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效应,提高演讲效果(推荐7篇)
蝴蝶效应,巧用细节掀波澜据说,在南半球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几星期后竟变成了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于是,科学家把它称为“蝴蝶效应”。意思是一件表面上看来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在演讲中,独特的细节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能够激起听众情感的汹涌波澜。
洪战辉在《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住的大山》的演讲中,向听众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出门的时候,我走得很慢、很慢。心头老是浮现出死去妹妹的影子,到了村子的十字路口。我极不情愿地将小孩放到地上,她突然“哇”地哭了起来,这哭声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我舍不得她,放下,抱起来,抱起来,又放下来,这样连续重复了好几次,她的哭声也越来越大,到最后,我实在不忍心把她一个人丢在路上,无人看管,决定再一次把她抱回家去。”
在这里,洪战辉避免了报告式的说教和乏味的陈述,巧用细节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他尊母命欲送走妹妹,却因善良而不忍最终又把妹妹抱回家的情境,将自己因窘迫现实、尊重母意与善良之心的矛盾、左右为难的心态与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样情真意切而又扣人心弦的细节叙述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赢得了听众的共鸣,让听众不知不觉地跟着他一同感伤,一同痛苦,一同沉思,产生了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
对比效应,升华主题见深刻在生活中,把鲜艳颜色的物体与模糊颜色的物体放在一起,鲜艳的颜色更鲜艳,模糊的颜色就显得更模糊,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对比效应”。在演讲中,用对比法唤起事物之间的对比能更清楚、更深刻地显示各自的特征,从而升华、突出演讲的主题,引起听众的高度重视,使之与演讲者产生心理的交融。
有位同学在《什么是真正的美》的演讲中,列举了这样两个事例:一位长相俊秀、嗓音甜美的歌手在临上台表演的时候,竟突然向主办方提出要增加报酬。在她的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她也没有立刻就上台演唱,而是一张一张地数着她的票子。台下的观众足足等了她半个小时。在她最后终于要上台演唱的时候,台下的一位观众实在忍耐不住对她喊到:“你一点爱心都没有。你根本不配唱这首“无私的爱”。恼怒的她马上停止演出,用手指着那位观众开始恶言恶语起来。另一个事例叙述了一位相貌极其普通贫穷的老太太。她无儿无女,靠捡破烂为生却收养了十多个孤儿。为了抚养这些孩子,为了让他们有书读,她从大清早出门一直要忙到日落西山才回家,甚至还要定期到医院去卖血。当别人问她,自己的生活这么艰难为什么还要收养这么多的孤儿时,她笑了笑,只说了一句:“我喜欢孩子。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
前后两个事例将外貌美却自私贪婪、只会追求个人利益的歌手与外貌丑、贫穷却有爱心、勇于奉献而不图回报的老太太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二者的思想、行为以及影响的对比,深刻地揭示出演讲的主题,从而得出:“真正的美是存在于内心深处,只有表现在善言善行中的心灵美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的结论,对比中较好地升华、深化了演讲的主题。
增减效应,先贬后褒生奇效“增减效应”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喜欢那些对我们逐渐表示好感的人,而不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好感慢慢减少的人,一个先批评后表扬我们的人比一贯持表扬态度的人,更能赢得我们的喜欢。演讲中巧用增减效应,表白自己对听众的好感与褒扬,能使演讲生发出一种奇效,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位高考状元在《献给勇敢的失败者》的演讲中,真诚地对母校复读班的同学说:“当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都付之东流,许多经历过高考的同学,不堪再忍受一年的磨难而选择了退缩。当失败的阴影还在折磨着你们,你们选择了重新经历炼狱般的高三,却仍有同学迷惘于去还是留的抉择。我非常理解你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也许,痛苦、悔恨、苦闷和彷徨还在时不时啃噬着你们那受伤的心……可是,我要说:我敬佩你们的勇气!因为面对失败,你们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鼓起勇气来复读。选择复读需要太多的坚强,尽管你们必须要为此付出很多艰苦的努力,尽管前途也许会铺满荆棘,但你们没有做消沉彷徨的懦夫,仍然执着坚定地走下去。我为你们勇于从失败中崛起的精神所感动!更为你们这份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顽强而喝彩!”
