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

2022-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

肝癌介入导管室应用精细化护理预防医院感染的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討肝癌介入导管室应用精细化护理预防医院感染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放射科导管室接受介入治疗的82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精细化护理的患者作为精细化护理组。对比两组医护人员无菌接触戴手套和外科洗手情况,对比两组导管室物品无菌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和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精细化护理组医护人员无菌接触戴手套和外科洗手检测的合格率均显著性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精细化护理组导管室空气、导管室物品表面、消毒剂以及无菌物品的无菌情况的合格率均显著性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精细化护理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和住院时间均显著性小于常规护理组(P<0.05)。 结论 导管室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时实施精细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导管室;肝癌;介入;医院感染

[

The value of refined nursing in preventing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interventional catheterization of liver cancer

REN Xianhua FENG Rui ZHANG Fengying BAO Jianfe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Hangzhou Xixi Hospital, Hangzhou 310023, China

[

[Key words] Refined nursing; Catheter room; Liver cancer; Intervention; Nosocomial infection

肝癌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肝脏血管内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肝癌的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造影、灌注、支架、栓塞等操作完成病情的诊断和治疗,相较于传统的内科,外科治疗方法具有很强的优势[1,2]。但在导管室对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常因为护理工作的不足而造成医院感染,严重的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目前已经有文献报道,在导管室对多种疾病进行介入治疗时采用精细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3-5],但少有关于用精细化护理来预防在导管室进行肝癌介入治疗时发生医院感染的文献报道。因此本研究以在我院导管室接受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精细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来探讨精细化护理预防在导管室进行肝癌介入治疗时发生医院感染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放射科导管室接受介入治疗的82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住院时间及进行介入治疗术的护理措施将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细化护理组,每组410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精细化护理组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通过杭州市西溪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没有介入治疗史者;(2)符合介入治疗条件者;(3)除肝脏外其他脏器功能正常或仅出现轻微降低者;(4)精神状态正常者;(5)患者或家人对本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术前有感染者;(2)术前服用抗感染药物者;(3)感染症状不典型、感染部位不明确者;(4)术前免疫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1.3.1 术前护理  术前1天,均对常规护理组和精细化护理组患者进行介入术前探访,探访内容主要为: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及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增强患者对介入治疗的信心以及顺应性,安抚患者的焦躁情绪。在沟通的过程中如发现影响介入治疗的相关问题,及时将相关问题告知介入操作医生并协助医生解决问题。

1.3.2 围术期护理  对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在导管室接受肝癌介入治疗时,按照导管室的常规操作规范要求进行防止医院感染的护理,主要包括:严格执行导管室的双手常规消毒,穿手术服,戴手套和鞋套,严格执行导管室各项消毒隔离制度。

对精细化护理组患者在导管室接受肝癌介入治疗时,在按照导管室的常规操作规范的要求基础之上从人员管理、环境管理、物品管理等方面施行精细化护理。主要为:①人员管理。建立以导管室护士长为首的导管室医院感染控制的精细化护理小组,定期对参与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人员进行感染知识、无菌操作的集中强化培训,定期考评护理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和执行情况;②环境管理:每个月固定时间对导管室内的空气、器物表面、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手做细菌培养,每天完成导管室的介入操作后对导管室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在施行每1例肝癌介入手术前30 min开启循环风,对导管室进行动态消毒,术后30 min停止循环风,同时有空气净化设备的技术员对导管室内的空气进行24 h的监督;③物品管理:根据类别的不同,对肝癌介入操作所需要适用的手术器械进行高温高压蒸汽、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一次性的物品在拆开最小包装后即放入导管室,需要适用的导管室的外部仪器进入导管室前需要经过消毒擦拭。术中所产生的垃圾分类存放,各类复用的器械、敷料等临时存放于操作简外的缓冲室内,严禁手术室和污染通道的空气发生对流。术后将术中所产生的各类垃圾及时转运出导管室。

1.4 观察指标

医院感染控制小组对参与肝癌介入手术操作的医护人员无菌接触戴手套和外科洗手情况进行检查,统计两组导管室物体表面、导管室空气质量、消毒剂以及无菌物品的无菌抽检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住院时间,其中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为2001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6],并结合临床医生对感染症状的诊断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結果

2.1 两组医护人员无菌接触戴手套和外科洗手情况比较

检查常规护理组和精细化护理组医护人员无菌接触戴手套和外科洗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精细化护理组医护人员无菌接触戴手套和外科洗手的合格率均显著性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2.2 导管室空气、导管室物品表面、消毒剂及无菌物品的无菌情况比较

