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经济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含储能电站的电力可中断负荷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电力能源是国家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在当前国内外对智能化、现代化社会建设大力推进的背景下,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解决电力供应缺口、缓解用电负荷高峰情况,不能简单的只依靠大力投资发电厂的建设这一粗糙手段,电网企业对用户的用电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可中断负荷以其在电力系统负荷调节上发挥的作用来看,可以作为虚拟的备用发电容量资源参与到对负荷尖峰的削减,其作用价值不可忽视。可中断负荷是电力市场中需求侧管理中的一种重要调节手段,它通过电网企业与参与管理用户间的双向互动,在遵照可中断负荷合约模式和内容的情况下,能够在做到电网企业经济运行的同时,保证电力系统的调节需求,实现电力系统的尖峰负荷有效降低,提升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本文主要讨论在实施可中断负荷管理中,电网企业这一主体经济效益的优化问题。首先概述了可中断负荷管理合约的基本内容,运作流程,整理了实施可中断负荷管理对用户以及电网企业产生的经济模型、效益分析。分析了一种可中断负荷合约管理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将用户用电行为信息数据化,建立数学模型,估算用户参与实施可中断负荷合约管理的成本和意愿,引导出用户的真实用电成本信息,从而优化可中断负荷合约中用户的中断容量,并通过算例进行验证分析,在该种合约管理形式下,能够使电力公司获得收益优化。随后讨论并验算了光伏储能电站的经济效益问题,对储能电站与可中断负荷管理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可中断负荷合约;经济效益;参与管理用户;电网企业;储能电站;优化分析

学科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

1.3.1 研究现状

1.3.2 应用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

2 可中断负荷管理模式分析

2.1 可中断负荷管理考虑因素

2.1.1 用户的选择与分类

2.1.2 缺电比率

2.1.3 提前通知时间

2.1.4 中断持续时间

2.1.5 补偿程度

2.2 可中断负荷合同及运作流程

2.2.1 现行电力市场可中断负荷合同

2.2.2 运作流程

2.3 可中断负荷经济模型

2.3.1 参与用户模型

2.3.2 电网企业经济模型

2.3.3 发电企业经济模型

2.3.4 非参与者经济模型

2.3.5 社会经济模型

2.4 总结

3 可中断负荷管理合约模式研究

3.1 可中断负荷合约管理方法

3.1.1 基于全系统OPF的可中断负荷管理

3.1.2 基于电力公司和用户利益协调管理

3.2 可中断负荷管理效益分析

3.2.1 可中断负荷对可靠性的贡献

3.2.2 可中断负荷对削减价格尖峰的贡献

3.2.3 可中断负荷对减少系统成本的贡献

3.3 可中断负荷管理合约模式的提出

3.3.1 合约模式概述

3.3.2 合约模型

3.4 算例分析

3.4.1 算例背景

3.4.2 数据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可中断负荷与光伏储能电站协调优化

4.1 储能技术发展概况

4.1.1 储能技术

4.1.2 典型储能技术特性

4.1.3 储能电站并网面临的问题

4.2 储能电站应用

4.2.1 储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4.2.2 储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实例

4.3 储能电站配电网规划模型

4.3.1 配电网规划的数学模型

4.3.2 储能电站的经济效益模型

4.4 光伏储能电站经济评估算例分析

4.4.1 基础数据

4.4.2 算例结果分析

4.4.3 结果分析与研究

4.5 可中断负荷与光伏储能电站协调优化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本文研究结论

5.2 进一步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环境综合整治论文提纲下一篇: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