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个人思想总结(精选6篇)
X年来,在XXXXX的领导下,在领导、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下,围绕X委、X政府和XX局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理论学习,注重调查研究。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需要,我比较注重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XXXX业务知识水平。一方面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投身十七大主题教育、树创主题实践活动、解放思想大行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一流业绩,树三可形象”、“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等主题教育。认真参加委局机关、支部等组织的关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的学习,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贯彻;注重对中央、省、市纪委有关文件精神及纪检监察知识的学习,今年上半年参加了市纪委组织的复旦大学业务培训。另一方面重视调查研究。学习中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先后参与完成了市纪委、区委部署的关于打造廉洁拱墅、完善惩访体系、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等一系列课题调研,其中我撰写的理论调研文章《从治理两不问题看廉政制度执行力》获得杭州市首届西湖廉政论坛优秀调研文章二等奖和2008年区管领导干部理论调研文章二等奖,《对我区镇(街道)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获得2009杭州市纪
1检监察调研文章三等奖和2009年全区开放式调研文章二等奖,同时被区委办《拱墅信息-调查报告》录用刊发。
二、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
(一)积极履行主管办公室工作职责,发挥办公室的整体效能,主动参与政务,做好事务,搞好服务。
1、加强综合协调工作。一是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工作。督促指导全区纪检组织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了全区纪检组织网络和干部资料库,完成区纪委换届及党代会相关各项工作,认真参与实施纪检监察机构派驻出工作,开展调研、草拟方案;积极尝试公推直选和电子投票方式,完成了全区社区纪委换届工作,此项工作信息被中纪委《研究与动态》刊物录用。草拟《关于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意见》,建议开设运河清风讲坛,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培训。制定《关于进一步发挥纪委委员作用的意见》《关于区纪委常委、委员联系制度》,建立定期督察视察等七项工作机制,规范了纪委委员履职行为。二是认真履行区惩防体系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区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办公室成员等职责,积极参与惩防体系构建、作风建设活动、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等众多专项性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定方案、组织宣传、参与督查、搞好总结。每年认真组织对全区惩防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要工作任务分解、检查、考核;完成省、市对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构建工作的考评、区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等的专项检查。三是查漏补缺,发挥对内牵头作用。根据领导要求,建立室主任周工作报告制、月工作计划制、基层纪委书记例会制度,及时分解工作任务,收集有关情况,畅
通上下信息渠道,便于领导掌握情况、进行决策并督促检查;在具体工作中,对涉及全委的工作安排,积极协调各室的工作分工和衔接,发挥办公室牵头作用,能做到拾遗补缺,积极配合协助有关处室开展重大案件查办、宣传教育、专项检查等工作。
2、强化文字信息工作。三年来,积极参与大量制度和综合文字材料的起草工作。牵头组织完成了五届党代会纪委工作报告、《关于对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实施责任追究的意见》、《关于打造“廉洁拱墅”的决定》、《关于完善惩防体系、打造“廉洁拱墅”(2008——2012年)的工作意见》、《关于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评分标准》、《公车管理四定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意见》、《喝茶谈话制度》、《党风廉政教育双百工程》、《区管党政主要负责人廉政建设三个一活动》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制度以及全委会报告和各类总结、汇报材料的起草、审核、修改工作。注重抓信息工作,制定完善了《区纪委监察局机关信息调研工作信息考核办法》,以信息考核工作为抓手,建立信息通报、联点报送、信息荣誉榜等制度,积极营造全委参与信息工作的良好氛围,信息工作呈现出量升质高的良好局面,实现了中纪委信息零的突破。在区委办、政府办的信息考核中连续四年名列前茅,获得考核优秀。在市纪委的信息考核中也达到了争先进位的要求,获得2007、2009信息调研工作先进单位。
3、优化保障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全委局一盘棋思想,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认真组织全委会、基层书记例会、反腐败工作会议等会务以及省市纪委书记等重要领导来我区考察、机关活动、兄弟单位来访接待等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
高标准完成了纪检系统城域网建设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建立完善《区纪委常委会议事规则》等十余项管理制度,规范委局机关内部管理。加强档案工作,区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三年三级跳,从几乎空白到完成了档案省一级综合考评认定,积极参与推行案件管理“四统一”(统一案件审理、统一执纪程序、统一组卷格式、统一案卷保管)新模式,使档案工作初步达到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要求,获得杭州市“十五”期间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收发文、财务、车辆、干部人事、老干部工作等日常行政管理。
(二)切实履行分管联系领导职责,强化对执法监察、作风效能建设、党风建设等工作的督促和指导。
1、加强执法监察和专项治理工作。在分管执法监察工作期间,率先全市实现重点工程效能监察全覆盖和邀请专家作为特邀监察员参与重点工程效能监察;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建立健全了月度分析、季度评价和重点督查、年终考核等四项督查工作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先后对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推进年、招商引资年、政府服务年”开展情况、“实施十大工程”、“建设十大城市综合体”、落实十大保障、最清洁城区创建、“两违”整治、河道整治、截污纳管、背街小巷改善等区重点实事工程开展监督检查。认真开展专项执法监察,对政府采购、行政处罚、村级财务、再就业和社区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以及抗震救灾募集资金使用管理等进行了专项检查。认真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全区工程建设特别是小型工程建设的各项制度机制;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拓展小额公共资源交易范围,规范了机关事业单位房屋出租行为等。积极参
与全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机制构建工作和网上两家两中心建设工作。由于成绩显著,我区先后被评为市执法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市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先进单位等。
2、强化作风效能监察。结合我区实际,在基层站所(窗口单位)广泛开展比规范、比服务、比效能“三比”作风竞赛活动和公述民评活动,深化机关作风、行风和效能建设。完善作风效能建设投诉网络,在电话投诉的基础上,开通网络投诉,向全区发放作风效能监督联系卡,畅通了效能投诉渠道。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作风效能投诉办理工作的通知》,规范工作流程,认真做好各类效能投诉受理办理工作。三年来,共受理督办各类投诉三百余件。建立以“再树形象零起点、投诉受理零等待、承办核查零拖延、存在问题零容忍、责任追究零迁就”“五个零”为核心的作风效能投诉快速反应机制,狠抓作风效能问题查处。调整充实党风、政风、行风监督员和效能监察员队伍,加大机关效能建设明查暗访工作力度。特别是今年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在十余家单位中组织作风效能建设基本知识抽测,开展三次大规模的明查暗访,严肃查处违反“四条禁令”和“六不问题”行为,对违反规定的23人分别给予批评、通报批评、告诫、辞退等效能惩诫。
3、围绕干部廉洁自律,扎实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党风工作任务。积极参与市区协同构建惩防体系重点项目---“两不”问题治理长效机制构建工作,从实际出发,建设性地提出了围绕建立完善治理“两不”问题的教育、预情、监督、查处、改革和问责六个机制,积极探索,进一步深化制度机制建设。结合实施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求,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情卡”
制度。认真组织好干部廉政鉴定工作和礼金礼卡收缴、登记、管理工作。参与策划并总结提炼了“四时四机”全时空廉洁提醒套餐机制,成为我区廉政教育的一项亮点工作;认真组织并参与对各单位落实公车管理、招待费管理、公务考察规定落实情况的检查,进一步促进了“三公”行为规范,2007年6月,市纪委在我区召开两不问题治理现场会,总结推广我区做法和经验。
三、树立宗旨观念,从严要求自己
三年来,在工作中我注重用上级精神统一分管处室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保持内部和谐工作氛围。团结同志,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带头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对分管工作,做到能完成的工作尽力在第一时间完成,对其他同志一时难以完成的工作,积极出谋献策,做好指导,努力提高整体工作水平。能严肃执纪执法,不怕得最人。能带头执行中央、省、市、区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注意生活小节,正确对待利益得失。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分管的工作人员教育管理,确保队伍不出事、干成事。
一、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2001年,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以“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为主题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 与会学者明确提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进入21世纪,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新的世纪, 我们不仅要继续进行建设现代高等教育道路的探索, 同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高等教育不仅要在数量和规模上继续发展, 而且在质量和效益上要显著提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 , 标志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步伐大大加快, 这对高等教育无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不仅面临着办学主体多样化的挑战, 而且在人才培养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将面临着国际化的压力, 同时争夺生源等国际教育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如何探索和坚持中国道路?如何弘扬、提升本民族文化, 并向世界展示本民族文化, 同时防止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和狭隘民族主义。这一切, 都将对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 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重要影响。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不仅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开放步伐, 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发展理念。
对此,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深入研究、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形成“立足本土, 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理念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国际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条件下, 其国际性彰显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从历史上看, 现代高等教育经历了“国际性-民族化-国际化”的历程, 并且经济全球化必然加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在此背景下, 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形成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 就是要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 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1]119。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产物;高等教育国际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的形成, 中国高等教育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必须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树立教育国际化的理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脉相承的,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要求就蕴含着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但是,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共享教育资源、教育市场、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同时, 也尖锐地存在着教育资源的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存在着教育趋同与文明疏异的分野, 存在着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因此,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个两难命题。现实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实际上意味着“西方化”, 进一步说则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美国化”。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必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但这同时也意味着, 发展中国家在本国民族文化发展基础上成长起来的高等教育, 只能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标准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 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将始终伴随着无法摆脱的作为西方附庸的危险。因此, 本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经过3天的学术交流、观点交锋, 与会代表一致提出, 中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 在提出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同时必须倡导本土化的教育理念, 国际化与本土化, 客观上两者是共存的, 是相互补充的。
