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宽带接入通信系统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作用也变得愈来愈重要,他存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已经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那么,本文就要详细的阐述一下无线通信系统的自安装与未来的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无线宽带接入通信系统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无线宽带接入通信系统论文 篇1:

无线宽带移动多媒体通信探讨

摘要:我们知道,无线通信是利用无线电波(电磁波、激光)在空间的传播来传递声音、文字、图像和其它信息的。空间信道具有可移动性、共享性、广播性和可迅速建设等优点,同时也具有高干扰、强衰落、窄带宽的缺点。因此,无线宽带网络需要特殊的发送和接收技术来保证。本文按固定无线接入、移动无线接入和蜂窝移动三大系列介绍国内外无线宽带网络的现状和发展。

关键词:无线宽带;移动;通信

Wireless Broadband Mobil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Dong Xuyan

(China Mobile Group Hebei Co.,Ltd.,Network Center,Tangshan063000,China)

一、固定无线宽带接入通信系统

由于固定无线接入比移动通信场合容易现实操作,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现代编码调制及自适应信号处理等功率/频谱有效利用的新技术往往首先在固定无线接入中试验与装备应用,固定无线接入往往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先导。目前,与xDSL、HFC、FTTx、APON等有线宽带传输的发展相对应,LMDS、MMDS、SFO等无线宽带接入亦在快速推进。固定无线宽带接入系统采用TDMA和CDMA等多址技术将点对点微波传输系统发展到一点对多点的无线集中系统,它可以提供本地交换局至终端用户之间的宽带通信服务。

二、移动无线宽带接入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是处于移动状态的通信对象之间的通信,一般采用无线方式。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移动无线接入通信系统和蜂窝移动无线通信系统。前者依赖于现有网络系统,仅仅是现有网络的接入系统;后者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网络系统,除了骨干传输部分外,都需要重新建立。移动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以往主要包括第一代(CT1)、第二代(CT2)、第三代(CT3和PHS)无绳电话,它们仅提供语音和低速数据业务。移动无线宽带接入通信系统则有以下几种:

三、蜂窝移动无线通信系统

(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为了支持多媒体业务和全球无缝漫游,90年代初,一些标准化组织就已经对3G进行研究。在1999年10月的ITU芬兰会议上,3G(即IMT-2000)的无线接口技术规范获得通过,标志着第三代技术的格局最终确定。它分为CDMA和TDMA两大类共五种技术,其中主流技术为三种CDMA技术:CDMA-DS(直接扩频)即欧洲和日本共同提出的WCDMA技术;CDMA-MC(多载波)即美国提出的cdma2000技术;CDMA-TDD(时分双工)包括我国提出的TD-SCDMA和欧洲提出的UTRATDD。这些标准的制定主要靠3GPP和3GPP2两个国际组织。

3GPP研究制定并推广基于演变的GSM核心网络的3G标准,即WCDMA、TDS-CDMA等。GSM系统在向3G演进的过程中,其无线接入网络采用新型WCDMA技术,引入了适于分组数据传输的协议和机制,可支持144Kbps、384Kbps、2Mbps的数据速率,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而在网络部分则采用演进的方式,即在初期针对话音和数据业务分别接入到不同的交换网络--电路型和分组型的交换网络。通过提高现有GSM的传输带宽,逐步向提供3G所要求的2Mbps速率的方向努力。目前,3GPP完成了许多标准版本,其中版本5完成了IP多媒体子系统的定义,诸如路由选取及多媒体会话,其下行峰值数据速率可高达8-10Mbps,并具有高的数据吞吐量和低的延时。

按照从事CDMA2000标准研究的国际组织—3GPP2的规范,窄带CDMA系统(IS-95)无论是无线接口部分还是网络部分在向3G过渡时,都将采用演进的方式。cdma2000-1X商用初期,网络部分在窄带CDMA网络基础上,保持电路交换、引入分组交换,以分别支持话音和移动IP业务。为了进一步增强传输能力,3GPP2开始制订支持速率高于2Mbps的cdma2000-1X增强标准,其中高通公司的HDR、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公司联合提交的1Xtreme,还有中国的LAS-CDMA都作为候选技术在探讨中。

