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精神学习心得

2023-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沈浩精神学习心得

沈浩精神学习心得(模版)

近来,举国都在学习优秀村书记沈浩同志的事迹,我们不仅为沈浩的奉献而感动,更为我们党能有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而骄傲。

学习沈浩,首先要清楚沈浩为什么成为今天的沈浩,其次要明白我们应该学习沈浩那些品质、如何学习等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安徽小岗村调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指出,沈浩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杰出楷模,是机关干部下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先进榜样,是学习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生动典型。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努力做一个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的好干部。李源潮同志的话很好地回答了上述两个问题,点明了沈浩这个典型对于今天的意义和价值,那就是:做一个让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所谓让人民群众离不开,就是要将自己深深地融入到人民之中,做人民的儿子,用感恩的心去回报人民、奉献人民,唯有如此,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才能形成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一种离不开彼此的 亲情关系。而这种关系就好像绿叶和大地的关系,大地滋养了绿叶,让绿叶和大树一同茁壮成长,而绿叶在秋天飘落后则会回归大地,用整个身心去回报大地曾经的养育!而第二年的春天,大地又会养育出新的绿叶,为春天带来勃勃生机!这就是绿叶和大地那种相依相爱的深深的眷恋和情怀!

沈浩做到了,他就是这样一片绿叶,他作为一名选派干部,他没有做“镀金干部“,而是满怀着对大地的热爱和感恩,用全部的身心去回馈、去奉献,因为沈浩知道他的根在人民群众,他的舞台就是人民群众的心怀!所以,沈浩的心能和小岗村的百姓一起跳动,就像父子的心一起跳动一样;所以,沈浩的情能和小岗村的群众一起起伏,就像亲人的情一起起伏一样!

心手相牵后,沈浩的眼睛里就是小岗村群众的世界。于是,沈浩所思所想都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如何让小岗村的亲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修路、招商、引进人才、关心弱势群体,一家、一户,一点、一滴,沈浩时刻将自己扎根在小岗村这方热土,并用这种扎根的深情和责任感带领小岗村六年大变样,再次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

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沂蒙》很好地昭示我们:是人民群众用无垠的挚爱支持着我们党取得了革命胜利,我们党有责任用同样的挚爱去回报如此厚爱着、养育着我们的人民!

而这种回报,很简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基层,用点滴的行动,为人民做实事、真事!设想,如果我们每一名党员,每一位干部都能向沈浩一样深深扎根于基层,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那我们还会有多少地方能向小岗村一样取得巨大的变化?那我们的发展又会取得那些更加令我们骄傲的成绩?

只要我们将心安放在人民的心中,那我们的眼睛就能看得见人民的需要,我们的双手就能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就好像一片绿叶,不论飘向哪里,最终的方向一定是养育自己的大地!

沈浩,如果你天国有知,我想你一定会对小岗村深情地说: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而我们,所有的党员干部们,如果我们理解了沈浩,我想我们一定会同样深情地对祖国母亲说: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第2篇:沈浩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沈浩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沈浩好榜样

近日在掀起学习沈浩精神的热潮中,我有幸品读了《沈浩日记》、《红手印的褒奖》,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使命》,书中一行行滚烫的文字,电影中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撞击着我的灵魂,升华了我的思想,净化了我的心灵。沈浩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给我们基层干部带来了一些思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人员?如何让群众满意,让人民放心?沈浩用他的实际行动给了我们一个个完美的答案。

学习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公仆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公务人员,我们时常会看到、听到这样的问题:五保户没钱住院、下雨天道路泥泞、道旁河边垃圾成堆、寒冬里困难户难以过上温暖的新年等等,这时我们是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有没有想过怎么去解决群众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但在沈浩的实际工作和行动中就告诉我们:大包干带头人关友章的遗孀毛大娘家境贫寒,常年生病,沈浩在走访中发现后,立即把她送到了医院,并以个人名义承若院长:“你们尽管治疗,等出院了我来结账!”。还有86岁的邱大娘背驼走路不方便,沈浩同志怕她跌倒摔着了,特意从合肥买根拐棍送给老人。再有就是,村里的五保户生病住院,他自己掏钱为其治疗;村民住房出现危险,他连夜冒雨动员搬迁。当他看到特困村民的冬天床上被子单薄时,马上回家拿了一床被子送过去。看到村里友谊大道两旁绿化带花草比较高,车辆来来往往容易碰到玩耍或上下学的孩子,他就把花草全部换成低矮的,不挡视线,保障学生的安全通行。

