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2010新探析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0年1月27日, 传奇“遁世”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Jerome David Salinger) 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逝世, 享年91岁。塞林格走了, 留下的却是经典著作和后人的怀念与思考, 尤其是他的著名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

1《麦田里的守望者》故事简介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 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霍尔顿出生在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的家庭。学校里的老师和自己的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 为的是“出人头地, 以便将来买辆混账凯迪拉克”, 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 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 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 因而老是挨罚。到他第四次被开除学校时, 他不敢贸然回家, 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 住小客店, 逛夜总会, 滥交女友, 酗酒。他在电影院里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 糊里糊涂地召了妓女, 情不自禁地与虚荣庸俗但颇具美色的女友搂搂抱抱。与此同时, 他的内心又十分苦闷、彷徨, 企图逃出“虚荣”的成人世界去寻找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 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2 主人公霍尔顿的性格特征

小说中的霍尔顿, 他出身富门, 沾染了不少恶习, 整天游手好闲, 是一个不求上进的“坏学生”典型。但是, 这仅仅是霍尔顿这个人物的一个方面。塞林格大手笔的不凡之处, 在于它同时还令人信服的表现了霍尔顿性格中许多积极地侧面。他是性格复杂的矛盾体。霍尔顿身上所再现的真实感, 显示了文学作品中人物造型的特殊魅力, 就如哈姆雷特或者《红楼梦》中的宝玉、黛玉一样, 霍尔顿也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人物典型。

2.1 霍尔顿对于伪善的憎恶

主人公霍尔顿身上集中了某些纨绔子弟常有的恶习:不学无术、酗酒、抽烟、打架、胡闹、说谎, 玩世不恭又庸俗无聊。他是社会的一个产物, 也是受害者之一。霍尔顿说:“越是贵族化的学校, 小偷就越多。”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 霍尔顿所面对的, 是一个罪恶的, 不人道的世界, 是一个“现代”的, 复杂的, 都市化了的异化社会。人们普遍的处在虚伪、冷漠、卑下、无耻、堕落的包围之中。透过霍尔顿的眼睛, 塞林格不仅写出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 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一个令人害怕、令人作呕的所谓“成人世界”, 这个世界的基本特征照霍尔顿看来就是伪善无耻, 一切都显得“假模假样”, 而这一点正是追求自然纯真的霍尔顿最为憎恶的。

“假模假样”这个词是霍尔顿使用的最多的, 全书中不下四十余次, 也是他最敏感的所在。霍尔顿自述他离开爱尔敦、希尔斯中学的主要原因便是“因为我的四周全是伪君子”。就是那么回事, 到处是他妈的伪君子。举例说, 校长哈斯是“平生见到的最假仁假义的杂种”, 在有钱有势的家长面前点头哈腰, 彬彬有礼, 而对无权无势的家长又冷若冰霜, 高不可攀。绥摩校长是个“假模假式的饭桶”, 学校每到周六晚上就吃牛排, “老绥摩大概认为每个学生的母亲都会问她们的宝贝儿子昨天晚饭吃些什么, 他就会回答:‘牛排’多大的骗局。”那个学校捐款建新宿舍的校友是个“假模假式的大杂种”。他“靠做殡仪馆生意发了横财”, 但他“光是把尸体装在麻袋里, 往河里一扔完事”。潘西中学标榜从1888年起, 就把孩子栽培成优秀的、有脑子的年轻人。但在霍尔顿看来这全是谎言, 学生考上名牌大学, 为的是日后可以“挣很多很多钱, 打高尔夫球, 打桥牌, 买汽车, 喝马提尼酒, 摆臭架子”。他告诉妹妹菲苾说, 潘西中学是“一个最最糟糕的学校, 里面全是伪君子, 还有卑鄙的家伙, 你这一辈子再也没有见过那么多卑鄙的家伙”, “教职员工里虽有一二个好教师, 可连他们也都是假模假样的伪君子。”而霍尔顿相信这样的教育只会让学生日益堕落空虚、物质至上, 他们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 酒和性, 而且人人还在搞下流的小集团。

霍尔顿对伪善憎恶, 使他对一切假惺惺的人与事都有极端的敏感性。他对于艺术中的“假模假式”也毫不留情。他最恨电影, 视他哥哥写电影剧本为堕落, 因为他认为电影中充斥了胡编乱造的情节和装腔作势的人物。在纽约的酒吧里, 欧尼那花里胡哨钢琴演奏也没有逃得过霍尔顿的眼睛霍尔顿把掩盖在文明面纱下的丑恶一下子抖了出来。还有爱德蒙旅馆中的那些心理变态的家伙到了早晨, 个个都会变成谦虚谨慎的君子淑女……这些社会面具下的丑行都没有逃过霍尔顿的目光。