(二)超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即使3G系统建成了,也仅仅实现了相当于窄带ISDN的数据速率。为了提供交互式移动多媒体服务、更高速数据接入(相当于宽带ISDN)、真正的全球漫游和服务可携带性,超3G的研究已经启动。目前的设想是将各种无线接入手段(包括宏/微蜂窝漫游、高/低速率传输等)组合起来,与以IPv6为基础的核心网相连接,构成超3G的框架,从而形成慢速移动与快速移动的有机融合。ITU认为,可以将IMT重新定义为Internet Mobile/Multimedia Telecommunications即互联网移动/多媒体通信。

四、结语

无线通信方式深深改变了我们和世界,它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已经紧密相连。回溯到60年前,绝大多数国际电话是通过无线短波传送的,人们也通过无线方式获取最新时事新闻。展望未来,多数国际呼叫仍将通过手持或可携带的终端收发,而且这些设备还能从全球不同渠道接收网页和实时视频的更新。目前移动通信、图像通信和互联网正走向融合,多媒体业务将成为今后移动通信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无线将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提供接入,而使用有线网络提供长途大容量传输。

作者:董旭延

无线宽带接入通信系统论文 篇2:

无线通信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作用也变得愈来愈重要,他存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已经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那么,本文就要详细的阐述一下无线通信系统的自安装与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无线通信系统 现状 发展

一、无线通信的概念以及主要分类

无线通信即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各种信息之间的传播和交换。无线通信的种类非常多,主要包括:无线广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个域网;还可以分为LMDs、MMDs固定无线通信技术以及wPAN、wIMAx移动接入。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宽带也有窄带和宽带的无线接入的区别。

二、无线通信系统的现状

(一)无线通信系统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4G都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移动网络发展的趋势。但是有一点是值得我们国内予以借鉴的—通过4G网络发展更广、更大和更加全面的业务平台,放弃采用发展用户数量的模式来提高利润的手段。

(二)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有很多的优点,包括:高宽带、灵活、快速建设。虽然没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具备很多优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对此项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由于大多数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没有统一标准, 而各国对无线接入频率分配方案也并不一致。因此,必须找到有效地使用方法,促进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目前,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主要包括:

1.卫星宽带接入技术:此技术的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比如房产、社区、网吧、金融业、教育系统等。他的优点是具有高速互联网接入、数据包分发、接入稳定等。

2.LMDS.:此技术能够在较近的距离双向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是一种微波的宽带业务,LMDS系统采用蜂窝网络布局,优点就是以缩短传输距离减小发射功率。

3.MMDS:它是一种工作在低频段的点对多点微波通信技术,此技术的特点就是可以在不同的频段工作。

(三)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近距无线接口,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根据距离的远近分类,那么,众所周知,蓝牙技术属于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蓝牙传输文件,非常方便以及快捷。蓝牙技术的成功问世是由于IRAD技术在使用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即使IRAD可以代替电线电缆。蓝牙技术的问世,使得段距离内的无线网络使用更加方便,它采用的是语音接入点和数据接入点,替代了传统的电缆和电线接入,让软件、硬件以及需求等方面的短距离无限连接更便捷。蓝牙技术不但可以在因特网桥使用,并且可以在家用遥控、数字相机图像传输以及家电网络等领域完成信号的短距离的快速传输,为人们生活提供便捷服务。但是此项技术也有缺点,就是抗干扰能力小,信息不能够做到安全保密以及芯片大小和价格过于昂贵,因此导致很多用户不愿意不愿意购买。

(四)Wi—Fi技术。此技术属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速率非常高,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的商场介入了这个领域,我们现在只要到了一定的公共区域或场所,都可以用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搜到Wi—Fi,并免费使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三、无线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科学技术时刻在不断地更新,各种技术层出不穷,那么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是:

(一)无线通信技术的创新应用。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此技术早已舌头了我们的生活,应用到了许多行业和领域,如今,生物、环境以及医疗方面也有了相关方面的应用,为人们的服务越来越广泛。

(二)无线通信系统向多功能化集合发展。各种接入技术在使用区域、接入速度、覆盖范围以及技术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无线通信技术向多技术规格、网络技术一体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三)信息个性化服务需求增强。目前,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应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认可,人们对这种在智能移动终端上的服务需求与日俱增,所带来的行业压力促进无线通信技长个性化发展的速度。

(四)通信终端向计算机与通信的融合体发展。多种通信技术的应用存在很多优点,比如:可以适应客户的不同的需求,相互查漏补缺,用户可以自由的再通信终端进行网络环境的监测以及软件升级下载得到优化。

