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历史研究热点

2022-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近年来历史研究热点

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摘要:通过对2003年到2014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公共安全问题的立项数量统计分析,同时基于立项项目研究主题对我国公共安全问题研究热点展开探讨显示,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文化安全是公共安全研究的五大研究热点,其中,公共安全问题的研究趋势是: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继续成为公共安全研究的热点,生态环境安全、文化安全研究将会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而社会安全研究则将逐渐减少。

关键词:公共安全;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社科基金

引言

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从2001年美国纽约“9·11”事件到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从2003年横扫中国的SARS病毒到2005年英国伦敦地铁连环爆炸事件,再到2009年中国乌鲁木齐的针刺事件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辐射事件……公共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风险社会和我国转型攻坚阶段的到来,新型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增多,网络安全问题突出,食品安全问题堪忧,矛盾纠纷引起的死伤问题频发,公共场所发生的群死群伤事件激增,各种潜在的灾难和风险使人们对公共安全的需求迅速增长。而要想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从容应对各种安全隐患,顺利解决各类复杂的公共安全问题,实现安全的生产、生活和生存,首先必须全面认识公共安全问题,并对其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把握其基本特点和内在发展逻辑。

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探讨公共安全的内涵。潘加军等人认为公共安全是城市公民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交往所必需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它包括经济安全、环境安全、卫生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和信息安全等。[1]p10董晓峰等人认为公共安全是一个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市民人身健康以及资源供给等方面保持一种动态稳定的和谐状态。[2]白钢认为,公共安全问题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是运用公共权力的政府必须向公民提供的服务。[3]目前,中国安全科学界倾向于将公共安全按其表现形式和特征划分为四大块: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4]p5综合以往的研究,我们认为,公共安全是指涉及城市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包含劳动安全,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医药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建筑安全等。

我国真正的公共安全研究开始于“9·11”事件特别是“非典”事件后。2007年《中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条例》的颁布施行,使得对公共安全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公共安全领域的研究被冠以“城市危机管理”“城市应急管理”“城市突发事件管理”等不同名称,但其研究内容,大都是围绕“城市政府如何预防和控制各类灾害和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一主题进行的。当前正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由于利益分化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公共安全研究相应的也急剧增长,针对公共安全研究的机构不断涌现,大量的公共安全研究成果问世。从目前公共安全综述类文献来看,学者对食品安全、粮食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的述评较多,这些对食品、粮食、信息、生态安全研究的评价及展望为公共安全问题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方向。但目前归纳性的定性研究居多,依据可靠的统计数据而进行的定量研究相对不足,而且多数学者依据文献进行考察,以个案为基础的综合性研究不多。本研究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为样本,利用软件工具对当前公共安全问题研究进行统计和分析,有利于反映当前公共安全研究动向,对于把握当前公共安全问题研究的热点问题,也具有较好的证实意义。

一、资料收集与分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金研究项目,其研究课题居于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科发展之前沿,客观上反映各学科研究的重点、热点、现状及发展方向。[5]通过对公共安全立项项目的统计分析,可把握我国公共安全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是考察我国公共安全研究发展的一个视角。因此,本文选择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这一研究视角,对2004年来我国公共安全问题的研究进行认真的梳理,以期促进我国公共安全问题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一)资料收集

2003年“非典”的爆发在我国掀起了一场研究公共安全问题的热潮,因此,本研究的数据从2003年开始搜集。本研究样本数据来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的“立项查询”系统,以“安全”作为篇名检索词进行搜索,由此,本研究共获得有效样本590个,其中包括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重大项目、西部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本研究基于590个有效样本展开分析,在数据处理中,先将所有数据汇总到Excel,进行简单整理,然后进行变量化处理并输入到spss22.0,对立项项目的数量和主题等进行分析,以期从中得出我国公共安全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二)资料分析

1.立项数量的历年变迁

资料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

从图1可以看出,2003年来,全国社科基金公共安全立项在数量上虽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16项,增长到2015年的96项,十二年来项目数量提高了6倍。其上升趋势分四个阶段,分别为2004—2007年,平均每年为25项、2008--2010年,平均每年48项、2011--2012年,平均每年64项、2013—2015年,平均每年97项,可见,这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的立项数都有较多的上升。通过分析可以看出,2004年是公共安全研究的起步阶段;2008年是公共安全研究的发展阶段;立项数目显著上升发生在2011年和2013年,分别上升了29%和38%,说明2011年和2013年是公共安全研究的快速上升期。总体上看,近几年国家社科基金公共安全问题立项发展迅猛,这与近年来各类安全事故增多,国家和社会各界开始重视公共安全问题研究密不可分。

2.立项分类主题的频度和变迁分析

通过对立项主题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可以反映出公共安全研究中各分类主题的进展情况,了解与掌握公共安全研究的深度及广度,认识现存的弱点和优势,明确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公共安全研究的主题和领域分布非常广泛,根据总计590项公共安全立项主题内容所涉及的领域,我们把它归为五个分支领域,将粮食、食品、金融、产业、能源、生产、建筑、石油等涉及经济领域的安全归为经济安全;将政治、军事、科技、意识形态、民族、宗教,地区等政治军事领域的安全归为国家安全;将安全事故、社会保障、人口、社区、公共场所、居民安全感等社会领域的安全归为社会安全;将水资源、生物、环境、生态等安全归为生态环境安全;将媒体传播、价值、文化等安全归为文化安全。表1为2003年来各年度立项数、立项比一览表,从该表可以看出:

第一,立项项目的研究领域主要以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为主,经济安全为266项、国家安全为176项,两类立项项目为442项,占总立项数的74.91%,这反映了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其次是社会安全为81项,占13.73%,这说明学界对于社会安全在促进社会矛盾解决、保障人们生活安全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最少的是生态环境安全和文化安全分别为34项和33项,各占总立项数的5.76%和5.59%,说明了生态环境安全和文化安全占公共安全研究的比例较低,还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与发展。

第二,从2003年到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五个主题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虽时有波动,但总趋势呈上升状态,其中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增加的幅度最明显,分别从2003年的6项、5项,增加到2014年的33和34项,其次是社会安全,从2003年的0项,增加到2014年的11项,最后是生态环境安全和文化安全,分别从2003年的2项、3项,增加到2014年的8项、10项。从立项的这五个主题的数量分布可以看出,我国公共安全研究范围较广,涉及面较宽,其中,经济安全、国家安全是历年来研究的热点,且呈现较快的上升趋势;社会安全则是近年来新兴研究领域,从2011年以来立项数开始明显增加;生态环境安全和文化安全近年来立项数量增速较快,从2014年开始立项数相对增多,证明生态环境安全和文化安全研究由过去的不太受重视到现在相对被重视,正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新的热点。

第三,从2003年到2014年,公共安全问题共立项590项,占历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数的2.32%,年均立项49项。如表1所示,公共安全每年立项数量占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的比例虽有所波动,但总趋势呈上升状态,由2003年的1.62%上升到2014年的2.51%,这一方面说明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比较重视公共安全研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公共安全有许多难点与重点问题亟待解决。

3.立项的数量与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率的相关分析

国家社科基金公共安全立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社会面临的问题,和当前社会的变革相联系。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发展高峰期,城市的人口和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由此而来社会矛盾和风险也随之不断膨胀,比如说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8年的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2011年的甬温高铁事故、2014年12月31日发生的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故等,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与之相应,如表2所示,从安全研究项目数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安全研究项目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性数值为0.953,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相关性数值为0.722,与城镇化率相关性数值为0.936,统计学意义上表明,安全研究课题总数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化率呈显著相关性。反映了国家社科立项项目能够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出发,面向社会现实问题,也进一步证明了国家社科立项项目对研究领域起着风向标和指挥棒的作用。总的来说,当前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社会转型中暴露出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学者应对潜在安全威胁研究的任务不断加大,同时对安全的研究需要及时关注和回应执政党领导推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

二、我国公共安全研究的热点分析

从表1和图1都可以看到,2003年来公共安全问题立项共有590项,其中涉及到经济安全问题的有266项,占公共安全立项总数的45%,可见,公共安全在这十二年内的第一研究热点是经济安全。经济安全问题主要是指由于资源、能源和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金融信用危机和其他严重经济失常、经济动荡等涉及经济安全的突发事件,其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国有资产流失、金融风险、粮食、利用外资和经济全球化等问题。[6]p47我国正处在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和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面临着复杂的经济结构问题和内外矛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经济领域内的安全风险将不断增多,粮食、食品、金融、信息、产业安全等经济领域的安全备受重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经济安全研究成为学界尤其是公共安全领域所关注的焦点与核心问题。

在2003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安全立项课题中,国家安全问题的研究有176项,占公共安全立项总数的30%。可见,国家安全是公共安全研究的第二研究热点。国家安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安全,是国家利益不受危害和威胁的状态,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民族、宗教安全,地区安全等分类。一直以来,国家是安全的惟一主体,国家安全一直占据安全研究和实践的核心。冷战之后,人的安全问题被提出,安全研究向人本回归。但是,人的安全始终离不开国家的安全。比如流行性疾病、环境破坏等灾难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但灾难前的预防和灾难后的救援工作却是国家的职责。伴随着人的安全对国家安全依赖的加深,对国家安全的研究成为公共安全研究的第二研究热点。

2003年来社会安全问题立项项目为81项,占国家社科基金公共安全立项的14%。社会安全问题主要是指由于社会治安和经济体制变革引起的各类突发事件。其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差距、燃放烟花爆竹、针对基层政府的群体闹事、就业需求与失业、社会保障与保护、征地拆迁、进城农民工、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6]p47随着社会的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传统社会控制机制失去了基础,而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社会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协调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导致了现阶段群体性社会安全事件日益增多。另外,社会大规模人口流动所产生的社会治安问题,节假日人员密集场所由于火灾、踩踏事故造成群死群伤的惨剧等各类事故的频繁发生,使得社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对社会安全问题的研究也相应引起了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成为公共安全研究的第三大热点。

2003年来,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研究立项有34项,占国家社科基金公共安全立项的6%。生态环境安全是指人与自然这一整体免受不利因素的危害。生态环境安全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新的热点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环境状况的恶化。空气污染、酸雨及荒漠化的日益严重,水资源的匮乏,泥石流、地震、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森林和植被的破坏等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造成了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据《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仅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达标城市不足10%;其二,由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社会冲突越来越多,这些冲突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据统计,有关生态安全的诉讼案件2014年共1188起,比上年增长了7.9倍,比之前十年的总数还要多。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如何调控自身的行为以适应生态环境的变化来维护自身的安全备受关注,生态环境安全将成为公共安全未来研究的热点。

2003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公共安全问题立项中,文化安全研究有33项,占立项总数的5%。文化安全是指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及价值观不被别国的有害文化侵犯和渗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不断向我国宣扬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扩张,严重危及我国民族文化的安全,因而文化安全问题的研究受到学者、专家的关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需保障和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在经济全球化和深化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在融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保证国家文化安全,是中国文化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专家学者未来需要关注的研究热点。

