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应急预案

2022-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连云港市应急预案

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危害,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业部农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列情形的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1)使用农药造成的农作物药害事故;

(2)使用农药造成的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死亡事故;

(3)在农药使用环节发生的人畜中毒事件。

1.4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科学处置;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管理、条块结合;规范有序、快速高效。

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2.1 组织机构

农业部成立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国范围内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担任,副组长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主管副司长担任,成员由农业部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

农业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工作机构。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办公室主任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主管副司长担任,副主任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主管副所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管副主任担任。

地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成立应急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负责本辖区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2 领导机构职责

(1)指导处置农药使用安全事故。

(2)确定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控制级别,部署应急处置措施。

(3)向社会发布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信息或公告。

(4)确认处置结果,决定解除警情。

2.3 工作机构职责

(1)受理、收集、整理农药使用安全事故信息,向领导机构报告农药使用安全事故有关情况。

(2)组织专家对农药使用安全事故进行评估,提出启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级别建议。

(3)组织开展事故技术鉴定,提出补救措施,查缴涉案农药产品。

(4)监督、检查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5)汇总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处置结果,提出解除警情建议。

(6)对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备案和管理。

(7)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演练工作。

(8)领导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

3 监测和预防

3.1 监测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监测机制。建立农药信息监测点,定期对农药产品质量、使用状况等进行调查分析。

3.2 应急准备措施

(1)建立完善农药监督抽查制度,及时公布农药质量状况信息。

(2)建立农药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信息交流。

(3)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者的培训,保障农药使用安全。

(4)对农药质量、使用状况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防范农药使用安全事故措施。

4 应急处置

4.1 应急事件分级

根据人畜伤害、经济损失、受害面积、社会影响和控制难易程度,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

4.1.1 Ⅰ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Ⅰ级使用安全事故:

(1)农作物药害面积在5万亩以上或者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

(2)家禽、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

(3)发生100人以上中毒或者5000头(只)以上牲畜中毒;

(4)其他需要认定为Ⅰ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

4.1.2 Ⅱ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Ⅱ级使用安全事故:

(1)农作物药害面积在1万亩以上或者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2)家禽、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发生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者1000头(只)以上、5000头(只)以下牲畜中毒;

(4)其他需要认定为Ⅱ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

4.1.3 Ⅲ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Ⅲ级使用安全事故:

(1)农作物药害面积在1000亩以上或者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2)家禽、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3)发生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者300头(只)以上、1000头(只)以下牲畜中毒;

(4)其他需要认定为Ⅲ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

4.1.4 Ⅳ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Ⅳ级使用安全事故:

(1)农作物药害面积在200亩以上或者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

(2)家禽、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

(3)发生5人以上、30人以下中毒,或者100头(只)以上、300头(只)以下牲畜中毒;

(4)其他需要认定为Ⅳ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

4.2 信息报告

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同时上报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并在初次报告后,密切跟踪事态发展,及时报告最新动态。特殊情况下允许越级报告。

特别重大、重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2小时内向农业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同时抄报农业部办公厅;情况紧急时,可先通过电话等方式报告,随后补报书面报告。农业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2小时内通过《农业部值班信息》报告国务院。

4.3 先期处置

事故发生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调查,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避免造成次生灾害,同时根据调查核实情况,提出事故等级建议。

4.4 分级响应

根据事故的等级,由相应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应急响应。发生Ⅰ级使用安全事故,农业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全国应急响应;发生Ⅱ级使用安全事故,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指挥领导机构启动省级应急响应;发生Ⅲ级使用安全事故,地(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指挥领导机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发生Ⅳ级使用安全事故,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指挥领导机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

4.5响应措施

(1)组织召开会商会,分析形势,研究落实应急措施。

(2)派出工作组赶赴事故发生地慰问受害群众,核查情况,指导开展处置工作。

(3)组织技术鉴定,分析事故原因,研究制定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4.6 指挥与协调

(1)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下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理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督导,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应急处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区域通报情况。

(2)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启动本级预案时,由于能力和条件不足等特殊原因不能有效处置农药使用安全事故时,可请求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或者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建议,由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7 信息发布

根据分级响应机制,相应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区分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不同情况,按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机构的统一部署,及时、客观、准确地发布信息。

4.8 应急结束

根据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机构的决定,公布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结束,解除警情。

5 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置

(1)善后保障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配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保障本行政区域内因农药使用安全事故致病、致残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保障事发地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给。

(2)减少损失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农民积极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5.2 评估总结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分析、评价农药使用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损失,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并形成案例报告。

6 保障措施

6.1 资金保障

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经费应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6.2 技术保障

部、省、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农药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承担农药应急处置农药产品质量的检测工作。

农业部和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处置技术专家库,负责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技术支持。

6.3 信息保障

农业部建立农药监管网络信息平台,收集、分析和公布农药产品质量、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等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6.4 人员保障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队伍,负责应急处置相关工作。

7 监督管理

7.1 应急预案演练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开展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2 宣传教育与培训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人员以及辖区内有关人员进行农药使用安全事故救助知识的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农药安全使用及事故处置知识。

7.3 监督检查

Ⅰ级使用安全事故的处置情况,由农业部组织监督检查。Ⅱ级和Ⅲ级使用安全事故的处置情况,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监督检查。Ⅳ级使用安全事故的处置情况,由地(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监督检查。

7.4 奖惩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8 附则

8.1 预案管理

预案要定期评估,并根据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

地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报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8.2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因农药残留超标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按照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规定办理。

8.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2篇: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湖北省将应急预案编制、评估、修订、备案、培训、演练、监督管理作为各级政府、部门评先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条件之一,并作为行政许可条件审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应急资源进行动态化管理,提高了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的能力。

湖北省各级政府的预案和各监管部门专项预案备案率为100%;高危行业预案备案率为100%;规模以上企业预案备案率为100%,并全部纳入动态管理。这三个100%意味着目前全省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的专项预案、安全监管及负有安全监管职能单位的部门预案、涉及安全生产有关组织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基层预案(含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评估、修订、发布、备案、培训、演练等工作得到了规范,全省基本形成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落实工作责任

湖北省将预案编制、评估、修订、备案、培训、演练、监督管理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形成了安全生产工作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业人员全力抓的局面。

湖北省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及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专门班子。将应急预案编制、评估、修订、备案、培训、演练和监督管理工作作为履行政府监管职能、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大事来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湖北省制定了《湖北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报备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预案报备管理范围、工作流程、机制和完成时间。

为落实工作责任,湖北省把预案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纳入安全监管范畴。湖北省做到了应急预案制定“有依据”、评估备案“有人做”、修订发布“有人管”、监督管理“有成效”, 明确了应急预案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责任。应急预案管理已经成为安全检查和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每年都要开展1~2次专项执法活动。同时,坚持“四不放过”,即: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业没有预案或预案没通过评估不放过,应急预案没修订、发布、备案不放过,应急预案没检验或演练不放过,应急预案管理人员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采取“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管理方式,督促一线生产经营单位不断充实、完善企业预案和现场处置操作卡,提高企业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

湖北省把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作为辖区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做好协调指导工作。做到“逢检必查、逢缺必补、逢错必纠”。同时,作为行政许可条件审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评先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条件之一,每年在省政府与各市州、省有关部门签订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中,专门将应急预案的制定、评估、报备、培训、演练、监督管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实行“两个必查、一个加大”,即:在年度目标考核中必查应急预案,必查演练记录;加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在目标考核中的分值,从以前占总分的5%,提高到10%。通过考核,进一步推动了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狠抓编制 评估 备案

按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湖北省抓住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发布、报备等一系列工作,提高了事故灾难应急处置能力基础。

湖北省狠抓预案编制,组织编写了《湖北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7件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和25件部门预案。近年来,湖北省对全省安全生产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预案进行了修订,并补充增加了《湖北省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湖北省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部门预案,政府部门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湖北省还组织、指导、督促高危行业和其他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分层次制定应急预案和完善管理工作。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存在多个重大危险源的单位,根据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类型及其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制定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现场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并要求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活动和作业岗位,制定出专门的预案或岗位应急措施。目前,全省规模以上企业1万2067家生产经营单位已全部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针对部分企业应急预案存在的内容粗略、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规范性和科学性不够、预案之间相互衔接不紧等问题,湖北省抓提高应急预案的质量工作。组织选择了几家编制应急预案工作抓得较好的部门和企业进行经验介绍和现场观摩,通过抓典型、以点带面、提供范本等形式,及时解决各类企业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湖北省还组织了4个指导小组,深入到企业宣贯培训,通过技术交流、评审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企业应急预案管理人员的编制和管理水平。

湖北省组织各级部门、单位及规模以上企业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7个方面对各类应急预案规范评审程序。湖北省通过对企业现有危险源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以及对企业形成的主要危害提出切合实际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提高了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应急预案在企业能“看得见、用得上、效果好”。湖北省还对各级政府、部门、中央驻鄂企业、省属企业及重点单位上报的应急预案,组织专人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进行了形式评审,指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使应急预案更贴近实际。

湖北省将高危行业的预案审核作为行政许可的必备条件,纳入行政许可。一是将审核报备应急预案作为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前置条件。采取形式审查与现地核查相结合的办法,确认应急预案落实后,再组织许可审查。二是将专项检查、隐患排查结果纳入许可审查指标体系。结合专项检查、隐患排查等活动,对高危企业应急预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在企业安全管理台账中,将结果与企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指标挂钩,促使高危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湖北省下发了应急预案报备管理系统软件信息采集表格,包括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登记表、应急预案管理登记表和应急救援资源登记表,明确信息采集的责任人,做好软件数据录入的准备工作,完善备案管理制度。湖北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及其他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本着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完善的指导思想,把重点放在充实、加强和提高上,实现应急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依法加强对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监督管理,提升全省应急预案管理水平。

资源动态化管理

为建立应急资源、预案报备管理系统,规范应急资源、预案的动态化管理,构建覆盖全省的事故应急资源、预案数据库系统,湖北省把重点放在应急平台建设上,实现与省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的有效对接、资源共享。

湖北省组织专家对平台建设方案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并对建设项目进行了论证、评审、验收等工作。湖北省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把重点放在应用软件的开发、硬件平台投入、资源数据采集上。

湖北省按照全省应急实际需求,规范应用软件。重点分为两部分开发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数据库及其应用软件,一是非紧急状态下的数据库建设,实现数据信息的规范采集及模糊化、智能化数据查询,保障应急所需的各项信息能够快速显示;二是紧急状态下的信息数据保障,尤其是事故对应的应急资源与预案调度显示是另外一项重点工作。应急救援资源数据库存储了约5010篇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2996种危化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142种物质的危险源临界量数值,54种高毒物品信息,55种职业危害接触限值数据,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和其他应急资源等信息均通过网络实时报送,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撑平台,实现了预案工作动态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报送效率和信息准确性。应急预案数据库将已经完成的预案远程导入,完成预案的报备、分类、查询、存储工作。在应急演练和应急处置中,可通过系统远程调取事故单位信息、预案分类信息、事故类型信息、应急资源信息、相关专家队伍装备信息,为快速响应提供支撑。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了覆盖全省重点企业、应急资源的地理信息分布系统。通过电子地图,方便、快捷、形象地展示重点应急对象的总体概况、区域内重大危险源分布,将图形化的地理信息与文字化的企业、危险源、隐患、事故、专家、救援物资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关联,根据基本事故信息,自动生成有关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建议。

增强管理能力

应急预案管理涉及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和重大危险源,量大面广,湖北省有重点、分步骤地提高了应急预案及应急资源的管理水平。

湖北省组织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班,有重点地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分类应急预案专题培训,指导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湖北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班和应急预案编制技术培训班,讲解应急预案编制、评审、报备管理要求和知识、应急演练方案的编制与实施、网上信息采集的方法和途径等。在此基础上,组织指导高危行业企业和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分门别类制定应急预案和岗位应急措施。

湖北省结合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和全省“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编制相关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全社会和生产经营单位对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为深化应急预案管理奠定了基础。

