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使用

2022-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标点符号的使用

出版物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乱象及破解路径探析

摘要:在现代出版物中,标点符号无所不在,作用巨大,标点符号用法也被上升到国家标准的层面进行规范。但由于标点符号用法作为国家标准推广时间短、对标点符号存在认知偏差、标点符号用法在制度和行业层面缺乏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出版单位受市场冲击漠视标点符号规范以及对标点符号缺乏理论研究等,人们对标点符号的学习、研究与应用远不如对文字那样重视。出版物中标点符号存在种种使用乱象,这势必影响到祖国语言文字使用的纯洁性。针对标点符号使用失范的现象,尝试提出五条破解路径,即规范使用标点符号要取得社会认同、制度认同、行业认同、管理认同和理论认同。

关键词:出版物;标点符号;乱象;破解路径;认同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对标点符号的定义为: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这个定义清晰地表明了标点符号的性质、功能和作用。但是,在社会生活中甚至在出版领域,很多人对这个定义的理解却失之于偏颇,如把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曲解为标点符号是“文字的附属品”。再加上普遍存在的对标点符号历史的认知偏差,对标点符号功能和作用的误解,对标点符号运用的规范性和灵活性的僵化认识,以及目前《标点符号用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滞后性、不适性,标点符号的应用和发展面临种种严峻的问题,并表现出一系列的使用乱象。出版物是标点符号运用的重要载体,对标点符号的实际应用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因此,关注、研究并破解出版物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乱象,对于正确认识标点符号、推动标点符号的规范与发展,进而规范祖国语言文字,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出版物中标点符号使用的种种乱象

在现代文稿、出版物和社会交际的各种书面材料中,标点符号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可是人们对标点符号的学习、研究与应用远不如对文字那样重视,这在语文教学、写作、翻译、编辑和新闻出版工作中都有所表现。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据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多次进行的全国性书报刊编校质量检查结果,出版物上的标点差错率远远高于错别字或其他任何一类差错。综合起来,出版物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乱象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一)违反国家标准规定和行业规范使用标点符号的错用现象

违反国家标准规定和行业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是标点符号使用乱象最主要、最突出的表现。有研究者指出,标点的差错无非是:第一,不应该用标点的地方用了标点;第二,应该用标点的地方没有用标点;第三,应该用那种标点却用了这种标点;第四,标点应该放在那儿却放到了这儿。这个观点具有高度概括性。由国家语委厉兵老师执笔的《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见《新闻出版报》1997年4月9日第3版)第12条、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研究委员会1998年9月28日发布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第2条均规定:“标点符号正误的判别,以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为依据。”《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第36条还规定:“标点符号的使用,有正误之分和优劣之分。……评判时应严格要求,不可降低标准。”该认定细则第38条还对几种不应该错但又极容易错的标点符号使用情况进行了逐条说明,并再次指出“须严格把关”。

虽然要求严格,但是,对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出版物中错误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依然比比皆是。比如,按照规范,全句不是疑问句,虽然有疑问词,句子末尾也不能用问号;句子并列成分中又有另一层次的并列成分时,不能一概用顿号,否则会混淆结构层次;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被分号分隔的分句中不能出现句号,分号不能用在单句中;引语被当做完整独立的话语来用时句末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引语被作为作者的话的组成部分时句末标点应放在引号外面;引号要外双内单;括号里的话如果是注释句子里的某个词语,括号要紧贴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省略号不得与“等”或“等等”并用。但是,随手翻开一本出版物,违反以上规范的情况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至于不该停顿的地方用了逗号而该停顿的地方却没有逗号,破折号和省略号断开分居一行之首或一行之末,将破折号排成“——”,破折号与连接号混用,把英文名字中的间隔号误为顿号,序号后面乱点标点,出现类似“’97年度”的写法等情况更是大量存在,甚至还有一段文字不分情况均一逗到底的情况。

以上种种标点符号的错用是最基本的差错,但就是这种最基本的差错,却堂而皇之出现在各类公开、正规的出版物中,出版物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乱象由此可见一斑。

(二)根据个人臆想随意添加、减少甚至“创造”标点符号的乱用现象

标点符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不同的需要和情感表达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是符合标点符号运用要求的。但是,有些作者常常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想,随意添加、减少甚至“创造”标点符号,而编辑在文字处理过程中或者出于“尊重作者的个性情感表达”,或者由于自身对标点符号的业务知识掌握不够,不进行任何处理,结果造成出版物中出现了一些很奇怪的标点符号,令人捉摸不透。比如,省略号的形式为“……”,6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如果是整段文字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12个小圆点来表示。但是,有的出版物中竟然出现了“………”,9个小圆点,实在搞不清楚这算什么符号。另外,为了突出强烈的感情中兼有疑问的语气,可以将叹号与问号并用,出现“?!”的形式。但是,一些出版物中竟然出现了“?!?”或者“!?!”的形式,这种复杂的表达方式既令人匪夷所思,又影响读者对语句的正确理解。另外,还有的作者为了表达强烈的疑问,连用数个问号。问号就是用来表达疑问的,一般来说,用一个问号足矣。三个问号连用的情况出现,也可以视为问号的一种特殊用法。但是,四个甚至更多个问号连用,就让人难以理解了。难道问号的连用数量与疑问的程度成正比?如果这样,那到底多少个问号连用才能够表达最强烈的疑问呢?

(三)受英文标点符号的影响产生的中英文标点符号的混用现象

中文标点符号虽然吸收了很多英式标点符号,但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标点符号体系。从形式上看,有些标点是中文标点符号所独有的;有的标点虽然中英文形式差别不大,但用法上却存在一定的区别。比如,中文的句号是“。”,而英文的句号是下圆点“,”。英文没有中文的顿号,表示并列词、句之间的短暂停顿也用逗号,而中文逗号、顿号用法有明显区别。中文的省略号是两个三连点,而英文的省略号是一个三连点“…”。英文的连接号用“,”(占1/4个汉字长),而中文的连接号有一字线、两字线、半字线、浪纹线等多种形式。英文无间隔号,而中文的间隔号是中圆

点“·”。但是,随着国际化的发展,众多的英语学习者潜移默化地受到英文的影响,不仅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上掺杂着英文的痕迹,在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书写上也可看到英语标点符号的印记。这种对于文化和语言异化现象的过度包容态度必然会反映到出版物上,造成出版物中中英文标点符号的混用现象,进而影响中文标点符号体系的纯洁性。

二、标点符号使用乱象的原因探析

目前出版物中存在的标点符号使用乱象具有非常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标点符号的误解,是造成标点符号使用乱象的社会性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对标点符号的误解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误把标点符号当“舶来品”。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标点符号是“舶来品”,是从外国移植过来强加给国人的,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东西,因此从内心深处不愿意承认其地位。二是误把标点符号当“附属品”。作为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标点符号只出现在书面语中,在口语中不会存在标点符号。这就使一些人产生了误解,认为标点符号只是文字的“附属品”,是“支流”,不值得重视,且古人不用标点符号也一样读书。三是误把标点符号当“休闲品”。由于对标点符号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足,一些人把标点符号当做文字的点缀来用,当做“休闲品”,运用时有很大的随意性,甚至娱乐化使用。

(二)标点符号用法的国家标准只有原则规定,缺乏实施细则,行业规范又推广乏力,是造成标点符号使用乱象的制度性原因

标点符号的使用要以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批准、1996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为标准,符合该标准的即为规范用法,不符合该标准的即为不规范用法。但是,此标准中关于标点符号的“用法说明”比较粗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或复杂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标点符号该怎么用,查阅《标点符号用法》,找不到答案。而且用法中只提到了常用的16种标点符号的原则性解读,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远远不止这16种。关于标点符号的行业规范也存在诸多争议,多为专家见解,且见仁见智,在推行过程中阻力重重。

(三)出版单位对标点符号规范的漠视以及编校人员的职业技能素养欠缺,是造成标点符号使用乱象的现实性原因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出版业竞争的加剧,出版物种类越来越多,发行量越来越大,运作周期越来越短。在市场的压力之下,一些出版单位产生了“校对不产生效益、不创造价值”的错误观念,对校对工作非常漠视,校稿出来之后,只是安排人员简单看一看然后再过一遍校对软件就了事,对标点符号更是漠不关心,认为其无关大局。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一些编校人员逐渐“转型”,把精力都放在策划选题、筹划经营上,基础编校技能日渐边缘化,编校人员对一些标点符号差错既不愿意看,也看不出来。

(四)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在编校质量检测中缺乏对标点符号应有的严格检测,使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丧失最后一道监督防线,是造成标点符号使用乱象的管理性原因

