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应充分满足实验所需温湿度、洁净度、噪声等要求,并有效地排除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本文结合实验室建设情况,重点介绍了优化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的几点措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环境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论文 篇1:

实验室通风工程节能设计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节能减排意识不断深入人心,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逐渐重视。实验室的通风工程不仅影响实验室内部构造和实验室环境,而且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验室良好的通风工程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少对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有毒气体对大气的危害,因此重视实验室通风工程节能设计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实验室通风工程的必要性出发,对实验室通风工程节能设计的问题简单剖析,并且探讨解决办法。

关键词:实验室;通风工程;环境保护;设计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5.154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energy-saving design of laboratory ventilation engineering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ng Yin

(Wuhan Bofit Laboratory Equipment Co., Ltd.,Wuhan Hubei 430050,Chin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实验室的建造数量也逐渐增多。实验室通风设计不仅对实验室本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还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验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威胁。在进行通风设施设计、安装时,通风过程本身也会产生一些废气,这些废气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通风工程也会造成一些资源的浪费,保护资源也就是保护环境,因此通风工程的设计对于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这些都需要在实验室通风工程设计中提前预计好。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实验室通风工程节能设计的重要环境保护意义,第二部分论述实验室通风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缺陷,第三部分则从解决办法入手,论述解决实验室通风工程节能设计缺陷的策略和方法。

1 实验室通风工程节能设计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实验室通风工程能够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实验室通风工程的设计能够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使用实验室的时候常常伴随着污染物质的产生,良好的实验室通风工程能够尽可能地消除这些污染。其二,实验室通风工程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省实验室的建造成本,减少使用实验室过程中对电能等资源的使用。

1.1 解决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问题

建筑物在建成之后會产生余热,这种余热是建筑物本身散发出来的有毒物质,如甲醛等等,这些会对大气和人体会产生破坏,对环境造成污染。实验室作为建筑的一种,也会产生这种余热,如何良好的疏散实验室的这种余热成为实验室建造者的难题。除此之外,实验室的功能决定了其产生的许多化学物质都是对环境有害的,而实验室通风工程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存在的。良好的实验室通风设计,可以尽快地疏散实验室建造使用之后产生的一系列有毒物质,保证实验室内部的环境安全。同时,在通风工程中,通过适当的方法,采用一定的过滤,可以对实验室所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净化,因此也可以确保实验室所排放的物质不会对外部环境造成破坏,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1.2 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

实验室的通风工程设计不仅有助于消除实验室本身产生的有毒物质,确保实验室不会对外部环境及自身产生危害,还有效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这是因为实验室中一定会设计空调等进出风设备,这种设备在进行时实验的时候是开放状态,但是在没有实验的时候却不会开启。但是实验室本身作为密闭环境也需要一定的通风,因此良好的通风工程设计应该是能够保证实验室在未使用的时候依然保证良好的通风状态,而这种设计应该是在不消耗电能的前提下完成送风、排风、除尘。通风工程的节能设计,就是对显性的和隐性的能源进行缩减,让实验室的通风工程能够在最消耗能源最少的时候还能达到实验室通风的效用,这也是资源的一种节省和利用,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因为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但是近年来仍然面临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实验室通风工程设计可以最大化地节省实验室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的使用,从而间接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2 目前实验室通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实验室通风设计技术主要引自西方国家,因为起步较晚,所以发展仍处于中期阶段,并不十分成熟。虽然近年来国家及地方都逐渐重视实验室通风工程的设计,但是在节能减排和环保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发现并解决。

2.1 对通风工程重视程度不高

实验室通风工程选取的材料非常关键,这是因为通风工程中材料的选取不仅影响着实验室通風效果,也有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的另一元凶。实验室通风工程属于实验室建造的一部分,在设计之初,实验室的建造方往往需要考虑工程成本,而建造方为了压缩工程成本往往会在通风工程上减少投入。这是因为实验室通风工程的作用不会迅速地体现出来,它对实验室的影响是持续的,因此建造方会忽视通风工程设计的重要性。这种意识上的不重视,会导致建造方在选取通风工程设备的时候选择那些价格低廉,但是效果不好的设备。这些设备的使用不仅不能促进实验室通风,还有可能在实验室使用中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实验室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2.2 通风工程设计合理性优待提高

