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心得体会

2022-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四季轮回中,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自身也在成长,面对身边的各种事物,必然会有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是我们思想成长的证明,也是我们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怎样写出适合自身的心得体会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个人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教师个人心得体会

中学生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个人体会

摘 要: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炼体能、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教学设计 技术动作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炼体能、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因此,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具体体现。所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者长期以来致力研究、探讨并努力解决的课题。通过体育课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设计好体育课是上好体育课、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只有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才会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技术动作,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确定教材,制定任务

依据体育教学大纲精神和教材安排,结合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先后排序,并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编组,充分考虑到教材搭配科学合理,锻炼的部位兼顾上、下肢,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学习专项技术,使身体各项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在确定教材之前,先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组织纪律情况等。例如:在高一第一学期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六个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组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铅球、支撑跳跃为一组,单杠、跳远为一组,长跑、篮球为一组)。制定课的任务是课堂设计的难点之一,要根据课的性质是属于新授课还是复习考核课提出明确具体的任务,所谓明确具体,就是提出的任务不笼统、不含糊,对完成每一个技术动作的情况有具体说明,实现“初步学会、初步掌握、改进、提高”等词语准确运用。如教学跳高的第二次课时教学任务确定为使学生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因此,将指导学生助跑起跳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穿插多级蛙跳练习,目的在于发展腿部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二、采取多种方法

(一)单脚交换跳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主要以踝关节的力量起跳,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原地跳时,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行进间跳时,规定跳的距离(20~30米)。以上练习重复2~3组。

(二)纵跳摸高是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力量而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方法。

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单手或双手摸高。每次练习10次左右,重复3~4组。

(三)挺身展腹、收腹跳主要发展腰腹肌力量和腿部力量。

动作方法:原地屈膝向上跳,空中做直腿展腹、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双臂向后上方打开,在空中形成一个背弓动作,落地时有意识收腹、屈膝缓冲。连续进行,可以做20~30次,重复3~4组等。

在指导学生跳高时,我想办法解决关键问题:怎样使学生起跳充分,高摆腿。我使用皮筋代替横杆,使学生在练习中增强信心。为了解决摆动腿高摆,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斜放皮筋(学生助跑一侧稍低)的方法,精讲多练,循序渐进,解决“放脚快、起跳充分”这一难点,在学生练习中,我注意发现学生存在的缺点,并着手指导。最后以游戏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争创好成绩,培养学生为集体争取荣誉的责任感,塑造团结、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三、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密度、场地与器材

体育教学任务,不仅包括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动作,更要使学生得到有效锻炼。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跳高分两块场地进行,这样一来,整个课堂的组织教学井井有条,大大减少了队伍调整的次数与距离,让学生有较多时间练习,充实了课堂内容,在一块35米长15米宽的场地上顺利完成这次课的教学任务。

总之,课前科学设计,课上认真落实,课后及时总结,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青梅,廖艳华.教学环境的转变在游泳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06).

[2]陈利和,彭跃清.体育锻炼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中兴趣的影响与作用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05).

[3]彭跃清,刘海燕,陈利和.变换情景法在有氧耐力项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06).

作者:刘婉

第2篇:对于活跃枯燥的高中政治课堂的个人教学心得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经验

1 牢固的知识和优秀的素质是活跃枯燥的高中政治课堂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有效性呢?在我看来,有效性便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传授知识,这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达到教学目标。而有趣性是什么呢?它就是在课堂不仅仅教授纯粹的理论知识,而且用做游戏、举例等方法来解释,使课堂更活跃,知识传授更简洁。

1.1 正确的的意识是必要的

有句老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思想先行。因此,老師要有丰富的知识,我们可以在秀秀时间多看一些报纸杂志和著名的文学名著,这些文学作品中有着很多先进的教学思想。另外,浏览著名的博客和网站也能增加自己的文学水平。或者加入一些政治qq群,在其中我们可以和其他政治教师讨论问题,了解其他先进思想增加我们的知识深度。