各地新闻出版部门每隔一定时间都要组织专家对出版物进行编校质量抽查,从笔者了解到的结果看,关于标点符号的差错,最终认定的极少。笔者拿到一份某省2005-2006年度社会科学期刊编校质量抽查评比差错表,其中列举了全省89种期刊的约400处编校差错,包括文字、词语错误,语法错误,知识差错,数字用法不规范等,其中列举的标点符号错误仅有2处,均为非常明显的低级差错。那么,是不是标点符号差错真的相比较其他方面的差错如文字、词语方面,语法修辞方面,比例就是非常小呢?显然不是的。随手翻开一本书刊,都可以很轻易地发现其中的标点符号错用乱用情况。退一步,即使认定差错了,对属于标点符号差错的扣分也微乎其微。《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第37条规定:“标点差错不论类型是否相同,每处均扣0.5分。”而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颁布实施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有了新规定:“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1个差错。”“破折号误为一字线、半字线,每处计0.1个差错;标点符号误在行首、行末的,每处计0.1个差错。”如此惩罚,怎能引起出版单位的重视?事后监督的失之于软,造成保障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最后一道关口崩溃。

(五)对标点符号的研究相对薄弱,理论探讨迟缓、滞后,是造成标点符号使用乱象的理论性原因

人民出版社编审林穗芳曾指出:标点属于书面语研究最少的领域之一。尽管没有人否定标点有学,但……就是找不到“标点学”。标点问题有时放在文字学或语法修辞里面顺带讲解。标点的用法与理论研究属于什么学科,在语文界存在不同的看法。更严重的问题是,理论研究的缓慢和滞后直接影响到标点符号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出版工作中的应用。

三、破解标点符号使用乱象的路径选择

综合以上研究情况,结合实际工作,笔者认为,破解标点符号的使用乱象,需要通过各种努力达成以下“五个认同”。

(一)正确认识标点符号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继承并弘扬祖国优良传统文化,规范祖国语言文字,使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得到社会认同

目前,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标点符号的种种误解中,对标点符号的历史存在误解的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到标点符号的社会认同。四川师范大学管锡华教授在全面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结论:从起源来看,世界上现存最早最丰富的文献文字即是中国殷商时代的汉语甲骨文,而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标点符号,因此,汉语的标点符号起源最早。先秦是古代标点符号的萌芽期,两汉是古代标点符号的发展期,魏晋至唐五代是古代标点符号的保守期,宋元明是古代标点符号的成熟期,有清是古代标点符号的拓展期。在新文化运动中,1919年,以钱玄同为常驻干事的“国语统一筹备会”吸收英式标点符号,向当时的北洋政府教育部提出了一个《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次年由政府公布推行。这便是新式标点符号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经三次修订,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汉语的新式标点符号是在汉语古代标点符号自身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式标点符号亦有许多在古代就已经出现,如句号、逗号、顿号、括号等。中文标点符号虽然吸收了一些英式标点符号,但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套独立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标点符号体系。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表示语言的停顿和句子的语气,标明词语的性质,还可以细致地体现语言结构的层次性,使书面语言表意准确,便于阅读理解。同时,标点符号的恰当运用还可以获得多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如突出语意重点,调节语言节奏,辅助情态的表达,使语言更为形象生动等。陈望道在《标点之革新》一文中说:

“标点可以神文字之用。”郭沫若认为:“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沸羹集·正标点》)吕叔湘、朱德熙也说:“每一个标点符号有一个独特的作用,说它们是另一形式的虚字,也不为过分。应该把它们和‘和'‘的’‘呢’‘吗’同样看待,用与不用,用在哪里,都值得斟酌一番。”(《语法修辞讲话》)这些论述都说明了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标点符号除了具有使语言准确明晰的表意功能之外,还具有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功能。作为与文字同等重要的标点符号,与文字一起构成了书面语,而不是文字的附属品。当然,近代中文标点符号从创造、改进到增补、定型,经历了逾百年的时间,但标点符号用法作为国家标准来颁布,却不过是十几年的事情,因此,对标点符号缺乏认知有一定的客观原因,规范使用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这绝对不能成为我们漠视标点符号甚至娱乐化使用标点符号的借口。毕竟,这是事关继承和发展我国优良传统文化、规范祖国语言文字的大事。对标点符号理应上升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只有如此,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才能取得社会认同。

(二)依据国家标准制定标点符号用法的实施细则,使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得到制度认同

目前,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已经推行了十多年,在社会上尤其是出版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是,作为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虽然具有国家意志和法律地位,但篇幅简省,它只能对标点符号的用法作原则性的规定,而语境是千变万化的,语言组合丰富多彩,标点符号使用起来往往呈现出复杂性和灵活性,总要遇到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具体情况,标准没有也不可能对各式各样的情形都做出具体回答,这就造成了原则性规定与实际操作使用的矛盾冲突。另外,国家标准中只列出了16种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说明,而标点符号在实际使用中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为了使《标点符号用法》更具可操作性,更具有应用价值,减少实际操作使用中的错用、乱用、混用现象,笔者认为,应尽快抽调有关方面的专家和业界权威,制定一套配合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实施细则”。这个细则应在国家标准用法的原则指导下,突破目前仅有的16种常用标点符号,吸收目前社会上尤其是出版界经常使用的标点符号,并结合实际,对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进行补充、细化说明。实施细则至少应得到出版界的认可,并作为“次国家标准”在语文教学、写作、翻译、新闻出版等工作领域推广使用,使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有制度可依,得到制度认同。

(三)充分重视标点符号规范在出版物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编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使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得到行业认同

针对目前标点符号规范使用意识在出版界逐渐淡化的倾向,应努力提高出版单位和出版编辑人员的“标点符号使用质量”意识。出版编辑人员应认识到,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是自己的职责要求,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同时,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质量是出版物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标点符号误用而害意,影响读者阅读,影响出版质量,影响出版物的市场认可,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出版单位的决策层、管理层,应站在模范遵守国家标准、传播祖国优秀文化、在市场竞争中“以质取胜”的角度,去看待标点符号在出版物中的规范使用问题,认识到不讲质量、对读者不负责任的出版单位,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精神产品,不可能赢得读者的信赖和支持,当然也就不可能赢得市场。要树立“规范使用标点符号也产生效益,也创造价值”的观念,强化对出版物中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并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增强出版从业人员尤其是编校人员的质量意识,提升编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使编校从业人员成为规范使用标点符号的主导者、倡导者、引导者和表率。另外,从技术角度讲,现有的校对软件可以校对出关于文字方面的“硬伤”,但由于标点符号使用的灵活性,靠校对软件来校对标点符号目前还不具有可靠性,标点符号仍然主要依靠人工校对。这也对编校人员的标点符号编校业务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规范使用标点符号非常有必要而且必须得到出版行业的认同。

(四)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在出版物质量检测中强化对标点符号的规范意识,加大对错用标点符号的惩戒力度,使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得到管理认同

加强对出版物的质量管理,达到出版物无差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同差错作斗争永远是出版编辑人员的职责,将差错控制到最低限度是每一个出版编辑人员和出版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强化监管职责,建立健全质量检测制度,加强对出版物编校质量的监督管理。要强化激励和惩戒措施,加大激励和惩戒力度,实行对优质出版物进行保护和编校质量排名末位退出机制,促使出版单位有效降低差错率,提高出版质量。在组织对出版物编校质量进行检测评比的过程中,要摒弃弱化标点符号检测的倾向,对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问题作出专门说明,制定操作性强的扣分标准,并适当加大对错用标点符号的惩戒力度。对标点符号的差错,要敢于认定;对于认定的标点符号差错,要敢于扣分;对于扣分的结果,要敢于向社会公布。笔者认为,标点符号差错的扣分标准仍应参照《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中的有关规定。一定要把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计分比重放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线上,每处标点符号差错只扣0.1分且全刊(书)最多计0.5个基数差错的惩罚措施实在很难与标点符号在书面语中的地位相匹配。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只有在出版管理方面得到认同,方能使出版单位有效规避标点符号使用差错,使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

(五)加强对标点符号用法与规范的研究,使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得到理论认同

标点符号研究的缺乏和滞后是造成目前标点符号使用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兰宾汉指出:“人们对标点的研究相对薄弱,有关标点的论著比起字词、语音、语法等方面的论著要少得多。”这种状况直接导致标点符号使用缺乏理论支撑。因此,加强标点符号的理论研究,为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提供理论指导,成为破解标点符号使用乱象的重要路径选择。当前,一些专家、学者和出版从业者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标点符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杨权在其著作《出版物标点符号用法规范》中除了论述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之外,还讨论了尚未为国家标准所确认而早已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在出版物普遍使用的17种“非正式”标点符号,如虚缺号“口”,隐讳号“×”,示亡号“口”,象声号“……”,斜线号“/”,省年号“’”等。兰宾汉在其著作《标点符号运用艺术》中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艺术进行了探讨,指出标点的使用有规定性的一面,还有灵活性的一面。标点符号的规范化、标准化并不排斥使用中的灵活性与变通性。林穗芳在其《标点符号学习与运用》一书中指出,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并非文字的组成部分,任何现代字典都不把标点作为字来看待,有必要把研究标点的学问——“标点学”看做语言学研究领域中自成一类的独立学科,与语音学、文字学、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等并立。郭攀在其《20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研究》一书中对20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状况进行了描述和解释,并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研究和创新。以上这些探索对推动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当前,有必要组织研究力量对标点符号的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并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以推动标点符号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在理论上得到认同。

参考文献:

[1]林穗芳.标点符号学习与运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前言1.