面对复读生,如果一上来就大肆歌颂他们的顽强精神,则会显得过于直白,难免有装腔作势之嫌。在这里,作为高考状元的演讲者绕了一个弯子,“不堪再忍受”“退缩”“迷茫”道出了对部分复读生的批判态度,实则为贬,“减”去了对听众的好感。之后,演讲者话锋一转,随着演讲的逐步推进,对复读生的理解、盛赞之情与“内容”俱增,言语间充满了敬佩和赞扬,实则为褒,对听众的赞誉之情随之“增”加。一贬一褒,一减一增间,给听众一种“虽然有缺点,但我还是会慢慢喜欢上你们”的感觉,使演讲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自然就博得了复读生们由衷的好感。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并向学校提供了一张名单,极其认真地告诉校方:这是经“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选出来的学生,名单上的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有些人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还要求老师保密。其实,名单是罗森随机选出的学生。过了半年,罗森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那几个被他选出来的学生如今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或进步显著的学生。再后来,这些学生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出色的成绩。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要想使一个学生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就要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在学校,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同时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老师,班主任的心理暗示、期望将对学生产较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如果老师向学生传递消极的期望,学生感受到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将会使他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有良好的愿望、积极肯定的态度, 通过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期待的眼神来滋润学生们的心田,就会感染学生, 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喜爱、关注和期待,就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心理规律二: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指环境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诱导性的影响。在一栋建筑物里,一扇窗户的玻璃被打破,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修复,一些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第二、第三块玻璃。当达到一定数量时,整个破坏速度呈倍上升。这些破窗户还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可以随便破坏而无所谓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这就是破窗效应的表现。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任何一件有碍于班级整体发展的事情,哪怕只是件小事,如果班主任没有及时处理,也没有明确表态,而是在错误行为发生几天之后,甚至是更长时间之后才对其进行处理;或者只是轻描淡写的批评;或者把学生的错误进行“冷处理”,就很难使学生心中产生共鸣,对错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不及时,错过了学生认识的兴奋点,还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暗示性作用,错误的行为就成了无所谓的事,由此在班级管理中产生“破窗效应”,对班级的建设造成无可估计的不良后果。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坚持遵循“教育无小事”的原则,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让一切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心理规律三:超限效应
有一次,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感动,准备捐款。可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点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烦躁,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等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像这种作用时间过久,刺激过多、过强和而引起心理极其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它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时,应掌握一个“度”。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对一件事批评,就会使学生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甚至反感讨厌。没有了自责,甚至产生反抗心理和行为。“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可见,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批评绝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学生“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那也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而不是简单地重复。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被“揪住不放”,厌烦、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可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大家熟悉的寓言:北风和南风比本领,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采取的措施是:寒风凛凛使劲吹行人的衣服,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微风吹拂,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暖热,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胜利属于南风。南风获胜,实际是温暖胜于严寒。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在学校对那些软硬不吃的“差生”,用北风这种“严厉”的方法十有八九会失败的,因为他们身上的许多不良习惯,是多年养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岂能让我们教育一两次,砍他“三板斧”就能凑效?“差生”易反复,这是规律。但学生毕竟还未真正定型,还在发展变化中,尽管表现有些“差”,但他们内心要求进步的愿望还是有的,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可。用北风式“严厉”的教育方法难以凑效,不可取;用南风式“温情”教育方法,一两次也难以温暖感化他们,因为他们对“暖风”有一定的麻木性与“不理症”。因此教育这类学生,别指望自己的感情投资马上得到回报,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长线投资,暖风长吹,金石一定为开。
【关键词】心理效应;英语教学;系列位置效应;登门槛效应;超限效应;反馈效应