立足民族性是本土化教育理念的基础,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共存与互补阐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既要加快国际化进程, 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国家教育方针, 坚持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触及了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即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中国的高等教育应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与发展理念?会议代表所形成的共识:中国高等教育应扩大开放, 形成“立足本土, 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产生了重要的理论影响和实践指导。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回顾东西方文化的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一直都存在于其中, 进入21世纪以来表现得尤为剧烈。1959年, 自英国剑桥大学C·P·斯诺发表“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以来, 两种文化相互对立和彼此的分裂给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世界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 因为大多数知识分子只了解一种文化, 因此会对现代社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对过去进行不适当的描述, 对未来做出错误的选择与估计, 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和分离就是错误判断的前提。为了解决这对矛盾, 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深入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
世纪初,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新旧矛盾交织,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已非常突出。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与创新人才不足的矛盾, 学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与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矛盾, 教育观方面重视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功能, 轻视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本体功能的矛盾, 人才观方面重才能轻品德的矛盾, 价值取向上, 重科技轻人文的矛盾等等, 都与教育领域中科学主义之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野无不具有直接的联系。因而, 周远清同志指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是我国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顽症, 要下大力气来改变这种思想, 更新观念。”总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须走向融合。2002年召开的第二届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为主题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应因了时代的需要, 深化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理念的提出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2001年8月江泽民在会见部分国际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的座谈会上, 从四个方面强调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 并提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与自然科学工作者应互相学习, 优势互补, 密切合作, 共同进步[2]。在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进一步强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大学教育的教育既是专业的教育, 更是成人的教育, 素质教育必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诸方面、各环节, 其核心就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而不应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或者课程体系。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得到了多数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认同。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认为, 研讨大学教育中如何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问题很有意义, 实现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完美结合, 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 是大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是培养能领导新世纪发展需要之人才的重要方面[3]6。
推进教育理念创新,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其理论的必然。从知识的内在价值来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其必然性, 是价值互补的需要。从本质上讲, 科学与人文是相融的、一体的。其一,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依赖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两者有其内在的同一性。科学精神求真, 人文精神求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其二, 科学与人文都十分重视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 一个是强调逻辑思维, 一个是强调形象思维, 两者不可或缺。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 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与内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学、技术、社会和教育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其三,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其实正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 是人类整个实践认识活动的发展史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重要的带根本性的原则和准则。
2002年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为主题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潮流, 切中时弊, 弘扬了教育本义, 其所研讨、形成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对促进高等学校转变观念、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文化素质教育放在基础的平台上加以建设, 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核心地位来抓, 从而把高等教育的重心落实到“育人”上来,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理论成果、学术观点所显示出的前瞻性、先导性, 对提高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科学化水平、丰富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体系、指导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10年7月,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三、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教育理念
200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主题被旗帜鲜明地确立为“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高等教育创新”。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开幕式上发言指出:“我国现在已经是高等教育大国, 但还不是一个高等教育强国。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们不仅要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而且要瞄准世界高等教育高水平的先进目标, 坚持教育创新, 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4]4周远清会长在主旨报告中分析了坚持教育创新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之后, 明确指出, “坚持教育创新, 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这是我们在21世纪头20年应当毫不动摇的方针”[4]8。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 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推进自主创新, 基础在教育, 关键是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尽管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科教兴邦策略,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均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创新尤其是高等教育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与根本。
高等教育要实现创新, 首先要创新其教育理念, 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研究要在解决高等教育实践的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理论品质, 抽象出新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即实现高等教育理念创新, 以有效地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 这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共同问题[4]24。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研究为基础。与会专家学者明确提出, 坚持教育创新必须加强教育研究。周远清会长在论坛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教育是一门科学, 这一点还不为多数人所理解、所重视, 教育科学研究在我国一直发展比较迟缓;而没有高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 很难有先进的教育理论, 很难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 不仅要出人才、出科研成果, 也要出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因此, 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加快高等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4]。喻岳青教授在分析中外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 “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大学的创新是难以实现的”, 高等教育研究和大学的创新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互动过程[4]94。由此可见, 坚持教育创新必须重视与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核心在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 其实质是要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产生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薛天祥教授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思考”一文中指出, 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高等教育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两种趋势, 其理论创新研究需要以此为逻辑基础, 通过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的不断分化及引入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解决高等教育问题, 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理论创新[4]25。吴岩教授在对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国内教育理论研究远未解决“从属理论”的问题, 提出“要实现教育创新, 必须以教育理论创新带动、引领教育研究, 根除‘从属理论’现象”[4]。
自主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特征, 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日益关注知识和科技创新、人才和知识的竞争, 无不日益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创新。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都由重视本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进而寻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之路。在此背景下, 2006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再次强调教育创新, 更加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自主创新的理念。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论坛代表指出, 创新型国家建设为高等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大学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决定了自主创新的教育理念必然成为指引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建设创新型国家, 大学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依靠民族文化的精神根基, 培育高等学校自主创新的能力。杨叔子院士指出, 中华民族文化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坚贞的精神追求、强烈的责任感与高尚的行为准则这一灵魂与根本;中华民族文化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推陈出新、实事求是、顺天致性、和而不同诸如此类的智慧与才能。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 是文化创新的首要基础, 是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5]。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理念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将高等教育研究引向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现实问题的关注, 更加强调通过教育研究的自主创新来创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四、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期间, 2004年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选取的主题是“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 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则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为主题,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围绕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展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探讨。经过两次论坛的连续研讨, 提出并形成了“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培养三种人才:一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二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三是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从另一角度提出要培养三种人才:一是党政工作人才;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专业技术人才。提法虽不同, 实际上都与高等教育密不可分。高等教育在人才强国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高等教育要承担人才强国战略的使命, 不仅要深入理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更要特别深入地研究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的关键;不仅要有科学的举措和方法, 更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特色发展的理念是与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 要求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科学的人才观认为:人才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发展个性是人才辈出的基础。保护学生的个性, 并把它挖掘、发扬, 是教育者的责任、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 创造性寓于个性之中, 保护和发扬个性是引向创造性的必由之路[6]10。
