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与文化创意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创意群体,对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视觉传达与文化创意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视觉传达与文化创意论文 篇1:

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影响

摘 要: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为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创意行业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体验,这亦是人类视觉传达发展的重要基础,视觉传达设计与教学对创意性人才培养十分关键,且两者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该文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影响,并提出了实用性应用措施,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文化创意 视觉传达设计 教学改革

现代化社会发展更注重创意,亦非常注重文化创意的发展,而加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极大现实意义。文化创意产业是指艺术产业、建筑行业、电影产业、音乐产业、广告设计产业、动漫产业等,艺术教学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且根据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相关产业,而这对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有极大推动作用。现代化教育改革强调,应注重教学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以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影响,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水平提升有极大推动作用。

1 文化创意产业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课堂、模式改革

1.1课堂设置改革

文化创业产业兴起与发展,社会各界对人的艺术表现要求逐渐提高,这时人的个性化被最大化呈现,且与受众产生了文化共鸣,逐渐于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位置,同时获取了相应的经济效益。这时文化创意产业应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课堂,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堂设置进行深层改革,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课程,强调培养并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课程,并设置创意经济或文化产业等方面课程,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和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联系,这时便可提高学生对视觉设计与创意市场的认识,这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时,应将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设置与科学技术充分结合,并开设相应的网页设计,引导学生突破传统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禁锢,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

1.2 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应从实际出发,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要注重模拟真题、真题真做,基于作业试验性与适用性展开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要对课题进行相应的试验与操作,根据基本课题要求,将学生的能动性与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强调视觉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充分结合。应不断地拓展授课资源教学模式,且逐渐改革新科学技术与艺术形式,以形成网络媒体教学模式,而因视觉传达设计学科为开放性学科,对新媒体发展有极大现实意义,应在教学模式中持续融入新媒介,比如:电视、网络、广播,促使视觉传达设计知识结构更为丰富,学生创新思维亦得以拓展与提高。以多样化形式进行授课,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平面化教学课堂模式转为立体化,并有效强化学生市场实践教学,让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更为科学有效。

1.3 专业课教学改革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主要是CI设计、广告设计、摄影、标志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教学强调理论教学实用性,并逐渐构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教学,为此逐渐构建相应的工作室与实验室,为师生提供交流途径,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确保学生与教师可自由选择,合理优化专业内的各项合作。这时便可体现出教师的教,亦实现了学生的做,且使得师生之间紧密结合,并以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教学内容,更好地避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结合,着眼于装饰画、图案设计等基础教学,应充分融入各种实践训练,基于校园实际环境设置各种海报,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此美化校园。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比如:达到墙体彩绘比赛等类比赛,这亦是社会实践和课堂理论的充分结合。此类课堂教学和地方经济结合的方式,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此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将课堂教学与设计竞赛有效结合,实际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融入各项考核作业和竞赛,引导学生参与诸多设计竞赛,以便更全面地掌握到同等层次的内在优势及缺点,且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设计发展趋势。再是将课堂教学设计作品更好地转为商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作品展卖会,让学生拿自己的作品来展卖,引导学生自行创作,促进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2 视觉传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2.1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开设

文化创意发展與实践息息相关,应将学生置于各种实践中,引导其了解市场各方面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以市场实际需求设置合理的课堂任务,且在校外建设相应的实习基地。可与校外公司联系,为合作的公司提供大量优秀的人才,让学生在合作公司中实习,以社会历练与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公司中进行锻炼,这样学生便可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以自身实际情况挖掘自身优势,有效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校外公司合作时,应以学生自身特点与文化素养,再辅以相应的配套任务,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这时便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2.2 加强专业设计工作室建设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视觉、听觉、感官等感知,让学生立体认知视觉传达设计。将学生置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活动中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对学生施以合理指导,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复合型人才,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

2.3 加强师资力量配置优化

应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和意识,以此促进视觉传达设计课堂的合理优化,提高教师的文化产业意识与观念,从而加强教师终生学习观念,这时便可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与教师的教育水平。要让教师逐渐丢掉书本,从而走向实际生活,采用合理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时间能力,且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教师应全面了解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并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与知识结构,这样才能促使师生的共同发展。往往学校极易忽略教师教育水平,且极易造成教学层面脱节;再是应合理搭配师资力量,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可有效完善学校教师资源,并可引导教师不断地强化自身教学观念与知识,让实际教学更具有实践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经验转为实际知识。应确保师资力量的合理优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加强教师专业化知识。国内教师大都不注重市场实践经验,从而使得教学内容空洞,应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实践素质,要确保师资配置更为优化,使教师将自身教学经验更好地融进教学中,从而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交流途径,为学生传授先进、新颖的视觉传达设计理念,亦可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3 结语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严重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这亦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深层改革。我国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飞速发展,但其间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该文对文化创意产业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课堂、模式改革进行了简述,提出了适用于视觉传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措施,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侯静雯.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J].才智,2014(1):120.