三、我国公共安全研究的趋势分析

通过对表2和下图图2的数据解读,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近年来公共安全的研究热点,还可以大体上了解研究热点的变化,了解变化的基本趋势。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对公共安全问题的研究将依然是未来几年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因为,我国正处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这是一个事故灾难和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时期,同时也是我们必将经历的转型时期。在可预见的将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公共安全问题将长期存在,可以预知,对公共安全的研究将会越来越广泛而深入。

根据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文化安全在12年中的上升幅度情况,可以将图2的曲线分为螺旋式上升、螺旋式快速上升和稳定上升三种类型,呈螺旋式上升的是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这与12年中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有关,当突发事件发生频率高时,国家即会加大相关研究的投入,立项数会上升较快,而当突发事件减少时,立项数也会相对减少;呈螺旋式快速上升的是经济安全,下图图2中经济安全上升的速度最快,这与经济领域中安全事件频发,以及经济依旧是人们生存的基本保障有关;呈稳定上升的是生态环境安全和文化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文化安全的立项数目一直不多,直到近两年才有一定的增长,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也认识到生态环境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在近几年加大了对这方面的立项投入。

通过对表2和图2的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公共安全研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的研究趋势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安全仍将是公共安全研究的热点。对于正处在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和经济体制转轨,又面临着复杂的经济结构问题以及内外矛盾的中国而言,能否有效地维护自己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保持国家宏观经济稳定,保证居民正常生活是我们应予高度关注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经济领域内的安全风险将不断增多,因而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安全仍将是公共安全研究的热点。

第二,国家安全将继续成为公共安全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前,尽管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西方的“军事干涉主义”再度肆虐,美国挑起的新一轮军备竞赛的苗头显露。[6]在亚洲,美国同日、韩、东南亚等盟国建立双边军事联盟,构成一个针对我国的亚太地区“安全网络”。[6]美国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它始终把中国看成是一个潜在的敌人,它害怕中国作为一个强国,甚至地区性的强国存在。因此,虽然我们正处在和平时期,但国家安全对我国来说依然至关重要,可以预测,国家安全将长期成为公共安全研究的热点问题。

第三,生态环境安全和文化安全将逐渐成为公共安全研究的热点。首先,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消费量的增大以及污染的增多,生态环境压力剧增,由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冲突和灾害越来越多。可以推断,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解决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同过去相比,生态环境安全成为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而对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研究也将会在未来成为研究热点。其次,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我国的文化遭到了强势文化的攻势出现了安全困境,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可以预期,伴随文化建设的深入和文化需求的攀升,我国政府、学者和社会各界必将对文化安全的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使得文化安全成为未来公共安全研究的热点。另外,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游戏盗号、网站钓鱼、攻击敲诈、秘密窃取等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网络安全对整个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未来必须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研究。

第四,社会安全研究将随着社会矛盾的减缓而逐渐减少。前文已经提到社会安全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差距扩大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法治还不健全,一部分人腐败和非法致富,再加上收入分配体制还不完善所导致的;再比如针对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其原因也与目前法治不健全导致的基层工作失误偏差有关。另外,就业需求与失业、社会保障与保护、进城农民工、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都与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国家社会管理职能不完善,整个国家的立法不全面,法治体系不健全有关。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可以预见,随着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以及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的日益形成,涉及到社会安全的许多问题将不断得到解决,有关社会安全的研究也将逐渐减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并在中央高层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7]p12014年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从而安全问题被历史性地置于国家发展的重要层面上。[7]p1可以推测,未来对于包括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在内的公共安全研究将会走向深入。但是在未来公共安全研究中有几个问题必需引起注意:一是在我国,尽管人的安全、社会安全地位不断上升,但它们都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才会考虑,这难免会在研究中出现轻视非国家安全诉求的情况。二是有一些与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关系不大的安全,比如濒临灭绝物种的安全、跨国界危难人群的安全等安全类型,讨论得非常少。三是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社会安全这些安全类型大体按照国家决策层对“核心利益”与“非核心利益”的划分来区分权重,从而可能导致多元化安全诉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中国目前仍然有重国家,轻社会的思想有关。虽然未来公共安全研究可能会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但是总体而言,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公共安全研究的前景是乐观的,将会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加开放的态度。

结语

国家社科基金公共安全研究立项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十多年来我国公共安全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变迁。从社科基金视角下对我国公共安全问题研究进行分析是一个新的尝试,从这样一个尝试中可以看到:公共安全研究深受重视,立项数量日益增多,研究内容广泛、主题多样,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是公共安全研究的热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将继续成为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安全和文化安全需求的不断上升,生态环境安全和文化安全也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而随着我国法治的不断完备,涉及民生的社会安全问题将会逐渐得到改善。

本课题对公共安全立项课题的统计分析,虽然构成了一个对我国公共安全研究发展进行考察的独特视角。但这种从基金的角度分析公共安全研究状况的思路,仅仅是我们分析公共安全研究格局的一种视角,它没必要也不可能代替其他视角。总的来说,这种从基金角度的研究是一种外部视角的研究,其呈现的只是我国公共安全问题发展图景中的一部分,它可以同其他认识视角一起,共同完成对公共安全研究格局进行全面审视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吴鹏森.公共安全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

[2]董晓峰,王莉等.公共安全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7,(11).

[3]白钢.解决公共安全问题刻不容缓[N].人民日报,2004-02-27..

[4]李瑞昌.干预式治理—公共安全风险辨识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5]张秀华等.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看图书情报知识生产[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

[6]张维平.公共安全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

[7]马维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新国家安全观[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6).

责任编辑:谭桔华

作者:王义保 王莹

第2篇:近年来广东省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2013年12月3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 2014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基础教育界首次拥有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经过网上初评、会议终审以及异议处理重重把关,于2014 年7月正式出炉并公示。广东省有93项成果被推荐为候选成果,其中,有31项成果成功获奖。本文将以广东省93项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候选成果为样本,系统梳理基础教育研究的内在逻辑,关注广东省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总结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经验,并对广东省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动向做出展望。

一、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全国各省市各地区基础教育的候选成果和获奖项目于2014年7月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网站(http://jcjy.jxcg.edu.cn/)进行了公示。国家级教学成果候选奖项代表各地区各层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而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近年来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广东省参与国家级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候选项目是经过各市、各区等教育机关重重验收、层层考核后筛选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含有丰富的新观点、新材料和新方法,代表广东省特定区域内基础教育的最高水平。因此,本文以广东省参与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候选项目为研究样本,以期对广东省近年来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重点进行分析,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研究方法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内容分析法逐渐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拉扎斯菲尔德和贝尔森认为:“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所显示出来的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1]根据该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内容分析是一种规范的文献研究方法,定量描述是内容分析的基本性质。因此,本文拟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广东省93项基础教育教学候选成果进行内容分析。

二、研究对象的分布概况

为了深入分析广东省基础教育的成果特点,本研究根据研究对象对广东省的基础教育成果进行了分类。在93项教学成果中,特殊教育有3项,幼儿教育有4项,中小学教育有86项。由于中小学教学成果占的比例较大,因此在分类时又进行了细分。最后分为了八个类目,它们分别是特殊教育改革、幼儿教育改革、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教育技术开发与应用。根据这样的分类,对广东省参与首届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候选项目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的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以46.24%的比例占据了几近一半的成果数量,位居第一;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以21.51%的比例跻身第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以8.60%的比例排名第三;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并列第四;幼儿教育改革研究超越特殊教育改革和中小学教育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排名第五;特殊教育改革和中小学教育技术开发与应用并列最后一名。这表明,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是近年来广东省基础教育研究的重点,而中小学课堂教学与改革、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是研究的热点。

三、广东省基础教育的热点与重点

通过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这四个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发现在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呈现出多环节一体、多策略运用、多向互动、多成效整合的特点;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突出学校特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合作的活动形式为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和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中小学教学评价的目的、方式、维度等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一)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最基本途径是教学。课堂教学无疑是“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2],也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直接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教学活动不发生转变,课程改革就会流于形式。可见,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因此也成为了广东省近年来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广东省有43项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成为首届基础教育教学奖的候选成果,其中,有14项成果获奖。从这些成果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相对以往有了很大的转变。

1. 多环节一体。课堂教学不再是只为了达成课程指定目标而僵硬实施教学的过程。为了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片段性、零散性、碎片化,教育研究者致力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旨在探寻出一条连贯性、整合性、有序性、多环节一体的路子来。如,潮州市城南小学提出了“三构互动”阳光活力课堂的教学模式(该成果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多维、立体的教学空间,首先从课堂教学纵向上建构出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由“预构”“导构”“自构”三个环节组成。第二,建构学科课堂教学横向要素,把“互动”作为基本建构手段,即在每个教学流程中,将“教”“学”“教材”三个教学要素紧密结合,以三者的互动实现师生与生生与教材情感、思维、认知的交互与建构,把教师与学生与教材的三边互动与三构式教学结构进行有机整合。[3]

2. 多策略运用。单一的教学策略与学生日益增长的变化不相适应,也很难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为了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有针对性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研发了“英语分层阅读”的有效方法,把课堂内“自主式阅读”与课后“自助式阅读”结合起来。“自主式学习”通过制订一个任务时间表、小小工作室、学习合同、检查验收表、评价提示、网站资源咨询、成功指引、兴趣小组、交流日记等多种方法实现。学生通过拼图法、阅读伙伴、电教辅助法、笔记构架法、同伴辅导、重点标记法、当值专家、学习工具箱、旋转式同伴互教法、“出门卡”和“停车场”等多种方法进行有效阅读。[4]这种有趣的、多策略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 多向互动。课堂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授受过程,而是师生多边互动、生生交往合作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研究和探讨知识的意义并解决问题。由此,课程实施不再是被动执行和顺应的过程,而是师生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生成和再创造的过程。如,广州市第七中学,冯旭初等人研发的《“四合一”主体教学模式》,基于全脑图形的生理学基础,以互助合作小组为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信息卡反馈的教学手段来实现“课堂40分钟解决问题,不搞加班加点,学生学得高兴,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5]这种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注重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为学生减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多成效整合。课堂的多成效整合突出表现为课堂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学生在材料丰富、情景化的氛围中,认识、探索、生成、内化知识。深圳市坪洲小学的《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探索性研究》打破学科界限,探索语文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扩宽语文教育途径,开发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尝试建构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真正关注学生学习体验、感悟和情感,关注学生创造潜能开发。“开放式习作教学”“开放式阅读教学”和“开放式活动课程”构成了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实践维度。[6]