同时, 特色发展的理念要求高校办出特色, 以促进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办出特色, 是个性成才的关键, 也是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6]201。
特色发展的理念是实现人才结构优化的根基。知识经济社会与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相比, 其所需人才的结构更为丰富, 个性化、创造性、小批量的特色更为鲜明。建设人才强国, 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才, 更需要人才的层次和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结构更加优化。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则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根基。
“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要求。周远清会长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开幕词中指出, 特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一方面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人才, 培养多样化的人才需要一个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要求高校坚持特色发展, 才能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另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办出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之间“趋同化”趋势的矛盾更加突出, “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校发展定位的困惑以及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优化的问题, 成为那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高等教育必须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理念, 高等学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 具有鲜明的优势, 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得到繁荣。
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理念就是要求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都应当而且能够办出特色, 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也都可以形成特色。“各类高校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中, 都大有作为, 都要从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出发, 正确定位, 安于本位, 各就各位, 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6]84
形成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化的必然前提。潘懋元教授在探讨如何坚持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时, 进一步强调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 从而将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潘懋元教授认为,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为了优化教育结构, 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是两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就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而言, 必须有科学的分类, 以构成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就每所高等学校而言, 其设置的学科、专业, 必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6]13。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也成为下一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
关于大学分类发展的标准存在诸多争议, 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 部分专家、学者提出, 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潘懋元认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当前最重要的是高等学校层次和类型的合理划分,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实际, 建议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以基础科学和应用学科 (专业) 的基本理论为主, 研究高深学问,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第二类是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 以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 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第三类是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院校 (高职高专) , 以培养各行各业实用性职业技术性人才, 即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专门人才为主。这三类高校各居其位、协调发展, 才能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结构[6]13。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关键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科学定位, 科学定位是学校分类发展、办出特色的基础。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相联系, 就是要求各层次、各类型高校都应当科学定位、特色发展, 这是第四、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最为鲜明的观点之一。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与研究, 对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 也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形成、完善的基础。《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 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克服同质化倾向, 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争创一流。这一发展目标的确立, 是在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行动纲领。
五、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育人功能是其根本职能, “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温家宝总理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这就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将主题聚焦在“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 则是从更为宏观、更为全面的视角, 审视、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问题, 是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问题, 是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7]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 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和塑造人的事业,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两个为本”:一是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二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 以教师为主体。这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 必须结合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实际, 考察各地区、各高校实情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影响、连接互动的复杂系统过程, 应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特征和本质, 更好地认识、遵循和运用科学发展规律, 采用科学发展策略, 促使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协调发展、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同所有制高等学校协调发展、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7]。因此,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协调发展基础之上的。
协调发展是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 它包含内外两个协调: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高等教育只有处理好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才能在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中实现自身的协调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质量的提高, 只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才能满足社会其他系统的需要, 才能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所提的目标是“规模有较大发展, 结构更加合理, 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既注意到数量, 又注意到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协调发展。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由于受经济发展GDP模式的影响, 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得到普遍重视, 人才培养质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教育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因此, 必须重视、强化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使之成为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对此,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其主旨报告中明确指出, 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做好四个统筹:就是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发展;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具体到高等教育内部要素的统筹来说, 第一是要保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7]6。
“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 对于纠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早期阶段出现的只重视数量和规模扩张、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做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将高等教育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着眼于高等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上。此后, 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速度有所放慢, 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发展向大提高阶段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迈进。
六、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教育开放、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提升高等教育文化自觉的实践探讨基础上, 第七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 其理论贡献在于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理念。和谐发展的理念与“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是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服务的理论成果与贡献。
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要坚持和谐发展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从理论上讲, 发展与和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和谐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 是事物内部与外部关系的协调,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整体功能的优化。因此, 坚持和谐发展的价值尺度, 必须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使社会资源兼容共生、互相促进又互相制衡, 合理满足不同发展主体的利益诉求。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念要求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保持和谐, 同时, 高等教育系统自身保持和谐发展, 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群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高等教育才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周远清会长认为, 建设和谐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特别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是高等教育使命的应然要求。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和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是大学的基本使命。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自然而然地应是建设和谐文化, 因而, 必须坚持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8]。龚放教授则认为, “和谐”是大学教育的价值追求, 是大学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这不仅表明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所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能够引领和谐社会的建设[8]465。胡显章教授则提出, 大学应当不断提升以和谐文化为内涵的大学理念, 应当处理好主导文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使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实现和谐统一。大学文化应当体现物质与精神、理想与现实、科学与人文、个性与共性、主流与非主流、民族与世界、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批判性与建设性的辩证统一, 从而构成以和谐文化为核心的大学理念[8]466。