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与名誉

2023-0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荣誉与名誉

教研工作的荣誉、危机与使命

我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的不同岗位上工作了20年,想想20年的工作经历,好像从未离开过与教研员的合作,很多教育行政工作的推进是由教研部门直接参与的。这些年省教育厅推进的课程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名师大篷车、校本研修、“四新四大”以及各种评估验收,都是以教研员为主力的。所以,我觉得教研工作其实就是基础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用一位教育专家评价教研工作的话说,教研工作对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提升是“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但是,客观地看待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所以,我和大家分享我对教研工作的认识,选了三个关键词:荣誉、危机、使命。

荣誉:教研制度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神器”

有人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是最佳的搭配,因为中国基础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现在又强调掌握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说明中国基础教育所坚持的方向是正确的,美国、英国、日本都在担忧自己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下降,而向中国学习。2009年、2012年,上海学生在世界经合组织举办的PISA考试中的数学、阅读、科学方面的成绩两次成为全球第一,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他们很想知道上海基础教育的秘诀是什么,上海市教委的同志说,一年接待了上百个外国的考察团。其中很重要的一位,美国《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发现,在中国最好的学校里,老师很大的一部分时间用在同事之间的相互学习,进行个人职业发展。基础教育系统有本事把原来一般的老师变成非常有工作效率的老师,再把最好的老师派到最具有挑战性的课堂上去。而发挥这个功能的就是基础教育的教研体制。很多国家或者地区的教育规模快速扩大,教学改革快速推进中,教学质量都会下降,而我们在基础教育普及程度提高,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业水平没有受到影响,也得益于我们教研队伍的作用发挥。

经过总结,大家已经公认教研制度作为中国特有的基础教育制度设计,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保证,传统意义上教研工作就是教学指导、教材教法研究,这也是教研员的基本职责,正是教研员经常深入到教学一线,与教师研究教学、改进教学,才保证了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课程学科教学发展的保证,从课程改革推进的方式来看,每一次改革都是先培训教研员,教研员首先领会改革的意图以及基本理念、方法和要求,然后培训和指导一线教师,落实课程改革。三是教师团队建设的保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年轻教师的成长,是离不开教研员的引领的,特别是通过教研员这个纽带,把不同学校的学科教师结成专业发展的共同体,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四是国家教育政策落实的保证,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仅靠行政力量是有限的,各项改革都要征求教研人员的意见,依靠教研人员督促改革。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教研体系已经基本成熟。可以用“四个一”来概括:一个体系,即全省建立了省、市、县、校四级教研机构的体系,覆盖到所有的县区、所有的中小学、所有的学科。一支队伍,全省基础教育战线,除了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队伍,另外就是3000余名教研队伍,这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一大成就,就是在教育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育人方式变革的过程中,教研工作保证了改革发展的平稳有序。一个支撑,就是通过几代教研工作者的探索,教研活动、校本研修、联片教研、名师大篷车、新常态·大视导等一系列有效的教研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

危机:教研工作正在逐步被“边缘化”

今天,在基础教育领域,教研工作像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但是正因为这样,大家习以为常,却往往会忽视如何进一步明确教研机构和教研人员的定位,如何强化和改进教研工作的体制机制,如何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推进教研工作的转型。

我个人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制约和影响教研工作的发展。

一是政策因素。近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省上,都没有出台关于加强和支持教研工作的有效政策,有些政策还很可能削弱教研工作的发展,例如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五部委《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没有专门对教研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的问题作出规定,而且在逐步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中,提出“以优质市县教师发展机构为引领,推动整合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室、教科所(室)、电教馆的职能和资源,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建设研训一体的市县教师发展机构”,这一规定似乎弱化了教研工作的独特地位,当然这种担心也许多余,但是看到很多县区把教研室与教师进修学校合并,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这里面存在一个认识问题,很多人认为教师发展主要靠培训,结果培训很多,效果却不明显。其实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教研制度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远胜于培训的效果。比个不恰当的例子,培训就像让人吃东西,仅仅是吃,无法消化,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效果。而教研工作就如同酵母,让吃的东西变成实实在在的营养。因为,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教研的“手把手”指导,培训再多也是没有用的。

二是利益因素。教研部门承担着基础教育质量检测的责任,而在一个时期教研部门和教研员把质量检测变成了编写教辅资料和练习试卷了,因为这样可以获得利益。当然,教研员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研究检测评价的标准也是一种劳动,也应该获得回报,但是一些教研员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教学研究和教法指导上,而把编写习题變成主业,这样就偏离了教研员应有的职责。

三是能力因素。我们教研员的来源应该都是一线教师中的佼佼者,“教而优则研”,但是,由于教研员的待遇、职称等问题没有部分中小学好解决,很难吸引优秀的教师进入教研队伍。而且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也无法吸引高学历、有影响的高层次人才进入教研队伍,目前我省的教研员里还没有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还有一种现象,一些县区把教研室当成养老的地方,把一些不能适应一线教学、年龄偏大的教师安排到教研室,根本无法胜任教学指导的任务。我们一些教研员也缺乏对教育改革新动态、新趋势的研究,凭多年经验抱残守缺,不但不能指导教学,有时还会成为教学改革的绊脚石。

另外,当前的教研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职能定位不明确。教研部门作为一个专业服务机构,到底是服务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服务一线教学,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并不清楚,专业服务和行政管理界限模糊了,很多教研人员就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打工者”,甚至很多教研员长期借调在行政部门,忘记了自己的主业。

二是管理体制不顺畅。过去教科所和教研室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还具有教研的职能,现在更名为教科院,在编制部门已经没有教研机构的编制,势必会影响教研职能的发挥。在县区,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等机构重叠,省市县之间的业务指导关系比较错乱,给教研工作带来不便。

三是教研队伍不适应。主要的问题是教研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不强。各级教研队伍的配备应该按照教学的要求,做到学段和学科全覆盖。但是受到编制等因素的影响,体音美、小学科学课、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长期没有专职教研员,这些学科也很难发展,一线的教学质量则难以保证。一些地方的教研机构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中小学德育方面的教研员还是空白,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

四是保障条件不充分。如果没有认识到教研工作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研所需要的经费支持、人才支持就无法得到充分保障,教研部门人员配备中“有编不补”“编制被占”“在岗不在编”“在编不在岗”,教研员长期被借调的现象比较普遍。教研部门缺少稳定的经费保障,靠创收维持运转的现象也存在。另外,教研员的专业标准,教研员培训制度、职称晋升等都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影响教研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使命:做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助推器”

教研制度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但是如何强化和发展这一制度,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必须推进教研工作的转型,才能适应新要求。

第一,要把握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可以说把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基础教育工作要增强使命感,必须深刻领会这些新要求。比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教研人员就不能简单理解“立德树人”只是让学生品德好、能力强。我认为立德树人的重点是深刻理解“德”和“人”在教育中的地位,“人”传递出的思想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而不是以外在的升学考试为重点。另外,立德树人体现的是尊重规律,“德”在汉语里面更本源的意义是规律,所以立德树人是按照人才成长规律,让人充分而全面发展。比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那么我们的教学指导就要研究在提高质量中如何体现公平,在推进公平中如何提高质量,如果在课堂上只关注优秀学生而忽视学习困难学生,就不是真正的公平。所以,教研工作一定要把握新时代这些新思想。

第二,要推进教研工作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我国建立教研制度最初的出发点是解决教师素质不高的问题,教研员的主要任务是教材教法的指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育手段以及人才成长的需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家都在呼吁传统的教研工作应该转型,适应新时代的基础教育。近几年,关于教研工作如何转型,既有理论的探讨,也有上海、北京、江苏等发达省份的实践。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副主任刘月霞都通过发表文章和演讲等形式表述了教研工作的转型问题。概括起来大概有六个方面。

一是研究重心的转型,研究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型,以学为主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大转变,也是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趋势,所以教研的重点要指导怎么教得好,更要研究如何通过教让学生学得好。

二是研究方式方法的转型,就是要从基于经验的研究转向基于数据和实践的研究。每位教研员都来自于优秀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新形势下的教学研究要通过数据说话,凭经验就难以评价一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些新尝试、新探索。中国人重经验,中医靠经验,算卦靠经验,在数据的时代,要通过新的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最近有一本书叫《未来简史》,告诉人们,以后作出任何判断、决策都会通过数据的计算寻求答案,教研工作也是这样的。

三是研究思路的转型,要从注重统一性要求向个性化服务转型。传统的观念里,特别是现在的学校制度和班级授课制,很难考虑到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几乎是一句空话,随着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学手段的改进,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现在的走班选课制就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这也是教研工作研究的重点。

四是研究领域的转型,即由研究课堂教学转向研究育人方式的转变,现在社会对人的成长要求是全面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研工作要研究教学,还要研究哪些要素影响学生的成长,还要研究课程建设、教学评价、教学组织等等如何更加有利于人才成长。

五是研究视野的转型,过去我们教研员更多地关注教材教法,现在我们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全要素进行研究,要研究一所学校、一个区域,如何对育人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教学改进如何规划等等。

六是研究手段的转型,今天教学改革已经无法回避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影响,智慧课堂、翻转课堂、创客教室、STEM课程等等正在走进学校,影响教学,教研工作必须给予关注。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教研机构的功能定位。有人说,现在一线教师的学历高、能力强,教研工作还有必要存在吗?我认为有必要,如果没有教研的引領,年轻教师不会快速成长,年龄大的教师不能适应时代变化,分散在各个学校的教师都会成为散兵游勇。所以新时期,教研工作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强的问题。

当前,要进一步明确教研部门的职能,发挥好服务教学和教育改革的作用。过去教研部门的职能主要是中小学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的业务管理。现在,这样的职能定位已经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际上这些年教研部门自身在工作上已经进行着职能的转变。

一是强化理论研究的职能。从近年来,教学成果评选以及课题研究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教研员教学指导能力强,但是研究水平不高,特别是在关注教学改革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理论创新方面相对滞后,一线的好做法不通过理论的总结提炼,就很难具有推广价值。