1.2 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尤其是在扩展自己课外知识面上

有些时候,我们会出现这样的疑惑:我们也想找到一些又有趣又合适的例子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知识点,但遗憾的是我们找不到合适的例子,即使最后勉强拿出一些不太满意的例子,课堂的有效性和有趣性也大大受损。结合我们的经验来分析,我们可以轻易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量,而政治这门学科包罗万象,会与各个学科相联系。因此个人知识储备量就更为重要了。那么我们要怎么办呢?我们要把握住每一个增加自己知识储备量的机会。我们还可以像其他人请教,充分发挥我们团结合作与不耻下问的精神。

1.3 老师的个人魅力与个人能力也是尤为重要的

这包括了老师的教学形态、课堂语言组织、对问题的处理等能力。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不同的老师使用同一个课件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用富有感情的声音和幽默风趣语言,加上诙谐的肢体动作来为学生们讲课,我们将观察到学生们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课堂知识传授效率大大提升,这就体现了老师的个人魅力。但是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只是用纯理论的话讲知识点讲出来 ,那么可以想象,学生们一定是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由此,在上课时,我们要先将自己融入到课堂中,充分激发自己的激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释放自己的人格魅力,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活跃起来,实现课堂有效性与有趣性的统一。

2 优秀的课堂组织是活跃枯燥的高中政治课堂的关键条件

高效的政治课堂学习效率不仅仅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优秀的课堂组织也是那“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一缕东风了。优秀的课堂组织是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和有趣性统一的关键。经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已经探索出一些课堂组织的规律与途径。

2.1 我们要对上课前十分钟足够重视

一我的想法,课前十分钟就是让老师与同学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所以每次上课我都会提前十分钟进入教室,然后播放ppt,让学生们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或者使他们预习这节课的内容。这种做法让学生们多了十分钟去学习,而且让他们提前进入状态提高政治课堂学习效率。在这个时间里,我也会为同学们解答问题或和他们交谈,通过这种方式我与同学们的关系更加亲近。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表现更活跃,提高政治课堂效率。

2.2 导入环节不能被忽视

好的开始会增加活跃课堂的成功率。我们可以使用例子或做小游戏的方式引发课堂主题,将同学调入我们设置的情景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当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上前谈论政治方面的新闻,培养他们自主思维能力。或让同学讲解一些小问题,同龄人间明显有更多交谈的可能性,这也会将课堂氛围活跃起来。

2.3 探究活动是课堂的一大亮点

我们可以根据重点来设置探究问题,甚至我们可以将问题设置成同学喜欢的模式,让同学们切实参与到课堂中。而且在为同学解答问题后,我们最好说“我讲解的清楚吗”而不要说“你们听明白了吗”。将责任归咎于自己身上可调动同学探讨问题的积极性。

2.4 不忽视课堂的最后几分钟

课堂最后几分钟同学的注意力被分散,学习效率降低。教师往往也忽略这几分钟。但一我的经验来看,我们可以举行活动,如举行一个小比赛“限时记忆”。比赛激发同学的攀比心,让他们投入进去,限时记忆会提高同学的注意力。这样的活动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成果。

活跃枯燥的高中政治课堂不一定要从上课方面着手,课下的一些举动也影响着课堂活跃性。比如对于作业的批改,认真阅读同学上交的每一篇作业,对于每篇作业认真批改并且给予评语。当同学看到这些评语后会有一种受到重视的感觉并且了解老师的辛苦。之后上课时同学可能表现的更活跃,注意力更集中。

课堂是老师体现价值的舞台,是学生迈向更高的台阶。将枯燥的课堂打造的更加活跃美好需要我们与同学的共同努力。我们教师要结合教材,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寻找一种更能被学生接受的传授知识的方法。这不仅仅提高学生的能力,也活跃了枯燥的高中政治课堂。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同学学习兴趣,对于活跃枯燥的高中政治课堂我们便成功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李立科.构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J].教学与管理,2005(22).