学习他“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当我们为应付上级各项检查闭门造车的时候;当我们按部就班、一成不变建设新农村的时候;当我们缩头缩尾、畏手畏脚开展某项改革的时候。沈浩同志已经在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根据实际情况,对小岗村的发展进行现场调查研究,摸顺思路,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带领大包干带头人、村民代表、村干部到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去解放思想,发扬大包干精神;并发展乡村旅游、兴办工贸企业、推进土地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修建柏油路、兴建居民小区„„

学习他“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某村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复杂,我们听之任之?老百姓来上访、闹事,我们避之溜之?工程任务巨、责任大,我们拒之卸之?沈浩告诉我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质。在小岗村的6年,他始终保持一种敢做善成的勇气、保持一种逆势飞扬的豪气,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为小岗村的发展呕心沥血,使小岗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两番。 学习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奉献精神。没有车不下乡?上班迟到早退?周六日值班加班抱怨?无酒不欢?在小岗村的六年,沈浩同志不惜身体,日夜操劳,呕心沥血,忘我工作,他一心扑在工作上,90多岁的老母亲不能在跟前尽孝,无数次为了工作过家门而不入,女儿得不到尽心的照顾,为了迁就父亲的工作放自愿弃省城优良的教育资源,到皖北农村就学。他为了工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汗水。他对工作的任劳任怨、不计名利,对群众真情付出、不计回报,但对自己却十分“苛刻”,2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和村民同劳动、同吃苦,生活极为俭朴。他清正廉洁,一心为公,做人重形象,做事讲原则,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对于我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张白纸,但已经提笔在纸上开启了美好的第一笔——基层工作,接下来该如何在一张白纸上绘画好我的蓝图——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光彩,那就需要我们将沈浩同志作为楷模,学习沈浩精神,扎根基层,为民服务,在基层这片热土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具体来说,目前,我从事计生、农组和妇联的业务工作。虽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但不管怎样,我都会尽力做好组织交代的每件事。作为计生办的主任,我会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好工作:一是做好榜样。在本单位同事面前,在村专干面前树立好榜样,做到“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凡事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带头坚决不做,工作中要身先示卒,达到作风过硬,业务精通,以自身平时良好的形象来影响人、感染人。二是主动汇报。要根据自身工作双重管理的特点,做到主动向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业务部门汇报工作,在两者之间架好一座桥梁,传递信息,沟通联系,避免撞车。三要分清主次。乡镇计生办主任工作的事务性就要求我们分清事务主次,科学安排时间,克服乱忙现象。日常工作要讲究效率,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四要争取主动。乡镇计生办主任平时要经常分析工作中涉及的人和事,随时掌握情况,解决问题,防患未然。对平时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设法在萌芽状态予以解决。五是加强沟通。乡镇计生办主任在日常工作必须讲究沟通。与领导沟通要把握时机,注意领导情绪,讲话简明扼要,让其明白;与同事沟通一定要把自已放在与其平等的位置,谈话开诚布公,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并要给同事表达的机会;与相关部门沟通一定讲明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必须要配合的理由,注意“请”字为先,力求赢得其对工作的理解。

作为组织干事,我会努力做到对事以公心,对人以常心,敢讲真话,严守组织机密,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讲究工作方法,细心做事,并且努力做到勤学、勤思、勤走、勤写。

作为妇联主席,我为用心、用情、用爱做好基层妇联的各项工作,切实维护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第3篇: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

让群众感到离不开,对干部来说是最大褒奖、最高信任,是一名党员干部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最难能可贵之处。基层干部与群众相处在一起,最有条件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能不能真正融入群众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基层干部处于生产生活第一线,接触最多的不是大项目、大工程,而是群众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这正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

群众的优势所在,群众也正是从干部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上看基层干部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党和政府是否真正代表人民利益。能不能做好事关群众利益的小事,是检验基层干部素质的“试金石”。