我既是英语老师又是心理老师。所以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心理学原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教学是一种师生的互动双边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且认知的效果与心理的变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因此,我深知如果在中专英语教学实践中,合理、适时、灵活地运用心理效应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本文着重探讨系列位置效应、登门槛效应、超限效应及反馈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巧用“系列位置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962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给被试者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火星”等等,请被试者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词,然后让他们进行自由回忆,想到哪个单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回忆的单词最差。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适时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课堂讲授内容分成两步合理安排。记得有一次在讲授Unit3 How much is it?课文中的单词时,我利用系列位置效应将教学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根据课文词汇表中单词所出现的顺序进行讲授,在讲授结束后,学生对词汇表中的前后单词有了初步的印象。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我把书中原有的词汇表的顺序进行了调整,重新设计出一个新的词汇表,把最蹭的单词调整到开头和结尾两端,然后再以挂图或幻灯片的形式呈现新的词汇顺序,让同学们再重新学习一次。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实践,同学们都普遍反映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英语单词记得快,而且记忆保持的时间也很长。
二、巧用“登门槛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较高的要求时,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不断满足小要求的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意识不到逐渐提高的要求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的初衷,这是因为,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个比较一致的形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喜怒无常”的人,因而,在接受别的人要求,对别人提供帮助之后,再拒绝别人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损失并不大的话,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登门槛效应就发生作用了。
为此,我在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态度的差异,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通过一系列分项目标的实现,最后完成整体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每次教学开始之前,我都会花5分钟左右时间请学生进行表演,涉及的内容有天气、日期、学生出席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然后请表演的学生运用已尝过的句型提问同学们,让学生在自问自答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这时,考虑到学生心理接受能力,我运用“登门槛效应”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将日常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单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小组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用“超限效应”,创新教学形式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据说,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而这种由于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结合“超限效应”的原理,我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注意自己的教学策略,创新教学形式,避免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为了让学生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在教授英语书本知识时,我除了教授教科书上的知识外,还根据学生们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发展状况,适当地穿插了一些内容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们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如电影片段、英语歌曲、旅游、校园生活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播放,通过听觉、视觉的有效结合,刺激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四、巧用“反馈效应”,提高教学效果
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
心理学家罗西与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测验。主试对第一组学习的结果每天都告诉学生,对第二组学生只是每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第三组,则一次也不告诉。如此进行了8周教学。然后改变做法,第一组与第三组对调,第二组不变,也同样进行了8周教学。结果除第二组稳步地前进,继续有常 态的进度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大为转变:即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的成绩则突然上升。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学习和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和活动动机,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反馈效应的启示告诉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提问、作业、测验等方式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并适时进行反馈,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修正,以便“对症下药”;第二,教师要遵循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及时地加强对学生复习状况的检查,使他们的记忆痕迹得到强化与巩固,从而帮助他们有效地克服遗忘。
总之,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都是建立在真正了解学生心灵开始的,要想做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就必须要“心理学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只有遵循心理效应,用“心”来教,才能使教师教得秀气,学生学得灵气,课堂充满生气,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2006)[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姚静.中学英语教学中心理效应的应用.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1,(06)
