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堂建筑空间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2年6月29日,“耶稣诞生地:伯利恒主诞堂和朝圣线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巴勒斯坦第一次“申遗”成功。消息传来,巴勒斯坦人兴奋不已,一座基督教堂,为一个尚未真正建立的穆斯林国家赢得了荣誉去年十一月一个阳光和煦的上午,我们像中世纪的朝圣者一样,以步行的方式离开耶路撒冷前往伯利恒。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基督教堂建筑空间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督教堂建筑空间论文 篇1:

沈阳小南教堂与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对比研究

摘要:中国东北存在着许多基督教堂,文章通过对沈阳南关天主教堂与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在教堂建筑风格、教堂平面以及内部布局、教堂外部材质以及结构、象征性符号十字架在建筑中的体现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阐述中国东北天主教堂与东正教堂在建筑风格特征以及细节上的异同。

关键词:小南教堂;天主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东正教堂

基督教的信徒们相信:教堂是上帝的国降临到人间的居所,那宏伟高大的建筑就是基督的福音呈现在人们面前。而建筑师则认为教堂不仅是神的居所,更是历史和基督教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基督教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给后世的人们在学习、探究建筑时提供了丰富又珍贵的知识财富。

中国东北从民国开始就有外国传教士到此传教,现在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基督教徒基础,教堂也不在少数。由于新教在东北发展的时间较晚,教堂以居民建筑改造而成的居多,所以我们以沈阳南关天主教堂与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为例,主要论述中国东北天主教堂与东正教堂在建筑风格特征以及细节上的异同。

沈阳南关天主教堂又称小南教堂,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作为沈城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小南教堂将东方文化的沉稳与西方文化的灵动进行了充分的碰撞与融合。小南教堂始建于1878年,是法国传教士建造的。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后于1912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教堂坐北朝南,南北长66米,东西宽17米,通高40米,占地面积为1,1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约1500人。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于1930年代建成,比东北其他东正教堂建成时间都要晚,但其建筑规模,雄伟程度以及建筑细节部分的处理都是其他教堂所不能比拟的。“索菲亚”在希腊语中是“智慧”的意思, 所以“圣索菲亚”就是“上帝的智慧”,世界各地的圣索菲亚教堂都是东正教教堂。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占地面积为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左右。

同样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教堂”之一,小南教堂与圣索菲亚教堂在建筑风格特征以及细节上存在着诸多异同点,代表了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天主教与东正教在教堂建筑风格上的差异。

一、教堂建筑风格

小南教堂作为天主教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建筑风格。不论是在体量还是高度上,哥特式教堂比之以往教堂都有较大提升。教堂形体向上的趋势更加明显,整个建筑都有着一种高耸轻灵的动势。教堂使用有肋的尖顶结构,使整个建筑有一种垂直向上的冲击力。扶壁、飞扶壁的创造和使用,充分发挥了点的支撑作用。因哥特式教堂一改罗马式教堂小窗户的特点,使用大窗戶,配以彩色玻璃窗画,采光很好。小南教堂整个建筑宏伟,高耸向上,建筑体量在中国东北甚至全国教堂中都屈指可数。由于肋架券、尖券的运用,小南教堂两侧有着巨大的彩色玻璃窗,每扇窗户上绘制着不同颜色的图案,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映在地上斑斑点点,非常有宗教迷离的神圣之感。

圣索菲亚教堂受俄罗斯建筑风格影响,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并融入了许多俄罗斯传统建筑元素。拜占庭式教堂建筑就是由基督教文化和拜占庭文化结合而产生的。后又与东方文化相融合,有着浓郁的东方气息,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拜占庭式教堂建筑线条华美,较之前的教堂风格,墙体更薄,窗户更大,往往使用穹窿顶,高挺且突出,从而将整个建筑构图的中心集中于此。在色彩的运用上,拜占庭式教堂建筑用色丰富,又注重统一,使外部形式与室内空间和谐一致,从而彰显出教堂庄严神圣的美。圣索菲亚教堂采用俄罗斯教堂“洋葱头穹顶”与民间木结构教堂“帐篷顶”相结合的方式,四周的四个大小一致帐篷顶将中间的大穹顶包围起来,形成主从式布局结构,互相呼应。

二、教堂平面以及内部布局

在平面布置上,小南教堂采用的是基督教早期的巴西利卡形质的特点,整个建筑平面为矩形形状,两排柱廊纵向划分了整个中央大厅,沿立柱方向排有整齐的条形座椅,建筑的一侧为主入口,而另一侧的尽头是教堂的后殿,呈半圆形。小南教堂的内部空间是由连续列柱、肋架券、尖拱券、四分拱等结构共同组成,肋架券将教堂建筑承受的力分散,把拱顶和柱子在视觉上连成了一体。

