有的只有一个简陋的小木屋,一张小小的床,一张普通的书桌和一些零落的稿纸,仅仅只有简单的陈设,仅仅只是他执着的信念,仅仅凭借着人对自然的欲望和热爱,他,完成了这伟大的实践,完成了这对自然的追求,完成了这本杰作,这不得不让后人称他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

淡泊是人生的一种至高的境界。当时正处于工业时代,物质的优越并没有让梭罗迷失,随波逐流,他曾在《经济》中写到:

“……人最美好的部分,不久也会被梨入土壤,化作粪肥……”

将所谓的经济与自然对立,当人们奢侈地享受生活时,却忘记这浮华世界背后的陷阱,难道就不怕醒来之后会是一场噩梦?似乎从原始时代开始,那些可以被称得上是“智慧”的东西早已被这社会的发展所抛弃,人们对于自然只剩下贪婪,总是渴望获得什么,有时像是一个无底深渊,永无止境。

梭罗总爱引用,记忆中影响最深的就是罗利的英译对句:

“既然人人乐道肉身本具顽石性,慈善心肠何能不将烦恼痛苦忍。”

带着讽刺去批判着人类的盲目,带着幽默去痛斥人类的无为。对于人,他的信仰除了所谓的上帝就是那些所谓的统治阶级,这对生活在基层的人民而言,生来位卑,他们活着就像一部机器,为了不让自己在劳动市场上贬值,抛弃了气概,抛弃了自尊。是的,他们的劳动力升值了,可悲哀的是他们的智慧却在贬值,难道这就是“安逸者”?这正如梭罗所言:“你刚走出了失望之城,又走进绝望之乡。”

上帝没有赋予任何人任何权力,自然自有它的公道。你,生来未带一草一木,死后又不带走一缕一线。奴隶的生涯终究是由失望垒成的城堡,有的甚至是由绝望筑成的荒墓,与其这样,为何不摒弃这些浮躁,还灵魂一份通透,回归自然的宁静呢?设想一下,当你面对这博大的自然,它给予你的是新鲜的空气,甜美的果实,突然间,你是否感觉自己成为了天真浪漫的孩童,不知疲惫地奔逐在它的怀抱里。

这些如水晶般的思想,梭罗还记录了很多很多,终点就是起点,四季的轮回正是生命的苏醒沉睡,这些文字就像是一杯温水,让人沉浸,心灵正被一点一点洗涤,灵魂正被一点一点安静。

淡泊是智者的动力,像是一把折扇,送来徐徐清风,拂去一片焦虑;又像是一面镜子,照清娇容的面貌,看清人性的本质;还像是一首诗词,念时如痴如醉,回味时百感交集。

月下共饮,湖边共赏。邀君在这片湖水前共冥,邀君在这份淡泊中共寻那份静谧!

瓦尔登湖读后感5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是的,《瓦尔登湖就是这样一部超验主义美文的代表。

为了驱散生活中的阴影,梭罗来到瓦登湖。他以四季轮回的方式布局成篇,用完整的形式结构突出刻画了主人公的形象。在季节的变化中体验人生、体验理想、体验未来,从表现唱着夜曲的鸟雀与动物鸣叫的《声》到体验收获喜悦的《种豆》;从“躺在冰上看梭鱼”的《冬天的湖》到“很像混沌初开,宇宙创始,黄金时代的再现”的《春天的来临》,他找到了追寻已久的绿色和自己的人生坐标。

读着这本书我拥有了一份寂寞而恬淡的心境,完全融入进了这样一个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的世界。梭罗并不是刻竟要过一种消极遁世的隐士生活,而只是进行着人生实验——简化生活、回归自然。目的呢,是为了更好地去运用生命热爱人生。在这片优美的环境中,他的理想上的迷雾不知不觉地消散了,他的心也有了可以依托的地方。避开城市的喧嚣,独自深入林中,与鸟兽为邻,听蟋蟀弹唱。这一抹绿色,为梭罗疲倦的灵犀送上了温暖的怀抱;这一抹绿色,让都市的纷繁渐渐远离了梭罗的脑海;这一抹绿色,使梭罗更加迷恋自然,热爱生命。

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是离不开瓦尔登湖那幽静秀丽的景致的。换句话说,是瓦尔登湖的美让梭罗找到了心中的绿色。可是现在充斥在我们周围的只有金属的坚与冷。日益膨胀的城市,马达隆隆替代了蛙声蝉鸣;当更多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拔地而起时,这里也许不会再有绿色的“共和国”。不由地联想起余光中的散文《伐桂的前夕》,他说“在现代,只能感受月桂树最后的一缕芬芳……”如果人们不懂得保护环境,那么当他们试图从身边寻找精神的伊甸园来舒缓情绪时,看到的也评只有最后一抹绿色了。梭罗是幸运的,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直至今日,“瓦尔登湖又有多少呢?”