[3 ] 陈晶,胡志刚.巧用心理效应,优化化学课堂.化学教学,2011(02)
作者简介:
晕轮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品质有了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若先发现了某个人的某些缺点后,就可能认为他什么都不好。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学习不好就什么都不好吗?学习好就一切都好吗?李瑞全建议班主任和家长一定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把孩子“一棒打死”,要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
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春暖花开,于是行人就脱下了身上的大衣。
教师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你怒对学生,拍桌打椅甚至体罚,会使你的学生“将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超限效应
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作超级限效应。作家马克·吐温一次听牧师演讲,起初觉得牧师讲得很好,掏出所有的钱准备捐款,但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不仅未捐钱,反而从盘子里偷走了两元。
李瑞全建议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说教时要牢记“超级限效应”。
木桶效应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着名的“木桶理论”,指一个木桶用来装水时,它所盛水的容量不是由围成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来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由此可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短板”的长度决定其整体发展程度。该现象通常被称为“木桶效应”。
班主任应认真研究“木桶效应”的启示,不要只关注拔尖的学生,后进的`学生管理好了,班级才能和谐发展。
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课题。这位心理学家指出,一辆新轿车停在街边,如果有一块车玻璃被打碎,那么别的车玻璃很快也会被打碎。以致于很短时间之后,这辆新轿车的大多数玻璃都会被打碎。这种心理被命名为“破窗效应”。
班主任老师在面对学生第一次犯错误、班级第一次出现违纪现象时,“破窗效应”也许会给您带来启发。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在1966年的一项研究中,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他对教师说, 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教师听。事实上,这些名字都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着不同。可是学期末再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着优于第一次测试的结果。
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教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并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这就是着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一、巧用 “名人效应”, 激励高三学生勇往直前
所谓名人效应, 是指名人的出现可以起到引人注意、增强印象、导致模仿与扩大影响的作用。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 名人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和记忆。由于高中生的认识特点及心理发展, 他们易被名人的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故而, 他们喜欢的名人多为歌星、影星一类, 并出现追星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为学生选择好 “名人”, 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 向学生灌输 “名师” 出高徒思想, 制造好第一印象
每一届高三在9 月1 日开学都会隆重召开一次班会课, 班会课上的一项关键内容就是向学生们详细介绍班级的任课教师团队。我是在高三接手的班, 我的秘诀在于公开地利用第一次班会课秘密地为自己造势。我极力宣扬每个老师的荣誉与影响, 告诉学生, 我们所有的任课教师都非常出色, 都是经过学校精挑细选的, 每位老师都很有名气。 “别班的学生都在悄悄地羡慕着你们呢。”巧妙地暗示学生, 作为班主任的自己教学很有经验, 做班主任也很成功。学生心里很高兴, 情绪也非常好。
在高三开学伊始, 我利用名人效应成就了自己的真实 “谎言”。试想, 学生初上高三,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师, 其内心渴望遇到名师。他们对高三新任教的老师大多是一无所知的, 此时, 第一次接收到的关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信息印象是很深刻的, 更何况是在班会课上隆重介绍得来的信息, 可信度很高。一旦他们的渴望变成了现实, 就会在第一个月好好地复习备考, 试图给 “名师” 留下一个好的印象。由于学习积极, 心态也积极, 目光中充满敬佩, 因而上课效果极佳, 每节课下来, 感觉收获很大。
此外, 老师在学生的积极情绪感染下, 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默契地与学生配合, 实现教学的超常发挥。如此, 创造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 迎合了学生良好的预期——— “我的老师是名师”, 从而为班级教育管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通过教学相长的过程, 学生的良好期望衍生的积极行为反过来又对任课老师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而真的造就了 “名师”!
2. 介绍名人奋斗史, 以激励学生为向往的大学而努力拼搏
名人之所以具有影响力, 还因为人们对名人充满崇敬与喜爱, 从而爱屋及乌, 喜欢他们所喜欢的东西, 愿意做他们所做过的事情。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 是因为他们在某一领域有其过人之处, 而且也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根据学生对名人的崇拜心理, 通过开展如“我从居里夫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的班会课, 利用班会课的渠道, 让他们明白名人成功背后的刻苦与不易, 激励他们像名人一样努力, 从而巧妙地发挥名人偶像的励志作用。
3. 通过身边的 “名人” 榜, 聚集榜样的无穷力量, 鞭策学生努力备考
名人之所以具有影响力, 还因为名人是公认的榜样, 人们愿意观察并模仿他们。社会人物与媒体名人远在天边, 本校乃至本班的名人近在眼前, 更是可望又可即。
我的做法是向学生介绍校史, 让学生了解历届优秀校友, 特别强调自己教过的学生, 如2011 届, 笔者所教的普通班就有两个学生考取了重点大学, 告诉学生考取重点大学不是创新班学生的专利, 高考面前人人平等,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如此, 趁着暑假, 我还会请自己教过的正在读大学的优秀学生回来给学弟、学妹们讲自己的学习经历, 树立近距离的学习榜样。当然, 距离最近、最可见的榜样就是同班学生了。在班级里树立 “班级小名人” 为榜样, 诸如那些在学习上不同科目有突出表现的优秀学生及其他多才多艺的学生, 挖掘学生身边的榜样。对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名人们的励志故事鞭策着他们勇往直前。
二、应用 “皮格马利翁效应”, 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 使整个备考过程充满信念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我们班主任教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许多老师在教学的实践中都能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现象: 当一个学生没能得到应有的期待和注意, 被埋没在人群中, 他很可能就这样一直平庸下去; 而当他被师长寄予厚望并频频鼓励时, 他会仿佛突然间充了电一样, 宛若新生, 做出一番令人不可思议的 “壮举”。
