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论新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前,中央、省、地市普遍建立了新闻阅评制度,对我国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导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闻阅评是新闻宣传和出版部门立足新闻宏观管理目的,通过对新闻媒介刊登的信息和意见开展阅评,对新闻媒介机构的信息和意见导向进行管理和控制,并表现为“批评”和“表扬”形态的各种形式的总称。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闻学论新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闻学论新管理论文 篇1:

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

【摘 要】新媒体环境加深了高校新闻学专业师生间的沟通与理解,方便老师对学生管控,有利于师生获取就业信息等益处;也带来了妨碍课堂学习、影响正常人际交往和就业信息甄别难度加大等问题。学校必须建立师生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帮助学生提升甄选网上就业信息的能力,将线上交流与线下沟通相结合,以改善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新闻学专业 学生管理

新媒体环境下,移动互联网海量信息的传输既满足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求知欲、求新欲;也对他们的思维、行为等产生了影响。因此,对于高校管理方而言,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变化与挑战,必须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管理工作。

一、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1、匿名交流加深了师生间的相互理解

手机上网在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中日渐流行,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媒介接触频率的调查,结果表明(如表1所示),大学生接触频率最高的是手机、其次是电脑,人数比例分别为95.3%和91.0%。

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手机上网的重要内容就是人际交往,他们通过QQ群、微信朋友圈与自己的同学、朋友保持着最为紧密的联系。这对高校教师做好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大有帮助。通过手机实现的虚拟化交往是一种身体不在场的互动,可以化解老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的局促感,尤其对于学生来说,匿名的情况下,可能会更加真实地表露自己的心声。借助移动互联网络,老师和学生实现了真正的精神层面的交流,而不必顾及彼此的身份。

2、超时空限制的信息传送方便老师对学生的管控

移动互联网络的普及带来的是人们超越时空的即时沟通体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将借助移动互联网络实现质的飞越。在移动互联时代,学生通过手机媒体真正实现了5W的信息传播:Whenever随时,Wherever随地,Whoever任何人,Whatever无论什么内容,Whomever都能找到对方,“即任何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任何信息并联系上任何人。”②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4G时代的到来,通过手机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行为动向,为现实生活中有针对性的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在这个意义上讲,虚拟化的人际交往虽然是一种身体不在场的交往,却是一种注重心灵和精神层面沟通的交往,它是老师了解学生的一个新的渠道。

3、方便的搜索渠道有利于师生获取就业信息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高校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即便是像新闻学这种应用性很强、就业面相对较广的专业,就业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招生就业信息的获取对于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把握就业机会至关重要。新媒体环境下,借助移动互联网,新闻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招聘信息,还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定时或不定时地收到适合自己的最新的招生就业信息,这对于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大有帮助。网上有针对性的应聘指导,则极大地提高了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信心。网上匿名的公开招聘活动,摒除了现实社会的各种人情世故,以一种更为公平的方式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较为平等的竞聘机会。

二、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技术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人和人之间跨时空的即时交流。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依赖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亲人、朋友的依赖,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已经发生了的人的异化。海量的信息裹挟着我们,承载多样化信息的媒体“掌控”着我们。

1、表面和谐的大学课堂

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目前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正在加深,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购物等所有的生活都在手机上完成。大学的课堂上不再出现学生窃窃私语或大声喧哗等扰乱课堂的行为,静悄悄的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师生互动的场景在这表面和谐的大学课堂里绝少出现。学生们沉溺在移动互联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已经是现代大学课堂的一个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的课堂上屡见不鲜,学生在课堂上貌合神离的状态,令老师们头痛,学生管理方面也显得束手无策。

2、充满危险的人际交往

随着手机上网在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中越来越普及。大学生中也盛行虚拟交往,交往对象也是多元的,既包括现实世界中与自己具有血缘、亲缘、同乡、同学、同事等关系的特定人群,也包括各种陌生人。③他们会因为网络世界中的某些共同关注的话题而结识社会上不同阶层和身份的人。这就给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新媒体时代,虚拟人际交往中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分享”心理浓厚,他们热衷于依靠即时地理位置信息交友的移动应用,个人地理位置能轻易被定位,让虚拟社交的人有了更真实的体验,但这种真实性也可能导致现实人际交往的潜在风险。