二是强化教学指导的职能。我们近几年在课堂教学改革大视导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校都在尝试教学改革,提出很多课堂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模式是不是符合教学要求,是不是科学,却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界定,说明我们教研工作对基层的教学指导还不能满足需要。一方面是一线教学改革的盲目焦虑,一方面是教学指导的匮乏。因此,必须强化教研部门的指导职能,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倾向,确保课程改革的精神得到落实。

三是强化服务改革的职能。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理论支撑,特别是区域教育的改革,需要有教研部门的政策研究来支持。现在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改革的焦虑困扰着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要发挥教育行政决策的“智库”作用,为各项改革提供服务,教研部门也要引导社会、家庭、学校建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为教育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上海市对教研室的职能定位方面,确立了“六大中心”的思路,即教研室要建成课程教材研究中心、资源建设中心、教学研究中心、课程德育中心、质量检测中心、数据研究中心,这给我们的教研机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新时代,为世界提供教育制度“中国范式”成为新的自觉追求,教研制度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制度,应该得到不断的强化和完善。通过教研工作的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作者:王彬武

第2篇: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问题研究

摘 要:公众人物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决定这类群体在社会上往往会获得较高的社会关注和社会讨论,并且其行为大多关乎到社会的公共利益。在涉及公众人物名誉权与公民言论自由冲突问题上,出于对平衡二者利益的考虑,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范畴,对公众人物名誉权采取限制性的保护,但涉及到公众人物纯粹私人领域部分的名誉权侵害,我们应当给予充分的保护。

关键词:公众人物;名誉权;言论自由

作者简介:贺欢(1994-),女,布依族,贵州兴义人,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生。

一、公众人物理论

人格尊严、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两项基本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冲突,通常表现为一方因行使言论自由权利而造成对另一方名誉权的侵害,这一问题在大众发表对公众人物的看法、评论、意见时尤为凸显。公众人物理论并非我国首创,其来源于美国1964年沙利文訴《纽约时报》侵犯名誉权纠纷案中的“公共官员”的概念。[1]三年后,美国法院在柯蒂斯出版公司诉巴茨案(Curtis Publishing Co.v.Butts)和美联社诉沃克案(Associated Press v.Walker)中明确提出了公众人物的概念。公众人物是指其行为活动往往牵涉公共内容和公共利益,并因为其行为的参与对公众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人,公众人物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特定人物的人格权与他人言论自由的冲突,即保护言论自由、对名誉权、隐私权进行一定的限制而创设[2],从而实现平衡二者利益的目的。

二、对公众人物名誉权进行限制的法理依据

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他人对自身的社会评价并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名誉权、生命权、身体权同样是作为人格权的基本内容,理应获得同等的保护,但是,在涉及公共利益领域,采取对公众人物名誉权有差别的保护,其法律基础来源于哪里?一是基于权利可以区分为可克减权利与不可克减权利理论,生命权、身体权属于不可克减权利,而名誉权则属于可克减权利,所以可以对公众人物名誉权进行限制。[3]二是从公众人物群体身份地位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公众人物与普通民众相比拥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社会地位以及优越感,加之公众人物行为活动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联,普通民众对其所作所为享有知情、提出意见、发表自身看法等权利,公众人物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他人讨论的话题当中,因而,对其名誉权进行一定的限制有其合理性。三是从权利自身角度出发。名誉权的获得主要是他人通过语言、文字评论等方式产生,在而言论自由也同样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来传达,公众在对公众人物进行评价时必然涉及到公众人物名誉权的内容,由此带来冲突问题。

三、对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保护

一方面,公众人物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需要对公众发表的言论进行必要的容忍,只要公众在权利的限度内行使自身的言论自由,可以享有以下抗辩事由:内容真实、正当行使权利以及正当的舆论监督等。[4]因此,只要大众以及新闻媒体对公众人物行为活动所作的评价、报道、批评等内容是客观的、真实的,即使语言有些偏激、用词较为辛辣,公众人物不能以此为由认为自身名誉权遭受侵害而要求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在此情形中,我们更倾向于对社会大众的言论自由权利进行优先保护,对公众人物名誉权进行限制性的保护。另一方面,任何权利的行使并非绝对的、没有边界的,毫无限制的。对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保护并不是受绝对限制保护的,当他人因滥用言论自由权利,如故意甚至是恶意发表严重不实或虚构事实的报道、评论,超越了为维护公共利益之目的,造成对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侵害时,我们应当对其名誉权进行充分的保护。此外,对于纯粹属私人领域的事物进行不实的虚假评价或报道侵害到公众人物的名誉权时,我们应当将公众人物与一般大众平等对待,给予无差别的保护。在此种情形下,对于公众人物名誉权是否遭受侵害的认定应当按照一般人的认知标准,即在同等情形下,一个普通的诚信善良的人是否会因为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行为遭受名誉的侵害,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认为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遭受了侵害,反之则没有。公众人物在举证责任上也只需要承担一般的证明标准,只要能够证明行为人在实施侮辱诽谤行为时主观上存在着故意或者过失,并且侵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权,行为人就需要承担侵害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侵权责任。言论自由权利关乎到公民能否自由充分的发表自己对社会事务的看法、意见,涉及到公民的批评权、建议权、监督权等宪法性权利的行使,而公民名誉权则关乎到公民能否受到他人的尊敬、能否有尊严的生活,对公民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公众人物名誉权进行充分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避免一些人披着言论自由的外衣故意散播虚假的事实和进行歪曲的报道,从而误导公共舆论、扰乱社会的稳定秩序。

[ 参 考 文 献 ]

[1]NewYorkTimesv.Sullivan,376U.S.25(1964).

[2]王利明,葛维宝主编.中美法学前沿对话——人格权法及侵权法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6.

[3]王福友,张雅萍.从权利利益化视角谈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2):132.

[4]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332-334.

作者:贺欢

第3篇:论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平衡保护

摘 要:当前法学研究者们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公众人物”标准的构建以及基本权利冲突解决的几种理论之上,而极少有人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入手,提出具体的标准来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对最高院12个公报案件的分析结果表明,法院在案件审理中未区分案件的性质及言论的目的,致使言论自由的价值受忽视。从裁判标准、法律适用以及判决方式三方面进行完善,有利于实现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实质平衡。

关键词:言论自由;名誉权;裁判标准;实质平衡

我国宪法第35条、41条、47条、51条均可视为言论自由条款。①由于我国宪法不具可诉性,言论自由权作为一种规范权利并不能有效地对抗名誉权。司法环境不良以及法官自身较低的宪政素养也加剧了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两难。在我国现阶段没有违宪审查制度且立法存有缺位的情况下,法院应当如何协调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保持二者的平衡并充分发挥言论的作用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护失衡的原因

纠纷裁判是法院最根本的职能,其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私权配置,二是司法审查。名誉权诉讼的原告一般以侮辱、诽谤为由,直指被告宪法上的狭义言论自由、学术讨论自由以及文艺创作自由等言论自由权,所以在言论自由涉嫌侵犯名誉权的纠纷中,不仅有私权配置的民事诉讼,更有大量涉及基本权利与公权力冲突的宪法诉讼。笔者通过对最高院12个公报案件的解读,发现法官们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并不具备宪法思维,其对一般民事诉讼或者涉及公共利益的民事诉讼抑或是宪法诉讼区分不清,忽略了权利的内在价值。对于此,笔者认为可以援引梁漱溟先生的“宪政之道”来解释[1],即争议双方没有形成相互抗衡之势;法院也没有坚守自由平等正义之理。

(一)争议双方无相互抗衡之“势”

为了说明争议双方缺少相互抗衡之势对于判决结果的影响,笔者将首先分析新闻媒体的生存现状。首先我国宪法没有规定新闻自由权,其次我国新闻媒体的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财政上归属于国有资产,由党政机关直接主导并给予经济支持;业务上,对特定政治人物、社会公众人物的批评报道,必须事先征得主管机构的指示。所以新闻媒体在与公众人物的较量中相对弱势;而其在报道普通公民时无外力约束,相较于后者无畅通的新闻渠道而言,显然是强势一方;因此在三者的关系中,普通公民是最为弱势的,其在名誉权诉讼中也承担着最高的败诉风险。

既然争议双方势力不均等,当案件诉讼到法院,法院作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加入到争议解决中来时,我们却发现法官也很难为弱者加势。正如有学者所言,我国司法体制固有的弊病是“上意”(指流行的政治口号、方针、指示等)过于强势,其对于独立审判的干扰,几乎难以抗拒,故也不必过于苛责法官[2]。尤其是争议案件中言论自由权和名誉权都客观存在,并且根据权利相互性的影响[3],保护任何一种权利都将侵犯另一种权利。因此得势方通常更容易获得法院的支持。上述新闻媒体被诉案件尚且如此,公众人物、普通人或者法人间的纠纷等莫不如法炮制,判决结果实际上或多或少都受制于政治力量或者社会力量强弱的影响。

(二)法官无法坚守公平、正义之“理”

一般而言,法院作为中立的裁判机关,作为权利的守护者,其设立之初即是公平、理性、正义的化身。如果我们将立法看作是对权利的第一次分配,那么司法毫无疑问就是对权利进行着二次分配。因为在民主法治社会,我们不仅需要法律文本对权利地承认,更为重要的是各种权利能够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合理地救济,所谓“无救济即无权利”正是此意。但从我国权力运作实践来看,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将司法机关置于人大的虚位领导之下,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包括人民法院在内的人民司法机关(说政法机关)在国家政治法律制度中的定位一直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或者说刀把子[4]。而现行《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条的规定也表明,我国法院在政治法律制度中的职能定位具有明显服务于政治立场的工具性,其无法形成自由平等正义之“理”就不难理解。从“大调解”的风靡到“舆论判决”的出现,法院所有的审判活动都指向其所服务的特定政治目的或利益,法律的公信、司法的正义、自由民主的宪政理念无法达成,也正因为此产生了贾英华案与余一中案两种截然相反的判决结果。

