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新罗区实施“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项目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电气化建设概况

新罗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 地处九龙江上游, 是龙岩市“一市一区”中心城市所在地, 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邻海城市, 是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重要枢纽, 也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1996年我区被列入建设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1997年经省有关部门验收达标跨入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行列。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 并于2010年8月通过省有关部门验收达标。

在“十一·五”期间共新建水电站15座, 总装机容量为20085k W, 总投资13423万元。至2009年底, 全区投产电站182座, 总装机容量289970k W, 超电气化规划电源建设指标84%。新建和改造增容变电站10座, 新增变电容量192150k VA, 投资5272万元。新建35k V线路121.3km, 投资1843万元。新建东方电子DF8003C调度自动化系统。地方网所有变电站均装数字化载波机。全区供电可靠率为99.1%, 电压合格率为99.5%, 供电设备完好率为100%。全区用电水平2009年总用电量达64960万k W·h, 人均年用电量达2078k W·h。生活用电量达9949万k W·h, 户均生活用电量达1048k W·h。全区乡村通电率达100%, 户通电率达99.9%, 供电可靠率达99.1%, 丰水期全区实行小水电代燃户数34870户, 占总户数的36.7%。

2 主要经验与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 把水电产业列入我区重点产业, 并把做好水电项目开发规范管理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加强领导。区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 水利、发改局、财政、电力公司等部门为成员的新罗区水电农村电气化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通力配合。水利部门主要负责电源工程建设, 电力公司主要负责电网工程建设, 项目立项、审批由水利、发改局负责, 资金使用监督由财政部门负责, 确保了我区“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顺利实施。二是职能到位。区政府明确区水利局为水能资源开发管理的主管部门, 负责水能资源规划编制、设计审查、建设监管、水库防汛调度等的管理, 并负责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前期勘测设计各阶段的技术审查和建设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监管。三是加大宣传。大力宣传农村水电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提高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对农村小水电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四是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层层落实责任制, 做到职责明确、工作到位。形成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积极负责、相关人员尽职尽责的良好氛围, 把农村水电建设任务切实落到实处。

2.2 制定优惠政策, 加快建设进程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区政府对小水电实行“自建、自管、自用”和坚持“谁建设、谁投资、谁收益”、“以电养电”的原则, 鼓励个私企业、农民参股投资建设农村水电, 使民间资本成为水电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并出台了《关于小水电站工程验收工作意见》、《新罗区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方案》等指导政策, 进一步促进了农村水电建设项目的开展。同时在税收、收费、资金筹集、土地使用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保证了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农村水电是一条解决农村无电缺电、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为防止农村水电无序开发, 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小水电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 同时成立了新罗区水电开发协调小组, 负责全区水电建设项目的预审。水利部门也相应规范了小水电建设办理程序, 避免污染资源、无序开发使农村水电建设有序、规范的发展。

2.3 加强建设管理, 保证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电气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 在建设过程中, 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 切实把好工程质量关, 做到严格按规划设计施工, 严格施工队伍, 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严把原材料质量关;严格施工程序, 杜绝违规操作;严格控制工期, 确保工程进度。工程竣工后, 区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程》和有关规定以及工程设计内容进行初验, 对主要指标达不到验收标准的, 限期整改, 直至达标后再组织验收。

2.4 加强资金管理, 确保专款专用

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资金的使用, 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不论是国家投入资金, 还是地方配套资金, 或是企业、个人入股资金, 均设立专门账户, 专人管理, 严禁挪用、侵占建设资金, 做到专款专用。建设资金按工程进度拨付, 资金的使用过程实行透明化、公开化, 并接受有关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2.5 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生产效益

一是加强水电企业安全管理, 制定完善的运行、检修、安全和管理等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电力生产安规, 每年定期组织安监、水利、电力等单位到水电企业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 督促及时整改, 并签订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状;二是坚持职工培训, 提高水电运行工、农村电工的业务技术水平, 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电工队伍能力建设;三是大力推进农电管理体制改革, 对现有的国有发电企业进行资产重组, 实行“厂网分开”, 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四是健全各种用电规章制度, 加强供电企业管理, 降低线损, 提高供电可靠率, 使我区农村电气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3 体会

我区水电农村电气化经过四年的实施, 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电源工程大部分处于径流开发, 水库电站少;二是部份农村电站运行时间长, 设备老化, 自动化水平低, 缺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三是农村水电专业技术力量不足, 有待加强。针对上述问题, 今后在“十二·五”期间, 一要加大对有条件电站进行扩容技改, 增加发电能力;二要多渠道筹措资金, 加大农村小水电的技改力度, 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三要加强管理, 加强职工培训, 提高管理水平。

摘要:本文在新罗区实施“十一.五”电气化县项目建设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和做法, 提出了实践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关键词:电气化,项目,实践,体会

参考文献

[1] 水电农村电气化标准SL30-2003[S].

[2] 中国水电农村电气化.2001~2015年发展纲要.

上一篇:油田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分析下一篇:关于铁路边坡安全监测方法的研究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