但令人高兴的是,随着上海世博的临近,这个问题越来越受政府和市民的重视,尽管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与此同时城市的绿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在我看来,世博会的举办至多只是催化剂,最重要的是环保的理念其实已经深入人心。在香港澳门的大街小巷看不到果皮纸屑;新加坡通过加强惩治力度也让这个国家拥有了“花园”的美丽……毕竟,有谁不向往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呢?或许,我们再也回不到梭罗的时代,再也找不出与瓦尔登湖一样的美景了;但只有努力,我想我们依然可以拥有纯净的蓝天。

五年级《瓦尔登湖》读后感 篇9

一、生活可以很简单

梭罗在他的经济篇中说过, “对人体而言, 最大的必需品是取暖, 保持我们的养身的热量。”“在目前时代, 在我们国内,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 我觉得只要有少数工具就足够生活了, 一把刀, 一柄斧头, 一把铲子, 一辆手推车, 如此而已;对于勤学的人, 还要灯火和文具, 再加上几本书, 这些已是次要的必需品, 只要少数费用就能购得。”[1]正如以上所述,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反复阐述的一个观点就是:简单, 简单, 再简单! (Simplicity, Simplicity, Simplicity!) 事实上, 在梭罗独居于瓦尔登湖畔时, 他身体力行了这个观点。在那里他仅花28美元多一点就亲手建成了自己的小木屋。小木屋里除了自己搭建的桌椅、壁炉、几个碗罐和几本书外, 别无他物。每星期花27美分就足以维持生活。因生活简朴, 他一年只需劳动6个星期就可以挣足一年的生活费用, 剩下的46个星期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与禽兽为邻, 以孤独为伴, 以阅读四季及山林为乐。其中经济篇中有段文字很生动地表达了梭罗追求简单生活的理念。“我顺便说一下, 我也不花什么钱去买窗帘, 因为除了太阳月亮, 没有别的偷窥的人需要关在外边, 我也愿意它们来看看我。月亮不会使我的牛奶发酸, 或使我的肉发臭, 太阳也不会损害我的家具, 或使我的地毯褪色……有位夫人有一次要送我一张地席, 可是我屋内找不到地方给它, 也没有时间在屋内屋外打扫它, 我没有接受, 我宁可在我门前的草地上揩拭我的脚底。真应该在罪恶开始时就避免它。”[1]由此可见, 梭罗认为必需品之外的东西对生活是一种负累, 一开始就不该追求, 否则为了这些浮华的东西, 你会浪费掉更多的精力。梭罗这种对简单生活的坚持对我们这代人是一种提醒, 如今的世界物质丰富, 科技发达, 便利的生活靠着电器上的一个个按钮就可以实现, 那到底什么才真正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我们是否会为了这些表面上为我们带来便利的消费品所羁绊, 过度地追求物质, 反而忽视了简单生活的本质呢, 这值得我们思考。

二、哲学的光芒:批判性继承前人的观念;实践出真知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多次提到一个观点即父辈传承的观念没什么营养可汲取。我并不完全赞同梭罗的这个观点, 毕竟父辈的建议也是经验的结晶, 不能全盘否定, 但是从中可看出梭罗特立独行, 不被前人所束缚的性格特点, 如下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了梭罗的批判性精神。“我们可以这样怀疑, 即使最聪明的人, 活了一世, 他又能懂得多少生活的绝对价值呢。实际上, 老年人是不会有什么极其重要的忠告给予年轻人的……我在这星球上生活了三十年, 还没有听到过老长辈们一个字, 可谓有价值的, 堪称热忱的忠告的……老人体验过了, 但于我无用。”[1]虽然梭罗的话有些尖锐, 但也包含着一定的哲理, 即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经验,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同时梭罗还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哲学观念。他认为青年人应该立刻进行生活的实践, 举例说明, 如果两个孩子同时学习冶炼, 一个孩子是自己开挖出铁矿石, 并自己熔炼它们, 把书本知识都运用上, 最后做成了一把折刀;而另一个孩子一方面在冶金学院听讲冶炼的技术课, 而另一方面收到了他父亲送给他的一把洛杰斯牌子的折刀, ——试想一个月之后, 哪个孩子进步得更快, 又是哪个孩子会给折刀割破了手呢?梭罗通过对比举例, 生动地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中国古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读书的重要性

梭罗是一个非常崇尚读书的人, 在他简朴的居室当中, 仍不忘放几本经典在桌上。梭罗的门没有门闩, 当他外出时, 他的访客便可以进入居室中在他的壁炉边取暖, 翻阅他留在桌上的书籍。梭罗对书的评价非常高, 他认为文字是圣物中最珍贵者, 他比别的艺术作品既跟我们更亲密, 又具有世界性。正因为文字的传承才使得一个古代人思想的象征可以成为近代人的口头禅。“书本是世界的珍宝, 多少世代与多少国土的最优良的遗产。书, 最古老最好的书, 很自然适合于放在每一个房屋的书架上。它们的作者, 都自然而然地, 不可抗拒地成为任何一个社会中的贵族, 而他们对于人类的作用大于国王和皇帝的影响。”[1]由此可见, 梭罗对书的评价之高。

