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

摘要:“改革红利”的释放使我国农业在现代化道路上飞速前进,农业经济得到持续高速增长,但期间也带来了“逆生态化”的累积效应,使我国农业发展付出了诸如面源污染、土壤肥力下降、食品安全等巨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由此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密切关注,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将农业生态问题放在农业发展的突出地位;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尽快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新疆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同时因地处偏僻、远离国家科研创新中心而使其相对缺乏科学的种田技术,农业生产多以产量为导向,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地膜、机械等生产要素,引发了较其他区域更为严重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在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耦合为主流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提高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时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避免过度投入,如何提升生态效率目前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基于DEA(数据包络模型),对新疆2012~2018年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进一步分解,以确定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其次对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研判,并根据Zofio分解方法,进一步分解为PEC、SEC、PTC、STC四个指数;第三,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这些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在样本研究期间内,2013、2014、2015、2018年达到农业生态效率的有效状态;新疆农业生态效率低于农业生产效率,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非期望产出;农业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率较高,污染排放比碳排放造成的效率损失更多。(2)在研究期间内,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14个地州市达到农业生态效率有效状态的城市逐渐增加;新疆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改善的潜力较大,新疆14个地州市中,排名前7位的城市在研究期间都曾达到过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有效状态;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处于较高水平,农业生态规模效应有效城市的变动情况与农业生态效率有效城市的情况较为一致。(3)新疆14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二种为农业生态规模效应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三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交叉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4)各地州市的投入指标和非期望产出指标都出现了严重的冗余,南疆各项指标的冗余率普遍高于北疆。(5)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状态。PEC、SEC、PTC、STC的进步和退步直接影响着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减,是农业生态效率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6)为了检验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方式,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存在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7)从水资源角度和多维视角两个方向进行指标选择,分别研究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作用。利用面板Tobit回归,经过聚类标准误检验,选择随机效应分别对新疆和南疆、北疆的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影响因素在各个区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新疆;生态化;农业生态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

学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1.2.2 农业生态效率的应用研究

1.2.3 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1.2.4 收敛性分析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2.1.1 效率

2.1.2 生态效率

2.1.3 农业生态效率

2.1.4 农业生态化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经济收敛理论

2.2.3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4 生态经济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内在机理分析

3.1.1 资源稀缺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3.1.2 环境污染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3.1.3 经济增长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双重影响

3.1.4 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态效率

3.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发展趋势理论分析

3.3 新疆农业生态与生产效率评价理论分析

3.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收敛性的理论分析

3.5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农业-生态发展现状

4.1 新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概况

4.1.1 新疆社会经济概况

4.1.2 新疆自然资源禀赋

4.1.3 新疆生态环境现况

4.2 新疆农业投入产出概况

4.2.1 新疆农业投入

4.2.2 新疆农业产出

4.3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污染概况

4.3.1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使用强度

4.3.2 新疆农业污染排放情况

4.4 中国及新疆农业生态化发展概况

4.4.1 农业生态化发展阶段分析

4.4.2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4.4.3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变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

5.1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5.1.1 农业生态效率主要研究方法

5.1.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模型选择

5.1.3 指标数据选择与描述统计

5.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5.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5.2.2 新疆农业不同要素投入的损失结构分析

5.2.3 新疆14 个地州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分解

5.2.4 新疆14 个地州市各项效率波动分析

5.2.5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生产效率对比分析

5.2.6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结构分析

5.3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

5.3.1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5.3.2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测度及其分解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1 收敛性分析方法

6.1.1 σ收敛

6.1.2 绝对β收敛

6.1.3 条件β收敛

6.1.4 俱乐部收敛

6.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σ收敛

6.2.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绝对β收敛

6.2.3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条件β收敛

6.2.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俱乐部收敛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1 研究方法

7.1.1 面板回归模型—Tobit回归方法

7.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7.1.3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7.2 影响因素及变量选择

7.2.1 水资源角度变量选择

7.2.2 多维视角下变量选择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水资源角度结果分析

7.3.2 多维视角下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相关建议

8.2.1 推广清洁生产,加强控污减排

8.2.2 提高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

8.2.3 科学治水用水,推广节水灌溉

8.2.4 促进区域协调,加快南疆建设

8.2.5 提高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发展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上一篇:风电储能电力市场论文提纲下一篇: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