(二)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

近年来,广东在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在首届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中有20项候选成果,占总量的21.51%,仅次于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这里的课程开发主要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各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立足于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大自然、社会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重视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实施多以学生合作、教师引导的活动形式为主,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1. 充分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立足于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需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地区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如,广州市番禺区洛浦沙滘中学充分利用沙滘的风俗文化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具有地方特色。[7]

2. 充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说国家课程规定课程侧重于“双基”的培养,那么校本课程则更加重视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深圳市宝安中学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及开放原则、体验原则、安全原则开发了“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课型设计主要以模拟探究、活动竞赛、实验探究、技能训练、专题调查、实战演练为主;教学组织形式有课堂教学、班团队活动、专题教育活动;教学评价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体现了重视学生能力发展的理念。[8]

3. 以学生合作、教师引导活动形式为主。近年来,广东省校本课程的实施呈现出“活动化”的趋势,突出学生合作、教师引导的角色转变。如,深圳育新学校开发的“中小学活动德育课程”也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并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深圳育新学校将“活动”引入道德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活动德育”模式,继而以实践性德育课程开发为抓手,创造性地将工读学校办成了全国第一个综合型的社会实践基地。[9]

4. 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奖的意义在于方向的引领,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10]在校本课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当前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如,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小学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校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采用“三环七步”教学模式进行少儿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悟经典,并指导价值观的养成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11]

(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门话题,各种各样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正在蓬勃开展。可见人们已经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或者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广东省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关于这个主题,共有8项候选成果,有3项成果在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比中脱颖而出,并荣获二等奖。教育工作者通过创新教研模式、探索校本学习新途径、共享优秀成果等途径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1. 创新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一个直观而又有效的方式,因此改变单一的教研模式、探索多样化的教研方式大有必要。佛山市顺德区嘉信西山小学的许永辉研究团队以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技术观为指导,在“行动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WIKI支持的课例研究模式,以及“学习效果”“他人评价”和“自身表现”三个维度的反思记录。利用WIKI开展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使得一批青年教师得到迅速成长,也为教师们创造了一个学习交流、协作共创和问题解决的良好环境,使校本研修方式从单向走向互动,其行为主体从少数骨干教师走向全体教师。[12]

2. 探索校本学习新途径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学习培训,实质就是校本教学研究培训,是一种以学校为基地、以学习为本位的新型课程与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在校本学习研究的本体论里,教师的学习生命得以彰显,教师的价值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整合、统一和实现。[13]华南师范大学黄甫全和他的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学“三段六步发展性”校本学习研究模式。该校本学习研究继承并融汇了校本教研,并综合采用了自学、讲座、实践、探究、反思、经验分享等多样化形式,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校本学习培训在实践基础上正在开拓研究型学习共同体(research-based learning community)的发展路向,它奠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的理论与实践。[14]

3. 共享优秀教学资源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创建一个共享平台就如开发一片土地,在平台上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源就如在土地上种上一片花,优秀的资源能助推一批优秀教师的成长。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学者黄远和他的团队为东莞市的化学教师创造了一个学习、研讨、实践、提高的平台;集合学者和各校教师的力量攻克化学教学中的难题;带领全体中学化学教师共同开发中学化学中重难点精品课例二百二十余个;创建了优质的中学化学资源库。[15]平台的创建有助于避免区域教研活动的盲目性,增强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有助于建立片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研合作共同体,促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互补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全市中学化学整体教学水平。

(四)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教学评价一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教学评价方式不发生创新性的变革,基础教育的前进就举步维艰。广东省的教育工作者清晰认识到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意义,通过实践与研究,在教学评价上获得有效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教学评价目的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更多的是为了评价而评价,以学生的成绩来定位学生的发展。这种评价不仅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还成为导致教学领域不公正的重要祸根。近年来,受到国际上“学习本位评估”“形成性评估”“质性评估”的影响,广东省的教育评价也开始转变。教学评价不再唯分数至上,也不再是定位学生的工具,而成为反馈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例如,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唐云波等人提出了基于“生本位”学案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模式,把评价直接切入课堂,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科学学习工作单寻求与解释证据,让学生以此了解自己当前的学习水平、未来的学习目标和实现学习目标的方式。[16]

2. 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教学工作者不仅可以通过纸笔的测试,而且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有趣的形式达到评价的目的。例如,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吴磊等人针对课堂沉闷、知识凌乱、作业繁重、服务考试这四个问题,构建了合作学习中综合性评价、多元智能中分层化评价、情景教学中动态化评价、纸笔测试中多样化评价“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形成了教与学、学与练、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四个结合”的评价新模式,打造了“有趣、有料、有效、有人”的“四有”课堂。[17]

3. 教学评价指标的转变。评价不再是以一次考试来决定一个人,而是多次的考核来定位一个人的学业成就;也不再是以分数一个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水平而是通过多指标的得分来综合判断一个人的学习情况。如,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梁惠权等人构建了“莞城中心小学学生学业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由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学期总评三部分构成,在评价内容上,结合各学科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以及学校的培养目标,将评价指标分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考试成绩”“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情况”“获奖情况”“互动留言”等指标;在评价形式上,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评价的组织与实施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阶段;在评价结果上,采取定量评价、等级评价、星级评价和文字定性描述相结合。[18]

四、广东省基础教育的未来展望

通过对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候选成果的热点与重点内容的分析,并结合广东省教育的政策颁布及发展实践,可以预测:在课改新理念的倡导下,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仍是未来研究的热点;重难点问题如评价问题和德育问题将得到进一步突破;薄弱主题研究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得到关注;采用综合思路进行改革,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理论。

(一)积极响应课改新理念,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仍是热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突出强调的目标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19],这必然给教学过程带来新的变化。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部分学校的教学面貌已大有改观。但也有不少学校教学方法仍然陈旧,学生未能摆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不仅学得辛苦,效果也差。因此如何高效教学、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仍是教学改革的重点。课程开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式之一,可以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也可以提升教师的课程创生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能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健康发展。近年来,我省校本课程开发如火如荼,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很多学校对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怎样的地位、难度如何确定、内容如何选择、效果如何评估等问题还不很清楚,仍需进一步研究。

(二)重难点问题得到突破,评价问题将进一步深入研究

课程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焦点和难点,课程评价改革也因此被认为是课程改革的瓶颈,突破瓶颈是一个关系到课程改革全系统的问题。[20]课改的复杂性和智能的多维性也决定了评价的复杂性。虽然广东省近年来在基础教育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想构建一整套高度精确、简便易行的量化工具性指标一次性解决评价问题是不切实际的。课改需要长期艰苦的探索,评价指标也需要长期尝试和不断完善。目前,基础教育在评价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顽疾。第一,如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素质评价仍极富挑战性。第二,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采取什么方式进行、结果如何呈现等仍是大家公认的难题。第三,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迁移能力很难及时测评。对这些极其重要却不便测评的内容如何进行评价呢?这仍是未来基础教育研究的着力点。

(三)关注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薄弱主题研究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广东省在基础教育研究中不同教育类别的研究呈现出极度不平衡的特点。中小学各方面的改革均出现了显著的成果,而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优秀成果数目屈指可数,相对薄弱。特殊教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体现了对“教育弱势群体的关注”,体现了社会平等的原则,也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在人们的关注下,特殊教育课程、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殊儿童康复方法等方面将进一步得到突破。基础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以往被忽视,但近年来开始备受重视。人们开始认识到幼儿期的重要性,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因此学前教育中的课程活动、家园互动、资源开发等方面研究将日渐增多。广东省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从成果较少到出现成果并参与评奖这一过程反映出人们开始重视到这两类教育的研究,相信未来这两类教育将会得到更深入的研究。

(四)采用综合思路进行改革,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理论

“教学改革要破解难点,不是单一、某个环节的改变,而是综合推进,需要更多配套资源的支撑”。[21]基础教育领域很多教学专题的实践探究都带有综合性质,现实问题具有动态复杂性,某些方面或环节总是同许多相关问题纠缠在一起。例如,促进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推进不仅与教材、课程资源建设、考试评价有关,而且受到教师素质、班级规模、教学设施等因素的制约。要想在实践中真正解决问题,教师就必须有整体性的思考与把握,综合性地加以实施。目前在基础教育研究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的方法,研究者在日后研究时可考虑对研究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法地探究。此外,一线教师是基础教育研究的主力军,拥有极其丰富的研究资源,但在理论意蕴上则略显单薄。今后在研究上,可加强理论对实践的引领作用以及对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概括。

【参考文献】

[1]阿特斯兰德.经验性社会研究方法[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186.

[2] 裴娣娜.论我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观的重要转换[J]. 教育研究,2008,(1):17-22.

[3]卢春梅. “三构互动”阳光活力课堂的探索[J].人民教育,2014,(6):64-65.

[4]舒军华. 基于学生差异的初中英语分块分层作业设计[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5):29-31.

[5] 冯旭初.“四合一”主体教学模式[J/OL].(2013-08-05)[2015-03-18]. http://www.jxteacher.com/

360123001001220065/column63981/c35fbf7-e9ab-4f99-9d5d-267463f9a159.html.

[6]张云鹰. 开放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3,(6):75-77.

[7]传承龙舟精神不遗余力[N/OL].(2014-04-04)[2015-03-18]. http://roll.sohu.com/20140301/n395862280.shtml.

[8]城市中学生生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OL].(2014-04-04)[2013-10-14]. http://www.docin.com/p-711370993.html.

[9]杨春良. 让学生和谐充分发展——深圳市育新学校“活动德育”略记[J]. 中国德育,2013,(9):60-61.

[10] 柳夕浪. 寻求更加有意义的教学——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析之一[J].人民教育, 2014,(19):46-50.

[11]许凤英,兰润花,李淑君. 国学经典“三环七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广东教育,2013,(5):30-31.

[12]许勇辉. Wiki 支持的区域教研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2,(3):84-86,90.

[13]孙丽娟,李晓华,赵晴. 西部地区开展校本学习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社科纵横,2010,(6):171-172.

[14]黄甫全.让学校成为学习的天堂——校本学习研究引论[J]. 教育发展研究,2008,(10):37-42.

[15]中学化学精品课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J/OL].(2013-02-22)[2015-03-18]. http://www.docin.com/p-602615408.html.

[16]唐云波.“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OL].(2012-02-02)[2015-03-18]. http://xk.baoan.edu.cn/cz/kx/Content.aspx?newsid=403921.

[17]福田区第二届教育创新奖成果交流会别开生面——工作室老师现场分享成果获好评[N/OL]. (2015-01-12)[2015-03-1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9535b40102vcs8.html.

[18]莞城小学率先实施学业评价改革[N/OL].(2010-11-11)[2015-03-18]. http://news.sun0769.com/town/ss/t20101111_939957.shtml.

[19]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31.

[20]杨启亮. 制约课程评价改革的几个因素[J]. 课程·教材·教法,2004,(12):6-11.

[21]施久铭. 鼓励针对实际问题,创造性地研究和实践——透视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J]. 人民教育,2014,(18):12-14.