说到读书, 梭罗对于“文盲”的定义很新颖。通常, 我们把不会读书写字的人称作“文盲”, 但是梭罗认为世界上有两种文盲, 一种是完全目不识丁的市民, 另一种是已经读书识字了, 可是只读儿童读物和智力极低的读物的人。梭罗的这个观点对于当代青年人的读书很有启迪。伴随着文字电子化, 良莠不齐的网络小说日益泛滥, 挤占着人们的阅读空间, 按照梭罗的观点, 即使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如果只读这些智力极低没有营养的读物, 那他仍然是一个文盲。那我们青年人到底该读什么样的书呢?梭罗的这段话给了我们解答。“我们应该像古代的圣贤一样美好, 但首先要让我们知道他们的好处。我们真是一些小人物, 在我们的智力的飞跃中, 可怜我们只飞到比报章新闻稍高一些的地方。”[1]所以, 我们青年人应该多读古代的经典, 如梭罗推崇的柏拉图的《对话录》, 汲取古代圣贤的智慧。

四、热爱自然、乐观的心态

梭罗是一个乐观的人, 通过读《瓦尔登湖》, 我也被他乐观的情绪所感染。梭罗认为亲近自然是治愈阴郁的最好办法。只要生活在大自然之间而且还有五官的话, 便不可能有很阴郁的忧虑。对于健全而无邪的耳朵, 暴风雨也是音乐, 当我们享受四季的友爱时, 什么也不能使生活成为我们沉重的负担。比如说, 虽然雨下了一整天, 梭罗不能出门, 但他坐在门后静静倾听着大自然的雨声;雨下得太久使得地里的土豆烂掉, 这也没关系, 因为烂掉的土豆对高地的草也是有好处的。梭罗认为他比别人更得到诸神的宠爱, 比他应得似乎还多, 自己手上似乎有一张证书和保单来保证自己得到特别的引导和保护。他有如此的幸福感是来源于他乐观的心态。正如罗兰所说, 一个人如能让自己经常维持像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 用乐观的心情做事, 用善良的心肠待人, 光明坦白, 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

五、结语

《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 但更是一本生动的书, 它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弥漫着独特的精神氛围, 还萦绕着梭罗对大自然诚挚的热爱。通过阅读《瓦尔登湖》, 让我们懂得生活可以很简单,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瓦尔登湖》中“实践出真知”的哲学态度对于我们现今的教学方案的改革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梭罗通过此书对“文盲”一词有了新的解读, 告诫了后人读书应有所选择;最后本书所散发出的恬静和乐观对当今社会的浮躁情绪也是一种安抚。

摘要:《瓦尔登湖》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它记录了作者两年零两个月的湖边独居生活经历及思想感悟。这种独居生活崇尚物质简朴、精神富足、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品里恬静、澄明的瓦尔登湖也代表着梭罗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安宁。这本《瓦尔登湖》对于处于现实社会浮华中的我们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瓦尔登湖》,徐迟,智慧,启迪

参考文献

[1]梭罗 (著) , 徐迟 (译) .瓦尔登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2]梭罗 (著) , 王家湘 (译) .瓦尔登湖[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瓦尔登湖》读后感精选 篇10

《 瓦尔登湖》,这本书以简单朴实的文字记录着他到瓦尔登湖边隐居的一段时光。在瓦尔登湖畔,他像一个原始人那样简单地生活,他想试试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能够简单到什么程度,想试试用自己的手能做些什么。

他凭借自己的双手盖了一座简单温暖又牢靠的房子,他用空闲时间盖房,并享受其中。他崇尚自由与简单: “每一个觉得日子艰难的人可以花一美元买一个箱子,钻几个窟窿,下雨和晚上可以钻进去,盖上盖子,这样他的灵魂就自由了,外出时,也不会有房主追你要房租,有多少人为了一个更大,更豪华的箱子的租金而烦恼不断;而他是不会冻死在一只小箱子里的。”

尽管梭罗所说的很难实现,但我们要知道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房屋,都需要让自己的灵魂保持自由,是你占有了房屋,而不是房屋占有了你。

梭罗总喜欢给自己的生命留有更多余地,每日,他有暖阳莺雀叫他起床,他有月光星星伴它入眠。饿了,走到瓦尔登湖畔,捕几条鱼吃,偶尔有时间,种一些大豆改善下生活。他活得不慌不忙,安然幸福。

瓦尔登湖读后感600字 篇11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他静静的卸载城市的喧嚣,用心写下孤独。每次看他的书都是一种震撼,他思考人生,让我的心如净水般澄澈。他让我感到敬畏,原来一个人的生活这里是这样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简单而又芳香扑鼻,虽然短暂而又意蕴深远。他的精神世界绚烂多彩,而且是精妙绝伦,世上这样的智者怕是中有些许吧。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做生命的舵手,扬帆远航。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作文