编辑 宁 远

作者: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管局

第3篇:电网应急预案编写与管理探究

摘 要: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电力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历来都高度重视电力行业的应急管理工作。目前各大电力集团均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建立和完善了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了应急组织体系,初步形成了应急管理制度体系,为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应急预案管理;潮流计算分析

一、现状分析

目前,经过电力企业的共同努力,全国电力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已基本建立并得到逐步完善。到目前为止,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电网公司、31個省、区、市电网(电力)公司都已制定了各自应对电网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配套的专项预案。全国310多个地(市)供电(电业)公司及其各变电站等基层单位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方案。全国各主要发电企业也都分别制定了总体应急预案及《黑启动方案》、《保厂用电方案》、《水电厂垮坝事故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另外还根据电网实践制定了相应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预案,各种事故拉路、限电拉路方案等,这些预案及方案的制定及相应反事故演习的操练,的确提高了事故处理能力,缩短了事故处理时间,避免了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差错。但从另一方面看,目前大多预案往往是在参照其他预案的基础上加以预案制定者的主观习惯和经验形成,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少科学方法与理论的支撑。预案编制过程缺乏在科学理论指导,主观经验色彩浓厚;二是缺少制度化的管理与实践。这些问题导致了预案往往被束之高阁,没有达到通过编制预案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目的。

因此,本文针对以上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少信息化辅助手段、主观经验主导和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的迫切要求,开展如下工作:首先利用能量管理EMS系统的信息化手段,精细化应急预案的编写工作。其次建立应急预案管理的责任化方案,健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二、方案提出

为了加强电网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框架内容和基本要素,促进应急预案体系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需要建立预案编制的规范流程。

(一)根据EMS系统高级应用的N-1计算结果确定需要编制事故预案的故障。预案共包含机组方式;潮流、稳定控制;供电方式、电网结构调整;运行规定未包含的安全自动装置投停;临时性质改建等的送电措施;事故预想、处理预案提示和要点等几个部分。

(二)根据选出的事故预案,利用EMS系统高级应用的潮流计算PF模块,对故障情况下的电网运行进行潮流分析计算,着重分析系统故障情况运行下存在的危险点。深化预案分析程度,提供更可靠更完善的预案分析。

(三)对具体故障情况进行潮流计算分析,确定过设备负荷情况、需拉闸限电容量和转移负荷容量。

(四)编写具体处理事故时当值调度值班员的责任和具体分工。事故预案体系和事故预案查询手册的区别即为是否具有具体执行的细节办法,这一环节大大增强了事故预案的实用性和事故处理时的效率。

建立事故预案后评价办法。首先,预案的编制是否依据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预案编制内容是否符合上级部门的编制规范要求。其次,事故预案的可操作性评价。规范中应规定在预案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如何立足本单位应急管理基础和现状,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充分利用本单位现有应急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对于机构设置、预案流程、职责划分等具体环节,应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特点,保证预案的适应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编制规范中对于预案的编制部门应该有相应的规定,总预案和分项预案的编制部门应有所区分。对于预案的修订、审批、签发也应该有相应的制度保障。编制规范中对于预案的滚动修订应有明确的要求,应根据应急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变化情况、电网安全性评价和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应急处置经验教训等,及时评估、修改与更新应急预案。要求在应急演练之后根据演练的情况及时的修订预案。通过预案的滚动修订不断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完善应急体系。

再次,培训演习制度的规范中应明确的规定预案的培训和演习制度。

三、案例分析

以XX地区500kV油城变电站#4主变故障为例,编写事故预案。

首先对整个电网进行N-1分析,寻找油城站#4主变故障后的电网薄弱环节。

再利用EMS高级应用的潮流计算模块,模拟油城站#4主变故障,并计算故障后全网潮流分布情况。为消除过负荷,针对该电网的特点,主要手段有利用3条220kV区域联络线转移负荷,分别在220kV盐镇站、乐安站完成负荷转移。利用潮流计算软件,具体分析如下。

区域联络线220kV沾盐线合环,主网部分负荷通过杨家站调乐安站。

投入220kV沾盐线后,油城站过负荷消失,沾盐线负荷288MW过重(沾盐线导线型号LGJ-400,最大允许负荷为322MVA)。将杨家站杨广线、杨蒋线共计60MW负荷调乐安站供电后,调整盐镇站运行方式,沾盐线带盐镇站全部负荷,万盐线带盐孤线负荷,过负荷消除,区域电网不需要限电。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处理过程可以看出,事故后每一步操作前的模拟潮流计算为操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减少了误操作和不必要的限负荷。在预案的制定过程中,有效的利用了EMS的高级应用模块,对预想事故处理的每一步都进行了分析论证,大大提高了事故处理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应对实时电网情况进行判断,针对具体事故时的负荷情况、潮流分布等重要电网信息进行针对性操作,相比以往依靠经验的预案制定更加规范有效。

现在的监控系统已经能很好地做到监视、监控、潮流计算、安全分析等功能,但还缺乏相应的预警系统,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研发升级,实现智能化,使之对于实际电网情况,在N-1方式下能自行分析,自行判断,并进行报警,提出处理原则,真正做到智能调度。

作者:董强

第4篇:连云港市赣榆区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2 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

2.2 办事机构

2.3 现场处置机构

3 预警监测与报告

3.1 森林火灾预防

3.2 林火监测与接警

4 火灾扑救

4.1 分级响应

4.2 扑火指挥

4.3 扑火原则

4.4 扑火安全

4.5 居民点及群众安全防护

4.6 应急通讯

4.7 医疗救护

4.8 扑火力量组织与动员

4.9 信息发布

4.10 应急结束

5 保障措施

5.1 通讯与信息保障

5.2 队伍保障

5.3 扑火物资保障

5.4 资金保障

5.5 培训演练

6 灾后处理

6.1 火案查处

6.2 火灾评估

6.3 受灾群众安置及灾后重建

6.4 工作总结

7 奖惩

7.1 奖励

7.2 责任追究

8 附则

8.1 名词术语解释

8.2 预案解释部门

8.3 预案实施时间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提高突发森林火灾的处置能力,做好各项扑火准备和制定科学的 2

扑救措施,规范紧急事务组织指挥程序,确保在处置森林火灾时高效有序、准备充分、决策科学、措施有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维护林区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江苏省〈森林防火条例〉实施办法》、《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连云港市森林防火办法》,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境内发生的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5公顷以下)应急处置工作。

1.4 工作原则

1.4.1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本区域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区、镇(林场、陵园、渡假区)二级负责。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的,由当地镇(林场、陵园、渡假区)护林防火领导小组立即组织扑救;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5公顷以下的,由区护林防火指挥部负责统一组织指挥;受害森林面积在15公顷以上的,由市级护林防火指挥部进行组织指挥,按市级应急预案执行。

1.4.2 协调配合,快速反应。本预案涉及的相关部门,应根据本部门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职责,落实各项措施,尽职尽责、密切协作,确保在处置森林火灾时及时作出快速应急反应。

1.4.3 以人为本,安全防范。把保护火灾发生地区人民群众生 3

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林区公共设施的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把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4.4 依靠科学,注重实效。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尤其是专家的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逐步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应急救援的科技水平。

1.4.5 预案制定采取统一模式、分级制定的原则。各镇(林场、陵园、渡假区)应编制相应的应急方案。

2 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

区护林防火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区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各镇(林场、陵园、渡假区)根据本地区森林资源的状况,成立相应的护林防火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工作。

2.1.1 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受害森林面积在15公顷以上,总指挥由区长担任),副总指挥由人武部部长、公安局局长、农委主任、林业局局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区农委、林业局、公安局、财政局、民政局、广电局、安监局、卫生局、交通局、气象局、水利局、电信局、旅游局等有关部门组成。

2.1.2 区护林防火指挥部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以及省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督检查各单位、各部门贯彻执行有关森林防火方针、政策、法规和重大措施的情况;负责全区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的决策、指挥;向区政府报告森林火灾预警、应急和处置情况;发布森林火灾应急处置的有关信息;在紧急情况下,组织有关镇(林场、陵园、渡假区)扑火力量,参与 4

森林火灾的扑救;协调镇际之间、部门之间有关森林火灾扑救方面的重要问题;决定森林防火其他重大事项。

2.1.3 区护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区农委(林业局):承担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森林防火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具体部署全区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组织林业系统进行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

区公安局:组织公安机关做好灾区的治安管理、安全保卫、火场交通管制和火案侦破等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用火活动,保证火灾扑救工作顺利进行。负责森林火灾刑事案件的查处。

区人武部:在区政府或区护林防火指挥部请求部队增援扑救森林火灾时,按有关规定办理报批手续,并配合调度兵力、物力对林火进行扑救;组织60人以上的民兵应急分队参与林火扑救和余火清理;部署指导林区所在的人武部开展森林消防培训和实战演练。

区财政局:将森林防火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加强经费使用的检查监督;督促森林防火重点镇将森林防火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发生较大森林火灾时,及时安排扑火和处置所需的专项经费。

区民政局:加强已建经营性、公益性公墓的火源管理,落实防火措施,配备防火设施,有计划地在公墓周围建设生物防火隔离带;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林区散葬坟墓平迁工作;对森林火灾或扑火造成的生活困难人员及时给予社会救济,负责做好森林火灾伤亡人员的抚恤和安置等善后事宜。

区水利局:做好林区库、坝、储水池及灌溉系统建设工作,保障扑救森林火灾就近取水需求。

区安监局:贯彻宣传国家和省、市安全消防法律法规;对山林防火扑火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区卫生局:因森林火灾造成人员受伤时,配合火灾发生地政府开展救治工作。

区交通局:在交通沿线设置火警指示标记,为相关人员到达火场提供正确交通线路。

区电信局:开通“12119”森林火警电话,提供火场应急通讯。 区气象局:提供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在森林火险等级达到3级以上时,及时向重点林区单位发布。针对重点林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人工影响天气方案,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为尽快扑灭森林火灾创造有利条件。

各镇(林场、陵园、渡假区):承担本行政区域内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任务。

2.2 办事机构

区护林防火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区农委。

主要职责:执行区指挥部有关森林火灾应急处置的命令、指示,处理各镇(林场、陵园、渡假区)行政部门、事故责任单位和社会各界有关森林火灾的报告、信息,协调系统内各有关应急单位的行动,拟定应急预案、记录应急过程、评价应急行动、起草应急工作总结,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联络及信息交换,落实各项应急保障措施,建立森林火灾预警系统和应急资料库,掌握火情动态,制定扑火预备方案,配合指挥部组织指挥扑救森林火灾,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森林火灾案件,做好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各镇(林场、陵园、渡假区)护林防火领导小组也应设立办公室,并明确专人负责。

2.3 现场处置机构

2.3.1 现场扑火指挥部

发现森林火情后,镇(林场、陵园、渡假区)护林防火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赶赴火场并成立现场扑火领导小组,负责火场扑救工作的指挥调度。随着火情的加重,现场扑火指挥部的级别也相应提高。火情发生后,当地镇(林场、陵园、渡假区)护林防火领导小组必须立即组织当地扑火力量赶赴现场进行扑救,同时立即向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一般情况下,发现火情后20分钟内,受害森林面积超过1公顷时,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向区指挥部领导报告,经同意后,启动本预案,在火场设立现场扑火指挥部,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现场扑火指挥部的主要职责:协调有关部门,调动扑火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传达、贯彻上级或本级护林防火指挥部对扑火救灾指示精神;及时向本级护林防火指挥部反馈火场信息;在全面掌握火灾现场自然条件、社会情况以及火场动态的情况下,调度森林消防(半)专业人员进行火场侦察,组织实施扑救;组织火场后勤保障工作;负责火灾现场的宣传及新闻报道工作。

