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或临床明确证实。所有患者展开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方案,术后对患者实施随访,统计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形成严重并发症的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实施针对性和个体化的护理方案。结果患者共实施132例次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严重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4.55%;并发症包括胆道损伤3例,胸腔内出血1例,腹腔内出血2例;由并发症导致死亡1例,并发症相关死亡率为16.67%;其中死亡的患者为发生腹腔内出血情况。结论采取经皮肝穿刺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方式,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创伤较小。如果患者肿瘤位于肝门区以及具有凝血功能较差问题,在实施射频消融治疗期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问题。因此,围术期护理工作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尽早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从而改善预后。

关键词:护理干预;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肝癌术后;严重并发症

目前,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属于常见恶性肿瘤,在全身恶性肿瘤中的年病死率居于第2位[1]。肝癌传统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采取微创的局部治疗方案,同样也获得良好的效果。近年来,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RFA)术被用于治疗肝癌,该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应用较广[2-3]。但由于临床上该治疗方案应用较广,出现忽略适应证的情况,因此,也逐渐出现较多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选取120例于本院实施射频治疗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干预在缓解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未手术原发性肝癌62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35例,继发性肝恶性肿瘤23例;男88例,女32例;年龄25~86岁,平均(55.8±2.6)岁。120例患者实施的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例次共为132例次。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8岁;符合肝癌诊断标准,并经相关影像学及病理活检确诊;具有正常的沟通能力及认知能力;自愿参与本研究,并表示愿意全程配合;所有患者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合并癌细胞转移,预期生存时间<6个月患者;合并精神类疾病、认知障碍或沟通障碍患者;有吸毒史、药物滥用史或酒精滥用史患者。

1.3方法高频消融仪的最大输出功率为60W,美国威力公司生产Cooltip射频穿刺针输出功率为50~180W。于B超的引导下,进行经皮肝穿刺,直到肿瘤瘤体内部。之后开启射频消融仪器,使针尖部位尽快的升到45~75℃,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有效杀灭。治疗后,拔出射频针,并对局部的穿刺点进行严密消毒,在腹带加压包扎后,将患者缓慢的推送到病房。

2结果

132例次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中,严重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5%;其中胆道损伤3例,胸腔内出血1例,腹腔内出血2例,其中胆道损伤中有1例为胆道出血,其他2例分别为右肝管损伤狭窄、左肝管损伤,腹腔出血中死亡1例。并发症相关死亡1例,并发症相关死亡率为16.67%。

3讨论

肝癌属于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肝区疼痛,有部分患者是肝穿刺后具有剧烈的肝部疼痛情况,多因位于肝脏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出血现象所引发。射频消融技术是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将多极子母针消融电极准确刺入肿瘤部位,采取射频电波方式,肿瘤组织加热到95℃,肿瘤组织形成局部高温以及完全坏死,逐渐吸收、消失、融化。该方法具有靶向性、微创性,影像监测精准可控,安全可靠性较高。同时,治疗期间也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下面进行深入探究。

3.1胆道损伤有研究提出,通过统计射频消融术后胆道损伤发生率为2.0%~3.2%[4],本研究中出现胆道损伤3例,胆道损伤率为2.27%,与相关研究报道[5]结果一致。而且胆道损伤的主要表现为胆道出血和胆道梗阻。通常情况下,出现胆道损伤并发症的患者,肿瘤多在第一肝门或紧贴较大的肝内胆管部位。由于肝内胆管伴行于门静脉以及肝动脉,且具有相对缓慢的胆汁流速,不能及时散去热量,因此,易使射频形成高温损伤胆管。而且在射频针穿过血管时,也会提升血管和胆管瘘率,最终导致胆管出血问题[6]。护理工作中,为有效避免产生这种严重并发症,需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护理:①护理人员需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多留心观察皮肤的颜色和温度变化、尿液颜色、巩膜情况等,注意倾听患者主诉;②严密监测患者的腹部位置,了解是否存在腹胀、腹痛及腹肌紧张等症状,如存在需对患者实施CT或B超检测;③定期检测患者的相关指标,包括肝功能的改变、血淀粉酶变化情况;④在出现胆道梗阻置管引流情况下,重视对患者保持充足的营养,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并加强清洁皮肤,确保口腔处于干净的状态;⑤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标准进行护理,特别是更换引流袋时,需注意按照规范流程操作,避免产生逆行感染问题。确保引流管处于通畅的状态,避免堵塞或者扭曲、压迫引流管,记录24h引流量,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颜色;另外,对患者进行止血退黄药物治疗,合理实施抗生素治疗,补充足够的血容量,避免产生休克或感染等严重情况,叮嘱患者在出血期必须卧床休息,且禁食、禁水[7]。本研究中出现右肝管损伤狭窄的患者在手术7d后,出现总胆红素进行性增加情况,左肝管损伤出现皮肤黏膜黄染情况,均采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方案进行治疗,有效缓解黄疸问题。出现胆道出血1例,术后4d产生黄疸和黑便情况,通过以止血退黄等方法进行治疗,在1周内成功消除黄疸,且大便正常。