他提倡俭朴生活,并不是让我们要粗茶淡饭或是节衣缩食,而是想要让我们多听听新的节奏,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只是孤独,恬静,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

作者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

瓦尔登湖读后感600字2

这个暑假,在我第一次读《瓦尔登湖》时,对它并不是很感兴趣,那些晦涩难懂的言语,让我只粗粗浏览了几页。然而当我第二次静心地阅读后,这本书让我有了一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感觉。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梭罗描写他在瓦尔登湖畔的独居生活,记述了梭罗两年多里的见闻和思索。

梭罗崇尚质朴的生活,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与动植物们谈天说地,似乎动植物才是他的挚友;冬天,站在冰冻的湖面上四处观望,看着麝鼠在湖面上搭的窝穴,这样的风景也别有一番风味;每天清晨,森鸮在远处的树林里与梭罗打着亲切的招呼:“你好。”梭罗从不斥责来偷吃玉米穗的红松鼠,从不介意它每次临走前抢走一个大玉米穗,也不抱怨它每天清晨来家里上蹿下跳、大闹一番而把自己吵醒,也从不驱赶来啃食土豆皮的野兔。梭罗就是这样一个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人,在他的世界里,自然界里的一切事物都是他最亲密的朋友。

梭罗写的这本书的主旨是:回归自然,追求精神生活、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现在大多数人不辞劳苦换来的物质生活。在瓦尔登湖畔独处的那段时光里,梭罗在小木屋旁开垦荒地,春种秋收。自己种的粮食能供自己吃饱就行,衣服穿暖就行,不追求奢侈和舒适。正如书中所提到的那样:“大部分的奢侈品以及很多所谓的舒适品,它们非但不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反而对人类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所以那些最明智的人从不追求奢侈和舒适,他们生活得比穷人还要简单清贫。”比如我们生活中穿的衣服,梭罗是这样说的:“衣服,首先要起到维持我们身体热量的作用,其次,在我们这个文明社会里,它是用来盖裸遮羞的。所以,你们不需要无休止地往衣橱里添置新衣,很多重要的事情依然可以顺利完成。”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很多人只是盲目地为自己披上华丽的新衣,以此赢得他人的尊重。还有些人,在寒冷的冬日仍不穿保暖的大衣,为了让自己不显得臃肿难看,穿着单薄的衣衫在外出行。可见这些人已忘记了衣服最本质的作用。

大多数人追求物质生活,不乏被家庭责任,工作压力,物质需求等枷锁所禁锢,限制甚至扼杀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使人们只能看见自己眼前的那些蝇头小利,却忘记、忽略了自身利益之外的事情,而人们为追求物欲,就整日整夜地、不辞劳苦地工作,所以他们就根本没有了休息和享受生活的时间,也没有闲暇时光陪伴亲友,联络感情。这样的生活毫无意义,如梭罗所说:“这不是真正的生活。”

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追求精神生活,活出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瓦尔登湖读后感600字3

细细品读《瓦尔登湖》,我看见梭罗扛着斧头从他破烂的小木屋走出来,步伐轻盈;我看见他的眼睛如湖水般清澈,他的内心如平静的湖面,波澜不惊。

闭上眼睛,我看见老庄在湖边论道,是那样的轻声细语,仿佛怕吵醒湖里的游鱼,还有那岸上的鸟兽。湖边青葱的树木,因为有了湖水的滋养而充满灵性,它们为各种飞鸟鸣虫提供了安定的家,一切都显得美好祥和。我看见子陵在钓鱼,我还看见季鹰在采摘莼菜。

1845年7月,梭罗抛弃了物质与财富,远离了世俗和尘嚣,只身一人来到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过起了简单的隐居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简陋,一切又是那么自然。粗衣麻布,陋室破灶,粗茶淡饭,没有浮华,仿佛也就没有了世俗的羁绊。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道,有人在社会上刚正不阿,艰难的维持自己的原则;有人在世故的环境中圆滑处世混得个“自我感觉良好”,取得自认为的功成名就;有人“大隐”隐于世俗之中,做一个旁观者,隔岸观火;而梭罗是如陶渊明一般隐于山林,道法自然,身心融于山水之间。退隐山林,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然而梭罗是比五柳先生少了一份无奈,也就是多了一份愉悦。梭罗是本着体验和尝试的心态而隐居,陶潜则是官场失利而隐居。但又有谁能说他们的快乐是不一样的呢?他们殊途同归,在大自然的面前,他们都是孩子,大自然的孩子。大自然滋养着他们,洗涤他们的灵魂。《瓦尔登湖》让我懂得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我们不需挣扎,只需在她面前虔诚地生活,拥抱她,亲吻她。