3、真假难辨的就业渠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浏览信息,发布信息,这种自由度很大、门槛很低的信息传播环境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的自我表现欲,表达欲,同时也带来了网上信息真假不分的问题。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招聘信息,高校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显得既欣喜又无奈。网上关于就业招聘信息数量庞大,但鱼龙混杂,很难辨别真假。

三、改善的新举措

新媒体时代,手机上网受到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热捧,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都与移动互联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界限日渐模糊的时代,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如何利用新媒体,融入学生的虚拟交往圈,为现实的学生管理工作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立师生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随着手机上网的盛行,媒介对生活的介入和渗透可谓是无孔不入。在这个人人上网,处处分享的年代,教师可以通过手机QQ、微信等进入学生们的虚拟人际交往圈,倾听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关注他们的生活,以此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提供现实依据。

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

新媒体为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沟通方式,借助移动互联网络中的社交平台,教师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他们要为考证、考级发愁,为毕业就业发愁,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情况下,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部门要把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作为重点工作,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在大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心理健康辅导。针对个别突发事件,要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疏导学生中的不良情绪。此外,学校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把不良心理和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

3、帮助学生筛选甄别网上就业信息

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毕业求职基本上以网络应聘为主,网上招聘信息的真伪辨别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新闻专业学生的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帮助毕业生筛选、甄别真实可靠的招聘信息。首先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网上招聘信息中的重复信息进行剔除,然后借助搜索引擎,筛选真实的招聘信息(可以搜索招聘单位的真伪),然后按照学校本身的发展水平(即所开设的专业)筛选出与本校毕业生相关的用人单位,这样经过了就业指导中层层把关,筛选出来的招聘信息再经由高校新闻学专业相关院系的学生管理人员,及时地发布到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平台QQ群、微信圈等,学生通过手机即可及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招聘信息,避免学生自行浏览网络的盲目性,也消除了虚假招聘信息、传销组织欺骗到学生的隐患。

4、线上交流与线下沟通相结合

新媒体时代,学生和教师都比较偏爱虚拟人际交往,通过手机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老师和学生既可以克服面对面交流的拘束感,又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是一种最经济的人际沟通。但是在线沟通毕竟是一种虚拟化的人际交流,少了面对面时的丰富表情、动作等,交流的真诚度大大降低,交流内容的真实性也值得商榷。学校要加强对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管控,老师和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必不可少,只有在师生双方面对面坐下来的时候,老师才能认识一个更加真实的学生。当然了,线上虚拟化的交流,尤其是移动社交平台的“关注”、“分享”可以增加彼此的亲近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最新变动,为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打好基础。

结语

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重要事宜都与移动互联网息息相关。他们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学习资料,通过移动互联网购物、休闲,通过移动互联网上的招聘信息求职就业,他们的生存高度虚拟化了。这种虚拟化的生存状态对于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方便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无限制”沟通,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管控;另一方面,虚拟交往中信息真伪的不确定,也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允许我们回避它的存在,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者必须着力加强师生间的移动互联,密切师生关系,以期为干预和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加强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提供依据和工具,最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本文为周口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zknuc0109】

参考文献

①姚君喜,《媒介接触与社会公正——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研究》[J].《当代传播》,2012(1):20

②匡文波,《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6(7):28-31

③刘小玮、孙彦,《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初探》[J].《科学之友》,2013(11):75-76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

责编:周蕾

作者:马丽

新闻学论新管理论文 篇2:

新闻阅评制度的学理初探

摘要:目前,中央、省、地市普遍建立了新闻阅评制度,对我国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导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闻阅评是新闻宣传和出版部门立足新闻宏观管理目的,通过对新闻媒介刊登的信息和意见开展阅评,对新闻媒介机构的信息和意见导向进行管理和控制,并表现为“批评”和“表扬”形态的各种形式的总称。我国的新闻阅评制度无论在性质、组织还是在内容、形式上都与西方国家的新闻评议制度有很大的区别。新闻阅评必须遵循一定的指导性原则,这些指导性原则包括三个维度,即政治维度、公正维度和批判维度。

