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画研究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意画是指用简单的笔法来描绘景物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绘画方式充满洒脱,而写意画中不仅描述景物的内涵,同时也直接阐述了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写意画的创作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同时其创作经验也更需要丰富的绘画实践活动来逐渐培养,写意画主要是用墨,而其中更注重的是内涵和情感充满诗情画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写意画研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意画研究论文 篇1:

民间青花瓷画和文人写意画之比较研究

[摘要] 民间青花瓷画经过漫长的生产发展过程,其艺术魅力在于民间绘画和青花工艺的完美结合,从青花瓷器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民间青花瓷画的笔情墨趣与中国文人画笔墨的异曲同工之处,

[关键词] 民间青花瓷画 文人画 笔墨情趣

青花瓷画是中国瓷器绘画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从唐宋开始经过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的发展直到现在,辉煌了七百多年,经久不息。中国文人画以写意画而著称,其潇洒的笔法、简括的造型、豁达的人文精神与民间青花瓷画有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笔墨是中国画所追求的重要方面,笔和墨实际上不能各自独立存在,一笔下去,既是用笔又是用墨,在中国画上每一个笔触都成为一个基本的造型单元。既是某一完整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这是因为中国画具有。写意性”的特点,而青花则是用类似中国画的毛笔在具有一定吸水性的坯体上画线、“分水”的釉下彩。其工艺材料很接近绘画中的笔墨。因此,它与中国画确实有着形异而质同之妙。

根据考古资料,从1985年扬州发现的唐代后期的河南巩县窑的青花瓷片中可以看出,锥形花叶纹饰画得十分写意,但在唐代纸绢画中我们没有发现写意花卉图,大写意的笔法几乎没有见到,唐墓壁画及敦煌壁画虽用笔简洁,但缺写意韵味。在唐代绘画中,人物占主要地位,而且以工笔重彩为主,设色富贵,法度严谨。画风始终呈宫廷气息,搁人物不谈。韩斡的《照夜白》《五牛图》、韦偃的《牧放图》其造型结构十分严谨,相比唐代青花瓷画。缺少豪情,挥洒不够。从写意的角度讲,唐代民间青花瓷画更多地继承了汉代和六朝时期绘画的写意画风,填补了这段写意画的空白,这是民间青花瓷画对美术史的一大贡献。

宋代苏东坡强调文人气质。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绘画当重神韵,形神兼备,超以象外,在文人画家的大力倡导下,画坛出现了新的气象。写意画应运而生。梁楷的《泼墨仙人》《六祖伐竹》、文同的《墨竹图》、马远的《寒江独钓》、《踏歌图》、法常的《松树八哥图》等等都是宋代杰出的写意画作品。从青花史的角度,宋代民间青花瓷画远没有绘画引人注目,但其大写意的艺术风格并不逊色于文人写意绘画。如,宋代在浙江东阳地区烧造的青花瓷,其图画为屈原诗意《山鬼图》就画得非常出色。

元代中后期,确立了青花瓷日用工艺品的社会地位,其烧造工艺和写意画结合得相当完美,此阶段的青花器上形成了青白相映水乳交融的画面,又与器型浑然一体,清淡幽雅,朴实大方。如,元青花四爱花瓶。传统的百姓题材,青花画为高士品梅、观兰、看荷、赏菊。四图连贯。构图饱满,人物高古脱俗,潦潦数笔,兰花飘逸。鹤舞翩翩。元代是蒙古族统治,许多文人士大夫走向山林,借酒消愁,消极生活。元四家之一的王蒙则说“一管笔,一锭墨,一张纸,一片山”便能过“一生”。[2]元代野逸风气的盛行。文人不满当局,而写意画恰恰又是表现文人心境的最好的绘画手法,故元代的写意画较盛。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和文人风气的影响,青花人物画更多地表现为许多忠臣义士的历史故事,含蓄地、影射地流露出消极的抵制情绪:岁寒三友则是用得最多的纹饰,松有意志刚强,生命力旺盛的风格,竹有虚心向上、宁折不弯的高风亮节,梅有傲雪经霜不畏寒、独天下而春的个性。这是汉族文人表示自己贞节和情感的一种方式。青花绘画深受文人写意画的影响。虽然人物方面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跳出文人写意画的范围,但花卉及其他方面并不逊色,如元青花莲花壶把莲花、荷叶描绘得温润而雅,楚楚动人,而青花龙纹盘则是风流倜傥、豪情四溢。花鸟、植物、纹饰方面容易受大众喜欢,画工在这方面的写意造诣要更多些。