[2]周麒.出版校对培训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66.

[3]兰宾汉.标点符号运用艺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6.62.

[4]杜维东,陈瑗,杜悦.现代校对实用手册[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100.

[5]陈珊珊.信息时代的中文标点符号——危机与应对[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5):61-62.

[6]黎洪波,利来友,彭匈,陈勇辉.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修订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6.

[7]林穗芳.标点符号学习与运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前言1.

[8]管锡华.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2.序1-3.

[9]兰宾汉.标点符号运用艺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6.前言1-2.

责任编辑 宋淑芳

作者:李军领

第2篇:重庆市高校官网标点符号使用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针对重庆市本科高校校园网标点符号错误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重庆文理学院校园网文字资料,分析校园网标点符号使用中存在的常见错误并进行原因思考。调查结果表明校园网标点符号使用中存在的失误类型主要有:顿号误用,逗号、分号、顿号使用不当,序次语之后的标点符号误用,冒号误用,括号误用等。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设计中对标点符号的重视不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意识不强、“信息时代”的影响等。

关键词:校园网标点符号 误用 原因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标点符号虽然在书面语中起着重要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被认为书面语的副产品。标点符号在人们生产生活、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等各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最新版《标点符号用法》进一步详细、明确地规范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但在现实中标点符号仍然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重庆本科高校官网作为本校对外宣传、对内进行各项消息通知的一个重要平台,起着相应的重要的引导作用,其标点符号的使用也应正确规范。本项目主要是针对重庆本科高校校园网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进行的调查纠正,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校园网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一)顿号误用

在出现标点符号错误的通知中,经常出现书名号之间加顿号的情况,出现这种顿号误用的情况在所有的错误中比例约占26%,如下图所示:

(二)停顿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逗号、分号、顿号都是用于表示停顿的符号,可是这三者之间也最容易出现混淆。逗号表示停顿时间长,顿号表示停顿时间短,而分号多用于复句之中分清句子的层次。在网络中使用文字时,人们往往不会注意这些细节,只要停留就用逗号,因此容易出现错误。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教育学博士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后应为顿号,博士生导师后应为逗号而不是分号。

(三)序次语之后的标点符号误用

序次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多用于书面语言里,方便人们理清思路,分清条例框架。在校园网络的学术活动这一板块中出现的次数较多,所以在这一板块中发现的错误也较多,约占比25%。

在调查过程中,序次语后的标点便很容易出现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把“1.”写成“1、”。如下图所示:

(四)冒号误用

冒号提示范围,无论大小都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应避免冒号涵盖范围过窄或过宽。如下图所示:

在该句中,提示性话语应是咨询电话,因此冒号后的话语应是电话号码,“李老师”三个字与提示性话语不一致,范围扩大。应去掉“李老师”或为“李老师”加上括号,或另起一段写明联系人是李老师。

二.对校园网中出现标点符号误用情况的思考

(一)标点符号使用能力较弱

人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较弱,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标点符号的相关知识了解得少。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于学习,我们在校园中并没有认真地学习过标点符号,通常是只学习了皮毛,对于标点符号的内涵并没有仔细分析,只是匆匆带过。这也就体现出人们对标点符号的基础知识了解太少。

(二)不够重视标点符号的作用

虽然我国有相关的学者对标点符号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也有一些相关的文章期刊,但是研究范围却极少涉及到我国各个高校的校园网站这个板块,在中国知网上能够查找到相关资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以看出,在高校校园网站标点符号使用现状这一板块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从学生方面来看,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不太会注意到标点符号的使用,而学生通常只是觉得在写作的时候才会用到标点符号,对标点符号的使用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系统地使用标点符号,因此也没有系统的标点符号的知识。教师往往也容易忽视教授学生对于使用标点符号的知识,因为教师会认为学生从小就积累了使用标点符号的知识,并且认为标点符号无关紧要,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慢慢体会和积累,便会忽视对这一板块的教授。久而久之,教师以及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也不再那么清楚了。学校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地方,学校方面不重视,学生教师方面不重视,为社会培养的人才便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人们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不重视已经形成了一种隐性的趋势了。

(三)“信息时代”的双刃剑

在重庆文理学院出现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内容中,绝大部分是来自于网络可以查找到的资料,如百度百科,那么就很有可能是网站负责人补充资料时直接在网络上复制粘贴,没有认真检查粘贴下来的内容,导致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其次,在网络上的数据、资料、新闻等信息都是区别于手寫的电子版,大多由键盘打出来,人们不动笔只需要轻轻一点,方便快捷。可这也造成了现代人提笔忘字的情况,字都还没记住,怎么会去注意标点符号呢?

(四)计算机键盘文字输入的原因

标点符号问题的产生来自于计算机键盘文字输入。GB1988--80《信息处理交换用的七位编码字符集》(ASCⅡ码字符集)用于诸如阿拉伯数字、拉丁文字符等非汉字字符输入(西文状态输入);GB 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主要用于汉字字符输入(汉字状态输入,一个汉字字符为两个西文字符宽度)。现代汉语除汉语字符外,允许使用非汉字符号,图书著录亦如此。由于汉字字符和非汉字字符两个字符集都有标点符号,而个别标点符号很相似,如果在汉字录入时使用了GB1988--80字符集的非汉字标点符号,或在阿拉伯数字、拉丁文字等非汉字字符输入时使用了GB2312--80字符集的汉字标点符号都会造成标点符号的混乱。

另外,书目数据录入人员的一些错误标点符号组配习惯也会带来字符的形式差异问题。在建立书目数据库前,制定书目数据库文献著录规范,统一标点符号录入的方式,是提高数据库数据质量的一项基础工作,有利于提高数据库文献检索效率。

三.提出建议

高校校园网与中国当代大学生密不可分,对大学生有引导和感染作用,更应该重视对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确保正确和规范。

(一)明白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有一个经典的句子可以表现出标点符号的重要性,那就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之后,就可以有9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简单举两个例子:

第一种: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第二种: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在以上的例子中,标点符号一个小小的变化,就可以改变句子的结构,使之呈现出不同的意思,可见标点符号在表达上的重要作用。

(二)引导人们学习相关知识

明白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人们要学会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知道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才能严谨和端正态度。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加强语文教师的标点符号使用水平。现代人们的知识储备大多来源于自身实践和校园学习,尤其是人们的学生时代的求学阶段更是一段难得难忘的学习时光,因此,如果在人们的学生时代就增强正确使用标点的意识,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往后误用标点的情况,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的配合和努力。其次,师者循循善诱之,引导人们学习相关知识的主体是最合适不过,语文教师的标点符号水平必须引起重视。

(三)培养复查标点的习惯

光有正确的认识和知识还不够,在学习了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之后,我们还应该在日常的文书工作中养成复查标点的习惯。在写作中有时我们并不能及时感知使用的标点符号是否符合表意需要和标点规范,而电脑录入更可能由于输入法、引用的复制粘贴等情况出现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当。因此,养成复查标点的习惯便于人们及时纠错,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有推动作用。

(四)举办相关实践活动

近几年,我国对中华古典文化的传承愈加关注和重视,比如各种各样的古诗词竞赛,汉字英雄比赛,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宣传,同时也在人们的意识上敲响了警钟,督促着人们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学习。因此,多多举办相关的实践活动,对于帮助人们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本科高校校园网标点符号错误使用情况的分析和研究调查,研究了重庆市本科高校校园网标点符号错误使用种类并分析了原因。结果发现,校园网标点符号使用的失误类型主要有逗号、分号、顿号使用不当,序次语之后的标点符号误用,冒号误用,括号误用等。出现失误的原因主要是对标点符号的重视不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意识不强。因此,纠正标点符号错误需要从学校、教师及学生的标点意识等方面同时入手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可通过提高对标点符号的重视程度,引导人们学习相关知识,培养复查标点的习惯,举办相关实践活动等举措来入手。

参考文献

[1]高祯倩,葛晓帅.硕博士论文摘要标点符号使用调查——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J].文教資料,2019(05):23-25.