对比检查常规护理组和精细化护理组医护人员检查导管室空气、导管室物品表面、消毒剂以及无菌物品的无菌情况。结果显示精细化护理导管室空气、导管室物品表面、消毒剂及无菌物品的无菌的合格率均显著性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和住院时间情况比较

对常规护理组和精细化护理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住院时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精细化护理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和住院时间均显著性小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和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肝癌的介入治疗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然而对于接受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来说,其病情已往往处于癌症的晚期,肝功能已经处于较弱的状态[7-9]。有研究表明当肝功能处于较弱状态时,机体抗感染的能力显著减弱[10,11]。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肝癌介入治疗时,如果护理措施不当,无菌操作没有认真施行,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时,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而介入治疗并发医院感染是肝癌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有研究表明肝癌介入治疗发生医院感染与导管室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导管室的环境及介入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物品的无菌状况有密切相关性[12,13]。另外导管室医院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治疗并发症,导管室医院感染与导管室的工作环境、医护人员操作技术、无菌屏障防护、医护人员管理、医疗垃圾处理等多种因素紧密相关[14]。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不仅会降低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的病痛以及治疗费用。因此预防导管室医院感染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可通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上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或避免肝癌介入治疗的医院感染。目前精细化护理已经在多个科室的日常护理工作中得到应用,其特别强调护理工作的管理制度[15,16]。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精细化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住院或施行外科手术时医院感染率[17,18]。然而关于精细化护理在预防导管室进行肝癌介入治疗时医院感染少有文献报道。

本研究中通过建立以导管室护士长为首的精细化护理管理小组,从人员管理、环境管理、物品管理等方面施行精细化护理。本研究中施行精细化护理后医护人员无菌接触戴手套和外科洗手检测的合格率均显著性得到提高,这说明导管室施行精细化护理后,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知识、无菌操作的集中强化培训十分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无菌及防感染意识。有研究表明每日导管室内的介入手术完成后对导管室进行清洁消毒,每例介入手术开始前30 min进行循环动态消毒,介入操作所需要适用的手术器械进行高温高压蒸汽、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等一系列的操作后,可以显著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19,20]。本研究中施行精细化护理后导管室空气、导管室物品表面、消毒剂以及无菌物品的无菌情况的合格率均得到显著性的提高,这说明精细化护理可以为肝癌介入治疗提供更清洁无菌的手术环境。本研究中施行精细化护理的感染介入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均得到显著的降低,这说明在导管室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时,实施精细化护理可以显著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对在导管室进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行精细化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世蒙,郭应兴,雷振武,等.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研究进展[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26(7):668-671.

[2] 冯锐,徐后云,侯勤明. Embosphere生物微球联合碘化油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J]. 现代实用医学,2017,29(10):1365-1367,1406.

[3] 赵永青,雷利华,李瑞博,等. 神经介入导管室应用精细护理预防医院感染的评价[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343-3345.

[4] Rosenthal VD,Bijie H,Maki DG,et al. Inter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Consortium(INICC) report,data summary of 36 countries,for 2004-2009[J].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12,40(5):396-407.

[5] 關燕琼.精细化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0):137,13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61-67.

[7] 钱多,沈静慧,王玫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5):4188-4193.

[8] 黄旭芳,李芳,毛剑婷,等. 积极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创伤后成长及乐观倾向的影响[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5):449-452.

[9] 李彩霞,卢惠娟,秦薇,等.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心理韧性发展过程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18,33(11):76-79.

[10] 韦小妹,张名林,张金,等. 肝癌介入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7):2621-2624.

[11] 李藏妥,宋光,曹宏霞,等.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感染的监测[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5):994-995,1004.

[12] 赵传林,于震,李伟,等. 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与预防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3):5406-5408.

[13] 李红杰,陈秀丽,王艳红,等. 肝癌介入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与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 26(15):3484-3486.

[14] 麦爱欢,江丽嫚,李雯,等. 精细化护理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5):1416-1418.

[15] 黎云霞,李淑玲. 介入室可复用器械集中管理前后清洗质量的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3):173-174,177.

[16] 章一寅.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导管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2):236-237.

[17] Montravers P,Bassetti M,Dupont H,et al. Efficacy of tigecyc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skin and soft-tissue infections in real-life clinical practice from five European observational studies[J].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2016,68(Suppl 2):ii15-ii24.

[18] Mamishi S,Pourakbari B,Teymuri M,et al.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in iran :A ne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J]. Osong Public Health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s,2017,5(4):179-186.