关键词:新闻阅评制度;新闻宏观管理;舆论导向

一、新闻阅评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了舆论导向“福祸论”。他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他强调要把新闻舆论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舆论导向的宏观调控,是指党和国家着眼于全局,对各种新闻传播活动的舆论导向进行调节和控制。社会秩序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而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又依赖于社会控制与社会调节。新闻传播系统也是一种社会系统,必须有其秩序,即新闻秩序,没有新闻秩序,新闻舆论导向就必然发生混乱。新闻阅评就是新闻舆论导向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

新闻阅评制度化,是新闻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做好新闻舆论导向工作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有了快速发展。据2008年《中国新闻年鉴》统计数据,截止2007年底全国出版报纸1938种;期刊9468种;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78个,共开办广播电视节目3760套;全国网站数量150万个,网页数为84.7亿个。

这无疑令人欣慰,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新闻秩序问题,表现为新闻舆论导向偏差时有发生,各种新闻媒介的新闻宣传不协调行为、越轨行为时有发生,新闻纠纷日益增多。所有这些情况,客观上需要我们加强新闻事业的管理,加强新闻舆论导向的宏观调控,以优化新闻媒介的整体结构,协调各种新闻关系,提高新闻舆论导向的整体效率。而这些都需要有一套制度来予以保障,新闻阅评制度正是适应新闻宣传宏观管理的需要而发端、建立和完善的。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①。笔者认为,制度是源于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种习惯累积,表现为一系列规则,受一定范围内的人所共同遵守,约束着其适用范围内的人们的行为。它可以是演化的,也可以是建构的。

新闻阅评制度实质上就是在新闻管理活动中逐步演化和建构的一系列约束新闻媒介、宏观调控新闻舆论导向,以优化新闻媒介的整体结构、协调各种新闻关系、提高新闻舆论导向整体效率的一种习惯累积,表现为一系列新闻阅评活动、文本等。当前,新闻阅评已经成为新闻宏观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阅评制度也已成为新闻管理系列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闻阅评制度的实务考察

我国的新闻阅评是由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以1994年中宣部新闻阅评小组成立为开端,迄今15年,目前,中央、省、地市三级已普遍建立了新闻阅评小组,形成了日益完善的新闻阅评制度。

1994年,中宣部新闻阅评小组最初出刊《新闻舆论动向》,后改为《新闻阅评》。由中宣部新闻局负责具体工作。发送范围为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宣部领导和阅评涉及省份的省级党委书记、宣传部长和省级党报党台总编辑等。从《新闻阅评》的总刊期编号看,到目前已刊出阅评文章10000期以上。

1996年8月,中宣部在烟台召开加强新闻舆论宏观调控会议。会议要求各地建立新闻协调和新闻阅评制度,以利于进一步全面、及时、有效地加强新闻舆论的宏观管理。1997年,湖南、湖北等省正式建立省级新闻阅评制度,邀请省级党报、广电系统专家和高校专家及部分离退休老新闻工作者共10余人成立新闻阅评小组。新闻阅评通常由中共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具体负责,出版阅评简报,履行本地新闻舆论的宏观管理职能。

1998年中宣部召开全国新闻阅评工作经验交流会,一批新闻阅评工作制度、机制在全国交流推广。2004年中宣部新闻阅评10周年座谈会提出,“新闻阅评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补充,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一个贡献”。2005年5月,中宣部在湖南长沙召开省级阅评工作现场会,进一步确立新闻阅评制度在宏观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的新闻阅评制度基本上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以中宣部和各省、区、市委宣传部的新闻阅评小组为主体的“新闻阅评”制度。这类小组大多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在宏观上对新闻媒介的方向性错误予以把握,对格调低下的新闻媒介及其具体产品予以批评、矫正。其具体阅评意见往往会刊登在《新闻阅评》或专门的报刊杂志上,如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在省级,均以红头阅评件出现,如湖北省的《新闻阅评》,湖南省的《阅评简报》等。

二是程序完善的“新闻审读”制度。它一般不参与正常的新闻出版活动,而是从宏观上把握新闻出版活动的整体情况。它通常表现为一种政策性的审读,审读的依据是各项法律、政策,审读的目的是为进行报刊管理及制定政策提供相关的资料。由于它代表国家或一级政府的新闻出版管理机关,因而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舆论导向的导向。

三是各新闻媒介内部设立的专家小组的“新闻评点”习俗。这种媒介内部的“新闻评点”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形式是媒体内部的“编前会”、“评稿会”等。另一种形式是人们常见的媒体内部的“新闻专家小组”。这种小组一般由媒体内部人员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形式的“新闻评点”习俗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媒介自律的特征。但这类阅评小组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政府或基层党组织对新闻媒介的批评监管责任,成为一种“批评的象征”。②