本栏责任编辑 潘孟良

作者:黄健萍 陈鲜鲜

第3篇:近年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研究热点综述

[摘 要]高职院校学校文化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研究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取得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从高职院校文化内涵、高职院校特质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四个方面看,国内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研究成果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的研究有待深入并与实践对接,尤其是要重视主体文化的研究基础上予以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热点综述

[

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文化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引领作用获得高职界的广泛认同,促使研究者越来越关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研究。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先天不足与缺乏文化底蕴,现阶段尚处于不断完善期,造成研究存在先天的真空。再加之学校文化本身的复杂性,需要理论深度的探究,而从已有研究看,研究者大多是实践工作者,更多集中在对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局部探讨上,真正深度探讨学校文化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因此,本文拟就学校文化研究中研究比较多的高职院校文化内涵、高职院校特质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四个方面梳理、分析,希望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一、高职院校文化内涵

高职院校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其办学实践中形成并被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同、内化与奉行的精神要义及其通过制度架构在主体人和其他实体物上的人文化的成果体现。[1]文化对高职院校有着深远意义,文化传承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育人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文化兴校是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必要选择,文化品牌是树立高职形象特色的重要途径。[2] 高职院校在发展中逐步形成自身鲜明的文化特质,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比较中凸显高职文化的职业性特质,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比较中凸显高职文化的高等性特质,在服务对象的比较中凸显高职文化的行业性特质。高职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高等性是基础,职业性是关键,行业性是具体体现。[3]进一步说,高职院校文化应具有鲜明的融合性特点,应是职业性与伦理性兼顾,技术性与人文性携手,学术氛围与企业气氛相融的融合性文化。纯学术主义的政治伦理性文化与浮躁的纯功利性企业文化,都偏离高职院校的目标定位。[4]

当前高职院校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转型期的高职院校常面临文化冲突与失调所带来的阻抗效应,对学校文化进行有效干预与管理,是学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提升办学层次的关键。 [5]当前高职院校文化面临诸多挑战,高职院校制度尚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体系自身的“非文化”倾向明显,而且在具体制度中,缺少文化规范的具体内容,缺少对文化内涵的有效渗透。[6]

二、高职院校特质文化

特质文化的生成是高职院校文化不断成熟的标志。随着高职内涵建设的深入,高职院校中越来越多的文化标志呈现出与普通高校文化标志的异质性,有部分研究者参与了这方面的探讨。

高职院校校本文化不完全等同于学校文化,它强调以学校为基础本位的具有特定意义和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一般在基础教育中探讨得比较多,对高职教育探讨得并不多。有研究者提出,经过快速发展期的高职院校,目前有必要在内涵提升过程中,打造特色高职校本文化,培育软性竞争力,并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践行“人文立校”思想、打造特色高职校本文化、整合高职校本文化;引入SIS塑造学校个性形象;崇尚大学精神,科学引领高职校本文化的未来走向。[7]

在高职院校现代职业文化方面,有研究者提出现代职业文化的概念,并认为现代职业文化是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区域文化,其内涵有别于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的企业文化,也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管理的事业文化,是把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培养成职业人的沃土,是高职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业合作、订单培养与半工半读等培养方式和措施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校园文化与现代职业文化的内涵文化。而且,研究者从三个维度进行了解读:校园文化——释放多元文化化育力的职业文化场、育人取向文化——学校文化的行为载体与教师文化——现代职业文化化育力的特色旗帜。[8]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方面,有研究者认为,专业文化是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的子系统。高等职业院校有别于学科教育的特点,强调对应于行业、岗位建设相应的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产生自身的专业文化。在校园的内环境中,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还对学校文化起着重要的“强化、深化、活化”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营造与提升上,有学者提出:促进内生是营造专业文化氛围的关键;促成共融是提升专业文化水准的前提;注重合作是拓展专业文化领域的坦途;强化特色是推动专业文化发展的根本。[9]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文化方面,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职教学文化开始呈现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文化特征。有研究者提出,开设所谓高职院校教学文化课程是指高职院校在 “一线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按照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等活动中包含的文化形态,是高职院校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实质内容。 [10]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我国学校文化研究一直存在“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两个概念的混用现象,理论研究者偏重使用“学校文化”,而实践研究者侧重使用“校园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近年的研究热点,相关文献较多,大致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多视角的高职校园文化相关性研究;第二类,高职校园文化的整体构建;第三类,探讨以企业文化为首的多元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对接,这类研究实质上是穿插在第一与第二类研究中的,只不过近期围绕该类的研究较多,且研究相对成熟,故单独归类。

在多视角的高职校园文化相关性研究方面,当前,研究者从核心竞争力、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和谐校园、传统文化建设、职业性与伦理性等多视角探讨高职校园文化。有研究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载体。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内涵、核心构成要素、生成的文化机制与根本是培育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11]有研究者强调,校企结合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应从加强对企业文化的筛选过滤,发动教师和管理者积极参与,建好校企结合的长效机制。[12]也有研究者关注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校园建设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指出传统文化既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对构成综合素质缺陷的弥补,又是高等教育对于生源特点的必然要求。[13] 还有研究者用职业性与伦理性审视高职校园文化。职业向度是彰显高职校园文化之个性,伦理向度凸显高职校园文化使命,这两者是高职院校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高职院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14]

在高职校园文化的整体构建研究方面,大多数研究者从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和特征入手,分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和建议。高职校园文化具有独有的特征:从文化的传承性来看,历史的、传统的校园文化积淀不够,但开放性、兼容性较强;从文化的规范性来看,高职校园文化不够完善,但与实践贴近,先导性较强;从文化的倡导性来看,高职校园文化没有知名高校的名气与威望,但是它的特色性、丰富性较强。[15]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认识不足造成校园文化主体的局限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过于单一,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实践环节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且投入不足。[16]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上,学校应当注重校园文化的整体效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学校精神的塑造,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体系,运用校园网络构建校园文化建设阵地。[17]而且,许多研究者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层面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特别是一些研究者引入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个案,这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在多元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对接方面,目前以探讨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对接的研究居多,但也有部分研究开始涉及行业文化、区域文化与社区文化等多元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对接,研究不断丰富、深入。在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对接上,研究者从高职人才培养、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视角阐述企业文化融入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性,从文化视角探讨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企业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与渗透的可行性、实践策略,企业文化对接高职校园文化的观点已深入人心。在行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对接上,有研究者提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高校文化建设一般规律的运用,更应注重高职教育自身特质的培养,而这种特质形成的培养基础来源之一,应该着眼在行业文化的层面上的酝酿,导入包含企业文化的行业元素,根植于行业文化,加强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渗透和融合。[18]在区域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对接上,有研究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多维系统工程。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与行业文化融合,归根结底是与区域文化的对接和交融。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成功对接和交融可以给高职院校的学生营造具有实践意义的文化缓冲带,减缓他们产生“文化休克”的强度和时间长度。[19]大学文化、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机制指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以大学文化为主导,以企业文化为手段,以社区文化为关键,学校、企业与社区三者有机结合,“大学人”“企业人”与“社区人”三者相互认同,相互融通,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自育人的作用和效益,努力开创和谐育人环境。[20]

四、高职院校组织文化

至今对学校文化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研究者习惯从广义和狭义上加以阐释。广义上,一般涵盖学校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各个方面。狭义上,更多理解为组织成员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学界在学校文化研究中更偏重于组织文化,这在高职教育中也开始得到重视。

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深入,当前的高职院校组织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组织文化系统,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具有普通学校组织文化的特质,追求同事共享权力模式。同事共享权力模式的本质决定组织环境和领导管理过程中价值观和主体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为高职院校学术氛围的营造、教学管理层次的形成、教职员工创造性的实现及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培养提供极为有利的生态环境。[21]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本质使得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带有越来越多的类企业文化特征。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组织架构、用人模式等方面强化了其科层管理,既显示了高职院校组织文化有其多样化的一面,同时也说明高职院校组织文化会受到企业组织文化的较多影响,并在其组织内部形成类企业文化。然而,我国的高职院校在组织序列上属于高等学校,学术文化较容易在学院内部取得强势地位,类企业组织文化的形成并不容易。[22]与此同时,已有的高职院校大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都经历了升格、合并与重组,这也使当下的高职院校经历着组织文化重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合并双方或多方要全面客观分析二者在组织文化上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比较其优缺点,然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办学者不能仅把注意力放在外显环境的改善和制度建设上,更应从深层的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着手。[23] 总之,高职院校组织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应通过诊断掌握其现状,并不断推进其变革,使高职院校组织文化更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更具自身鲜明特色,更好地驱动高职院校服务于我国的全民终身教育,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4]

五、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一)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学校文化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命题,但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者往往把关注的视角集中在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校企合作机制等硬件建设问题上,忽视软件文化建设问题,对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关注不够。已有研究缺乏对高职学校文化的整体研究,在局部研究中,研究高职院校组织文化、特质文化这些代表高职院校深层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较少,研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较多。而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中,大多受制于“校园”这一特定场域,视角局限,研究内容受制,千篇一律的研究比比皆是,缺乏创新。

(二)研究需要与实践对接

有关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各种观点在高职教育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多视角进行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众多研究侧重于静态的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理论与实践,对具体变革情境中的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分析较少,而事实上,高职院校正在面临激烈的学校变革,学校文化是这一变革中最深层次的体现,只有动态关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才能更全面、深入地透视高职院校文化。

(三)需重视学校主体文化的研究

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从学校文化自身的“静态结构”维度,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探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忽视学校主体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与学生文化)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和地位。部分研究关注高职院校教师文化、课程文化与学生文化,但并没有将教育要素中的教师、课程、学生文化置于高职院校整体文化视野下进行考察,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有必要重视学校主体文化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石芬芳,胡类明. 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0(7).

[2] 雷久相. 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3] 邵庆祥.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特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2).

[4] 潘美意,杨立君.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2010(1).

[5] 万俊. 转型期高职院校的文化管理策略[J] . 教育与职业,2007(23).

[6] 毕鸣.高职院校制度缺陷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J].职教论坛,2005(12).

[7] 高庆. 高职校本文化构建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7(18).

[8] 蒋晓雷,张振华.高职院校现代职业文化的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09(19).

[9] 林丽萍. 专业文化: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维度[J]. 现代教育科学,2009(4).

[10] 赵东明.基于课程改革的高职院校教学文化建设[J]. 现代教育科学,2012(4).

[11] 陈涛,崔德明. 论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核心竞争力[J]. 当代教育论坛,2009(11).

[12] 李仁平.略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校企结合问题[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13] 田宏. 高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

[14] 梁德友.职业性与伦理性:高职校园文化开展的两个向度[J]. 教育与职业,2007(15).

[15] 张斯为.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 教育与职业,2006

(14).

[16] 彭建胜. 我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缺失及对策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08(3).