圣索菲亚教堂是拉丁十字形式的平面布局,这是东正教堂众多平面布局中的一种。这一布局与天主教堂的平面布局十分相似,不仅是一种宗教象征,在使用功能上也更加合理。由于东正教堂大多不设座椅,在空间内部看不到多余的立柱,角落中巨大的立柱支撑起半球形的棚顶,使整个内部空间显得巨大而空旷。在高大穹顶下,几束阳光透过顶棚的窗户射进教堂内部,将整个空间渲染得神秘而肃穆。

三、教堂外部材质以及结构

小南教堂是属于沈阳传统的青砖砌筑的砖墙承重体系,青砖外露,且没有过多的外部装饰。而内部主体则是砖木结构,这在其他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是十分少见的,是西方教堂建筑风格与沈阳本地文化与技术进行的合理有效的结合。内部用木结构模拟哥特式四分拱的形式,外面用清灰画成青砖的质感和砖缝纹理,做到内外效果的统一。

起初,圣索菲亚教堂是一座全木结构教堂。经过前后两次扩建,圣索菲亚教堂终于变成了如今的砖石结构。圣索菲亚教堂整个墙体为清水红砖,墙面未经过加工,展现了材料本身的颜色,建筑下部的砖饰较少,越向上砖饰的精细度就越高,砖红色的墙面与屋顶青色的琉璃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个建筑色彩明快而丰富。

四、象征符号十字架,在建筑上的体现

十字架是基督教中重要的宗教象征符号,天主教与东正教在十字架的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的分别。

天主教的十字架多为常见的拉丁十字架,在其基础上做一定的点缀,由于哥特式教堂普遍都很高挑,在顶部的十字架符号都显得精致小巧。小南教堂建筑顶部的十字架就是这种形式,简约的造型加以少量的点缀,安放在教堂正面的两座塔尖上,与教堂整个高挑宏伟的外立面形成对比,显得十分纤细精巧,恰到好处。

而东正教建筑上的十字架的变现形式更为多样,主要形式是在拉丁十字架的基础上在竖线上方和下方分别多了一横,这是三重东正十字架,是东正教中最常见的十字架表现形式,在其基础上增加不同的装饰纹样,代表了不同寓意。东正教的十字架在教堂的整体体量上更大,所以圣索菲亚教堂圆屋顶上的十字架更为醒目,在三重东正十字架的基础上稍加装饰,与建筑的圆屋顶完美结合,成为教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结语

由于信仰、身份、目的性等各不相同,每一位进入教堂的人感受也各不相同,但教堂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给了每一个进入其中的人们震撼的感受。沈阳南关天主教堂与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在各种方面都有着不同之处,但同样都是优秀的建筑形式,以它们为代表的东北基督教建筑是中国甚至世界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李泰岩,男,辽宁沈阳人,鲁迅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形象与地域文化。

作者:李泰岩

基督教堂建筑空间论文 篇2:

伯利恒 巴以隔离墙边的圣城

2012年6月29日,“耶稣诞生地:伯利恒主诞堂和朝圣线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巴勒斯坦第一次“申遗”成功。消息传来,巴勒斯坦人兴奋不已,一座基督教堂,为一个尚未真正建立的穆斯林国家赢得了荣誉

去年十一月一个阳光和煦的上午,我们像中世纪的朝圣者一样,以步行的方式离开耶路撒冷前往伯利恒。这是一条修建在山岗之上的宽阔公路,当耶路撒冷城渐渐落在身后时,右手边的朱迪亚山地露出更为清晰的容貌,稀拉的橄榄树和灌木丛点缀着荒白色的山体,正是这片土地的寻常景象;左手边的东方,也在死海上空蒸腾的水汽中,远远显出约旦高原的轮廓。

伯利恒城外的旷野,是《圣经》里许多故事发生的舞台。就在这儿,雅各埋葬妻子拉结并为她立了墓碑;年轻的大卫赶着羊群,人生的大运还未降临;摩押女子路德弯下腰去捡麦穗,一起身遇见了波阿斯,于是开始了一段爱情。

更不用说《马太福音》那句脍炙人口的——

“犹大地的伯利恒啊,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

我觉得歌颂耶稣出世的这两句话,是整部圣经里最好的感叹句。

“心里被盖了一堵墙”