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是基层干部的职责所系。

凡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无论大小,只要群众有反映,都真抓实干,及时处理。这是“沈浩精神”的一个深刻启示。

第4篇: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

上窑镇窑河村党支部 杨晓光

省、市、区选派办要求选派干部深入开展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我作为一名选派干部,我被沈浩同志扎根基层群众,竭诚为民服务,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现浅谈我学习沈浩精神的体会:

一是学习他扎根农村的奉献精神。沈浩同志生前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忘我工作,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他的先进事迹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我们选派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教材。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努力在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学习他心系百姓的公仆精神。沈浩同志始终与小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赤诚的心捧给群众,把无限的爱献给百姓。村里的五保户生病住院,他自己掏钱为其治疗;村民家庭生活困难,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村民住房出现危险,他连夜冒雨动员搬迁。只有真心付出,才有衷心爱戴。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视群众为亲人,把自己当公仆,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

事、办实事、解难事,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是学习他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他被选派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忘我工作,帮助小岗村群众修公路、办企业,带领小岗村农民科学种田、发展高效农业,促进了小岗村振兴和发展,提高了小岗村民的人均收入。作为一名选派干部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敢于创新、克服困难,从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群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努力争当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四要学习他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2000多个日日夜夜,沈浩同志没有节假日,不分昼夜,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为小岗村的发展殚精竭虑,为小岗人的幸福奔波操劳。沈浩同志对工作是任劳任怨、不计回报,对个人却十分苛刻、克己奉公。他生活简朴,勤俭节约,特别能吃苦。他一心为公,清正廉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沈浩同志身上,集中展示了勤勉为公的崇高境界,体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牢记“两个务必”,保持优良传统,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就要像他那样,不计名利,不谋私利,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

第5篇: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

第一次知道沈浩是在高三那年,高考前每天都要准备语文考试的素材,作为那年最轰动的感动中国人物,沈浩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们必背的“焦点”。起初,让我想开始慢慢了解他的并非是他的事迹,而是推选委员会委员刘汉俊对他评价时的那首小诗:“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刚刚读完这首小诗,我的眼眶便已经湿润了,不禁感叹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够成为人民心中的丰碑,怎样的一个人能有这般令人动容的事迹,怎样的一个人能给人留下如此荡气回肠的绝美诗篇。

那时年幼的我并不懂得沈浩对于我这个人、这个岗位以及这片土地的意义,直至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真正去拜读了有关他的事迹的书籍才领略到了沈浩精神为何长存于世。

正式了解沈浩是在去年八月的时候,我通过了安徽省第七批大学生村官公开选聘的考试成为了这支光荣队伍中的一份子,xxx市组织部带着我们一百多名大学生村官去了凤阳县的小岗村进行村官培训。一路上欢声笑语,大家都对此次的培训之旅充满了期待,毕竟这样大规模的集体出动是不常见的,就这样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凤阳县的小岗村——沈浩书记任职的地方。

没有想象中的破败村落的样子,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康庄大道以及宏伟的石牌坊,神秘而又美丽的小岗村便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我们入住在了小岗村培训中心——小岗村大酒店,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村官培训。在此期间有很多研究沈浩事迹的专家教授向我们介绍了沈浩书记的相关事迹,还带领我们去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吊唁了沈浩的墓地,虽然时间短暂,但内心的澎湃一如我当年初次读到那首诗一般,久久不能平静。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遇到让我动容是事便会潸然泪下。以往的我在外人面前会竖立起自己坚强的一面,但在小岗村的培训期间却一度失去了控制,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一次是在观看记录电影《第一书记》的时候,当无数的村民一起按下红手印挽留他、当每个人拿着电话给他的妻子拜年、当他的女儿在电影末尾奏起钢琴曲,他在小岗这些年奋斗的过程便如胶卷一般不停的出现在我的眼前。还有一次是在他的墓前吊唁的时候,看到那么朴实的一块墓碑静静的躺在绿树之间,死后还守护着他心心念念的小岗村,一瞬间天地都为他黯然失色,他的真挚撼动了我最后的心弦。