通风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设计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通风的模式,还要考虑到设计的合理性。我国对实验室通风工程设立了一些规定和条例,但是其内容过于陈旧,已经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验室使用需求。这就导致了许多实验室设计方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墨守成规地根据规定来进行实验室通风工程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具体实际问题。例如在通风的模式选择上,某些实验室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那么其通风模式就必须采用通风和空调二合一的模式。而有些实验室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通风模式使用普通的通风即可。同时,通风工程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实验室建造地的特点,如当地的风速、风向和气候等等。但是目前我国的实验室通风设计中,对于这些问题的考虑有待加强,其设计合理性有待提高。

3 解决实验室通风工程节能设计缺陷的策略和方法

实验室通风工程设计直接关系到后期的通风效果,对实验室室内外环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多角度考虑可知,如何解决实验室通风工程设计缺陷成为研究的重点。下面文章将重点对实验室通风工程的节能设计进行阐述分析。

3.1 提升设计人员素质

实验室通风工程节能设计首要就是必须保证工程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增强工程设计人员环保意识。通风工程设计在符合实验室使用需求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工程设计实现了实验室环境优化,但是如果将室内污染转移到室外污染,那么通风工程设计仍旧是不符合实验室通风设计要求。鉴于此,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要有环保意识,在进行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环保要求。第二,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通风工程设计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保证通风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例如,设计人员在进行通风工程设计时需要对实验室所处地区夏季主风向问题进行考虑。在设计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这样一来在实现实验室通风优化的同时也有效节约了能源。另外需要考虑有毒气体排放问题。设计人员需要通过增加过滤装置等手段来优化通风设计,制定最佳的通风工程节能环保策略。

3.2 优化实验室通风工程制度

综合各方面因素,部分实验室相关通风工程设计规章制度还有待完善,大部分实验室首先会从成本角度分析,通过环境保护价值来换取降低成本。鉴于这个问题的存在,有关部门必须从规章制度上严格控制实验室通风工程设计,从根本上把握实验室通风工程设计,实现节能减排和环保保护的多重目标。制度优化是强制措施,近年来我国关于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还不足,尤其是对于实验室这样的特殊建筑而言,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故而,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需要对实验室通风工程使用材料进行规格要求,制定环保措施,实现节能通风。

4 结语

实验室建筑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实验室建筑在今后会越来越多,对实验室建筑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鉴于此,在今后的通风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验室室内外环境保护,关于有毒气体的排放需要注重考虑。

参考文献

[1]宋立新.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通风设计要求及案例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6).

[2]刘刚,薛一冰,房涛.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供暖通风节能设计分析与探讨——以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为例[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8(1):57-59.

[3]刘琳.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1(03):22-23.

[4]朱轶勋,刘传聚.化学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及调试[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1999(03):11-12.

收稿日期:2020-03-17

作者简介:滕吟(1982-)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化学实验室通风系统安全、节能、环保。

作者:滕吟

环境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论文 篇2:

关于优化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的探讨

【摘要】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应充分满足实验所需温湿度、洁净度、噪声等要求,并有效地排除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本文结合实验室建设情况,重点介绍了优化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优化措施

1.前言

随着我国对科教领域的投入增加,改建、新建的高标准现代化实验室项目越来越多,作为现代化实验室,对室内温度、湿度控制、房间压差、空气洁净度、噪声、通风等都有一定的要求[1][2]。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实验人员身心健康、创造安全舒适的实验环境,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在大学教学科研中广泛存在的生物、化学实验室为例,从系统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及节能措施等方面[3],探讨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优化设计。

2. 实验室空调系统设计

与常规空调系统设计比较,实验室空调负荷计算中要着重考虑实验人员、设备及实验过程所散发的热量(显热和潜热),准确估算实验设备的同时使用系数。另外,由于实验室排风设施多、排风量大,新风负荷在整个系统负荷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我国除了使用放射性材料的实验室、压缩气体钢瓶储存区域和其它不能使用循环空气的实验室外,一般只要满足实验室排风设备的排风量和室内卫生条件,空调系统可采用循环空气,以节省工程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在选择全新风空调系统时应考虑节能措施。目前实验室设计中往往考虑在使用中能够根据所研究的内容适当地改变其平面布置,因此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必须具备较强的机动性和适应性。例如,考虑到今后可能增加的仪器设备散热量,根据不同实验室的类型,设计时应考虑留有适当的余量。对于风管布置也应考虑这方面的可能性,应尽量减少空调通风系统的重大修改。