霍尔顿对虚伪的感应度, 已到了细微的程度。如他刚到爱德蒙旅馆时, 领他进房的侍者是一个65岁左右的老头, 他“把所有的头发都梳向一边, 半遮掩自己的秃顶”, 就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也使霍尔顿感到泄气, 他认为这实在是一种掩饰, 一种虚伪。

2.2 霍尔顿对于自然与纯真不懈地追求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 霍尔顿痛恨伪善的同时, 又伴随着对自然与纯真不懈地追求。他并非真的一无所爱, 许多人与事都给他留下美好的印象。他喜欢生活中一切他认为真善美的东西。他死去的弟弟艾里、他的棒球手套、他的女友琴·加拉格, 在餐馆遇到的两个修女, 中央公园和博物馆门口的孩子们, 特别是他的妹妹菲比, 另外, 中央公园潜水湖里的鸭子和鱼等等。这些人和物都传递出霍尔顿潜意识中的一些信号, 霍尔顿所爱的不外乎两者, 一是像他一样性情纯真、童心未泯的弱者, 二是一些“定格”不变的东西。同时也显现出了霍尔顿对爱、纯洁、真实、智慧以及个人尊严等等的热切向往, 是他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

在小说中, 霍尔顿告诉妹妹菲苾“不管怎样, 我老是在想象, 有那么一群小孩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 几千几万个小孩子, 附近没有一个人——一个大人, 就是说——除了我。我呢, 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 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 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 我就一把把他抓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 也不知道在往哪儿跑, 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 把他们抓住, 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 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异想天开的工作, 是霍尔顿从一首诗中启发幻想出来的, 这十分明确的表达了霍尔顿愿意保护那些天真无邪的儿童的心愿。这是霍尔顿始终不变的想法。小说中无论他对妹妹菲苾还是偶然在路上碰到的小孩, 他都表现出一种特殊的表情。霍尔顿喜欢儿童, 因为他们是纯真的。他痛惜自己童年的流失, 又害怕进入一个虚假伪善的成人世界。他意识到自己已被成人世界所玷污, 而为了不让那些清白的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 跌入深渊, 他愿意站在悬崖边当一个守望者。所以当他在妹妹菲苾的学校以及博物馆的玻璃柜下见到那些下流的字眼时义愤填膺, 他害怕这些字眼会弄脏孩子们的心灵故不避嫌疑的尽力擦去。从这个举动中, 可见霍尔顿表面的粗俗并没有掩盖住他求真求美的本质。

霍尔顿强烈憎恨那充满虚伪、堕落与欺骗的成人世界, 总想努力去伪存真。于是孤独的霍尔顿便想象着去往西部去过乌托邦式的田园生活, 在霍尔顿看来, “那儿阳光明媚, 景色美丽, 那儿没有人认识我, 我可以随便找一份工作做, 我若算到了那儿就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这样我就可以不必跟任何人讲任何混账废话了。谁都不会来打扰了, 我用我自己挣来的钱造一座小屋, 终身住在里面, 我准备把小屋造在树林旁边, 而不是造在树林里面, 因为我喜欢屋里一天到晚都有充分的阳光, 一日三餐我都可以自己做了吃。以后我如果想结婚什么的, 可以找一个同我一样又聋又哑的美丽姑娘。我们结婚以后, 她就搬来和我一起住在我的小屋里, 她如果想和我说什么话, 也得写在一张混账纸上, 像别人一样。我们如果生了孩子, 就把他们送到什么地方藏起来, 我们可以给他们买许多的书, 亲自教他们读书写字。”这种超越时间, 超越空间的伊甸园只能是一个梦想, 而且还是属于孩提时的梦。而为了保持这种浪漫的幻想, 霍尔顿愿意永远不长大。这无疑显出了霍尔顿想保持童心, 回归自然地潜在意识, 也是对所谓的“现代文明”的一种批判。

正如前文所述, 霍尔顿憎假求真, 是他性格中最耀眼的地方, 也是吸引广大读者其魅力之所在。

3 结语

成长, 是人类个体生命的重要体验, 也是人生的必然阶段。小说使我们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虚伪, 追求丰富物质生活的人们的精神空虚以及保持纯真的艰难。罗姆·大卫·塞林格也许正因为知道其艰难, 所以他最后选择了逃避那个成人世界。几十年来, 人们只要谈到社会对儿童自然纯真的破坏, 就会想到塞林格这位孤独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永远守住那份纯真与善良。愿塞林格在天堂能实现他的愿望。

摘要:2010年1月27日, 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Jerome David Salinger) 去世, 享年91岁。为了纪念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本文对他的这部经典之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内容作了简单回顾, 并透过塞林格对霍尔顿这一形象精确、细腻的描写, 探究他憎假求真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探析,假模假样

参考文献

[1] J.D.塞林格, 施咸荣[译], 麦田里的守望者[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5.

[2] 黄铁池.当代美国小说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0, 5.

[3] 王军[主编].20世纪美国作家与作品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8.

[4] 杨任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0.

[5] 南帆, 刘小新.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模式研究下一篇: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