现场扑火指挥部根据需要,设立综合调度组、火场指挥组、物资调运组、交通通讯组、后勤保障组。

综合调度组:负责火灾现场与各级指挥系统的联络,保证领导和上级指示畅通无阻,指挥调集扑火人员和物资。

火场指挥组:主要是向现场指挥部反馈火场信息,全面掌握火灾现场地形、地势、风力、风向及火情动态,随时提出作战方案,建议调集扑救人员和物资,并组织指挥现场扑救。

物资调运组:负责扑火工具、装备等物资的调运保障。 交通通讯组:在交通沿线设置火警指示标记,为相关人员到达火场提供正确交通线路。

后勤保障组:为扑火人员提供必要的饮水和食品,做好围观群众的教育管理,对在扑救火灾中的好人好事及时收集报道,对受伤人员就地急救和护送。

3 预警监测与报告

3.1 森林火灾预防

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各项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尤其是对林区的群众和中小学生经常进行防火知识宣传,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和常识;进一步开展林区散葬坟墓平迁工作,加强野外火源管理,规范生产、生活用火行为;加强对高火险时段和危险区域的检查监督,消除各种火灾隐患;有计划地清除林缘地带的可燃物,开设防火阻隔带;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

3.2 林火监测与报告

3.2.1发布森林火险等级:依据森林的可燃性和燃烧的危险性,由低到高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5个森林火险等级。森林防火期内,气象部门提供准确的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并及时向林区单位发布。森林火险等级达到3级以上,区护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和镇护林防火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对林区进行实地督查。连续出现五级高 8

森林火险等级时,由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发布高危火险警报,同时进入应急准备状态,做好启动本预案的准备。

3.2.2林火监测:进入森林防火期,各个森林防火瞭望监测点、地面巡护人员、上山道口护林员等对全区林区的防火安全情况实施地面监测。

3.2.3森林火情报告:护林员或巡查员一旦发现火情,通过对讲机、固定电话或手机报警(“119”或“12119”),一有火情,“119”要及时转告区防火办(电话:86212640 86261505)。

3.2.4 森林防火期内(11月1日——翌年5月10日),区、镇(林场、陵园、渡假区)实行24小时防火值班制度,安排专人值班守候。

4 火灾扑救

4.1 分级响应

根据森林火情火灾发展态势,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由火灾所在地的护林防火领导小组决定森林火灾应急级别。区护林防火指挥部根据火情所在地森林防火领导小组火情报告,决定启动处置森林火灾相应的应急预案。森林火灾的响应级别由高到低分为三级。

4.1.1 I级响应

当出现受害森林面积15公顷以上、火场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严重威胁或烧毁城镇、居民地、重要设施,需要上级支援的森林火灾等情况之一,经区政府向市护林防火指挥部请求救助,在获得同意后,由市护林防火指挥部组织协调指挥火灾扑救工作区政府积极配合做好各个阶段的扑火救灾工作。

4.1.2 Ⅱ级响应

当出现受害森林面积1公顷以上、15公顷以下,火场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火灾时,由区护林防火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面负责现场扑火救灾工作。同时将火场的综合情况及时向区政府、市护林防火指挥部报告。

4.1.3 Ⅲ级响应

当出现火警,受害森林面积1公顷以下森林火情时,由镇(林场、陵园、渡假区)级护林防火领导小组立即组织扑救,必须在火场设立扑火前线指挥部。同时将火场的综合情况及时报告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4.2 扑火指挥

扑救森林火灾由护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参加扑火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现场扑火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各级领导应靠前指挥到位,随着火情趋于严重,现场扑火指挥部的级别随之提高,人员组成相应调整,但要坚持由上到下的逐级指挥体系。根据火场情况划分作战区域后,按照现场扑火指挥部的部署和授权,各扑火单位的主要领导全权负责本作战区的组织指挥。

4.3 扑火原则

4.3.1 在扑火战略上,要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4.3.2 在扑火战术上,要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

4.3.3 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为主,其他经过训练的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的原则。

4.3.4 在落实责任制上,采取分段包干、划区包片的办法,建立扑火、清理和看守火场的责任制。

4.4 扑火安全

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驻地选择和扑火作战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人员的安全。

4.5 居民点及群众安全防护

区、镇(林场、陵园、渡假区)两级应在林区居民点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预先制定紧急疏散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安全撤离路线和疏散临时居集地。当居民点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阻火措施,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4.6 应急通讯

在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过程中,当地通信管理部门要保障各有关方面的通讯畅通。镇级护林防火领导小组与区护林防火指挥部采用有线电话联系,无线通讯方式作为备用;区护林防火指挥部与现场扑火指挥部采用移动电话、有线电话联系,其他无线通讯方式为备用;现场扑火指挥部各组之间采用移动电话、对讲机联系。

4.7 医疗救护

因森林火灾造成人员受伤时,火灾发生地政府要积极开展救治工作。伤员由当地卫生部门组织进行救治,必要时区卫生部门组织医疗专家协助进行救治。

4.8 扑火力量组织与动员

4.8.1 扑火力量的组成。扑救森林火灾应以当地(半)专业森 11

林消防队为第一梯队,驻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队伍为第二梯队,民兵、各镇(林场、陵园、渡假区)组织的义务消防队等为第三梯队,必要时可动员当地林区职工、机关干部及群众等非专业力量参加扑救工作,但不得动用学生、儿童、妇女和老人参加直接扑火。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在森林火险达到三级时要集中待命。本镇(林场、陵园、渡假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在接到火警后,15分钟之内必须到达火场扑火。

4.8.2 跨区域增援机动力量的组成。如当地扑火力量不足时,根据镇护林防火领导小组提出的申请和火场情况,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可以调动其他地区的扑火队伍实施跨区域支援扑火。原则上以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为主,武警、解放军、公安消防队伍为辅;就近增援为主,远距离增援为辅。

一般在接到跨区域扑火支援命令后,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应在30分钟内赶到火场救火。

4.8.3 扑火力量调动程序。当需要跨区域调动半专业森林消防队时,由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向调出镇护林防火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调动命令,由调出镇护林防火领导小组统一指挥。

4.8.4 驻军和武警部队的调动由区人武部按有关规定协调实施。

4.8.5 火场留守人员安排。森林火灾扑灭后,对火灾现场必须全面检查,消除余火,防止死灰复燃。由火灾发生地政府负责,统一安排足够人员监守火场,经当地人民政府或护林防火指挥部派人检查同意后,方可撤离。

4.9 信息发布

森林火灾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一般森林火灾和扑火动态等信息,由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发布。

有关新闻媒体派记者到火灾现场采访,需征得相关护林防火指挥部或现场扑火指挥部的同意。记者在采访中要严格遵守宣传纪律,服从现场指挥,不得妨碍火灾扑救工作。森林火灾的受害面积和损失等情况须经区护林防火指挥部核准后再进行报道。

4.10 应急结束

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引发森林火灾的隐患、条件已经消除,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己无必要继续时,可视为应急状态结束。

应急结束由火灾发生镇(林场、陵园、渡假区)护林防火领导小组提出,并说明解除应急状态的理由,报区防火指挥部批准后,由区防火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恢复正常森林防火工作秩序。

5 保障措施

5.1 通讯与信息保障

建立区、镇(林场、陵园、渡假区)与火场的森林防火通信网络和火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配备与扑火需要相适应的通信设备。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移动电话、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为扑火工作提供通信与信息保障。

5.2 队伍保障

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每个林区单位均应成立半专业森林消防队(每支队伍人数不得少于30人),每800亩林地配备一名专职护林员 。在坚持重点武装专业扑火力量的同时,也要重视后备扑火力量 13

的准备,保证落实好一支150人以上的扑火梯队。各种扑火力量要在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及当地护林防火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相互支援、积极配合、协同作战。

5.3 扑火物资保障

区、镇(林场、陵园、国营场圃)两级应根据林业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和应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提高装备水平。区、镇(林场、陵园、渡假区)防火指挥部、领导小组根据各自辖区的森林防火任务,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要按每2000亩林地储备一台风力灭火机、一部水枪、一台油锯、100把二号工具及部分灭火弹、防火服等的标准配齐到位,林区出入口的护林员都要配备通讯工具(对讲机等),确保备足扑火机具、物资和装备。

5.4 资金保障

处置突发森林火灾所需财政经费,由区、镇(林场、陵园、渡假区)两级财政按有关规定执行。

5.5 培训演练

5.5.1 培训

区、镇(林场、陵园、渡假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和领导小组要有计划地开展扑火指挥员和扑火队员以及林区职工、群众进行扑火技术战术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强实战训练和扑火演习,提高扑火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扑火作战能力,向群众宣传普及避火安全常识。对林区驻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和民兵(预备役)等森林扑火力量配备一定的扑火机具,进行必要的扑火知识讲座和训练,以保证高素质的扑火后备力量。

5.5.2 演练

为保证本预案的顺利实施,区护林防火指挥部组织有关单位按照预案要求,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森林火灾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6 灾后处理

6.1 火案查处

森林火灾应急结束后,区公安局会同农委,组织精干力量侦破火灾案件,对肇事者和责任者,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6.2 火灾评估

林场、陵园、渡假区应急状态终止后,由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和镇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实地勘察的形式了解森林资源受损情况。用人工统计、GPS定位的方式,对照地形图、小班图测算出森林资源受损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同时,做好事故发生、发展、应急、处置等全过程的分析、评价和总结,并责成有关部门及事故责任单位认真汲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3受灾群众安置及灾后重建

火灾发生地政府根据有关规定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不受冻、不挨饿、有住处,并重点保证基础设施和安居工程的恢复重建。

6.3 工作总结

扑火工作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全面工作总结,重点是总结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7 奖惩

7.1 奖励

对在扑救森林火灾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奖励,依 15

据《江苏省〈森林防火条例〉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7.2 责任追究

对火灾肇事者的责任追究,由当地司法部门依法审理;对火灾事故中由于迟报、虚报瞒报、失职渎职,导致森林资源受到重大损害、人民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或虽然构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由其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火灾事故负有行政领导责任的追究,参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及相关规定执行。

8 附则

8.1 名词术语解释

本预案中所称的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内自由蔓延、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起火。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8.2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8.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2015年10月30日

第5篇:张家港市防御台风应急预案(修订稿)

目 录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指挥机构 2.2 指挥、副指挥职责 2.3 成员单位职责

2.4 办事机构

2.5 各(区)镇防汛防旱指挥部

3 监测预报、预警和预防

3.1 监测预报

3.2 预警

3.3 预防

4 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4.2 信息报送与发布 4.3 应急响应结束

5 保障措施

5.1 通讯与信息保障

5.2 应急队伍保障

5.3 交通运输保障

5.4 电力保障 5.5 医疗卫生保障 5.6 治安保障 5.7 物资保障 5.8 资金保障 5.9 技术保障

5.10 宣传、培训与为演习

6 善后工作

6.1 灾后救灾

6.2 抢险物资补充 6.3 损毁工程修复

6.4 灾后重建 6.5 保险与补偿 6.6 总结与评估 6.7 奖励与责任追究 7 附则

7.1 预案管理与更新

7.2 预案解释部门

7.3 预案实施时间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张家港市滨江临海,容易受到台风等热带气旋影响,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因此,防台抗台历来是我市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规范防御台风工作程序,促进防御台风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提升防御台风灾害能力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减轻台风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苏州市防御台风预案》、《张家港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张家港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台风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

1.4 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避、抢相结合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的原则,建立岗位责任制;按照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指挥机构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张家港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简称市防指)是防御台风工作的指挥机构。各(区)镇设立防汛防旱指挥机构,在市防指的统一指挥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防台风工作。有防台风任务的单位,也可设立防台风机构,开展本单位的防台风工作。

市防指主要职责是:

(1)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全市的防台风工作; (2)组织开展防台风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处理影响防台风风安全的有关问题;

(3)组织制定全市防台风风预案,贯彻执行上级防台风风调度命令;

(4)负责发布、解除本市防台风工作通告,宣布进入和解除“防台风应急响应”;

(5)依法清除影响防台风工作安全的建筑物及其他设施;

(6)检查督促防台工程设施建设、水毁工程修复和非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

(7)对各(区)镇和有关单位的防台风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

2.2 指挥、副指挥职责

市防指设指挥和副指挥。指挥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指挥分别由市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市人武部主要