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基础之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因此, 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 重视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文化自觉是建立在世界文化交往的基础之上的, 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 是文化多样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和谐[8]2。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与本土化两极互动的局面: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动;另一方面, 文化的民族自觉日益高涨, 本土化的要求愈益迫切。因此, 世界文化将展现出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排斥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等特点, 整个世界文化将形成一个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大格局[8]472。在这个大格局中形成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应具有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从文化的视角来看,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增强自信”的同时关注“文化间性”。即在坚持开放原则的基础上, 推进教育的国际化;同时, 对中国现实的高等教育和中国文化传统要有充分的自信, 营造富有生机和创造活力的中国大学文化精神[8]472。也有学者认为, 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关注各国高等教育间的“文化间性”, 尊重他国差异。高等教育除了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较好反省之外, 还应对世界各民族的高等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的差异性保持充分的尊重, 而不是按照一国的教育模式去改造或同化另一国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国际交往中要有充分的民族文化自信, 也要包容和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多样性, 关注各国高等教育间的“文化间性”。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作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不仅促使我们从质量、效益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 而且还特别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站在世界的高度,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 去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有国际视野, 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同时更要坚持中国道路,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实现民族文化自觉与世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和谐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对“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及“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既反映出了教育科研对教育实践认识不断深化、完善, 同时也彰显了教育理论研究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理论价值与理论品格。
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理念
2009年第九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杭州举行, 会议的主题是“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本届论坛在总结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验以及围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专题研究基础上, 集中展现了“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并正式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理念, 从而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学者的自发研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成为新时期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经过建国60多年来的建设和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集中到一点, 就是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和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一系列新的战略目标。与此相应,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到2009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达到24.2%, 在学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 位居世界第一。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的阶段后,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总体上, 我们的高等教育依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高等教育如何从“改革·做大”到“改革·做强”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筹划新的发展战略目标, 并以此统领整个战线的思想与行动。对此, 周远清会长高屋建瓴地提出, 加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研究。
2007年12月, 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第18次直属高校咨询会议上指出, “我国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就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加快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9]。2008年初,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启动“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研究, 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的探索、研究由此逐渐形成。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历史的必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唯一选择, 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历史的视角看, 经济强国与高等教育强国是相伴而生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因此, 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看, 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势在必行, 迫在眉睫[10]6。
对高等教育强国内涵的科学认识是把握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邬大光教授认为, 高等教育强国既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的强国”, 也可以解释为“通过发展高等教育使国家强大”。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是一个过程, 它与经济强国是相伴而生的;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评价指标是系统而多元的。历史的经验表明, 解读高等教育强国, 要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结构。其中, 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外部规定性;结构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内部规定性。也就是说, 高等教育强国的最终判定标准要取决于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率”。对此, 高等教育强国应具有以下三个要素: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高等教育理念、构建体系合理的高等教育制度、拥有世界公认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不仅具有实践价值, 更具有目标价值, 主要体现出更强的实践导向性, 即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具有引领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发展目标。
周远清会长从一个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的视角总结、提炼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四条基本经验:第一, 开放是前提;第二, 改革是关键;第三, 质量是中心;第四, 理念是先导。在高等教育“大提高”阶段, 以“高等教育强国”作为先导性的教育理念, 作为高等教育的战略发展目标, 用“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统领整个高教战线的思想与行动, 是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础。瞿振元教授则认为, “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不仅能够推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它要求高等教育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
以阿特巴赫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高度评价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性和理论研究的意义。他指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中国很有必要也很有可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11]。因此, 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 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站到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
树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理念, 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具有重大的意义。2010年7月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标志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从学界的研究变成了政府行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已成为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崇高庄严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强国是体现着国家主义的教育理念。
八、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2010年在南京召开的第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这次论坛不仅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宏观性、全局性的重大现实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 明确了凝聚高等教育各方研究力量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下一阶段的使命:以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为己任, 发挥教育理念的先导性作用, 引导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成为指引高等教育的中国道路和构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的核心指导思想。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为之奋斗的目标。刘延东同志在2010年7月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0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们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都是起源于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 教育理念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是推动高等教育强盛的前提性因素。我们要在高等教育大国的基础上做强高等教育, 只有硬性的资源投入还不够, 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来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目前, 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崛起的“中国模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在教育理论界也兴起了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 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 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做支撑。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走向新阶段的标志。目前, 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从1993年开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 到2001年开始的“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进程, 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如何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近10年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十届高等教育论坛, 虽然主题有所不同, 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其发展脉络十分清晰, 都是致力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探索。周远清会长在第九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提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需要尊重自己的高等教育文化, 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有效支撑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10]8第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他认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从而发出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号召, 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是根植于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先导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念, 是基于国家立场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提炼与升华, “中国特色”是最关键的特征。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 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 我们今天应该更加坚定地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周远清会长提出, 研究“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即要充分体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 以及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时代任务;把握规律性即要把握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 树立科学发展的高等教育观;富于创造性即要创造性地提炼总结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 要坚持“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一方面要虚心学习外国成熟的经验;另一方面, 要面向我国高等教育实际, 尽可能深入实际广泛地去了解情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改革、大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也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现在, 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研究和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 高等教育研究者理应自觉承担这一重大使命[12]。