我们学校分了创新班和普通班, 我所带的是普通班, 普通班的学生心里一般都会自卑感较重, 到了高三更是如此, 总觉得在普通班考上大学的机会很渺茫。因此, 我把调整好学生心态作为高三班主任工作的头等任务。我告诉学生, 到了高三, 我们的改变是可以非常大的, 普通班并非人人都普通, 科科都普通,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看得不普通, 有明确的目标并愿为之奋斗, 我们班所有任课老师都坚信, 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奋斗一年, 一定会让大家的人生由 “普通”变成 “重点”。
如我们可以经常召开诸如 “我们砥砺青春, 超越梦想” “青春似剑, 高三砺之”等主题班会课, 以消除学生对高考的疑惧。
此外, 还可采用目标激励法。我经常对学生灌输 “志当存高远, 功到自然成”的思想, 引领每个学生都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设定相对自身来说较高而又可即的学习目标, 并经常对他们进行关注、鼓励和个别辅导, 班上的学生以较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 他们将会更加勤奋、努力, 将会更加自信、自强, 大部分学生都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显著进步。
实际上, 这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使学生潜意识地挖掘出自己的潜力, 提升自身的价值, 学生受到鼓舞与激励, 从而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并对自己产生了自信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 要对学生多关注、多鼓励, 要重视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作用。
三、应用 “蝴蝶效应”, 关注学生细微变化, 确保班级的稳定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 细微的小小因素与看起来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我所带的52 人组成的班级集体就是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 班上每个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而学生个体的思想、品质、成绩、心理等差异甚大。
在高三紧张的备考过程中, 总有些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关注得比较多, 其问题往往能化解得比较及时。而那些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 老师们关注得明显偏少, 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 学习上更是存在诸多困难。高三起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如果不见增长的话, 他们的学习劲头就会渐渐削弱, 备考热情便会降低, 学习意志也开始消沉。
这时候我们班主任如果不关注这部分学生, 不通过谈心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 那么他们当中只要有一个不愿学, 上课睡觉、说话, 偶尔迟到, 甚至厌学, 且老师不加制止, 就会有学生跟风效仿, 接下来整个班级就像引发一场狂风, 迅速冲击整个体系, 最终使得班级良好的学习风气荡然无存。
在高三第一学期8 月份上课期间, 我发现个别学生上课睡觉不听课, 一开始没在意, 几天之后发现睡觉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此时我才发现问题变得严重了, 不得不 “痛下杀手”, 管理整顿,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果对一些小事处理不当, 有可能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面对教育中的小事要更加慎重, 将不好的小事扼杀于摇篮之中, 让好的小事真正引起 “飓风”。
四、应用 “木桶效应”, 引导学生改变偏科现象, 磨尖治拐促增长, 实现总体成绩突破提高
“木桶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 其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 而是取决于桶壁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这里隐含着两层意义:第一层是只有木桶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的时候, 木桶才能盛足够的水; 第二层是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木板不够高度, 那么木桶的盛水量就会被限制。若要使木桶盛水量增加, 唯有将短板加长或换掉短板才行。即构成总体的各个部分如果优劣不齐的话, 那么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体的水平, 须转劣为优。
对于普通班学生而言, 总存在偏科现象, 各个科目发展得往往不平衡, 如英语稍微好点, 数学就惨不忍睹; 数学有优势的, 语文却又 “亮红灯”。总有一两个科目是 “瘸” 的, 导致总分上不去, 从而与本科院校失之交臂, 这是非常可惜的。
作为班主任我的做法是尽快消除学生对弱势学科 “破罐破摔” 的不良倾向, 在备考过程中帮助他们在薄弱学科复习时制订复习计划, 树立信心。联手各科任教师加强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监督, 助他们将薄弱学科短板加长一臂之力。
古人云: “小胜在智, 大胜靠德。”班主任如能积极地关注学生, 对学生有同理的心, 再加之巧妙地运用心理效应, 与学生真诚一致, 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引, 以爱心为底色, 以智慧为彩笔, 一定能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
参考文献
[1]刘儒德.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
[2]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 (美) Paul Bur den.成功营造你的班级[M].张艳华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一、提问有“法”——利用鸡尾酒会效应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在人声嘈杂的联欢会上,如果哪个角落突然传来你的名字,你马上就会警觉起来,有时候你还能听到某个熟人似乎也来到晚会了,你的耳朵似乎能过滤声音,总是能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种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这种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鸡尾酒会效应,在课堂提问中同样也非常重要,它提醒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方式使自己提出的问题成为学生的注意中心,而不是成为学生交头接耳时的注意背景。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讲究提问方式,做到提问有“法”。
精心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处于分散阶段,要想成为学生注意的中心,就必须精心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学习即生活,对于思想品德课堂尤其如此。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兴趣所在,除了关注社会热点及重大事件外,还要从学生的身边取材,选取符合教学内容的材料来设置问题。