最初读《瓦尔登湖》,便觉得梭罗的自然伦理观跟老庄的“道法自然”有点相似。没有屋子,一把斧头向山林,不必有其他的东西;没有食物,“种豆南山下”,一杆简陋的鱼竿变足以拥有一顿美味;粗衣麻布,何须奢华,但求能给予一点点的温暖。要过河,有人费尽心思造桥,花了许多功夫,最终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过河;有人看下一棵树,疱削琢磨,做出一只精美的小船,放到水里却害怕经不起风浪,遂退而沉思,自己是否真的有必要过河,是否真的值得以损失一只精美小船为代价。太多的羁绊,让我们失去自由,远离了自然。庄子得到一个大葫芦,便可以凭着它游荡于江河湖海之间——把葫芦绑在身上,无需复杂的工具,精湛的技巧,强壮的身躯,只要浮在水面,何愁过不了河,何须诸多羁绊。

正如我们吃饭——向胃里填充食物,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得以进行,得以燃烧,得以延续。我们却制定了很多死板的程序,怪异的工具,复杂的方法,为的是满足口食之欲,却忘了进食的本质和目的。正如,“人的嘴巴不会使人肮脏,而贪婪的口胃却使人肮脏。”

瓦尔登湖读后感600字4

我们久久生活在世俗的繁乱之中,时间久了自然就会产生厌倦感,可是生活在大自然中就不一样,大自然永远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就是一个鄙弃功名,讨厌上流社会,追求自然的人。因此他独自在瓦尔登湖待了5年,开始了神仙般的生活。

他在这里固然贫穷,可他每天耕种很快乐。虽然没有人与他交谈,但是它有许多的动物伙伴。他虽然要拼命地种庄稼,但他过得很充实很快乐。他可以在上午种田,在下午看书或去勘测山川与河流,还可以采摘山中的野果,与小动物亲密接触。这种无人打扰的生活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啊!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没有上流社会的腐臭味,这儿的空气都弥漫着自由的气息。我们仅仅在匆匆的生活着,为了什么?为了钱?可在森林中根本不需要钱。我们有时甚至忽视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可我们却将它贱卖了,它们变得一文不值。

与此同时,我发现作者梭罗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活得很真实,不畏强权,他会在任何场合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感受。遇到那些攀附他的人,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回绝他们,令他们难堪。

其实,我倒是十分欣赏他的性格,那么的桀骜不驯,那样的真实。恐怕现在没有几个人能像他这样了。

他热爱自然,热爱故乡的一草一木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五年级《瓦尔登湖》读后感 篇12

《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是美国著名作家、自然主义者亨利·戴维·梭罗的代表作。该书自出版以来即以其优美文字和深刻思想内涵吸引着众多读者,学者们对《瓦尔登湖》的研究也从未中断。国外对《瓦尔登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主要从尊重自然、生态整体主义、反对功利主义自然观、对于自然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回归自然等角度展开。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瓦尔登湖》中所倡导的环境主义、生态主义和与生态有关的中西思想等进行深入探讨。总的来看,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都提倡从人类的角度研究自身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然而如何从自然自身的角度展示其在生态整体中所扮演的角色鲜有人涉及。本文运用物质生态批评理论对《瓦尔登湖》进行研究,并试图从非人类自然的角度对该文本进行解读。2012年,斯诺维克教授首次将物质转向称作生态批评研究的新一波浪潮,并认为这种研究更贴近人类的生活与行为方式,“有可能”代表生态批评的另一阶段。[1]之后,他在2015年为《生态批评的国际新声》一书所作序言中肯定了这种新趋势。唐建南在《物质生态批评———生态批评的物质转向》一文中首次将物质生态批评的概念引入国内。她利用物质生态批评对新物质主义与生态后现代主义的结合,阐述了物质与施事能力、物质与意义以及物质与叙事三个方面的主要观点。[2]由于物质的施事能力与叙事能力都伴随着意义产生,因此本文只对非人类自然的施事能力和叙事能力进行探讨,关于意义的论述则穿插于其中。此外,由于人类的施事能力与叙事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已显而易见,本文则不再赘述。在《瓦尔登湖》中,梭罗通过自己的所思所想,充分展现了非人类自然的施事能力和叙事能力,从而向我们阐明非人类自然如何显示自身在大自然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理论基础

物质生态批评是21世纪初兴起的生态批评的新一波浪潮。物质生态批评的两大理论来源分别是新物质主义和生态后现代主义。[3]新物质主义受到量子理论的影响,将人类和非人类自然都视为物质,认为二者在生态网中的地位相互平等;生态后现代主义推崇有机整体观,以艾尔弗·诺思·怀海特的过程哲学为基础,其目的是探寻恢复生态、救赎人类的思想之路。[4]

物质生态批评吸收了新物质主义提出的物质具备施事能力的观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自动主义或机械主义来看待物质,尤其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机械决定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主导人类的思想,这样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新物质主义则认为,世间“现象”确切来说是一系列牢固持久的施事能力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在物质和意义之间存在巴拉德所说的“内部互动”,这样看来,物质和意义作为相互关联、深刻而复杂的施事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在世界的生成过程之中出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可理解性不是“人类独具的特点”,而是可以拓展到一切物质的特性,其中甚至包括量子实验中被观察的原子颗粒,以及通过解码从周围环境中接收的信息而生长、变化和发展的细胞。[3]在此基础上,新物质主义提出了物质具有施事能力的观点,并认为施事能力是物质之间的内在互动,人类和非人类自然都具有施事能力。

