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症与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和治疗对照性临床观察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 小儿肥胖症正以每年上升的趋势在发生。小儿肥胖症是儿童机体内部过多积累脂肪[1], 超过儿童升高比例下正常计算体重的20%及以上。重度肥胖为超过标准50%及以上, 中度肥胖为超过30%~49%, 轻度肥胖为超过29%。对于儿童正常发育而言肥胖存在很多不良影响, 是引发众多疾病的关键因素, 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了能够进一步研究小儿糖尿病与小儿肥胖症之间的关系, 现对该院收治的22例小儿肥胖症患儿与22例不伴肥胖儿童研究结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的22例不伴肥胖儿童以及22例小儿肥胖症患儿均选自该院2012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儿童中, 参照组为不伴肥胖儿童, 其中10例为女性, 12例为男性, 最大年龄14岁, 最小年龄2岁, 中位年龄 (8.24±4.23) 岁;实验组为小儿肥胖症患儿, 其中11例为女性, 11例为男性, 最大年龄15岁, 最小年龄3岁, 中位年龄 (8.124±4.57) 岁。两组儿童均排除肿瘤疾病、器质性疾病以及感染等症状。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该院收治的22例不伴肥胖儿童以及22例小儿肥胖症患儿基础资料, 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在检测两组儿童各项指标之前, 需要在前3天予以儿童不低于150 g含糖量的食物, 保持儿童进行正常活动, 停止使用可能形成干扰的药物。采取己糖激酶法来对两组儿童血糖情况进行检测, 检测当天儿童均需要进行12 h空腹, 并且给予患者1.75 g/kg的葡萄糖, 但是最多用量不可以超过75 g, 加入250 m L纯净水进行溶解之后需要在5 min之内完成口服。分别采取两组儿童在服用前以及服用后的静脉血进行血糖值测量。

1.3 观察指标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进行分析, 餐后2 h血糖低于7.8 mmol/L, 空腹血糖控制在6.1~7.0 mmol/L范围内。糖尿病患儿餐后2 h血糖超过11.1 mmol/L, 空腹血糖控制超过7.8 mmol/L;耐糖量异常患者餐后2 h血糖超过7.8 mmol/L, 但低于11.1 mmol/L。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收治的22例小儿肥胖症患儿以及22例不伴肥胖儿童均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所有临床资料, 两组儿童经分析后糖尿病、葡萄糖耐量异常对比分析率以[n (%) ]的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 两组儿童经分析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对比用 (±s) 形式表示, 予以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小儿血糖情况

经检查后实验组儿童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对比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对比分析两组小儿异常情况

经检查后实验组儿童糖尿病、葡萄糖耐量异常等指标与参照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小儿肥胖症是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 任何年龄段小儿均可发病, 可能与饮食、遗传、运动、环境等因素有关。儿童机体热量消耗与食物摄入量失去平衡之后可能大量囤积脂肪导致营养失衡[2]。小儿肥胖症一般都是因过量摄入油腻食物与甜食, 且降低活动量进而增加皮下脂肪厚度形成肥胖症状。小儿肥胖症不仅导致儿童出现严重负面心理, 也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性格与心理障碍。小儿肥胖症可能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之间存在关系, 肥胖症患儿会降低机体胰岛素受体, 增加发生高胰岛素血症的概率。胰岛素在结合胰岛素受体之后才能够充分展现生物学作用。在降低胰岛素受体数量之后可能引发胰岛素效能减少, 提升胰岛素分泌功能代偿作用进而提升发生儿童糖尿病的几率[3]。此次研究显示小儿肥胖患儿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临床治疗小儿肥胖症中不适合使用药物治疗, 可以给予户外锻炼、合理饮食等指导。儿童处于发育阶段, 如果不合理或者过于激烈的治疗可能对儿童日后生长造成影响[4]。在给予儿童饮食控制的时候需要家长全力配合, 促使家长能够了解相关知识, 给予儿童正确的饮食, 不予以儿童高糖、高脂肪食物。并且需要家属提醒儿童肥胖的危害, 提升儿童自觉性。在治疗小儿糖尿病中与其具备相通之处,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促使儿童体内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进而形成尿糖或者高血糖。小儿糖尿病具备病情严重且起病急等特点, 多食、多尿以及多饮是主要症状。小儿肥胖症与小儿糖尿病存在关系, 因此需要以控制儿童饮食方式来治疗两种病症[5]。

综上所述, 小儿糖尿病与小儿肥胖症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是引发小儿糖尿病的关键因素, 对于肥胖症儿童需要予以多运动、控制饮食方式来恢复正常。

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糖尿病与肥胖症之间的关系, 且分析治疗对照性以及相关性。方法 将该院2012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22例小儿肥胖症患儿作为该研究的实验组, 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22例不伴肥胖儿童作为该研究的参照组, 对两组儿童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尿病、葡萄糖耐量异常等情况予以分析。结果 经检查后实验组儿童空腹血糖 (5.91±0.42) mmol/L、餐后2 h血糖 (8.74±0.47) mmol/L等指标比参照组儿童空腹血糖 (4.15±0.21) mmol/L、餐后2 h血糖 (7.14±0.52) 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检查后实验组儿童糖尿病发生率18.18%、葡萄糖耐量异常率27.27%等指标与参照组儿童糖尿病发生率0.00%、葡萄糖耐量异常率4.54%对比, 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经研究显示小儿糖尿病中肥胖症是引发疾病的关键因素, 需要以有效控制儿童饮食方式来改善肥胖症状, 在治疗小儿肥胖症以及小儿糖尿病的时候存在相通性, 均需要控制儿童饮食, 为以后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关键词:小儿肥胖症,糖尿病,相关性,对照性,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丽静.小儿肥胖症与糖尿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9) :222-223.

[2] 王金龙, 邓素华, 阎兆君, 等.健脾益肾冲剂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5 (16) :78-80.

[3] 杨惠琴.小儿肥胖症与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和治疗对照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 (10) :114-115.

[4] 崔金玉.小儿肥胖症与糖尿病发病率的相关性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 2014, 34 (12) :10.

[5] 魏苗苗.小儿肥胖症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 (3) :27-28.

上一篇:黄石园博园地域文化的体现与景观设计表达下一篇: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的强化对策之研究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