[17] 邓耀斌.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0

8(12).

[18] 夏洁露. 导入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1).

[19] 承建芬. 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对接和交融[J]. 江苏高教,2010(1).

[20] 马奇柯. 大学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互动机制析论[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3).

[21] 魏焕成.高职院校的组织环境及其个性文化精神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07(2).

[22] 邓耀彩.论高职院校的文化定位[J].高教探索,2005(4).

[23] 李曲生.合并高职院校中组织文化构建与实践探索[J]. 高教探索,2008(5).

[24] 朱伟峰. 复杂系统视域下高职院校组织文化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1(17).

作者:管玲俐

第4篇:中共历史研究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04

[转贴]中共历史研究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连载)-史海钩沉-凯迪社区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登录 注册 博客 搜索 论坛状态 我能做什么 新版论坛

凯迪社区 → 猫论天下 → 史海钩沉 → [转贴]中共历史研究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连载)

猫眼看人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史海钩沉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凯迪周评热帖推荐

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漫谈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收藏鉴赏

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原创文库群言堂

图画人生影视评论视频互动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天气预报航班查询鼠标画

凯迪海南长三角凯迪西南凯迪华南网络技术猫影无忌社区热帖凯迪周刊RSS订阅功德碑站务投诉

全网 本站

点击数:17483

* 帖子主题:[转贴]中共历史研究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连载) 页数:[1].. 3 [4] 5..[13]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46 楼

文章提交者:我C我K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LZ,下面呢?

*.*.*.* 2010-8-11 22:58:10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47 楼

文章提交者:拔剑长啸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还有托派问题也是难点。

*.*.*.* 2010-8-11 23:23:51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48 楼

文章提交者:岭南文抄公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中央缘何发力党史研究

2010-8-11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第32期 作者:芦垚,何昕

欲灭其国,必先毁其历史。如果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能做出准确、全面的解读,而做出歪曲的、否定性的描绘,那中共今后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就会受到很大的削弱甚至动摇

6月21日,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与会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发表讲话。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主任杨凤城告诉《望东方周刊》,由中共中央来高度评价中共党史工作在党的事业上,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作用,这是以前没有的。而这次会议的召开,“对未来党史工作的指导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说明”。

实际上,在会议之前一个月,中央专门下发了10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对党史工作做出指导。

中央党校党史研究部副主任谢春涛认为,明年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会有大规模的常规宣传活动,现在的工作无疑是一个推动。但是,也不能把此次会议“简单理解为给建党90周年做准备”。“现在需要加强意识形态和思想教育工作,党史工作是个很重要的方面。”他说。

以实事求是反对歪曲丑化党史

在此次会议上,习近平特别提出要“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

“这些讲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杨凤城说,“针对的就是社会上,包括海外存在的不同程度上对中共历史的简单否定、对中国革命的否定倾向和历史虚无主义。”

“国内外的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的论争很大程度上都涉及到如何看待共产党的历史,加强对党史的研究有助于弄清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论争。”杨凤城说。

对于“歪曲和丑化”党史的行为,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对《望东方周刊》说,现在大陆和海外的媒体、网络上有很多这样的情况,课堂教学上也有这种情况,比如大家知道的海淀区的一位中学教师。“研究问题无禁区,但宣传有纪律、课堂教学有纪律,即有教学的要求,你只能按照规定的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来讲,不能胡说八道⋯⋯你有不同看法可以保留,但不能在课堂上大骂,这会造成思想混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对于这些行为的特点,杨凤城如此分析:“在党史研究和相关领域存在着这种情况,比如说抓住某些人物在某些时期的失误大做文章,不去研究这些失误和曲折背后复杂的历史因素,而是简单地就事论事,甚至有意无意地夸大负面的东西。”

杨凤城观察到,近年来“歪曲和丑化”党史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是,以日记或揭秘、亲历者身份的形式,“搞出来一些捕风捉影式的描述,它们缺乏充分的资料,也缺乏充分的论证。”

“有一句话说,欲灭其国,必先毁其历史。如果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能做出准确、全面的解读,而做出歪曲的、否定性的描绘,那中共今后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就会受到很大的削弱甚至动摇。”杨凤城说。

全国党史工作者1.7万余人

对于此次党史工作会议,多位接受采访的党史研究者都表示,这对党史工作者是一个巨大的鼓舞。石仲泉说,今后党史研究的条件将会有所改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党史研究机构已经初具规模,发展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完备的系统。地方上的有的叫党史研究室,有的叫史志办。全国党史系统的机构共有2836个,工作人员达到1.7万余人。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怎样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的问题。1980年,中共中央成立了一个党史委员会,同时成立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两个工作机构。在地方,党史研究机构大多也在此间成立。1988年7月,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合并成为新的中央党史研究室。

石仲泉说,过去党史研究有三苦: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中央党史研究室曾经就借住在中央党校院内。近些年来,中央加大了党史研究的投入,研究机构的条件也得到改善。如今,中央党史研究室已经有了独立的办公楼,位于中关村的黄金地段。

“中央党史研究室的经费还是有保证的,每年大概几千万,而过去只有几百万,最近机关大楼也要重修了,说明这方面投入大了。”石仲泉说。

相比中央,地方的党史研究机构则参差不齐。由于党史研究机构是分灶吃饭,部门的经费都由地方解决,因此各地之间差异巨大。

作为党史研究的“富矿区”,甘肃省因为经济落后,在党史研究的经费上一直比较拮据。据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审处处长李荣珍向本刊介绍,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现在每年的业务经费大约在100万左右。2009年她去福建开会发现,福建的党史研究经费是甘肃的6倍。

李荣珍表示,如果没有大的项目,只是出书、资料收集等工作,现在的经费基本够用。

编纂共产党志书是地方党史研究部门的主要工作。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花了5年半时间,在2008年底完成了《甘肃省志·共产党志》第一部的首编工作,内容涵盖从1925年甘肃共产党成立到1983年的主要历史事件。另外,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上世纪90年代曾要求编写共产党地方历史作为各地党史的基本著作(即党史正本),甘肃省在去年底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第一卷,并在今年一月首发。

除了编纂地方志之外,地方党史部门还需要通过其他渠道加强党史的宣传教育工作。由于共产党在甘肃省有着丰富历史,甘肃省党史研究部门在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李荣珍介绍,全省有16个党史方面的纪念场馆,这些场馆的布展内容都要经过党史部门的审查。

李荣珍说,这些工作由于是由地方宣传部门立项,党史研究部门都是幕后工作,并无收益。因此,现在党史研究部门还只能依靠财政拨款。

事实上,甘肃省委党史办的经费来源比较稳定只是近五六年的事。李荣珍记得,在90年代,党史研究室收集了资料,连出书的钱都没有。“过去党史研究室的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所以在搞业务时要去跑经费。这些年进入预算盘子了,所以有了预算保障。”

党史办来了卫生兵

除了资金之外,党史工作目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人的问题。

“前些年我们工作的一个主要困难是分管领导不明确。”李荣珍说。近几年,甘肃省确定一名省委副书记分管党史工作,这给了党史工作很大的支持力度。“现在,我们的工作要点都是省委办公厅以文件形式转发。也就是在这段时间,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经费有了保障。”

分管领导确定了,党史研究部门的领导依旧是个问题。石仲泉直言:“过去有的党史部门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例如在一些地方,党史部门的负责人就是把差不多到了退休年纪、需要副职转正职的人调来,呆到退休就完了,大家都不太重视。”

相比领导的流动,党史研究人员的构成也不理想。党史办现在的人才十分多样化,既有公招、选调,还有转业军人等。

但多渠道并不能保证研究人员的素质过硬。李荣珍说,党史研究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因此不少新来者并不适合这里的工作。“由于人员分配上面有硬任务,所以有些从来没接触过这个行业的人也调了过来。有的以前是卫生兵,自己都觉得不合适。”

在甘肃全省,省、市、县三级党史研究部门共有专职人员400多人。即便是享有较多资源的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李荣珍也觉得人员有点青黄不接,能够直接挑大梁的不多。一些审查工作年轻人做不了,还得依靠老同志。“省市县级党史研究部门都存在这个问题。党史部门比较清贫辛苦,所以年轻人难招。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从个人角度来看,党史研究部门的发展比较缓慢,去其他部门提拔更快。”

李荣珍介绍,甘肃省自1994年开始,将原属于事业单位的党史部门明确参照公务员管理,这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党史部门的人才问题。“参公之后,铁饭碗的吸引力很大,好多人为了求稳定,包括转业军人,都愿意来这里。现在全国党史部门都在走这个路子。”

根据今年6月份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党史研究系统的人员编制将扩大,预计将有更多的人进入党史研究领域。

*.*.*.* 2010-8-12 7:37:21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49 楼

文章提交者:岭南文抄公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文章提交者:我C我K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LZ,下面呢? ++++; 没有哦,有好多版本,我转帖的是能看到的最完整版本

*.*.*.* 2010-8-13 16:32:26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50 楼

文章提交者:我C我K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呵呵,谢谢LZ,LZ辛苦了!

*.*.*.* 2010-8-15 11:22:50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51 楼

文章提交者:大连李扬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

*.*.*.* 2010-8-15 11:48:17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52 楼

文章提交者:梅云雪213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岭南文抄公 先生,谢谢对众网友的关心,费心转载!

我想,内战是谁挑起的,也应列为难题之一吧。

*.*.*.* 2010-8-15 17:24:47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53 楼

文章提交者:岭南文抄公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 2010-8-15 22:24:39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54 楼

文章提交者:梅云雪213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关于“九一三事件“问题,林彪座机如何坠毁的,说法五花八门。其实,只要向俄罗斯(前苏联)要回被其窃取的座机黑匣子,真相即可大白了。

黑匣子,是我国迟迟不要,还是俄方不给?从未见有官方和传媒报道过。

*.*.*.* 2010-8-16 10:32:15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55 楼

文章提交者:岭南文抄公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d

*.*.*.* 2010-8-17 14:13:52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56 楼

文章提交者:729890401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以上的问题都是一个人所为,其目的只有一个——独裁统治。至于是谁,地球人都知道的。

*.*.*.* 2010-8-17 14:28:39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57 楼

文章提交者:729890401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林彪及江青比窦娥还冤。

*.*.*.* 2010-8-17 14:29:44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58 楼

文章提交者:xindashan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档案解密就清楚了

*.*.*.* 2010-8-17 16:00:45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59 楼

文章提交者:乡曲老倌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文抄公又抄来好文章。谢谢楼主。

*.*.*.* 2010-8-17 16:46:44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60 楼

文章提交者:岭南文抄公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d

*.*.*.* 2010-8-18 11:29:51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区上的文章系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版权归网站与作者共同所有,网站方维护作者合法权益。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本主题帖数 189 , 分页: 1 2 3 [4] 5 6 7...[13]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转论坛至...╋猫论天下 ├猫眼看人

├商业创富 ├经济风云 ├文化散论 ├史海钩沉 ├原创评论 ├中间地带 ├律师之窗 ├股市泛舟 ├会员阅读╋生活资讯

├健康社会 ├家长里短 ├旅游时尚 ├职场生涯 ├咱们女人 ├家有宝宝 ├消费观察 ├房产家居 ├车友评车

├猫眼鉴宝╋影音娱乐 ├图画人生 ├猫影无忌 ├影视评论 ├网络剧场 ├音乐之声 ├网友风采 ├猫兄鼠妹 ├笑话人生

├游戏天地╋文化广场 ├菁菁校园 ├甜蜜旅程 ├心灵驿站 ├原创文学 ├原创小说 ├汉诗随笔 ├闲话国粹 ├体育观察

├开心科普 ├IT 数码╋地方频道 ├凯迪华南 ├凯迪西南 ├凯迪海南 ├长三角╋站务 ├站务专区 ├投票专区 ├企业家园

├十大美帖 ├视频创作 ├商品发布 ├杂货讨论

*快速回复:[转贴]中共历史研究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连载)返回

你的用户名: 还没注册? 密码: 忘记密码? 琼B2-20060022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1、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

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2、凯迪网络BBS互动区用户

注册及管理条例。

谢谢!