负责人、市水利局局长、市住建局局长担任。

指挥职责:主持召开市防指成员会议,指挥防台风和抢险救灾工作;主持重要的防台风会商会议,研究总体防台风工作方案;签发重要防台风调度和抢险救灾命令,签发报灾等重要的上报材料;向苏州市防汛防台风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告汛情、灾情和应对措施;请示苏州市防汛防台风指挥部调派物资、部队支援抢险。负责指挥Ⅱ级应急响应时的防台风工作。当灾害仍在发展且有扩大的趋势时,向市长提请将预警响提高至Ⅰ级。

副指挥(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职责:协助指挥组织全市防台风工作。

副指挥(市人武部主要负责人)职责:协助指挥工作,负责抢险部队官兵及民兵抢险队伍的调配,分工指挥部队支援防御台风工作。

副指挥(市水利局局长)职责:负责市防指日常工作。负责指挥Ⅲ级、Ⅳ级应急响应时的防台风工作。当灾害仍在发展且有扩大的趋势时,向指挥提请将Ⅲ级预警级别提高至Ⅱ级预警。

副指挥(市住建局局长)职责:协助指挥工作,负责协调城区防台风工作。

2.3 成员单位职责

市委宣传部,市人武部、水利局、住建局、气象局、发改委、便民服务中心、经信委、财政局、监察局、民政局、安监局、卫生局、国土局、规划局、民防局、港口局、城管

局、农业委员会、交通运输局、粮食局、园林局、商务局、供销总社、教育局、公安局、供电公司、电信局、张家港海事局、长江引航中心张家港引航站、长航公安局苏州分局等为市防指成员单位,各部门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市防指成员。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

宣传部:正确把握全市防台风宣传工作导向,协调、指导新闻宣传单位做好防台风新闻报导、灾害性天气警报、预警信号、公共信息的播发及防灾、减灾和自我保护等公益知识的宣传工作。

人武部:协调解放军驻苏部队、武警官兵、消防官兵、预备役部队和民兵,支持地方防台风抢险,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协助地方完成紧急清障任务。

水利局:承担市防指日常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市防汛防台风工作;做好水利工程调度;制定全市防台风措施以及水毁修复工程计划;提出防台风所需经费、物资、设备、油电方案;负责防台风工程的行业管理;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市属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

住建局:负责城市防台风工作;负责全市建筑行业、房屋拆迁等工地的防台风安全管理;负责协调督促城管、房管、给排水等部门和单位做好广告牌、太阳能热水器等高空构筑物、架设物及全市危房的防台风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排水管网、窨井、边井的管理和维护;负责做好城市排水管网等防洪工程的规划建设和安全管理。

气象局:负责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实时气象信息和灾害

性天气的监测预报以及对灾害成因的天气分析,按规定发布各类台风预警。

发改委:协调安排防汛防台风工程建设、除险加固、水毁修复工程计划和资金,落实防台风救灾资金。

便民服务中心:负责及时提供和反馈防台风期间的群众需求等信息,做好相关沟通工作。

经信委:负责有关防台风抢险抗灾所需油料、物资器材等的供应和调度;负责经信系统的防台风保安工作。

财政局:负责安排和调拨防台风工程、水毁工程建设及其他防台风工作经费,并监督使用。

监察局:负责对各(区)镇、各部门执行防指指令、落实防台风措施情况进行督查,严肃防汛防台风纪律。

民政局:负责台风影响的受灾地区灾民生活安置和救灾工作,拨发救灾款物。协助做好灾害损失情况的统计工作,及时向市防指报送有关灾情信息。

安监局:负责综合监管全市防台风安全生产工作,指导、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防汛防台风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工作;做好全市防台风期间各类安全事故信息收集和统计工作;监督管理全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防台风安全。

卫生局:负责防台风抗灾工作中的医疗救援、卫生防疫以及消杀等工作;及时向市防指报告灾区疫情和防治情况。负责全市卫生系统的防汛防台风安全工作;

国土局:负责组织实施地质灾害勘查、监测和防治;负责调查统计被洪(涝)水毁坏、当年不能种植的耕地情况;

负责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应急预案,做好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巡查和预防工作;协助地方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向市防指提供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地区分布情况及治理措施。

规划局:协助做好全市防洪排涝工程、城区防洪排水的规划管理工作。

民防局:负责全市人防工程的防台风安全工作,承担市政府指定的抢险救灾指挥保障工作,紧急情况下民防系统拉响防灾警报。

港口局:负责牵头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口岸系统的防台风工作,对港口码头设施、存储设施等进行安全管理。

城管局:负责城市城镇户外广告牌、店招店牌、广告灯箱、霓虹灯等的安全监督管理;协助做好城市道路排水工作及被台风刮倒的城镇道路上的树木等障碍物的清理工作。

农业委员会:负责农业、渔业防台风和减灾救灾工作;协助清除在全市河道水域内非法设置的渔簖、缯网、围网、拦网等定置渔具;负责及时提供全市农业灾害情况;

交通运输局:根据防指指令组织开展防台风期间的抢险救灾物资和抢险救援人员的运输;负责调度安排出险受灾地区人员撤退、物资运输的交通工具和抢险机械、车辆;协助做好河道清障工作;协同公安部门保障防汛抢险救灾车辆、船只的畅通及紧急时期的水运管制;负责除张家港海事局管辖水域以外的闸内外河道中船舶的防台风管理。

粮食局:负责向台风影响的灾区提供粮食供应保障;负责全市粮食系统的防台风安全工作。

园林局:负责全市园林绿化的防台风安全工作;负责对市区行道树木的维护修剪,及时清除倒伏的树木。

商务局:负责向台风影响的受灾地区提供食品供应保障。负责商务系统及所属商业网点的防汛防台风安全工作;

供销总社:负责供销系统防汛防台风安全工作;负责相关防汛防台风抢险物资的储备和调运。

教育局:负责全市学校的防台风工作。

公安局:负责维护防台风抢险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抗洪抢险、救灾物资运输车辆的道路畅通;依法制止和查处妨碍、影响防台风工作的事件;协助处理水事纠纷;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协助做好河道清障等以及抢险救灾通讯保障工作。

供电公司:负责保障防台风电力供应工作,供电线路及设施出现故障时及时组织抢修和恢复。确保医院、政府及其他重要部门的供电安全。

电信局:负责通讯设施的防台风安全,确保通讯畅通。做好防台风工作期间的应急通讯保障。

张家港海事局:负责辖区长江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组织辖区内船舶做好防台抗台工作;组织、协调辖区内的水上搜救工作;按照管理权限开展辖区内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长江引航中心张家港引航站:负责长江张家港段船舶引航秩序和安全,负责引航船舶的安全管理,配合做好水面人员的撤离和船舶保障工作。

长航公安苏州分局:负责维护长江张家港段防台风抢险

水上秩序。

2.4 办事机构

2.4.1 张家港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

市防指下设张家港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简称市防办),设在水利局内,为市防指日常办事机构。主要职责是:

贯彻执行有关防汛抗台工作的法规、政策和上级防汛防台风指挥部的决定、调度命令,执行市委、市政府对防汛抗台工作的部署;制定防汛防台风工作计划及安全度汛应急方案;组织防汛防台风工作的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督促度汛应急工程和水毁工程的修复,检查督促清障任务的实施,掌握汛前防汛组织、工程准备、物资储备情况;掌握汛情、灾情、天气趋势以及水利工程运行情况,及时向指挥部领导和上级汇报,适时提供防汛、防台风信息;分析洪、涝、大风等灾害的发展趋势,及时提供雨情、水情和灾情,做好领导决策参谋;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城市防台风工作;提出防汛抗台的物资储备计划,督促各地认真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管理、调运工作;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制,确保上通下达,政令畅通;组织开展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开展防汛防台风宣传,总结防汛防台风抗灾工作。

2.4.2 张家港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城区防汛办公室 为加强城区防汛防台风工作的组织协调,设立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城区防汛办公室(以下简称“城区防办”),负责组织指导城区的防台风工作,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主要职责:

在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城区防汛防台风相关部门开展城区防汛防台风工作;及时向市防指上报防台风工作情况;接受市防办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督查。

2.4.3 应急工作组

当确定为Ⅱ级或者Ⅰ级应急响应时,市防指抽调相关人员成立督查组、综合组、宣传信息组、专业抢险组等应急工作组。

督查组:市防指抽调人员组成10个督查组分赴各(区)镇督促指导防汛抗台风工作,督查组成员名单在汛前加以明确,有人员变动时及时调整。主要职责:深入实地指导、检查、督促相关区镇落实市防指防台风指令,及时向市防指通报督查情况,提出督查意见建议。

综合组:由市防指抽调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研究室、水利局、气象局、供销合作总社、市防办等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综合组,在市防指集中办公。工作职责:掌握水雨情和气象信息,起草防台风文件;组织防台风会商,协调抢险救灾工作;协调受灾人员应急救济;负责纵向、横向和各组的综合协调工作。

宣传信息组:由市防指抽调市委办、市政府办、宣传部、水利局等人员组成宣传组,在防指集中办公。工作职责:负责协调防台风工作宣传报道和台风灾害信息发布工作。

专业抢险组:由市防指抽调市人武部、交通局、住建局、园林局、电信局、供电局、供销合作总社、经信委(调度油料等防汛物资)、安监局(指导危化物处理)、卫生局(开展卫生防疫)、民政局(发放救灾物资)、水利局等相关人员组成。工作职责:负责指导各类险情的抢险救灾工作;调度抢险救灾物资、设备及抢险队伍;指导开展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化学品的处理;开展卫生防疫,协调抢险、遇险伤病人员的救治;制订救灾计划,协调调拨、发放救灾物资,恢复工农业生产。

市人武部、公安局、交通局、发改委、经贸委、国土局、教育局、民政局、住建局、城区防办、海事局、电信局、卫生局、园林局、民防局、城管局、供电公司、水利局等各部门,要按各自职能分工,成立相应的防台风抢险救灾工作组,及时处置有关险情。

2.5. 各(区)镇防汛防旱指挥部

各(区)镇设立防汛防旱指挥部,成员相应由本级政府(管委会)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等组成,在张家港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和本级人民政府(管委会)的领导下,组织和指挥本地区的防汛防台风风工作。

3 监测预报、预警和预防 3.1 监测预报

(1)市气象局负责严密监视台风的生成、发展、登陆和消失全过程,及时将台风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速度

和降雨过程、范围、强度等信息报告给市防指。并做好台风未来趋势及可能影响本地区的风力、降雨等趋势预报。

(2)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在台风影响前、中、后及时将堤防、涵闸、泵站等工程设施运行情况上报主管部门和市防指。

3.2 预警 3.2.1 预警等级

台风预警主要针对台风影响所造成的强风、暴雨、洪水与风暴潮超过一定的标准而向社会所进行的警示活动。

根据台风威胁和严重程度,台风预警等级分Ⅳ、Ⅲ、Ⅱ、Ⅰ四级标准,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大、严重和特别严重。台风发展过程中其强度、范围、登陆地点、影响程度、危害程度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预警等级。

3.2.2 预警及发布

市气象局负责发布有关台风的预警信息;市防办负责河湖水情的预警和有关信息发布;市水利局负责水利工程安全的预警和有关信息发布;城管、住建部门负责高空建筑设施、城乡危旧房屋等的预警与有关信息发布;农业渔业部门负责种养殖业、渔业等方面的预警与有关信息发布;公安、交通、海事、港口等部门根据职责做好公路、港口、码头、渡口、航道等的车辆、船只的预警与信息发布工作;其他部门也根据职责做好相关预警工作。

市委宣传部组织新闻媒体及时向公众播报台风信息、预警信息和防台风风动态等。

3.3 预防

3.3.1 预防准备

(1)组织准备。汛前,市、镇两级及其他有防汛防台风风任务的部门和单位,根据要求建立健全防汛抗台组织指挥机构,明确防汛防台风风责任人,组建防汛防台风风队伍,落实易积水、易受淹等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及预警措施。加强防汛专业抢险队的建设。

(2)工程准备。相关部门要按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任务;对存在病险的堤防、涵闸、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要提前落实应急除险措施;对跨汛期施工的在建水利工程,相关工程责任单位要制定防台风方案,落实相关工作措施。

