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阵效应大学就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发展关系调整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个雁群能否顺利长途迁徙,不偏离目的地,离不开头雁的识途与领航。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将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发展比作一个为了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高质量就业而共同努力的“雁群形态”,那么在“雁群形态”中,高校谋划就业指导的举措承担了第一动力引擎的重要角色。

高校就业指导的顶层设计

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在新时代,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与国家战略规划相结合,从国家战略的角度重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从学校层面设计就业指导方向,对标“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点建设领域,根据新时代的发展需要进行针对性引导,正视新动能发展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中蕴含的就业机会,考虑国家战略发展所需学科、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专业等因素,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以服务与国家人才战略需求。

立足服务地方发展高校应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及科研活动中,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承担地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以地方需求为导向,以国家专业标准为依据,加强专业内涵式建设,培养区域经济建设的紧缺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培养自身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大学毕业生,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为地方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建设行动,做好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等基层项目的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围绕城乡基层社区各类服务需求就业创业。

立足涵盖行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广泛涵盖行业内的更多分支领域,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高校拓展新兴领域的就业空间,推动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适应并引领经济发展。当前新兴服务业能够吸纳毕业生的空间较大,毕业生的行业分布差异性较大,高校需要围绕涵盖行业优化专业,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体系,围绕创新育人才,推动社会就业边际的改善,引导大学生发挥智力优势到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多元化领域就业。

高校就业指导的实施框架

精准把握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高校实施就业指导的基础与前提是要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精准把握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高校就业工作部门的事情,要及时转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思想认识。转变高校各教育主体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想认识,这也许并不容易,需要包括对专业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需要引导大学生就业思路的转变;需要教辅部门工作者就业指导观的转变。

深化就业指导与专业学科的互融深化就业指导与专业学科的互融,是高校在优化就业指导体系框架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高校在师资队伍考核上要增加对就业工作教育的指标,进行量化考核,提高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积极性。同时教辅部门人员的就业指导工作也要纳入到就业指导工作的考核中,特别是学生处、教务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核心部门,调动这些部门对协助配合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就业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努力寻求各种资源的整合从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具体实践情况来看,需要高校对就业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对就业资源主体的合理配置以及各资源主体的组织能力,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的可能性和就业的稳定性。包括对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专项经费利用率的充分提高,对高校就业职业指导方面资金结构的优化,积极争取高校学科特色项目资源在就业指导实践中的应用。良雁入群效应:借助五类参与职业规划人员、单位纾解就业难题在整个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整个“雁群形态”中,优秀的就业指导人员、高校校友、同龄朋辈及优质的企事业单位,良好的家庭氛围都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借力,引入这五类参与人员、单位,可以有效疏解大学生求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借高校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之力高校的职业、就业职业指导人员一般会以课程为依托,大班教学唤起学生的生涯意识和求职技巧的培训的方式进行指导,或者开展一对一个体化就业咨询。这都要求专职就业指导教师有比较高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咨询技巧。增加高校的就业指导方面专职人员,宣传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职业、就业指导工作,选拔的专职就业指导人员需要具备广阔的知识面,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思想教育方法。不仅能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岗位、就业政策和就业技能等方面的指导,还能提供就业职业规划,进行心理辅导。

借高校优秀校友之力校友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是一脉相承的学长学姐,且在各自的领域开拓了天地,不仅掌握自身行业最直接、广泛的就业信息,同时对母校有比较深刻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同一院系校友提供的就业信息大都与本专业相关。优秀校友对自己的就业成功、失败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是对于处于择业状态中的大学生而言都是所急需的,能为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高校优秀校友在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借助高校优秀校友助力大学生好就业、就好业。

借同窗朋辈之力良好关系的建立是就业职业辅导的基础,大学生朋辈职业、就业辅导本质上是相互信任的同学之间的一种求职经验、就业信息方面的互助,是学生自觉释放求职就业压力、寻求职业问题解决,获得就业帮助的重要的途径,有利于降低不同学生在求职技巧、就业意识方面的差距,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的热情与积极主动性,以促进同龄大学生实现就业。高校对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培训,就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朋辈同窗关系,对其他同学起到良好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借企业之力校企合作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校学科的特点和实习需求,以专业性教学吸引企业、行业以及产业参与合作办学,合理设计实习生培养方案,强调动手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校企合作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公共资助项目合作,奖学金计划,以及联合赞助学术会议或者研讨会的形式来提升企业的关注度和激发热情,驱动从高校的人才库中网罗人才,推动公司招聘具有研发技能的专业人才,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和谐发展。

借家庭之力家庭和学校是对学生最具有影响力的两个机构,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拓宽家校联合就业教育的通道,尤其对于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面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的许多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如果能够得到家庭方面的支持,在高校的指导下,使家长了解并接收这些政策,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局面。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家庭方面能够在就业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正确的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借助家庭之力,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职业发展和生涯规划教育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雏雁新飞效应: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与职业选择中自我调试高校毕业生作为雏雁,要想被雁群带动,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内生动力。从高校毕业生的角度来说,在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健康积极的择业心理和树立职业配适的就业观念中,完成就业预期与职业选择中自我调试。

就业指导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高校系统的就业指导下,促使学生打好自身专业知识基础,夯实专业学习,不断增强知识储备,同时积极参与相关校园活动,依托生涯构建理论,积极参加如“职场模拟大赛”“简历制作大赛”“职场体验”等职业情境体验类活动,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这一实践经历对毕业生就业行业的匹适程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所以学生干部经历、参与实习,发掘自身潜力,提高在沟通、实践及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就业指导中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就业心理

高校毕业生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每年都会被称为“最难就业季”,他们面临人生的重要决策,多重的压力,身份转变的适应,必然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要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他们第一次走上就业岗位,应该在心理上做好面对失败,屡次失败的准备,正确把握就业形势,清晰认识自己,结合专业所学,思考自己的优势、兴趣,价值观,确定求职方向和工作地点,及时制作应聘简历,做好笔试复习,练习面试情境。指导毕业生允许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采取不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发挥自身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寻求他人协助,跟家人沟通,搜索就业信息,向辅导员了解往年毕业生去向;向学长学姐学习求职经验;和同学朋友共享信息、相互督促等,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

就业指导中帮助学生树立职业配适的就业观念

个人的职场偏好和学校提供的就业、职业指导对于大学生期望毕业去向的匹配起着重要作用。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不仅要协助毕业生客观、理性看待自己,帮助学生形成合适的职业自我概念,使他们比较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职业兴趣、工作技能、工作价值等,形成职业决策能力,为进入就业市场做准备。还要鼓励大学生勇敢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他们积极乐观的就业观念,提升责任意识与社会观念。

本文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就业模式的评价,而是历经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市场的变迁,在雁阵效应下,立足于高校与劳动力市场的实情,合理选择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方式,配置相关资源,针对性地开发与投入高校相关就业指导工作。

上一篇:动画角色符号表现特征分析下一篇:质控体系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