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调研报告三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活动调研报告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调研报告1

民政部门站在服务广大民族群众的最前沿、处在服务广大民族群众的第一线,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服务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调研报告,希望您喜欢!

为了全面掌握民政部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开展情况、深入挖掘民政部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典型经验、认真梳理本部门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存在的问题,根据县民族团结进步相关文件的具体要求,我局专项调研组于5月22日-31日,深入各乡镇,采取听取汇报与座谈交流相结合、实地走访与归纳问题相结合、提炼亮点与征求意见相结合等方式,对民政部门团结进步工作进行了调研。具体报告如下

一、民政工作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体现的情况

1、重视有高度。民政上下层面,下到下属事业单位、窗口对我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都十分重视,把该项工作纳入了重要工作议事当中,都把该项工作作为民政一项重要任务来狠抓落实,同时健全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了相关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为更好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奠定了基础。

2、安排有力度。我局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机融入到各居委会、各社区、各下属事业单位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中,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安排。在此基础上把民政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安排部署与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维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效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政务公开紧密结合起来,与窗口单位的常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层层安排的良好格局

3、宣传有广度。各下属事业单位、各窗口单位深刻认识到在服务中体现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性,有效强化将民族团结纳入创先争优范围的自觉性。为进一步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充分尊重各民族特点和风俗习惯、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特殊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服务有亮度。本部门窗口单位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与常规工作紧密衔接,尽最大程度为农牧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和满意的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深。个别地方、个别窗口下属事业单位对民族团结进步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以至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该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务虚情况,同时也造成了只做表面文章,只耍花拳绣腿的不实问题

2、工作落实不到位。受服务水平所限,使有关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稳步实施,在一些地方或一些部门还存在一些障碍和瓶颈。

3、工作思路不开阔。综合而言,个别科室、个别下属事业单位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还存在创建思路狭隘不够开阔的问题。

三、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是从宣传教育入手。进一步加大民族宗教政策、风俗习惯知识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的宣传力度。二是从服务规范入手,督促各科室进一步做到办事内容公开化、办事流程简单化、办事程序规范化、办事效率快捷化,切实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能。三十从学习观摩入手。建议选择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先的单位组织学习,现场观摩,做到观摩学习与经验交流相结合、总结经验与借鉴提升相结合。

活动调研报告2

根据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方案的统一部署,及时成立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工作组织,深入到各独贵龙,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广泛征求广大牧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梳理后,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位于木北部,毗邻达来诺日湖,303国道从境边通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全共辖7个独贵龙,共有235户,人口1090人,劳动力460人。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31名,其中流动党员3名。共有草牧场41万亩,已围封的28万亩,2009年6月末家畜存栏2万头(只)。几年来,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达里湖旅游景区发展生态经济,保护草原植被,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实现资源转化增值,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实现了牧民增收,2009年人均收入1.1万元。

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草畜矛盾。**是以外延数量型增长方式为主的头数畜牧业,加之多年的干旱,过渡的放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牲畜数量逐年递增,对草牧场实行掠夺式经营,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但仍然补不足日益严重的草场退化速度,草畜矛盾日趋突出,继续走头数畜牧业的路子难以为继。

2、经营管理粗放。表现为饲草品种单一,饲草料消耗高,报酬低,牛、羊育肥数量少,品质低,牲畜出栏集中,且多年喂养后才出栏,这就加大了投入成本,育肥出栏的极少,和每天需要鲜肉的市场很不协调。

3、牧户居住分散,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住宅建筑布局零乱,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难度大,居住环境与小康水平有一定差距。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很突出,养老问题主要以子女赡养为主,导致个体化差异严重,缺乏稳定、长效的社会化保障体系。

4、人畜饮水不能满足牧民和畜牧业的需求,引水管道等设备已经老化,人畜饮水供应不足,影响了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不能适应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需求。

5、畜群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集群优势。牧民养畜多而杂,不专一,基础母畜、育成畜、后备母畜及良种畜的比例不尽合理。

三、解决矛盾的办法和发展方向

1、立足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世界地质公园八大园区之一的达里湖景区位于该,达里湖景区假日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旅游日益兴起,受旅游业拉动使当地成了极为宝贵的旅游圣地,依托丰富的旅游和牛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奶制品、旅游纪念品等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力度,把草原旅游资源与草原文化相结合,给当地牧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快速发展。

2、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实现草原永续利用。通过建设饲草料基地、季节性休牧、湿地保护、草场改良等措施,对退化草原进行治理与合理利用,提高草地生产能力,促进牧民增收。

3、进一步发挥畜牧业资源优势。发挥畜牧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种畜繁育和草业基地建设规模,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畜群周转,提高出栏率。

4、发展合作组织,提高产业化程度。通过政府扶持、能人带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建设肉牛、肉羊协会,通过产前订单、产中协调指导、产后统一销售加工,提高牧民生产、经营、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活动调研报告3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指南,也是解决水利事业发展过程中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的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基层水管单位,如何把思想认识统一厅党组、处党委的决策上来,把工作的精力真正集中到水管单位的的实际工作中,促进我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与水利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建设符合科学发展的现代水利、科学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水利。

1、提高思想认识,把科学发展与水利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水利工作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否把握科学发展观、思路是否正确、眼界是否宽广、工作是否创新,决定了我们能否把科学发展与水利事业联系起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调整治水思路,把握水的自然规律,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确立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不断提升水利服务发展能力。我们要充分认清新时期、新形势、新特点,准确把握新任务,在查找差距中更新思维,克服自满情绪,克服固步自封,克服因循守旧,努力改变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上来,进一步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努力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在实践中创新管理理念和领导方法,扎实推进我处工程管理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单位的和谐氛围。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对于基层水管单位来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为水利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江都闸管理所职工较多,职工业务素质相差大,职工业务的专业又多,平时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要实现单位的和谐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为此,我们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是倡导文明新风,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人才是一个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处是“全国文明单位”,又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就更应该重视对职工的文明教育和培养。因此,我们应当在全所范围内大力倡导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在单位内部形成人人学文化、学业务的氛围,不断促进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单位内部的和谐氛围。

二是关心职工生活,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我们要做到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时时处处想到职工、关心职工,特别是要及时解决在外施工的职工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每一个职工都能安心、积极努力地为单位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是要不断完善内部考核奖惩机制,保持单位发展的活力。为了提高单位的工程管理水平,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充分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不断保持单位的发展活力。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不断完善单位内部的考核奖惩制度,奖勤罚懒,实现职工的收益与责任、收益与贡献挂勾,才能真正实现单位可持续地发展。

科学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我们将继续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使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高,把握和实践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以解放思想引领实践创新,把科学发展与水利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建设符合科学发展的现代水利、科学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水利。

上一篇: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应急管理物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