[2]张伟.浅析党政机关公文中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J].办公室业务,2013(10):6-7.

[3]黄德展.网络新闻稿件常见错误举隅[J].青年记者,2015(30):61-62.

[4]吕维平.中文书目数据库标点符号字符规范探讨[J].情报杂志,1997(05):18-19.

[5]宁方民.由标点符号使用现状反思《标点符号用法》的严密性[J].教学与管理,2008(15):68-69.

[6]高敦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J].新疆新闻界,1992(05):47-48.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指导教师:肖丽容)

作者:马昊 黄鲸

第3篇:小学生习作标点使用偏误及教学对策

标点符号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要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结合语言表达的实际需要,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然而,小学作文教学及评改过程中,教师常常把内容表述、语言组织、思维逻辑作为作文习作教学重点,标点符号使用偏误问题却很少引起教师的关注。

一、 小学生习作标点符号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随机选取运城市Y小学五年级80名学生的作文《致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作为研究样本,遵循不限时、600字左右、未经教师评阅(原始材料)三项原则,对习作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

1.标点符号使用种类丰富,但范围有限

表1  12种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统计表

小学生习作标点符号使用的突出特点是种类丰富,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的标点符号主要有逗号、句号、叹号、问号、顿号、冒号、引号、省略号、分号、书名号、破折号和括号等12种。通过标点符号使用次数及使用频率统计发现,各标点符号间使用频率差异较大(详见表1)。由表1可知,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种类丰富,但使用范围较有限,主要集中于逗号和句号,其它标点符号使用频次相对较少。

2.标点符号形体偏误率各异

表2  12种标点符号的形体偏误统计

通过标点符号形体偏误分析可知,标点符号的使用率和形体偏误率不呈正相关(详见表2)。逗号、引号、顿号、破折号在形体教学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句号、叹号、问号、省略号、分号在形体书写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冒号、书名号、括号的形体掌握情况相对较好。

3.标点符号格式偏误现象普遍

表3   12种标点符号的格式偏误统计

通过对标点符号格式偏误进行分析,引号和括号的格式偏误率相对较高,达到42.6%和33.3%,教学中应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规范其书写格式;书名号和省略号格式偏误率分别为15%和12.5%,冒号、叹号、顿号、逗号、句号、问号等格式偏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3%、5.4%、3.8%、3.4%、3.4%、1.9%,这些标点符号的格式偏误问题,须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分号、括号格式偏误率均为0,表明学生对分号和括号的格式书写掌握良好。分析可知,标点符号的使用率与格式偏误率不呈现正相关(详见表3)。

4.总体标点符号的形体偏误与格式偏误间存在差异

通过标点符号形体偏误率与格式偏误率间的对比分析,发现样本总体标点符号的形体偏误与格式偏误间存在差异(详见图1)。调查可知,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顿号、分号、破折号的形体偏误率均高于格式偏误率;冒号、引号、省略号、书名号、括号五种标点符号的格式偏误率高于形体偏误率。不同的标点符号间存在不同的偏误类别,各种标点符号偏误类别具有差异性。教学中,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顿号、分号、破折号等七标点符号需要加强书写格式教学,而冒号、引号、省略号、书名号、括号等五种标点符号则应该更加侧重书写形体教学。

5.个体标点符号的形体偏误与格式偏误间存在一致性和连续性

小学生习作中标点符号形体偏误与格式偏误间存在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写作中常常会出现一种标点符号通篇同一形体偏误或同一格式偏误的现象,或多种标点符号通篇同一格式偏误的现象。还有部分样本存在字格内方位偏误、通篇都将句号写作实心圆点、将省略号挤入一个字格内等现象,而这些偏误很大程度上受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书写习惯的影响,且不同个体表现的连续性偏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标点符号在不同样本间呈现出相同的形体偏误或格式偏误,标点符号偏误类型间存在一定共性,将句号写成实心圆点、将非句末标点符号和汉字挤入一格,句号置于字格中间等现象都较为普遍。

二、 小学生习作标点符号使用偏误的产生原因

1.小学生标点符号认知较为有限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常常基于表象对标点符号进行讲解,学生对标点符号功能及用法的认知较为有限,致使习作中标点符号使用过度泛化。如,在现代汉语中,逗号与顿号都可表示并列语间的时间停顿,但两者间又有着独立的适用范围,学生对各项标点符号使用缺乏正确的认知,对其区分和使用界限认识存在片面性,写作中大量使用相对熟悉的逗号和句号,标点符号使用范围过于局限。

2.小学生标点符号书写形式间存在差异

印刷体与书写体间存在差异是小学生标点符号书写偏误的主要原因。小学生标点符号学习主要借助教材、课外书等媒介,教材中的标点符号没有方格,而学生作文则需要把标点符号写在方格内。学生在无字格限制的教材中对标点符号占格情况掌握不准确,导致写作中出现将非句末标点符号与句尾汉字挤入一格、标点符号字格内方位偏误等现象。如,教材中印刷体省略号表述不明,学生不清楚省略号是占一个字格还是两个字格,常常出现将六个圆点挤入一个字格内的格式偏误现象。

3.教师标点符号教学缺乏针对性

语文教师未将标点符号作为单独的教学内容进行讲授,而是将其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中,标点符号书写内容讲解不系统、不规范、不具体,多集中于形体书写,甚至常常被忽略。教师对学生习作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也缺乏具体、必要的要求,学生对标点符号的学习、了解及使用,更多取决于自身的主观判断,跟着感觉走。

4.教师习作评改重心偏移及错误示范

在习作评改中,由于教师自身对标点符号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多侧重于错别字、语句表达及文章逻辑等内容,标点符号常常被忽略,甚至有教师在板书书写过程中也常常出现错误的标点符号示范。如,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将逗号写成一撇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学生标点符号书写常常以教师为模版,模仿教师进行书写。这些都对小学生标点符号书写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是导致习作标点符号偏误存在共性的重要原因。

5.小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及书写态度

小学生习作中,标点符号偏误呈现共性特征。有些通篇将逗号写作了一撇,有些通篇将句号写作实心圆点,有些通篇将非句末标点符号与句尾汉字挤入一格,这些偏误的出现并非偶然因素,与小学生的写作习惯密切相关。标点符号偏误应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如有些学生的习作中,只有一两处将逗号的小圆点写成了空心,其他标点书写全都正确,这些偶然性的偏误并非是由于不良的写作习惯所导致的,而是由于学生自身的粗心及不良的学习态度所致,应引起师生的重视。

三、 规范小学生习作标点使用的对策

1.注重各种标点符号形体及格式特点的讲解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标点符号的形体要求及占格规则,提供方格内书写的标准示范,加强对学生的详细讲解,使其了解标点符号形式及格式的特点。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将标点符号置于方格或田字格内,让学生注意观察标点符号在方格内的正确位置,使其对标点符号形成正确的认识。如,逗号、句号在形体上应注意虚实书写的规范,位置居左偏下;省略号、破折号各占两格,位置居中,省略号的六个点是实心。其次,加强学生的书写训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地去感知每个标点符号的形体结构及格式特点。讲解中,教师可采用分类讲解与对比讲解的方法,把形体偏误和格式偏误的标点符号分别归类进行讲解,也可通过比较各种标点符号的异同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和认识。

2系统化、由浅入深地开展标点符号教学

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对标点符号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对不同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基于学生对各种标点符号使用率的差异,对标点符号的教学顺序适当调整。调查中,逗号和句号的使用率最高,教师应先教逗号和句号的使用,再教使用率较低的其他标点符号。此外,标点符号教学要结合具体的题材进行。如,读后感、观后感题材的作文,会出现较多的书名号,而如果是写信的作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冒号,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作文情境及题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标点符号教学内容安排更加科学化。