3. 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

3.1通风方式

生物、化学实验室的通风设计应以局部排风系统为主,尽量不使用全面通风。因为全面通风采用稀释的原理,不仅所需风量远大于局部排风,而且在气流组织不合理的情况下还会适得其反,造成有害气体扩散至操作区。实验室通风还应考虑送风的设计,在排风量不大的情况下,采用门窗缝隙补风尚可以满足所需补风量的要求,但在一些通风柜数量较多的实验室里,如果不考虑进风途径,就会增大排风系统阻力,造成排风量不足。现行的《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4] (JGJ91—93)6.3.4条就明确规定:“工作时间连续使用排风系统的实验室应设置送风系统,送风量宜为排风量的70%,并应根据工艺要求对送风进行空气净化处理。间歇使用排风系统且排风量大于每小时两次换气的实验室,应设置有组织的自然进风。”一般化学实验在通风柜内的操作常是间断性的,因此局部排风系统大多是间歇运行的,这样就可以通过在实验室外墙的适当位置设百叶窗来解决进风。这种方式不仅节省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而且,条缝形百叶窗的合理运用还会成为建筑造型上的亮点。

3.2局部排风设备

生物、化学实验室使用较多的局部排风设备是通风柜,通风柜的主要型式有以下几种:

(1)标准型 通风柜的面风速是随操作门的启闭而变化的,但排风量几乎是恒定的。操作门可以垂直或水平方向移动,或者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均能移动。

(2)旁通型 通风柜的面风速和风量几乎是恒定的。在操作门的上方或下方设置进风百叶,通风柜的操作门只能垂直移动、通过操作门的开启大小来修正进风百叶的进风量。

(3)变风量型 通风柜的面风速是恒定的。通风柜设有当操作门关闭时提供规定的最小风量的旁通进风百叶,实际上该通风柜与标准型通风柜差别不大、但要求排风系统的风量随通风柜操作门不同开启度而变化的变风量系统。

(4)补风型 通风柜柜面上部设有进风静压箱,通道静压箱向柜内补入部分新风。这种型式的通风柜由于能通过补风系统补入一部分室外新风从而减少了室内的排风量。

3.3排风系统设计及有害气体排放

实验室排风系统可以设置为独立排风系统或者集中排风系统,型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功能的需要、维护的便利及安全可靠性。集中排风系统不宜用于室内有高度危险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的通风柜等排风设施,它的主要优点是:风管制作费用较低,屋面穿孔及排风管较少,排风口可集中布置,便于设置备用排风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与集中排风系统相比,独立排风系统占用的建筑空间较多,它的主要优点是:系统平衡调节简单,适合对排风有特殊过滤或处理,及对风管有防腐蚀要求的系统。独立的排风系统中,可根据通风柜的工作需要来启闭通风机,相互不受干扰,运行管理方便。但在一个实验室内有数台通风柜的情况下,所有通风柜宜合用一台排风机,以防止通风柜未同时使用时造成室内空气污染。通风柜不宜布置在门窗附近和空调送风口附近,以防止通风柜操作口气流被干扰,排风管道的弯头、水平管道尽可能最少。为了保证通风柜与风机之间的管道处于负压状态,防止管道不严密或破损时有害气体扩散至建筑内部,同时还可使风机的振动和噪声对室内的干扰降到最小,局部排风系统中排风机宜设置在接近排气出口处,如屋面、顶层风机房等。当实验室建筑所处区域为人员密集的地区,或实验室产生有害气体量大,或为剧毒性气体时,一般应经净化后再排至大气,净化设备通常采用喷淋塔、填料塔等。对于一些有害气体排放量小、毒性不大的实验楼,也可采用直接高空排放的方式。排气口的高度不仅应满足设计计算结果,而且还应高出周围5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0.5m~1.5m,以避免有害气体卷入周围建筑物造成的涡流区。在排气立管上还应设置止回阀,以防止本系统排风机未运行时邻近排气口排出的有害气体通过排气管逸入室内。

4. 系统控制形式

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的稳定性和系统的节能,以及分别对保护室内工作人员和室外环境的设备的监测。过去,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通常是采用压力相关型定风量系统,系统在运行中由于空气过滤器在使用中造成的静压的变化、表冷器盘管在长期运行中造成的阻力变化、风机传动皮带原因造成风机转速的变化、通风柜操作门位置的变化和实验室门、窗开启造成的干扰气流等所造成的气流变化等因素,破坏了系统的风量平衡,达不到设定的风量值。随着定风量阀、变风量阀等压力无关型技术的发展以及风机变频调速技术在空调通风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对风量的控制已完全能达到允许偏差的要求,压力无关型定风量(CAV)控制及变风量(VAV)控制均己得到成功地应用。