在从小岗回来的日日夜夜中我都经常会想到《第一书记》这部电影,它为我展示了沈浩书记生前的点点滴滴。他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乡,把这里的农民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所以只要是乡亲们需要的,他就会去努力,只要是乡亲们期盼的,他就会去争取。他甚至几乎就成了一名农民,与小岗村的村民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沈浩同志用“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决心和毅力,耐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寂寞,深入基层,联系小岗村的实际探索出一条真正属于小岗的道路。

沈浩书记虽然已经离去,但他的精神长存!大学生村官深入基层工作离不开沈浩精神,带领农村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沈浩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沈浩精神。沈浩精神就如同这个时代的标杆一般引领着我们这代青年人扎根基层的梦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这样我成为了大学生村官,成为了基层工作者的一份子。

在xxx村任职已经九个月了,怀着青春的热血我努力的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绽放自己的独特光彩。正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将以沈浩书记为榜样,奋发进取,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先争优,为实现“青清净静、大美xxx”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样真正的扎根基层,才让我真正体会到艾青的那首诗——《我爱这土地》的真谛: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信息来源: xxx先锋网 日期:2015-06-30 分享到: 0

xxxxxx乡xxx村大学生村官 xxx

第一次知道沈浩是在高三那年,高考前每天都要准备语文考试的素材,作为那年最轰动的感动中国人物,沈浩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们必背的“焦点”。起初,让我想开始慢慢了解他的并非是他的事迹,而是推选委员会委员刘汉俊对他评价时的那首小诗:“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刚刚读完这首小诗,我的眼眶便已经湿润了,不禁感叹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够成为人民心中的丰碑,怎样的一个人能有这般令人动容的事迹,怎样的一个人能给人留下如此荡气回肠的绝美诗篇。

那时年幼的我并不懂得沈浩对于我这个人、这个岗位以及这片土地的意义,直至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真正去拜读了有关他的事迹的书籍才领略到了沈浩精神为何长存于世。

正式了解沈浩是在去年八月的时候,我通过了安徽省第七批大学生村官公开选聘的考试成为了这支光荣队伍中的一份子,xxx市组织部带着我们一百多名大学生村官去了凤阳县的小岗村进行村官培训。一路上欢声笑语,大家都对此次的培训之旅充满了期待,毕竟这样大规模的集体出动是不常见的,就这样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凤阳县的小岗村——沈浩书记任职的地方。

没有想象中的破败村落的样子,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康庄大道以及宏伟的石牌坊,神秘而又美丽的小岗村便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我们入住在了小岗村培训中心——小岗村大酒店,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村官培训。在此期间有很多研究沈浩事迹的专家教授向我们介绍了沈浩书记的相关事迹,还带领我们去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吊唁了沈浩的墓地,虽然时间短暂,但内心的澎湃一如我当年初次读到那首诗一般,久久不能平静。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遇到让我动容是事便会潸然泪下。以往的我在外人面前会竖立起自己坚强的一面,但在小岗村的培训期间却一度失去了控制,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一次是在观看记录电影《第一书记》的时候,当无数的村民一起按下红手印挽留他、当每个人拿着电话给他的妻子拜年、当他的女儿在电影末尾奏起钢琴曲,他在小岗这些年奋斗的过程便如胶卷一般不停的出现在我的眼前。还有一次是在他的墓前吊唁的时候,看到那么朴实的一块墓碑静静的躺在绿树之间,死后还守护着他心心念念的小岗村,一瞬间天地都为他黯然失色,他的真挚撼动了我最后的心弦。

在从小岗回来的日日夜夜中我都经常会想到《第一书记》这部电影,它为我展示了沈浩书记生前的点点滴滴。他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乡,把这里的农民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所以只要是乡亲们需要的,他就会去努力,只要是乡亲们期盼的,他就会去争取。他甚至几乎就成了一名农民,与小岗村的村民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沈浩同志用“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决心和毅力,耐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寂寞,深入基层,联系小岗村的实际探索出一条真正属于小岗的道路。

沈浩书记虽然已经离去,但他的精神长存!大学生村官深入基层工作离不开沈浩精神,带领农村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沈浩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沈浩精神。沈浩精神就如同这个时代的标杆一般引领着我们这代青年人扎根基层的梦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这样我成为了大学生村官,成为了基层工作者的一份子。