[2] 闫玉东.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N].文化时报,2007.

[3] 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新县任弼时中学)

作者:贺虎生

第3篇: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探析

摘要: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是教师通过理性思考而建构的关于教育的相对系统的和理论化的个人基本观念体系,它具有多种复合性特征。在实践意义上,教师个人教育哲学不仅有助于教师健康和有尊严地生活,而且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推动基础教育改革。

关键词:教师个人教育哲学;背景;内涵;特征;实践意义

实践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是教师实践知识中具有方法论性质的重要构成要素。探讨和分析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背景、内涵、特征和实践意义,不仅能深化对教师实践知识的研究,而且能为教师自觉建构个人教育哲学提供理论参照。

一、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彰显的背景

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逐渐彰显出其如下背景:

1.社会背景

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充分肯定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个人所拥有的世界观与教育观对其教育行为的直接指导作用,它在轻视个人价值、缺乏政治民主的社会中是难以获得“合法性”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当前我国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这就为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逐渐彰显提供了必要的社会背景,使教师建构个人教育哲学进而做“思想型教师”成为可能。

2.教育哲学背景

传统哲学被认为是与普通百姓无关的“贵族的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哲学传统发生了变化,从“贵族的哲学”到“平民的哲学”已经成为20世纪末哲学的重要转向之一[1]。作为对人生的思考的学问,哲学应该属于包括教师在内的每一个不愿虚度人生的人。在教育哲学的“殿堂”中,除专业教育哲学和公众教育哲学之外,应该有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席位”。教育哲学的“平民化”趋势为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逐渐彰显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哲学背景。

3.教师的教育理论背景

20世纪80年代之后,教师专业发展观经历了由强调教师掌握公共性理论知识的“理智取向”到注重教师建构个人实践知识的“实践—反思取向”的转变。后者认为,个人实践知识直接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教育理论的实践价值得以实现的必要中介。教师实践知识理论的重要开拓者康内利等人认为,概括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最重要的术语之一就是“个人哲学”[2]。因此,“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观为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逐渐彰显提供了重要的教师教育理论背景。

二、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内涵

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是教师通过理性思考而建构的关于教育的相对系统的和理论化的个人基本观念体系。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属于教师基本观念范畴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若把教育看做一个特殊世界,那么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就是教师对教育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因此,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属于教师的基本观念范畴。在抽象的程度上,它不仅高于教师所掌握的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所认同的教育原则,而且高于教师所拥有的学科教育观念。

2.包含教师的世界观和教育观

从专业知识结构角度说,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教什么”的知识,而且需要拥有“为什么教”与“怎么教”的知识。因此,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既包含教师的世界观,又包含教师的教育观。根据哲学基本领域的观点,教师的世界观主要包括本体观、认识观和价值观。教师的本体观是教师对自我、人生、他人、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观念;教师的认识观是教师对真理、知识、认识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观念;教师的价值观主要包括道德观和审美观。教师的教育观主要包括教育本体观、教育认识观和教育价值观,其中,教师的教育本体观是指其对教师、学生及其关系的基本观念;教师的教育认识观是指其对课程、教学、学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观念;教师的教育价值观主要包括教育本质观、教育的自我价值观、教育的学生价值观和教育的社会价值观。

3.形成于教师的理性思考

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是教师通过理性思考而形成的。首先,它是教师抽象思维的产物。教师只有经过对经验的归纳或对原理的演绎等抽象思维过程,才能形成相对概括的个人基本观念。其次,它是教师逻辑思维的产物。教师的基本观念可以源于直觉顿悟,但只有对其进行比较严密的逻辑论证,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教师才能使其相对系统和理论化。最后,它是教师自觉思维的产物。教师经由自发概括或无意识积淀而形成的缄默性基本观念不属于个人的教育哲学范畴,因为它丧失了哲学所应有的理性品质。