范文曜研究员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内涵:首先,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是具有一定引领作用的思想体系, 应当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第二,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具有国际视野, 反映教育规律, 应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第三,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是60年和30年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是中国元素鲜明的思想体系。第四,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而有所发展和创新, 是不断发展和前进的思想体系[13]。
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提出, 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的发展道路的总结, 通过有组织地自觉地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 将会避免一味地移植西方教育理念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研究负面效应, 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摆脱依附地位, 使高等教育研究更加贴近高等教育实践, 最终通过高等教育理念的自主创新, 创造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
九、结语
从2001年至2010年,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国际论坛都着眼于客观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 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实际需要出发, 进而凝练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每届国际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 对推动、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的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折射了新世纪头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轨迹, 反映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发展脉络。回顾省思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笔者以为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色与贡献。
第一, 推进教育理念创新。在推进教育理念创新的指导思想下, 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始终密切关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围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发展战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 不断构建、丰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形成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研讨的主题, 既一脉相承, 体现出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 同时又与时俱进, 体现出高等教育研究的责任与使命, 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照。
第二, 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 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 实现了理论、实践和管理三支研究力量的汇合, 不仅拓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 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这三支力量的汇合, 使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深深根植于高等教育实践的土壤, 秉承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高等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的宗旨。这种对实践的关照, 远比盲目地追求学术上的标新立异更有价值。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分别与十个省市共同举办, 对推动、提升地方高等教育研究的积极性, 促进高等教育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做强省级高等教育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 凝聚、培育研究力量。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参与人员近五千人, 其中既有教育部门的行政领导、高校的院校长, 也有高校一线的教师、研究人员和知名的专家学者;十届论坛参与单位涉及院校数百所, 其间有学术性与职业性的高等学校、全国性与地方性的高等学校、公立与私立的高等学校等等, 俨然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盛会、峰会, 对凝聚、培育高等教育研究力量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特别是2003年后增设的博士生论坛, 更是为论坛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博士生们的新见解、新观念活跃了研究氛围, 同时, 博士生论坛更是为博士生提供了学习与展示的平台, 且培育扶持了一批新生研究力量。目前, 博士生分论坛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成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一大特色, 也成为各高校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13]。
第四, 形成“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研究方式。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参与国家和地区近20个, 境外学者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理论观点, 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国际论坛, 一方面将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放到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邀请国际上知名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共同分析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这样对问题的分析, 视野更开阔, 研究更深入、透彻。在这一过程中, 增强了我国学者的国际意识”[14]。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每届选题都紧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突出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 强调坚持“中国特色”。周远清会长反复强调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特色”, 他说:一个国家的教育是要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 特别是要与文化相适应, 世界高等教育是由丰富的多样性的各国各民族的高等教育组成的, 正是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独特性, 才能有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进行交流的基础和优势, 才能对世界文明有所贡献。研究高等教育要抓住中国特色[12]。由此形成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一贯坚持的“国际视野, 中国道路”的研究方式。
十届高等教育论坛犹如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缩影, 它记载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进程和发展轨迹。
(王小梅, 《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编审, 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部主任, 北京100082)
摘要:进入21世纪,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年的大发展逐渐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大提高阶段转型, 奠定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作为先导。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有关省市召开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问题、重大问题开展研讨, 立足中国实际, 自觉地进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通过对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形成的教育理念的梳理, 回顾了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早期发展历程及其初步成就。
一、思想、学习方面
一是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党的理论指导工作,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及纠纷仲裁工作中,本人始终以农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衡量标准,认真工作,帮农民群众排忧解难,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新时期党在农村的政策,在农经管理工作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党的农村政策集中体现的七项补贴的惠农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这些农村政策,有利于增加责任感,有利于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为此,本人始终坚持学xxx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特别是对惠农政策及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和研究。通过不断地学习,感觉眼界更开阔了,工作更轻松了,解决起群众的疑问也得心应手了。
三是坚决维护党的形象,始终与党保持一致。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党的政策忠实宣传员;拥护党的决定,执行党的决议,自觉维护党的形象,不做有损
二、廉政、勤政方面
十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担任过原黎明乡农村合作基金会及乡农经站出纳、会计工作,管理资金或资产上百万元,经手过现金无数,自始至终都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办理,从未挪用、占用、私吞过一分公款,更没有做过行贿、受贿等损害个人人格和党员形象的事。
多年来,我怀着对农经事业的无限热爱,踏遍了黎明的山山水水,跑遍了全乡的村村寨寨。为农经事业的发展,进村入户,问计于民,经常下到田间地头,与他们拉家常、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只要心里始终想着百姓,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老百姓有话、有建议就想对你讲,只有跟着百姓办事,老百姓有话、有建议就想对你讲,只有跟着百姓的愿望要求走,所做的工作才会有意义有价值,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凭着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负责,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对农经工作的满腔热情,我在基层农经岗位上的工作,多次得到了领导和上级的好评。1999年被评为乡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市先进农经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
三、工作方面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独立、参与或主持完成的大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1998年,刚到黎明乡农经站工作不久,正赶上开展农村土地承包顺延30年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负责,我被指定负责指导、督促全乡的土地顺延承包工作,来回奔波在全乡各村组之间,对各组的土地承包经营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组织宣传。工作实施中,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根据各组村民大会提出的实际情况,对各组原有承包土地作了适当的调整,苦战6个月,到1999年6月底,全乡土地顺延承包合同实施率达到了100%,签订土地顺延承包合同2290份,较好地完成了黎明乡集体土地顺延承包30年的工作,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土地承包档案,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2005年任黎明乡农经站长后,共调解、调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193件,办理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面积2769 亩。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促进我乡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均起到了积极意义。
二是有效化解农村金融风险,顺利完成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2000年,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农村合作基金会进入清理整顿阶段。时任农村合作基金会会计的我,白天必须接待股民的询问,耐心讲解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的相关政策,晚上还需处理大量的数据和表格,我苦战4个月后,确保了黎明乡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数据的准确无误,做到了账证、账款、账实相符,如实反映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财务收支与经营状况。这十年来,我驱车或徒步进村入户数次,共回收原黎明乡农村合作基金会在外借款98.25万元。为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切实保护股民的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是不折不扣执行支农惠农政策。自2004年以来,我参与和主持及时足额兑付农资综合直补资金486.55万元、粮食补贴资金415.95万元、购买化肥补贴265万元、退耕还林补贴654.25万元、农业机械购臵补贴28万元;2008年兼任黎明乡“一事一议” 奖补办主任后,财政奖补资金落实到位36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是加强农经统计工作,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本人每年负责完成农业部农村经济统计年报、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统计年报、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情况统计表及农经机构队伍情况统计表等的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加强农民总体收入和农民现金收入的动态调查,及时掌握农民收入动态运行情况。对黎明乡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总体形势、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进行了预测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供领导参考。
五是不断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规范化管理。自2004年11月开始至今,已代管村级资金累计达76.31万元,举办村财务人员培训6期370人次,有力地推进了黎明乡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工作。