在xxx村任职已经九个月了,怀着青春的热血我努力的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绽放自己的独特光彩。正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将以沈浩书记为榜样,奋发进取,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先争优,为实现“青清净静、大美xxx”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样真正的扎根基层,才让我真正体会到艾青的那首诗——《我爱这土地》的真谛: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6篇: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小编寄语:下面是文秘114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篇一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让人们感动的,不是什么轰动性的大事件,而是沈浩把群众的点滴难处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解决到实处的件件往事,沈浩用一片真心换来了与群众水乳交融、生死相依。

让群众感到离不开,对干部来说是最大褒奖、最高信任,是一名党员干部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最难能可贵之处。基层干部与群众相处在一起,最有条件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能不能真正融入群众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沈浩在小岗村挂职工作6年,做了多少在一些人眼里属于“鸡毛蒜皮”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事,没人记得清了,能讲出来的只是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老奶奶的拐杖坏了,他不声不响从外地带来送过去;智障村民天寒衣单,他二话不说脱下大衣为他披上;村里的五保户生病住院,他自己掏钱将其送到医院;村民住房出现危险,他连夜冒雨动员搬迁…… 凡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无论大小,只要群众有反映,都真抓实干,及时处理。这是“沈浩精神”的一个深刻启示。 基层干部处于生产生活第一线,接触最多的不是大项目、大工程,而是群众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这正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所在,群众也正是从干部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上看基层干部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党和政府是否真正代表人民利益。能不能做好事关群众利益的小事,是检验基层干部素质的“试金石”。

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是基层干部的职责所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基层干部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执政基础就会稳如泰山,党的战斗堡垒就会坚不可摧。 篇二

我有幸参观了铜陵学院沈浩精神传承基地,深入学习了沈浩的先进事迹,再一次被沈浩精神所感动。作为一名基层工作的同志,我要以沈浩为榜样,努力做 “三有”组工干部。 要有情系群众的优秀品格

沈浩第一次到小岗村,要去农户家走访。村妇女主任韩巧兰听说沈浩要去关友林家,立马劝阻:“沈书记,他家老婆孩子精神都有问题,吃的像猪食,卫生条件可差。苍蝇哄哄叫,床上、锅台上到处都是。我就不去了。”韩主任心直口快。“村上人不去他家,我更要去看看到底有多难。”关友林这顿饭,沈浩吃了。不久,工匠粉刷了关家三间平房,地面打了水泥,全家办了低保手续。就这样,一个多月,沈浩把全村108户跑了两遍。”在沈浩的日记中,他引用艾青的诗句来勉励自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短短的两句诗,饱含了沈浩对小岗村的热爱,对农民群众的深情。我终于懂得,老百姓为什么要一次次按“红手印”挽留沈浩?那是因为他把小岗村当成自己的家,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作为基层组工干部,我们要学习沈浩情系群众的优秀品格,深入农村田间地头,与农民群众话家常,倾听群众掏心窝子的话,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亲人。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时刻想着为群众多办实事,处处争着为群众分忧解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拥护,成为向沈浩那样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要有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做群众工作光有感情不行,还需要真抓实干的作风。小岗村修建友谊大道,沈浩跑上跑下争取支持,终于得到帮扶资金50多万元。行动胜于千言万语,在修路的日子里,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自己当小工,扛水泥、拌砂浆,由于没有经验,用手捧水泥,手被烧烂了也没叫一声苦。凭着真抓实干的精神,沈浩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改变了“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过不了温饱坎”的困境,给小岗村民带来了希望和盼头。作为基层组工干部,我们要学习沈浩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养成雷厉风行的作风,做到知行统一,言必信,行必果。做到见事早、定位准、有主见,运筹于前,把握战机,不失时机,高效推进。要养成以身作则的作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时时处处带头示范,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实际行动作为无声的号令。 要有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