4.为教师运用和信奉

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是教师进行教育实践的预设性观念,它直接指导教师的整个教育过程。借助个人教育哲学,教师为自己的教育行为选择给出理由,做出解释和辩护。教师对个人教育哲学的运用以信奉为基础。如果声称有个人教育哲学但不运用,自己的教育行为轻易被与个人教育哲学相左的观念或指令所支配,那么,其个人的教育哲学就是虚假的,就是可能知道但没有被内化的他人的或教科书中的教育哲学。

三、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特征

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具有多种复合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具有价值性,蕴涵着教师对世界与教育的个人主观追求和价值倾向。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同时必须具有科学性,必须充分吸收和尊重真理。哲学对科学不仅具有价值指导性,而且具有容纳性。从词源上说,哲学即“智慧之学”。违背真理的“善”只能是“伪善”,反科学的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不是理性的个人的教育哲学。

2.本体性与条件性的统一

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的本体性主要表现为教师的世界观,是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经过教育学加工,它会对学生世界观的养成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的条件性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观作为教育之“道”指导着作为教育之“器”的教育方法,从而为教师有效传授本体性内容提供必要的方法论支持。

3.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的个人性表现为它反映教师对世界和教育的独特理解、价值判断和理想诉求。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同时必须具有社会性。由于个人视阈的局限,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建构离不开与他人的对话;由于个人是社会性存在,其建构也离不开社会所能提供的可能条件。不仅如此,教师建构个人教育哲学的目的不只是“自给自足”,更是为了创造理想社会。如果片面强调个人教育哲学的个人性而忽视其社会性,教师就有可能成为黑格尔所说的那种刻意显示自己特异性而不遵循事物普遍特性的“没有教养的人”[3]。

4.理智性与情感性的统一

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的理智性表现为其形成过程是教师的理性思考,其内容吸纳科学,内含真理,其结构具有内在逻辑性。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的情感性表现为它为教师所确信,成为教师的一种信念体系。教师对符合个人教育哲学的观点和行为会产生赞同、尊敬或钦佩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努力加以维护和追求;教师对违背个人教育哲学的观点和行为会产生反对、鄙视或憎恶等消极情感体验,并给予谴责和拒斥。从行为动力学角度说,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不仅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提供由理智而产生的真理性力量,而且提供由情感而激起的信仰性力量。

5.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的稳定性表现为教师把它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活信条加以坚守,如若改变或放弃,教师会产生自我否定感。其动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虽较难发生变化,但在主客观因素共同的作用下,其内容会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其结构会不断趋于系统和完善,其稳定性会不断增强;在其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或遭遇关键事件时,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也会发生质变。另一方面,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是“活”的观念,教师不仅用其指导自己的日常教育行为,而且用其对他人的或公共的教育现象作追根问底的审视或批判。

四、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实践意义

教师不仅是服务学生和社会的工具性存在,而且是主体性存在。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的实践意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教师健康地生活

当前教师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许多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是教师保障自己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它能帮助教师避免角色混乱。教师承担着多种期望角色,体验着多重角色冲突。这种现实使教师容易出现角色混乱,进而无所适从,造成心理问题。克服角色混乱的有效对策就是建立教师的自我同一性,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与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与信仰”[4]。显然,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是教师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根本主观条件。另一方面,它能帮助教师避免患得患失。在现实生活中,利害得失几乎无处不在,如果斤斤计较,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避免患得患失的重要内部策略就是既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建立个人的教育哲学,因为它可以给教师一种“安身立命”的精神境界,“无论是在和风细雨之下,或是在惊涛骇浪之中,他都可以安然自若地生活下去”[5]。

2.引领教师有尊严地生活

作为“人”的教师,教师的尊严表现为自由。因为“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作为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6]。作为“教师”的人,教师的尊严表现为专业自主。马克思指出,“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7]。专业自主意味着教师“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习俗”,自主地选择教育行为。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引领教师有尊严地生活的主要表现是:作为教师所信奉的个人的基本观念,它能为教师勇敢地追求专业自主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作为相对系统的和理论化的个人的基本观念,它能为教师自主地选择教育行为提供有力的解释和辩护;作为经过理性思考而建构的个人的基本观念,它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教师的专业自主行为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因而具有现实可能性。

