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2023-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浅谈中职地理教学中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随着中职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类学生和一些有志进一步深造的中职生开始参加普通高考,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晨昏线是一个难点,搞懂晨昏线的概念以及做相关题目都是比较让人头疼的事,下面我就谈谈晨昏线的判读及做题的一些技巧。

一、晨昏线的结构特征和判定

(1)晨昏线的概念: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2)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它平分地球,平分赤道,与太阳光线永远垂直。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是0°。如图图1

(3)晨昏线的区分:

在日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区分判断方法有:①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黄昏);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黎明)。如上图1中的弧线AB为晨线。

二、晨昏线的运动特征

由于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自转15°,因此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因此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幅度为46°52′。

三、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

在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晨昏线与纬线垂直。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纬线斜交,但是总可以找到两条与之相切的纬线,它们分别是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的两条纬线。

四、晨昏线的应用归纳

(1)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已知晨线和昏线的位置,且已知昼夜半球的情况下,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方法为晨线位置处夜半球转向昼半球,昏线位置处昼半球转向夜半球。

(2)确定地方时:主要有四个隐含时间,见下图。AC为晨线,晨线与赤道交点A所在经线AS地方时为6时,BC为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SB地方时为18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SE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时。例:如下图,算出C,D,E三点的地方时。

上图为地球侧视图,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AB为晨线,C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C点地方时为6点,AEB弧为昼半球中央经线,E点地方时为12时,由于该图为半球图,6个经线区跨越180经度,相邻两条经线跨30经度,时差为两小时,所以D点地方时为8时。

(3)判定日期:一般地,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经线斜交(即晨昏线不经过南北极点),其夹角范围为0~23°26′。在二至日时,其夹角最大,为23°26′。当晨昏线与经线相交时,其夹角与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值相等。

在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晨昏线与纬线垂直。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纬线斜交,但是总可以找到两条与之相切的纬线,它们分别是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的两条纬线。如6月22日,太阳直射23°26′N,故晨昏线与经线成23°26′的夹角,与66°34′N、66°34′S相切。如图1所示

(4)确定日期和季节:①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6月22日。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12月22日。

(5)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也可以用:直射经线=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90°或直射經线=赤道与昏线所在经线—90°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纬度值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为α,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α(南北纬视具体情况而定)。

(6)确定昼夜长短:地球上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其他地区只有春秋分日昼夜等长,其他日期昼夜时数均不一致,可以利用晨昏线计算昼夜时长。

晨昏线把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把其所经过的纬线分为两段,位于昼半球上的一段即称昼弧。而位于夜半球上的一段则称夜弧。

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弧所跨的时间数,夜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夜弧所跨的时间数。

昼夜长短计算的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昼长+夜长=24小时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日出-日落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五、小结

以上为作者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希望能给正在苦读的高中学子起到一点帮助,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所疏漏,欢迎诸位同仁予以批评指正。

作者:祁昌辉

第2篇:商业与艺术的对话:广告审美判读

【摘要】广告的经济性使广告审美不同于传统审美。广告审美机制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信息性和艺术性的共存。广告审美是一种功利性审美,具有一定的非自由性,审美主客体关系双重化。广告审美受审美主体的审美格调、审美主客体的“心理距离”、受众的广告卷入度、受众预存的产品评价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艺术;广告;审美

广告是商业领域经济竞争的客观伴随物,它的产生和演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间接镜像反映,但随着现代消费者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文化和艺术因素被推入到广告作品中,广告审美在这种社会语境中被彰显、突出,成为经济传播活动中的客观组成部分,广告也因此成为商业和艺术审美的结合体。

广告审美机制特性

审美机制的发生是人类完全抽象思维能力的美学表现,它是人类大脑信息加工过程中,加工具体和分解抽象两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1]因此审美机制是人类的自觉意识行为的产物。广告审美机制不仅体现传统审美的共通性,还具有一些特质,即审美客体(广告作品)具有明显的经济属性。