二、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护失衡的表现

言论自由的客观价值功能滥觞于德国。意指言论自由首先是一项对抗国家的“主观防御权”,同时也是一项约束公权力的客观价值秩序。这要求法院在解决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纠纷时,必须在客观价值体系的整体框架下,仔细考察特定案件中言论的性质、目的以及名誉权主张的内容等相关要素,根据特定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相对重要性,对二者的保护做出平衡。通过对12个公报案件的检读与分析,笔者发现,言论自由的价值一直被法官们所忽视,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平衡保护还任重道远。

(一)判决词几乎只字未提“言论自由”

从12个公报案件的判决词中可知,法官们几乎只字未提“言论自由”,也很少提及宪法。对于不同案件,虽然他们也承认不同的权利,比如文学艺术创作自由、学术讨论自由等。然而这些权利只是《宪法》第35条中言论自由的一种具体表现或者由言论自由深化而来的一项具体权利。事实上,离开宪法,离开言论自由,这些具体的权利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当法官们在诸如此类的判决中对上述各项自由进行承认时,势必也要承认他们受制于宪法调整,受制于言论自由的约束[5]。以这里的名誉权诉讼为例,法官首先应当阐明各项文艺创作、学术讨论等具体自由的根据和含义,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考虑的是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二者间的平衡。如果没有认清这些具体自由的基础,忽略言论自由的价值,那么名誉纠纷的裁判很容易因缺乏判决标准而失去平衡。

(二)法官无视言论的目的因素

公报案件结果表明法官在案件审理中并没有意识到涉私与涉公之间的言论有何区别。对于公共利益的定义,笔者比较赞同张千帆老师以个体主义为出发点的“社会功利主义说”,即公共利益就是全部私人利益之和,而法律的基本目标就是个人利益总和的最大化[6]。所以涉及公共利益的言论,实际上是关乎所有社会个体利益的言论。当言论与名誉发生冲突时,法院不应在权利主张者的利益和言论者的个人利益之间进行衡量,而应将之与社会公众的总体利益来进行比较。以“李林诉《新生界》杂志社等侵害名誉权纠纷案”、“李海峰等诉安徽电视台等侵犯名誉权纠纷案”为例,李林案被告所著《科学大师的名利场》,客观上使公众更加全面的了解新中国成立初的历史,满足了公众知情权;而李海峰案的被告安徽电视台对公众关心的“强奸案”进行及时报道,也是为了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既然言论的行使都是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如果被告主观上没有侮辱、诽谤的恶意,这就要求法院在裁判时,应当严格遵守言论自由权作为个人自由之特性,从而做出有利于言论者的解释与判决;而当言论是用来维护私人利益,尤其是为了完成个人在经济活动中所追求的私人目标时,法院则应该对此种言论的保护程度进行下调。

(三)案件缺乏基本权利与公权力冲突类型

通过对最高院12个公报案例的归纳分析,笔者发现公报案件缺少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纠纷类型,即公民或者媒体的言论自由与政府机关或者政府官员名誉权的冲突。此类纠纷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如言论自由遭遇国家机关名誉权的案件有“深圳福田区法院诉《民主与法制》杂志社案”等;而公民言论自由遭遇官员名誉权的典型案例则有“彭水诗案”、“张西德案”“王帅案”等。此类案件的性质与前述12个案例有所不同,此类纠纷体现的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冲突的宪法关系而非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

基于政府官员的双重身份,笔者认为官员作为公民也享有名誉权;而对于国家机关,笔者比较赞同其没有名誉权。国家作为从事国家管理、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既不是自然人也不是法人,而是凌驾于二者之上的管理主体,而它的管理权力是国民让渡的,国民享有应然的监督权。其或许在国际交往中享有一定的名誉权,但是与其国民的交往中根本不存在名誉受损的情形。

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包括言论监督权。并且对公民行使监督权界限做出了明确限定,即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这条规定类似于美国纽约时报案的判决规则。因为捏造或者歪曲事实只能以主观故意为之,这就意味着,当公民谈及国家权力行使的言论失实,但是并没有主观上的故意捏造或者歪曲事实,就不能认定言论超出了界限,当然也不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宪法的此项规定与民法的归责原则明显不同。民法中言论出了差错,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只要认定为失实都要承担侵权责任;而在我国宪法中,侵权行为的主观要件只能是故意,并且以诬告陷害目的。从这点来看,以《宪法》第41条规定的归责原则来认定当事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可以实现对言论自由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誉权的平衡保护。

三、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平衡保护的建议

笔者本着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终还是回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的信念,此部分建议的内容也旨在针对法院在具体案例中如何做到平衡的疑问做出回答。虽然体制转变、立法完善、法官专业素质的提高等因素对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平衡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本文的主旨来说,笔者希望在司法层面形成制度化的规则来解决二者的冲突,进而达到权利保护的实质平衡。

(一)区分权利冲突类型,明确判决标准

判决标准的不确定导致法官们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极易受法律之外因素的影响,损害法律的公平原则。在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纠纷中,由于裁判标准的不确定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阻碍民主进程。因此,要使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得到实质保护,首要做的就是确定裁判此类纠纷的认定标准。

1.区分民事案件与宪法案件

确定名誉权案件的裁判标准首先就是要区分宪法案件与民事案件两者不同的案件类型。虽然我国目前的司法现状是,由于不存在宪法诉讼,涉及基本权利与公权力冲突的宪法案件目前还是作为民事案件处理,但是这并不会改变案件的宪法性质。法院认定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应当是宪法的标准,而不是民法的标准。具体而言,以原告身份为界点,行使公权力的政府官员以及实际上行使权力的政府委托人或者授权者,当他们与公民的言论自由发生冲突时,法院必须首先对案件的宪法性质做出确定。然后根据宪法第41条之规定,法院对言论失实或者侮辱、诽谤的认定适用最为宽松的审查标准,从而做出有利于言论者的判决。这里还需注意新闻媒体的言论问题,新闻媒体相对于公权力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其对公权力提出的批评和监督言论可视为一般言论,享有法院的倾向性保护。

2.区分涉及私人利益的言论与涉及公共利益的言论

在民事案件中,依照言论的目的不同,对言论做出公私之分,裁判标准也相应地有所区别。对涉及纯属私人利益的言论,言论自由的价值相对不高,并不能享受到对言论自由的特殊保护,法官对于言论失实及侮辱、诽谤的认定应该采用严格标准,根据民事法律法规侧重于保护原告的名誉权;而当言论涉及公共利益时,言论自由的价值较高,法官们在此类纠纷中对于言论失实以及侮辱、诽谤的认定应该比照纯涉私人利益的言论而有所放宽,而具体宽度也要比拟言论的重要性而逐步增加,以寻求两者的实质平衡。此时的媒体言论不得被视为一般言论,哪怕其涉及公众利益,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其作为强势方在社会上的特殊影响力有可能对名誉造成的伤害。法院只有认真考虑不同的情形,兼顾两者的利益,重视言论自由的价值,才能真正做到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实质平衡。

(二)重视宪法权利,运用合宪解释方法

合宪解释通常在两种情形下提及,一类是违宪审查制度中的合宪解释;另一类是法律适用中的合宪解释。在有违宪审查的国家中,合宪解释大体包括这两种含义;而对于没有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合宪解释仅指法律适用中的合宪解释,意指解释者在法律适用时应当依据宪法的规定和精神来解释位阶较低的法律的一种基本解释方法[7],是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所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法律解释方法。以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纠纷裁判为例,法官们不管是对于民事案件还是宪法案件的区分,抑或是言论目的之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界定,都离不开对事实做出合乎法律和宪法的解释。而在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冲突的解决过程中,要保护二者的实质平衡,解释的顺序应该遵循先对宪法做出解释,然后依照事实对法律做出合乎宪法的解释。因此,在言论自由与名誉权诉讼中,法官们首先必须对宪法上的言论自由权给予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并且熟练掌握合宪解释运用的基本方法以便得出正确的判决结果,从而保证两者的实质平衡。

(三)完善判决种类,增设确认判决方式

民事确认判决是指法院依当事人之请求,宣告某种法律关系的存在或不存在,即对某种有争议的法律关系和权利存在与否的权威性声明[8]。笔者这里所言的确认判决与上述概念基本相同,主要指当言论自由与名誉侵权案件的类型属于宪法案件,或者言论涉及公共利益时,除非原告有证据表明被告侵害名誉权带有主观恶意,原告只能请求法院确认名誉权侵权成立、恢复名誉和消除影响等,但不得提出损害赔偿。在“董秀海诉《青年时报》社名誉权案”中,法院就运用了确认之诉的判决方法。与一般判决相比,确认之诉不会对被告产生经济上的负担,从而有利于保障言论自由的行使。笔者认为确认判决的运用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一方面由于原告不得请示被告损害赔偿,因此名誉侵权之诉不会对被告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对公众和媒体行使言论自由不会造成太恶劣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言论自由的价值;一方面可以保护原告的名誉权,使公众知悉事实真相,而且既能安抚名誉权受侵害的一般民众的情绪,也可以照顾到政府官员的面子;一方面,保全了法院的地位,不至于使其陷于公众舆论压力与公权力压制下的两难境地。

四、结语

我们都知道法律制度并不是一切完美之物的真实体现。它总是带着缺陷和瑕疵[9]。在言论自由与名誉权案件的纠纷解决中,法律措辞的模糊以及裁判标准的不统一,给法院恣意做出判决以一定的生存空间。通过制度性规则的制约和判决方式的完善,笔者认为纠纷裁决将不再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实现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实质平衡,对于人权保护、宪政实现以及社会发展都将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6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479482.

[2]郭道晖.法院独立审判应只服从法律——对《宪法》第126条规定的质疑与建议[J].法学,2013,(4):8.

[3]科斯.企业的本质[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50d

2b b00a6c30c2259019ecb.html.