新闻阅评活动围绕新闻阅评件的调研、撰写、编辑、印发、送达、回馈,有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规则约束,超出了一般的专家评议的效能,如被阅评批评的新闻媒体,接到新闻阅评后须及时作出回复。由此,新闻阅评在各新闻媒体的报道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宏观调控作用。

综合上述实务考察,笔者认为新闻阅评在本质上是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介的管理行为,其实质是新闻宏观管理。一方面,它主要是基于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介的控制和使用而言,行使的是作为政府部门的媒介监管者的新闻管理职能和宣传控制职能,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新闻传播更好地为党和政府服务;另一方面,这类评议具有专业属性,但总的表现为一种强制形态的批评。

三、新闻阅评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新闻阅评作出过正式的定义,笔者从大量文献研究发现,2002年最早出现对新闻阅评定义的表述:“广义地说,新闻阅评有两种,一种是大众在接触新闻报道时所产生的共鸣、看法、意见、建议,是分散的、无意识的;另一种是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单位自身组织的、有意识的评说。比较而言,由新闻管理部门组织的阅评,是对新闻传播行为的宏观监控,其意见更客观、更权威,其反馈更直接、及时。”③将新闻阅评分为广义、狭义两种,特别指出新闻阅评是一种有意识的评说,具有合理性,但它却不是一种规范的、严谨的、定义式的表述,更多的是对新闻阅评进行分类。

有学者认为,研究新闻阅评的定义,必须把它置于整个新闻学的体系中,借助新闻学的理论和概念。新闻阅评有特定的含义,是在新闻宏观管理的实践中产生的。“新闻阅评作为新闻宏观管理的手段,是对新闻报道的有意识的监督和评议”④。这种观点,强调了新闻阅评是新闻宏观管理的手段,但将新闻阅评的对象限定为新闻报道,并不能科学地概括新闻阅评的丰富内涵。也有人将其概括理解为,一切党和政府的宣传、出版主管部门对新闻媒介机构进行管理、控制,并表现为“批评”形态的各种形式的总称。“新闻阅评”作为一种批评形式在我国由来已久,无论是解放前的新闻审查还是现在的新闻审读,都可视为“新闻阅评”的表现形式。显然,这种定义将事前新闻审查与事后的新闻阅评等同,混淆了二者的本质区别。

中宣部2004年出版的《新闻阅评选》中也对新闻阅评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描述:“新闻阅评是新闻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放在新闻报道之后。”“新闻阅评工作是说长论短的工作。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离开这项工作;要减少噪音,排除干扰,确保新闻宣传的正确方向,也离不开这项工作。”这揭示出新闻阅评的一些本质属性,为我们探求什么是新闻阅评奠定了基础。

笔者以为,新闻阅评是新闻宣传和出版部门立足新闻宏观管理目的,通过对新闻媒介刊登的信息和意见开展阅评,对新闻媒介机构的信息和意见导向进行管理和控制,并表现为“批评”和“表扬”形态的各种形式的总称。这个定义一是明确了新闻阅评的对象,即各种新闻媒体刊播的所有新闻报道、广告信息等。二是表明了新闻阅评事后阅评的特性,是对已刊播的信息特别是新闻报道的阅评。三是表明了新闻阅评是新闻阅评主体(管理部门和媒体)的有意识的行为。四是表明了新闻阅评“阅”、“评”结合的特点。监督和评议是新闻阅评的根本属性。