(五)未来十年通信系统的发展的预测。在未来十年,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室内无线接入将成为研究的主题与议论的焦点,它将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主流。尤其是蜂窝和个人通信的发展,要求第三代无线设备以能为室内用户提供类似于Internet的网络业务为核心。大部分的运营商都没有现存的系统来提供这样的室内覆盖。这就为可以提供低成本的设备的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新竞争者提供了一个切入点。现在有许多公司在努力将2.5G和3G的蜂窝技术与WLAN技术相融合,生产出能完成各种室内链接和业务的手机等无线设备。接下来的十年中,高速无线数据业务将更为成熟,而使这成为现实的关键在于频带利用率的提高。在物理层,有三种技术将在这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空-时结构、以及超宽带通信技术。

四、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而且正接受着新的挑战。总而言之,虽然每一种无线技术将遇到它们自身的特殊任务,并且人们在各个地方使用不同的技术,但是它们将有可能配合工作,对于使用者来说,绕过主要的无线通信运营商可以节约可观的成本。从长远来看,使用者应密切关注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选择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一种标准。正确认识我国目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利于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针对当前全球化的竞争,互联网的变革与发展,技术与产业的融合以及新兴产业的崛起,都为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商机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国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丁方忠, 李韩, 秦家银. 多业务类分层结构 CDMA 系统下行链路的功率控制.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3):178-192.

[2] 冯伟 , 李云洲 , 周世东 . 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下行功率分配策略 . 清华大学学报 . 2009,49(7):998-1001

[3] 张冬梅, 徐友云, 蔡跃明. OFDMA 系统中线性注水功率分配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7,29(6):1286-1289.

作者:张泰

无线宽带接入通信系统论文 篇3:

矿井WMN多媒体应急通信系统多跳传输性能改进

摘 要:由于矿井无线Mesh网络(WMN)多媒体应急通信系统的多跳传输存在基准带宽较低、多跳传输带宽衰减率较大的问题,对其多跳传输性能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矿井WMN多媒体应急通信系统骨干传输链路的网络结构,并建立了其传输模型,研究了对其传输性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基于802.11n的多跳Mesh骨干传输网络的多模Mesh节点结构,解决了矿井WMN多媒体应急通信系统多跳传输的两个难题。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超过165Mbps的基准带宽,并且在60Mbps的限速应用环境下,每跳的带宽衰减小于1%,基本满足了矿井多媒体业务传输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802.11n; 应急通信系统; 多模;无线Mesh网络; 多跳传输性能

Improvement on multihop performance of

underground mine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WMN

ZHU Quan1,2*, JIANG Xinhua1, ZOU Fumin2, XU Shaofeng1

(

1.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75, China;

2.Research Center for NextGeneration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

)

The multihop transmission of multimedia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Mesh Network (WMN) in underground mine have two problems: low basis bandwidth and high multihop transmission attenuation. This paper aimed to improve the multihop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for the system. In this paper, a trunk line network structure of multimedia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WMN in underground mine was proposed. The authors established its transmission model, and then had a research on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The multiradio node structure of multihop mesh backbone network based on 802.11n was proposed and solved the two problems of multihop transmiss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t has more than 165Mbps basis bandwidth, and under the limited 60Mbps environment, the bandwidth attenuation of per hop is less than 1%, basically satisfying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in underground mine.

Key words:

802.11n;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 multiradio; Wireless Mesh Network (WMN); multihop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0 引言

无线宽带网络,特别是无线Mesh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 WMN)、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技术由于其投资省、组网方便灵活等一系列优点,不仅在地面无线宽带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矿井通信系统中也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1-7]。根据我国煤矿井下多媒体应急通信的迫切需求,文献[1]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国际合作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利用最新的多跳WMN技术建立了矿井WMN多媒体应急通信系统,并部分解决了多跳传输难题。

但是,文献[1]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基准带宽最高仅为47.7Mbps,特别是多跳传输的带宽衰减依然十分严重,经过10跳传输时其多跳带宽仅为1.4Mbps,带宽衰减率高达97%。显然,该系统还不能满足我国煤矿井下多媒体应急通信的需求。为此,本文将基于文献[8-9]的研究基础,融合榕树型拓扑、多模Mesh节点结构和802.11n等技术,实现基于802.11n的无线Mesh路由器原型系统,提高矿井WMN多媒体应急通信系统骨干链路的基准传输带宽,降低其多跳传输带宽衰减率,使其达到T3级别通信系统标准,满足矿井多媒体应急通信的实际应用需求。