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共存。广告是一种实用性艺术综合体,构成这个综合体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和谐。内容美,主要指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可靠,不能对产品进行不实说明。内容美是广告作品的基本要求,它的判读标准比较统一,是一个既成的、实体化的存在。它是广告审美发生的基础。形式美,主要指广告语言的流畅、色彩的协调、节奏的明快、韵律的悦耳等。这种美贴近传统审美,没有固定的审美标准。广告只有将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和谐地统一起来,给人们愉悦的感觉,才算纳入了审美机制。

信息性和艺术性的共融。广告的审美发生必须以广告信息的确定性传达为前提,即广告的诉求点必须能够准确进入受众的认知、理解和接受的过程。[2]与此同时,广告形式的艺术化展示构成广告审美的主要对象,二者互为需要。广告的说服性目的要求广告信息的传递应该是准确的,要为消费者提供充足的购买理由。消费者对产品特点的理解也不能模糊化、含蓄化。当然,广告作品的形式艺术化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不能是意境美的无边缘展示,否则广告的经济目标就会消失,广告和艺术的边界就会消失。

广告审美的特点

功利性审美模式。在传统美学中,“功利性”是指事物属性和社会满足之间的关系,即对生存和实用性需求的完成。传统美学认为任何审美活动都必须而且应该是非功利性的。但实用美学认为人们可以在“实用”的基础上完成审美发生,具有功利性目的的活动中也可以伴随着审美发生。事物之所以被纳入审美对象,主要是由于人们用审美态度审视它,审美态度决定了审美发生。

非功利性审美主要是指完全摒弃实用功能,以一种纯粹的静观审视事物;功利性审美主要是指事物在发挥实用功能的同时,也可以发挥审美愉悦功能,在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交会中理解事物。前者主要是指传统美学中的审美发生,正如康德所描述的审美唯一特质就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对象。[3]主要是指对绘画、雕塑等纯粹艺术形式的审美认知活动。后者主要是指对建筑、广告等实用领域艺术形态的审美。

审美态度体现一定的非主动性。审美态度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用于开展审美实践的意识动力系统的一种表现。传统审美态度是主动的,即整个审美机制发生过程中的审美接触、审美理解、心灵感动三个部分都是绝对自由的,因此通常情况下,审美活动是主动的,是审美主体自觉自愿的一种情感愉悦,甚至是一种见到、听到审美因素而无法自控的一种审美直觉。但广告审美活动却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和非自由性,审美接触机制中的非自由性尤为明显,即消费者接受审美客体的动机通常不是自觉自愿的。广告和艺术领域的审美截然相反,人们接受艺术审美的过程通常是主动寻求审美因素,以便实现审美情趣的完成。在很多时候广告审美是消费者“被动”观看广告时的附属物。

审美关系和说服关系互融。1.审美关系。传统美学认为,审美主客体在没有进入审美活动之前,都是相对自由和独立的,他们不具备,也不需要具备互为依存、互为共荣的关联关系。但广告审美活动中主客体关系关联紧密,他们并不是彼此独立发展。广告作为审美客体,对主体的存在依赖性很强,这主要体现在审美客体就是为了审美主体(消费者)而出现的。广告进入社会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传递产品信息,成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如果没有消费者这个端点,广告不可能存在,即便存在也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2.说服关系。广告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除了是审美主客体关系外,它们还具有说服和被说服的经济关系,即广告尝试并且努力说服广告受众。这种经济利益将广告和受众推向了说服和被说服这对具有对立性的矛盾中,审美活动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被淡化,甚至被撕扯。而这种关联关系是不存在于艺术审美中的,艺术审美强调的就是在游戏中感受心灵的升华,从审美发生的那一刻起,二者就是非矛盾的。因此,说服关系是基础,审美关系是条件。广告的审美关系与说服关系在艺术和经济的交会中发生发展,凸显了广告审美生存空间的特殊性。