四、我国新闻阅评制度与西方新闻评议制度

新闻评议制度在西方国家普遍存在。最早成立评议会组织的是瑞典,1916年瑞典成立了“报业公正检验委员会”,亦即人们所说的报业荣誉法庭,是世界上第一个报业自律组织,旨在协调报界本身的相互联系,并处理对报业的投诉,仲裁报界与外界的纠纷。另一个北欧国家挪威于1910年建立了“报业仲裁委员会”,1927年改组为报业评议会。1946年,日本成立了新闻协会。荷兰于1948年建立报业荣誉法庭。南非于1950年特设报业调查委员会。1953年7月1日,在英国政府的推动下,英国报业总评议会成立。因其体制完备、收效甚大而成为其他国家仿效的楷模。德国(1956年)、意大利(1959年)、美国(1967年)等一大批国家以英国为榜样,先后建立了报业评议会或类似的新闻职业道德监督机构。从各国自律情况来看,实施的主体一般是新闻媒介行业组织,实施的内容是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行业自律组织对一国新闻界的规范有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英国评议会对报业的行为规范作出了贡献,并成为西方其他国家进行新闻自律的榜样,但在英国,它饱受外界的批评,该国报纸经常拒绝在显著位置刊登它的审定结果。于是评议会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而彻底转型。效仿英国的很多国家的新闻评议会由于其独立地位得不到认可,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工作职权不够明确,执行裁决不具权威性等种种原因,活动开展起来困难重重,无法正常发挥应有的作用。

笔者认为,我国的新闻阅评制度是一种新闻宏观管理的习惯积累。新闻阅评活动由高校学者、业界专家和负有管理职责的新闻管理部门代表共同完成,具有管理属性和专业属性,有相应的经费和人员保障,工作职权明确,执行裁决具有权威性,对于媒体行为具有约束力。它的主要职责是对媒体舆论导向正确、及时有效的传播行为和报道内容进行褒扬、肯定;对出现舆论导向偏差的传播行为和报道内容进行提醒;对出现的错误报道内容等进行批评。对于新闻传媒单位来说,它对媒体“把关人”起提醒、引导作用;对新闻宣传的主管领导部门来说,它是进行宏观调控、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宣传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显然,我国的新闻阅评更具有公信度和权威性。

由于我国的新闻阅评制度无论在性质、组织还是在内容、形式上都与西方国家的新闻评议制度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对西方国家新闻评议制度的研究并不能替代对我国新闻阅评制度的研究。

五、新闻阅评制度的理论建构

从宏观方面看,新闻阅评的标准和依据,是看所选事实是否反映了生活的主流与本质,重大事实是否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等。从微观上看,具体标准千变万化。很大的原因是,“我国新闻业在社会功能上呈现诸事合体状态:新闻媒体集政报(公报)、党报、历史档案、商业活动诸业于一身。管理体制相应地表现为党、政、事业、企业诸制合一,对各项功能的价值判断的标准互相混杂矛盾。”⑤

新闻阅评除了遵循法律法规、党规党纪、宣传纪律以及办报办刊办台宗旨等依据和标准外,还必须遵循一定的指导性原则。新闻阅评的指导性原则——即新闻阅评所依据的根本法则或根本标准,包括三个维度:

第一,政治维度。这一维度原则是由新闻阅评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的。新闻阅评工作具有明确的政治维度,即遵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为中心任务,对新闻宣传进行准确、及时、有效的评点,为新闻舆论宏观调控提供有价值的服务。用这一指导思想来衡量、检验、判断新闻宣传的方向是否正确,新闻宣传的实际运作和表现是否适度,新闻宣传是否有效。

新闻阅评的政治维度集中体现在对新闻舆论导向的评议上。因为舆论导向关系到党和人民的祸福,也就是关系到最大的政治。通常评议舆论导向的重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二是密切注意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重要信息、情况、表现;三是关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传报道中的情况和问题;四是关注新闻队伍的自身建设和对新闻理论中某些错误观点的批评。有学者认为,新闻阅评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媒体采取不同的标准展开批评。“党报、党刊、党台等,政治色彩鲜明,在舆论导向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对其‘喉舌’功能上多作要求、严作要求是完全应该的;都市类的报刊、台或者栏目,主要看其生活导向、文化品位,在政治标准上不应与前者要求一致”⑥。

第二,公正维度。这一维度原则要求新闻阅评要站在公正的立场,追求客观、真实、准确。即阅评者要从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客观事实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偏好、个人意气甚至个人私利出发来进行新闻阅评。美国自由论坛主席Charles L. Overby曾提出了一个“新闻公正性公式”:A+B+C+D+E=F,即:准确+平衡+全面+客观+伦理=公正(Accuracy+Balance+Completeness+Detachment+Ethics=Fairness)。这一公式也适用于新闻阅评的公正性。