3.针对性地进行标点符号的改错训练

为及时纠正学生习作标点符号使用的偏误,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专项改错训练。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自我诊断的方法,自我辨别标点符号的形体偏误和格式偏误。其次,学生在认识标点符号形体及格式书写规范的同时,改变习作评改教师单一主体的方式,通过学生自改或互改以降低和纠正习作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偏误。调查中,逗号和句号的形体偏误率均高于格式偏误率,表现为虚实偏误和点线偏误两种类型,教师开展改错训练时应当把逗号和句号的形体偏误作为教学重点,列举常见的书写中的偏误现象,如将逗号写成一撇,逗号上面的实心圆点写成空心,句号的空心圆点写成实心圆点等,有重点地进行标点符号改错训练。

4.对标点符号偏误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纠正

习作是学生标点符号掌握情况最直观具体的表现,是教师对学生标点符号书写、运用进行分析归纳的重要桥梁,能够帮助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心理。因此,教师在习作评改中,应端正态度、积极重视,对标点符号偏误进行及时的提醒和纠正。当发现标点符号偏误时,应注明偏误之处,让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避免将雷同偏误延续下去。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对标点符号使用问题进行教改研究,建议教师在习作评改过程中对标点符号偏误情况进行统计、归类、整理、分析,找出学生容易出现偏误的情况。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有则强化改之、无则提醒避免,降低学生标点符号的使用偏误。

5.围绕“应试”引起师生对标点符号使用的重视

调查中,多数教师心理上认同标点符号是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然而,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仅仅围绕应试开展教学,对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缺乏系统、深入的指导,学生习作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比比皆是。笔者认为,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在众多质疑声中备受关注,然而“应试”在小学标点符号教学中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结合“应试”将标点符号的教学内容引入作文测评中,督促学生加强标点符号的掌握和应用,严格要求其规范性和准确性,提高学生标点符号的使用技能。

参考文献

[1] 宗立.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感悟[J].考试周刊,2012(13).

[2] 张丽艳.俄汉标点符号之比较[J].忻州师范学院报,2005(2).

[3] 齐晓峰.汉韩对应标点符号的语用差异[J].语文学刊,2008(11).

[4] 孙海平.日本留学生的汉语标点符号偏误分析[J].现代语言, 2008(11).

[5] 应玮.泰国学生Hsk写作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J].语文学刊,2010(14).

[6] 刘炜.中国学生英语写作常见标点符号错误例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6).

[7] 徐春燕.凸现作文中标点符号的魅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3(34).

【责任编辑:陈国庆】

作者:王强 蔡廷慧

第4篇:标点符号的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中文标点的切换,知道各个标点键位,通过探究,了解 录入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和渴求。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怎样输入隐藏的标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热爱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常用标点和对应的键名。 教学难点:怎样输入隐藏的标点及上档标点。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复习键盘知识,巩固键盘操作的正确指法。

怎样敲Q、W、O、P、Z、V、M等键?请在写字板中输入。

2、复习文字输入,在写字板中继续输入:我爱我的学校……

3、Shift键和CapsLock键的作用?

今天我们要认识键盘上的新朋友,它不但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使用键盘,还能帮助 我们学习语文知识呢。

二、学习新课:

1、启动多媒体网络管理软件,控制学生电脑,出示幻灯片:《法默先生的闹钟》 但其中没有标点。

师:同学们,有谁来一口气念这段话,看谁念的长、念的完。

(学生抽读,由此引入语文概念中的标点,让学生认识标点的重要,同时利用知识的整合、迁移,让学生对电脑学习产生动力)

师:刚才有同学脸都念红了,也没念完?怎么回事? 生:没有标点。

师:谁来说说我们都学习过哪些标点? (抽生上台板写)

(传统教学的手段不能丢,板书的意义在信息技术课上也一样能体现。其它学科的教学手段一样可以迁移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

师:好,请同学们在老师发下的纸张上给这段话加上标点。

2、请打开书,对照看看你的标点正确了吗? 师:同学们已经会在电脑上输入文字了,电脑强大的作用让我们更多的文字放到了电脑上处理,所以电脑上的文章输入也需要标点的输入。

3、请同学自己观察键盘上有哪些认识的标点?有哪些是我们知道而键盘上没有的?请同一组的同学一起来找一找。学生小组活动。

你找到了哪些符号?谁上来指指看?(指名交流)

4、电脑发送不含标点的文章《法默先生的闹钟》,请同学们在写字板中打开这篇文章,先选择输入法(单击任务栏上的语言指示器,打开输入法选择菜单,单击“智能ABC”),自已在文章中先试着输入逗号与句号,观看是否正确。

(学生自我探究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好奇心解决问题) 这时有两种情况:

A、个别学生会正确输入,可请他们来当小老师讲解。 B、都不会输入。

这儿针对第二种情况讲解。

[研讨学习]掌握中英文输入法切换,中英文标点切换。 老师巡回检查, 在刚才的学习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会输入,但输入的标点符号形状不一样。有的是“,.”有的形状是“,。”,这是为什么呢?(引入输入法状态的切换方法)。

5、抽生上台演示:尝试输入“, 。”(输入了英文的逗号和句号)。

输入的逗号和句号跟我们平时作文里用的逗号和句号一样吗?(生:不一样!) (生:我们作文里用的句号是空心的一个圆圈,这里是一个实心的点。) 谁能输入我们作文里用的逗号和句号呢?

另一学生尝试上台操作(单击输入法工具条上的“标点切换”按钮,切换成中文标点,再键入逗号和句号)。 师点评:之前输入的这种叫做英文标点,而后面这种比较大的和我们平时用的一样叫中文的标点。

我们将输入法设置成中文状态,还需要要单击“中英文标点切换”按钮,把它切换成“中文标点”[CAI课件出示:任务栏、工具条及相应按钮名称的图标,用箭头指向标明。] 下面请大家把中文的逗号和句号重新输入到自己的文档里。学生练习输入。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输入法的设置是关键,一定强调。]

6、请同学们观察,含有„,。‟的键有什么特点? 引入双符键的概念,并讲解。[出示CAI课件,键盘图中将双符键标注成红色] 我们把这种一个键上有两个符号的键叫做双字符键。(板书:双字符键)

7、刚才我们输入的标点逗号和句号位于双符键的什么位置?引入下档键及输入。 在下档字符中,除了逗号和句号(出示键位),还可以输入哪些标点符号? [小组讨论并尝试]

学生发现问题:怎么单引号只能输一半,„[‟变成了„《‟,怎么输入„》‟ 请优生演示并回答:再按一次该键,就可以输入另一半了。

《“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在学生自主练习后再由教师组织交流学习活动,学生之间互相介绍,取长补短。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能准确地完成教学任务。》

8、有哪些标点符号位于上面?找一找„?、“、{、 :‟的位置。学生讨论问号等的输入方法。(引入上档键)

9、要输入上档符号就要用到前面学习的一个键,它的第一个作用是可以转换大小写的输入,(学习换档键的第二个功能:输入上符键) 要先按住Shift键,再按符号键。

一齐找找还有上档中还有哪些认识的标点符号?

有和单引号一样需要连续按两次输入一对的符号吗?学习:双引号、括号。

10、请同学们再利用刚才学习的知识在《法默先生的闹钟》一文中继续练习输入有关的上档标点:感叹号、括号、问号、双引号等。

全部输入正确的请举手,老师在评比栏贴上代表鼓励的小绿树或其它标识。 [激励手段的及时运用,对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作用很大,也可以作为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的一个尺度]

11、隐藏的符号。

所有的符号键盘上都列出来了吗?(没有),但我们都可以利用键盘输出,想知道怎么办吗?那我们就一起来找找那些隐藏的标点符号吧。

教师演示:顿号、省略号、书名号。这几个符号的输入,你们学会了吗?谁愿意上来试试? 输入练习(省略号、顿号、书名号)。

12、好,请大家重新打开《法默先生的闹钟》一文,将标点完整的输入出来。

三、拓展练习(8分钟)

1、一齐读一读儿歌《标点符号的对话》,了解各个标点的不同用途。

2、打开书上P56-57页,看书,用自己的方法默记,然后思考完成课后练一练。

3、出示各种句型,学生练习打标点。可以生说师输,也可以师说生输入,学生自说自练互检多种形式。

我们的校园真美丽啊

他说 我放学后先做作业 然后才看电视

我喜欢踢球 看书

不过 我最喜欢看书 我喜欢的书是 十万个为什么 ………….