(3)预案准备。市、(区)镇及其他相关单位,要及时制定、修订完善各类防台风预案,并加强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4)物料准备。汛前,市、镇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要根据市防指下达的防汛抢险物资储备计划,保质保量储备好相关防汛抢险物资,并加强管理。相关区镇、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市防指下达的任务足额落实好机动抢险车辆机械,确保随调随用。

(5)通信准备。建设完善市、镇两级防指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加强日常维护测试,确保随时完好可用。健全完善

水文、气象等测报网络,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确保防汛通信完好和畅通,尤其是确保防汛通信专网的预警反馈系统完好和畅通。

3.3.2防台风检查。加强汛前及防台风期间各项防汛防台风风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督查。

(1)检查原则及责任:防台风检查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以条查块的原则。

市防指成员单位及部门,要认真检查并消除辖区内或责任范围内防汛防台风隐患,落实防台风安全措施。各(区)镇要在每年初结合汛前检查开展防台风责任和措施落实情况自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整改。

入汛前,市防指组织人员对各区镇、有关防汛责任单位的防汛防台风准备工作进行抽查检查,督促相关镇(区)或单位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防台风风期间,各区镇、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细化检查责任区域和范围内防台风风措施落实情况,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紧急防汛期,市防指派出督查组对全市防台风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2)检查的主要内容。一查防汛防台风预案的制定修订情况;二查防台风组织体系的建立抢险物资、队伍、车船机械的落实与管理情况;三查各单位各部门防台风措施的准备和落实情况。

(3)防台风巡查制度。台风影响期间,各区镇、各相关部门要对责任区域建立巡查制度,落实责任人和巡查队伍。水利部门会同各有关(区)镇、管理责任单位加大对沿江节制闸、涵洞、长江堤防、圩区堤防等易出险地段的巡查频次;

交通部门加强道路、航道、码头以及在建交通工程的防台风巡查工作;

城区防办要指导住建、城管、园林、给排水、供电、供气等城市管理部门,加强市政公用设施、高空建筑设施、危旧房屋、户外广告牌、灯箱,行道树等的巡查检查工作;旅游部门要做好旅游景区防台风巡查检查;教育部门加强中小学校的防台风巡查工作;其他部门也要根据职能做好相应工程或设施的防台风巡查工作。

4 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4.1.1 应急响应级别

与预警级别相对应,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Ⅳ、Ⅲ、Ⅱ、Ⅰ四级。

4.1.2 应急响应启动权限

(1)Ⅰ级应急响应由市长签发;

(2)Ⅱ级应急响应由市防指指挥(分管副市长)签发; (3)Ⅲ级应急响应由市防指副指挥(水利局局长)签发; (4)Ⅳ级应急响应由市防指副指挥(水利局局长)签发。 4.1.3 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4.1.3.1 Ⅳ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1)气象局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2)气象局发布因台风导致的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即12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可能持续出现大雨。

4.1.3.2 Ⅲ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1)气象局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2)气象局发布因台风导致的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即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4.1.3.3 Ⅱ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1)气象局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2)气象局发布因台风导致的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即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4.1.3.4 Ⅰ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1)气象局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2)气象局发布因台风导致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即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4.1.4应急响应行动

应急响应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报送与处理、指挥与调度、人员转移与安置、抢险与救灾、安全防护与医疗救护、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信息发布与新闻宣传等。响应内容和工作紧急程度根据响应级别有所不同。

4.1.4.1 Ⅳ级应急响应行动

(1)在全市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后,由市防办主任主持防台风工作。市防办加强防汛防台风值班,加强与气象局的联系,密切关注台风动向,根据台风发展情况,适时组织气象局、城区防办等部门进行会商。通过短信平台向各区镇和防指成员的防汛指挥、副指挥、水利局机关和系统相关单位责任人发送防台风信息。指导和督促各区镇和防汛责任单位加强防汛值班,开展防御台风准备。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和预降水工作。做好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的准备工作。

(2)市气象局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做好台风趋势预报,并及时向市防指报告,同时利用短信平台向有关人员发送台风信息。

(3)宣传部门协调广播、电视等媒体及时播报气象局发布的台风信息播报,海事部门向江上作业船只发送台风消息和避风通知。

(4)各部门按防台风职责做好防台风工作,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加强水利工程巡查检查。

4.1.4.2 Ⅲ级应急响应行动

(1)在全市启动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后,成立临时指挥部,由防指副指挥、市水利局局长主持临时指挥部工作。

(1)市气象局及时提供台风影响范围和风、雨量等级的预报,并向市防指报告,同时利用短信平台向有关人员发

送台风信息。

(2)海事部门通知长江水域船舶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沿江镇(区)负责通知外围圩和江心洲的养殖户撤离到安全地带。农业部门通知渔船进港避风。

(3)市城区防办检查和监督相关单位对城区建筑工地工棚、高空吊机、屋顶太阳能热水器、高空大型广告牌、灯箱、行道树木等进行加固,对排水系统进行检修疏通;撤离城区危险房屋内的居民,确保人员安全。

(4)各(区)镇防汛防旱指挥部负责所在(区)镇的防汛防台风工作,撤离危房房屋内的人员,以确保人员安全;做好农作物保护工作,检查和督促有关单位对所在(区)镇内的建筑工地工棚、高空吊机、蔬菜大棚等进行加固。

(5)临时指挥部抽调市水利局工作人员成立督查组,赴各区镇督促指导防台风工作,督查情况及时向市防办通报。同时,临时指挥部抽调水利局人员成立综合组、宣传信息组、工程抢险组等工作组,各组按应急工作组职责,在临时指挥部集中办公,协助落实临时指挥部部署的工作。

4.1.4.3 Ⅱ级应急响应行动

(1)在全市启动防台风Ⅱ级及以上应急响应后,市防指指挥(分管副市长)主持防台风工作,签发Ⅱ级响应行动通知。

(2)召开防御台风紧急会议,市防指全体成员参加,成立应急工作组,按应急工作组法则进入抗台抢险工作。

(3)各地要紧急动员、全力以赴组织开展防台风工作,各区镇防指、各单位进入24小时防台风值班,主要领导到岗到位,在上级和同级指挥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做好责任范围内的防台风抗灾工作。防台抢险队伍、抢险车辆、船只集结待命,并落实好部分机动力量,由各级防汛指挥机构统一调度使用。各地组织人员加强堤防、险工险段的巡查,做好抢险准备,所有险工险段都要调运储备好足够的器材物资。海事部门通知督促长江上船舶进港或选择安全水域避风并采取有效的防抗台风措施。

(4)加强对城乡危房、简易房的检查,居住在危房中的人员要及时撤出安置。

4.1.4.4 Ⅰ级应急响应行动

(1)市长主持防台风工作,签发Ⅰ级响应行动通知。 (2)市防指全体成员参加会商,研究抗灾、抢险、救灾措施。成立应急工作组,按应急工作组法则部署抢险救灾工作;相关市领导分赴所联系的镇(区)指导和协助指挥防灾、抗灾工作。

(3)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一步部署本辖区、本单位的防灾、抗灾工作,组织动员一切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4)各区镇、各有关部门要严密关注和控制社会治安、传染病、火灾、基础设施失事及其他自然灾害等诱发性灾害的发生。

(5)市长决定是否采取非常手段,是否请求上级政府和部队的支援。当出现电力、交通、通信全面中断等极端情况时,此时上级下派的工作组可以代表上级指挥部现场指挥,工作重点是全力转移、抢救灾民,减少、避免人员伤亡和维护治安秩序。

4.2 信息报送与发布

4.2.1各(区)镇、防指各成员单位和其他相关部门要明确防台风工作信息员,负责收集、整理本区域、本单位防台风相关信息。相关信息经有权责任人审核并盖章后,及时上报市防指。

4.2.2严格规范防台风信息的发布工作。气象信息由气象台统一发布,汛情等级由市防指统一发布。防台风综合信息由市防指汇总后审核后发布。涉及台风灾情的,由市防办会同民政部门审核后发布。对本地有重大影响的洪涝台风的发展趋势、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报道,由市防指和宣传部审查核实后,按本省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相关规定进行报道,如有必要可举行新闻发布会。

4.2.3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不得随意夸张。天气预报、防台风信息必须按市防指或市委宣传部提供的材料公布,不得随意修改。

4.3 应急响应结束

4.3.1 当气象部门宣布台风警报解除,台风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时,市防汛防台风指挥部可视情况,宣布解除应急响应等级或者结束紧急防汛期。

4.3.2 依照有关紧急防汛期规定征用、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响应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取土占地、砍伐林木的,在汛期结束后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当地区镇人民政府负责对取土后的土地组织复垦,对砍伐的林木组织补种。

4.3.3 防台风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各区镇、相关部门要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生产自救及善后工作上来,重点抓好灾民安置、医疗防疫以及修复灾区水利工程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加快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

4.3.4 气象部门应继续密切监测气象情况。市防办合理调度水利工程,继续做好值守和信息传递等后续工作。

5保障措施

5.1 通讯与信息保障

任何通讯运营部门都有依法保障防台风信息畅通的责任。

市防指按照以公用通讯网为主、专用无线通讯网络为辅的原则,组建防台风专用无线通讯网络和气象短信群发平台,确保各类防台风风信息畅通。

市电信局应制定《应急通讯保障预案》,当发生台风灾害影响正常通讯时,迅速启动应急通讯保障预案,迅速调集

力量抢修损坏的通讯设施,并调度应急通讯设备,为防台风通讯和现场指挥提供通讯保障。

5.2 应急队伍保障

每年汛前,各镇(区)按照市防指的统一部署,成立群众抢险队伍、非专业部队抢险队伍和专业抢险队伍。解放军、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的抢险队伍,由市人武部负责组织协调。

5.3 交通运输保障

市交通局负责优先保证抗台风抢险人员、抢险救灾物资运输;负责群众安全转移所需车辆、船舶的调配;负责灾害发生时用于抢险、救灾车辆、船舶的及时调配;负责内河河道航行和渡口的安全,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保障防台风救灾顺利进行。

5.4 电力保障

市供电公司主要负责抗台抢险、抢排渍涝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特别要落实大面积停电、各级防汛指挥部停电与抢险现场等电力的应急保障措施。

5.5 医疗卫生保障

市卫生局及市卫生防疫部门负责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及时组织医疗卫生队赴灾区进行医疗救援,开展灾区卫生防疫和消毒等工作。

5.6 治安保障

市公安局负责做好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抗台救灾行动和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

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负责抗台抢险时道路交通畅通和灾区社会治安秩序。

5.7 物资保障

按照市级、镇级及沿江有关单位分级储备的原则,市级储备的防台风抢险物资由市长江防洪工程管理处负责储存管理,分储在沿江重点防守地段;各镇(区)防台风物资储备在各镇(区)的防台风物资专用仓库内,受台风威胁的其他单位储备的防台风抢险物资在各单位内。市防指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储备物资品种及数量并在台风前、台风中及台风后对全市各镇(区)和有关单位的保管情况进行检查,对在防台抗台中已消耗的物资,相关镇(区)及有关单位应及时补充到位。

5.8 资金保障

市财政局负责安排和调拨全市防台抗台经费,并进行监督使用,为险工险段隐患处理、抢险救灾、水毁修复提供经费保障。

5.9 技术保障

(1)建立市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形成覆盖全市沿江各节制闸、堤防的监视系统,建立与苏州市防指、各镇(区)防指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

(2)建立专家库,当发生台风灾害时,由市防指按照灾害程度,派出相应的专家组,进驻现场指导抗台抢险工作。

5.10 宣传、培训与演习

在媒体上公布报警电话,宣传防灾减灾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众应对能力和参与意识。编制台风灾害应急培训教材,多渠道、多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教育。防台风抢险演习由各镇(区)组织,应急抢险演习方案报市防指备案,市人武部应积极组织现役军人、预备役官兵和民兵参加应急抢险演习。演习结束后,认真总结,不断完善。