内容 最多:字节.

显示签名 帖子内容请不要超过8000个汉字,可以使用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凯迪媒体 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0 - 2006 Kdnet.Net 页面执行时间:78.12500毫秒

鸣谢:中国电信海南分公司

提供本站信息管理带宽

第5篇:历史多媒体教学心得 近年来

多媒体教学心得

近年来,我在历史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媒体,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探索了历史教学的新路子。我的心得体会是:

一、生动地再现历史事实,提高学生认识能力。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学生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我运用电视、电影录像等再现历史现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历史学科的电视、电影录像资料来源于历史纪录片、科教片、文献片、专题片和历史题材的故事影视片。前者真实可靠,后者虽不是历史的实录,但能反映当时历史风貌,再现某些历史事件或某些历史人物。这些电视录像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或近似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形象和情景,增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如在讲《“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时,由于现在的中学生都是“文革”后出生的,生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那个**年代种种荒诞怪异的现象,对那场**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危害缺乏亲身的体验,难以理解,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这个难点不解决,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教学目的就难以达到。根据教学需要,我组织选放了两组录像。一组录像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文革社会动荡的情景:红卫兵扫“四旧”、造反派打砸抢、武斗四起、全国大乱。另一组录像则反映了文革造成的严重危害:工厂停工、农田荒芜、机关瘫痪、老干部被迫害至死。通过电视屏幕,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学生在感知大量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后,自然而然地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文革”是一场**,给国家带来的是一场灾难,必须彻底否定。联系现在的实际,学生更能体会到安定团结对我们国家的建设是何等重要,从而树立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的责任感。

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现代教育媒体可以提供形象生动、直观新颖的教学材料,吸引、感染学生,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大量的历史知识信息,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时,播放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序幕的画面:一只小纸船在海边飘泊。一阵阵海浪打来,小纸船摇摇欲覆;海浪打在沙滩上,激起点点泡沫,瞬间泡沫破灭、消失了……接着又提出这样的问题:"北洋水师在当时是亚洲第

一、世界第六大钢铁舰队,可为什么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却是摇摇欲覆的小纸船?那转瞬即逝的泡沫又意味着什么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小纸船和铁甲战船之间、在沙滩上的泡沫和洋务派的强国梦之间展开了联想和想像,通过这些心理活动,洞悉北洋水师的灭顶之灾和洋务运动失败的结局,激发了进一步探究其因果的愿望。

三、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功能,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 历史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做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 如在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容时,播放经剪辑的《火烧圆明园》等电影片断。当镜头上出现大沽清军炮击英法舰队,迫使其狼狈逃窜时,同学们神情激动,兴奋地高喊“打得好!”当镜头上出现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烧杀、奸淫掳掠、破坏文物古迹的暴行和圆明园被焚烧后残垣断迹的特写时,同学们愤慨极了。当镜头上交替出现清朝统治者的卖国嘴脸与劳动人民的背井离乡的画面时,同学们都沉默了。这时,学生的情感已完全融入了影片中。课后有的学生说:“学习近平代史真让人感到愤慨……恨不得走进画面与将士们一起抗击敌人。”有的说:“从录像和课文的学习中,我更真切地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苦难。”由于有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抑扬顿挫的旁白,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其思想教育作用无疑优于教师传统的讲授法。

四、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口传笔授”的教学手段,花费时间多,传授的知识容量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把课堂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地图、图示、表解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反映出来,扩大了信息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益。 如: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内在根源时,我打出如下投影片: 三国同盟

规律

引起

争霸

互相争夺

导致

催化

三国协约 这幅图表把时间跨度较大且分散在课本各章节中的历史事件有机地联系起来,脉络分明,一目了然,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具有包容性与统摄性的知识结构。我仅用5分钟时间讲解,余下时间让学生通过比较与综合,理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必然性,理解"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历史规律,理解大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结果,尔后通过练习巩固知识。从反馈的情况看,教学效果很好。 历史多媒体教学心得一文

第6篇:【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16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突破四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知识梳理)

一、西方列强的五次侵华及其影响 1.鸦片战争

1840年6月~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1901年,英、法、俄、美、日、德、意、奥等国侵略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1)1931年~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1937年~1945年:中国取得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二、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2)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1)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3)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 3.制造大屠杀

(1)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2)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

三、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众的斗争

(1)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 (2)1898年至1900年,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

(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6)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 (7)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 (8)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 (9)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四、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 1.地主阶级

(1)新思潮的萌发: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张謇提出“实业救国”。

(2)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自强”、“求富”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专制(维护清王朝)、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主张君主立宪。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知识拓展】

总结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想。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专题预测) 本专题一般考查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过程,主要分两大块:一是近代前期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主要不平等条约,以及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二是考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抗争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的主要历史人物及优秀事迹;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要了解几个事变、主要战役、胜利的原因与意义。1.(2014青岛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1840年~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只是先后都失败了„„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始的事件是什么?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专题训练)

(2)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涌现出了无数的民族英雄;其中在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3)“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这是对哪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

(4)“内外交困之下,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古老中国终于发出了寻求自强的声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是什么?

(5)“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只是先后都失败了„„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2.甲午年对中国人而言,具有特殊含义。近来钓鱼岛事件、安倍拜靖国神社等事件引发了中日之间的摩擦与博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一八九四年甲午之役,日寇利用满清政府的昏庸腐朽,突然发动战争,击破了中国的海陆军,逼迫满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下关条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材料二 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家意见不一。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但是美国人认为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在我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破灭了,„„日本一百年的大国之路,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

——选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下关条约”是指哪一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中国近代受侵略进程,指出材料一中为什么说抗战胜利“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3)你认为材料二作者对日本战败原因的认识全面吗?请结合材料一《解放日报》社论说明理由。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该作怎样的“总结”才是正确面对近代百年兴衰的历史?

第7篇:近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新趋向

作者:李细珠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点击数: 1632 更新时间:2006年06月01日

晚清政治史向来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点内容,经过20世纪的风雨历程,业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而成熟的分支学科。新世纪以来,随着近代史研究的重心逐渐下移与社会文化史等新学科的勃兴,晚清政治史的研究逐渐有所冷落。同时,又因为晚清政治史研究已相对成熟而起点较高,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实属不易。本文拟对近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最新进展略做述评,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 革命史研究的淡化与边缘化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与辛亥革命运动,曾经以“三次革命高潮”为名,不仅是晚清政治史而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核心内容。近年来,随着研究范式的转换与研究方法的更新,关于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研究,也在逐渐由政治史向社会史、文化史等研究领域渗透与扩展,为认识这些重要的政治事件提供了新的视角。

太平天国史研究虽然已成冷门,但仍然有一些具体的考证性研究成果值得注意。夏春涛《“拜上帝会”说辨正》考证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初冯云山所创建的宗教组织名称是“上帝会”,而不是“拜上帝会”。王国平《〈天朝田亩制度〉新议》通过多方面考察认为,所谓“平均分配土地”其实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误解。欧阳跃峰的《“圣库制度”考辨》,认为太平天国的生活必需品供给方式不应称为“圣库制度”,用国库来解释圣库是不妥的。

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捻军史的研究,有郭豫明的专著《捻军史》,值得学界重视。

关于晚清重要政治人物与政局的研究。朱东安推出新著《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系统地论述了曾国藩集团崛起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内部结构、与清政府的关系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影响等问题。高中华的《肃顺与咸丰政局》,是第一部系统论析肃顺生平思想活动及其在晚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著作。 台湾学者林文仁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和《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以“帝后党争”为中心的探讨》两书,从地缘关系与派系分合的角度,考察1861-1898年晚清政局的演变态势,颇有新意。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起源问题,以往的研究者大都认识到其起源的区域性和组织的多元性,但对于这两者之间是如何沟通的这个问题的认识尚不够深入。程歗《社区精英群的联合和行动》从社会史的角度,通过对山东冠县梨园屯玉皇庙教案口述史料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解释。

庚子年(1900年)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相对于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和东南互保来说,庚子勤王运动的研究显得很是薄弱。桑兵在长期进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将相关研究成果集结为《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一书,是近年来近代史学界兴起的考证史学的重要著作。

关于辛亥革命时期人物的研究。章开沅《张汤交谊与辛亥革命》通过具体考察立宪派代表人物张謇与汤寿潜的交谊关系,对辛亥革命作出了新的思考。张礼恒《论辛亥革命期间伍廷芳与革命党人的关系》指出,辛亥革命期间伍廷芳与孙中山革命党人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作至疏远的过程。

辛亥革命的研究有向社会史领域拓展的趋势。杨鹏程《长沙抢米风潮中的官、绅、民》从灾害学、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长沙抢米风潮中官、绅、民三者所扮演的角色及互动关系。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认为,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看,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因而可视为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辛亥革命研究的深入有待于区域研究和个案研究的进一步开展。胡国枢的《光复会与浙江辛亥革命》,是辛亥革命在浙江的区域研究与光复会个案研究相结合的重要著作,弥补了学术界以往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

二、 改革史研究的细化与深化

严格说来,晚清改革史的起点至少应该从洋务运动算起。但是,因为洋务运动时期的变革主要在技术层面与经济领域,而且一直是晚清经济史研究的重点,故本文拟着重介绍有关戊戌变法、立宪运动和清末新政的研究成果。随着现代化范式日益受到学界重视,晚清改革史的研究亦备受学界关注,并有渐成细化与深化之势。