分小组完成教师的活动任务。老师巡视指导。展示自己小组成果。 《本环节重在实现语文与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既可以再次认识标点符号的作用,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小结及延伸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其实啊,同学们爱上网进行QQ聊天,在聊天中,我发现有的同学还用键盘上的符号和数字、字母组合,组成各种可爱的特殊场景呢!请大家谈一谈、找一找。(教师可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传阅)

五、自我评价

1、通过练习,对自己标点符号输入的操作水平的评价是()。

2、与其他同学比,自己的成绩()。

3、通过实践和思考,要想正确输入标点,键盘操作熟练,我认为要()

第5篇:标点符号的使用专题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顿号

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七八个人/三四个月/

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

三、四联/退居

二、三线的老同志

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

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逗号

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会使文章一逗到底。这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毛病。

3、逗号不要和顿号、分号、冒号混淆。 例2/6/7/8/9/10/11/12/13/16/17/18/22/26/28:(略)详见顿号、分号、冒号的用法。

4、逗号和标号同时使用时位置要得当。 例28:(略)详见引号、括号。

分号

1、并列复句的分句间和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间一般用分号。

例1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例17: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多重复句辨别第一层次位置是关键,也是难点。

2、并列分句中没用逗号,不能径直使用分号。

- 1 -

例18: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要有一个分句内用了逗号,分句间就可以用分号。

3、分条陈述时,每一条不管是词、短语还是句子,每条内部不管有没有逗号,之间都可用分号。

例19: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

一、办事公道;

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

三、有经济头脑。

例24:(略)分条陈述后有“等等”“其他„„”之类表列举未尽的成分时,此类成分的语法作用也相当于列举一项,之前用分号,之后用句号。

冒号

1、一般有提示下文和总结上文两种作用。

例20:今天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例21: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2、冒号提示下文时不能用在非提示语后面。

例22: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依靠群众,坚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不能在没有明显停顿的地方用冒号,而非提示语后面没有明显停顿。

3、冒号一般不能套用。

例23:事实证明: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基本路线:一个“方针”、两个“基本点”。

4、冒号一般只管到一句话结束,不能管几个句子。

例24: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

一、办事公道。

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

三、有经济头脑。提行处理或加引号处理例外。

5、如果提示的内容不是句子全部,而是部分的话,则不能用冒号。

例25:本市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例26: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写作中只引用别人的一部分话,引文前不用冒号,亦即冒号后一般是完全引用。

6、“某某说”等提示语在引文前用冒号,在引文中用逗号,在引文后用句号。

例27: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

例28:“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

例29:“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

句号

陈述句末尾和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用句号。

例1:(略)例2:(略)例30:请稍等一下。避免句号和逗号混淆导致一逗到底,见逗号用法。/有时语气特别舒缓的反问句末尾也可用句号。

叹号

1、感叹句、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及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用叹号。

例31: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啊!

例32:祥林嫂,你放着吧! 例33: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2、两个以上叹词相连使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 例34:“啊,啊!”伊又吃了惊„„也有两个叹词后都用的,如:“救命啊!救命啊!”一个声音在呼喊。

3、叹词句和感叹句连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叹词后用逗号。注意倒装

例35: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

问号

1、疑问句和语气不太强烈的反问句末尾用问号。

例36:你见过金丝猴吗?

例37: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2、选择问一般只在末尾用一个问号。

例38: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区分连续问。

3、判断是否用问号看句子是否有疑问语气,而不应该看是否有疑问形式。

例39: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例40:你问他还来不来。

例41:文件下达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个艰巨的任务到底交给你,还是交给他。这种情形往往是带有疑问词语的主谓短语作主语或作宾语。

主谓倒装的句子只在句末用一个句末点号。

例42:怎么了,你?

例43:出来吧,你们!

例44:真好看,这只猫。

其他倒装句也是如此,如: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应该是这样,我想。

引号

1、完全引用的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不完全引用的引文后如用点号放在引号外。

例45: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例46: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文完整且独立成句,为完全引用;引文不完整或完整不独立,为不完全引用。

2、意引不用引号。

例47: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她都会看到月亮湾的珠玑,看到无数采珠宝的客人们。”引用包括直引和意引。/转述属于意引。

3、引文内还有引文,里面用单引号。

例48: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4、引文的范围要准确。

例49: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谱”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出现在天宇。“哈雷慧星”/“拿来主义”/“希望工程”

5、以地名来命名的厂、路、站、工程等均不需引号。

例50:我过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站”的2号机组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京广铁路”/“大亚湾核电站”/定州“北雁商城”

括号

1、句内括号紧贴在被注释部分之后,如被注释部分这里需用点号,挪到括号后。

例51: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发现。例52:这就是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

例53: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注释句中某一部分的用句内括号。/句内括号内部文字末一般不用点号(叹号、问号除外)。

2、句外括号放在句末点号后。

例54: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即兴”。)注释全句的用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内部文字末点号要原样保留。

省略号

1、省略号不能和“等”之类词同时使用。

例55: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等。列举各项和省略部分共作某词的修饰限制成分时,只能用“等”。/“等”除表省略还可在列举尽后煞尾。

2、省略号前的列举一般不能少于三项。

例56: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等”前的列举不能少于两项。

破折号

1、要正确区分破折号和括号。

例57:假如我有一首诗——不敢奢望一首以上——能像《唐诗三百首》的任何一首那样,为后世所认可,为子孙所传播,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例58:每个汉字都凝结着先人对已知世界的渐悟(它积淀着几经迷失的文化传统及富有民族个性的道德伦理尺度)和对未来世界的哲思。如注释内容较重要,需与正文一起读出来,就用破折号;如注释内容不重要,不需与正文一起读出,就用括号。

2、要正确区分破折号和冒号。

例59: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例20: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杂技和相声。用破折号注释,中间没有停顿或停顿很短,删去注释部分,句子仍完整;冒号表总分时,分说部分不能去掉,且冒号停顿时间较长。

3、要正确区分破折号和逗号。

例60:我就是我——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

例: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破折号比逗号停顿时间长,强调作用强;破折号多强调以后成分,而逗号多强调以前成分。

4、破折号不要和“是”等赘余。

例61: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含辛茹苦却毫无怨言。

书名号

1、 书名号标明书名、报名、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文件名等。

例62:《红楼梦》/《语文报》/《读者》/《序言》/《小兵张嘎》/《懂你》/<<标点符号用法》/“东方时空”/“理想”主题班会要区分引号和书名号。/封面、书脊、书刊版权页、正文标题等都不用书名号。

2、书名内的书名用单书名号;注意书名和篇名连用。

例63:《<宽容>序言》/《读〈石钟山记〉有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念奴娇·赤壁怀古》要分清书名范围。如:“《求是》杂志”/“《同学》编辑部”/《琵琶行(并序)》

说明:问号、叹号兼有标号作用,破折号、省略号兼有点号作用,其特殊用法本表不涉及;

第6篇:公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公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在标题中如何用

公文标题中以无标点标题居多,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决定》、

《X X大学关于筹建现代化物理实验室的请示》、《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市政府网上政务大厅建设的通知》大多数公文都不使用标点。最新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8月颁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规定:“公文标题中除法律、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

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很多公文需要,甚至必须 使用标点。在此,对标题中常用的标点归纳如下:

1.书名号

法律、规章的名称是必须使用书名号的。党政机关公文会较多地涉及到法律法规.当引用此类文件名时应当使用书名号:如:《关于发布(保税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某县人民政府关于检查档案法贯彻执行情况的通知》。

批转、转发、印发文书时使用书名号一般依据实际情况而定。此类文书中,不使用书名号,确实使标题紧凑、简洁,但也会造成被批转、转发、印发的文件的文体不明确的问题,会给收发文书较多的部门带来不必要的工作压力冒而使用书名号便可使主题明晰,尤其是只批转一次的文书,标点的,使用就会使标题一目了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层层转发的文件,则一般不在其名称上加注书名号,如果此时使用书名号,就需要对符号内的内容照搬,即,造成标题套标题、符号套符号的现象,反而使标题繁琐、肿胀。比如,对《财政部关于提高离退休人员福删待遇舶通知》这份文件,需经省财政厅、市财政局、区财政局层层转发,至区财政局时,理论上文件标题变为:

区财政局关于转发《市财政局关于转发〈省财政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提高离退休人员福利待遇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这样的标题必然影响理解。没有实用价值。在实践中,可省略书名号,使用缩减的方法。将其改为《区财政局关于转发财政部提高离退人员福利待遇通知的通知》,从而使得标题简单明了。

另一种较好的方式是:贯彻文号加内容:上述例子亦可改为:《区财政局关于转发x发[19x x]x号文件提高离退休人员福利待遇的通知》。使用书名号还可避免歧叉,这种情况下也是必须使用标点的。《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公安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这样的无标点标题会产生不必要的歧义,是“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和“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亦或是“加强烟花

爆竹经营和安全管理’,不能一目了然。

如果加注了书名号,改为《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公安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便明白无误了。