物质生态批评在新物质主义关于物质与施事能力、物质与意义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出物质具有叙事能力的观点。物质生态批评认为,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不仅是文本描述的对象,而且本身就是文本,就是叙事,而这种叙事能力就是一种生成故事的能力。[2]如果物质具有施事能力并且能够自己产生意义的话,那么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叙事”。从中可以看出,叙事能力不再是人类独有,而是包含非人类自然在内的所有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生态批评考察物质作为文本在互动中生成意义的叙事能力,在这里,物质本身成为一个文本,施事能力和非线性的因果关系在这样的文本中得到体现。[5]

在梭罗笔下,瓦尔登湖与周边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展现出非人类自然的和谐之美。正如伊万·布莱迪在《人类学诗学》中指出的:“力量的源泉在于信赖和相信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相互依赖。”[6]非人类自然内部的各个事物,如瓦尔登湖、动物、植物等之间存在互动,即施事能力的表现;在互动的同时,非人类自然的叙事能力也得到了体现。

三、非人类自然具有施事能力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施事能力与目的性相关,只有人类才具有施事能力。新物质主义则反对这样的观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组成的,人类和非人类自然都是物质,任何物质都具有施事能力,所以意志或理性并不是决定施事能力的必要因素,人类具有意志和理性也不能成为其优越于其他物种的理由。[2]从新物质主义理论角度出发,施事能力是事物之间的内部互动,是一种生成过程,并且人类与非人类自然都具有施事能力。在瓦尔登湖畔,梭罗将自己视为非人类自然的一部分,充分感受到来自非人类自然的施事能力。那么,非人类自然中存在着事物之间怎样的内在互动而使梭罗产生这种体验呢?

在非人类自然中,动物具有施事能力。我们来看看那只喜欢在湖上与梭罗对弈的潜水鸟。秋天,随着潜水鸟的到来,猎人们也纷纷拿起望远镜、扛着猎枪出动。猎人们在不同的湖岸站岗、放哨,每一只潜水鸟就会有十个猎人来猎杀,林间也震荡着骇人的枪声。在这样的情况下,潜水鸟踪迹全失,猎人们也只有悻悻而归。相比之下,梭罗于黎明时分在湖上汲水时,在距自己仅仅几杆远的地方便发现了潜水鸟。梭罗曾于一个静谧的十月下午在湖中追逐潜水鸟,此时它会伴随着哗笑似的叫声时而潜水,时而在空中滑翔,使梭罗摸不清它的踪迹。我们不难看出,潜水鸟在猎人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无声无息,是因为它意识到危险的迫近;在梭罗面前,它则勇于近距离地靠近,同时嬉戏着、哗笑着而又冷静地躲避梭罗的追赶,这源于它感受到来自梭罗的友好,因而能够保持毫不畏惧、从容不迫的姿态。潜水鸟在猎人和梭罗面前的表现截然相反,从而使猎人和梭罗对其产生不同的反应:猎人带着失落、失望和些许怨恨离开森林,而梭罗则带着迫切、沉醉和美好的希望追逐潜水鸟,这便是潜水鸟的施事能力给猎人和梭罗带来的不同行为和情感影响。

鹧鸪妈妈和小鹧鸪也具有施事能力。梭罗居住于林中的木屋,有飞鸟走兽作他的邻居,他描写六月的鹧鸪的片段尤其有趣。鹧鸪在他的屋前“咯咯咯地唤它的孩子”,[7](P200)梭罗认为它就像林中的老母鸡;若有人走近自己的孩子,“母亲就发出一个信号,它们就一哄而散”;[7](P200)当母鸟认为旅人的靠近威胁到自己的幼雏时,便“拍翅飞走,发出那焦虑的呼号,只见它的扑扑拍动的翅膀”,[7](P200)母鸟借此吸引旅人的注意力,给自己的幼雏脱离危险的时间和机会。在这里,鹧鸪妈妈借助自己的叫声和身体语言召唤孩子、遣散孩子、转移旅人注意,便是鹧鸪妈妈在危急时刻出于保护孩子的急切心情而表现出的施事能力。此外,小鹧鸪从一出生便生活在鹧鸪妈妈的庇护下,听从它的“口令”,它们形成了在危险中或紧跟妈妈、或逃跑、或蹲着不动的自我保护本能。于是,当梭罗把小鹧鸪放在掌心时,它们“一点也不觉得恐惧,也不打抖,它们照旧蹲着。”[7](P200)此时,小鹧鸪将梭罗视为大自然中的“危险物”,在“危险物”面前,它们保持纹丝不动的状态,这是小鹧鸪从妈妈那里学来的使自身远离危险的方式之一,它们希望借此转移梭罗的注意力。这便是它们躲避“危险”的施事能力的体现。