戊戌变法是晚清政治史研究的老课题,茅海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最为引人注目。他的新著《戊戌变法史事考》,是这方面成果的初步结集。作者充分利用大量档案材料,完成了一些重大史实的精心考证与重要场景的细密描述。旧说的认知、补证与修正,新说的展开、论证与建立,充分证明了作者刻意追求的所谓“史实重建”的学术宗旨。稍后,茅海建又相继发表了《“公车上书”考证补》等新作,得出有两个不同概念的“公车上书”的结论;同时指出,康有为、梁启超通过《我史》等类并不可靠的历史记录,成功地书写了自己的历史,并被许多历史学家所接受。

尽管学界对康有为、梁启超涂饰史料以神话历史的行为早有察觉,并多有揭露,但今人对戊戌变法史的整体理解,从主流上讲,依然未能摆脱康梁话语系统的基调。戚学民《〈戊戌政变记〉的主题及其与时事的关系》详细探究了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初版九卷本的成书过程,认为《戊戌政变记》一书“实为康梁应急的政治宣传品,而非纪实的信史”。马忠文《康有为自编年谱的成书时间及相关问题》认为,所谓从乙未年开始撰写年谱的说法并不可靠;年谱的主体内容撰写于1899年初,大致无疑问,但此后康氏对年谱仍有修订和增删,将其视为康逝世前定稿,可能更为合理一些。毕永年的《诡谋直纪》被发现后,一直被认为是康梁维新派“围园”密谋的权威资料。房德邻《维新派“围园”密谋考——兼谈〈诡谋直纪〉的史料价值》一文,既认定康有为等确实有利用袁世凯兵围颐和园的计划,又对毕永年的《诡谋直纪》的真实可信度提出质疑。

戊戌政变中袁世凯的“告密”问题,也是戊戌变法史研究中聚讼纷纭的疑案。刘路生《戊戌政变袁世凯初四日告密说不能成立》针对郭卫东所谓袁世凯八月初四日在京向庆亲王奕劻告密说,提出商榷。认为戊戌政变中,袁世凯没有八月初四日在北京告密的必要和条件,奕劻亦非接受袁世凯告密之人。孔祥吉《蔡金台密札与袁世凯告密之真相》则利用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所刊布的蔡金台写给李盛铎的两通密札,结合其他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考释,具体考察了袁世凯通过荣禄“电庆邸达之”向慈禧告密而引发戊戌政变的全过程。

清末新政是晚清政治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崔志海撰文《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评》,对于国外学者研究清末新政的英文著作,作了系统的介绍,为国内学界了解国际学术状况提供了一个基础。

清末新政时期,停废科举是一项影响近代中国至为深远的重大决策。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两位乡村士子的日记为基本史料,对于所谓科举制度废除与四民社会解体及知识分子“边缘化”的观点提出修正。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士”阶层,在社会结构里虽随科举停废而消失,但众多士子却在诸多渠道中经过重新分化组合,而继续掌控着各种权力资源,占据社会权势的重要位置。 清末新政时期中央机构改革过程中设立的新部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关晓红的《晚清学部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苏全有的《清末邮传部研究》,是第一部研究邮传部的专著。

关于地方督抚与新政的研究。李细珠的《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以制度变革为切入点,着重考察张之洞对清末新政时期各项制度变革过程中清王朝中央决策的参与及其影响,并以张之洞在湖北所推行的具体改革作为新政政策实施的例证,以动态地观察清末新政从决策到实施的全过程。

关于留日学生在清末新政中的作用。尚小明的《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具体考察了留日学生在清末筹备立宪、教育改革、新军编练、法制变革等方面的种种活动。

借鉴与移植西方近代法律制度,是晚清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张德美的《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晚清法律移植的背景与原因,并从法理移植、司法移植、立法移植三方面对晚清法律移植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全面论述。尤志安的《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近代化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李启成的《晚清各级审判厅研究》则具体研究了晚清各级审判厅成立与运作的过程,从程序与实体两方面分析了各级审判厅对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的突破,分析了各级审判厅在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清末新政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不少,其中关于边疆地区的新政研究更是薄弱环节。赵云田在发表相关研究系列论文的基础上,出版《清末新政研究——20世纪初的中国边疆》一书,对于东北、蒙古、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在清末新政时期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

三、 几个新的研究趋向

纵论中国近代史研究,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经获得新生,那么,90年代便开始了一个学风的重要转向。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20世纪90年代已经成为一个“思想家淡出,学术家凸显”的时代。如果把这理解为一个学术研究风向的转轨,那么,其趋向实证的结果可能会更加切合学术本身理性、深沉的品格,而使学术研究获得真正的发展。新世纪以来的晚清政治史研究,正深受此种流风余韵之影响。回顾及此,有以下五个值得注意的新趋向:

其一,总的趋向:从宏观论争到微观实证。20世纪80年代基本上是一个拨乱反正的时代,学术上也是如此。学界盛行翻案风,往往因历史评价问题争论不休。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模式化,试图通过运用某一种理论模式概括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解释普遍的历史现象,描述历史的基本进程,甚至预设历史必然的发展方向。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由50年代关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发展到80年代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论争,曾经热闹一时。但在此之后,学界便渐趋沉寂,学风也渐趋理性、实证。例如,对政治人物,已较少争论其阶级属性,而较多探讨其具体作为;对政治事件,已较少争论其性质与意义,而较多探究其原因、过程与结果;对政治群体、组织与制度,已较少争论其政治属性问题,而较多考察其渊源流变与结构功能,等等。

其二,研究领域转向:从革命史转到改革史。这是学术研究范式转换与时代变迁相契合的明显表征。革命史范式淡出,现代化范式凸显。研究的视角从下层革命活动转向上层政治行为,较多地关注统治阶级的群体结构及其政治活动,戊戌变法、立宪运动与清末新政成为研究重点,而对以往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领域如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等,有从社会史的角度进行相关的边缘研究的趋势。

其三,研究时段下移:清末新政成为热点。与近代史学界近年来的基本研究趋向相一致,晚清政治史研究在时段上也有下移的趋势,清末新政成为研究的热点。清末新政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制、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改革运动。关于清末新政各个领域的具体研究,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不平衡性:个别问题探讨较为深入,大多数问题的研究显得相当薄弱。这不仅仅是一个论著数量多少的问题,而是一个从根本上缺乏深度的表现。可以说,清末新政研究现在还只是处于一个刚起步的初级阶段:一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另一方面亟待深化研究。

其四,研究视角变换:从事件史回归制度史。以典章制度的渊源流变与结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史研究本是政治史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自从学界一度主要关注若干重大政治事件的事件史研究路径大兴之后,制度史研究渐趋式微。如今,当事件史研究有由成熟走向衰落之际,便有回归制度史研究之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晚清时期正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制度变革与转型的关键时代,制度变革与转型无疑是晚清政治史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但以往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却相当薄弱。因此,制度史研究可谓晚清政治史研究中的一个亟待加强而且大有可为的领域。

其五,政治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关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以往长时期内,晚清政治史研究基本上局限在所谓“三次高潮”与“八大事件”,除此之外均被淡化处理。近年来,这种现象已渐有改观。事实上,任何政治事件都不是孤立的现象,政治史的研究当然也不应该孤立地进行,因此跨学科的研究便显得非常必要。一方面,从政治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与辛亥革命等政治事件,可以获得全新的观察视角;另一方面,走出单纯“事件史”的路径,充分关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及其演变态势,将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使原本纷繁复杂的历史尽显其丰富多彩的本相。

总之,就学科建设而言,晚清政治史研究已相对成熟而起点较高,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是相当困难的。检视近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的论著,数量不少,但实质性的研究成果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实质性研究成果中,除了研究范式转换等因素以外,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重视实证研究方法;二是重视制度史研究。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研究方面较为突出。当然,实证方法与制度史研究并不新潮,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史学的重要传统,只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学术界对此传统有所背离和忽视,而近年来逐渐有所回归与重视罢了。历史学重在求真求实,是一门实在的学问,因而从根本上离不开实证方法;而制度史又是政治史的核心内容,晚清时期是制度变革与转型的关键时期,运用实证方法研究制度变革与转型,将使晚清政治史研究更进一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5月30日

第8篇: 90年来我党入党誓词的历史变迁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一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党的十二大统一了入党誓词,并将其写入党章,体现了入党誓词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入党誓词变迁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的入党誓词,核心是“永不叛党”,强调阶级斗争

中国共产党诞生初期,在章程中只是对党员入党资格、条件和手续进行了说明。当时,只要承认党的纲领,并有人介绍,经过审查,即可入党。入党形式虽然简单,然而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和成长的初期面临着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入党誓词为捍卫党组织、保卫红色政权应运而生。曾有记者采访1925年即入党的夏征农老人,问他在人生经历中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老人毫不犹豫地说:“是当年的入党誓词!——‘永远跟党,永不叛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王树声则是在1926年2月13日入党的老党员,他入党时的誓词为:“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服从党的纪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严守秘密,誓不叛党。”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在加强党和红军建设时,十分注意通过入党宣誓仪式来对新党员进行党性教育。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在湖南省酃县水口村叶家祠堂主持了六名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他向新党员详细解释了入党誓词的意思,然后带着他们宣读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这一版本的誓词,可以找到相对应的物证。1931年1月25日,江西永新北田村农民贺页朵秘密入党时,在一块红布中间写下了入党誓词:“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从党其(服从党纪),永不叛党。”贺页朵所写的入党誓词,与毛泽东领誓的入党誓词相比,内容大致相同,顺序略异。

这一版本的入党誓词还在一些老共产党员的回忆录中反复出现过,核心内容大致相同。如李志民回忆1927年他入党时所诵读的誓词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牺牲个人;严守秘密,永不叛党。”杨得志回忆1928年他入党时宣读的入党誓词为:“牺牲个人,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

除以上版本的入党誓词外,福建长汀博物馆保留着这样一份入党誓词:

中华民国××年×月×日在××地以至诚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永久遵守下列誓词:

一、遵守党纲党章和纪律;

二、绝对忠实为党工作永不叛党;

三、保守党的秘密;

四、服从党的一切决议;

五、经常参加支部生活和活动;

六、按时缴纳党费。如有违上列各项,愿受党的严厉纪律制裁。

这一时期入党誓词的最大特色是强调阶级斗争和对党忠诚。一方面,中共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此观点被这一时期的入党誓词普遍吸收,成为重要特色之一;另一方面,大革命失败后,党员数量从革命高潮时近六万人锐减到一万多人,党组织被打散,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党内一些意志不坚定分子在白色恐怖下背叛革命,给我们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党组织尤其重视党员的忠诚问题,“永不叛党”成为党员入党之初的基本承诺。而且,作为一条铁的纪律,“永不叛党”自从拟定之日起,被各个时期沿用,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之始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核心内容。

(二)抗日战争时期入党誓词,强调要作“群众的模范”,“对党有信心”