[19] 张雪梅,周小钏,李国华. 介入室器械集中清洗前后清洗质量比较[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6):869-870,874.

[20] 马江敏,牛锋,张鹏. 基于循证依据的管理模式在预防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7):2696-2698.

(收稿日期:2019-05-14)

作者:任鲜华 冯锐 张凤英 包剑锋

第2篇:导管室医院感染防控和消毒隔离制度

铜陵市立医院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一、布局应合理,“三区”之间标志明确。根据手术的不同要求,心脏介入手术和肿瘤病人手术分室或分时段进行,器械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清洗、消毒、灭菌。

二、手术室应保持环境清洁、安静。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墙面、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面进行湿式清洁、消毒,墙面擦拭高度为 2-2.5M,空气消毒≥2 次/d;每周对室内所有物品、墙面、门窗、空调、动态消毒机风口等进行彻底清洁;每月对动态消毒机与空调滤网清洗。

三、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皂液、手消毒剂等,严格手卫生管理。进入介入手术室必须更换工作衣、帽、鞋。无菌操作时应按外科手术要求洗手、手消毒、戴口罩,穿无菌衣和戴无菌手套。

四、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间的人员数,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

五、介入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各种无菌物品注明开启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加强无菌物品保管。

六、隔离病人介入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七、感染监控小组负责对本室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与感染发生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八、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每季度监测一次。

九、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规定,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十、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执行,一次性使用后的导管毁形处理,和收集人员认真交接并记录。

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1、建筑布局应当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原则。功能分区应当包括:工作人员生活办公区;无菌物品储存区;医护人员洗手区、患者手术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各区标志明确,设专用通道,区域之间有实际屏障,避免交叉污染。

2、应设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

3、配备流动水等洗手设施,严格手卫生管理。刷洗手用品和干手毛巾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戴手套前后应洗手及手消毒。

4、手术间的墙壁、地面光滑、无裂隙、便于清洁清洁消毒,排水系统良好。

5、手术室内应采光良好,空气清新,每日定时空气消毒,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消毒后空气细菌总数应符合WS∕T368—2012卫生学标准)

6、手术用房的墙体表面、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面,应当在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湿式擦拭方法的清洁、消毒,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

7、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用房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当分开使用。用于清洁、消毒的拖布、抹布应当是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

8、接送手术病人平车最好用交换车,并保持清洁,手术台上的铺单一人一换。

9、凡进入手术间的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更换手术间专用的工作衣、鞋、帽、口罩;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区域活动,手术结束后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10、实施手术刷手的人员,刷手后只能触及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

11、在手术部的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12、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间的人员数,手术室的门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

13、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限制进入手术间工作。

14、获准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者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应按手术器械的性能、用途做好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后方可使用。

15、进入手术室无菌区和清洁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

16、病人吸氧装置、氧气湿化瓶、麻醉导管及面罩等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干燥或无菌保存;对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应按院内规定集中供应。

第3篇: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护理常规

【临床表现】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患者留置血管内导管且留置时间≧48小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血培养至少有一次培养到致病菌,且不能用其他部位感染解释。(2)至少有以下症状或体征:发热(>38º)、寒颤或低血压,且实验室微生物检查阳性结果不能用其他部位感染解释,如怀疑为污染菌,至少有2次的血培养结果是同一常见污染菌。

【观察要点】

1.询问患者置管部位有无热痛现象。

2.观察患者置管部位有无红、肿及脓点现象发生。

3.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有无发热、寒战、低血压等全身感染征象。 4.观察患者白细胞变化。 【预防护理措施】

一、置管时的预防措施

1.置管时应该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 2.置管操作人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4.置管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6.选择合适的静脉导管穿刺点:CVC置管者成人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PICC置管者可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和肱静脉。

7. 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 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 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 的碘伏或2 %碘酊溶液和75 %酒精。

8.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二、置管后的预防护理措施

1.严格手卫生。

2.穿刺部位定期和必要时换药:穿刺24小时后更换敷料一次,观察有无渗血,若无渗血可定期给予换药:使用纱布等干敷料每48小时更换一次,有渗血、渗液或潮湿、敷料脱落时随时更换;使用透明半透膜敷料,每周换药一次;有人工气道时应使用透明半透膜敷料,以减少污染。换药时要观察局部穿刺点有无红肿、脓点等,消毒时使用机械力,消毒面积 >15cm×15cm(消毒面积>外敷料面积),消毒后完全待干再贴敷料。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三通旋塞每天更换,无针密闭输液接头每周更换,有血迹或被污染后随时更换。