3.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内涵丰富,其核心是一个人能把人的价值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对己追求个性自由,对人尊重和关心,对社会具有责任感。这些内涵正是哲学所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对于教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帮助作用表现在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在显性方面,教师个人教育哲学能够帮助教师运用自己的世界观给予学生更多的灵魂层次上的哲理性启迪。事实上,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灵魂触动和唤醒学生的灵魂,才能使自己的职业行为成为雅斯贝尔斯所说的真正的教育。在隐性方面,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能够帮助教师通过自己对教育理想的执著的追求给予学生人文素质以潜移默化的熏染。这正如特级教师吴非所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8]

4.促进教师推动基础教育改革

克服应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仍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然而,“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改革从来没有成功过”[9]。我国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素质教育难以有效推进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对存在弊端的教育体制的被动适应[10]。基于此,教师个人教育哲学能够帮助教师通过彰显个人主体性而成为表征人的本性的超越性存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一方面,它能促进教师抵制不良的教育体制之畅行。依靠个人的教育哲学,教师能够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追求,对不良的教育体制进行原点性的追问和批判,而不为其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它能促进教师推动正确教育体制之创生。教育体制是人制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在我国当代社会,它应该是而且能够是教师民主参与的结果。运用个人的教育哲学,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提出经由合理解释和辩护的建议,从而对正确教育体制之制定施加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F•迈克尔•康内利,D•琼•柯兰迪宁,何敏芳.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2).

[3]王燕.自由:教育的伦理之维[J].教育研究,2007(11).

[4]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8]吴非.不跪着教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鲁洁.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责任编辑:杨唯真〕

作者:吴义昌

第4篇:个人教师心得体会

——小谈: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许久以来,在南方的一座城市的一所知名的小学发生的悲剧性事件常常萦绕在我心中。这所学校的学生在课间吃零食时,有一名学生往班级中装零食的桶里吐了一口痰,教师于是以罚站作为惩罚。该学生回家后,将此事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家长,该家长是劳改释放人员,本来就有些心灵扭曲的他于是怀恨在心,潜伏在老师护甲的路上,残忍的杀害。无疑,这起悲剧性的罪责在凶犯,但是作为学校和教师也可以从中汲取教训,那就是我们如何对学生,特别是我们如何对待犯有较严重错误的学生,又特别是我们如何对待特俗家庭的犯有较严重错误的学生。如果我们能够哎对待学生的的问题上与家长有充分、良好的协商与沟通,上述悲剧事件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

虽然那位教师的这种处理方式并没有过分的地方,但尚简单粗率。身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并不仅仅限于对错误行为的矫正,更在于关注学生心灵和健康人格的成长,尤其是那些有着特殊成长背景的孩子。也许那些顽劣的行为背后隐藏着的是有幼小心灵在畸形坏境中所受到的伤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和宽容。

加拿大学者就体罚对孩子将来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做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被体罚的儿童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而且患上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在偶尔被打的受访者当中,有21%患上焦虑症,70%患上抑郁症,13%酗酒,17%吸毒。 一般来讲,学生对教师的地位优势和心理优势具有清除的体会和任何。他们受到侮辱和伤害以后,基本上没有可能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行政调解、诉讼等途径得到处理和释放,而是全部转化成内在的精神压力。这精神压力一般具有两种走向,一是演变为由内向外的复仇冲动(包括对施暴者个人和对整个社会的复仇),另一种是对自我心理和身体的巨大摧残,造成各种各样的精神病和心理障碍。