6 善后工作 6.1 灾后救助

市民政局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受灾群众,作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市卫生局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蔓延。

6.2 抢险物资补充

针对当年抗台抢险物料消耗情况,按照分级管理和常规防汛要求,市级抗台风物资补充由市防指负责,各(区)镇及有关单位的抗台风抢险物资由各自负责,及时补充到位。

6.3 损毁工程修复

市水利局负责修复影响当年防洪安全的市级水毁防洪工程,并指导相关(区)镇对镇村级水毁防洪工程进行修复。

因台风影响而毁坏的交通、电力、通讯、水文以及防汛专用通讯设施,由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修复,恢复功能。

6.4 灾后重建

各镇(区)负责组织灾后重建工作。灾后重建原则上按原标准恢复,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提高重建标准。

6.5 保险与补偿

保险部门应积极宣传、动员单位、家庭参加灾害保险并做好防灾防损工作;及时做好灾区投保单位和家庭受灾损失的理赔工作。

6.6 总结与评估

防指各成员单位、各(区)镇要应及时做好本单位(系统)和(区)镇的台风灾害统计工作。市防指、市民政局负责灾情调查、收集、统计和核实,由市防指按照国家防总的有关规定,向上级防汛指挥部汇报灾情及抗灾情况。

市防指在台风过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综合防台风能力。

6.7 奖励与责任追究

市政府设立防御台风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对在抗台风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防台风抗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7 附则

7.1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防办负责组织编制,报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苏州市防指备案。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可以适时进行修订,修订后按原审批程序进行审批。

7.2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防指负责解释。 7.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6篇:火灾防范应急预案(防火应急预案)

火灾防范应急预案

1. 目的

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火灾防范工作方针,严格落实公司安全防火工作,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以及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得到迅速、果断地处理,防止事故扩大。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电气防火(防爆)安全规程及火灾扑救、逃生基本知识,制定本应急预案。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火灾防范应急工作的处置。 3. 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及时扑救、重点防护、及时报警。 4.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4.1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

4.1.2成立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4.1.3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4.1.3.1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做好防火安全工作。 4.1.3.2负责开展防火安全教育、灭火器材配置等防火工作的检查,督促落实防火安全措施和火灾隐患的整改。

4.1.3.3负责组织开展灭火技能训练和预案演练,提高自救灭火能力。 4.1.3.4根据火灾现场情况,指挥和组织力量进行火灾扑救和抢险。 4.1.3.5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灭火工作,保护火灾现场,并协助调查火灾事故原因和事故分析。 5. 火灾防范重点部位

重点部位为机房、库房、档案室、财务室、化验室、食堂、办公室、中控室、自动化控制间等。 6. 应急救援预案 6.1办公场所火灾 6.1.1办公场所火灾预防

6.1.1.1严禁使用明火取暖、烧( )、焚烧废纸等物品; 6.1.1.2严禁乱拉临时电源、明线接电。

6.1.1.3办公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器、电视、灯具等电器做到随用随关,及时断电。

6.1.1.4重点部位的部门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以及防火割断装置,部门负责人要加强日常防火管理。

6.1.1.5确保用于灭火的( )源畅通。 6.2办公场所火灾应急救援 6.2.1火势刚起,有能力扑灭时

6.2.1.1现场火势刚起时,各部门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扑救,救火方法要得当,灭火前必须先切断蔓延材料,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灭火方法。 6.2.1.2油料等起火可用干粉灭火器或采用隔离法灭火源不宜用( )救; 6.2.1.3办公电脑等电气设备起火时,立即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千万不要盲目向电器设备上泼( ),这样容易造成触电、短路爆炸等并发事故。

6.2.1.4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采用“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与火源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失去可燃物质而停止。 6.2.1.5灭火以后,要保护火灾现场,不得留有暗火,并设专人巡视,以防死灰复燃。并将具体情况报告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以便进行事故整改和防范。

6.2.2火势猛,无力扑灭时

6.2.2.1现场火险扑救时,判断准确,当不能马上扑灭的或无力扑灭的要立即报警,请消防部门协助灭火,并立即将情况报告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 6.2.2.2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对火灾附近区域所有人员进行疏通,要遵循“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确保人身安全。各科室负责清点本部门职工,对缺失人员应立即查找去处,及时报告。

6.2.2.3在消防队到现场后,要及时而准确地向消防人员提供电器、易燃、易爆物的情况,并协助消防部门做好火灾扑救工作。

6.2.2.4现场抢险组救出伤员,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并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或运送伤员至最近距离的医院。现场抢救组要向120救护中心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6.3电气火灾(含电气爆炸)应急救援 6.3.1电气火灾事故预防

6.3.1.1为了防止(****)厂电气火灾(含电气爆炸)事故的发生,中控室、高低压配电间、自动化控制间等禁止使用明火设备及在工作中可能产生高温、高热的设备器材。

6.3.1.2运行中的电动机,由于外壳温度较高,附近禁止摆放易燃易爆物品。 6.3.1.3严格按照各类电气操作规程的规定,巡视检查各种设备、线路以及电缆接头等,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处理,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6.3.1.4当班人员在巡视检查中如果发现有焦糊味或其它异味、异响,要引起高度警惕,应查找异味的来源,直到弄清楚为止,及时进行火灾隐患处置和报告。 6.3.1.5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发生过热现象,各电气设备应保持通风良好。 6.3.2电气火灾应急救援

6.3.2.1当电气火灾发生时,火情第一发现人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冷静,并迅速立即通知厂部领导及当班的相关人员。

6.3.2.2当班的班组长承担在( )厂抢险组或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未到达之前的灭火自救、设备抢险的临时指挥任务,并根据现场情况拔打“119”火警电话求救,清楚描述火情现场情况和具体位置,必要时派员接应。 6.3.2.3( )厂厂部或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接到火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由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挥现场人员进行火灾扑救、人员疏散、伤员救护、设备物资抢险、现场警戒、秩序维护等工作。

6.3.2.4灭火抢险自救时,应立即切断发生火灾部位的电源,然后进行救火。切断电源时应有选择,尽量局部断电,同时应注意安全,防止触电。夜间断电救火应启用临时照明措施。

6.3.2.5 当为了争取灭火时间,防止火灾事故进一步扩大,来不及断电,或因生产需要和其他原因不能断电时,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需要带电灭火。

6.3.2.6在消防队到现场后,及时而准确地向消防人员提供电气设备、情况,并协助消防部门做好火灾扑救工作。 7. 火灾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7.1火灾扑灭后,部门应立即将人员伤亡和物品、设备、设施损失情况向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7.2火灾防范领导小组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对受损设备、设施尽快修复,并投入生产使用。 7.3做好医疗救护善后处理,包括医疗经费的提供、受伤人员的住院安排与护理以及以意外伤害保险的理赔工作等;

7.4火灾防范领导小组调查火灾发生原因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并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工作。

7.5总结本次火灾事件的教训,制定防范措施,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8. 附则

8.1应急预案的组织成员、各专业组主要成员名单通讯录及应急预案响应抢险机械材料设备配置清单由安全保卫部登记、备案,遇人员变动或应急设备配置增减时及时进行更改。

第7篇:公司消防应急预案_企业消防应急预案样本

消防预案这件事可不容小觑,普及好员工的消防安全应急措施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公司消防应急预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公司消防应急预案范文篇1

为了做好企业的消防工作,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落实消防工作“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原则,应付突发的火灾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以企业领导为总负责,组建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机构,由灭火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组成,具体分工如下:

1、灭火行动组:由保卫科科长任组长,并兼任火场临时指挥员,灭火行动组主要负责本企业的一般初级火灾的扑救工作。

2、通信联络组:由办公室主任任组长,负责通信联络及各部门的统一协调。

3、疏散引导组:由人事科科长担任组长,负责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财产的安全转移。

4、安全防护救护组:由安全科科长担任组长,负责火灾时车辆、医疗救护等后勤保障工作。

二、报警和接处警程序

1、报警监控中心必须配备火警电话,值班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对企业的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全方位24小时监控。

2、监控中心收到监控区的火警信号及火警电话后,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值班人员、巡逻员赶赴现场,并电话通知值班领导。

3、值班室必须配备必要的救灾设施。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后,如未发生火灾,应查明警示信号的报警原因,并做详细记录。

4、如有火灾发生,应根据火情,立即拨打“119”报告消防队,并将信息反馈监控报警中心,同时进行灭火及疏散工作。

5、监控中心根据火灾情况,调集有关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预案。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与措施

1、为使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顺利进行,保卫科应加强日常性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2、公共聚集场所(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出入口有明显标志,消防通道及安全门不能锁闭,疏散路线有明显的引导图例。

3、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人员应迅速赶赴火场,利用应急广播指挥人群有组织地疏散。

4、疏散路线尽量简捷,就近安排,走道内应设疏散指示。

5、疏散引导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统一指挥。

四、扑救一般初级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当火灾发生时要沉着冷静,采用适当的方法组织灭火、疏散。

2、对于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战机,迅速消灭。

3、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再开展全面扑救。

4、火灾扑救要服从火场临时指挥员的统 一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5、当消防人员赶到后,临时指挥员应将火场现场情况报告消防人员,并服从消防人员统一指挥,配合消防队实施灭火、疏散工作。

6、火灾扑救完毕,保卫部门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落实“三不放过”原则,处理火灾事故。

五、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所有参加灭火与应急疏散工作的工作人员应打开通信工具,确保通讯畅通,服从通信联络组长的调遣。

2、救灾小组成员应在火场待命。

3、医务室人员在现场及时救治火场受伤人员,必要时与地方医院联系救治工作。

4、应调集车辆,确保交通畅通。

5、指定专人对被抢救、转移的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登记。

六、日常工作:

1、落实消防责任制,宣传消防知识,提高员工消防意识。

2、每年应保证1-2次消防演习。

3、定期检查、维护消防设施。

公司消防应急预案范文篇2

为加强和规范公司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落实消防工作“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原则,构造“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消防安全应急体系,全面提高公司应对火灾的能力。

二、制定预案的目的

制定消防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公司面临突发火灾事故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针对火势实施有组织的控制和扑救,避免火灾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贻误战机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制定预案的依据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本公司消防安全制度为依据,严格依法实施。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公司成立消防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公司火灾现场指挥,消防安全应急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和公司分管安全保卫的副总经理及有关部门(单位)成员组成。

总 指 挥: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担任。

副总指挥:由公司各分管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担任。

成 员:由__担任。

消防应急指挥部职责:指挥协调各工作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引导人员疏散,及时控制和扑救初起火灾;协调配合公安消防队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下设六个专门工作组

(一)义务消防队(灭火行动组)

队 长:

副队长:

成 员:

义务消防队职责:现场灭火、抢救被困人员。

义务消防队可进一步细分为灭火器灭火小组、水枪灭火小组、物资疏散小组等。

(二)疏散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疏散引导组职责:引导人员疏散自救,确保人员安全快速疏散。在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走错的地点安排专人值守,其余人员分片搜索未及时疏散的人员,并将其疏散至安全区域。

(三)安全防护救护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安全防护救护组职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并视情转送医疗机构。

(四)火灾现场警戒组

组长:

成员:

火灾现场警戒组职责:控制各出口,无关人员只许出不许进,火灾扑灭后,保护现场。

(五)后勤保障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通信联络、车辆调配、道路畅通、供电控制、水源保障。

五、火灾处置一般程序

(一)报警:公司员工、值班人员发现火情后应立即向公司消防中心和保卫部报警,根据火情可直接报“119”火警。

(二)接警:保卫部、消防中心接警后,应立即向公司领导和消防应急指挥部报告,通知各工作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启动应急预案。

(三)处置:指挥各工作小组、义务消防队迅速集结,按照职责分工,进入相应的位置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四)清点:处置结果后或在公安消防队到场后,及时清点人员和已

疏散的重要物资,查清有无人员被困于火场中以及有哪些重要物资需要疏散,并将情况及时告知火场指挥员。

六、善后工作

火灾扑灭后,由保卫部协助公安消防部门:

(一)保护火灾现场;

(二)查明火灾原因;