明代是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手工业相当发达。商品流通和对外贸易非常兴旺。明王朝在景德镇设立官窑,主要生产青花瓷器,这也刺激了民窑的青花器的生产,使得青花瓷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在明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的烧制技术,装饰水平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至成化年间,民间瓷画艺人首创“混水”技法,先勾线后分水,使瓷面出现了清亮悦目的层次,这是瓷画的革新。青花釉里红早见于元代,明宣德时烧得最好。青花和釉里红色泽鲜艳,和白釉交融愈加赏心悦目,期间的白釉素有“汁水莹厚如堆玉。光莹如美玉”之说,这使得青花瓷更受人欢迎,“至精至美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3]。明末官窑萎缩以至停顿,民窑乘机崛起,烧造活动日趋旺盛,从而开辟了民间青花瓷的最辉煌的时代,由于没有官窑的束缚,民间瓷绘艺人自由地发挥,大写意的笔法得到充分地运用,横涂竖抹,随心所欲,青花大写意得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

文人写意画在明代是处高峰时期,浙派的戴进、吴伟较多地继承了马远、夏圭绘画风格,山水人物简洁疏宕,意境深远:陈淳、徐渭开花鸟大写意之先河,笔墨酣畅,痛快淋漓:八大山人的写意花卉更是孤傲不羁。独立傲世:周之冕的“落墨花”墨分五色,气势甚壮:陈洪绶人物画,质朴高古,凡尘莫及。写意大家各领风骚,给瓷画工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艺术是相互渗透的,明代青花瓷在生产和创作的过程中,自觉与不自觉地吸收和借鉴了写意画的艺术,并明显地带有明代写意画的时代痕迹,从整体上讲较唐宋元更为完美,其构图疏简高雅,笔势潇洒豪放,用笔随意疏畅,有节奏感、疾速感,勾线亦富有粗细变化。如明代“青花八仙云鹤纹葫芦瓶”、“青花沐象笔筒”,其人物、树木、花草的写意性和明代的绘画风格十分接近,用笔也相似。如成化“青花人物梅瓶”、弘治“青花人物炉”,画面空灵明快,计白当黑。惜墨如金:人物简洁。形神兼备,意趣可品。崇祯“青花人物笔筒”才子佳人不期相遇。故事情节可入深港:笔墨淳厚。轻松自然,有泼墨写意的韵味。再如万历年间“青花山水人物瓶”。秋江待渡、玄远幽深,用笔简洁,线条流畅,虚实相间,比戴文进的山水还要写意。是幅极富抽象性的写意画,可谓“山水质有而趣灵”[4]。明晚期的青花瓷画和绘画携手共进大写意阶段,这和当时追求个性,重抒情的艺术时尚密不可分,写意大家徐渭在其梅花图中题诗道:“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来便是春。”“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拨皆吾五指栽。”[6]诗中倾见画家自由释放的创作精神,“不求形似”实指“不似之似”,其《墨葡萄》、《墨花卷》《石榴图》笔墨酣畅,淋漓尽致。这种简洁的水墨写意画法在民窑青花瓷上得到了充分地运用和流传,如南京明故宫出土的天启《爵禄图》残片上的小鹿就是用写意法渲染而成和写意水墨异曲同工。天启《青花鱼碗》的鱼图和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的鱼十分相似。但鱼碗在前,八大在后,这说明八大从手中瓷碗得到启示,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绘画影响青花,写意青花也启发着天才画家。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青花瓷继古创新的重要时期,康熙青花在“分水”技法上又创造出“青花五色”技法,使青花瓷娇艳青翠,层次分明,如五彩般绚丽,有着与水墨画“墨分五色”相同的艺术效果,而且胎细平整,清亮悦目。如清康熙“青花山水瓶”瓷质细腻,温润高雅,山水仍属明浙派风格,用笔豪爽,道劲有力。清三代的贡献只在于青花工艺上创新,就瓷画艺术上的创造,没有明显的进步,只是延续明末的写意画风,乾隆后期趋于复古,而且有相当长的时期。这和当时的画坛有一定的关系,尽管八大、石涛是写意革新的画家,但清“四王”的复古画派占据着画坛的主导地位,画坛的争鸣已没有明末的自由了,清中后期,虽然“扬州八怪”重振写意画风,但清王朝内忧外患,国力衰减,对外贸易中断,生产减产,难以再现康乾盛世,于是,清三代之后,社会生产发生了变化,青花艺术虽有闪光但不再辉煌。

