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价值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 现阶段该疾病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为体外冲击波取石术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以及常规的切开取石术, 然而, 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来说, 这些临床治疗方法无法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 以及微创技术的逐步普及和应用, 微创手术治疗已经被逐渐引入了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该研究以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以该院收治的6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实验对象, 其中, 男性34例, 女性26例, 患者年龄范围在23~75岁不等, 平均年龄为 (48.5±1.2) 岁。所有患者经过CT、逆行造影、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平片和B超等临床检查, 均确诊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其中有28例患者曾接受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但未取得显著效果。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

1.2 病例入选标准

KUB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输尿管结石位置在L5之上, 结石在该位置上停留时间在2个月以上, 且结石的横径大小在10 mm以上;IVU造影剂无法穿过结石, B超检查结果表明, 患者的肾盂分离程度在1.3 cm以上, 而且患者有过发热史。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手术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为:患者以侧卧位, 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腰背部取直切口, 或在十二肋下取斜切口, 进入患者的后腹腔, 在患者腰大肌前部找到输尿管的具体位置, 找到结石, 同时用阑尾钳将结石近端的输尿管固定好, 将输尿管切开, 取出结石。若患者由息肉, 还要同时将息肉切除, 在输尿管内设置6F双J管, 用5-0可吸收线将切口缝合, 在腹膜后方放置引流管, 再将切口完全缝合。

实验组患者接受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 具体手术方法为:患者以侧卧位, 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肋缘的2 cm处将骶脊肌外缘切开长约2 cm的切口, 将腰背筋膜完全分离。腰背筋膜切开后, 先将腹膜用手指扩出一腔隙, 再把水囊扩张装置置入患者后腹腔间隙, 充气或注水400 mL, 持续约5 min后排出, 然后置入长约12 mm的穿刺套管, 并注入保护气体, 将气压设置在15.55 kPa左右。在患者腋中线髂嵴上缘取1 cm的切口, 将10 cm长的穿刺套管插入, 置入腹腔镜。将输尿管游离出后, 用无损伤钳在结石处将输尿管夹住, 从而避免结石返回肾盂, 用氩气刀尖在结石上插人输尿管, 若有触石感, 则用针状氩气刀尖将输尿管壁挑起, 行1 cm的切口, 取出结石。最后, 用4-0无创可吸收线将切口缝合。在输尿管缝合前, 在腹腔镜辅助下置入双J管, 若缝合处无漏尿且创面无渗血, 则再置入引流管后将切口缝合。术后行常规的临床治疗, 并置管5周。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用χ2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 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

2 结果

经过治疗,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 其中,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 以前临床上常使用开放手术进行治疗, 但治疗效果有限,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逐渐受到了临床医学工作者的关注, 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显示,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且术后恢复速度更快, 无较明显的临床并发症, 只需实施一次手术即可将结石完整取出, 该治疗方法还具有恢复快、出血少、创伤小等十分显著的特点。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适应症基本相同, 其中,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主要临床禁忌为有既往后腹腔粘连或腰部手术史的患者。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操作过程中的主要难点是结石段输尿管位置的确定。笔者的体会是, 手术操作者要了解腹腔镜下腹膜后间隙的基本特点, 以后腹壁腹膜交界处、肾脏下极及腰大肌之间的界线为判断的标志, 将肾周筋膜打开, 直接在肾下极到肾门之间部位将扩张的输尿管或肾盂分离出, 并沿着输尿管向远端分离就能够准确定位结石段输尿管的位置。在手术治疗过程中, 手术操作者要注意防止结石发生上移, 且动作要轻柔仔细, 从而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该次实验结果表明,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操作安全等特点, 是一种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价值。方法 该次实验以该院收治的6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实验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34例接受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26例接受开放性手术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该次实验结果表明,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操作安全等特点, 是一种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 丁立.3种内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前遁形结石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 2010, 14 (21) :222-223.

[2] 刘余庆.微创经皮肾镜与后腹腔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比较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9, 9 (7) :626-627.

[3] 赵国防.三种不同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探讨[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2010, 4 (5) :397-398.

[4] 徐晓峰.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3种微创术式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 23 (8) :856-857.

[5] 刘余庆.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27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9, 24 (10) :1445-1446.

[6] Goel A, Hemal A K.A prospective un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retroperitoneoscopie and open uretuerolithotomy[J].Upper and mid-ureteric stones, 2001, 23 (14) :105-110.

上一篇:道德重塑期平面公益广告的创意与表现下一篇:桥梁工程施工监理中沟通管理的应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