[4]刘治斌.立法目的、法院职能与法律适用的方法问题[J].法律科学,2010,(2):25.

[5]梁治平.名誉权与言论自由:宣科案中的是非与轻重[J].中国法学,2006,(2):155-156.

[6]张千帆.“公共利益”是什么———社会功利主义的定义及其宪法上的局限性[J].法学论坛,2005,(1):28.

[7]上官丕亮.什么是合宪解释?[J].法律方法,2009,(2):185,187.[8]张旭勇.民事、行政确认判决[J].行政法学研究,2006,(2):93.

[9]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田 苗)

作者:谢洁

第4篇:合法与非法——论新闻侵犯名誉权民事责任的构成与免除

Can not find mark:content_ads

2002-12-03 08:22

新闻侵犯名誉权是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所反映的内容侵犯特定的自然人或法人对其名誉所依法享有的权利。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为处理名誉侵权案件提供了根本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这为处理名誉侵权案件提供了原则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分别于1993年和1998年发布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中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的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和《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中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条、第三条、第六条、第七条、和第九条则具体规定了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的裁判依据。其中“解答”第七条规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有过错来认定„„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一、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构成

(一)特定人名誉受损事实的存在

名誉是关于一个人品格或其他特点的共同的或总体的评价。①特定人名誉的受损,也就是社会对特定人的特征和表现的外部评价的降低。这种评价的降低———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应当由受害人提供证据证明。但是“评价”是一种主观活动,不一定表现出来。受害人即使能感觉到外界对自己的贬低性评价或者疏远蔑视甚至排斥,也难以形成证据。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一般采用间接推定方法———由原告证明针对自己的诽谤或侮辱性内容已为第三人所知悉,在此事实基础上,由法官根据一般的经验法则推定出损害结果的必然性。大众传播媒介由于具有传播快、覆盖广、可信度相对较高的特点,其刊载播出的内容如果有损他人人格,影响更恶劣。因此,就新闻名誉侵权来说,受害人只要证明针对自己的侵权作品已经通过媒体发布传播就够了。新闻侵害名誉权还可能导致受害人的精神损害和财产损失,但这些并非必然后果,因此不构成名誉侵权责任成立的必要条件。

(二)存在违法的新闻行为

这里的“新闻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大众传媒,将涉及特定人的内容,以文字、图像或语言陈述等形式加以报道和传播的行为。这里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新闻侵权行为必须通过大众传媒实施并使侵权内容有效到达受众,也即通常所说的“发表”(Publication)。侵权内容以大众传媒的形式为第三人所知悉,是新闻侵害名誉权和一般名誉侵权的显著区别之一。这里的“第三人”是指不特定的读者或观众。其次,侵权新闻的内容必须有特定指向,也即“指认”(identification)。侵害名誉权的新闻报道刊载播发后,其涉及的对象应当能够被受众辨识、指认。如果不能产生此种指认就表明没有具体主体的名誉受到损害,也就不产生名誉权受到侵犯的问题。“侵权作品中所用的称呼或陈述的方式或任何其他特征和背景情况足以使一般人合理推知其所指为某一特定人时,就是有特定指向。”②内容是否指向特定的民事主体判断不应以行为人的主观意思为准,而应以内容本来所表达的实际意思为准。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一般人的合理推知”。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以侮辱、诽谤作为其主要的形式。新闻传播对他人人格的侮辱和诽谤主要以语言、文字或图形、图像的形式出现。根据“解答”的规定,新闻报道严重失实或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侮辱、诽谤的内容,但只要文章事实虚假,而造成了一 1

定的损害事实,名誉侵权依然成立。这在为树立正面典型而虚构或过分夸大事迹的“褒扬性新闻”所引起的侵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追究行为人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因果关系应由被侵害方提出证据证明。被侵害方首先要证明自己的名誉因新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受到损害。如上文所述,名誉是无形的,因此只能通过被侵害方证明新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实施了侵害行为而由法院推定受害人名誉被降低。被侵害方须具体证明的是侵害行为的违法性、公开性和特定针对性。在名誉确被侵害的条件下,被侵害方如果有精神损害和财产损害,则要举证证明以上损害确系由侵害行为造成,并经法院审查核实后方能确定。那么如果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根据新闻媒体的不实报道而进行执法和司法活动所造成的损失,应当由作者、新闻机构和国家机关共同承担,还是由国家机关单独承担?笔者认为应当由国家机关单独承担。例如:行政机关根据报纸上关于某公司造假贩假的不实报道,对该公司进行调查并查封账号、扣押物资,同时销售商和用户纷纷退货。对于该公司因名誉受损蒙受的营业损失应由报社承担,而公司因账号被封、物资被扣承受的损失应由行政机关依法赔偿。

(四)主观过错

过错是构成民事责任的主观条件,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故意是行为人知道其行为能够产生某种损害结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过失是行为人应预见却因疏忽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却轻信可以避免。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多数是过失侵权。对过失判断的客观标准是看行为人是否违反了对受害人所负的注意义务。

对行为人注意义务的界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注意义务的内容应当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个人权利所必需的,同时也是行为人能够且应该履行的。但是在涉及到特定主体时,还要综合考虑其行业要求、职业背景、教育程度等具体情况,以明确其应负的注意义务。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新闻侵权行为人应该承担的注意义务有两层:第一层是与社会一般人同样的注意义务,这当中包括一般成年人都应具有的社会经验、社会常识等,还包括法律规定的“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利”的最低义务。第二层义务是新闻行业特殊的注意义务。由于新闻行业的特点和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应当承担更大的注意义务。具体说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国家管理部门制定的新闻事业工作准则和规章制度;其次是新闻行业普遍采用的技术性规则和工作常识,比如记者对听来的消息未经调查不能予以刊登;涉及批评性稿件,应先向作者以外的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单位核实并在发布前与被批评者见面;报道犯罪新闻或指责他人犯罪应有司法机关做出的法律文件作为依据等等。③这些规章制度和技术性规范是新闻工作人员行业特殊注意义务的具体表现,有可操作性,也是判断行为人有无过失的重要依据。但是,以上规定的内容以及违反情况,被侵害人一般无从了解,也就难以证明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同时,如果行为人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履行规章的要求,一般是可以避免损害发生的。所以对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人主观过错的认定应当采用过失推定。由行为人证明自己在新闻活动中没有违反应负的注意义务。

行为人对只需稍加注意或进行起码的预防就能避免的损失没有加以最基本的注意和防范,或者具有特殊注意义务的行为人连一般注意义务都未尽到的,都构成重大过失。一般情况下,在新闻侵犯名誉权案件中区分重大过失与一般过失,并不影响民事责任的认定,但会影响民事责任的承担。

二、新闻侵害名誉权民事责任的免除事由

(一)证明传播内容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内容的真实,并不要求作品百分之百的真实准确。由于新闻工作的时效性、复杂性特点,要求新闻作品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准确无误是不现实的。只要报道中关系到特定人名誉的部分基本准确就构成免责事由。这包括两层含义,首先要关系到特定人名誉。

有的新闻在主要报道某人时并无失实之处,但涉及的其他人或事却发生了基本内容的失实。这对于后一相对人来说,也属于内容失实。其次,“基本事实”的划分界限在于错误报道的比例是否足以影响到特定人公正社会评价的降低。比如将数额不大的偷税行为描绘成偷税漏税上百万元,就是将一般违法行为变成了犯罪,明显贬低了他人的社会评价,侵害了他人名誉权,属于基本事实失实。再比如,将某公司从事非法经营所投入的总金额700万元说成了非法牟利700万元,经调查,该公司非法牟利是50万元。报社对公司非法经营的报道是基本属实的,报道中牟利金额的失实,对公司的名誉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不构成侵权。在该案中,数字的失实就不构成基本事实失实。

(二)权威的消息来源

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及执政党组织的文件、行为、事务称为权威消息来源。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人员据此撰写发表的客观报道,不必承担对内容真实性的审核责任。也就是说,各级国家机关和执政党组织供新闻单位发表的材料应当具有使公众相信其为真实确定的证明效力,即公信力。新闻媒体的活动以满足公众知情权和实现言论自由为根本目的,是一种具有公益性质的信息传播活动,因此新闻媒介客观准确的报道有关党和国家机关的行政、立法、司法等公共事务,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只要报道是对党和国家机关的公共文件、行为、事务的客观引用和描述,即使内容对特定人的名誉有损,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也不承担侵权责任。当然,如果国家机关对其公布的文书和公开的职权行为做出公开纠正,则新闻机构有义务做出公开更正。

以上具有公信力的权威消息来源以外的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因不具有足够的权威性,提供的新闻材料也不具有公信力。新闻单位和作者对这些消息来源提供的材料应当也能够调查核实。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即使是提供本单位内部或自身活动的材料,如果内容涉及特定人的名誉,新闻单位和作者也应进行核实。有些新闻单位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来稿只看公章,不予核实就发表,如果构成侵权,新闻单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公正评论

新闻学上的评论是指新闻媒介结合重要的新闻事实,针对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发表的论说性意见。从性质上分为批评(criticism)和评价(comment)。新闻媒介是社会舆论的窗口,也是社会监督的重要工具之一,更是公民行使宪法赋予的批评监督权利和言论自由的途径和手段。因此保护新闻媒介就社会关注的焦点及公众利益有关问题进行评论的权利就非常必要。

我国对“公正评论”适用范围相当狭窄,仅提到“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批评和评论”。实际上,公正评论这一抗辩事由的内涵相当广泛,但其构成必须符合两个要件,一是公益,二是公正。所谓“公益”指评论的对象必须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包括: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立法和司法机关的各种政策、措施。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与公共利益有关的各种行为和决定,个人和团体在艺术上的表现,公众人物以及重大事件的真相。所谓“公正”,是指评论者依据客观事实,发自内心的诚实、公正的立场和认真的态度做出评论,对艺术作品和学术作品的评论应当对事不对人。