放空的思绪在一道钢筋混凝土高墙前戛然而止,墙的高度目测有七八米,顶上还有铁丝网和摄像头,每隔一段还能见到岗楼,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巴以隔离墙。以军检查站就设在隔离墙下,将以色列实际控制的耶路撒冷全市和属于巴勒斯坦自治地区的伯利恒这两座圣城,生生切开。

以色列政府从2002年6月起,沿1967年“六日战争”前的边界线开始修筑这道“安全隔离墙”,要将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地区与以色列完全“脱离接触”,以阻止巴方的激进分子越境袭击。

本以为肯定要颇费工夫才能通过隔离墙的检查站,我们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到了才发现,虽然荷枪实弹的士兵和各种电子检测设备,多少传递出了一点严肃的气氛,但却谈不上紧张,我们只是把背包放上安检机,让边检官翻看一下护照,就得以放行。

伴随着某种矫情的失落感走出来,我立刻被眼前的场景惊到了:一条被铁栅栏从中隔开的通道,一边是出,一边是进,进的那边排满了阿拉伯人,队伍很长,应该都是伯利恒及其附近的巴勒斯坦居民。隔离墙修建起来后,以色列政府允许巴勒斯坦人入境内做工和购物,但不得过夜。

他们朝我们笑,像我生活的东耶路撒冷那些阿拉伯朋友一样,开朗热情。来中东之前,我对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了解只限于书面,无非是各种的历史片段和宗教纷争。在耶路撒冷生活一段时间后,对两个民族的性格差异逐渐有了感受。他们对中国人都很友好。我遇到的几乎每个犹太人都知道二战时中国上海收留犹太人的历史,不少人还知道哈尔滨也曾是他们先辈的避难所。但犹太人一般不会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出太过主动和热情,我有好几个犹太朋友都给我以情感内敛细腻的印象。

阿拉伯人则不同,也许是东亚面孔在这里还算少见,每次走在阿拉伯区都有陌生人上来“搭讪”。我第一天进耶路撒冷老城的时候,就有一群阿拉伯少年跟在后面嘻嘻哈哈,尝试用简单的英语跟我们交谈。每次走在街上,都有开车的阿拉伯人摇下车窗打招呼,那些开店的阿拉伯商人都会报以笑容。当发现我们是中国人后,许多人都说“China!Great country!”“Chinese,good people!”。

他们的队伍行动得非常缓慢,原来每个人都需要验指纹,不少人还被要求脱鞋和进行搜身,巴勒斯坦人进出检查站,很显然远没有我们这些外国游客方便。后来我听说以色列的国民则根本不允许进入巴勒斯坦自治地区,以避免冲突。

这就是所谓的有限自治。

我到耶路撒冷后,不止一个在此常住的中国朋友告诉我,隔离墙修建起来,耶路撒冷的安全状况的确好了很多,这是事实,但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在伯利恒的蓝天下,站在冰冷的高墙下,我只感到压抑感扑面而来,隔离墙穿过山野和谷地,割裂橄榄林和农田,原本的邻居很难再见面。巴方这边的墙体有大量的涂鸦,这道现成的大画板成为巴方和支持巴方的外国艺术家们表达政治诉求的舞台,我看到手持冲锋枪的阿拉伯妇女的巨幅画像,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反而让人不寒而栗;也看到“我想要回我的球(I want my ball back)”的孩子心声;有一段文字出自一个年轻女性,她说:“当你每天早晨起来,看到高墙立在窗外,那种感觉就像心里被盖了一堵墙。”

圣母玛利亚诞下耶稣之地

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画家大卫·罗伯茨曾在近东做过11个月的朝圣之旅,一路走一路画,后来出版了几卷有关“圣地”(Holy Land)的版画集。其中有一幅远眺伯利恒的图画,近处的浅谷里长着茂密的橄榄树,远处的山坡和平地上错落着许多灰白色房子,砌筑高墙,开设小窗。当我们进入伯利恒市区之后,整体的印象和大卫当年的感受差别不大,今天虽然新增了许多房屋,却保持了当年的色调和风格,看着有些单调。说是城市,规模和中国的一个县城差不多。