民间青花瓷写意画来源于民风民俗,吸收了传统文人写意画气韵和诗意,并运用了各种笔法,使淳朴活泼、浑然天成的民俗风情,充满激情,充满生命。文人写意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于大众可谓“曲离和寡”,但其对民间青花写意瓷画的影响是巨大而难以估量的。

总之,民间青花瓷器,无论在表现内容、艺术形式、笔墨技法,都是以笔墨为基础,以感情为终结,具有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作者:李东风

写意画研究论文 篇2:

纪平中国画作品选

紀平(评),1968年生于山东莱阳。2004年被聘为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写意画研究院画家。作品曾获“200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银奖,“99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全国书画大展”铜奖,“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

写意画研究论文 篇3:

对写意油画的探索研究

摘 要:写意油画是油画中国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西方油画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是两种文化碰撞、交融、发展后呈现的高级形式。因此,写意油画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写意 油画 油画中国化 表现主义

一、写意画的概念界定

写意画法是用十分简练生动的笔墨来书写画家的性情志向与内涵底蕴境界的一种画法,是中国画技法名。境界越高往往写意画就画得越好,因为写意画不是简单的墨戏而是与文人修养精神层次息息相关的。明代陈淳、徐渭,现代张大千、齐白石都擅长于写意画法。清代的恽寿平说:“宋人谓能到古人不用心处,又曰写意画,两语最微,而又最能误人,不知如何用心方到古人不用心处;不知如何写意,乃为写意。”宋代韩拙说:“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前者即指“写意”。看来古人一直对写意画颇有所思。

写意画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大写意寥寥几笔,重视的是画面当中的气韵,比较潦草;小写意是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在自由挥毫洒墨陈述内心情怀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客观对象精准的描绘,相对于大写意来说,它更加注重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和整体作品风貌的精美完善。如果小写意是楷书,那么大写意便是草书。实质上大写意绘画也是极讲究书法趣味的,大写意绘画呈现出一种忘我的醉态,并且在颜色上多用黑白水墨或加少许淡色营造质朴无华的独特的视觉感受,笔触大胆恣意,无意识的妙笔在大写意画中极其常见。大写意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造型趣味,这是中国所独有的。

任何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是根源于这个地域的文化思想,写意画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它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即儒道释思想,特别是道家的思想,对写意画的影响是很深的。道家的理论学说分老庄思想、黄老思想和新道家等,不论是哪种流派,其中心思想是讲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净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道家说:“无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智昏。”写意画受其思想的影响多以水墨为主,鲜有绚彩的,在颜色上朴素无华。道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与写意画中的自然质朴之感也是不谋而合的。道家还说:“若缺,大成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其表现在写意画上便是崇尚稚拙的笔触和古朴之感。道家把见素抱朴的人生哲学融进了写意画里。

二、写意绘画艺术与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异同

西方的表现主义绘画和中国的写意绘画都是主观性很强的绘画,有人说写意画就是中国的表现主义,其实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从文化的根源上来说,二者不同。文化思想决定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中国的写意绘画是建立在中国的“儒”“道”“释”和文人精神的基础之上,特别是道家的理论学说对写意绘画影响颇深。道家以自然为万物的根本,以天性为尊,“法天心而无心弗志而为,以无为而使人退欲消妄,削其物性,以己之虚无澄他人之妄心而为”,主张清虚自守,齐物而待,清净而为。这些追求淡泊而推崇自然质朴的思想是写意画的文化土壤。然而,表现主义画家大多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他们的艺术表现是基于这些理论学说上的,因此,写意绘画和表现主义绘画的文化渊源是不同的。

在题材的选取上二者不同。写意画在题材的选择上是中规中矩的,主要还是停留在写意花鸟、写意山水和写意人物上,选题的内容比较固定,而表现主义绘画在题材的选择上则要广泛很多。再者,写意画的表现对象大多是美好的事物,而表现主义多是表现神经痛苦的或是怪诞的事物,用以表现精神的虚无和动乱不安的内心世界。

在对物象外形的处理上二者不同。写意绘画虽然笔触豪迈但是并没有变形,所绘物体的外形还是十分客观真实的。写意画法的情绪表达多是通过笔触的挥毫洒墨来完成,对物体形状的看待是客观的。然而表现主义画家通常是通过对客体加以破坏变形的方式来揭示所谓的“本质的真实”,通过扭曲变形的形象来唤醒人们对“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真实”的思考,在他们的笔下,物体的外形是极度扭曲与变形的(蒙克《呐喊》)。