怎么让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站在改革开放30年新起点上,沈浩在思考该发展什么,突破什么?在他的带领下,小岗村制定了新农村建设规划,推进土地流转;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破解农村融资难题;扶持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创新农村人才引进机制。创新的力量改变了落后的面貌,小岗村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作为基层组工干部,我们要学习沈浩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在新常态下,组织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要适应新形势、应对这些挑战,就要求我们打破墨守成规、求稳怕乱、谨小慎微的思想束缚,克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领导让干什么才干什么”的被动服从思想,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修炼“敢破敢立、开拓创新”的锐气。要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拓宽新思路,开辟新途径,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让组织工作成为经济工作的“加油站”和“试金石”。目前,我们每个乡镇都申报了党建创新项目,我们要紧盯已经制定的目标任务,狠抓落实,探索创新,努力将申报项目打造成特色党建品牌,打造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沈浩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事业,他一串串不平凡的足迹,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沈浩走了,他留下的精神是永恒的,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篇三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是沈浩同志生前引用过的两句话。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沈浩同志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身体力行的去践行这一承诺。作为同是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的一员,我被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如今,我刚刚进入史志部门这个所谓的“冷门”单位,怎样在新的工作岗位满腔热忱的工作,怎样才能无愧于培养自己多年的党,无愧于自己入党时的誓词,无愧于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在学习沈浩同志的过程中,我认真地思考着。

学习沈浩同志,一定要坚定信念,牢记宗旨。现实中,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总是和他的所作所为联系在一起。沈浩同志之所以在农村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忘我地工作,无私地奉献,最根本的就在于他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于他始终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所从事的史志工作不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工作,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与不少部门相比,它的确是个“冷门”,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编史修志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一理想信念的支持,就不会有对史志工作的热忱,更谈不上做好工作。史志部门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和人民群众直接联系不是很多,但是,我们的工作成就却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存史修志、资政育人,靠的是我们所编纂出的史志精品。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编史修志说到底是在为人民树碑立传,是要为人民服务,所以史志工作者同样要不断强化宗旨观念。

学习沈浩同志,一定要淡泊名利,爱岗敬业。沈浩同志放弃了省城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克服种种困难,扎根农村,尽职尽责,辛勤耕耘,既不能在年迈的老母身边尽孝,也难以为心爱的妻子助力分忧,更无暇顾及年幼女儿的学习生活,沈浩同志为小岗、为群众贡献了很多,对家庭、对自己却亏欠了很多,他这种舍小家、顾大家,扎根基层、全心投入的奉献精神,生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奉献才干,努力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史志工作被人称作是“艰苦、辛苦、清苦”的“三苦”工作,对于史志工作者来说,淡泊名利就是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一切以史志事业为重;爱岗敬业,就是热爱地方史志事业,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要编纂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地方史志精品,没有“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精神是不行的。多年来,在我市史志战线上就有这样的一批老党员、老干部,他们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甘于清苦,淡泊名利,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做好编史修志工作,集中地反映了史志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态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弘扬这种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沈浩同志,一定要务实创新,不断进取。新时代最鲜明的特色是与时俱进。沈浩带领小岗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让小岗村焕发出新的活力,创造了“小岗速度”。我们史志工作者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存真求实,苦干实干,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史志工作虽然不像经济工作那样讲求速度,但同样要求不断突破传统,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坐得住”,又要“放得开”,用沉稳的态度“努力治史”,用开放的胸襟“开门办史”,实现史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沈浩同志,一定要团结协作,争创佳绩。团结出成果。沈浩同志用极短的时间,把小岗村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团结在身边,一心一意干事创业,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和认可,成为促进小岗村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从史志工作来说,每编纂一部著作,开展一项专题调研,进行一系列宣教活动,无不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一个或几个人不可能顺利完成,因此团结协作尤为重要。既要在史志部门内部搞好团结,不争名,不逐利,调动广大史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完成编修研宣各项任务;又要对外搞好团结协调,争取全社会对史志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努力创造史志工作的良好环境。我们市史志办正在进行新一轮机构改革,党史、方志成为一家,大家更应该讲团结、讲奉献,以良好的工作作风,以一流的工作成绩向市委市政府汇报。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沈浩同志虽已永远离我们而去,我们学习沈浩精神却刚刚开始。编史修志是一件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大业,我们史志工作者要像沈浩同志那样,紧跟时代步伐,忠诚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党和人民的史志事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在“冷部门”中“干热活”,“出硬货”,把编修出服务当代,垂鉴后世的史志精品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

上一篇:高三百日冲刺讲话下一篇:心态决定你的幸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