1 矿井WMN多媒体应急通信系统

1.1 多出口WMN体系结构

首先,本文提出一种矿井WMN多媒体应急通信系统骨干传输链路的网络结构,其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它对组网的灵活性和多跳传输的可靠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矿用多媒体应急WMN骨干传输链路由沿矿井巷道部署的系列无线Mesh路由器(Mesh Router, MR)组成,实现整个矿井巷道的完整无线覆盖,为部署在井下的Mesh应用终端(Mesh Client, MC)提供无缝的无线宽带接入。当MR与有线网络出口直接连接时,它就成为无线Mesh网关(Mesh Gateway, MG)节点,将各种应用数据汇聚到地面应急通信指挥中心的交换控制中心。该中心是矿用多媒体应急WMN的核心,通过它实现对网络的集中式控制管理,并可以根据节点故障概率的动态变化实时调整网络的拓扑结构。

1.2 WMN骨干链路的多跳传输

由于矿用WMN是一种沿矿井巷道呈链状分布的多跳无线Mesh网络,与传统的无线Mesh网络相比存在如下两个主要的不同点:

多跳传输 在传统无线Mesh网络中,多跳传输一般都不超过3跳,而在矿用WMN中,为实现大跨度的无线网络覆盖,其多跳传输跳数往往都会超过3跳。

骨干传输链路 传统无线Mesh网络由于一般呈网状分布,因此并没有明显的无线骨干传输链路;而矿用WMN是一种总线型拓扑结构,各种多媒体及其他应用数据均需要通过骨干传输链路(无线多跳链)汇聚到有线网络出口(网关节点),从而骨干传输链路必须提供高带宽传输。

矿用多媒体应急WMN中包含多个回路,通过动态最小生成树算法[8]可以得到其中一条无线多跳链,其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实际部署中将是沿矿井巷道呈线状分布的多跳无线Mesh网络的骨干传输链路。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讨论的内容适合于整个矿用多媒体应急WMN,只考虑其中一条无线多跳链是为了方便问题的描述。

在图2所示的无线多跳链中,具有1个MG节点和n(n≥1)个MR节点,总共经过了n跳无线传输。这种多跳无线Mesh网络目前还存在两个关键难题:其基准带宽不高,且随着无线跳数n的增加,其传输带宽将急剧下降而传输延迟快速增长。在传统的WMN中,其多跳传输带宽呈1/n甚至是1/2n的趋势下降;文献[1]中的实验测试结果也表明,骨干链路经过10跳无线传输后,其带宽衰减率高达97%。显然,其多跳传输带宽将会难以满足应急通信系统多媒体及其他应用数据传输的需要。

1.3 WMN骨干链路传输模型

WMN可以用无向图G(V,E)表示[10-11],相关变量的定义如下:

1)网络节点i∈V表示无线Mesh网络接入点(MR或MG);ER为承载数据的通信链路集,对于线状网络拓扑结构来说,则有ER=E。

2)节点j与流向网关节点的下一跳节点i间存在双向无线传输链路,用边ej=(j,i)表示,G(j,i)=G(i, j)=1。

3)Sj为节点j向网关方向传输的链路最大有效速率,Sj∈S,S为网络中链路速率的集合;链路的基准带宽为Sbase,且Sbase∈S。

4)fj为节点j与网关之间的数据流流量。

5)链路衰减因子θj表示节点j受邻接节点的影响程度,节点衰减因子δj表示节点j对链路带宽的影响程度。显然节点衰减因子δj与邻接节点无关但与节点的传输速率Sj相关,而链路衰减因子θj是与邻接链路相干的但与传输速率无关。

在WMN骨干传输链路中,链路ej=(j,i)∈ER上承载的流量为链路上的后续节点的数据总量[12],即:

Fej=fj∑i, j∈VG(j,i)(1)

对于链路ej=(j,i)∈ER,完成其承载流量发送所需的时间为:

Tj=FejSj(1-δj)(2)

在保证公平性的前提下,链路ej的冲突域传输数据流量所需要的时间为:

T*j=Ti1-θi(3)

网络中承载最多数据流的冲突域为瓶颈冲突域(Bottleneck Collision Domain, BCD),则BCD传输流量数据时间是所有链路冲突域中最大的,即:

TBCD=max(T*j)=maxTi1-θi=

maxFejSi(1-δi)(1-θi)=

maxfi∑h,i∈VG(i,h)Si(1-δi)(1-θi)=fi max∑h,i∈VG(i,h)Si(1-δi)(1-θi)(4)

令TBCD=1,则节点吞吐量为:

fi=max Si(1-δi)(1-θi)∑h,i∈VG(i,h)(5)