伯利恒的阿拉伯语名字意指“肉篮子”,希伯来语名字是“面包房”的意思,可见这儿的条件不错。后来我去到希伯伦等地,才发现伯利恒确实算个相对富裕的城市。

在随处可见的巴勒斯坦旗帜和阿拉伯文字招牌的陪伴下,走了很长一段路,我们来到伯利恒最热闹的地方——马槽广场。

广场的左侧是一个城堡似的古老建筑,那是举世闻名的“圣诞教堂”(The Church of the Nativity)。根据福音书的记载,当时统治着包括近东在内的罗马帝国执政者恺撒,下令在全国进行人口普查,所有人都需要回到故乡。住在北方加利利地区的约瑟,是大卫王的后裔,带着已怀孕的妻子玛利亚返回“大卫的城”——伯利恒。他们刚一返回,玛利亚就诞下一个男婴,因为伯利恒的客店里已经没有地方,所以就用布把孩子包裹起来放在马槽里。旷野里的牧羊人受到神的启示,来到马槽边探望。不久之后,在一颗明亮的星星指引下,东方来的几位博士来到伯利恒,献上了黄金、乳香、没药作为礼物。

这就是著名的耶稣诞生的故事,印证了以色列的先知弥迦在《弥迦书》中关于弥赛亚将要出生在伯利恒的预言。随着基督教的日益流行,伯利恒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重要的朝圣地点。公元4世纪,皈依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大帝之母海伦娜来到圣地寻访耶稣圣迹,认定一处岩洞是耶稣诞生的确切地点,在此基础上于公元339年建起教堂,一千多年来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逐步形成一组建筑群。这是迄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教堂之一。1099年十字军占领伯利恒后加固了外墙等处,并新建了一座修道院,这奠定了圣诞教堂如今的外观,高墙耸立,只在高处开设小窗,俨然一副防御性很强的样子。

教堂的入口处让人大跌眼镜,如此著名的圣诞教堂却只有一个弯腰才能进入的小门,据说这是奥斯曼帝国时代,伯利恒的基督徒为防止穆斯林骑马进入破坏圣诞教堂,而特意改小了门。

跟小门相比,教堂的内部宽敞了许多,规模上还是无法与欧洲那些大教堂相比。但一想到这里的重大意义,也就不由得肃然起敬。教堂现地面的下方,有精美的马赛克拼嵌画,这是保留下来的早年的教堂地板。教堂内侧有两排立柱,不设座位,尽头是装饰华丽的圣坛。大卫·罗伯茨画下了他当时所见的模样,我对照图画和眼前的实景,发现没有太大变化,连一些尖顶玻璃吊灯也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画面上衣着长袍的人们凝重的面色,换成了身边游人与朝圣者的各种表情。

我正在大厅里欣赏的时候,遇到几个阿拉伯年轻人,其中一个围着头巾的姑娘得知我从中国来,忙问我对巴勒斯坦的印象如何,眼睛里闪耀着渴望被理解的光芒。我说很好很漂亮,她的嘴角泛起微笑,这种眼神和微笑,我在巴勒斯坦多次遇到。

右手边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那是等待去教堂的地下室探访“马槽”的人们,一个中年男子凑过来,低声对我说队伍这么长,可能要1小时才能进去,那边还有一个口,他可以带我去,不需排队。他朝我伸出五个手指:“Five dollars?OK?”(五美元?怎么样?)

我摇摇头,还是排进了队伍。

跟在一群法国朝圣者的身后下到地下室,从裸露的石头看,可能是个天然石洞,地面上的光线透过台阶的入口处照进来,而地下室的采光就得靠从顶上垂下的许多吊灯了。空间不大,几乎是人挤人,但没人说话,气氛庄严肃穆。我们依次来到一个小祭坛前,在它下方的云石地台上嵌着一颗十四角银星,这象征着举世闻名的伯利恒之星,也就是引导东方博士们从万里之外赶来,在伯利恒见到了未来犹太的王和“人类的主”的那颗星。石台上用拉丁文刻着“这是圣母玛利亚诞下耶稣基督之地”。基督徒们跪下来,亲吻了地板,屏气凝神地抚摸了这颗星,我也学着摸了摸,然后像被赶羊一样,被一旁的神职人员“赶”出地下室。

如同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一样,圣诞教堂也由多个教会共同管理和使用。罗马天主教会、希腊正教会和亚美尼亚使徒教会都在这里分得一块地盘。

每年的圣诞节是伯利恒最热闹的日子,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人会在马槽广场举行盛大的圣诞游行。在平安夜的夜晚,广场和周围建筑会亮起各色彩灯,竖起巨大的圣诞树,想进入圣诞教堂内部参加活动,则需要提前很久预约。不过由于基督教各教派的传统不同,罗马天主教和新教在我们熟知的12月24日举行庆祝,而希腊正教会等许多东方教派的圣诞节是1月6日,所以伯利恒的圣诞庆典至少要进行两次。