(三)调查火灾损失。

七、责任追究

对发生火灾事故、损失严重的单位(部门)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给予严肃处理。

公司消防应急预案范文篇3

一、前言

为切实加强消防管理,防止和减少突发火灾危害,确保港口生产、物资、设施和人身安全,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消防应急预案》。

本《消防应急预案》适合于公司火灾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救援。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能

2.1消防应急领导小组的构成

公司的“某设施保安应急小组”是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领导小组。该组织由公司董事总经理、安全及风险管理、操作部、设备部及资讯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日常工作由安全及风险管理部负责。

下表为“某设施保安应急小组及联系方式” 成员姓名职位具体任务联系方式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在启动本《消防应急预案》时,由公司董事总经理任总指挥、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总监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公司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2.2消防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审查、批准和修订。 2.组织实施本《预案》,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预案》演练。 3.检查落实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火灾现场的组织指挥:发布命令、事故报警、灭火救援、现场警戒、治安保卫、人员物资疏散、道路管制、内外联络等。 5.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6.安排受损设施抢修,恢复生产。

7.本《预案》明确闻___,___,___为日常消防工作责任人。

8.本《预案》在公司发生火灾危害时启动。对于一般火情,公司保安在接报后,立即向119报警,同时迅速地组织扑救工作。

9.重大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地点: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火灾现场)。

三、港口防火重点部位

A.仓库、变电所、加油站、水厂;

B.木材、沥青、化工原料、纸浆、卷筒纸等易燃易爆物品作业现场和堆存区域;

C.办公及生活区域、劳务基地;在港船舶发生火灾时,公司负责配合协助当地(水上)消防部门、海事部门等开展灭火救护工作。

四、重大火灾应急反应程序

4.1 关于火灾应急通讯的规定

1.固定电话报警号码(操作部中控室):、2.闸口保安:

3.安全及风险管理部: 4.高频报警通讯频道:

操作部中控室、现场调度:1频道 安全及风险管理部:

5. 6.火警电话:119

4.2消防设施及人员配置

1.港口各部位消防器材由各部门责任人定期检查,确保符合规定使用标准。

2.消防地栓、管道等消防设施由保安专职人员负责定期检查,确保符合规定使用标准。 3.消防重点部位设置防火禁烟标志。 4.绘制港口消防设施、器材平面布局图。

5.警报装置、电话、对讲机等联络设备确保开启,使用畅通。 6.保安(消防)人员确保24小时值勤。

7.保安人员24小时定期或不定期对上述消防重点部位进行巡查;仓库、变电所、加油站、水厂由库场队、设备部负责自查。

8.保安队按规定对进出港口的人员、车辆、物资进行检查;对可疑人员、物资或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港口严格盘问检查。

4.3消防重点部位出现一般火情的应急措施

1.火情所在部位发现人员应立即向保安(或中控)报告;根据火情实际情况同时向119报警。

2.保安消防人员必须在5分钟内赶赴现场扑救。

3.相关部门兼职消防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就近利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扑救,及时疏散人员和重要物资。

4.4消防重点部位出现重大火灾的应急措施

1.发生重大火灾,必须按照“救人重于灭火、防范胜于救灾”的原则,积极组织力量,快速实施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行动。

2.公司相关部门职责分工:

(1)按《预案》要求领导小组成员进入指定位置,进行现场组织指挥,领导灭火救灾工

作。总指挥发布灭火救灾、人员物资疏散、暂时停工停产、应急终止、恢复生产等命令及对

外信息发布;相关部门负责人根据职责分工,立即进入应急状态。

(2)安全及风险管理部负责协助总指挥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及时向119报警;组织公司内部保安(消防)人员及有关人员进行扑救;负责现场警戒、治安保卫、道路管制、内外联络等;组织进行事故调查处理;配合当地消防部门开展灭火行动。

(3)设备部负责拉断电源,确保水源;负责火灾后港口受损设施、设备的修复。

(4)操作部、库场队、机械队根据火情按“火灾应急领导小组”要求负责下达停产、人员和物资疏散指令;调遣必要的设施、机械和人员投入火灾救援行动。

4.5办公生活小区、劳务基地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

发现火情立即向保安报警(或大声呼叫报警)。

保安(消防)人员5分钟内到达火灾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开展灭火行动;及时向发现者了解情况,采取控制措施,防止蔓延;查明火源和人员是否受到威胁。

对范围不大的小火,立即使用附近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并及时向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报告现场情况。

迅速切断电源;关闭锅炉和液化汽;通风系统,控制火势扩大;注意保护、隔离其他区域。

利用广播、喊话稳定人员情绪,维持秩序,由现场保安将公司机关、后勤或劳务人员从小区大门(劳务基地大门)迅速向周围安全地带转移疏散。

组织抢救重要物资、贵重物品、档案等。

配合当地消防部门开展扑救工作。

当确认火已熄灭,立即排烟、抽水,彻底扑灭余火;布置人员值守,严防余火复燃。在没有得到有关部门许可前,任何人不得擅自破坏现场。

10.详细记录火警发生时间、地点、火警发现者、火灾种类、施救情况等。

五、培训与演练

A.运用各种工具、手段,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消防意识,明确防火灭火在港口企业的重要意义。

B.积极采取外培和内培的办法,加强专、兼职消防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使用消防器材。

C.除昼夜巡查外,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消防)检查和法定假日前的安全(消防)大检查。

D.根据生产和季节特点,每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提高实战水平。

第8篇:小学疫情舆情应急预案**小学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小学疫情舆情应急预案**小学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水平,有效应对和快速化解网上舆论危机,支持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占领各种网络信息传播载体,形成学校网络舆情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机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上出现的对学校社会声誉、教学秩序、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学校师生生活、工作、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将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校应急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2.预防为主原则。学校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应做好网络舆情突发的预防工作。

3.协同一致原则。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处置好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三、组织机构和保障

1.东案小学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王红林

副组长:陈东华

成 员:各科室负责人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

四、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学校信息处及其他处室对本校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学校处室发现重大网络舆情后,要按照快速、畅通原则和逐级报告、双重报告等要求,及时将情况报告学校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校长。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召开碰头会,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快速及时内将事情原由、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等组织成汇报材料,并做到30分钟内口头汇报和90分钟内书面汇报。如有必要,需将材料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沟通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面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按照信息内容的不同,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需按以下不同办法分类处置:

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学校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学校主要领导和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统一回复;

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当日回复处理意见并告知回复处理结果具体时日。

2、属对学校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

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及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3、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如属于学校内部人员,以说服教育为主,情节恶劣者按学校相关校规校纪给予处罚,如属于校外人员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4、属对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积极意义类的,要积极采纳建议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四)动态跟踪。学校要落实专人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学校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五、后续工作

(一)善后处置

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指导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二)总结分析

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会同参与处置的相关部门(单位)对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预案。

对玩忽职守、造成严重损失的,要报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小学疫情舆情应急预案**小学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为快速妥当处置全区教育系统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有序引导网络舆论,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建立健全职责明确、运行高效的新闻宣传快速反应机制,依据兖教体字【2017】17号文件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

指导思想

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的,以突出针对性、权威性、导向性为要求,立足全局,主动协调,积极应对,切实提高突发舆情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应对效率。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工作方针,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澄清事实,解疑释惑,引导舆论,维护稳定,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

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长:袁景利

小孟镇中心小学

校长

副组长:韩学功

小孟镇中心小学

副校长

员:王

小孟镇中心小学

教务主任

小孟镇中心小学

少先大队总辅导员

刘红星

小孟镇中心小学

总务主任

张永平

小孟镇中心小学

教务副主任

小孟镇中心小学

校长办副主任

侯来倩

小孟镇中心小学

少先大队辅导员

仇先强

小孟镇中心小学

会计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韩学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及新闻发言人,张蒙同志为联络员。

3、职责

(1)突发舆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执行上级应急处置指令和工作任务,安排部署突发舆情所指事件的主体、调查、研判、协调和应对处置工作,做好基本情况进展及相关措施的上报工作,全面领导、协调部署本校的应对舆情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本预案适用范围,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或终止,下达应急处置指令。根据公开报道的需要,明确新闻发布原则,按照镇教委、教体局审定的发布内容,统一发布口径。

(2)突发舆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落实校委会、镇教委、教体局部署的各项任务,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同时要做好突发舆情所指事件的调查资料收集、汇总、调查过程和应对处置,并及时向镇教委、教体局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我校的良好形象。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突发舆情,是指在我校工作职责范围内不可预测或意外、突然发生的并需要及时澄清、化解的的网络舆论事件;上级通报的立即执行和落实做好新闻发布的事件;突发公共事件中涉及教育工作职能并需要做好新闻发布的事件。

五、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校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2、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3、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网络信息监测、报告、通报

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4、服务发展,防止危机。立足于服务师生、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采取法律、管理、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效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六、应急处置程序

1、发生突发舆情事件时,要及时作出反应,第一时间掌握问题线索,分析判断事件状态及趋势,校长于第一时间向镇教委主要领导报告。同时,校长于第一时间向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口头报告。

2、舆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获得突发事件信息后,按照本预案适用范围,研究决定是否启动突发舆情应对应急机制。并于15

分钟内将事件起因、背景、初步处置措施等情况书面形式报镇教委及局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谎报。

3、本预案启动后,及时将新闻发布方案报镇教委及局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发布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涉及规模、影响和损失、应急处置情况、当前进度及主要原因等。发布形式:对外门户网站、热点论坛、报纸、广播、电视、信息通报会、新闻发布会等。

4、在具体处置过程中,在局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下,负责收集整理内外舆情并开展有效的舆论管理和引导工作,做好相关报告、说明等材料的撰写,进展情况及时报告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于难以把握的重大、敏感问题,及时按照局领导小组有关指示妥善处理。

5、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之后,上报相关舆论报道及事件信息情况,提请局领导小组决定,终止新闻宣传应急机制。

七、工作要求

1、积极主动,及时应对。突发舆情应急新闻宣传既要争取发布时效,又要确保信息准确。对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社会公众猜测和恐慌时,遵循“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在征得局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第一时间发布已认定的简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并根据事件发展变化和应急处置进程再作后续详细发布,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时效。新闻发布既要使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又要讲究策略,认真策划,循序渐进,确保事件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发布要适时、适度,要坚持正面宣传引导,使突发事件应急新闻宣传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理和维护稳定大局。

3、突出重点,分类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新闻宣传除及时发布事件相关信息外,应着重组织报道事件妥善处置情况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并宣传有关方面的知识。涉及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一般不作公开报道,可通过专报等反映。确需公开报道的,报局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根据授权发布。

小学疫情舆情应急预案**小学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水平,有效应对和快速化解网上舆论危机,支持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占领各种网络信息传播载体,形成学校网络舆情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机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上出现的对学校社会声誉、教学秩序、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学校师生生活、工作、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将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校应急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2.预防为主原则。学校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应做好网络舆情突发的预防工作。

3.协同一致原则。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处置好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三、组织机构和保障

1.东岗小学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魏宏舜

副组长:蔡继英

谢延平

成 员:各科室负责人

年级组长

团队负责人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

四、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学校信息处及其他处室对本校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学校处室发现重大网络舆情后,要按照快速、畅通原则和逐级报告、双重报告等要求,及时将情况报告学校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校长。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召开碰头会,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快速及时内将事情原由、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等组织成汇报材料,并做到30分钟内口头汇报和90分钟内书面汇报。如有必要,需将材料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沟通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面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按照信息内容的不同,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需按以下不同办法分类处置:

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学校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学校主要领导和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当日回复处理意见并告知回复处理结果具体时日。

2、属对学校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及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3、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如属于学校内部人员,以说服教育为主,情节恶劣者按学校相关校规校纪给予处罚,如属于校外人员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4、属对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积极意义类的,要积极采纳建议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四)动态跟踪。学校要落实专人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学校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五、后续工作

(一)善后处置

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指导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二)总结分析

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会同参与处置的相关部门(单位)对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预案。

对玩忽职守、造成严重损失的,要报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9篇:合生井控应急预案固井施工应急预案

