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调联动分层测试技术在兴隆台采油厂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技术原理简介

(1) 技术原理

测调联动分层配水工艺技术由地面控制传输系统、665-6分层配水管柱、采集调节系统及辅助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地面控制传输系统由地面控制箱及信号传输电缆两部分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控制井下测调仪在井内完成水量调节、数据采集及保存, 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 实现调节过程直读并可判断出仪器与堵塞器的对接状态。同时在地面计算机屏幕上对各层段的注水量、压力、温度或油井的产液量、含水实时监控, 并由井下仪器的机械臂对可调水嘴和可调配产器进行调节, 待配水调整合格后, 立即打印出压力、水量、指示曲线及产液量、含水等资料。测试和调配一次完成。

(2) 技术特点

仪器采用双流量计。在配水器上方油管中和下方油管中各配置一支流量计, 每支流量计安装一组 (两只) 超声波探头, 在扶正器作用下, 测试油管中心流速, 实现井下流量的测量。实时监测流量调节结果, 直观方便, 不需反复起下仪器。

两支流量计的读数值之差即为当前层的实际吸水量:

PC测调软件为用户提供人机交互界面, 实现对仪器各种功能的控制。模块化设计, 升级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继承性。操作简单明了, 响应时间快, 命名直观通俗, 功能可靠。

2 现场应用情况

①分注管柱的更换。测调联动的堵塞器与常规的稍有不同, 考虑到以投捞的方式更换现有的常规堵塞器存在着的风险 (有的在井下已经很长时间) , 采取的是整体更换注水管柱的形式来达到满足测调联动测试的需求。趁着注水井新井分注和管柱检修的时机, 按工艺要求将可调式堵塞器下入井内, 为以后的测试做好了准备。②工作量的完成情况。2016年, 采用测调联动测试技术, 主要在各注水区块进行了现场测试, 共测试22口井, 测试井注入水质即有清水又有污水, 除1口井在井口处遇阻外, 其它21口井全部测试成功, 测试成功率达到95.5%, 层段测试合格率96%, 每口井平均用时6小时。

3 应用效果分析

与常规测试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与对比认为测调联动测试应用效果突出。①测试过程操作简单, 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常规测试, 测试数据采用的是存储的方式, 在地面不知道井下各层的吸水状态, 测试完后, 需将仪器取出进行地面数据回放处理。资料不合格还要进行水嘴的投捞与调试, 受到仪器精度、层间干扰、井下状况等方面的影响, 一次调节合格率较低, 需多次循环调配。按照平均单井3层计算, 测试过程中, 需反复起下工具十几次, 遇到不易调配、层间矛盾较大的井, 需反复起下工具多达二十几次, 因此完成常规测试1井次平均需要5天。而测调联动采用的是地面直读, 可实时监测井下的压力、流量。如各层的吸水状况达不到配注要求, 可直接调测, 不需起出仪器, 不需投捞, 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②测试精度高, 资料质量好。我厂的分注井单井日配注都在60方以下, 在正常注水中, 配注30方以下占50%左右。注入量低, 测调难度大, 在常规测试中, 采用分级固定水嘴很难做到对各层段注入量的精准控制。测调联动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固定水嘴发展到可调水嘴, 变有级控制为无级控制, 没有级差的限制, 单层水量误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 大大提高了测试的精度, 层段测试合格率由常规的83%提高到96%。

4 效益分析

(1) 经济效益

已实施的21口井, 测试成功率达到95.5%, 测调准确率达96%。平均每测调一口井节省5个工作日, 5个出车台日。21口井节约105个工作日, 节约测试出车台日105个, 实际节约出车费用10万元。预计2012年全厂将有90口分注井实现分测分调, 可节约成本86万元。

(2) 社会效益

①提高了注水有效时率:以往一口注水井需要5-6天才能测试完毕正常注水, 现在一天就能实现正常注水, 提高了注水的有效时率。②提高了岗位工人的工作效率, 降低了劳动强度。

5 结语

①测调联动依托于常规偏心配水技术, 保持了投捞测试工艺技术优势, 体现了技术的“继承性”。联动测试技术依托于常规偏心配水技术, 因此, 在井下管柱构成、技术管理、标准的执行、测试数据的管理等方面保持不变, 继承了常规偏心的技术优势, 技术的推广应用难度降低。②通过地面控制系统直接控制井下测调仪, 技术具备“直读性”。通过地面控制箱对比设备工作时的电流及电压, 可判断出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准确判断出设备工作状态, 避免无效测试。③单井测调效率提高2倍以上, 提高了技术的“快捷性”。测调联动技术使测试过程由井下存储发展到地面直读, 由地面回放发展到边测边调, 由多次投捞发展到一次投堵。从而使该项技术实现了仪器一次下井完成多层流量的测量与调整, 减少了频繁投捞堵塞器和更换水嘴的次数, 缩短了单井测调时间, 提高了单井测调效率。

摘要:常规分层注水工艺采用偏心配水分注管柱, 通过投捞堵塞器、更换水嘴实现水量调整。在流量不符的情况下, 需要频繁起下投捞工具, 更换水嘴。特别是随着注水井细分层段数的增加, 井下投捞、调测工作量增大, 测调周期延长, 测调效率降低的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了注采结构的调整, 已不能完全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本文通过介绍分层注水测调联动系统的技术原理以及在现场的实际应用效果, 表明了分层注水测调联动系统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更加适合油田开发的需要。

关键词:测调联动,分层测试,分层注水

参考文献

[1] 马斌, 曲涛, 杨金瑞.分层注水定量配水工艺技术的应用[J].科技传播, 2012, (02) .

上一篇: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下一篇:关于教育公平性高考“起点公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