同时,阅评者和被阅评的新闻媒体是矛盾的统一体,既对立又统一,而在根本利益和根本目标上是完全统一的,都是为了做好党的新闻事业,搞好新闻报道。因此,阅评者在提出阅评意见时要慎用断语,慎下结论,说理充分,批评有据。被阅评的新闻媒体也可发表不同意见。

第三,批判维度。这一维度原则要求新闻阅评要选择那些带普遍性、规律性、趋向性的内容进行评议。新闻阅评面对的是整个新闻媒介的报道,选择什么来评议关系到新闻阅评的质量和效力。新闻阅评要具有典型性。表扬性的新闻阅评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规律性、指导性,反映事物本质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人物进行评议。批评性的新闻阅评要选择那些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思潮和思想倾向方面的问题以及新闻媒体某一时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议。批判性是新闻阅评与生俱来的特性。批判性包含了批判的立场、批判的观点、批判的方法等内涵,表现在新闻阅评稿中就是批评性意见。

注释:

①[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226页。

② 刘晓程:《论“新闻阅评”之不同于“媒介批评”》,《今传媒》2005年第4期。

③ 蒋祖烜主编《点击传媒——湖南新闻阅评撷英》,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第1页。

④ 苏进跃:《新闻阅评定义、规律、原则初探》,《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⑤ 阚敬侠:《谈我国的新闻法治(摘要)》,《中国新闻杂志》2004年第5期。

⑥ 郭光华:《新闻阅评: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载董天策主编《中外媒介批评》,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作者简介:包东喜,男,1977年生,湖北大悟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任编辑,湖北武汉,430077。徐楚桥,男,1963年生,湖北大悟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77。

(责任编辑 刘龙伏)

作者:包东喜 徐楚桥

新闻学论新管理论文 篇3:

新闻阅评的新闻学思考

一、新闻阅评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新闻阅评作出过正式的定义,笔者从大量文献研究发现,2002年最早出现对新闻阅评定义的表述:“广义地说,新闻阅评有两种,一种是大众在接触新闻报道时所产生的共鸣、看法、意见、建议,是分散的、无意识的;另一种是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单位自身组织的、有意识的评说。比较而言,由新闻管理部门组织的阅评,是对新闻传播行为的宏观监控,其意见更客观、更权威,其反馈更直接、及时。”①将新闻阅评分为广义、狭义两种,特别指出新闻阅评是一种有意识的评说,具有合理性,但它却不是一种规范的、严谨的、定义式的表述,更多的是对新闻阅评进行分类。

有学者认为,研究新闻阅评的定义,必须把它置于整个新闻学的体系中,借助新闻学的理论和概念。新闻阅评有广义、狭义之分,我们所提的新闻阅评概念是狭义的,因为从这一概念产生的时候起它就有特定的含义,是在新闻宏观管理的实践中产生的。并认为,“新闻阅评作为新闻宏观管理的手段,是对新闻报道的有意识的监督和评议”。②这种观点,强调了新闻阅评是新闻宏观管理的手段,但在新闻阅评的对象上限定为新闻报道,并不能科学地概括新闻阅评的丰富内涵。

也有学者认为,“新闻阅评”是指在我国已经形成制度化的诸如“新闻阅评”、“新闻审读”等的总称。③也有人将之称为“报刊审读”。并将其概括理解为,一切党和政府的宣传、出版主管部门对新闻媒介机构进行管理、控制,并表现为“批评”形态的各种形式的总称。“新闻阅评”作为一种批评形式在我国由来已久,无论是解放前的新闻审查还是现在的新闻审读,都可视为“新闻阅评”的表现形式。显然,这种定义将事前新闻审查与事后的新闻阅评等同,混淆了二者的本质区别。

