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探讨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阶段, 糖尿病蔓延于整个世界, 糖尿病临床治疗和日常管理已经成为了世界关注的重点、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会造成患者各个重要系统的并发症出现, 危重症患者会出现心脑血管、尿毒症、失明等情况, 严重伤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然而糖尿病控制情况依然严峻, 从纵向分析对比, 血糖控制情况并未得到任何明显改善。现阶段, 临床上普遍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方法, 不仅可有效控制血糖, 而且还能够有效预防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出现,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1]。然而因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药物剂量大、治疗时间长, 再加上输注管道容易堵塞、扭曲与压迫, 临床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临床研究表明, 护理质量是影响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重症患者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 基于此, 该研究选取2016年—12月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主张在糖尿病危重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过程中配以针对性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临床研究对象共计96例, 其均为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危重症患者, 均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将其分设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8例, 分组后对照组男28例, 女20例;最小年龄41岁, 最大年龄75岁, 平均 (60.24±1.51) 岁;最短病程5个月, 最长病程13年, 平均病程 (8.2士2.6) 年。研究组男25例, 女23例;最小年龄40岁, 最大年龄74岁, 平均 (59.10±2.32) 岁;最短病程7个月, 最长病程13年, 平均病程 (8.3±2.7) 年。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上述各项临床资料基本保持一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充分的可行性进行临床对比研究。

1.2 方法

该研究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选取美国Medtronic公司生产的胰岛素泵和罗氏卓越型血糖仪, 胰岛素则选用优泌乐[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主要开展病情观察、健康知识宣教、饮食运动指导及胰岛素笔使用方法介绍等工作。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操作如下: (1) 心理护理:访视过程中, 护理人员热情地同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 亲切、耐心地解答患者和家属的各种疑问, 并将治疗各注意事项一一介绍给患者, 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2)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 引导糖尿病患者真正认识到饮食疗法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长期坚持低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习惯, 避免暴饮暴食和随意加餐的行为, 按时按量。针对长期需要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而言, 应积极预防管道的折叠和扭曲,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熟悉泵常见警报原因和掌握具体处理方法;勤检查泵运转是否正常, 电池是否充足, 查看胰岛素剩余量, 便于及时补充;胰岛素更换时, 应提前30 min从冷藏箱中取出, 预防胰岛素遇热后溢出和产生气泡。 (3) 血糖监测:胰岛素泵治疗中, 血糖监测发挥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应每天监测患者血糖7次, 分别是三餐后2 h和睡前, 必要情况下应加测凌晨1:00和3:00血糖[3]。待到病情稳定后, 血糖监测次数可改为每天5次, 主要是早餐前0.5 h、3餐后2 h及睡前。同时, 按照血糖监测情况, 不仅能够对胰岛素剂量予以调整, 而且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低血糖, 以此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4) 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感染的关键在于无菌操作。护理人员用0.2%碘伏对皮肤进行彻底消毒, 直到皮肤干燥后再进行安装。带泵过程中, 应重点查看穿刺点是否存在套管脱出、出血、红肿等症状, 如果存在以上症状, 应迅速更换部位重新安装。输注导管可在皮下保留最多5 d, 更换部位后应重新安装新的输注导管, 但是重新穿刺部位应同原先穿刺部位之间隔开至少3 cm, 同时用手轻轻基础原穿刺点中的组织液, 使用0.2%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 (5) 运动指导: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患者康复运动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采取有简到难、运动量从小到大、运动时间从短到长的方法开展运动锻炼, 使得患者身体慢慢适应。

1.3 效果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并统计两组患者胰岛素平均剂量、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同时采用该院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 总分为10分, 分值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资料均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用[n (%) ]表示, 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

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后, 对照组空腹血糖为 (9.98±2.1) mmol/L, 餐后2 h血糖为 (13.11±1.8) mmol/L;研究组空腹血糖为 (6.0±1.2) mmol/L, 餐后2 h血糖为 (7.9±1.4) mmol/L。两组数据对比, 研究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t=6.214 7, P<0.05) 。

2.2 两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剂量、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

据统计得知, 研究组两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剂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且护理满意度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据统计得知,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 对照组为12.5%,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危重症患者, 其抢救成功率只是正常高血糖患者的59%[4]。由于糖尿病危重症患者“葡萄糖毒性”作用严重, 极易造成患者免疫功能紊乱, 难以控制感染, 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增加病死率。胰岛素的发现是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里程碑, 随着对糖尿病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胰岛素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各个阶段, 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似乎最终均需胰岛素治疗。当前,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糖尿病危重症患者治疗的有效方法, 其能够模拟人体正常生理分泌胰岛素, 同时具有安全、迅速的作用, 不用反复注射, 患者疼痛感低, 且能够有效预防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然而糖尿病治疗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长期使用胰岛素泵会造成输注管异常等情况, 不利于临床治疗, 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加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尤为必要。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重症患者过程中, 临床医务人员应具有专业的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重视监护与巡查, 及时妥善处理发现的问题, 合理运用针对性方式加强对患者的沟通与指导, 予以全程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理, 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全方位、针对性护理干预, 降低临床治疗危险性, 实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该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且胰岛素使用剂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P<0.05) , 这充分说明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危重症患者而言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降低胰岛素用量, 并预防不良反应的出现,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综上,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保障重症患者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下的临床效果, 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危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 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12月将96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危重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分设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8例。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寄出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且胰岛素使用剂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P<0.05) 。结论 为了有效控制血糖, 延缓病情,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危重症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尤为必要。

关键词:糖尿病危重症,胰岛素泵强化,护理,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强丽娟, 李英, 杨燕丽, 等.护理干预在实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 (16) :176-177.

[2] 孔静.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论述[J].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6 (2) :9.

[3] 赖陵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生物技术世界, 2016 (1) :159.

[4] 唐莉莉, 蔡敏, 朱红.个性化强化教育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 (15) :41-43.

上一篇:谈镜头剪辑对情绪的表达作用下一篇:浅谈房建施工中注浆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