非人类自然中的植物也具有施事能力。瓦尔登湖岸边的植物在生长中展现自身的施事能力。湖水上涨之前,灌木、苍松、白桦、桤木和白杨等树木扎根在湖岸;湖水上涨之后,这些树木都被湖水冲刷掉;湖水退去之后,只剩下干净的湖岸。岸边的植物虽然面临被湖水冲刷掉的危险,但是它们在岸边生长的每分每刻都在宣誓自己对湖岸的所有权。梭罗屋前的湖岸上生长着一排苍松,随着湖水的上涨,它们最终被冲刷至湖底。这些苍松还只是幼苗时便拥有湖岸,直至它们生长到沉入湖底时十五英尺的高度。那么,在这段生长期内,这些苍松便始终宣告着自身对湖岸的占有。此外,若湖水涨到最高处,被湖水淹没根部的桤木、柳树和枫树会从根部生长出高高的根须,并借助这些根须保护自己。与此同时,沿岸高处往常不结果实的浆果也在湖水涨到最高时迎来丰收。这样一来,我们若看到红根须从水中伸出或是高处的浆果结出果实,就可以判定湖水已升至最高处。总的来说,植物通过在岸边生长宣誓拥有湖岸,树木通过生长出红根须,浆果通过结出果实来展示湖水水位,这些都表现出植物自身的施事能力。

在非人类自然中,动植物之外的事物也具有施事能力。梭罗第一天居住在林中的木屋时,描述了湖畔林中的风:“吹过我的屋脊的风,正如那扫荡山脊而过的风,唱出断断续续的调子来,也许是天上人间的音乐片段。晨风永远在吹,创世纪的诗篇至今还没有中断;可惜听得到它的耳朵太少了。”[7](P74)对于刚刚居住于湖畔森林中的梭罗来说,这里的生活将过得如何还是未知,但是这里空气清新,门前有优美的橡树和松树,四季有鸟雀为邻,远处是湖光山色……美妙的自然之景时不时地会冲淡他对未知生活的丝丝恐惧。因此,梭罗听到的屋脊之上的风仿佛是断断续续的天上人间的音乐,这正对应了他时而欢喜时而忧虑的心情。另一方面,他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独居于此,是一种对未知的开拓,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新的篇章。在这里,屋脊上的风带给梭罗的时不时的欢喜,以及晨风带来的崭新开端的感想,可以说是风的施事能力的再现。

四、非人类自然具有叙事能力

世界是各种具有叙事能力物质的集合体,是由故事物质组成的故事世界。物质就是文本,所有形式的物质成为“叙事场所,或故事物质,其叙事体现在人类实施者的大脑中以及自我建构的结构中”。[2]物质生态批评考察物质作为文本在互动中生成意义的叙事能力。那么,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如何展示非人类自然通过互动生成意义的叙事能力呢?

非人类自然中有生命的事物具有叙事能力。鸟兽通过叫声展示叙事能力。梭罗的房子在山腰间的一个小林子中央,每天他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在黄昏之后竖耳聆听各种鸟兽的叫声。首先登场的是牛叫声,接着是夜鹰、叫枭、猫头鹰和青蛙的叫声……这些鸟兽在黄昏之后按照特定时间一一登场,不同动物的叫声代表不同的时间段,梭罗从其叫声中判定时间的早晚:牛叫声预示黄昏的到来,夜鹰的叫声代表夏天某一部分日子里的七点半钟,叫枭的啼鸣表明此刻处于万籁俱静的深夜,猫头鹰和青蛙叫个不停则意味着夜晚的持续。这样看来,鸟兽的叫声像钟表一样指示时间早晚,这便是鸟兽叙事能力的体现之一。另一方面,不同鸟兽的叫声带给梭罗的感受不同。牛叫声甜美、旋律优雅,他欣赏牛儿的哞哞声,认为它如同青年人的歌声;夜鹰的叫声似晚祷曲,他认为夜鹰的啼鸣似在歌唱,富于乐感;叫枭的叫声颇有本·琼生的诗风,梭罗将它奉为夜半的智慧女巫:其叫声越是悲悼、阴惨,越是充满故事与豁然;梭罗把猫头鹰奏出的彻夜不停的小夜曲当作是心灵冷凝腐蚀至极的表现,道出了人人都有的不得满足的愚妄思想;湖滨青蛙的嚣闹声则被视为行酒令,同时是对欢乐的嘲笑。鸟兽的叫声不同,传递的信息不同,同时使梭罗产生不同的感悟。这可以看作是鸟兽叙事能力的又一表现。