提问方式多样化。要想整堂课都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注意提问方式的多样化,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一门艺术。首先,设置的问题类型应该多样化。思想品德课堂中常用的问题类型有:选择式问题、反问式问题、开放型问题、引导型问题、推测型问题、装傻型问题等。在课堂提问中不断变换问题的类型远比一直使用单一类型的问题有效得多。其次,在选择学生进行回答时,也要注意使用不同的艺术。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选择学生进行回答:随机点名式、好差兼顾式、小组推选式、举手回答式及集体回答式。各种方式交错使用,不但能较好地达成教学效果,还能使课堂提问面向全体,使所有学生在教师提问后都能集中注意力,对问题进行深刻全面的思考。学生的名字是他们最敏感的信号之一,因此在课堂提问时除了要讲究提问方法之外,还要尽可能地记住学生的名字,了解学生的特点,这样产生的鸡尾酒会效应将更加显著,课堂提问也会变得更加有效突出,这也是班主任在自己班级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较集中的原因之一。
二、提问有“度”——避免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现象。要想让课堂提问更加有效,一定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的出现。因此,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做到适时有度,对提问频率及提问时机进行适当把握。
提问频率的把握。整堂课一讲到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是不足取的。而频繁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往往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肓日性,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超限效应的发生,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岡内。试想一下,如果针对某个学生还算感兴趣的情境,教师说“接下来我有两个问题需要大家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认真讨论并且积极参与,但如果当教师宣布“接下来我有十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学生估计马上就失去了讨论的兴趣。
同时,对问题频率的把握除了问题数量不能太多太滥以外,还要注意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也能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提问时机的把握。要避免超限效应的发生,除了要注意提问频率,对提问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即教师的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在不同的时间提出适宜的问题,主动地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在把握提问时机时尤其要注意两点:不该反复重复的问题不要过多重复,这样即使时机把握得再好也会给学生留下哕嗦的嫌疑,招致学生的反感。把下课时间作为增大课堂容量的方法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占用下课时间拖堂进行提问,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导致超限效应的出现。
三、提问有“生成”——利用头脑风暴效应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头脑风暴效应进行课堂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在实施时一定要注意提问有“生成”,即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生成新的疑惑或问题,只有当学生能因为教师的问题而生成新的问题时,他们的思维才会变得更加活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当然,提问有“生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心预设,还要随机应变处理动态生成问题,妥善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两者的关系。
记得在讲述“关爱父母学会孝敬”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去旅行,在乘坐高山缆车的时候,缆车运行到中途时,突然坠落,在接近死亡的一瞬间,父母用力将孩子高高地托起,孩子得救了,而他们却永远离开了深爱的孩子。并配上了歌手韩红根据这个真实的故事创作的一首歌《天亮了》。提问时我问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在这悲伤的歌声中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顿时,整个课堂显得格外安静,空气似乎凝结,大家都沉浸其中,形成了情感上的共鸣。大家都为这伟大的父爱、母爱而感动!而这正是我要的效果。突然,一个男生大声问道:“老师,这缆车的质量为什么这么差?经营者为什么这么不负责任?否则,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他的回答与质疑,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开始“化悲愤为力量”,寻找悲剧发生的原因,谴责经营者的欺诈行业、唯利是图,然后又讨论到做人的原则问题。学生的讨论似乎偏离了我预设的轨道,但对于学生的回答,我没有过多的评价,只是适时地问了一句:“这些道理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刚开始还叽叽喳喳的,过一会竟然全都安静下来了,因为他们全都想到了平时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教育。虽然这一意外的“头脑风暴”占用了课堂不少时间,但经过适时引导后学生的思维不但又回到了主题,而且体会更加深刻。因而在后一环节“说说我的父母”,许多学生都回忆起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表示父母对子女的爱太伟大、太无私了,要好好地孝敬父母。整堂课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课后调查发现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非常深刻,并且认同度很高。
一、椰壳效应,让批评变得甘甜
一位朋友的儿子不愿意吃饭,于是他把一个椰壳锯开,用它盛饭,结果儿子吃得津津有味。椰壳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把批评包装一下,给它裹上一层糖衣,让批评变得甘甜,教育效果会更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小学校长时,一天,他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立即掏出了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了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了手,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王友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简单粗暴的批评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要像陶行知先生这样送给学生精神的糖果,让甜甜的批评诱导学生,将学生“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给学生以自我反省的契机、自我修正的时间,从而体现出教育所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
二、南风效应,让批评变得温暖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寒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之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批评学生时,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我们应该让批评像南风一样送给学生温暖。
某小学一年级一名新生不适应学校生活,经常赖在家里不去上学,父母十分头痛,为此老师登门家访。学生对老师说:“我不愿意上学。”老师微笑着说:“你不去上学,我会想你的啊!”学生高兴极了,从此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学校,她对同学们说:“老师可喜欢我啦,我不来上学老师会想我的!”