在颜色的处理上,二者不同。前面说过,写意画是受道家文化影响的,道家说:“大音希声”“返朴归真”,追求的是简朴,故而,在绘画上,写意画不追求颜色上的斑斓炫彩和极度夸张,崇尚颜色的单纯和清雅。在这点上,表现主义是对颜色极度夸张的,它要把客观事物的颜色夸大千百倍而描绘出来。

对笔触的讲究程度,二者不同。写意画对笔触已经到了非常考究的程度,每一笔都要是凝注心神的有意之笔和活笔,要一笔到位,没有废笔,对笔触的趣味感,力气的大小,用笔的节奏感都是极其重视的。笔道是写意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精气神儿都蕴含在这笔道上面。然而,表现主义绘画对于笔触的重视程度是没有写意画高的。

在作品的节奏上,二者不同。写意画多给人闲情逸致的感觉,节奏较慢,而表现主义绘画气氛往往紧张激烈,节奏十分快。

在创作的思路上,二者不同。表现主义绘画是在有意识有目的性地再造“世界图像”。埃德施密特有句名言:“世界就存在这里,仅仅去再现它是毫无意思的。”表现主义的艺术家认为:“艺术应该有意识地去创造一个全新的幻像,跳脱客观存在的束缚。”而写意画并没有故意去再创“幻象”,相反客观的存在是被尊重并且描绘的,写意画家们的主观创造是尺度较小并且是自然而然的。

在情感的表达上,二者不同。表现主义艺术家多是表现混乱的、堕落的、罪恶的和充满了隐逸的痛苦悲伤的情绪,或者是对普遍的人性的揭露与宣扬,用来揭示工业社会当中人们内心的异化现象和人失去自我的严重的精神灾难。而写意画多是借物寄托情志,体现内涵底蕴、学问修养和画家情怀。

对“气”的研究,二者不同。众所周知,写意画讲“气”,意思就是画如人,是有气息存在的,做人气不能断,绘画同样气不能断,否则就接不上,画写意画要一气呵成,气息连贯。绘画时如果气息连贯,那么其他人看这幅画也会感受到气息连贯圆融,似呼吸均匀。反之,如果气断了,气不顺,会让观者看画如有千千结,郁结难舒。在表现主义绘画当中是没有这个讲究的。

以上虽列举了写意画和表现主义绘画的种种区别,但是它们也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首先,最明显的莫过于它们二者都是强调表现主观的内心感受的绘画。其次,它们二者的哲学意味都很浓厚,会有启迪教化的作用。

三、写意油画画法详解

写意画是从宋代开始盛行于中国画中的画法,而油画是以油为溶剂绘制于麻布上的画种,写意画法从来只运用于中国画种之中却未见运用于其他画种。但是,在我看来,未尝不可把中国的写意画法和油画两个画种结合起来,那样将会有新的风貌和中国的韵致。

在写意的油画创作之中,首先要酝酿感情,情先于笔,这样落笔时心中有感触有境化,笔下才能“妙笔生花”。几年前,我的家乡那时正值酷暑炎炎,我在家楼下看到外来农民工扛着铁铲挖地修路,他们皮肤黝黑,手脚的青筋暴起,辛苦非常,深感他们生活的不易,一时心有所感,笔随心转,心使腕运,便创作了一幅写意油画。整个创作过程是自然而然,毫无勉强矫揉之感,是排山倒海一气呵成的过程。我认为在写意的油画创作中每一笔落下布面的情意是不会挥散蒸发掉的,而是长久地留在画布上,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笔触有死有活,活笔里面又像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气质,笔意赋予了笔触精神气儿,有意之笔是活笔,无意之笔是死笔。虽然油画材料是层层覆盖的,最先开始的好的有意之笔要保留下来,这是很精华的东西。

好的画者的每一笔都是有骨骼的,枯瘦的笔画里有硬朗的感觉,肥沃的线条也不是肥沃瘫软的,总之,不论怎样的笔触有给人有骨骼的感觉就是好笔,这个骨指的是风骨和气节感。从这点上看,我认为写意的油画应该格外注重笔触的骨骼感,虽然这个是西方传统的油画之前并没有提及到的地方,但是我认为不管何种画种,笔触都应该有风骨有气节,这是绘画的“节操”。有骨骼有风骨的笔触就好像是高尚的人,给人清风拂面之感,而瘫软绵柔的线条给人感觉是特别没有节操,如一摊烂泥。