怎样才能做到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呢?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不随意向家长告状。其实,这不是太高的要求,可仍然有不少教师就是做不到。诗人摩罗说的好:“体罚是人性中欺弱怕硬的阴暗面的又一种表征。”消极的承受暴力比积极抵抗暴暴力显然更容易受伤。体罚只能在儿童心中播下仇恨的种子。

我也不主张对于极个别教师的错误行为进行大肆炒作,因为它会使教师的社会形象受到损害。我倒是认为,我们需要解除对教师的精神禁锢,少一点道德意味浓厚的指责和要求,多一点帮助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的举措,因为教师的精神压力已经够大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出道半年来的教师心得体会,当然其中有在书上看到的参考资料。初出茅庐,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我始终觉得现在的孩子不能用体罚来解决问题。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关爱和帮助,在他们无助茫然失措的时候,需要我们教师去指引前进的道路。

第5篇: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体会

耿素缺

书藉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精神的生活盛宴,是强盛民族、进步社会、健康人生须臾不可或缺的巨大支撑。培根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的文字使我们脱离了未开化的状态。书籍使我能够有机会以文字的形式,聆听大师的声音,提升自己的心灵。当我合上书本时,稍思片刻,就会深深地发觉:原来教育可以这样美的。

书藉是人类的知识宝藏。它存储着政治理论、历史、哲学、文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儒学、道学等包罗万象的人类智慧。时代的飞速发展,使我们每个人面临着“本领恐慌”的危机,只有涉猎书藉宝藏,才能在各种难题和挑战面前获得解难题和取胜的锦囊妙计,从而使我们产生办每件事、思考每一个问题,都有大师在前面引路的感觉,创新思维脱颖而出。

利用一学期时间,我学习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两本书的许多篇章,深有感触。明确了很多道理。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那道指什么呢?我理解,应是指社会、政治的准则和做人的准则。而这些准则要理解他,不是容易的事,多少人就是在追求中,从少年到白头。

准则其实是物与俱来的,有的隐藏较深或道理较深,有的则容易让人察觉和接受。不管怎样,求道是辛苦的,而且因人们的悟性所经历的辛苦程度也不一样,但求道的过程又是幸福的,真可谓“早晨知道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值得了。”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首先,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 教师对美好的事物应保持敏锐的态度。教师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教师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才会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教师要有“赤子之心”。做个很单纯、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教师应有独立思想,让我经常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 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顺乎人性。学生需值得去珍爱,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教师在尊重学生时,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所谓“惩戒”,是指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学会不培养乖孩子。如果我们将一个个乖孩子树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而必然的报应就是,在这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越来越多,而那些当初的乖孩子,将来他们也许就是“弱势群体“,汇入茫茫的失业大军。 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多种素质和条件。我认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第二,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

第四,要有丰富的学识。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迅速地切入正题。

总之,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确了,方法更具体了。当然,理解为道是自觉,不是自主。朝闻道,夕死可矣。即闻道者可以离开是非之人,进入立行真人世界。这又是另一种境界。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这一次的理论学习必将使自己获益匪浅。

第6篇: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让我知道了许多有着教育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

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体会5篇】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体会5篇。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聪明的小高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一个故事,对于高斯的算理学生已经掌握。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并不是学生所了解的。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不仅仅学习一些词语的用法,会概括主要内容,还能知道高斯不是天才。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字,会写8个字。感受“刚刚”、“惊讶”、“鼓励”等词语对于文章表情答意中的作用。

2.感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通过故事的学习,使学生明白高斯不是天才,像高斯一样做事勤于动脑思考,善于发现规律。

教学重点

带着感受读课文的

3、

4、6段。体会词语的作用。并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导语:同学们,这节课呀,虽然是语文课,但是老师要给大家出一道数学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题目是1+2+3+4+…+100=?