CAV系统通过定风量调节阀和变频调速风机进行调节,在设计中考虑了保持通风柜面风速恒定以及室內相对压差的恒定要求。因此该系统适合使用在危险程度高及有特殊安全要求的实验室。VAV系统的特点是通过排风量的自动调节能够在通风柜操作门不同开启位置上保持恒定的面风速,还能通过送排风量的自动调节保持实验室内恒定的相对压差,既满足了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又具备节能的优点。选择VAV系统还是CAV系统,在设计时应从多方面进行评估,包括:实验工艺的操作方式、实验室内危害物质的危险程度、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室内温湿度稳定性的要求及节能的需要。同时还要根据投资费用与常年运行费用比较的评估来确定。

5.结论

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应充分满足实验室温湿度、洁净度、噪声等要求,并能有效地排除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健康有危害的污染物质。只有在充分考虑空调系统和送排风系统的优化设计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实验人员身心健康,创造安全舒适的实验环境。

参考文献

[1].杨 玲.浅议化学实验室的通风设计[J].空调与制冷,2002,(3):19—2lI

[2].刘 琳.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1,(3):36

[3].孙一坚.工业通风[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4].JGJ91—93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S].

作者:卞爱萍

环境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论文 篇3:

浅谈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摘要:通风系统引起的空调补风能耗在实验室空调能耗中占较大比例,是实验室最具节能潜力的部分。按照我国现实国情,从各地项目的经济条件出发,选用合理的实验室空调通风设计标准,采取灵活适用的空调冷热源方案,研究实验室变风量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是较大幅度地减少实验室新风能耗的一些方法,目的是从总体上降低实验室空调能耗。同时,排风柜自循环过滤系统的应用,相比传统的排风柜形式,其在新风能耗方面的节能潜力优势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关键词: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有资料表明,一个完全满足实验室规范及人员舒适性要求的实验室,其单位面积的空调负荷明显大于一般的办公室需求,有些实验室的空调负荷(制冷)实际需求甚至超过300w/m2,远大于甲级办公楼的负荷值。因此,如何在工程设计上有效降低实验室空调能耗,为用户带来客观的运行费用节省,有其探讨价值。

一、实验室通风空调设计

1实验室概况及环境要求

本建筑内质量实验室、车间实验室、化学室位于2层,环保实验室、样品室位于3层,室内布置有台式通风柜、万象抽气罩、安全柜及烤箱架等需要通风的实验设施;根据业主方的要求,实验室及样品室的湿度均要求在50%,质量实验室、车间实验室及环保实验室有恒温要求。实验室及样品室均要求为室内负压,负压数值无需准确控制。

2实验室通风设计

2.1實验室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实验室的通风设计应满足实验室的安全性、经济性、技术先进性与安装使用维护的便利。实验室通风必须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即需保证排风柜入口合适的面风速,送排风阀的快速启动及风机风量的匹配,实验室内相对于建筑其他区域一定为负压,回风不可利用,全新风,并保证室内最小的换气次数。据以上原则,本项目实验楼根据楼层布局采用独立的空调新风送风系统和独立的排风系统。实验室每个排风柜为变风量排风,保持其入口平均面风速随着柜门开度的变化快速反应。在安全柜等排风设备为定风量排风。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可能配置变风量或定风量室内辅助排风阀从吊顶上排风。通过这些排风控制阀,既保证了通风设备的正常工作,又能满足室内换气次数的要求。

考虑实验室的实际需要和使用情况,配置有变风量阀的通风柜的实验室设置2个开关:紧急排风工况开关和夜间工况开关。在紧急排风工况时,排风柜的排风量始终保持最大排风量,而无论柜门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当实验室有药品试剂打翻等紧急情况下,或某台排风柜需要大量排风时,可以置于此种工况。当晚上下班后可置于夜间工况,关闭房间送风及排风柜的排风,维持实验室最小风量排风,节约能耗。

2.2实验室通风量确定

下面以车间实验室为例进行说明实验室风量的确定。车间实验室内有2台排风柜,1台安全柜(排风量为180m3/h)。

1)实验室负压控制。

为防止实验室的气体扩散到周围区域,实验室内需保持负压,也就是说实验室内总排风量应始终大于送风量。实验室的负压就由2台通风柜排风,1台安全柜排风,1台房间送风阀送风和自然渗透风之间的平衡来保证。

根据工程经验,当送排风量差为2次换气次数对应的风量时,室内负压约为-5Pa。该实验室面积为25m2,层高为3m,2次换气次数对应的风量为:ΔV=25×3×2=150m3/h。