(四)未通过大众传媒公开

在我国,新闻机构可以将自己了解但不适于公开刊登的材料编成“内参”供领导部门参考。这些内部参考资料,显然是排除在大众传媒之外的。因此,尽管这些内部参考资料由新闻机构编印,但其刊载的内容即使有不实之处,也不构成新闻侵权,甚至连一般名誉侵权都不构成。在现实中还存在很多机关团体学术机构和企业编印的、只在本单位(系统)或其他一定范围内传播的刊物。这些刊物只取得国家“内部资料准印证”而不能公开发行,但是可以在单位之间交流赠阅。这种内部刊物的受众相对有限,但往往是与受害人接触机会较多的人,内容一旦失实也会给涉及人造成相当的影响。尽管如此,这种内部刊物跟大众媒体在制

作主体、受众范围、社会影响上都有质的差别,因此内部刊物发表的内容侵害特定人名誉的,也只能认定为一般名誉侵权,不构成新闻侵害名誉权。

(五)受害人同意

受害人同意是指被侵害人事先明确做出自愿承担某种损害后果的意思表示,在新闻侵害名誉权中,就是指被侵害人同意发表可能对自己名誉造成影响的内容。新闻作品以特定人为写作对象时,往往要采访特定人本人或由其提供材料。作者根据受访人自己的陈述或提供发表的材料写成的文章发表,应视为受访人同意,作者和新闻机构可以免责。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作者根据受访人的陈述或提供发表的材料成文发表,却常常引出纠纷。如李某某诉郝某某、《兰州晨报》社、《现代妇女》杂志社案。原告系“变性人”,在接受《兰州晨报》记者郝某某采访时,不仅向记者详尽讲述了其做变性手术的前因后果,还提供了关于自己经历的书面材料。期间,第一被告为原告拍摄了照片,随后用原告真名写成文章发表于《兰州晨报》,并配发了原告照片。第一被告后又将该文发表于《现代妇女》杂志。在原告所在地引起轰动,导致原告被迫迁往外地。原告至兰州中级法院起诉三名被告侵犯名誉权。后双方庭外和解,原告获赔。在本案审理过程中,第一被告曾提供了其通过长途电话向原告询问能否使用真名的电话记录和电话录音。但合议庭认为该证据不能证明原告明确同意被告使用其真名和照片。因此,争议的关键往往在于当事人在相关内容公开之前是否对文章的写作和发表所可能涉及的事项明确表示同意。新闻采访人通常具有专业知识,在采访中处于主动地位,而采访对象在提供了相关素材之后,对采访者如何使用资料,如何制作和公布采访内容,往往无能为力。笔者认为,新闻采访人员与采访对象应当在采访之前,就采访及采访内容的制作和公布所涉及的问题等进行明确约定。例如是否允许使用本人真名和照片,是否允许引用所提供的全部资料,有关内容公布前是否须经本人审核等。还要约定,如果遇到约定以外的情况时,应当先与本人协商。另外,在采访对象同意的情况下,对于涉及其他人名誉的部分,采访人也应当征得相关人同意。

三、新闻言论自由与民事主体名誉权冲突的协调

新闻自由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是公民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领域内的实施和运用。新闻自由为人民大众所共同享有,现实中由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集中行使。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在应然意义上讲,舆论监督是人民言论自由权的派生,在实然情景下它却变异为相对超然的公共权力。”④名誉权属于人格权的一种,是公民和法人享有的、对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加以保有和维护的权利。言论自由与人格权都是基本权利,在基本的性质上具有一致性。但新闻报道、评论是以公民和法人为对象的,难免出现新闻相关人的私权利与新闻监督的公权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舆论监督价值日益得到认可和推崇,而公民权利价值也不断获得张扬和关注的今天,这种冲突更加明显。《宪法》有关原则性规定显然不足以解决行使新闻自由与保护人身权利的冲突。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当选择一种合理的价值准则,作为协调新闻自由与新闻相对人人格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从而使不同的价值在公平的基础上达到动态的平衡。

为防止新闻机构滥用新闻监督权、保护正当合理的新闻自由,应当对新闻自由设定一定的限制。笔者认为这种限制应当具有区分性。这种区分保护,并不违背权利保护的平等原则。相反,它符合公平正义的理念,体现了法律对权利的尊重。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对象,主要可以分为三类:1.政府机关、国家公职人员;2.公众人士和社会团体,企事业法人;3.普通公民。政府机关、国家公职人员被赋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理应受到最大限度的舆论监督和制约。公众人士,也就是享有一定名声的非官方人士。⑤他们具有说服和影响大众的地位和能力并常在媒体中出现而引起公众注意,或是在解决有争论的问题时自愿跻身于重要的公众辩论中以影响舆论。公众人士与媒体接触较多,在名誉遭到损害时,能通过多种渠道澄清事实,及时进行补救。以上两类相关人,由于与公共利益有重大关系或作为公众关

心的焦点而暴露于公众面前,应对公众的评论有所容忍。这种容忍,也是其占据较高社会地位和掌握一定社会资源的代价。在以上两类对象所提起的名誉诉讼中,国外通常给予新闻机构和工作人员“一般过失免责”和“过失推定例外”。只要不是出于故意或重大过失,就不负民事责任。而且证明行为人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由原告承担。社会团体、企事业法人虽然未必直接暴露于公众的目光之下,但其运作和经营活动与社会公益有一定的联系,也应对舆论有所容忍。

普通公民的个人行为一般对公共利益并无深刻影响,其社会地位和掌握的社会资源不及前两类相关人。相对于强大专业的新闻媒体,往往处于弱者的地位,难以获得及时的补救。因此,法律应当严格保护普通公民的名誉,加重新闻侵权人的举证责任。只要被侵害的普通公民能证明名誉受损的事实和新闻机构的违法行为及两者间的因果关系,而新闻机构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又没有免责事由可援引,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埃德蒙·柏克曾经说过:“自由不是孤立的、无联系的、个人的、自私的自由”、“社会的自由„„,是正义的代名词,它由充满智慧的严谨法律来确定,并由建构良好的一系列制度来保障”。⑥目前对于新闻舆论监督,宪法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条文;而司法解释又过于具体和实际,缺乏理念性的内容。因此,我国迫切需要一部《新闻法》来公平合理的界定新闻媒介与社会民众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划清正当舆论监督与侵权的法律界限。这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注释:

①Henry·C· Black,the Black’ s Law Dictionary, W est Publishing Co.5th Edition,1979,p1171.

②W·V·H· R oger,W infield and Jolowicz on Tort,Sweet &M axwell L td,1 3 th Edition,1989,p311.

③梁书文、杨立新、杨洪逵:《审理名誉权案件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页。

④王锋:《舆论监督与公民权利的保护》,《法制日报》1999年12月19日,第二版。⑤美国最高法院20世纪60年代在《纽约时报》案和其他几个诽谤案件的判决中提出公众人物( public figures)的概念,指因特殊地位或表现而为公众所瞩目者,包括政府官员和公众人士。

⑥[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王瑞晶、王天成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05~106页。

(新闻传播)

第5篇: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校友分会名誉会长(4人)

吕飞杰(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

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原院长、党委书记)

何忠平(海南大学副校长) 林

强(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曹

阳(海南大学副校长)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校友分会顾问(10人)

李道庆(原工学院高工系退休教授,59级加工专业)

赖怡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湛江分行行长、省总行董事,76级加工专业)

文(海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调研员,76级加工专业) 陈

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教授、原加工所所长,77级加工专业)

黄茂芳(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院区管委会主任,77级加工专业)

蔡泽进(海南省工商局外资企业管理处处长,78级加工专业) 魏

萍(省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79级加工专业)

林道杰(福建省公安消防总队现役纪委书记,86级化工专业) 麦秀芬(原理工学院党总支书记)

韩才元(原理工学院化工系教授、博导)

0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校友分会

组织机构(74人)

会 长(2名):

张玉苍(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院长) 李

光(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常务副会长(1名):

王茂钢(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会长(8名):

宏(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 庞素娟(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

廖双泉(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92级加工专业) 姚伯元(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教授)

覃世仲(广东深圳金立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83级加工专业) 郑肖安(深圳元盟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87级加工专业)

李木春(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总经理,93级加工专业) 唐水芳(海南青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04级应化专业)

常务理事(28名):(按姓氏笔画排名)

刘湘洪(海南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88级加工专业研究生)

许昌锋(拜耳材料科技(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亚太区总监,96级化工专业)

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院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77级

1 加工专业)

陈泽林(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原副院长) 李

光(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李木春(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总经理,93级加工专业) 邱锡光(海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89级加工专业)

凡(海口呦呦旅游度假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04级应化专业) 张玉苍(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院长) 庞素娟(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

郑肖安(深圳元盟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87级加工专业) 姜

宏(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 姚

帅(海南科仪公司副总经理,04级生工专业) 姚伯元(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教授)

唐水芳(海南青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04级应化专业) 曹

阳(海南大学副校长)

曹献英(海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

符永庆(广东省中山龙塑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92级化工专业) 符

新(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86级加工专业研究生) 黄玉端(海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83级加工专业) 黄茂芳(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院区管委会主任,77级加工专业)

覃世仲(广东深圳金立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83级加工专业) 赖怡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湛江分行行长、省总行董事,76级加工专业)

廖双泉(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92级加工专业) 廖建和(海南大学应用科学学院院长,80级加工专业) 潘勤鹤(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挂职副院长)

2 樊

春(海南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86级加工专业) 魏

萍(省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79级加工专业)

秘书长(1名):

王久模(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91级加工专业)

理 事(34名):(按姓氏笔画排名)

丁爱武(海南天然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03级加工专业)

万宏雁(广州伊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96级化工专业) 邓

勇(海南椰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主任,03级材料专业)

王宏光(海南三亚市羊栏镇财政所所长,89级加工专业) 云暖暖(海南美兰国际机场货运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室经理,87级化工专业)

云一鸣(海口市环卫局副局长,90级化工专业)