1939年1月25日,陈云撰写了《发展党员问题》的讲话提纲,其中“入党手续”部分写有“

四、誓词。青年预备党员。1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2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经常地积极工作(模范);3遵守党的纪律,永远不叛党(秘密);4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5要做群众的模范;6保守党的秘密;7对党有信心;8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中央党校延川实习团杨英杰等人在《共产党人》1940年第4期上发表《延川县禹居区三乡支部的特点、党员和干部》的工作通讯,提出:

新党员入党,应该给以仪式,入党的仪式,对于很多党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应该宣誓,誓词如下:“我宣誓:

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遵守党的纪律;

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

五、要作群众的模范;

六、保守党的秘密;

七、对党有信心;

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中共中央组织部规定)谨誓”。

对比以上两段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标准的入党誓词是时任中组部部长的陈云起草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时只在个别地方进行了修改。之后,它被各地党组织翻印,为新党员入党宣誓时所用。例如,中共冀中区党委印制的入党誓词,上方为马恩列斯毛的头像,左右各一面党旗,中间即是这一入党誓词;中共左右冀中区党委印制的入党志愿书第一栏内容即是这一入党誓词。

除这一标准的入党誓词之外,还存有其他版本的入党誓词。1940年6月入党的王书波,曾撰文回忆他在入党宣誓仪式上诵读的誓词:“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到底,坚决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的纪律,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终身于党的事业。”1945年4月13日,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在《关于整顿农村党支部工作问题材料》中提出的誓词为:

从今天起,誓为党的工作奋斗,要做到:第一,热心工作;第二,积极生产;第三,主持公道;第四,努力学习(或第一,为革命斗争;第二,遵守纪律;第三,积极生产)。

这一时期的入党誓词不再强调“阶级斗争”。究其原因,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阶级斗争服从于抗日民族斗争,这也是当时我们党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其入党誓词的特色内容是“要作群众的模范”和“对党有信心”。强调“要作群众的模范”,是因为抗战时期随着党的政治影响的扩大和威信的提高,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对于党员的要求越来越严。“群众常常根据我们党员的行动来测量我们的党,所以党员无论在何时何地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给非党群众一种好的影响,使他们更加敬重我党。”另外,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党在领导抗战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要求党员坚定革命信念,对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充满信心,对党的前途充满信心。

与以往相比,这一时期的入党誓词首次提出党员应“履行党员义务”。1980年,邓小平在主持修改党章工作时,认为党员合格不合格是个大事,“党章对党员的义务和权利要有明确规定。要用党章规定的条件来衡量党员合不合格,履行党员义务的叫合格。”所以,能否“履行党员义务”中衡量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对党员的要求没有放松,反而更加严格。这也是我们党基于促进党组织健康发展,保证全党团结一致的考虑。

强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确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到底的革命人生观。在革命年代,无数共产党员为了追求这一目标从容就义,英勇牺牲。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代中国,共产党党员更应坚信共产主义的理想必然实现,并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之奋斗终身。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共产主义觉悟。也只有具备共产主义觉悟,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中,“随时”表明在党和人民召唤时,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共产党员要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直至生命。这比过去“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提法更加充实和严谨。

70%的阅读者都还查看了入党誓词以下文章

入党誓词内容有哪些?

共产党各个时期的入党誓词

第9篇: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姓名:高玮

学号:1020100102

班级:公管100

1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有数百万大中专毕业生拥向社会寻求职业。一系列数据表明,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财富,是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发展的永久动力。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全社会应当共同努力,千方百计地破解这道难题。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

正文:

一: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研究

1、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据严军秀在《系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漫议》中提到,近几年来,我国初次就业率基本在70%左右浮动, 这就意味着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连年增长。1 200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72.6 %左右,有近 84.1 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2006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70%左右,有近123.万毕业生未能就业;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 71.1%左右,有近 143 万毕业生未能就业;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 70%左右,有近 167 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2009年就业率在68%左右,有近196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2何飞龙解释说,如果说 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 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那么,2010 年的毕业生人数 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3

2、高校学科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失衡。据张旭虹的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人数总人口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一点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占人口比例还偏低,远远不能满足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 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是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然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另外,近年来,许多高校急功近利,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经济、管理、外贸、金融等热门专业,导致专业失衡;高校的一些“长线专业”改造力度不大,远没有达到供求平衡。4

4.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在金喜在,朱志强这一方面说过,由于名牌大学的“名牌效应”,用人单位对重点大学、名院校的毕业生需求旺盛,一般院校的需求相对不足。用人单位

5主要瞄准的是全国各重点大学,因此,相同专业在不同院校的被需求状况差别很大。在重点院

校十分热门的专业在一般院校可能就不那么热;在重点院校需求一般的专业在一般院校则就业困难。

5、女性、移民等弱势群体就业成问题。房欲飞在《国际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一书中阐述,在大学生群体里,女生、移民、残疾人等仍然是弱势群体,就业率明显低于相对应的优势群体,尤其是经济不景气时期,就业劣势更为明显6。女生就业难是近年来较为突出的问题,即便是那些学业突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女生,在求职时也常常因性别原因而被拒之门外。1

2严军秀, 系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漫议. 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8)128-129杨天地, 浅析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 中国成人教育2010(20)49-50

3 何飞龙,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2011(03)86-87

4 张旭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09 92-93

5金喜在,朱志强.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经济纵横 , 2005(01)17-20

6房欲飞. 国际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江苏高教 , 2003,(02) . 35-36

由于部分用人单位提出只接收男生不接收女生,从而使男女就业机会不均等。用人单位这种实际的性别歧视行为,常常造成在同一职位竞争中优秀女生败给平庸男生的奇怪现象。2002年11月北京曾提出开办女大学生职业专场招聘会,因邀请不到用人单位而流产,当时主办方发出了500份请柬而只有5家用人单位回应。2003年11月全国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又遭遇延期的命运。

6地域差别和学生选择之间的矛盾。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发展还很不平衡。东西部的差距、城乡差距、沿海和内地的差距等在众多学生中造成了选择性地域就业困难。现在的双向选择造成的情况实际就是越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如西部、农村、内地,越是没有学生愿意去,而城市和沿海地区人才又趋于饱和,造成了学生就业地域的困难。7

二: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己就业竞争力

提升就业能力是培养大学生的新标准。就业能力是指个人具备的获得岗位、维持就业和重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能获得优异绩效的各种素质。8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绩效衡量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力应是高等教育的主题 ,高等教育系统调整

9到更重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上来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在高等教育经历了由精英教育向大

众教育的转型后 ,高校和用人单位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10

大学生应提升自身就业技巧,注重细节。著名学者高翔曾在研究中阐明,目前大学普遍缺乏就业技巧导致就业不顺,主要表现在:对就业信息和相关政策的筛选、整合能力较弱,大多数的大学生尚不能很好地利用各种渠道的就业信息和资源。大学生对信息筛选、整合能力方面的不足不仅阻碍了自身的就业,也局限了政府的相关政策发挥效用:文书的撰写功底薄弱,许多大学对文书撰写的基本常识和规范尚没有很好的把握,求职文书中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的情况比比皆是:缺乏应试技巧,大学生由于在求职过程缺乏相关的应试技巧,在应聘过程,尤其是在面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穿着拖鞋参加面试,在面试中翘着二郎腿躺坐在沙发上,手机在面试过程中突然响起等等,这些细节的问题常常成为左右求职结果的关键。11

加强自我认识,认清自己的位置,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有些毕业生自我认识不准确,误以为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就能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而盲目自信,择业。目标定得很高,到头来往往会由于对自己估计不足,而与就业现状之间产生极大的落差。12

增加自身实践经历,提早参与社会工作,获得实习经验。目前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缺乏用人单位所看中的实践经验或是对企业及岗位的基本了解。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大学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都把“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作为首要因素 。13在企业人士看来 大学生需要提高的一是 、专业知识 ,二是 、实践经验 。在实际招聘活动中 实践经验常常成为毕业生择业路上的拦路虎 将毕业生挡在用人单位的大门之外。1

4三:从高校的角度谈怎样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高校应加强学风建设,并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紧密联系。毕业生就业竞争 ,说到底是学生综合实力、综合素质的竞争 ,而综合素质的提高与高校学风建设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优良的学风能使处于其中的学生无时不感到压力 ,产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努7

8 徐纪平,徐汉明.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弊端和对策; 科教园地,2008(04). 56-58刘丽珍,董立红. 经纪学概论 [M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04) 124-126

9 李 囡,李曙光.农村经济的法律顾问 [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09) 67-69

10 李治民,冯韶辉.新农村经纪人培训教材 [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02) 35-36

11 高翔, 浅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时代教育2011.01 79-80

12 王国洪 刘立新, 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国成人教育2010 (10)46-47

13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 年度调查报告2006-10-2646-47

14 曹秀平 许月奎 张 雨, 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错位及改进策略, 现代教育管理 2010年第8期 120-12

2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它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青年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高校的学风建设在加强各项软硬件建设 ,健全规章制度 ,优化校园学习环境的同时 ,还应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其紧密结合 ,努力使就业指导成为学风建设的有机载体 ,使学风建设成为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就业的坚实基础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市场竞争力。15

大学生就业难,不能归因于社会的需求不符合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而是学校教育应生产出适合市场要求的人才,高校要破解学生就业难题,要解决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之间存在的脱节问题,根据供求信息来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实现与市场的对接。对于这样的学校来说 必须走出校园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动向 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设置。16

此外,姚莉,潘善洪,张为鄂等著名学者曾表明,高校要破解学生就业难题,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应对就业新形势的挑战,适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已是当务之急.17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党的教育方针本质含义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 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决定了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18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职业观和劳动观,疏导不合理的就业流向,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

高校应鼓励大学生考研,并教导学生正确处理考研、就业二者间的关系,通过加强考研宣传,发动上一届考研同学回母校做考研经验交流会,可极大的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对学生加强就业教育,在对学风进行控制和反馈的过程中,对学生灌输“读研也是为了就业”,“读研是为了更好的就业”的指导思想。19

周宇强调: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是一种全程培养,其体系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业生涯中,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在大学四年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拥有充分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按照大学生就业培养体系的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要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纳入培养计划,使全程就业指导的层层要求得以实现,势必会极大地提高就业指导的成效,充分体现大学的教育职能。20

四、总结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解决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只是学校的本职工作,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深入,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15

16 张跃飞,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高校学风建设;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26)04 126-127廖仲毛, 解决大学生就业应重视“三化”, 论坛,2003(01)66

17 姚 莉,潘善洪,张为鄂, 大学毕业生素质现状及对策探讨, 高等农业教育 2003(10 )1090-92

18 赵放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大学生就业;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106-107

19 刘永辉,杜翠梅, 浅论如何提高高校就业率; 世纪桥, 2009年 第11期 85-86

20 周宇, 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继续教育研究, 2010 年第12 期 79-80

上一篇:易功能简介下一篇: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