六是加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信息网络体系。自2007年8月开始,本人积极组织黎明乡“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共采集完成数据报表81份,文字编录874份,照片12115张,完成了黎明乡6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的基础信息上网发布工作,并成功制作完成乡级主网页。实现了用文字、数据、图片等方式向外界全面展示和反映黎明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各项成绩。努力做好网站的日常维护更新工作,保证“数字乡村”网站正常、高效、安全运行。
两年来,本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材料,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勤奋工作,爱岗敬业,把教育事业视为神圣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耻下问,紧跟时代的步伐,探讨新课改的路子,摸索新课下的教学规律,取得了一定成绩,回顾过去放眼未来,我认为,要教好学生,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做好如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育人观,用爱心教育学生。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几年来我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阅读大量的教育书籍,认真学习师德八条,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素养。每一个学生,他肩负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领路引航。一直以来,我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于律己,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教书育人,遵纪守法,尊重同行,勤奋工作,爱岗敬业,把教育事业视为神圣事业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
二、努力做好教学工作。
只有对工作有深沉的爱,才能不辞劳苦,以苦为乐,才能千方百计地去做好各项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身教重于言传。因此,我对自
己的言行十分严格要求,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例如:我要求学生做到不旷课、不迟到,我首先做到,我从未无故旷过一天勤,从未无故缺过一节课,上课、开会从不迟到。我始终把教学、教研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把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参加科组备课组活动,和同科组教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和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在教学方面,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使自己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理论素养和专业功底,从而使自己能常教常新,能针对学生实际,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注意学法指导,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并将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熟练掌握数学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处理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能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胜任各年级的数学教学。在日常教学中,上好每一节课是我最大的快乐,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使数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之一。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在作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可以说是一腔热血,毫不保留,生活上关心,业务上帮助发现缺点诚恳指出,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尽快地成长,从而赢得青年教师的尊敬。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教育改革,以育人为本,以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认真实践“竭尽全力,倾心所爱,真心奉献,无怨无悔”的精神,以民
主的作风,真诚的胸襟,高尚的师德,团结广大学生,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对后进学生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长期以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去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在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循循善诱,认真负责,严格要求,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经常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行之有效的活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启发、诱导造成一种使全体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参与的教学氛围。根据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和辅导,肯定和赏识学生的进步和已经获得的成绩,使学生从中产生成功的喜悦。潜心钻研教材,熟悉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课,上课,课堂教学效果好。我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研究课堂教学方法,特别是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了专题研究。
两年来,我认真完成领导提供的每个锻炼机会,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两年来一直被评为校先进教师,校教学能手,校先进班主任,优秀网络教研员,县骨干教师,县优秀教师,县教学能手,连续三年参加国培学习都获得省优秀学员,多次参加县里课堂比赛都获得好
2007年8月,由于组织的关心,我调到镇党委工作,担任党委副书记,兼任党政办公室主任,分管组织、人事(劳资)、宣传、精神文明建设、保密、档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联系兴义村。历任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副队长,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三年多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遵规守纪,爱岗敬业,勤政廉政,按照岗位职责,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三年来学习工作等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个好的干部,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还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我非常注重学习,觉得一个人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紧跟形势,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使自身不断得到完善。三年来,除积极参加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的集中学习外,尽量在工作之余挤时间进行自学。一是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理论实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以其作为行动指南。二是学好政策。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中央及上级政策的实质,把自己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努力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与自己本职工作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广泛地学习法律、科技、文化、经济、社会、农村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量。四是认真学习掌握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确保了自己更好地做好 自己的本职工作。三年来由于不断加强学习,增强了党性,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坚定了理想信念,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了业务水平,丰富了知识面,为自己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下干好本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身素质也有了较大提高。
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扎实抓好分管工作
任职以来,为了让自己尽快熟悉镇情、村情、民情,使自己更快转变角色,更好地履职,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各位领导、同事的帮助支持下,积极主动地到各村各组、到镇属各单位,尽快熟悉各方面情况,使自己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按照岗位职责,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大胆抓好自己所分管的各项工作。
(一)创新做好组织人事工作,努力开创党务工作新局面
1、采取四关把好党员入口工作。为进一步夯实我镇党委发展党员基础工作,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制定并实施了发展党员预审制度,采取四项措施严把党员入口关。一是严把培养考察关。支委会讨论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要求培养联系人定期不定期找培养对象交心谈心,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在了解掌握培养对象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履行社会义务、遵守村规民约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每季度如实填写培养考察记录。通过四个季度的培养考察,如培养对象表现良好、态度诚恳,则提交支委会讨论,确定为发展对象,反之则延长培养考察期,责令培养联系人多给予帮教。二是认真做好民意调查。经过一年的培养考察,在支委会准备讨论确定为发展对象前,要求分别书面征求8名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建议,让群众对该同志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给予一个客观的评价。群众满意率达百分之八十五的方可提交支委会讨论。三是实行预审公示。为充分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经支委会讨论确定的发 展对象,在支部所在的村民小组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结束后报党委预审。四是党委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预审。预审的内容包括:支委会讨论决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情况、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记录、综合政审材料、群众意见调查材料、发展对象预审及公示情况。通过预审,符合条件的,下发入党志愿书,通知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发展为预备党员。
2、认真做好为民服务中心日常管理工作。我镇率先成立了第一家为民服务中心,并逐步建成镇村组(镇为民服务中心、村为民服务站、组为民服务点)三级为民服务网络体系。我作为中心负责人,在学习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了实施方案,并建议党委把最有利于开展工作的场地改造为服务中心大厅,同时充分整合各职能部门的服务资源,设立党员服务窗口、残联服务窗口、民政服务窗口、社会保障服务窗口、农业科技服务窗口、林业科技服务窗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窗口、计划生育服务窗口八个窗口。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配好软硬件设施,公开服务承诺事项和办事程序,统一印制群众办事指南、为民服务卡、群众求助申请表、全程代理承办登记表、跟踪回访登记表、受理反馈意见表、群众满意度测评表等,完善群众求助事项登记、受理、答复等相关程序及痕迹管理。
通过为民服务中心快捷、便利、优质的服务,可以让群众办事“少跑一趟路、少进一道门、少找一个人”。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成为解决基层问题、调处基层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进者、参与者。使中心真正成为了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提供为民服务的平台,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枢纽。
3、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作用。按照省、市委关于下派新农村指导员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个人认真总结,不断完善,积极探索发挥指导员作用的新模式、新举措、新方法,深入实施“一二三四” 工程,较好地促进了新农村指导员“六大员”作用的发挥,有力地推进了我镇新农村建设。一是建好一支队伍。重点从选派和培训两个方面入手,建立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有敬业精神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队伍。一是精心选派。以标准高、能力强、作风正、守纪律、讲奉献、求实效为标准来选派指导员,采取自愿报名、各站所推荐、组织确定的方式选派优秀职工担任指导员。二是加强培训。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多种形式,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多种业务知识的专题培训班,切实提高指导员做好农村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发挥两个优势。即发挥好指导员派出单位的后盾优势。我十分注重与指导员派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通过召开座谈会、部门联谊、上门拜访等多种形式,努力争取指导员派出单位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使指导员在开展为民办实事好事的过程中有坚强的后盾保障。二是发挥镇属各职能部门的优势。要求镇属各职能部门从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效能的大局出发,充分发挥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资源和服务优势,对下派到各村的指导员所申请或办理的事项,做到热情周到服务,明确快速办理或答复,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为指导员提供帮助。三是创新三项机制。一是日常管理机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明确了指导员的职责、管理、监督与考核奖惩办法,规范了指导员的学习、培训、报告、走访、会议、督查等。建立了指导员政治学习、情况报送、列席村“两委”会议、请假等制度,有效促进了指导员工作队的内部管理。二是学习交流机制。工作队每季度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和专题研讨会,认真组织指导员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学习交流指导员工作经验,针对指导员驻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互相交流和借鉴,有效发挥了团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了工作,树立了形象。三是驻村汇报机制。要求指导员每月向派出单位领导汇报驻村工作进展情况,并努力争取派出单位领导到驻村调研指导工作,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四是增强四种意识。一是大局意识。要求指导员驻村期间坚决服从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安排,积极参与村容整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两委”换届选举、烤烟 收购等中心工作。二是规划意识。要求各指导员驻村后,深入村村寨寨实地调研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群众所需等各方面情况,理清工作思路,积极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制定工作计划、村组建设规划,为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服务意识。提出了指导员要依托派出单位的优势、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努力挖掘当地资源潜力的工作思路,让各村指导员在派出单位的支持下,多为村组做好事、办实事。四是维稳意识。各驻村指导员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村党员及群众宣传关于维护农村稳定的政策,注意收集和及时上报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妥善解决农村社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