3.2胸腔内出血胸腔内出血主要是因穿刺点在腋中线后方部位,肿瘤具有较高的位置,由于刺破肋间血管的情况所引发。针对此种并发症的护理举措为:①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呼吸情况。如果存在呼吸困难问题,则立即展开急诊胸片,尽早获得诊断。如果存在少量气胸问题,同时呼吸相对稳定,可等待患者自行缓解。如果肺压在30%以上以及严重呼吸困难者,则立刻实施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方式[8];②详细统计患者24h尿量,观察记录胸腔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如果存在引流管温度明显升高、引流液突然增加、血压降低的情况,需留意是否可引发再出血现象,如有所需立即开展手术止血;③计算患者的出血量,严格依照医嘱进行止血以及输血治疗,并合理补充血容量;④维持引流管在通畅状态下,避免堵塞引流管。本研究中,血性胸腔积液患者于术后2d发生呼吸困难情况,且伴有失血性休克,经胸腔穿刺为不凝固新鲜血。采取胸腔闭式引流和止血以及输血的方式后,患者的病情状态恢复稳定。

3.3腹腔内出血产生腹腔内出血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肝转移瘤。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而言,通常存在肝硬化病史问题,且凝血功能具有一定障碍。有学者研究报告[9]中指出,2320例实施射频治疗的患者中,出现腹腔内出血的患者12例,发生率为0.5%,其中肝硬化患者11例。针对此种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方案:①手术前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状态,辅助其检查有关指标,并且及时纠正凝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②严格把控射频手术的适应证,向患者耐心介绍手术过程,加强心理护理。并叮嘱患者禁止用力咳嗽、咳痰和打喷嚏[10];③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各指标,观察心率改变情况,重视非发热导致的心率加快情况等;④叮嘱患者注意休息24h,腹带加压包扎,观察腹部的体征改变,以及是否存在显著的腹部膨隆及皮下瘀斑问题;⑤进行止血药物治疗或输血治疗时,如果患者为活动性出血情况,需严密落实术前准备工作,准备好抢救的器械以及物品,必要时展开肝动脉栓塞或开腹止血。本研究中,腹腔内出血2例,其中1例内科止血成功,另外1例进行开腹治疗,但由于肝功失代偿和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多项身体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1]陈宝霞,刘亚琴.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3):33-34.

[2]贾晓丽,李迎冬.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3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0):77-78.

[3]徐寅,龚蕴珍,杨如美,等.经皮胆道内射频消融治疗胆道支架狭窄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3):2160-2162.

[4]赵小微,许芸芸,盛月红,等.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并发胆汁瘤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8):54-56.

[5]卞钰,李东,吴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西部中医药,2019,32(9):108-110.

[6]王晓瑾,王晓瑜.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61-62.

[7]赵新萍,程国华.19例射频消融治疗肝内出血管旁转移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18):1890-1891.

[8]孙叶飞,徐蕾.预警性护理干预对减少胃肠外科术后并发症的效果[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8):756-758.

[9]贾琴,郑明霞,何森.围术期优质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2):157-160.

[10]程艳艳.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12(9):822-824.

上一篇: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共卫生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下一篇:血液净化护理对尿毒症血液净化的效果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