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仅各种新的类型的犯罪活动越来越多,而且通过高科技手段而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及通过极其隐蔽的方式而实施的犯罪行为也呈现出层出不穷的态势,这一切使得具体刑事案件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存在诸多障碍。为此,现代刑事诉讼程序的推进越来越仰赖于科学技术的引入。作为协助审判机关进行案件审理的重要手段,司法鉴定由于以科学作为基础有助于法官查清相关案件事实。尽管如此,司法鉴定常常呈现出高度的专业性,从而使得控辩审各方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领域的知识而难以充分地理解和认知该种证据,这势必造成控辩双方难以充分有效地开展庭审质证活动。针对司法鉴定在诉讼程序进行中所呈现出的上述不足,专家辅助人参与到诉讼程序之中对具体刑事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予以充分的解释,同时对鉴定意见予以评述,能够协助审判人员及时全面地查清并正确地认定具体案件事实,进而使得司法鉴定的不足之处得以解决。顺应上述时代要求,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专家辅助人制度。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克服司法鉴定的缺陷和切实保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现行立法规定极为粗糙和原则化,对于其诉讼地位、资格、所应遵循的程序机制、诉讼权利、诉讼义务以及专家意见的法律后果等都没有进行细致明确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这显然极大地制约了该制度功能的彰显。鉴于此,完全有必要基于英国、美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国家的专家辅助人制度之比较分析,借鉴其该项制度的立法及司法实践经验,就我国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之完善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除导论和结语以外,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基本法理。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可以被界定为,由于控方、辩方或者审判机关的聘任与委托而参与到刑事司法程序中,在特殊专业领域具备专门性的知识、技术或者相关经验等专业因素,并且凭借这些专业因素给予专家意见,以此来辅助委托方实现对与具体案件中的鉴定意见相关的专门性问题发表专家意见,从而及时全面查明案件事实和提升诉讼效率的专业人员。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具有科学性、服务性、中立性、可替代性等相关的法律特征。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鉴定人之间在启动程序、法律功能、专业意见的呈现方式、有关资格要求等方面均存在着巨大差异。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诉讼代理人之间则在法律地位、所涉及到的人员范围和主体资格要求、所呈现出来的倾向性、作用范围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证人之间在法定资格条件、可替代性程度、是否必须出庭、出庭提供意见或者证言的内容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该制度具有能够更好维护辩方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实现控方和辩方诉讼力量的平衡以及提高诉讼效率等法律价值。第二部分,域外主要国家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之比较研究。该部分先后就英美普通法系和欧洲大陆法系有关国家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逐一比较研究,揭示了上述两大法系该项法律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基本特点,指出两大法系相关国家的专家辅助人在法律地位、选任主体、权利义务、中立性质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同时,该部分试图通过两大法系国家的相关制度之对比分析,探索其成功经验,并将其作为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有益借鉴。第三部分,阐述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缺憾。就立法现状而言,尽管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一次引入了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但是相关规定极为原则化,导致该制度存在下列诸多的缺憾:我国存在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不明确、专家意见的效力不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资格规定不明确、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义务规定不全面、专家辅助人的法律责任不明确、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操作程序不明晰以及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保障措施不完善等。第四部分,论述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之完善。基于我国的现实国情之分析,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应当从下列方面予以完善: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明确专家意见的法律效力;完善专家辅助人的选任资格;明确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操作程序;明确专家辅助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专家辅助人的法律责任;建立专家辅助人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保障措施等。

关键词: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立法完善

学科专业:法律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概念界定

1.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含义

2.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特征

(二)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相关概念的界分

1.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鉴定人的界分

2.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诉讼代理人的界分

3.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证人的界分

(三)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法律价值

1. 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2. 有利于实现控辩平衡

3. 有利于提升诉讼效率

二、域外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考察

(一)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

1. 英国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

2. 美国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

(二)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

1. 意大利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

2. 俄罗斯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

(三) 域外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评析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三、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评析

(一) 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 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评析

1. 专家辅助人的法律地位规定不明

2. 专家意见的法律效力不明

3. 专家辅助人的资格界定不明

4. 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义务规定不完善

5.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运作程序规定不明

6. 专家辅助人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

7.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保障措施不完善

四、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完善

(一) 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

(二) 明确专家意见的法律效力

(三) 完善专家辅助人的选任资格

(四) 明确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操作程序

1. 专家辅助人程序的启动

2. 建立专家意见庭前开示制度

3. 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质证程序

(五) 明确专家辅助人的权利和义务

1. 合理界定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权利

2. 明确专家辅助人的义务

(六) 明确专家辅助人的法律责任

(七) 建立专家辅助人的法律援助制度

(八) 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保障措施

1. 建立鉴定信息披露制度

2. 建立专家信息查询库

3. 建立专家辅助人的法律监督机制

4. 强化对专家辅助人人身权利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农业公共政策竞争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