[2] 孙燕侠.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5(24):171.

[3] 蒋杰.论新媒体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4(20):123-124.

[4] 朱亚.论仿生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8):32-34.

作者:吴宜桐

视觉传达与文化创意论文 篇2:

视觉传达设计对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 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创意群体,对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以湖南益阳市为例,探索视觉传达设计对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视觉传达设计有助于建立并加深地方特色文化的视觉印象,有助于规范地方文创产业的有序发展,可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地方特色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是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创意群体。文化创意产业最早起源于已完成工业化的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产业和就业重点开始由人力密集型产业向服务业、高附加值制造业转变,是文化创意产业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发达的社会的经济文化转型的实际需要[1]。

视觉传达设计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被称为装潢设计、平面设计,是艺术设计行业中重要和主要的门类,包含字体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等分支。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有充分的用武之地,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服务,进行视觉形象整体设计、品牌名称字体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品牌形象推广等,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多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但是在以产业形式进行文化推广方面尚有待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释放人的创造力,唯有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开阔视野,人的无限创新潜能才可能被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笔者所在的湖南省益阳市位于洞庭湖平原腹地,是湖南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益阳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当从自身资源中提取有益元素及背后所含的人文精神。以益阳地方特色文化为样本,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角探索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发现前者对于后者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传达设计有助于建立并加深地方特色文化的视觉印象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的核心是有吸引力的价值观。真正具有长久吸引力的事物,并非某个造型或符号表象,而是软实力背后的价值观念,还与现代科技能力和产业等有密切关联。创意产业不仅是一个理念,还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关注的直接现实,其最核心的东西是“创造力”——产生新事物的能力,必须是独特、原创且有积极意义的[2]。视觉传达设计历来强调创意和创造力,通过图形图像创意、造型设计、品牌推广等分支,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天然的内在关联和交集,对促进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地方性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进行概念创意,是基于特定的地区文化知识形成的创意型经济,其核心竞争力必然是人的创造力、从业者的创造力。作为内地省份普通地级市的益阳,其创意型人才的数量质量、文创产业规模自然无法与一二线城市和中心省会城市相比,但内地普通城市依然可以发掘、提炼自身历史文化中的有益元素,借助成熟的视觉传达设计资源和手段,建立并加深地方特色文化的视觉印象,为打开地方知名度、推动相关产业良性发展和循环奠定基础[3]。

作为湖南历史文化名城,益阳地区湖山秀丽,人文荟萃,其文化特色可从书院文化、梅山文化、湖乡文化、竹文化等几个方面诠释,还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可引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容有很多,但如何进行有效的选择、发展推广还需要进行具体的调研分析。视觉传达设计对益阳地方性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导向,需要对上述几个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分析、提炼,探寻开发其中最重要和主要性的视觉元素和文化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推广,建立并深化本地区特色文化的视觉印象。比如益阳下属桃江县有丰富的竹文化资源,桃江又有“美人窝”的别称,视觉传达设计的思维和方式应用于其间,可以在一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开发诸如以竹文化、美人等卡通化的视觉形象和吉祥物及其衍生产品,或以红色题材革命故事为背景,进行文创产品开发并推广,带动相关制造业、手工艺产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以虚拟的人或器物的视觉形象作为地方文化特征,深化地方特色文化的视觉印象。这种文创开发思路已经在我国东部发达省份的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中有过先例,如果运用得当,则可以为其他内地省市的地方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2.视觉传达设计有助于规范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序发展