4.冲管与封管:给药前后宜用10ml及以上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进行脉冲式冲洗导管,以减少附壁。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 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 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肝素盐水的浓度:PORT 可用100 U/ mL,PICC 及CVC 可用0~10 U/ mL。当药物与生理盐水不相容时,应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再用生理盐水或肝素封管液,将5%GS冲出导管内腔。PORT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4周维护一次。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

5.无菌配液并无菌输注,采用封闭式输注方式。 6.有效控制其他部位的感染。

7.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8.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9.每日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及早拔除。 【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置入导管的目的、方法、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穿刺部位换药应由专业人员操作,不能自行揭除敷料和换药。发现敷料潮湿、松动、卷边现象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3.告知患者如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等症状,或出现发热、寒颤等全

身不适症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4.指导患者留置导管期间穿刺部位防水、防牵拉等注意事项,在沐浴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避免盆浴、泡浴。

5.留置PICC者应指导患者置管手臂不可过度用力,避免提重物、拄拐杖,衣服袖口不可过紧,不可测血压及静脉穿刺。

参考文献:

1.2014年美国CD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指南。 2.2011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3.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写.-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7

第4篇:PICC导管感染的防治及护理

(作者简介:姓名王子琴,籍贯:四川成都人,性别女,出生年月日1982年12月18日, 学历:大专,工作单位: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职称护师,研究方向xx,单位邮编610041); 详细地址: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 成都市洗面桥横街20号 骨科 手机号:13568904337

PICC导管感染的防治及护理

王子琴 单位: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 骨科 四川 成都 邮编:610041

【摘要】目的 临床上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手术治疗,引起有关的血源性病菌感染,为此提出一些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 经过分析采用PICC置管的患者的治疗过程,随访记录肿瘤患者的愈后情况并作讨论。结果 遵守严格的医护操作章程,降低甚至杜绝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外周静脉置管的导管的使用期限。结论 采用外周静脉置管方式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严格遵守无菌技术的操作章程,以免造成血管的损伤,这一治疗方法在预防导管的相关感染时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关键词】PICC;导管感染;防治;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英文缩写为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静脉导管,使其尖端处在上腔静脉或者锁骨的下静脉部位。这种方法创伤相对较小小,避免了多次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问题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导管受到病原菌的侵入感染[1]。该治疗方式对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防治及护理工作上特别有效,十分有意义。因此,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以减轻肿瘤患者的病痛,早日恢复健康。

一、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之间于我院肿瘤科室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在41~76岁,置管时间在半个月到四个月之间,对肿瘤患者进行穿刺置管。该过程要严格遵守操作章程,实现置管的工作后要拍摄X片子进行导管尖端位置的确定,之后对患者置管后的情况进行记录。本实验调查发现,发生感染的患者4例,感染率为5%,患者的感染部位只是在穿刺点位置的周围,并伴有局部红肿的现象,严重的会有些许化脓和血源性病菌感染的症状。

1.2方法

对4位肿瘤患者的导管感染部位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按时更换无菌纱布敷料,揭下敷料时一定要注意从一头慢慢揭下,以免造成患者的不适,对穿刺点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或者其他消毒液进行消毒,应对穿刺点周围的一定大的范围进行消毒,以将感染部位处理干净,最终患者的感染部位完全处理好,不影响置入的导管的使用期限。

根据患者导管感染的程度不同,患者的穿刺点及其周围红肿范围也不同,按照患者导管处感染范围的大小,要对患者每天一次、每天三次甚至每天更多次数地进行无菌棉质敷料的更换,有的还要进行清洁消毒。在精心的医护下,患者的病情已有很大的好转。

二、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中有2例患者使用75%的乙醇消毒并外敷白醋拌匀的仙人掌糊状物,发现效果十分好。有2例中度感染的患者,除了常规的乙醇消毒外并辅以如意黄金散外敷。这两种轻中度感染患者在治疗三到四天后治愈,并不影响置管的使用期限,但在这湿敷过程中导管长期在酒精中浸泡的话,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此外使用中药进行湿敷时,要尽可能地绕开穿刺点位置。另外的4例相对重度导管感染的患者会发烧浑身发冷,出现休克症状。导管中的感染病原菌在培养基中呈现阳性,在无菌的环境下彻底拔下导管,患者的感染症状将会有所好转。

三、讨论

在癌症及肿瘤患者的治疗上,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治疗效果十分突出和有效,但是减缓患者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防治及护理导管感染这一并发症却成为当今的一大难题。 3.1导管的材质与患者导管感染的联系