中宣部新闻阅评小组负责人刘祖禹在2004年出版的《新闻阅评选》中也对新闻阅评的地位作用作过一些描述:“新闻阅评是新闻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放在新闻报道之后。”“新闻阅评工作是说长论短的工作。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离开这项工作;要减少‘噪音,排除干扰,确保新闻宣传的正确方向,也离不开这项工作’。”透出了新闻阅评的一些本质属性。这些为我们探求什么是新闻阅评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笔者以为,新闻阅评是新闻宣传和出版部门立足新闻宏观管理目的,通过对新闻媒介刊登的信息开展阅评,对新闻媒介机构的信息导向进行管理和控制,并表现为“批评”和“表扬”形态的各种形式的总称。这个定义一是明确了新闻阅评的对象,即各种新闻媒体刊播的所有新闻报道、广告信息等。二是表明了新闻阅评事后阅评的特性,是对已刊播的信息特别是新闻报道的阅评。三是表明了新闻阅评是新闻阅评主体(管理部门和媒体)的有意识的行为。四是表明了新闻阅评“阅”、“评”结合的特点。有“阅”才有“评”,“阅”和“评”都是一种监督。“阅评”包括对报刊等平面媒体而言,也包括对广播电视的“监评”、“监听监看”。同时“阅”、“评”也是一种成果,通过“阅评”产生评价意见,形成舆论,这种舆论对特定媒体和特定个人构成了心理压力,从而对存在的导向偏颇行为进行匡正。监督和评议是新闻阅评的根本属性。

二、新闻阅评的新闻学思考

⒈新闻阅评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新闻舆论导向的宏观调控,是指党和国家着眼于全局,对各种新闻传播活动的舆论导向进行调节和控制。社会秩序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而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又依赖于社会控制与社会调节。新闻传播系统也是一种社会系统,它要稳定有序的运动,也必须有其秩序,即新闻秩序,没有新闻秩序,新闻舆论导向就必然发生混乱。新闻阅评就是新闻舆论导向的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

加强新闻阅评工作,是新闻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做好新闻舆论导向工作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有了快速发展。报纸、电台、电视台数量日益增多,频道专业化,社会文化生活类报纸的兴盛,网络的兴起,杂志的繁荣,新闻竞争日趋激烈。这是好事,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新闻秩序问题。例如,新闻舆论导向偏差时有发生,各种新闻媒介的新闻宣传不协调行为时有发生,新闻宣传中的越轨行为时有发生,新闻纠纷日益增多。所有这些情况,都表明我们尚未建立一个完善的新闻秩序,必须加强新闻事业的管理,加强新闻舆论导向的宏观调控,以优化新闻媒介的整体结构,协调各种新闻关系,提高新闻舆论导向的整体效率。

⒉新闻阅评与新闻宣传的关系

新闻阅评工作与新闻宣传工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和合作的关系。新闻阅评工作是说长道短的工作。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也不能离开这项工作;要减少“噪音”,排除干扰,确保新闻宣传的正确方向,也离不开这项工作。有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新闻阅评的重要作用:一曰新闻阅评好比汽车方向盘上的一个校正器,只有不断地校正,减少和消除误差,才能使汽车前进的方向保持平衡。新闻阅评就是把握舆论导向的一个校正器。二曰新闻阅评好比是护林员、啄木鸟。它培育幼林,削剪枯枝,啄出害虫,托起一片新绿,繁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丛林。

新闻阅评工作同主管新闻宣传行政的中宣部新闻局的目标完全一致,但分工各有侧重。新闻局抓宏观管理,新闻阅评也是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一个更多的是把工作做在新闻报道刊出之前,一个是着重放在新闻报道之后。新闻工作的宏观管理是为上下沟通、协调服务的,协调的渠道很多,中宣部的新闻阅评工作作为一个专业渠道(其他还有分散的、随时都可以听到的读者评报的渠道),对新闻报道中好的充分肯定,总结经验,表扬成绩;不好的,有差错的,及时指出,这是新闻阅评工作的职责。

无论从工作的性质、意义和产生的效果来说,新闻阅评工作都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建设性的。

⒊新闻阅评与媒介评论的差异

媒介批评,顾名思义,“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的理性思考。”就媒介批评实践而言,我国的媒介批评由来已久。按照刘建明教授的观点,新闻批评和新闻起源一起出现,媒介批评和媒介诞生同时面世。因此,我国是世界新闻批评活动开展最早的国家,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报纸最悠远的故乡。

但“媒介批评”不同于“新闻阅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批评主体不同

显然,“新闻阅评”的批评主体是作为党委、政府管理者的媒介监管部门。无论党的宣传部门还是政府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它们代表的都是党和政府的利益,它们行使党和政府对新闻界的监控和管理,是一种强势对弱势的批评。而狭义上的媒介批评则不然,它的批评主体更多的表现为要么基于行业自律的媒介组织自身,要么基于对新闻媒介开展监督批评的广大社会公众,它们代表媒介机构的自身利益或社会公众的消费权益,在形式上更多地表现为“边缘对主流”的批评。