冯玉红(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教授、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甘礼社(浙江大学药学院副教授,98级化工专业)

朱清梅(海南塞诺国际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03级化工专业)

永(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教授、系主任) 陈

江(海口市琼山区人大选任室主任,89级化工专业) 陈

洋(海南联合建工集团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04级材料专业)

陈积雷(乐东县国土资源局,00级化工专业)

李海峰(海口斯雅图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04级材料专业) 李志君(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教授、系主任,83级加工专业)

3 李嘉诚(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教授、系主任) 李允宝(海南维特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89级化工专业) 吴峰松(海口国家高新区发展控股有限公司,02级化工专业) 肖宝东(琼州学院武装部,97级化工专业)

余全保(海口市东方英才培训学校校长,96级化工专业) 张志伟(东莞市百味佳食品有限公司质控经理,04级应化专业) 张德拉(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教授,76级加工专业) 林

琅(海南省咨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98级化工专业) 罗盛峰(海南省民生燃气股份有限公司部门经理,99级化工专业) 罗先群(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教授、系主任) 易辉华(海南省纪委监察厅,00级化工专业)

平(中信银行海口分行公司授信信神总助,00化工专业)

黄炳荣(深圳市德贝尔科技有限公司部门经理,96级化工专业)

海(海南省监察厅巡视员,87级化工专业)

韩良禧(海南深天翔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经理,01级化工专业)

磊(海铝公司,87级化工专业)

谢蓉桃(海南海汽器材有限公司企业发展部经理,99级化工专业)

薛行华(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教授、系主任,94级加工专业研究生)

海南大学校友会材料与化工学院分会

2014年6月28日

第6篇:荣誉与爱荣誉--《人与自我》(广西大学人文)[推荐]

荣誉与爱荣誉

罗家伦

(1897-1969)1928-1930年任清华大学校长,

1932-1941任中央大学校长。本文选自罗家伦《新

人生观》,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我所提出的“荣誉”就是指英文的“Honour”或德文的“Ehrlichkeit”。这两个外国字,本都含有人格的意义,在中文方面,很难找到适当的译名,我现在译作“荣誉”。

人生的目的不仅是为生活,而且还要荣誉的生存。荣誉是人格光辉的表现,也是整个人生不可分解的一部分。没有荣誉心的人,就谈不上人格;漆黑黯淡地过一世,这种生存有何意义?

西洋人很重视荣誉;他们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更重要。假如你说某人无荣誉,他一定认为这是对于他最大的侮辱。为了荣誉问题而实行决斗,也是常见的事。这种决斗办法的对不对,是另一问题,但他们对于荣誉的尊重,却不可小看。英国人对于身兼枢密大臣的内阁阁员,称作“The Right Honourable”,不是恭维他是最高贵的,而是恭维他是最荣誉的。美国西点(West Point)陆军军官学校的校训是三个字,就是“国家,责任,荣誉”(Country,Duty,Honour);这是他们在军人精神教育上对于荣誉的重视。欧美许多学校的考试,还有所谓“荣誉制度”(Honour System):就是教员于出题以后,立刻退出教室,并不监考;他只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字,就是“Honour”(荣誉)。于是学生懔然于荣誉的观念,不敢作弊。万一有人作弊,不但学校立刻把他开除,而且这个人从此不齿于同学。(最近西点学生同时是全美冠军足球队队员九十人,因考试抄袭而全体开除,任何人不能挽回,就是一例。1951年9月9日补注。)

荣誉的观念,在中国社会,却太不发达了。为唤起一般人对于荣誉的认识和尊重起见,所以我特别提出这“荣誉与爱荣誉”的问题来讨论。

说到荣誉,往往就要联想到“名誉”。但是荣誉和名誉不同,荣誉不就是名誉。“名誉”在英文里面,是另一个字,即“Reputation”。名誉是外加的,而荣誉,却是内足的。更明白一点说,名誉只是外界的称许,而荣誉则内部发出来的光荣——也可说是光辉——与外界所加上的名誉相合而成的。所以荣誉具有内心的价值,较名誉还要可贵。西洋虽有名誉为第二生命的话,但荣誉却简直是第一生命,或是第一生命的一部分。不过,名誉和荣誉也有关联。人是社会的动物,多少都需要外界的刺激,外界的鼓励,外界的承认,人格外能自发的向上,自觉的求进步;所以人大都是要名誉的。“三代以下,惟恐不好名,”好名誉不一定就是坏事。苏联就常常采取以名誉来鼓励人努力工作的方法。所以他选择工作最努力的工人为“工人英雄”;用这工人的名字去名工厂,去名制度。对于到北极探险的人,也常常加以“英雄”的徽号;这都是用名誉来奖励人奋发有为的证据。这并没有害,而且有益。中国的老子曾经问过一句话:“名誉身孰亲?”我想许多西洋人的回答一定是“名亲!”

荣誉不是名誉,更不是“虚荣”。虚荣在英文里面是“VaniAty”,也可译为浮名。虚荣乃求他人一时之好尚,或是庸俗的称颂,而即沾沾自喜,以为满足的。虚荣的表现,就是好

炫耀,好夸大,藉此以博得他人对自己的称赞。譬如女子常喜穿华美鲜艳的衣服,以引人的注意;男子则好出风头,往往做了一次什么会的主席,便自以为了不得,自以为是这小世界里的“小英雄”。这都是虚荣在作祟。虚荣是从错觉(Illusion)来的。错觉是虚荣的粮食,虚荣全靠他培养大的。所以错觉一旦幻灭,虚荣也就随之消散。荣誉则不然。他不是求之于外的,而是求之于内的,所以他可以自持,可以永久。西洋人说虚荣是女性的——但他不是优美的女性,是堕落的女性。男子何曾不好虚荣,不过女人较甚一点。普通女子都欢喜别人恭维她,捧她。如果男子要向女子求婚,最好多称赞她几声“安琪儿”或是“天仙化人”,那她便很容易落到情网里去了!这种虚荣,岂能和荣誉相提并论?

荣誉不但和“名誉”、“虚荣”不同,而且和“野心”不同。“野心”在英文为“Ambition”,它可说是一种男性的虚荣。男子大都好求自己政治的名誉、权力、地位、官阶,以作个人自私的满足。这种野心有时也能推动人去做有益的事,但动机仍是自私,所以很容易发生不良的结果。有些人野心一旦发作,便往往不问自己的能力如何,竟为所欲为,以求侥幸的成功。“小人行险以侥幸”,其结果鲜有不将自己的荣誉甚至身体埋葬于野心的灰烬之中。如果说野心是荣誉,那它只是堕落的荣誉。

至于所谓“门第”、“头衔”、“豪富”,那是更说不上荣誉了。这些都可叫做“荣宠”,而决不是“荣誉”。不过也有一种荣宠,是靠自己努力的成绩换来的,不可一概厚非。譬如外国有些科学家,对于科学有重大贡献,政府特赐他一个荣誉的头衔,如德国大学教授得“政府枢密顾问”的头衔一样。

这确是一种比较高贵的荣宠,虽然不是真正的荣誉。

荣誉既不是名誉,又不是虚荣,更不是野心或荣宠,那么真正的荣誉是什么呢?我以为真正的荣誉,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必须能维持生命的庄严。“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有荣誉心的人,必定有不可侮的身体,不可侮的精神,不可侮的行为——简单说有不可侮的生命。他的生命是完整的,不容稍有玷污。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他的理想的生命,是崇高、伟大、正直、坚强,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的生命是高贵的,庄严的,所谓“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所以别人尊重他,而不敢轻视他;爱敬他,而不敢亵渎他。

第二必须能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是人生最不容易做到的。“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所以有荣誉心的人,对于标准以下的事,是绝对不干的。至于那一切欺骗、狭小、鄙吝、偷懒,和其他种种“挖墙脚”的事,他更是不屑干的。这正是孟子所谓“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大人的对面是小人,是小丈夫,是贱丈夫。有荣誉心的人,是以“大人”自许的。

第三必须是自足的,也是求诸己的。外界的称许,如系实至名归,也所不辞;譬如以科学上重大的贡献而得诺贝尔奖金的人,若是他配得的话,当然可以安心接受,何用推却?但凡事应该求诸自己,尽其在我,不必分心去猎取流俗的恭维。流俗的恭维,不但靠不住,而且在有荣誉心的人看来,反为一种侮辱。名画家的画,并不在乎有多少外行的人赞美,而贵乎能得一个真正内行的人来批评。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就是这个道理。即使内行的人也不称许,自己仍可得到安慰,因为自己的天才得到发挥,在自己的努力中,就有乐趣存在。古今中外,许多大艺术家,都是死后得名的。科学家也是如此。大科学家开

普勒(Kepler)在他一部名著《Weltharmonik》序上说道:“你的宽恕我引以自娱,你的忿怒我也忍受;此地我的骰子掷下来,我写成这本书给人读,是同时的人读或后代的人读,我管他干么?几千年以后有人来读,我也可以等,上帝也等六千年以后才有人来臆度他的工作。”这种特立独行的精神,也可说是一种孤寂的骄傲,但是这决不是骄傲。翻开一部科学史来看,古今多少科学家,在生前享国际大名的,除了牛顿和爱因斯坦以外,还有几人呢?造化弄人,奇怪得很,生前最不求虚名者,往往死后最能得名。如果自己对人类真有贡献,即使名不可得,又有何妨?世间真正的价值,常埋藏在无名者之中。许多汲汲求名的人,实在可以休矣。第四必须自尊而能尊人。真正有荣誉心的人,不但爱自己的荣誉,而且也爱他人的荣誉。荣誉不是傲慢,乃是自尊而能尊人。“子以国士待我,我亦以国士报之。”其实毁灭了他人的荣誉,自己的荣誉,也就建设不起来。在侏儒国里,就算自己是长子,又有什么意思?要做长子,就要到长子国里去做,不要在侏儒国里做!有荣誉心的人,一定能尊人,能下人。他承认人的能力,赞叹人的特长,尊敬人善处,能适当的自尊,也能适当的低头,上谄下骄的事,绝不在他的行动意识里面。

总而言之,荣誉就是人格,是人格最光荣的完成!