4、抓好制度建设,健全用制度管人的科学机制。自己十分注重对干部职工执行《党委政府机关工作规则》等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实施四项制度以来,组建了镇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具体负责人,我牵头研究制定了《镇人民政府关于政府部门负责人问责办法》《镇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三项制度实施细则》《关于镇工作岗位AB角制度的实施意见》《镇首问责任登记制度》《镇现场解答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落实四项制度督查制度》等制度,并切实负责好四项制度的组织学习、督查、落实等工作。三年来,由于重视制度建设,并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督查,机关作风有了转变,各单位各部门办事效率有了提高,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有了提高。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性循环的格局,从而大大地提升了干部管理的水平,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5、进一步规范了我镇的档案管理工作。为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更好地为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按照县档案局的档案“创星”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坚持“依法治档、科技兴档、强化服务、发挥效益”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积极动员,认真落实,在镇政府机关、11个村委会、计生站、财政所2个站所 5 开展了档案创星工作。整项创星工作在县档案局业务指导工作人员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经过镇、村及相关单位档案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档案规范管理各项整改工作。由于工作有力,我镇档案工作被县委表彰为先进集体。
(二)宣传教育工作扎实有效
1、扎实做好解放思想大讨论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会议精神,引导全镇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乘势而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镇率先召开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会,对全镇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进行专题动员部署。研究制订并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活动开展以来,积极报送活动信息,要求各村设宣传栏、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对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情况意义、目的和要求进行了宣传,在全镇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由于工作开展有特色,我镇党委被评为解放思想大讨论先进集体,自己和分管的宣传员被评为先进个人。
2、利用镇党职校这块阵地,加大对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力度。三年来,镇党委充分发挥党职校主阵地多功能作用,培训、轮训好党员、干部、科技人才,提高全镇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共举培训班29期,2901人次。其中:政治理论12期,1416人次,党员512人次,妇女431人次,团员127人次,镇村干部1024人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3期,144人次,镇干部8人,村组干部95人,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41人,妇女49人,团员41人;科技理论培训17期,1485人次,党员376人次,妇女572人次,团员68人次,镇村干部652人次。
3、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负责人,我牢牢把握住加强对内、对外的宣传不放松,以宣传落实科 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宗旨,以开展各种活动为依托,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舆论氛围。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团结、和谐、健康的的社会文化氛围。在中国联通公司通海分公司的赞助下,联合举办了以“祝福祖国,欢度春节”为主题的“联通杯”卡拉OK大奖赛。通过这次比赛,不仅涌现出了一批文艺新人,而且进一步丰富了我镇的群众文化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献上了一盘春节文化大餐。多次组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残联、妇联、团委等部门到村、组进行三下乡活动,其中:发放春联600册、送书2500册、科技资料1500份、卫生资料850份、法律宣传资料2500份;相关咨询1200余人次;药具1000盒。邀请县交警大队警员在古城小学、广哨小学讲授以“迎奥运,与法同行”为主题的交通法规教育课,把与交通安全相关的知识、法律法规送进了校园,受教育师生达800余人。多次邀请县委党校校长,就《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专题讲座。张校长对什么叫解放思想作了深入细致地讲解,并结合实际,为大家讲解了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继续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张校长的讲解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让人受益匪浅。整个讲座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前瞻性。围绕“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镇妇联牵头,组织镇综治办、共青团、关工委、卫生院等部门结合《禁毒法》,开展“拒绝毒品、抗击艾滋、建设家园、共创平安”的宣传活动,张贴宣传画200余份,悬挂条幅11条,发放《爱滋病预防须知》宣传册2000余份。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警示教育《廉政中国,林福久案件警示录》,通过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了廉洁自律的意识。及时开展好“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并表彰了在党风廉政中表现较好的6个村委会、2个先进单位、24名先进个人。今年7月,关工委、妇联、团委联合组织了法制教育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系列活动,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巡回展,全镇共青团员、妇女、青年科 技示范户共650余人参与,有力宣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法》等法律法规。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三)群团工作齐头并进
按照上级各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力做好群团组织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了镇第八届妇联换届选举工作,平时做好与妇联主席的工作交流和分析,指导好妇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立足于在党政所急上做工作,在妇女所需上下功夫,不断深化“三大主体”活动和“五大系列工程”,维护好妇女儿童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团结带领各族各界妇女全面参与杨广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了我镇妇女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圆满完成了第八团委的换届选举,三年来,指导团委突出“服务青年、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坚持以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为要务,以组织建团为保障,以服务青年创业致富为重点,努力探索共青团工作的新举措,有力推进了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和跨越,发挥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在工会工作中,认真做好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不断完善组织网络,积极组织开展好广大职工各种活动,做好职工维权等工作,促进了工会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及广大党员干部的支持下,我认真抓好各项工作,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多次受到了省、市、县的表彰奖励。2007年、2008年连续两镇党委被评为“玉溪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派出先进单位”;在2008年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镇党委被评为“先进党委”,自己被评为先进个人;在2009年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自己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第二批新农村建设优秀指导员,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工作队队长;2009年、2010年连续两自 己被县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三、坚持集体领导,积极维护班子团结
工作中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实际行动中,自己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党委副书记,是党政班子中的一员,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所以,认真处理好各种关系,摆正位置,全力做好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做到既积极主动,又审慎行事,主动不妄动,到位不越位。工作中大胆负责,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力求做到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年来自己做到尊重理解同志、团结同志一道工作。在乡镇工作,事情繁杂,有时在完成某项工作时会牵涉其他副职所分管的工作。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都注意与相关的分管副职先通气、沟通、然后再去办理。凡遇重大问题或重大事项都向主要领导汇报,在统一研究决定后,全力去抓好落实。
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勤政为民
实际工作中,自己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勤政为民。经常深入到各村组、单位,调查了解各种情况,对掌握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或与其他班子成员交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措施,并在工作中逐步加以改进、解决。此外,自己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全力抓好其它工作任务。对自己所联系的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督促、指导、协调。在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党的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中积极发挥联系领导的作用,积极为村、组出点子、想办法,促进了联系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兴义村各项工作都位于全镇前列。
五、坚持遵章守纪、廉洁奉公
在工作中能按照党员干部“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公务员八条禁令》、《共产党监督条例》,及各级党 委、纪委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做到廉洁自律。在工作中,树立热爱本职工作,敬岗爱业的精神,做到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六、存在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关系, 关于人的属性、人性、人的本质, 关于人的价值、实践、理想和信念, 关于人的自由、解放及全面发展等理论, 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开阔的、崭新的视野[2]。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 立足于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性,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 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内容坚实稳定的、并获得广泛认同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3]。
也有学者从具体方面分析, 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科学理论, 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直接理论依据并奠定方法论基础[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社会关系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逻辑思路与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设定了明确的价值原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定了根本目的并指明了方向[5]。
(二)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然性
华中师范大学张耀灿教授分析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然性, 认为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人学的内在逻辑关联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现实选择[6]。
也有学者从人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两个层面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然性。其一,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 是当前人学兴起大趋势的必然要求, 是对人与自身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认识再深化的必然要求。其二,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要求:指向目的性,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势在必行;深化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刻不容缓;实现超越性,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是顺势之举[7]。
二、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人学视角
(一) 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建构的人学视角
有学者指出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 坚持马克思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 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代转型和重新建构, 以人之生成为切入点, 以培养主体性的人为实践途径, 建构以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宗旨的本真的、全新的、属人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之生成的可能性在于人的开放性和超越性, 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整体建构提供了现实依据;如何生成主体性的人, 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重构的实践路径;生成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建构的最终目标。通过人之生成以达到人之引出的目的, 最终回归人是目的的基点, 生成自由、全面、和谐的人[8]。
(二) 思想政治教育微观建构的人学视角
1.对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概念的探讨。