②操作规程不同

作为政府监管的“新闻阅评”在操作规程上更加注重政府管制的程序性。它们有着十分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有着十分严密的上下级隶属关系,作为组织而言它们既要对上(党和政府)负责,又要对下(下级新闻监管部门或新闻媒体)负责。而严格意义上的媒介批评组织往往代表独立的媒介批评机构。它们追求独立的价值判断。在一般意义上,它们会主动避免政治上或经济上与政府或利益集团的直接依附关系。在具体操作中它们有其操作流程和模式,而且不同的媒介批评组织在具体的操作规程上也不尽相同。

③表现形式不同

如前所述,“新闻阅评”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有3种,与此不同,西方的媒介批评则更多的表现为媒介自律组织、受众权益保护组织抑或媒介素养教育组织等的批评活动。如新闻评议会、新闻专业协会、新闻公评人制度、媒介消费者协会、媒介素养小组等这类的代表。

④价值追求与社会功能不同

新闻阅评的价值追求在于更好地完成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的管理。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党和政府的新闻宏观管理服务。其社会功能表现为控制、管理和协调功能。而媒介批评则力求独立性,即实现一种基于客观价值判断的独立性——这也是困扰各国媒介批评组织建设的最大问题——它的价值追求在于实现社会公众对于媒介的独立批评和全面监督,从而使得大众媒介更好地为广大社会公众服务。因此,它的社会功能往往表现为批判、建设或鞭策的功能。

⒋新闻阅评与新闻自由

新闻阅评就其实质而言,就是政府对新闻秩序施行宏观管理。政府对媒介的管理,可分为两种基本形态:节目内容和市场结构。前者意指政府为维护个人、社会或国家利益而禁止或强制媒体刊播特定的内容;后者指政府为维护媒体市场机能、资源有效运用而建构媒介体制及资源配置。关于政府在维护“新闻秩序”中究竟应扮演什么角色,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种论说,一种是“市场经济论(theory of market economics)”,一种是“社会价值论(theory of social value)”。

市场经济论者视媒介为经济物,应由市场机能自由运作,则媒介自将尽其所能提供大众之所需,增加媒介的“社会使用”,由此亦可提升市场的多样化,达成言论自由之标的。此派论者因此主张,政府应扮演消极、被动的角色。

社会价值论者认为,媒介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可能产生非社会期望的反效果。而媒介的主要功能在经由节目品质、多样化及免于商业之影响等价值观,以服务于阅听人,形塑尊严、识道的大众。何况由于商业主义的扩张,媒介作为公共领域之本质已渐失落,无法落实言论自由。因此,政府的介入是必须且有益的。此派论者主张,政府需扮演积极的、主动的角色。

上述两种观点,在我国均有重要影响。持“市场经济论”的人认为,政府的介入有可能影响新闻自由,因而他们提出了“松绑论”、“脱钩论”等等。新闻学者程世寿认为,从中国的国情与当前的新闻实践情况看,我们更应强调“社会价值论”。笔者赞成这一观点,这就涉及到对“新闻自由”的看法。

新闻自由这一口号,是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约翰·密尔顿1644年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的,1789年8月被法国载入《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同年被美国正式列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并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法规。但新闻自由是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不同的阶级属性;新闻自由是一种有组织的新闻活动,要受不同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的控制;新闻自由和新闻纪律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既不可没有新闻自由,又不可没有新闻纪律。

在我国,新闻自由有广阔的天地,但它有明确的阶级内容,是一种有纪律的自由。现在有的人认为党和国家通过新闻阅评等对新闻工作管的太多、太死,感到新闻不自由,提出党对新闻工作要“松绑”,“新闻工作要与党的组织”脱钩,这种认识既不符合“新闻自由”的本质含义,又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是十分天真和十分有害的。

注释

① 该定义表述出自2002年出版的《点击传媒——湖南新闻阅评撷英》一书“前言”部分,蒋祖烜著

② 苏进跃:《新闻阅评定义、规律、原则初探》,《湖南社会科学》2005 No.6 P187-P189

③ 刘晓程:《论“新闻阅评”之不同于“媒介批评”》,《今传媒》,2005年第4期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团委书记)

作者:包东喜

上一篇:期末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工作一周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