虽然文创产业在当今社会环境下蓬勃发展,新品牌新产品层出不穷,但因为很多地方和机构对其理解把握的程度不一,操作層面有差异,再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快、行业竞争激烈,所以社会大众对文创产业和产品的认知大多仅停留在某种产品、器物的外表形式上,比如某些博物馆文创产品将一些历史文物的造型如“四羊方尊”,或一些古典图案等元素应用于文具产品的外观设计中,虽然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新鲜感,但往往并不能引导人们尤其青少年了解这些元素背后蕴含的文化精神。视觉传达设计能进行文创产品和视觉形象设计,一些产品和形象的设计并没有从自身背景文化体系中发掘深刻内涵,喜欢用萌态、无厘头的风格一味迎合不成熟的年轻人群体,有些品牌和产品还用网络语言辅助营销,很多文创品牌昙花一现,并没有为当地社会创造多少价值,这种现象当引起注意和反思[4]。当然这些现象的产生并非视觉传达设计本身缺陷或文创产业的发展方向偏差,在于具体应用的价值取向把握和力度问题,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规范有序发展,需要视觉传达设计的全力配合。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个成熟、规范的技术和产业,本身注重信息传达的秩序和逐级递进的视觉效果层次营造,对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序发展具有规范和指引作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可以很大很广,但大众对文化创意的认知更多还是来自一些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如文具、日用品等实用物品及其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视觉元素。因此,益阳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和视觉形象传播的方式方法在文创领域应用时,还需要总结并研究如何在其中有效地融入有地方代表性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体现“益山益水,益美益阳”的景观环境特点和“通达超越”等地方人文精神,在价值取向层面做好功夫,思索如何体现益阳地方文化创意中的精神内涵价值,如何从中传播积极有益的价值观,促进相关产品器物生产和制作产业的良性发展,这是地方性文创产业所面对的现实操作层面的问题[5]。具体说来,将益阳地区的山水自然和人文环境特色代入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中,可以通过一些循序渐进的工作进行:首先,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通过传媒和其他多个信息平台推广益阳地区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将以茶马古道、安化云台山景区为代表的旅游景点和一些红色旅游项目作为本地的名片之一向外界推广,同时将优美宜居的山水环境特色、民俗民风剪影融入其中;有了前期印象的积累和铺垫,再调研开发文创产品和服务的内容,确立开发文创产品的方向和规模,并在本地和湖南省内(以距离较近的省会长沙为主)进行设计开发等相关企业招标,进行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服务培训工作。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序发展,不仅是卖产品和服务,还是以一定价值观为指引的良性循环,带动一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历来讲究图文规范有序,有助于规范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序发展,可以与其他相关行业、产业共同为益阳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3.视觉传达设计可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目前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题研究较多,但对具体地方文化创意创新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提高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完善性与健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对振兴乡村、建设新农村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6]。目前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研发投入比重较低及企业融资渠道较单一等问题,益阳本地的情况也大体如此。结合湖南发展文创产业的自然与人文优势,益阳地区的文创产业发展,除了政府加大科技与资金投入、加快主流媒体推广、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及扩大对外影响力之外,视觉传达设计还可以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成果注重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用通俗的形象打动人、用鲜明的色彩搭配吸引人、用规范而连续系列化图文元素引导人,让公众能自觉进入某个品牌形象或信息传播的路径中,最终达到传播目的。益阳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树立品牌形象、开发系列产品时,不妨先从视觉形象设计入手,确立风格、表达技法和表现手法,通过媒介载体进行传播,再结合相关机构进行推广,一步步创建、维护品牌。以笔者之见,益阳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中可树立品牌形象的切入点很多,除上文所提到的桃花江外,还有湖区生态文化、山区特色文化、红色旅游资源等,文创又恰恰是一个注重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且更具文化深度的新兴产业,必须牢牢地抓住文化内涵的灵魂。同时,文创产品和服务必须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从市场需求和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更新创新的体验更好地吸引和留住客户。既要有内涵,又必须契合市场和群众需求,叫好还须叫座。随着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个性化文化需求催生出满足特定爱好者的小众文创市场,如更多个性化十足的动漫博物馆、模型手办艺术馆等,能满足对历史、艺术等有需求的人等。文化和创意要素不断结合当地的经济环境,并主动融入经济活动,改善人们的文化生活,在这一点上益阳地区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在运作实践中培养出更多设计师、策展人等有创意的文化人士,传播中华文化的内涵。

