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例脑动脉瘤临床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2-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脑动脉瘤好发于脑动脉分叉和主干的分支处脑动脉分叉和主干的分支处脑动脉分叉和主干的分支处脑动脉分叉和主干的分支处, 由于此处动脉壁的肌层先天发育缺陷, 同时里又是受到血液冲击最大的地方, 在长期血流的压力和冲击力的作用下, 使此处动脉壁的薄弱点向外突出, 逐渐扩张、从而形成动脉瘤[1]。脑动脉瘤的破裂和脑血管痉挛, 是造成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如何对脑动脉瘤进行治疗, 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2]。在现阶段, 大部分治疗那动脉瘤的方法还是通过外科开颅采用脑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段进行治疗, 该文通过介入栓塞术和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不同疗效, 并加以对比, 为临床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医疗依据。收集89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9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为两组, 对患者进行脑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41例 (开颅组) , 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48例 (介入组)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进行统计分析,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开颅组在全麻插管下对患者进行开颅脑动脉夹闭术, 在手术后采用尼莫同24 h静滴以防止脑血管痉挛, 介入组在全麻插管下经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 分别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 并加以分析比较。

1.3 统计方法

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对于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3]。

2 结果

2.1 开颅组和介入组的治疗疗效比较

分别统计两组的治愈、致残和死亡例数, 并加以比较。其中开颅组41例, 治愈30例, 占73.17%;致残7例, 占17.07%;死亡4例, 占9.76%。介入组治愈39例, 占81.25%;致残8例, 占16.67%;死亡1例, 占2.08%。把两组的治愈程度加以比较, 介入组的治愈程度明显高于开颅组的治愈程度,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脑动脉瘤是以血管破裂导致脑珠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远比人们想象得高, 大约为2%, 而0.5%的动脉瘤患者会引起破裂和死亡。据统计, 动脉瘤一旦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第一次出血的死亡率达40%, 第二次出血的死亡率为60%。所以其危害是相当大的[4]。脑动脉瘤多见于脑底动脉分叉之处。按其发病部位, 4/5位于脑底动脉环前半, 以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者多见;脑底动脉环后半者约占1/5, 发生于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5]。在以前脑动脉瘤一般采用开颅进行手术治疗, 但是开颅手术治疗创伤大, 患者出血较多, 加之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 据统计, 开颅手术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死亡率在20%左右, 给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里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故如何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脑动脉瘤, 成为外科医学上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据不完全统计, 在美国, 治疗脑动脉瘤的方法85%采用介入治疗[6]。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新的微创技术, 整个过程仅需在患者大腿根部穿刺后导入的导管内完成, 完全不需开颅治疗, 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表明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综上所述, 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是非常显著的, 建议用栓塞介入的微创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这样更加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但现阶段, 栓塞介入的微创技术还不算非常完善, 所以,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 为今后更好地治疗脑动脉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该院89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为两组, 对患者进行脑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41例 (开颅组) , 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48例 (介入组) , 对两个组的患者术后疗效进行统计分析, 并加以比较。结果 通过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介入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法的疗效更为显著, 值得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脑动脉瘤,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明, 任祖东, 戴荣权, 等.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J].安徽医学, 2010 (12) :89.

[2] 汪求精, 李铁林, 段传志, 等.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 (附86例报道) [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0 (4) :139.

[3] 何旭英, 段传志, 李铁林, 等.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中破裂的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7 (2) :145.

[4] 李展鹏, 周怡兴, 李铁林, 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诊治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0 (6) :75.

[5] 吕明, 吴中学, 李佑祥, 等.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治疗 (79例报告) [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6, 32 (3) :214.

[6] 顾大东, 楼云成, 魏莉, 等.脑动脉瘤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J].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6 (4) :176.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略论下一篇: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