爱荣誉乃是一种意志的倾向,行为的动态,是要以忠诚纯洁的行为,去得到依于德性合于美感的承认的,德国的哲学家包尔森(Friedrich Paulsen)说:“我们不能想象没有强烈的对荣誉之爱,而伟大的事业可以表现。”社会的向上靠此,人类的改善靠此,历史的转变也靠此。

我们今日不但要提倡个人的荣誉心,和对于荣誉的强度的爱,而且要提倡集体荣誉观念,集体的荣誉观念,就是个人对团体的荣誉之爱。譬如一个家庭,凡是家庭的各分子,都要努力保持一家的“家风”或“家声”,不能做有辱门楣的事。又如一个商店,不肯卖坏东西,诚恐坏了他的牌子,也是出于爱护集体荣誉的观念。再如一个学校,无论是教职员或学生,人人都应该知道学校荣誉的重要,不能随便塌学校的台。实验室里未成熟或不正确的报告,不可轻易发表;因为这对于个人的责任的关系还小,对于整个学校的荣誉却太大了。不独以“长胜军”或“铁军”著称的军队,全部队的长官和兵士,要爱惜他本部队历史之光荣;凡是国家军队,谁不应该勇猛奋发,维护国家军队的光荣。扩而大之,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不没落和毁灭,必须由构成他的分子,共同努力维持和增进他集体的荣誉!人生是需要有荣誉的。不荣誉的人生,是黑漆漆的,无声无臭的。有荣誉的人生,是高贵向上的;无荣誉的人生,是卑污低下的。禽兽才只要生存,不要荣誉,也无荣誉的观念。人应该是理智感情和品格发展到最高程度的动物;人不只要生存,而且要荣誉。荣誉也可说是人类的专有品。所以英国的诗人拜伦(Lord Byrom)有两句诗道:“情愿把光荣加冕在一天,不情愿无声无臭的过一世!”

按:本文初发表于《新民族》第三卷第一三期,1939年2月27日出版;嗣经订正、补注,辑入《新人生观》。

第7篇:荣誉与责任并存

荣誉与责任并存—黄龙县城关工商所

黄龙县城关工商所位于黄龙县城,辖石堡、红石崖一镇一乡,及两个社区、20个行政村,辖区面积520平方公里,人口1.82万人。全所现有干部9人。我所内设1个综合服务厅和2个监管执法中队,担负着辖区内一千多户个体工商户和110户企业的日常监管工作。城关工商所先后被省市团委、妇联、纠风办、和省市县工商局授予“文明单位”、“先进集体”、“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五好工商所”、“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光荣称号,同时还有5名同志分别获得市、县青年岗位能手、服务标兵、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2011年我所在镇党委、政府组织的“三述,三评”活动中获免评单位,并在2012年2月23日举行的石堡镇经济工作会议上,黄龙县工商局城关工商所荣获了2011年度“先进站所”的荣誉称号。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所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03起,其中一般案件65起,简易案件38起。在办案中,我所执法人员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启用说理式文书。同时,认真学习案件办理应用软件,有效地推进案件管理系统的使用和完善,案件录入率100%,录入的及时性、完整性、正确率也得到不断提高。

在荣誉面前,我所全体职工更感到责任的重大,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严峻的局势下,作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的我们更要鼓足干劲,决心在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服务辖区经济发展为主线,进一步提高认识,争创先进,努力建设一支切实服务于发展、服务于群众的基层工商队伍,履行好“窗口单位”服务为民的光荣职责,为黄龙经济的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第8篇:讲演稿:安全与荣誉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安全与荣誉》

把自己称作石油钻井人,这对我至关重要。中国石油伴随着祖国的发展,从无到有,到跻身世界企业500强,是几代石油人,用青春和汗水,乃至生命建下的功勋。在今天这个张扬的时代,我依然把石油人的奉献当成荣耀,而正是这种荣耀促使我倍加热爱工作。这荣耀让我领悟,能为石油钻井行业做点贡献,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也许我讲的离安全太远。但事实上,安全与石油人,是密不可分的。石油的整个生产过程,处处都充满了安全风险。

我们日常生产操作环节,稍有不当,就可能酿成大祸。安全思想必须贯穿在石油生产的每个技术环节,任何技术疏忽都可能引发恶果。所以,只要踏进了石油行业,不管是技术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不能忽视安全。安全事故不仅影响正常钻井生产,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危害职工的生命。所以,对于石油人来说,安全就是生产,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

有一件事情,更加深了我对安全的认识。那是在2003年12月23日21时55分。在四川重庆开县高桥镇,正在进行钻井作业的罗家16井突然发生井喷事故,导致附近村名中毒,导致243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2142人因硫化氢中毒住院治疗、65000人被紧急疏散安臵、直接经济损失达6432.31万元的严重后果, 这是我国石油行业类似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这数字,令人震撼,悲痛,乃至愤怒。很快,这些愤怒就指向了造成事故的源头。无数责问声如潮水般涌向中国石油。人们在网上激愤的留言,很多甚至是在骂:中石油管理混乱,不懂安全,行业垄断,缺乏监管,盲目追求利润,不顾人死活等等。随着伤亡人数的不断增加,言辞越来越激烈。

那些过激的言辞,字字句句刺在我的心上。石油人,这个令我骄傲的称谓,此刻倍受指责。石油人其实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我们爱岗敬业,奉献远大于索取。我们懂安全、重视安全,我们管理一直很严格。我们吸取过教训,也承受过安全事故带来的痛苦,我们的生产场所,也许都是火药桶。我们怎么会拿生命开玩笑呢?

“12.23”,影响到了社会对中国石油的认同。几个人的操作违章,葬送了243条生命,少数人的安全麻痹,让百万石油人也蒙羞。“12.23”不是天灾,是人祸,这不仅令我们惭愧,这是我们的耻辱啊!开县井喷事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12.23”铭刻在了我的心里。他让我认识到,安全工作,事关荣辱。石油人的光荣,来源于能为社会造福,而安全事故会给社会伤害,造成安全事故,就会令我们耻辱。

通过这起事故,使我们认识到有必要提高安全风险意识,认真制定HSE相关方告知书和应急预案,并加强学习和演练。加强坐岗,坚持24小时干部值班制度和大班跟班制,坚持HSE巡回检查制,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我们要认真组织员工学习公司及项目部下发的安全文件,认真剖析典型案例,便于全队员工在学习中掌握安全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按照“危险作业项目清单”规定内容,严格落实作业许可证审批制度,并亲自组织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控制措施及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效落实。

我们做到每天工作前开好安全会,强调每项工作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HSE现场检查表》对我们的施工现场进行了认真自查自改,完善好各项基础资料和各项应急预案,并对全队进行了各项预案的演练。加强对HSE作业标准的学习和实施,做到每周组织干部大班对现场进行检查和评分,对不达要求的认真整改,利用公司多次检查提出的问题进行综合分类,专人负责进行消项的管理。加强员工的素质培养,提高员工HSE意识与技能。丰富培训内容,充分利用倒休、等停机会,加强对员工井控、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开展“每日一题”活动,利用班前班后会,对员工进行提问,并把员工答题情况进行记录。为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我队在人员紧缺情况下仍大力支持员工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使员工可以更好的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积极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安全、井控、岗位操作等各方面的培训使员工提升了技能。

安全不是烦琐,安全不是麻烦,安全不是别人要我去做,而是我主动要去做!众所周知,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那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有当我们真正读懂了这句话的真谛,才能不再为违规操作寻找种种借口,不再对“三违”行为默然臵之,不再对事故隐患心存侥幸。尽管人的生命相对脆弱,但脆弱的生命一旦臵于安全的防护网之中,就会变得无比强韧。我们只有从关爱生命、追求幸福的角度出发,正确的对待安全生产,我们才能做到不被动无奈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而是发自内心,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如何才能更加安全。

奉献能源,创造和谐,这至高无上的企业形象,永远代表着石油人的荣誉。这荣誉,激励着几代石油人,忘我的付出。这荣誉,支撑起我们献身石油的信念。我们谁会不珍爱这荣誉呢?

石油行业千千万万的平凡岗位,维系着纵横祖国大地的石油生产系统。这些岗位虽然平凡,但每个岗位上职责的份量,却是与整个中国石油的荣辱相当。任何岗位上的安全疏忽,都可能把石油人的荣誉玷污。我们必须清楚,只要穿上了红色的信号服,我们肩上,就背负起了,沉甸甸的中国石油。

强三基,反三违,以人为本,落实安全责任制,石油人义不容辞。我们要“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抓安全,促生产,为了祖国的建设,也是为了,再塑石油人的荣誉。

50510队 程树林

第9篇:班级荣誉感与集体精神

班级荣誉感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一种表现。

是指班级荣誉就是自己的荣誉,自己的荣誉就是班级的荣誉的感情。

当有的这样的思想以后,班级荣誉感自然就流露出来了。

一个人如果不感到自己是这个班级中的成员,也就不会有班级荣誉感。

所以如果想让一个人有班级荣誉感,就要让他感得到班级是温暖的,班级需要自己,不受别人的排斥。

一个集体荣誉感强的班级,必定是团结一致的班级。

编辑本段为什么要有班级荣誉感?