天然无意留下的笔痕有趣味性,过分刻意的笔触无趣味性。有的时候,攒足力气想方设法画的笔触不一定好,但是无意中留下的笔迹却很妙,这种笔触是非常有趣味性的,它具有自然去雕饰又十分的和谐有个性,遇到这种笔触切要保留。有些初学者会涂掉这种无意造就的笔迹换上所谓成熟圆滑的笔迹,这样会让画面流于世俗气和匠气。“拙”“朴”是绘画笔迹的最高境界,绘画者练习绘画到达熟练圆滑最后有返回到稚拙是十分难得的,因为这是保留了阅历和故事返朴归真的超然洒脱的拙气,如果在写意的油画里使笔迹能够至真至拙而又富于变化将使油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色彩是万物之相貌,是绘画艺术之中极具表现力的元素,在写意感的油画之中,色彩的透亮尤为重要。在色相的处理上,色彩可以亮可以灰(根据画面气氛决定色调),但是不能给人污浊之感。如要透亮则色彩不能反复多次覆盖叠加,那样整幅画会很闷腻。另外在调色上也有讲究,这个需要长期的艺术实践才可以控制到位。 在一幅写意油画作品之中,颜料如果都是厚的或是都是湿的会让艺术作品的趣味性降低,中国的经典写意作品中有湿润的笔法,如雨后荷塘,也有干枯的笔法,如老树昏鸦,这样多样化的反差往往带来惊艳而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因此在油画创作之中应该吸取写意画干湿结合营造反差趣味的画法。 总而言之,在写意油画之中,每一笔颜色画在画布上,都应该是既是形状,又是色彩,既是笔触,也是个人学识涵养的体现,单看是抽象画,远看是具象画。颜色如烈马,驯服得好它便是汗血宝马,如果无法驯服,它相当乖戾。如果将写意油画拟人化,我会将它比拟为一位海归的性情中人。在绘制写意油画时,应至情,写心,很主观地借描绘对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中国的写意画很重视画中的“气”,这个气就好比人呼吸空气一样,要让人感到平稳而畅通,连贯而稳定。好的画往往让人觉得它的气场不论是千里云山大气磅礴或是小桥流水娟秀可人,它的“气”即画中的呼吸都是畅通无阻而脉象稳定的。不好的画或是飘飘然,或是一惊一乍,或是如鲠在喉,总是“气息”“呼吸”不好的。在西方的传统油画之中没人注意到这个方面,然而我认为在写意油画中对“气”的把握很重要。我认为在绘画中如若绘画时间短,保持同一种心情节奏一气呵成的作品,大抵上“气”应该是顺的,但是由于油画这种材料媒介的特殊性和画面尺寸的问题,画很久时间完成一幅作品的情况也是常有的,这时在接气方面很重要,一定要保持前一日作画时同样的情绪节奏。

四、写意油画是油画中国化的表现

写意油画是以中国人特有的意识形态,将写意画法和油画材料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艺术尝试,它是油画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油画于15世纪起源于欧洲荷兰,在距今几百年的时间里面,历经数次艺术革命,如文艺复兴、印象派、后印象派、表现主义、野兽派、欧普艺术、波普艺术等。油画约于1579年由传教士罗明坚传入中国,此后我们便开始了对油画的“拿来主义”的模仿。在我看来,任何文化的碰撞在最开始都是学习式的模仿,而后是两种文化和谐地相融。因此,在油画传入中国后,必然是走向文化交融——写意油画。 慢慢的,中国的艺术家们意识到了仅仅模仿是不足以把艺术推向一个全新高度的,只有使油画艺术移植到中国文化的土壤当中才能做真正自我的艺术,才能使油画艺术能够表达我们民族特有的精神内涵。 油画中国化就是将油画植根于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土壤之中,就是将油画以中国人特有的造型喜好、笔墨方法、画面处理办法表现出来,它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后产生的新艺术形式,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写意油画。

五、结 语

写意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写意油画是把西方油画中国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极其深刻的文化意义。本文论述了油画中的写意画法,是把写意画法用于新的材料媒介上的新提法,和创新性的新画法思考。此外,本文还比较了写意绘画艺术和表现主义绘画艺术这两个概念,论述了他们的相似点和区别之处,明晰了他们是很不同的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否定了“写意画法是中国的表现主义”这个说法。所有这些,愿为学术研究添砖加瓦。

作者简介:

陈璐瑶,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油画。

作者:陈璐瑶

推荐阅读:

写意花鸟06-11

初恋写意爱情诗歌07-02

上一篇:铁路企业财务论文下一篇:城市体育学论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