对于线状网络拓扑结构而言,式(5)可以简化为:

fi=Si(1-δi)(1-θi)(6)

其中S0=Sbase。可见,对WMN骨干链路的传输性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链路基准带宽、节点衰减因子以及链路衰减因子。其中节点衰减因子主要受节点处理能力、发送功率等因素的影响,链路衰减因子则主要是由于无线信道干扰等原因造成的[13-14]。

综合考虑矿用WMN的实际应用环境及矿井WMN多媒体应急通信系统的业务需求,提高多跳传输的基准带宽、降低每跳传输的带宽衰减率,将是本文对矿用WMN多跳传输性能进行改进的重点。

文献[9]指出影响骨干链路性能的一些关键因素包括Mesh节点间的干扰、数据转发和CPU的处理能力等。通过采用混合频道复用方案和非对称带宽分配机制、增强Mesh路由器节点的处理能力,可以部分解决多跳传输带宽急剧下降的问题,降低WMN多跳传输的带宽衰减率。通过采用802.11n技术可以提高骨干传输链路的基准带宽,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网络的多跳传输性能。

因此,本文将基于802.11n技术,针对矿井WMN多媒体应急通信系统的带宽传输需求,对其骨干传输链路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其骨干链路的多跳传输带宽,降低其多跳传输的带宽衰减率。

2 基于802.11n的多模Mesh节点结构

矿用WMN骨干传输链路中,MR是进行无线传输的主体,它承担着MC接入、ingress和egress数据回传3项主要任务,在传统Mesh节点结构中,这3项任务是以串行方式工作的。显然,为提高无线Mesh网络的性能,应尽可能使MR的3项任务可以并发执行。同时,MR需要为无线多跳链的后续MR提供数据回传,在传统Mesh节点结构中,回传链路的带宽与接入链路相等,显然将是矿用WMN的瓶颈所在,为此需要尽可能提高传输链路的基准带宽。为此,可设计MR的多模Mesh节点结构如图3所示。

多模Mesh节点由3个无线模块和1个有线模块构成,其中3个无线模块分别负责MC接入、ingress和egress数据回传任务,当该节点作为网关节点时,由有线模块负责与交换控制中心的数据传输任务。由于多模Mesh节点结构采用独立无线模块分别负责各自任务,这3项任务的并发执行成为可能。

为方便描述,本文称前述的3个无线模块分别为access、ingress和egress模块。为避免多模Mesh节点内和节点间的无线干扰,各个无线模块需要工作在正交频道上。根据矿井巷道的无线环境及相关应用实践,2.4GHz和5GHz的都是适合矿井WMN无线传输的工作频段[15]。由于目前无线应用终端一般都是采用工作在2.4GHz频段的802.11g技术,所以接入模块必须支持2.4GHz频段。而ingress和egress模块只是负责Mesh节点间的数据传输,故可以使用工作在5GHz频段的WiFi标准,如802.11a或802.11n。相对于802.11g标准,其正交频道较多,既可以避免节点内和节点间的无线干扰,同时还可以大幅提高矿用WMN的基准带宽。

通过采用混合频道复用方案和非对称带宽分配机制,多模Mesh节点最大限度地降低甚至消除了节点内和节点间的无线干扰,从而MR可以并发执行MC接入、ingress和egress数据回传任务。

802.11n技术标准[16]于2009年9月正式批准,通过采用

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技术和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

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其传输速度理论值可高达300Mbps,相比802.11a或802.11Ta,其基准带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传输功率,从而可以达到更远的覆盖距离。使用802.11n技术进行骨干链路的无线传输,可以极大提高骨干回传链路的基准带宽。

综上所述,多模Mesh节点设计为一个两层网络设备,采用bridge网桥模块将4个网络模块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包的线速转发。同时为提高骨干链路的基准带宽,使用802.11n标准进行无线传输,其理论传输速度最高可达300Mbps,实际可达到100Mbps以上。

3 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基于上述的多模Mesh节点设计方案,本文完成了基于802.11n技术的无线Mesh路由器原型系统设计,使之符合矿井WMN多媒体应急通信系统的应用需求。为了测试矿井WMN多媒体应急通信系统多跳传输性能,本文在室外建立了8跳Mesh骨干传输网络仿真实验床如图4

作者:朱铨 蒋新华 邹复民 胥少锋

上一篇:市旅游局下半年工作计划下一篇:学生会秘书部工作计划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