2.引号

引号用于有强调意味的对象,重要或有特定意义的词语。在《市政府关于开展“建信用XX城,做XX诚信人”工作的意见》中“建信用XX城,做诚信XX人”是一个口号,一种号召,具有特定的含义,所以使用引号加以强调。

用于特殊含义的词语。《市政府关于加大对“私渡”和非法载客船打击力度的通知》和《关于设立“党委书记信箱”的公告》中,“私渡”是特指某类事件,有专用性,“党委书记信箱”是专有名称,原本无特殊含义的词语用作特指。

用于固定词组。多数为特定称谓:“五.一”劳动节、“全国爱眼日”、“五讲四美”、“211”工程等。此类词组引入标题时需使用引号。

3.破折号

多用于有“双标题”的文书中,如会议纪要、报告等。双标题包括正标题和副标题两部分。正标题一般为号召、希望、主题、精神等,副标题同一般标题一样叙述事由、表明文种,两者之间由破折号连接。例如,《办法总比困难多——XX市国有企业扭亏增盈工作会议纪要》。

4.括号和顿号

这两种是公文标题中较少用到的标点。括号在公文中使用时,常常有补充说明的作用。如《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管理职能的通知》中,括号用以说明“出国”或“出境”。此外,括号还经常运用于“议案”这一文种中,尚未定稿的规章、条例应使用括号标注说明,例如《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四川省经济信息市场管理条例(草案)>的议案》。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如《市政府关于成立组建新百集团、中央集团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2<四川政报>、<成都政报>发行工作的通知》。但需注意的是,当两个以上机关尤其是党政军不相隶属机关联合行文时,机关名称之间一般不使用标点,而是使用空格,如《中央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雍六高速公路、宁高公路二期工程建设建功立业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决定》、《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军分区关于认真做好军事设施保护工作的通知)。

5.逗号

公文标题里是极少出现逗号的,例如《工商局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市政府关于开展“建信用南京城,做诚信南京人”工作的意见》中的逗号表示标题内部的

一般停顿,在顿号不适宜的情况下使用了逗号。逗号几乎不在公文标题中使用,因此,不再赘言。

此外,公文标题并不是一个句子,即使很长,标题的末尾也是不加标点的。

二、公文正文中标点的使用

公文正文多为叙述性文字,公文语言强调准确概要、庄重简洁,标注标点时与一般文章相同需遵循汉语语法原则和标点基本规范,按照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使用标点,但公文一般少用渲染性文笔,没有充沛的情感和激扬的文字,多表现为严谨的说明,所以几乎不使用问号、感叹号等表现强烈情感的标点。

正文中发文字号的符号是统一的。公文的发文字号由机关字号、年份、顺序号组成。例如国发[2006]10号、川国税法[2006]02号,其中年份上应标注六角号〔 〕,而在实际运用时往往会误用为中括号[ ]。

惯用语中标点的用法。公文的各种文体有固定的格式,也有惯用的词组、短语、句式。单独成句的惯用语可分为承接式和结语式。承接式惯用语一般位于正文中部,在叙述事由后,转折统领下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特通告如下”、“现作如下决定”等,在此类惯用语后,多使用冒号。另一种是结语式惯用语,一般位于正文末尾,用以结束全文,如“特此报告”、“此复”等。这类惯用语标注标点较前一种复杂,如果是“现予公告”、“特此批复”、“即请查照”等词组短语,往往单独成段,末尾不加标点。如果是“以上如无不妥,请批转”、“是否可行,请予回复”、“当否,请批示”等应根据需要加注逗号或句号。

另外,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公文如有附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应当加括号标注”。公文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这也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仅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尚未明确规定的公文标点的用法稍做浅显归纳,而在实际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标点的使用,必然是灵活多变的,应用时应当遵循标注标点的基本原则,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在公文写作时正确地使用标点。

第7篇: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一、标点符号的常用分类和作用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古代汉语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代汉语标点符号起源于清末民初,仿自西洋。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共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历史上有一个小故事:明朝的杜之山看见一家大门上贴着红纸,提笔写上:“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十二个大字,主人一念:“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十分生气。杜之山随后加上几个句点:“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主人再读,转怒为喜,连声称好。有人比喻,标点符号就象衣服上的扣子,衣服很漂亮,如果扣子没扣好,会大煞风景。可见,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有益处。

二、公文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每个公文都有标题。除了一级标题,即公文的题目,公

1文内部还可分为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甚至更多层次的标题。公文的标题好比人的眼睛,也被称为文眼。公文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出现错误,给人很不好的印象。

公文题目,即一级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标题内部不该使用而使用标点符号。一级标题中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是,标题的末尾,除了个别情况会使用惊叹号或问号,一般不加标点符号;一级标题的内部,除用书名号和引号外,尽量不用标点符号。例如:党的十六大报告的标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标题的结尾没有用标点符号,标题两个小句之间,也没有使用逗号,而是空一格。

公文内部的标题,即二级、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的标题,或缩两格单独成行的标题,句末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例如:某部门内部规定的第六部分的标题是“

六、办案岗位职责:”,作为单独成行的二级标题,这里句末的冒号是多余的。

但是,二级、三级标题的如果是分句,句中可以用标点符号,这一点与一级标题中的用法不同。例如:某报告中的第二部分单独成行的标题是“

二、要找准定位,积极开展检务督察工作”,这个二级标题有两个分句组成,中间用逗号,句末不用标点符号,都是正确的。

如果是缩进两格的段首标题,标有序号,但不单独成行的,如

(一)

(二)

(三),或1.2.3,第一,第二,第三,句子末一般用句号。

三、检查公文结构层次序号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绝大多数公文,都有结构层次。结构层次是一篇公文的骨架,给人留下一个系统的印象,一般公文通常要分为几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序号和后面的标点符号,一般遵循如下用法。

第一层次的序号用汉字“

一、

二、三”,后面用顿号。 例如“

一、”、“

二、”、“

三、”。

第二层次的序号,用带括号的汉字序号。

例如,“

(一)”、“

(二)”、“

(三)”。

第三层次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1、

2、3”,后面用小圆实心点。

例如,“1.”、“2.”、“3.”,第四层次的序号用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例如,“(1)”、“(2)”、“(3)”。

公文结构层次序号后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主要有两种:一是在阿拉伯数字序号后面不规范地使用顿号,例如“

1、

2、

3、”,正确的用法是“ 1.2.3.”,即在阿拉伯数字后使用圆实心点;二是在使用括号的层次序数后面又加顿号等其他标点符号,例如“

(一)、

(二)、

(三),或(1)、(2)、(3)、”,例如,“某某案件经我院反贪局依法侦查,查明事实如下:(1)、犯罪嫌疑人某某……”,在这里,阿拉伯数字外的括号的作用和顿号的作用是相同的,括号后面再使用顿号,乃重复之误。

此外,用“首先”、“其次”、“再次”表示顺序时,后面分别用逗号,例如,“首先,”、“其次,”、“再次,”;用“第

一”、“第二”、“第三”表示顺序时,后面也分别用逗号,例如:“第一,”、“第二,”、“第三,”;当用“一是”、“二是”、“三是”表示顺序时,后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四、检查公文常用标点符号的误用

(一)顿号的误用

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顿号在公文使用中的常见错误,除了表示序号的括号后加顿号之外,还常常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数之间误用顿号。例如,“案发时间大概在下午

三、四点钟,……”在这句话中,“

三、四”是约数,不必使用顿号,而直接表述为“三四点钟”即可。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例如,“这个大案由反贪局侦查一二处共同查办。”在这句话中,由“共同”可知“一二处”并非一个处,而是两个部门,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例如,“3月6日,政法委召开了公、检、法三家座谈会。”在这里,“公检法”是个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必用顿号断开。

4.分句之间误用顿号。例如,“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此句中的使用顿号的错误在于,顿号前后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两个动宾式句子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5.应当用逗号的并列短语误用顿号。例如,“全国人大代表、设区的市、自治州、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的代

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此句中,“全国人大代表”后面本来用顿号,但是后面的并列短语的内部还有应用顿号的并列的词,这时在前后两个大的并列短语之间需用逗号,正确的用法是“全国人大代表,设区的市、自治州、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的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

(二)逗号的误用

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例如,“检察机关内部有多个部门组成,有办公室,政治部,侦查监督处,反贪局,公诉处等十几个处室。”此句中,“办公室”、“政治部”、“公诉处”等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区分,所以它们之间应该用顿号。

2.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例如,检察长强调,“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希望同志们……”此句子中,引号之内的话是完整的直接引用,其前应该用冒号。