传统的广电传媒、演艺出版、网游动漫等行业要紧跟新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内涵要素的创新作为文化创意创新的主要内容。新经济形态下的文化创意具有小众化、更新迭代快等特点,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又是引导新一代青年群体合理消费文化产品的需要。此外,益阳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应当立足本地,持续培养本地受众和消费者,依托本地几所院校如湖南城市学院艺术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及其他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类专业,培养设计师群体和受众群体,初步建立文化和消费氛围,并寻找适当的机会,向外扩大影响力。文创产业与当前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前进方向一致,内容贴近生活和大众认知,并以视觉传达的思路和技能为视角,技术门槛不高,可操作性强,視觉传达设计可以为益阳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路径。

4.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涵盖多个方面的创意群体,对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本文以益阳地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为研究中心,课题紧跟时代背景,提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现实性。以湖南益阳这个普通的内陆地级市为例,探索视觉传达设计对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视觉传达设计有助于建立并深化地方特色文化的视觉印象,有助于规范地方文创产业的有序发展,并可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路径。本文观点对内地其他地区和相关产业行业的文化事业建设或有一定参考,当然还须经过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郝婷,张振,范斌.地域文化视角下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设计[J].包装工程,2021,42(08).

[2]陈俊杰.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营销渠道建设[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3).

[3]蒋三庚,张杰,王晓红.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12.

[4]王薇.益阳地区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1).

[5]邹杰婷.用品牌传播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以益阳市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7(12).

[6]乐正,主编.深圳与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

作者:王可

视觉传达与文化创意论文 篇3: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摘 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文化创意类相关企事业单位又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输出端。因此,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和内容必然对专业自身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需要充分尊重产业发展和培养目标的趋势与规律。本文以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为视角,尝试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改革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以文化为核心,将创新、创意成果进行技术融合与产业化开发的新型产业类型。近几十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引擎。具体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产品、影视、游戏、广告、网络、出版、艺术品等众多行业,而这些行业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就业的主要范围。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应当充分思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诉求,从知识、技能和素养等多层次培养最适合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而模式的探索以及课程的构建,是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的工作内容。

1 关联与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造成了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的巨大缺口,但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和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错位现象。这种错位一方面是由于创意产业本身的快速迭代更新特点造成的,另一方面,高校要对行业人才诉求作出更主动的回应,形成更明确的目标定位和方向,转化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培养思路,并最终摸索出更适合文化创意行业需求的应用型视觉传达专业设计人才。而事实上,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特性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特性实则有着非常紧密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首先,文化创意与视觉传达设计都具有高知识性,所有的创意创新并非都是简单的灵光乍现,而是建立在文化素养、知识技能积累之上的;且也只有具有高度文化性和知识性的文创成果,才能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受众和市场认可的优秀产品。今天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企业大多都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生产和传播手段,同时又频繁衍生新业态、新概念和新技艺,始终处在产业链的高端,不断扩展和激活新的行业外延与可能。因此,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说,这种与文化创意产业高知识性的强关联,无疑成为两者有机结合的有效融合点。其次,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都具有高附加值特性,好的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大大提升企业或产品的价值认可度,甚至自身最终可以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再者,文化创意产业和视觉传达设计都具有强融合性与高集群性,这一点在今天的数字媒体背景下尤为显著。今天的视觉传达设计早已不再只是静态的“平面设计”,而是与各种媒介融合的全新概念,这也再一次证明了行业的发展促进了专业的定位和发展。这些产业与专业间的关联要素都应该成为两者融合的着眼点。但实际上,这也正是现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欠缺的。

传统的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虽然相对成熟稳定,但忽略了不断更新的创意产业需求。尤其是素質培养课程、技能技巧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之间缺乏从创意产业需求出发的连接与融合。因为只有在同一视角下构建课程体系,才能成为培养目标明确的有机体系,才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专业学习的路径,从而形成关于专业学习、能力养成目标的清醒认识。

2 教学模式的产业回应与更新

2.1 更新主动服务的培养观念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首先应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传统意义上,对于行业的积极回应,一定是行业需要什么岗位的人才,学校在培养过程中针对这一岗位培养学生的素养与能力。但文化创意产业实则有自己的行业特殊性,因为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更新迭代就非常快,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岗位类型也会随之产生变化。所以,针对特定岗位的人才培养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并不适用。另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创新创意成果虽然不够成熟,但对于企业来说往往可能是跳出窠臼的大胆尝试。创意人才培养同样可以成为一种创意产业内容孵化的过程。高校只有首先大胆地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回应行业发展需求。