巧借南风效应,让温暖的批评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孩子幼稚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关爱的温暖,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会使教育教学变得自然流畅,学生自然会因爱上自己的老师而接受老师的教育。
三、放大效应,让批评变成欣赏
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对待学生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骨头里挑肉,哪怕找到一丁点肉丝,也要看成是一块好“排骨”,给予表扬,鼓励。在批评学生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认可、肯定,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不妨把这种效应称为放大效应。
有一位教师刚接手新班,上完第一节课,刚要说“下课”时,后排座位上有位学生突然吹起了口哨。学生们看看那位学生,又看看老师,他们诧异中有些惊慌,像是做好了迎接“火山爆发”的准备。但这位老师并未发火,尽管学生坦然地吹口哨,说不定会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必要时,我给你留点时间,为大家表演一下,好吗?这位学生满脸惊疑地望着老师,不知所措。老师接着问道:“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他不好意思地问老师说出了他的名字。老师立即说:“名字起得好,你是我在咱班记住名字的第一个学生。不过老师对你有点小要求,请你以后吹口哨时注意场合。”这个学生红着脸说:“老师,我错了,请相信我,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了。”周围的学生鼓起了掌。
当天,这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我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因为今天老师表扬了我,说我口哨吹得好。要是在以往,我肯定躲不过一顿批评或指责,真的,我还没受过老师的表扬……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绝不无事生非,扰乱课堂秩序。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学习情绪很高,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逐渐成为老师们纷纷称赞的优秀生。
学生是有千差万别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虽不可能样样出色,也不可能样样都差,只要我们擦亮善于发现优点的眼睛,学生就会因为我们的发现而很快地进入他们的轨道。在批评中,教师多给学生点欣赏,就等于多给学生一阵春风,一场雨露,就会使学生脆弱的自尊心产生强大的动力而健康茁壮地成长。
四、尊重效应,让批评变得宽容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论述过教育者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的重要性:“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有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批评要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让批评充满理解和信任,才能让学生体面地接受批评。
被誉为“中国当代教育家”的霍懋征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她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时,一次,她班上的一个男生拿了同桌的钢笔。霍老师知道后没有责难,也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位学生,并对这位学生说:“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也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送回去的。”几十年后,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教师,一进门就跪在霍老师面前对孩子说:“没有霍奶奶,就没有你爸爸的今天。”
学生犯了错误,又恐惧又内疚,像刚刚经历了一场心灵上的暴风雨。这时教师不能再给他们雷鸣闪电,而应给他们送去雨后灿烂的阳光,让他们在阳光中愈合创伤,健康成长。面对拿了别人东西的学生,霍老师深知一旦把这种行为与“偷”字联系起来,足以击碎其脆弱的心灵,使其背负终生,她用一颗爱心巧妙地维护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她这种别致的批评方式,具有十分高超的艺术性和感染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五、专座效应,让批评激励希望
生命因信任而美丽。信任会让学生获得人格的尊严,激发出他们自信自爱的热情。信任是对学生最佳的奖赏,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室最后有一张桌子,这个位置该怎么安排呢?起初,老师用它来惩罚学生。所以,那个座位就成了“屡教不改”者的专座,美其名曰“思过角”。为给受罚学生一线希望,老师宣布:何时改过,何时再坐到前面来。可没想到的是,学生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越来越放肆。后来,老师把那个座位起名为“信得过专座”。在班里郑重宣布:坐在最后那个座位上,说话、做小动作,老师不易发现,可见它是滋生坏习惯的温床,抵抗力弱的人不能沾边,只有自我约束力强、大家信得过的同学方可入座。凡要获得这个专座,需本人申请,然后经同学们评议、老师审批后才可以坐。一下子,这个座位成了一种荣誉,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申请。连那些经历过“思过角”的调皮鬼,也都努力要坐“信得过专座”。结果可想而知,所有坐过那个角落的学生,学习、纪律都越来越出色,老师不由得舒展了眉头。同一个座位,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啊!
【巧用心理效应,提高演讲效果】推荐阅读:
巧用心理效应12-13
成功面试,巧用心理效应10-14
教学心理效应01-21
20个常见的心理效应01-10
赞赏效应12-28
《故事效应》读书笔记12-15
爱心在班级管理的效应10-03
营林工作的生态效应论文10-11
光电效应物理知识点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