如果我们把自己与班级的荣誉联系在一起,我们就有了前进的不懈动力。

如此变形成一个我为班级,班级强,我更强的良性循环。

班级荣誉感是促进我们前进的一种动力。

不知不觉中班级成为了同学们的骄傲,班级也因为同学们而骄傲

章简介:《班级荣誉感演讲稿》

在和谐中创建班级文化和谐的音乐使人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和谐在班集体建设中意味着关注学生 《班级荣誉感演讲稿》

文章《班级荣誉感演讲稿》正文开始>>

在和谐中创建班级文化 和谐的音乐使人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和谐在班集体建设中意味着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谐的班级是一种理想的班级。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无论是学生的精神文化,还是班级的物质文化,都呼唤着一种和谐,呼唤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和谐的班氛围自然会带来良好的班级文化。 如何让班集体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班级的交往文化。

班集体中人与人的关系主要包括: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学生与班干部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三种关系,使之和谐发展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精神文化的关键。

(一)密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成员众多。在这样的大家庭里,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行为方式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都极易产生矛盾,出现摩擦,甚至产生正面冲突,发生吵架、打架的现象。因此,我首先在思想上给学生植根一种理念。在班级的墙报上,我赫然写下“与人为善、与邻为伴、吐故纳新、自强不息”16个字,以时时提醒学生,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其次,在班集体活动中充分发挥小组的合力,例如班级的优秀小组评选活动,就要求组内各个成员都要为小组荣誉而努力。这样,强大的凝固力使学生之间和谐相处,班集体也形成了一种团结向上的氛围。

(二)用宽容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亲其师,信其教”,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要有新的教育理念,要学会尊重学生。在我的班集体里,我努力营建“尊而不怕,亲而不俗”的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的我始终以“先学做人、后学求知”来教育学生,公平、公正、微笑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要始终认为我们的学生人人可成才,并且每个人本身就是才,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长处。我们要用微笑的脸与他们沟通,用鼓励的眼神去激励他们。我觉得那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我就坚持每天给学生写心灵小语,并且把自己写的内容给相应的学生看。要求学生读书,每天早自习之前我都会认真地站在讲台前看教育名著,学生受到我的影响,也陶醉在书海中。学生和我的关系无比融洽,我对他们的教育也容易被他们接受,因此班级文化建设也向着更好的轨道前进着。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我的爱》。

此时,站在这里的我,很激动,也很紧张,因为平凡的我,总是担心自己无法用最美丽的语言表达我最真的爱。但正因为我平凡,我才能更真地发现生活中的感动;正因为我平凡,我才能用最诚挚的心去爱我的家——2010级6班。

在我心目中,班级就是我第二个温暖的家。

记得不久前的九月,带父母的期盼、带着雀跃的心情,我走进了日照市实验中学。走进班级,迎接我的是班主任——孔老师那张和蔼的笑容,还有同学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笑容犹如一道阳光,照亮了我忐忑不安的心扉。从那时起,我就决定把我青春的爱和热情,献给我梦想起飞的新起点—-6班。

6班,是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瞧,我们的班主任,出类拨萃,在带好我们英语的同时,又要为班级的琐碎小事而操劳,她把我们看得比自己的孩子还重要呀!再看看任课老师们,语文老师循循善诱,数学老师方正质朴,政治老师慈祥和蔼……他们是一群团结、慈爱,并且充满工作热情的园丁。有他们的呵护,我们怎么能不茁壮成长?

6班,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这里有69位可爱的学生,他们团结,充满梦想。教室里他们埋头若干,在书的海洋里,寻找知识的宝藏,在篮球场上他们团结合作,活力四射,打扫卫生,个个都积极劳动。69颗积极向上、荣誉感强烈的心紧密联系在一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不久的将来,它将长成为一棵参天栋梁。它和它的每一个成员所创造的辉煌都将属于6班这个光荣的集体。

在这样优秀的老师的教育下,我们怎能不认真用心的学习呢?在这样好的环境里,我们又怎能辜负所有为我们倾注心血的长辈的期望呢?

班级是我家,我们在它的树荫下成长,在它的怀抱中坚强。同时,我们也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使它茁壮成长,结出荣誉的果实。班级的发展与每个同学的付出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都爱自己的班级,我们都希望能为班级立下一份功劳,为班级争光 ,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在班级中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积累,以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协作为基础,以集体荣誉为动力,坚持不懈,奋发向上,一步步脚踏实地,争取登上更高的山峰。

既然我们都相聚在六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就让我们用心去爱这个集体,共同努力,创造六班品牌,让这条巨龙在实验中学的蓝天上自由飞翔。

强荣誉感和凝聚力,班委会和团支部成员必须先带头,给你看看我的文章吧。

《团结是班委会和团支部管理班级的基础》

班委会和团支部只有搞好团结的义务,没有破坏团结的权力。搞好团结,讲话才有人听、做事才有威信。宽容是维系团结最好的纽带,懂得尊重和欣赏别人多姿多彩的个性,谅解和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揽权、不争功、不诿过,团结共事就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团结是班委会和团支部管理班级的基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实践证明,班委会和团支部内部只有搞好团结,才能出凝聚力、出战斗力,讲话有人听、做事有威信;才能出智慧、出成绩,什么压力都可以化解,什么难题都可以解决;才能出干部、出人才,有健康成长的沃土,有成就事业的舞台。这样才能团结好班上的其他同学。大家在一起共事,是班级的需要、班主任的重托、同学们的期望。我们一定要识大体、顾大局,用高尚的人格增进团结,用坚强的性格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维护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团结。就一个班来说,搞好民主集中和团结合作,团支部书记和班长最关键。团、班“一把手”都要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必须明白,两个“一把手”是事业上的搭档,不是竞争的对手;是工作上的分工,不是权力的分配。各尽其职、分工合作,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不揽权、不争功、不诿过,班级的和谐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在团结问题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班委会和团支部成员的工作经历、认识水平、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看问题难免有意见分歧,干工作难免磕磕碰碰。维护团结,还要加强性格修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为班级营造心情舒畅、和谐共处的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大家的学习成绩才能更快的进步。 宽容是维系团结最好的纽带和粘合剂。班干部和团干部要有宽广的胸襟,懂得尊重和欣赏别人多姿多彩的个性,谅解和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做到容人、容言、容事。要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使班委会和团支部成员之间成为学习上志同道合的同学、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干部、生活上相互关心的挚友。私心是影响团结的大敌,也是导致不团结的主要根源。把班级的利益看得重一些,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轻一些,一切要为班上的同学们着想,小我服从大我,个人服从组织,不图名,不争利,不谋权,团结共事就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建立起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那么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琐碎事情,就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的较佳媒介,从而帮助形成集体荣誉感。谈到集体荣誉感,它是什么呢?依我个人所见,它是一种关心、一种热爱的体现,对集体的热爱,对身边人的关心,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激发人们奋发上进的精神力量!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

然而,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刚刚踏进小学的校门,都是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同的性格特长爱好,对集体荣誉感这个概念理解的并不是很深透,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他们敏感自信,爱思考、见多识广,但又惟我独尊、感情冷漠,他们有的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有的缺乏“集体”的概念,更谈不上集体荣誉。作为班主任要在短时间内将这几十个活生生性格各异的学生融合成一个“小家”靠什么?靠的就是班集体荣誉感。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呢?

一、树立榜样,逐步树立班级荣誉感。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枯燥的说教有时不起任何作用。孩子都需要鼓励,渴望表扬,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给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采取表扬、赞许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成为班级的小主人。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走出来,来到学校一切都是陌生的,对学校生活全然不知。我们要从进校门,开窗户,走路,课间活动等等教起。如果老师凡事都用嘴说,恐怕要累坏嗓子且效果并不见得理想,这还不如做出样子,自己以身作则,让学生模仿。

二、多表扬,多鼓励,逐步树立班级荣誉感。

没有人夸我们,我就让学生自己夸自己,大家夸集体。帮助学生把热爱班集体的感情煽动起来。开学后待学生有所了解后,我开了一次班会,主题就是“夸夸我们的……(班集体、学校、教室布置、同学、老师)。开始,学生不会夸,也找不到夸奖对象。我就负责为他们提出夸奖的对象,如我们的校园漂不漂亮?教学楼好不好?我们班后面的黑板是老师布置的,漂亮吗?从每位同学身上找出一条优点,夸夸身边的同学……学生在夸奖与被夸中,加深了友情,增强了热爱班集体的意识。当然,这样的活动,仅仅有一次是不够的。学生更多的荣誉感要在平时巩固,加强。每次班级的点滴进步,各项评比都是教师为学生鼓劲的最好时机。

三、互相监督,互相评价,逐步树立班级荣誉感。

让学生学会相互提醒和评价。学生都会有许多不自觉的言行,当这些言行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造成他人尤其是班级利益受损时,与他相近的同学能从班级利益出发,站出来,对他们加以提醒,甚至加以制止。在互相监督评价的过程中,他们会自我纠正、自我反省、自我陶冶、自我提高。开学初我还建立了《红花栏》,在每周一的班会上都会让学生自己评选出“每周之星”,其目的是以“每周之星”为榜样,让学生知道只要有好人好事,只要为班级争了荣誉,为班级作了好事,都可以成为“每周之星”,都可以在《红花栏》里画上红花。通过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为集体付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了学生的班级认同感,培养他们对集体的责任感。让他们主动的来关心集体,视集体为自己的家一样。

四、赏识别人、完善自我,逐步树立班级荣誉感。

为了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使学生在学会赏识别人的同时弥补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认识到在集体生活中人人都是重要的,别人的进步我要高兴,因为大家都在为班级争光,从而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一是学习优点,在前进中共勉。学生都是班级中的一员,但由于每个学生基础不同,他们有各自的优点和长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别人,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多地要看到他人的长处:在相互支持中,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习别人之长;在相互学习中,共同勉励,共同前进。二是包容不足,在互勉中共进。赏识他人既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包容别人的不足。因为在班级生活中每个人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遇到困难,只有有了失败的体验,才会有成功的快乐。帮助伙伴,改正不足,在鼓励中与伙伴共进是班级中每一个成员都要学做的。在帮助别人改正不足的同时,要挖掘他们的闪光之处,与他们互勉共进。本学期随着“手拉手”活动和“一帮一”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人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要向他人学习,弥补自身不足。人人进步,班级才会光荣。

总之,班级荣誉感像一个巨大磁力场,有了班级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班级,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做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善于诱导,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成为班级的小主人。

上一篇:护理查房质量评价下一篇:经典历史人物素材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