张耀灿首先提出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核心概念进行优化, 将该概念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社会、组织、群众与其成员, 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 引导其成员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促进其成员知、情、意、信、行均衡协调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构建的社会实践活动”[9]。指出该定义的优点在于由“单一主体性”转向“交互主体性”的现代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有利于学科发展;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强调引导、促进、自教自律和思想品德的自主构建。此外, 王升臻也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人学透视[10]。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与争鸣。
2.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探讨。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内在于人的立足生存境遇而自我寻思人的终极意义的生存方式,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生命的探寻, 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取向[11]。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才能更加符合人性、贴近生活和实际、倾注人文关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才能提高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达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以人为本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坚守和贯彻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2]。
3.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探讨。
有学者指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的价值取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教育目的定位的基本原则是现实性原则, 教育目的的现实依据是促进和谐社会主体的生成[13]。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优化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发展, 达到“天地人合一”的完美境界[10], 最终指向人之存在的提升、人之本质的生成和人性的完善、人之自由全面发展[15]。
4.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应达成个人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的个人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内在统一[16]。现实个人的存在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起点, 满足人的多样需要是其价值中心,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价值指归[17]。应深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追问的解释性价值、理论探索追求的前瞻性价值和当下教育实践崇尚的导向性价值[18],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以先进引领后进的激发价值、将意义融入心灵的唤醒价值和让自由放飞生命的提升价值[19]。
5.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变革的探讨。
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人学思想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 必须从抽象体系化的教育教学内容转变为具体生活化的教育教学内容[20]。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人学视野中还应强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特别是提高主体能力素质的教育[9]。
6.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讨。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必须坚持历史性原则, 实施系统开放式教育;坚持对象性原则, 实现教育主体、介体和环体的有机统一;坚持个性化原则, 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坚持民主性原则, 贯彻群众路线的思想工作方法[22]。要拓展并加强自教自律、隐性教育、渗透教育、实践教育和体验教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应从传统的社会本位转向从现实的人出发[23]。
7.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探讨。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服从和服务社会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人的可塑性和主体性是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人性基础, 人的社会性和工具性是服从和服务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性基础[24]。也有学者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切入点, 尝试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内容:需要驱动律、多位互动律、相互制约律、发展导向律[25]。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人学研究范式
(一)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内涵分析
“范式” (Paradigm) 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26]提出的, 是指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研究方式、话语体系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内,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公认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本质研究所持的共同信念和看法, 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思考[27]。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范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贯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把研究对象界定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用观察、调查、经验总结等社会科学方法和文本解读、对象理解、体验生命等人文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综合研究[28]。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强调以人为本, 致力于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29]。
(二)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历程
曾卫卫《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与人学基础》一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渊源与人学基础作了综述性分析, 开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阶段[30]。褚凤英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一书中提出从“社会需要论”到“现实的个人”研究范式的转换这一观点[31]。万光侠所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32]一书, 运用人的存在论、本质论、发展论来系统地考察思想政治教育, 阐释了生存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四有公民教育, 深入全面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意蕴, 最终归结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该书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研究成果, 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新阶段, 标志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学派的初步形成。
(三)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
张耀灿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 实现由传统“社会哲学范式”向当代“人学范式”的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社会哲学范式是历史地形成的, 侧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需要、工具价值, 是由我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夺取政权中心任务所决定的, 向人学范式转换是时代的呼唤;人学范式不是对社会哲学范式的颠覆重建, 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扬弃与超越;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 首先要优化核心概念、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完善理论体系, 在汲取其他范式和流派之长的基础上, 是集体奋斗、协作攻关的渐进发展和探索过程[33]。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转换, 应找准理论基点、树立问题意识、拓展原有范式[34]。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人学成分研究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厚重人学特色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民本”思想为关照,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以统一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为导向, 以开发人的精神能动性为主要动力[35]。深入领会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人学思想的科学内涵, 对于增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和彰显以人为本, 实现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36]。
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 邓小平从发展战略的高度, 着力强调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 丰富了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有学者认为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人学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新时期的“四有”新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从源泉和支柱、熏陶形式、有效方法运用、传递平台等四个方面, 对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人学思想贯彻的路向进行了阐释[37]。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机制等方面, 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根本目标的自觉探索和践行, 充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意蕴。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人学特色体现在: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确立以教育人和培养人为导向的任务;遵循人学规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和过程;积极探索并运用以人为本的富有群众情趣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方式和新方法[38]。
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立足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胡锦涛同志发展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教育途径方法等理论和观点,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推进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主要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载体等信息传播方式的教育功能;把加强重点对象的教育作为工作的突破点[39]。
五、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为我们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学科体系, 建设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 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和意义。但同时,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是一个前沿性的课题, 相关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总体而言依然比较薄弱, 不够系统深入, 存在一些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理论资源借鉴上的失衡
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集中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 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突出。因此, 应在立足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础上, 广泛批判借鉴西方人学资源和丰厚的中国人学资源, 博采众长, 融会贯通, 惟其如此, 才能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 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断裂
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理论构建层面, 实践层面的人学研究较少, 更不够深入。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现实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的理论研究只有在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彰显其价值。
(三) 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分离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过分重视社会本位、工具价值而忽视个人价值、目的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学的空场、教育效果的弱化。探索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转型, 大多数学者只强调人的个体层面, 提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社会转向个人。这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本位弊端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 但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 防止过犹不及。
(四) 人学范式合法性阐释的乏力
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成果, 更多地在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移植嫁接。有学者对此公开质疑, 认为人学范式研究思路中存在三个自相矛盾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与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与社会哲学范式;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的人文关怀与其辐射面窄化甚至是断裂的矛盾[40]。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合法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转换的立足前提, 对此亟待深入论证。
(五) 自觉建构学科意识的薄弱
【近年来个人思想总结】推荐阅读:
近年个人工作总结11-28
近年来信访数据统计07-26
近年来我国深基坑工程技术的新进展10-08
近年来大学生网购情况调查报告11-23
近年高考优秀英语作文10-10
近年广东高考英语分析11-13
近年英语高考作文素材题型06-24
青岛啤酒战略分析近年10-13
近两年来思想工作总结07-05
社区三年来工作总结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