教堂与清真寺共存

广场的另一侧,与圣诞教堂遥遥相对的是一座清真寺,高高矗立的宣礼塔成为这一带的地标。公元7世纪上半叶,强大的阿拉伯军队占领了伯利恒,先知穆罕默德的拥护者和战友、第二任哈里发奥马尔一世来到这里,如同他与耶路撒冷的异教徒的和平约定一样,奥马尔一世也宽容地允许基督徒继续使用圣诞教堂。他曾在教堂附近的位置进行穆斯林的礼拜,在他下跪的位置,后来修建了这座奥马尔清真寺(Omar Mosque)。

我们在清真寺的大门外脱了鞋,踩着柔软的地毯登上了设在二楼的礼拜大殿,因为不是礼拜时间,所以殿内空荡荡的。一位中年神职人员迎了上来,温和友善地介绍起伊斯兰教的常识:一天要礼拜五次,每周五是最重要的主麻日,礼拜的时候要朝向墙上那个凹进去的“米哈拉布”(圣龛)。

我将刚刚摸完“伯利恒之星”的手放在身后,欣赏这个城市的另一面。

从阿拉伯帝国时代起,除了十字军占领的短暂时间,阿拉伯人都是整个巴勒斯坦的主要居民,一千多年里这一地区始终处于穆斯林政权的控制下。伯利恒由于是耶稣的诞生地,一直都有较大规模的基督教社群存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大量巴勒斯坦难民涌入伯利恒,从根本上改变了这里的人口构成。经过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从约旦手中夺取了包括伯利恒在内的整个约旦河西岸,政权因此易主,但阿拉伯人仍然是伯利恒的主体民族。1995年的圣诞节,根据以巴双方的和平协议,伯利恒归还给巴勒斯坦,成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统治下的城市。

走在热闹的集市里,能真切感受到这个城市的阿拉伯氛围。挂在店铺外面的阿拉伯长袍和头巾,嗞嗞转炉烤肉,摆在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巴勒斯坦瓷器,在地上一字摆开的咖啡壶和水烟壶,久负盛名的伯利恒橄榄木制品,以及比耶路撒冷差不多低一半的物价,都无处不在提醒我们,这毕竟是一个巴勒斯坦城市。

马槽广场上没有耶稣基督的塑像,奥马尔清真寺的外墙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阿拉法特画像。

尽管如此,伯利恒依然拥有巴勒斯坦境内最大的基督徒团体之一,这其中还有不少是阿拉伯人。从衣着打扮可以判断出哪个阿拉伯人是基督徒,尤其是女性。巴勒斯坦地区的穆斯林属于逊尼派,女人出门的时候会用头巾罩住头发和侧脸,而阿拉伯基督徒女性就没有这些禁忌。同时穆斯林禁酒,阿拉伯基督徒却可以喝酒。

尽管存在某些问题,总体来说,伯利恒的穆斯林和基督徒相处还算和睦,穆斯林是这里的主体,教堂也随处可见。旅游业是伯利恒的支柱产业,多数来伯利恒的游客都是冲着耶稣诞生地的名号,所以巴方也对圣诞教堂等地保护有加。2012年6月29日,“耶稣诞生地:伯利恒主诞堂和朝圣线路”(Birthplace of Jesus: Church of the Nativity and the Pilgrimage Route, Bethlehem)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巴勒斯坦第一次“申遗”成功。消息传来,巴勒斯坦人兴奋不已,一座基督教堂,为一个尚未真正建立的穆斯林国家赢得了荣誉。

真正深刻的矛盾存在于巴以之间,城外的隔离墙和检查站就是明证。圣诞教堂最近一次登上各大媒体的报端,是十多年前巴以严重冲突的2002年,当时以色列国防军对伯利恒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包括几十名武装人员在内的200多名巴勒斯坦人逃进了圣诞教堂。以色列方面用军用坦克包围了教堂,里面的武装分子将神职人员和基督徒扣作人质。在长达五周的围困中,9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被杀,教堂的敲钟人也不幸遇难,教堂建筑本身也遭到一些损失。原本应该清净庄重的宗教圣地,在现实的冲突面前沉默无言。

其实这正是“圣地”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写照,大部分日子里风平浪静,偶尔来一次翻云覆雨,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作者:耿朔

基督教堂建筑空间论文 篇3:

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

英国的牛津城古雅、静谧(mì)、纯朴,素有“英伦雅典”之称。这里坐落着世界名校——牛津大学,城市与大学和谐地融为一体。

牛津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的招牌也没有。大学中的三十多所学院建筑散落在牛津城的各个街头,楼房尖塔高低错落、若隐若现。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在牛津的街道上散散步,仿佛走回了往昔岁月,处处可以嗅到文艺典雅的气息。

今天,我们就走入牛津大学最大的学院之一——基督教堂学院,一座在200年内产生了16位英国首相的学院。

学院内景

一走进学院,就看到了牛津大学最大的庭院——汤姆方庭。和欧洲很多学院的布局类似,庭院内铺着草坪,中央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有一座精致的小型喷泉雕塑——罗马神话中众神的使者墨丘利。

庭院右侧有一座著名的钟楼——汤姆塔,因塔内数吨重的大汤姆钟而得名。大汤姆钟是牛津大学声音最洪亮的一口钟,每天的21点05分会连续敲响101下,以纪念最初的101名学院人员,非常庄严。

古典的学院餐厅

基督教堂学院的餐厅古朴而精美——高挑的大厅,壮观的屋顶,精美的画作和彩绘玻璃……这些油画中,不乏拥有百年历史的作品,这是每届毕业生送给母校的礼物,所赠送的画作能被悬挂于此是很大的荣誉。

每年一次的新生入学欢迎晚宴、确定新生去哪个学院就读的“分院”仪式、圣誕节晚餐等都会在这个大餐厅中举行。

这间著名的餐厅还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宴会厅的取景地,哈利·波特和好友的很多计划都是在餐厅用餐时灵光一现想出来的。

独特的教堂式学院

走出餐厅,穿过古色古香的回廊,就来到了学院中的教堂。

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所教堂式学院,其主体当然是教堂。学院教堂的建造耗时800多年,其施工难度和精美程度可见一斑。

教堂最大的建筑特色在于内部的双拱顶设计,这让大堂显得更加宏丽、壮观。安装于14世纪的大型窗格,为教堂营造了哥特式建筑的轻盈感和空间感。

教堂内的圣坛旁,有名为圣凯萨琳之窗的彩色镶拼玻璃窗,内容与《爱丽丝梦游仙境》相关,吸引了大批书迷前来观赏。书的作者查尔斯·道奇森(笔名刘易斯·卡罗尔)曾在这里任教,受到院长女儿爱丽丝的启发,创作出了这部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牛津”名字的来历

牛津城始建于10世纪,是泰晤士河的重要渡口。牛津,英文写作“oxford”,“ox”译为“牛”,“ford”译为“浅滩、涉水而过”。泰晤士河和彻韦尔河在此地交汇,当时河水不深,用牛拉车即可过河,牛津由此得名。

这渡口,把一代又一代人,从愚昧的此岸渡往智慧的彼岸。

光一现想出来的。

独特的教堂式学院

走出餐厅,穿过古色古香的回廊,就来到了学院中的教堂。

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所教堂式学院,其主体当然是教堂。学院教堂的建造耗时800多年,其施工难度和精美程度可见一斑。

教堂最大的建筑特色在于内部的双拱顶设计,这让大堂显得更加宏丽、壮观。安装于14世纪的大型窗格,为教堂营造了哥特式建筑的轻盈感和空间感。

教堂内的圣坛旁,有名为圣凯萨琳之窗的彩色镶拼玻璃窗,内容与《爱丽丝梦游仙境》相关,吸引了大批书迷前来观赏。书的作者查尔斯·道奇森(笔名刘易斯·卡罗尔)曾在这里任教,受到院长女儿爱丽丝的启发,创作出了这部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教堂的趣味“寻宝”活动

我有幸在教堂参加了一次趣味“寻宝”活动。教堂里的工作人员为来访者发了放大镜、望远镜等几样道具,让我们在教堂内寻找指定的图案。滤色镜片用来寻找彩色玻璃窗上的图案,放大镜用来寻找小图像,望远镜则可以用来寻找祭坛上的耶稣头像,找齐了可以得到小奖励。“寻宝”活动让肃穆的教堂变得生动有趣了。

多次邂逅建筑师雷恩

基督教堂学院大门口的汤姆塔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于1681年设计建造。这位建筑设计师还有很多知名作品,我看到的就有好几个,比如牛津大学的谢尔登剧院、剑桥大学的雷恩图书馆、圣保罗大教堂、格林尼治天文台、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等。

作者:李宏明 李承宇

上一篇:教师入党自传下一篇:销售经理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