室内送排风量差确定为150m3/h时,门窗关闭时室内负压通过自然渗透可维持在-5Pa左右。实际上由于门窗的缝隙和吊顶的密封性以及吊顶上房间与走廊的隔墙的密封性差异,维持-5Pa的负压可能需要不同于150m3/h的风量差,这个问题可以在调试时再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风量差加以解决。

2)实验室总排风量的确定。

排风柜最大排风量:排风柜规格为(面长×高度×深度):1.2m×2.4m×0.85m。柜前有人操作时面风速可选0.5m/s,柜门拉起开度取0.7m,此时为排风柜最大排风量。

柜门最大开口净面积为:A排=1.2×0.7=0.84m2。

排风柜最大排风量:V柜max=A排×0.5×3600=1512m3/h。

排风柜最小排风量:V柜min=300m3/h。

室内排风量除了要考虑实验室排风设备的需要,还要考虑实验室日间工作工况最小换气次数12次/h的室内排风量要求。

室内排风设备最大排风量:V室max=2×1512+180=3204m3/h。

室内排风设备最小排风量:V室min=2×300+180=780m3/h。

室内夜间工况排风量:V室reduce=25×3×2=150m3/h。

室内日间工作工况,按照室内最小换气次数12次/h确定排风量,最小排风量为900m3/h。当通风柜处于最小排风量时,房间的总排风量780m3/h,不能满足最小换气次数的要求,需要加装室内辅助排风,辅助排风量设为120m3/h。

加设辅助排风后室内最大排风量:Vmax=2×1512+180+120=3324m3/h。加设辅助排风后室内最小排风量:Vmin=2×300+180+120=900m3/h。

室内夜间工况,关闭辅助排风及通风柜排风,保留安全柜排风,用以保证室内负压,因此室内夜间工况排风量:Vreduce=180m3/h。

3)实验室送风量的确定。

此系统为变风量送风系统,送风量应根据室内总排风量确定,为维持室内负压,本实验室取送排风量差为150m3/h。

室内日间工作工况时,根据送排风量差,确定送风量为:

室内最大送风量:V送max=3324-150=3174m3/h。

室内最小送风量:V送min=900-150=750m3/h。

室内夜间工况时,根据送排风量差,确定送风量为:

室内夜间工况送风量:V送reduce=0m3/h。

2.3系统功能介绍

变风量通风系统安装这些设备后,可分成日间工作工况变风量运行、紧急运行工况及夜间运行工况定风量运行。在实验室工作时间,排风柜排风控制器保证排风柜合适的面风速,能迅速跟踪排风柜门位置和门前空气流动阻挡物自动调整排风量。室内安全柜排风及辅助排风采用完全开启、定风量运行,保证实验室最小换气次数不低于12t/h。室内送风量始终保持比排风量少150m3/h,送风系统能根据控制系统获得所有排风设备的排风量,通过风量差限定计算送风量,在1s内跟随排风柜排风量相应调整送风量,从而保证室内负压的稳定。

二、实验室空调设计

1温度控制

质量实验室及样品室均采用独立全新风空调送风系统及独立排风系统,质量实验室、车间实验室同时选用一套多联机空调系统负担室内冷热负荷。环保实验室采用一台分体空调器负担室内冷热负荷。新风送风系统采用组合空调机组,在主风管上设温度传感器,送风温度为室内温度(23±1)℃,送风温度控制通过控制冷热盘管的冷热水进管上的电动二通阀开度调整冷热水量实现。实验室独立全新风送风系统的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机组,机组设在实验室的屋顶上,夏季供回水温度为7℃~12℃,冬季供回水温度为40℃~45℃。室内维护结构及设备人发热的冷热负荷由多联空调系统及分体空调器负担,根据计算,选用合适的机型。

2湿度控制

实验室内人员不多,且无大量散湿设备,因此室内主要湿负荷为新风湿负荷,当新风处理到送风温度时的相对湿度不小于50%时,新风由新风空调机组设有的表冷段进行减湿处理。当新风处理到送风温度时的相对湿度小于50%时,根据业主要求(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50%),因此不需要加减湿处理。

参考文献:

[1] 赵侠.实验室通风柜系统设计应用 [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2,(1):62-65.

[2] 柳全成.化学实验楼通风柜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J].现代建筑电气,2010,(5):10-14.

作者:秦丰林

上一篇:关于班级团结的演讲稿下一篇:创先争优闪亮你的人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