合生固井

应急预案及HSE井控安全

陕西合生科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合生固井井控应急预案 第一条目的和范围

1.为确保在发生井控险情时能采取有序有效的救助措施,特制定本预案。

2.本预案规定了合生固井队伍在发生险情的情况下,应急管理控制的方法和程序。 第二条组织机构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经理

成员:副经理、HSE监督员、调度员、修理工、技术员 2.应急办公室

公司井控应急指挥中心设在定边基地,电话:0912-4229903 调度室负责应急信息收集、传递。 第三条职责

1.井控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井控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是井控应急第一决策人,全面管理应急资源。

(2)井控应急组长下达井控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关闭命令,进行井控应急组织、协调、通讯联络工作,就近调集救助力量。 2.部门职责

负责做好水泥车、灰罐车出车前的充分准备,在不能开启井场动力的情况下实施压井,并按要求配齐车辆防火罩及灭火器。带队负责人负责向钻井队井控应急小组和服务部井控应急小组汇报。

第四条井控应急程序

1.汇报程序:公司任何人或组织接到井控应急求援信息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汇报内容必须包括:险情发生时间、地点、严重程度。

2.应急预案的启动: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井控应急求援后,由调度立即安排压井车辆及相关材料的准备,根据井控现场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实施压井作业。

3.井涌应急作业中,根据钻井项目部方案完成应急任务,并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应急动态。 4.井喷应急作业中,根据钻井项目部安排进行,同时,在接到井喷应急求援后,安排现场应急负责人,安排应急车辆、人员、器材物资,以及值班等事项。 5.井控应急设备、材料:水泥车、灰罐车、供水车、水泥头等。 6.应急人员:

应急人员应包括:经理、队长、技术员、调度员、HSE监督员、汽车驾驶员、固井操作工,人员总数不得少于10人。

公司应急人员为应急领导小组人员。

7.井控应急工作完成后,应急领导小组对应急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并上报。 第五条预案的关闭与验证

由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现场险情状态,在事态恢复正常的情况下,经过验证做出决定,由应急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宣布关闭。

第六条井控应急救援培训计划、培训及演习应急培训、演习计划

1. 由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每年至少一次,培训情况备案。参加培训的人员为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应急保障系统和应急信息系统具体实施人员。 2.应急预案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在培训结束后备案。 3.井控应急预案演习。

(1)每年根据实际组织进行一级井控应急预案演习,演习结束后向应急办公室上报应急演习总结报告、演习记录。

(2)应急救援必要时可联络相关单位共同参加,通过组织模拟实战演习,检验和提高对井控险情的应急反应、协同应变的处置能力。

(3)应急演习计划和应急演习总结要备案,以便实施有效的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七条应急预案管理维护

1.本预案由应急领导小组人员维护、管理,根据井控应急预案演习及应急机构成员变更、联系方式变化情况,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后发布、实施。 2.预案的修订由应急领导小组进行并备案。

3.联系电话的即时更新由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人员进行,并通知(发放)应急预案所有相关人员和单位。

第八条本预案由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合生固井井控应急联系电话表 单位

姓名

电话

手机

组长

朱建祥

15291886092

副组长

伍小兵

13609227938

副组长 王文辉

15193602666

技术员兼

HSE监管员

靳刚

15209340999

调度员

张双宝

0912-4229903

18791805226

车队长

合生固井井控应急汇报程序 固井施工应急预案

一、井眼准备

1、完钻、通井时井漏

预案:堵漏,堵漏成功后,筛掉大颗粒的堵漏材料,起钻下套管。

2、气井发现井队不通井

预案:气井、特殊井必须原钻具通井(苏里格除外),否则不允许下套管。

3、气井通井泥浆性能不符合要求(粘度≤65-75秒) 预案:重新下到井底,调整泥浆性能,提高泥浆的流动性能。

二、下套管作业

1、套管内掉落物

预案:停止下套管,分析原因,若不影响固井施工时可进行后续作业;若可能导致留水泥塞甚至引起水眼堵死时,请示相关领导后起套管。

2、下套管中途井漏

预案:停止下套管,循环处理泥浆,返出正常后再下套管。若堵漏无效,漏层在上部,不会导致油气层固井质量不合格,请示上级主管领导同意后,制定漏失井固井的相应措施,继续下套管固井。若漏层在油气层及以下,可能导致油气层固井质量不合格,必须起套管堵漏。

3、下套管遇阻

预案:立即接方钻杆,不允许方钻杆进入转盘面以下,开泵循环,上下活动套管,下压吨位一般不超过20吨。

4、下完套管开泵时蹩泵,循环不通

预案:若判断套管外堵,则活动套管,小排量间歇挂泵,蹩压猛放回水。若还不能开泵则起出部分套管,循环处理。若套管内堵,起套管。

5、下完套管井漏不返

预案:配堵漏浆堵漏,建立循环。若堵漏无效,判断漏层明确,而且在产层以上,漏层吸收量大,提出处理措施,请示领导,在不影响产层封固的情况下,可进行固井施工。若可能对产层封固质量有影响,则继续堵漏。

6、套管下不到井底

预案:a. 接方钻杆,开泵循环,活动套管,严禁将方钻杆下入钻盘面以下; b. 清查、核实套管根数及长度;c. 查明原因,人工井底是否满足地质要求,如果现场不能确定,请示领导;d. 油井在满足地质要求的情况下,请示主管领导,可以考虑做假接箍; e. 在以上措施均不满足的情况下,起套管。

7、固井前循环压力高

预案:循环钻井液,观察压力有无下降趋势;排除地面因素;若仍不能搞清楚原因,循环压力无下降趋势,且压力高于5Mpa,请示相关领导处理。

8、遇到钻井液太稠,可能导致下套管过程井漏

预案:控制套管下放速度(不能大于30秒/根),减少压力激动,每下500米套管循环稀释处理一次钻井液。

9、下套管前未换与套管同尺寸的封井器闸板芯 预案:考虑井控和固井完蹩压要求,在保证井控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适当时机必须换闸板芯。

10、发现分级箍入井还没有量尺寸

预案:停止下套管,及时与管具公司联系,询问同批次分级箍的尺寸,再测量胶塞尺寸,相符合后再下套管。

11、发现碰压圈未装

预案:若下入套管不多则起出套管装碰压圈;若下入套管较多应及时了解情况,请示相关领导,替量时可多留150-200米水泥塞。

12、悬重不正常

预案:查清原因,如不是指重表原因,原因不明则可以拒绝施工。

三、固井前准备工作

1、水不够,供水不正常

预案: a. 气井水量在满足配浆及前置液总量的情况下再附加20%,可进行施工;油井用钻井液替量应请示主管领导,否则停下等水; b. 供水系统不符合要求,停下整改。

2、井队设备不正常

预案:a. 气井固井时如有一台泵正常,另一台泵不正常,必须请示主管领导后方可施工,同时水泥车做好替量准备。

3、固井设备不正常

预案: a. 固井前供水车不正常:若有足够的备用3台4〞潜水泵且供电设备正常,可用潜水泵供水固井;b. 气井固井必须保证注水泥车及泡沫液车正常,方可施工,或修理设备、调换设备,等设备正常或调换设备到来时,再进行施工;c. 灰罐车不正常,若压风机坏,可接钻井队气源,若灰罐车到不了井,应重新组织灰; d.立式罐下不出灰,有把握修好立即组织修理,没把握修好重新组织上灰。

4、井口配件不全或损坏

预案:胶塞未带或检查不合格则重新组织;水泥头挡销打不开则换水泥头;平衡管坏若灰量大于4车必须重新组织;泵压表坏必须更换;

5、流量计坏

预案:与钻井队通气,人工计量准确,根据泵冲校核泵的排量,分级固井的一级可留少量水泥塞;或重新组织。

6、固井前泥浆性能达不到要求

预案:钻井队必须按要求处理泥浆(原则:流动性良好,粘度要求<55S)。

7、固井前检查套管数据有问题 预案:多下少下套管,查明原因,将套管下到预定位置;短套管位置下错,请示甲方项目组;若多种壁厚或钢级,套管位置下错,性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请示相关领导起套管。

8、固井前发现油井井口未割焊无法蹩压 预案:必须割焊井口,达到蹩压要求。

四、固井施工

1、注灰压力高

预案:降低排量,注意观察。

2、注水泥过程中水泥车不正常,密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预案: a. 余灰量大,将余灰倒换到另外一台水泥车上; b. 注灰后期密度低,停止注灰,若余灰量小,满足产层封固,压胶塞,顶替;若余灰量多,不能满足油气层要求,换车或修车,绝对不能将不符合要求的水泥浆打入井内。c.降失水配方,若因水泥浆太稠密度打不起来,可视情况,在水泥浆能流动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密度施工。

3、注水泥过程中,灰罐车不正常

预案: a. 装领浆的车不正常,如下灰堵等则不注该车灰,如压风机不正常则接其它气源进行下灰作业;b. 尾浆灰不正常时,若余灰量大,有把握整改好可排除故障,若余灰量小压胶塞顶替。

4、注水泥过程中供水车不正常

预案: a. 余灰量大,抢修供水车,同时抢接潜水泵,争取继续施工; b. 余灰量小,可保证产层封固的情况下,停止注水泥,压胶塞顶替。

5、挡销打不开

预案:卸水泥头套管,压备用胶塞,接水泥头,顶替,如无法压备用胶塞计量顶替,管内留300米水泥塞,待水泥浆稠化,间歇挤水泥,关井蹩压(超过静液差5-8MPa)侯凝。

6、胶塞未压下去,已开始替量 预案:预留200米水泥塞;

7、压胶塞时水泥车压力较高、且有迹象表明可能压不下

预案:检查井口各闸门处是否有水泥浆引起的堵塞,挡销是否打开,水泥车出口闸门是否打开。

8、顶替过程中发生漏失

预案:降低排量,继续顶替,密切观察记录泵压变化;

9、计量已够,不碰压

预案:立即停止顶替,确认胶塞已压入,准确计量,可多替总量的3%后停止顶替,若认为计量有一点误差,继续替量,密切关注井口返出正常、压力变化;

10、替量过程中压力忽高忽低 预案:a. 顶替时排量不变,泵压忽高忽低,判断环空是否有砂堵,应降低排量,继续替量,压力异常高时可停止顶替,待压力降低后再开泵。

11、压力低于正常压力

预案:继续顶替,观察井口返出是否有无漏失,检查顶替设备是否正常,排量有无变化,判断套管是否有问题,钻井液是否短路;分级固井时,分级箍是否提前打开;若井漏,泵上水正常,继续替量;若保险销子蹩掉,倒换泵或换保险销子;如循环罐液面低,导致泥浆泵上水不好,需快速补充泥浆;若套管破裂钻井液短路,则停止顶替,分析原因,有条件时请示主管领导。

12、顶替时泵压升高 预案:a.判断井下是否坍塌,或套管内堵,水泥浆是否初凝,降低排量顶替,密切观察泵压、排量变化;b. 油井控制最高压力25MPa,

13、浮箍浮鞋的回压凡尔失效

预案:a. 防回水不断流,再蹩一次压,超过静压差3~5 Mpa,再关井侯凝,侯凝时压力不高于静压差3Mpa;

14、现场灰与复合实验不符

预案:a. 在水罐内湿混缓凝剂;b. 如不能进行调整,应重新组织灰。

15、立式罐里的灰下得慢

预案:在满足稠化时间的情况下继续下灰;若余灰量不多停止下灰。

16、下灰时,混浆池没有水泥

预案:停下,尽快检查,如不能修好者倒下灰管线到另外一台水泥车上。

17、注一级尾浆时灰罐车下灰不正常

预案:余灰量小,压胶塞替量;余灰量大,视情况可考虑倒换到另一台水泥车。

18、碰压后稳不住压

预案:先检查管线、车辆、水泥头处有无刺漏,若无刺漏,考虑套管内或胶塞有问题,此时卸压观察井口,井口正常,开井候凝;井口不断流再碰压(不要超过第一次最高压力),关井候凝。

上一篇:区角智力游戏下一篇:学校安全工作讲话材料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