在非人类自然中,没有生命的事物也具有叙事能力。瓦尔登湖自身具有叙事能力。在《冬天的湖》这一篇章中,梭罗在冰上用一根钓鳕鱼的钩丝测量湖的深度以及湖底的形态,之后画出湖岸的图样,进而发现湖底最深处在图样上最长距离和最宽阔距离的交叉点上。瓦尔登湖的最深处和湖岸轮廓最长连线、最阔连线的交叉点间存在这样的规律,这是湖用自己的语言在诉说,而梭罗读懂了它的语言。由此,梭罗联想到人类的生活轨迹和性格最深处的规律,“这样用两条直径来测量的规律,不但指示了我们观察天体中的太阳系,还指示了我们观察人心,而且就一个人的特殊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潮流组成的集合体的长度和阔度,我们也可以画两条这样的线,通到他的凹处和入口,那两条线的交叉点,便是他的性格的最高峰或最深处了。”[7](P255)他将瓦尔登湖的最长距离和最宽阔距离分别比作人类生活轨迹几何体的长度和阔度,而通过将后者最长连线和最阔连线交叉,便得出人心的最高峰或最深处,正如瓦尔登湖的湖底最深处一样。这些感悟是梭罗与瓦尔登湖内在互动的结果,是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之间擦放出来的想象火花。在这里,瓦尔登湖通过湖底最深处所处位置的规律,向梭罗展示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充分表现出它的叙事能力。

春天,解冻的泥沙流下铁路线深沟陡坡的形态也在叙事,梭罗深深着迷于其中。暴露在铁路路基之外的各种粗细、颜色不同的细沙流下陡坡,“一半服从着流水的规律,一半服从着植物的规律。”[7](P266)这些细沙流下来的状态不尽相同,有的像萌芽发叶,有的像藤蔓的蔓生,有的会让人联想到珊瑚、豹掌,或鸟爪、人脑、脏腑、任何的分泌,或莨苕、菊苣、常春藤。梭罗将这些不同形态称作“春日的产品”,而它们的创作者则是非人类自然这个大艺术家。梭罗还将人体比作一团溶解的泥土,正如泥沙流下铁路线绘制出不同图案,这团泥土在溶解过程中形成身体的各个部分。此外,梭罗认为“地球的创造者只专利一个叶子的形式”。[7](P269)由于流沙呈叶形体,像动物的心肺,梭罗把这些形体视为地球的内脏,并联想到地球的外在表现形式都是依照它内脏的模式展现,如鸟雀叶形的羽毛、蹁跹的拥有叶状翅膀的蝴蝶、以精致的晶体叶子开始的冰块……最后,梭罗相信“世上没有一物是无机的”。[7](P270)流沙的运动使梭罗联想到,春天的大地似乎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流沙则像它到处伸展的手指或是最光秃的额头上冒出的新鬈发,抑或是“锅炉中的熔滓,说明大自然的内部烧得火旺”。[7](P270)此处,流沙是大自然作为生机勃勃个体的标志物。总的来说,梭罗通过描述解冻的泥沙流下铁路线深沟陡坡的形态,向我们说明非人类自然如同一个大艺术家,它只专注于叶子的形式,并且时刻充满活力,这是流沙带给梭罗的启示,即它叙事能力的展现。

五、结语

在瓦尔登湖畔居住期间,梭罗通过调动自己的感官来感受非人类自然的施事能力和叙事语言。在非人类自然中,动物、植物和动植物之外的事物具有施事能力,而且不论是有生命的事物还是没有生命的事物都具有叙事能力。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向我们展示潜水鸟、鹧鸪、湖岸植物和林中之风等事物的施事能力,以及鸟兽、瓦尔登湖和解冻泥沙等的叙事能力。这是梭罗从非人类自然自身的角度说明其在大自然中拥有不可替代地位的尝试,这种尝试将非人类自然与人类置于平等的地位,促进了自然的“复魅”进程。不论是在19世纪,还是日新月异的21世纪,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表达的重视非人类自然的观点都具有重大进步意义。此外,通过对《瓦尔登湖》展开的关于物质施事能力和叙事能力的具体化探析,将有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非人类自然的施事能力纳入思考范围之中,同时更好地理解非人类自然的叙事语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类自身的生态意识。

摘要: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最伟大的自然散文作家和环境主义先驱。《瓦尔登湖》是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的散文集。在该作品中,非人类自然的施事能力和叙事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梭罗在肯定非人类自然与人类具有平等地位的同时,看到了其施事能力带来的影响,读懂了其叙事语言,从而向我们展示了非人类自然通过何种途径显示自身在大自然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关键词:物质生态批评,施事能力,叙事能力,自然,瓦尔登湖

参考文献

[1]Slovic,Scott.Editor’s Note[J].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2012,(4):619-621.

[2]唐建南.物质生态批评——生态批评的物质转向[J].当代外国文学,2016,(2):114-121.

[3]Iovino,Serenella,Serpil Oppermann.Theorizing Material Ecocriticism:A Diptych[J].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2012,(3):448-475.

[4]陈小红.什么是文学的生态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9.

[5]Iovino,Serenella,Serpil Oppermann.Material Ecocriticism:Materiality,Agency,and Models of Narrativity[J].Ecozone,2012,(1):75-91.

[6][美]伊万·布莱迪.人类学诗学[M].徐鲁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6.

上一篇:单口相声的开场白下一篇:物流转正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