导管材质的选择正确与否与导管受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患者体内置入的导管最理想的材质是光滑柔韧性好、结实耐用、细菌真菌及纤维蛋白等不易粘附在导管壁上的无血栓形成的导管。并且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以及血管的粗细来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这样做是为了使血管的内壁不会受到导管的强烈摩擦,于是就降低了导管感染的可能性。此外多腔导管比起单腔导管,由于导管通道多,更增加了导管感染的可能。

3.2置管的位置与患者导管感染的联系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位置常常选择肘窝处既粗又直的血管,该处主要是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等。而其中的头静脉血管中瓣膜多,并粗细不均匀、弯曲,置管后患者极易发生导管感染。再就是肘正中静脉是贵要静脉和头静脉的分支,多数是用来输液或抽血化验的。最适合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是贵要静脉,其位置易于确定,并且血管较粗,容易进行置管操作,这是最容易实现置管的且导管不易受到病菌入侵感染的位置[2]。

3.3是否在无菌环境下与导管感染的联系

选择在较好的无菌操作环境下,一般地要经过半小时的紫外线消毒,在治疗科或处置科,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导管也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浸泡三到五分钟,以减少置入导管时对血管内壁造成严重的磨损,继而导致细菌入侵导管感染。

3.4导管置入时停留的时间会影响导管感染

一般来说,3天或是15天拔出导管。但是由于选用先进的材料和规范的护理操作,患者的置管时间已经延长了,像乳腺癌患者的置管可在体内停留120天,但是随着导管在身体中停留时间的加长,患者体内导管受到感染的机会就会越大。于是,临床护士人员要扎实地掌握PICC外周静脉置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以对肿瘤患者置入导管感染的防治及护理起到积极的作用。及时地有效地应对患者的感染问题,要有熟练规范的无菌操作技术,以避免肿瘤患者出现病菌感染不适应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出现心律失常、脑栓塞、导管断裂、渗血以及红肿等问题[3]。

综上所述,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极容易受到感染,防治及护理导管感染这一并发症的产生成为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在预防时,要严格地采用无菌操作技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输液器,以输液器用的过久造成患者导管感染,及时地帮患者做好置管部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并为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指导教育和疾病护理相关教育,以减轻患者的病痛,使得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万红,钟晓祝,李君.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2,19(9):1791. [2] 张琳西.中央静脉插管感染的发病机理及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3,16(1):25-26. [3]钟华.中心静脉插管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J].护理研究,2011,15(6):317.

第5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置管时

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外科手套,置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2、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3、宜采用2%氯已定乙醇制剂消毒穿刺点皮肤。

4、宜选用内层含有抗菌成分的导管。

5、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二、插管后

1、应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但多汗、渗血明显患者宜选无菌纱布。

2、应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应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检查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手卫生。

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5、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6、输液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入血及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7、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8、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9、应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三、培训与管理

1、置管人员和导管维护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定期公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插管前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应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成年男性宜选16F,女性宜选14F。

4、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二、插管时

1、使用0.05%—0.1%的聚维酮碘(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程序如下。

(1)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擦净包皮及冠状沟。

(2)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肛门。

2、插管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黏膜损伤。

三、插管后

1、悬垂集尿袋,不应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2、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应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3、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应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

4、不应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尿路感染。

5、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6、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应消毒。

7、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把导管浸入水中。

8、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时,应更换导尿管。

9、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10、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定期更换导尿管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不提倡频繁更换导尿管。建议更换频率可为导尿管2周1次,普通集尿袋2次/周,精密集尿袋1次/周。

11、应每天评价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

四、其他预防措施

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定期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内肺炎(HA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其中的重要类型,预后较差。

1、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含0.2%的氯已定(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h一次。

2、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约30度。

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提倡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80-110mg/dl。

6、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

7、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2)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3)有建议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20cmH2O以上;

(4)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做手卫生; (5)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用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天更换;

(6)每日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8、应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措施的教育培训。

第6篇: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患者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况等。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主要为逆行性感染。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一、置管前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操作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二、置管时

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三、置管后

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7、患者淋浴或者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尿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

8、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10、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11、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第7篇: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感染管理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生、护士组成。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根据科室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院内感染流行时,或有烈性传染病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或预防保健科),并协助调查原因,积极处理病人。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合理使用抗菌素。

4、组织本科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对卫生员、配餐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7、落实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检查、 用后的处置。

8、按有关要求做好科室各物体表面、消毒剂/灭菌剂、各区域空气、医务人员手表面的化学监测或生物监测,对不合格样本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

上一篇:电气材料进场验收标准下一篇:中金在线分红险抵通胀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