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驾校学员冬季行车安全意识的几种方法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汽车作为普通代步工具走入了千家万户。据统计, 截至2016年上半年, 全国机动车驾驶员总数超过3.4亿, 其中汽车驾驶员2.96亿, 占驾驶员总量的86.55%, 特别是新领证机动车驾驶员达1611万, 其中汽车驾驶员为1500万。从统计结果来看, 自2015年以来, 驾龄不超过1年的驾驶员数量大于3500万, 新领证驾驶员数量激增。

与汽车总量及驾驶员剧增相对应的是, 我国交通事故数量居高不下, 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 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10万人。这意味着每隔5分钟, 就有一条生命丧身于车轮之下, 每一分钟都有一人因交通事故而伤残。而交通事故中75%以上的事故是驾驶员操作失误造成的, 这种情况在冬季冰雪路面尤为频发。2015年12月17日早上7时许, 成都成龙大道红砂村路口发生一起11车连环追尾事故。一辆蓝色大巴车因路面打滑, 追尾前方一辆面包车, 巨大的冲击力使前面的车接连相撞。大巴车司机林某称, 当时发现前方车辆正在路口等红灯, 自己也准备刹车, 但刹车怎么踩也停不下来。刹车为何突然“失灵”?最终交警给出了答案——路面暗冰。2014年1月3日上午9时左右, 四川境内遭遇大雾袭击, 内宜高速宜宾往内江方向118公里路段发生多车连环追尾交通事故, 导致14辆车不同程度受损, 造成2人死亡, 10余人受伤入院。一名客车上的乘客称, 事发时该段高速路上大雾弥漫, 能见度极低。“追尾事故发生后, 驾驶员大声呼喊乘客往客车前部集中, 就在驾驶员招呼大家时, 后车已经追尾碰了上来, 客车和货车挤成一团, 车门也无法打开。”该乘客称, 情急之下自己急忙使用安全锤将玻璃砸碎, 全车人才得以逃生。血淋淋的案例告诉我们, 为确保冬季安全行车,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由于冬季霜多、雾多及气温低, 即给教练员和学员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困难, 又给日常行车带来了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所以, 参训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特别是冬季这种特殊天气下的教学行车安全, 加强对冬季行车安全的认识, 提高冬季行车安全的意识, 才能确保冬季安全行车。

2 提高冬季行车安全意识的方法

通过总结冬季行车安全防范措施的相关经验, 归纳出提高汽车驾驶学员在冬季行车安全意识的五种方法。

(1) 驾驶中做到“缓加油”的方法。在起步和加速过程中, 加油要轻而缓, 目的是防止轮胎打滑和侧滑的发生。当加油过急时, 车辆驱动轮产生的驱动力大于车胎与路面的附着力, 从而造成驱动轮的空转, 导致车辆横向偏移, 即所谓的甩尾。为避免车辆的打滑和侧滑等情况的发生, 应该控制住踩踏油门的急、缓程度, 保证冬季行车安全。

(2) 驾驶中做到“巧减速”的方法。在停车和减速过程中, 减速和加速一样, 也要轻而缓, 目的是使发动机的转速下降, 带动驱动轮的转速随之下降, 达到车辆制动的效果。这个过程中先用引擎及车身重量将驱动轮的转速降下来, 接着轻而缓的踩制动器, 同时感受车身是否偏移, 控制踩入制动器的深浅。为避免车辆的打滑和侧滑等情况的发生, 应该准确控制住踩踏制动器的急、缓程度, 保证冬季行车安全。

(3) 驾驶中做到“慢转向”的方法。在车辆转向过程中, 首先控制车速, 保证车辆在低速行驶中进行转向, 同时慢打方向, 尽量使转弯半径增大, 从而达到转弯的目的。为了避免转弯时发生侧滑状况, 在打方向时要轻、顺、缓, 将车尾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外侧甩出的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保证冬季行车安全。

(4) 驾驶中做到“平稳驾驶”的方法。在车辆行驶过程中, 驾车时要注意车辆的平稳, 杜绝急加速、急刹车、突然转向等危险操作, 避免发生侧滑等危险状况的发生。只有在冬季冰雪路面中, 均匀驾驶, 中速行驶, 才能保证冬季行车安全。

(5) 驾驶中做到“多预见”的方法。在冬季雨、雪、多雾及路面结冰的状况下行车, 驾驶时要有预见性, 对行车过程中所发生的会车、超车、停车、转弯等情况进行操作前, 要综合判断路况及车况信息, 提前作出操作的预判断, 提前做出规避行车风险的操作, 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保证冬季行车安全。

危及行车安全的因素有很多, 而冬季行车安全意识不强是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汽车驾驶培训中的学员接触车辆时间短, 技术不熟练, 在冬季冰雪路面行车更容易引发事故。因此, 在汽车驾驶培训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提高驾校学员冬季行车安全意识的培训, 是非常必要的。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案例, 并结合驾校冬季培训的注意事项, 提出了冬季行车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总结出提高驾校学员冬季行车安全意识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驾校,安全,冬季行车

参考文献

[1] 陆春华.浅谈汽车驾驶培训中学员应激状态与行车安全.科技展望, 2016, 28:280.

上一篇: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下一篇:论财务共享模式促进企业管理会计职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