(三)分号的误用

一个句子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例如,“在二审期间出现新的证据,拟开庭审理的案件;可能改判的案件;……”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而在此句中,“可能改判的案件”在两个分号之间并无需要逗号分割的其他小句,因此,第二个分号的使用是不恰当的。

(四)省略号的误用

省略号与“等”并用。例如,“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办公室、政治部、研究室……等综合处室的内勤。”此句子中,表示列举的省略号功能与“等”的作用相同,省略号与“等”

同时使用,属于重复使用功能相同的标点,只能保留其一。

(五)破折号的误用

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并用。例如,“新刑法──即1997年修改生效的刑法,共有452条。”此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即”意思相同,破折号与“即”只能保留其一。

(六)书名号的误用

全称法典遗漏使用书名号或者简称法典名称多余使用书名号。在公文中出现法典的名称,如果使用全称,应加书名号,如果使用简称则一般不加书名号。例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X条之规定,……”、“罪刑法定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这两句中,前一句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法典全称,应加书名号,后一句中的“刑法”是法典简称,不必加书名号。

第8篇: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一、常用标点符号的分类和作用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古代汉语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代汉语标点符号起源于清末民初,仿自西洋。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共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历史上有一个小故事:明朝的杜之山看见一家大门上贴着红纸,提笔写上:“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十二个大字,主人一念:“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十分生气。杜之山随后加上几个句点:“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主人再读,转怒为喜,连声称好。有人比喻,标点符号就象衣服上的扣子,衣服很漂亮,如果扣子没扣好,会大煞风景。可见,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有益处。

二、公文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每个公文都有标题。除了一级标题,即公文的题目,公文内部还可分为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甚至更多层次的标题。公文的标题好比人的眼睛,也被称为文眼。公文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出现错误,给人很不好的印象。

公文题目,即一级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标题内部不该使用而使用标点符号。一级标题中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是,标题的末尾,除了个别情况会使用惊叹号或问号,一般不加标点符号;一级标题的内部,除用书名号和引号外,尽量不用标点符号。

例如:党的十六大报告的标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标题的结尾没有用标点符号,标题两个小句之间,也没有使用逗号,而是空一格。

公文内部的标题,即二级、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的标题,或缩两格单独成行的标题,句末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

例如:某部门内部规定的第六部分的标题是“

六、办案岗位职责:”,作为单独成行的二级标题,这里句末的冒号是多余的。

但是,二级、三级标题的如果是分句,句中可以用标点符号,这一点与一级标题中的用法不同。 例如:某报告中的第二部分单独成行的标题是“

二、要找准定位,积极开展检务督察工作”,这个二级标题有两个分句组成,中间用逗号,句末不用标点符号,都是正确的。

如果是缩进两格的段首标题,标有序号,但不单独成行的,如

(一)

(二)

(三),或1.2.3,第一,第二,第三,句子末一般用句号。

三、检察公文结构层次序号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绝大多数公文,都有结构层次。结构层次是一篇公文的骨架,给人留下一个系统的印象,一般公文通常要分为几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序号和后面的标点符号,一般遵循如下用法。第一层次的序号用汉字“

一、

二、三”,后面用顿号,例如,“

一、”、“

二、”、“

三、”。第二层次的序号,用带括号的汉字序号,例如,“

(一)”、“

(二)”、“

(三)”。第三层次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1、

2、3”,后面用小圆实心点,例如,“1.”、“2.”、“3.”,第四层次的序号用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例如,“(1)”、“(2)”、“(3)”。 公文结构层次序号后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主要有两种:一是在阿拉伯数字序号后面不规范地使用顿号,例如“

1、

2、

3、”,正确的用法是“ 1.2.3.”,即在阿拉伯数字后使用圆实心点;二是在使用括号的层次序数后面又加顿号等其他标点符号,例如“

(一)、

(二)、

(三),或(1)、(2)、(3)、”,例如,“某某案件经我院反贪局依法侦查,查明事实如下:(1)、犯罪嫌疑人某某„„”,在这里,阿拉伯数字外的括号的作用和顿号的作用是相同的,括号后面再使用顿号,乃重复之误。

此外,用“首先”、“其次”、“再次”表示顺序时,后面分别用逗号,例如,“首先,”、“其次,”、“再次,”;用“第一”、“第二”、“第三”表示顺序时,后面也分别用逗号,例如:“第一,”、“第二,”、“第三,”;当用“一是”、“二是”、“三是”表示顺序时,后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四、检察公文常用标点符号的误用

(一)顿号的误用

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顿号在公文使用中的常见错误,除了表示序号的括号后加顿号之外,还常常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数之间误用顿号。例如,“案发时间大概在下午

三、四点钟,„„”在这句话中,“

三、四”是约数,不必使用顿号,而直接表述为“三四点钟”即可。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例如,“这个大案由反贪局侦查一二处共同查办。”在这句话中,由“共同”可知“一二处”并非一个处,而是两个部门,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例如,“3月6日,政法委召开了公、检、法三家座谈会。”在这里,“公检法”是个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必用顿号断开。 4.分句之间误用顿号。例如,“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此句中的使用顿号的错误在于,顿号前后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两个动宾式句子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5.应当用逗号的并列短语误用顿号。例如,“全国人大代表、设区的市、自治州、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的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此句中,“全国人大代表”后面本来用顿号,但是后面的并列短语的内部还有应用顿号的并列的词,这时在前后两个大的并列短语之间需用逗号,正确的用法是“全国人大代表,设区的市、自治州、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的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

(二)逗号的误用

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例如,“检察机关内部有多个部门组成,有办公室,政治部,侦查监督处,反贪局,公诉处等十几个处室。”此句中,“办公室”、“政治部”、“公诉处”等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区分,所以它们之间应该用顿号。

2.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例如,检察长强调,“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希望同志们„„”此句子中,引号之内的话是完整的直接引用,其前应该用冒号。

(三)分号的误用

一个句子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例如,“在二审期间出现新的证据,拟开庭审理的案件;可能改判的案件;„„”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而在此句中,“可能改判的案件”在两个分号之间并无需要逗号分割的其他小句,因此,第二个分号的使用是不恰当的。

(四)省略号的误用

省略号与“等”并用。例如,“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办公室、政治部、研究室„„等综合处室的内勤。”此句子中,表示列举的省略号功能与“等”的作用相同,省略号与“等”同时使用,属于重复使用功能相同的标点,只能保留其一。 (五)破折号的误用

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并用。例如,“新刑法──即1997年修改生效的刑法,共有452条。”此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即”意思相同,破折号与“即”只能保留其一。

(六)书名号的误用

全称法典遗漏使用书名号或者简称法典名称多余使用书名号。在公文中出现法典的名称,如果使用全称,应加书名号,如果使用简称则一般不加书名号。例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X条之规定,„„”、“罪刑法定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这两句中,前一句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法典全称,应加书名号,后一句中的“刑法”是法典简称,不必加书名号。

第9篇:标点符号书名号的使用范围

关于书名号的用法,我们可以看看《标点符号用法》的相关规定。

1996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1)书名。如《三国志》、《现代汉语词典》、《公文写作100错》。

(2)篇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孔乙己》、那豆山人的《大爱,与风雪同行》。

(3)报纸名。如《人民日报》、《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

(4)刊物名。如《读者》、《咬文嚼字》、《软件指南》。

但报社、杂志社的名称不用书名号,如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中国有色金属报社等。

《标点符号用法》虽然只规定了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4种名称用书名号标示,但实际使用已大大超出了这个范围,很多名称也用起了书名号,如电影、电视片名,电台、电视台栏目名,法律、法规、文件名,都使用书名号。例如:

(5)影视剧片名。如电影《断背山》、《投名状》、《集结号》,电视剧《亮剑》、《士兵突击》、《越狱》等。

(6)电台、电视栏目。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法制纵横》、《青春在线》、《音乐之声》栏目,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栏目以及凤凰卫视的《凤凰大视野》栏目等。

(7)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书的标题。如《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公文写作规范》、《汉语拼音方案》、《房屋租赁合同》等。

但产品名、奖品名、单位名、活动名、科技成果名、课程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不能用书名号而要用引号,如“化学品氧化铝”、“嫦娥一号”卫星、“演讲比赛一等奖”、“第三届超级女声海选大赛”、“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技术”、“微积分”课程、“营业执照”、“压力容器使用和管理上岗证”、“2008中国能源发展形势预测高层研讨会”、“中国铝业公司职工书画展”等,都用双引号而不用书名号。

上一篇:课程设计问卷调查下一篇:全民义务植树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