1.学生汇报答案。

2.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

过渡:

真不错,你真是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有一个小朋友是自己算出这道题的,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揭题:聪明的小高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高斯:小高斯是十八世纪中期德国的一个小朋友,他上小学一年级老师就发现他与众不同,后来,在他的勤奋努力和老师的帮助下,他成为全世界著名的大数学家,这一课就是学习有关他的故事。(可以放在后面)

2.检查生字。

3.检查课文读文情况。

4.逐段朗读,读通读顺

5.课文哪几段写了事情的经过?

(2——6)段。

6.这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段:老师让学生从一加到100,看谁算得快。

3段:刚刚几分钟,小高斯就求出了结果。

4段:这样短的时间小高斯就求出了答案,老师很惊讶。

5段:老师问高斯怎样算的。

6段:高斯说自己算题的规律。

7段:老师夸奖小高斯爱动脑筋,鼓励他继续努力。

7.这样多的内容,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交给学生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小高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抓住规律把1到100的和算了出来,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和鼓励。

总结方法: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不是把所有段的内容叠加在一起,而是需要抓主要去次要的内容,并用合适的语言连接起来。内容要简练,主要情节要突出。

8.其它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1)学生读一段,说一段。

(2)看看这两段和我们刚才的故事的主要内容谁是重点?(刚才内容)

(3)本课的主要内容怎样概括,这两段的内容你要不要?(内容的取舍)

9.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高斯的伟大成就。

《聪明的小高斯》教学反思

上课开始,我在语文课上先是用跟课文相关的一道数学题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使学生们有兴趣的自己去解决和发现这道题到底是怎样被算出来的一个学习过程。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后,让学生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去读课文,在此学习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充分读分析老师对小高斯解答数学题当中的一系列的态度变化,从而了解8岁的来自普通家庭的小高斯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能解决出数学难题是因为他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从中也让学生领会出: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会有令人惊喜的效果,并在此学习中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像小高斯一样尝试用不用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一堂语文课中,我主要体现了这样几点语文的理念:

1、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来充分的研读课文,分析课文,感悟课文,让学生在读中领会文章所要告诉给学生的道理。

2、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有益的评价,同时锻炼了他们能正确的看待别人的良好的思想,体现在:指名读课文后,让学生评价这些同学读的情况;文章学习后,评价小高斯。

3、在课文重点、难点的学习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让学生更多的占据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攻破教学的重难点的学习和感悟,与此同时更加鼓励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去完成课堂上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充分的交流,更加深刻的领悟课文的主旨,能够充分的表达出自己的理解。

5、更多的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之上,更多的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从而结合了实际,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存在许多缺点:

1、教学中不能随时捕捉孩子的闪光点。

2、对训练的问题出现的时机不好。

3、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要加强。

4、课堂上要随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7篇: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体会

朱西忠

近期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这里许多有着教育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

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

第8篇:教师个人研修心得体会

教师个人研修心得体会 王纲九年一贯制学校 焦柳

从事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做心得体会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2、积极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三)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四)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加强通识研修,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我将上下求索,为这最光辉的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第9篇:教师个人教学心得体会

践行青蓝工程——教师个人教学心得体会

机械工程系 赵康乐 2014-9-26

本年度我在石嘴山联合学院机械工程系担任12高数2班、12高数3班和14数春1班及14焊接1班的教学工作。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不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有所不同,需要不断地调整角色和情绪。对于近来教学工作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

1、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2、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象分析。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等。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二、、课中反思,以下是我在以后的课堂中自己应该完善的地方。 1.应该多做练习,这样能迅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2.每节课都给学生布置一道开放性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加学生对书本内容的记忆和掌握。

3.每节课讲完后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相关重点知识熟记以便在实习课中灵活运用。

4.对平时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本、不带课本的同学及时补救。 5.想尽办法寻找教学实物和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让学生形象地了解所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运用,争取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多举例子让学生更明白,这样学生就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布鲁巴赫指出:“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创见的行家的工具”。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也就是能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具有鲜明的预见性,在课后能将课中的教学行为和相关体验上升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作出适当的反映,从而体现和实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

上一篇:音乐优质课评课下一篇:p2p网贷平台常见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