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林业行政管理是林业建设中的重点工作内容, 主要是监督、检查和管理木材的加工、利用、运输、采伐, 保护森林资源等, 对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越来越高, 然而当前的林业建设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 出现大量的乱砍滥伐现象, 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针对当前的现状, 应加强林业行政管理工作, 促进我国林业发展, 为保护森林资源奠定基础。本文针对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对策建议, 提高林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 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健全的林政管理监督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生产和生活对林木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林业建设的进程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 导致林业资源供不应求, 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当前的发展形势对林业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不断建设和完善林政管理监督体系, 采用科学有效的监督方式促进我国林业建设, 但当前的林政管理监督工作中, 缺少法律法规的建设,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林政管理监督的实效性。

1.2 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

当前的林政管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 导致林业管理水平降低。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 没有制定科学的造林规划, 森林资源的林龄结构不合理, 未成材的树木偏多, 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树木较少, 林业整体发展比较缓慢[2]。加之林政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一些林木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 不注重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大量乱砍滥伐、私自占用林地等, 导致林业市场一片混乱。

1.3 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

在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 多数管理人员认为林业管理不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 对林政管理的认知程度较低, 在林业建设、检测和规划的过程中, 没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导致林业行政管理的工作质量下降, 工作效率极低。此外, 在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 很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因此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其他项目中, 并没有为林业建设投入充足的资金以提升科学技术水平, 制约了林业建设的发展。

1.4 林业队伍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当前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无法满足林业建设发展需求, 严重影响了林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

2 加强林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2.1 依法治林

林业行政管理必须要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开展各项工作,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提升林业行政执法水平, 实现依法治林的发展方针。同时, 林政管理部门需大力宣传依法治林的重要性, 通过媒体、电视、广播等渠道向广大群众宣传林业法律法规, 提高全民的林业法制意识, 积极呼吁群众保护森林资源。

2.2 严格打击乱砍滥伐现象

首先, 林政管理部门需加强林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主要宣传《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法》等, 加强从事林业相关工作人员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促使林木行业有序发展, 针对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超限额采伐、无证采伐等违法行为, 追究其法律责任[3]。其次, 需加强林业管理力度, 特别是采伐限额管理, 制定严格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 杜绝超限额采伐现象发生。同时要重视林地林权管理, 为避免林地逆转和流失, 必须要对多占乱占、毁林开荒等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再次, 要积极宣传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 科学地控制其种群数量, 掌握野生动植物的分布情况, 防治森林病虫害, 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最后, 林政管理部门需建设护林队伍, 做好森林巡护工作, 在巡护的过程中, 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报告给上级部门, 杜绝一切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2.3 构建完善的林业政策体系

2.3.1 建立林业产权制度

针对林权所有者的林地林木流转权、林木采伐处置权、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实行依法保护, 如果林地的权属十分明确, 当地政府需对林权所有者颁发林权证, 并赋予林权证相应的法律效力。对于有争议或者权属不清的林地, 林业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尽快对其进行调查和处理, 并颁发林权证, 使“两山”责任制更加完善、稳定。

2.3.2 建立林业采伐政策

商业性采伐时, 不能采伐生态公益林;严格按照相关报批手续进行更新采伐和抚育间伐。

2.3.3 制定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

要合理地规划商品林和公益林, 形成科学的比例, 并针对两类森林资源制定出管理方案。在公益林的管理过程中, 要将其纳入公益事业的范畴, 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公益林中包括农民自留和集体森林资源, 因此需要给出一定的补偿。此外应探索更多获取公益林的途径, 不断扩充我国的森林资源。

2.4 建立林业行政管理体系

2.4.1 由政府组织领导林政管理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林业已经实现了转型, 从传统林业重经济发展转向为生态环境建设, 林政管理也开始重点管理生态环境保护, 如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荒漠化防护、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以及造林绿化等, 提升了林业建设的公益性, 因此, 保护生态环境不只是林业部门的事, 政府应积极参与进来, 为林业建设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并积极鼓励广大群众共同发展林业建设, 呼吁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从而快速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为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奉献出力量。

2.4.2 保持林政管理体系的稳定性

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 树木的生长周期较长, 最短要几年时间才能成材。林木属于可再生资源, 社会生产和生活也都离不开林业资源, 所以, 造林规划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这样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 必须要制定林业相关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 采用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 提高其管理力度, 保持林政管理体系的稳定性, 从而有效开展林业建设工作, 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2.5 完善林业部门的职能

针对当前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情况, 在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 首先需要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其次是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 主要的工作内容有: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管理、森林采伐实行限额管理、制止乱侵强占林地、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等。第三, 需制定林业建设的发展战略, 全面创新林业相关政策和制度, 以此来维护林业生产的有序性。第四, 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依法执行林业管理和监督工作。第五, 采用“走出去”的发展方针, 积极与国际交流合作, 扩宽我国林业建设的管理和发展思路, 全面提高林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

3 结语

社会的快速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价, 作为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森林资源, 应重视对其的保护工作, 全面提升林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 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促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各大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极为迅速, 然而在我国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针对当前的发展现状, 我国加快了林业建设, 重视林业行政管理工作, 构建了完善的管理体系, 但在实际的工作中, 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基于此, 分析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有效建议, 提高林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林业,行政管理,存在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 常怀丽, 周苗.对于强化林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思考[J].农家科技旬刊, 2014 (5) :327.

[2] 张天舟.新形势下林业森林资源行政管理工作探讨[J].农家科技旬刊, 2017 (2) :274.

[3] 韩艳红.浅谈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政府法制, 2013 (35) :52.

上一篇: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实训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下一篇: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