2.2 聚焦创新应用能力培养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对于文化创意产业需求回应的核心内容。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简单的类型化的课程内容设置,而是充分解读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主动进行多媒介、多学科融合后的创新内力培养策略。真正通过分析解读获得能力培养策略,才能有效地形成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再者,这种创新能力要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不仅需要有创意的人,更需要能够将创意产业化的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定位同样会影响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形成。

2.3 注重校企联动的协同培养

优秀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的力量,形成校企联动的协同培养机制。首先,企业的介入能够让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企业的需求,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其次,企业项目的引入,能够打通产、学、研的连接管道,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印证所学知识,形成相关实践成果,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课堂和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再者,校企资源的结合,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空间与机会,同时也为企业生产、研发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3 课程体系的建构策略

3.1 课程内容与比例优化

从课程内容来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一般都设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字体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等一系列的专业核心课程,一般还会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史、设计概论等专业基础与专业理论课程,这些课程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而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出发,应当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其特性。例如,从媒介融合性上来说,今天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应用已经产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像动态影像设计、UI设计、交互设计、后期制作等课程也应当适当地添加进去,或者以融合的方式将所涉知识渗透到原有课程当中。随之而来的关于动画制作、二三维图形、交互原型等软件的学习也必须跟上,完全打破传统平面设计学生只要学好点阵和矢量两种平面图形软件的情况,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必然提高,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同样必须由合适的课程内容安排来实现和达成。从比例上来看,一方面要注重实践能力,加大实践类课程或实践学时的比重,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艺术素养和理论修养的培养,避免出现有技能而无创意的局面。在课时固定不能增加的情况下,合理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结合就变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教学团队更加紧密地协作,比如原本教授不同类型课程的多位老师共同备课,让知识、技能、素养培养形成关联的同时,更有效地优化课程比例。

3.2 训练过程的优化

“项目制”或“课题制”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乃至大多数设计类专业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使用的优化形式。项目制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早地了解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学会以行业规范来要求自己,学会从应用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设计过程和结果。这种设计对于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显然是十分积极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仍有许多有待细化与合理的地方。例如,当企业的项目进入教学环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仍然需要企业的人员在旁不断引导、解惑、支持和验收,而不是仅仅提供课题。其次,项目的随机性也带来了对应教材的问题,教材和项目制的开展往往关联度很低。因此,在这一环节要加强文创类企业与学校的进一步联动,文创类企业专家和授课教师共同编写适合本校专业课程的教材。再者,项目制还容易因为不同课程多个项目共同开展的情况,造成项目研究深度不够,训练和创作过程仓促的情况。这不仅影响项目制开展的效果,同时也会逐渐降低企业项目制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在训练过程中,不同专业课程可以尝试围绕同一项目的不同工作流程和环节进行项目拆解,最终形成完整的项目训练组合。

3.3 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

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评价形式,其中包括怎么评、谁来评等内容;第二是评价标准,包括怎么分级、侧重点在哪里等问题。首先,从评价形式来看,可以将阶段知识测试、项目汇报、成果汇报、技能竞赛等方式融合起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灵活地进行多种手段的组合。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改变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传统,将文化创意行业专家、文化创意相关事业单位代表甚至学生自己作为评价者,更全面地获得评价结果。其次,从评价标准来看,可以根据课程形式的不同,建立不同的分值构成比例。例如,考试类课程可以加大最终成果考核成绩的比重,考查类课程则可适当均衡平时成绩与最终考核成绩的比例,而课程设计等实践类课程则可将过程与最终成果结合成为部分分数,甚至通过企业的应用反馈和孵化可能给出另一部分的分数。当然,无论什么课程,都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在考核结果上体现这种关注,从而通过评价机制反向引导学生重视自身创新创意能力的形成。不过,这些评分机制的改革有些容易实现,而有些则需要企业紧密合作才成实现。

4 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首先必须明确两者的互动关联,这一方面能够帮助高校聚焦人才培养的方向,另一方面也更容易通过两者的关联性,抓住融合与改革的着力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校企的联动协同、主动服务意识以及创新、创意素养的聚焦应当成为主导思想,而课程内容和比例、训练过程和评价机制的优化,则将最终保证改革的达成。

参考文献:

[1] 康晨,凌丽君.依托产业、对接行业立体式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J].美术大观,2014.

[2] 俞鹰.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 靳埭强.文化产业与艺术设计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于潔(1978—),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系主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于洁

上一篇:竞聘经理演讲稿下一篇:个人工作评价优选3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