广告审美的影响因素

审美主体的审美格调。广告受众在接触广告之前就已经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审美经验,这种审美经验不仅来自人们的艺术生活,也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广告审美属于社会大众审美,这更加丰富了广告受众的审美经验。审美格调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积淀出的审美情趣的一种综合反映,是一个人在各个方面审美能力和审美倾向的抽象汇总。广告受众的审美格调会直接应用并且影响广告审美,审美格调作为一种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制约着人们的审美行为。例如,喜爱音乐的受众偏爱具有音乐特质的广告,喜爱传统文化的受众则偏爱具有传统元素的广告作品。

审美格调和广告受众的审美能力是息息相关的,理解音乐故事的人,才能听懂广告中不同的音乐,才能形成音乐审美格调;理解平面构成的人,才能发现广告构图中的艺术,形成图形审美格调;理解语言艺术的人,才能在广告文案的意蕴中捕捉语言美,形成文案审美格调等。审美格调影响广告受众在审美活动中意向世界的形成,它表明了审美的指向和可能的结果。这在艺术气息比较浓重的广告中表现尤为突出,例如面对意识形态广告,有的人感慨万分,而有的人则不知所云。

一个人的审美格调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审美发生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这种形成过程中,审美主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和个体性格具有比较大的决定作用。首先,审美主体所处的亚群体审美价值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社会群体中的个体,都按照其相似或相同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规范,结成意识联盟和审美伙伴,这种群体效应渗透于个体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面对社会审美经验的强大控制力,广告受众只能自主或不自主地接受,成为被作用的结果,否则就会丧失群体归属感,感觉到精神世界的孤单和迷茫。其次,审美格调发生在每一个审美个体上,因此也带有个人的特色。这种个人色彩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天生的继承性,例如人们的遗传基因带来的审美格调,这种与生俱来的审美情趣相对而言比较稳定,是人们审美发生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后天习得的审美格调,例如教育背景、生活方式、人生经历等会丰富或改变人们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格调具有比较强的可塑性,是人们审美发生的条件。

审美主客体的审美“心理距离”。传统审美中的“心理距离”是审美非功利性的一种转述,是指审美主体能否与审美客体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这种距离分解了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功利性需求,二者距离越远,功利性依赖越弱。广告审美中虽然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但广告受众和广告产品的“心理距离”,偏向指代广告受众(作为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这种需求程度形成了审美距离。物质层次的“有用”关系会分解广告受众中立的审美判断,使审美的“非利益性”游离于物质占有和精神享受两端。

当广告受众不需要广告产品的时候,他们的广告审美可以完全按照其固有的审美经验和价值取向解读广告中“美”的元素,形成审美批判;但当广告受众是广告产品的现实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时,这种审美判断就会受到物质利益的干扰,广告审美发生也就比较明显地过渡到实用美学范畴中的功利性审美了。

审美主体的广告卷入度。广告卷入度是指广告受众对广告商品的关注程度,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对广告作品的关注程度。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自己比较关心的产品广告投入的注意力和精力比较高,这种情况就被称之为高卷入度;反之亦然。当然广告卷入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针对同一个广告作品,有的消费者是高卷入,有的消费者就是低卷入;即便是同一个消费者,针对一样的广告作品,也可能现在是高卷入度,但将来就变成低卷入度了。

广告受众的这种介入程度直接影响广告作品的审美效应,对于高卷入度的商品,广告受众会更加注意广告中的内容信息,如价格、质量、服务等刚性指标,广告受众的思维模式会以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作品的形式美容易在广告受众的审美知觉中被过滤、淘汰,广告的审美价值也会在经济利益背景下弱化成广告作品的附属物。

除了广告受众的审美态度因卷入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之外,高卷入度和低卷入度广告的设计风格、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也会影响广告受众的审美。虽然广告卷入度是一个变化的、相对的概念,但通常情况下,物理价值和货币价值偏高的产品(例如房产、汽车等产品),大多属于高卷入度;而物理价值和货币价值偏低的产品(例如快消品),大多属于低卷入度。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高卷入度的广告通常以理性诉求为主,产品的功能、特点等产品信息是广告宣传的重点;而低卷入度的广告通常以感性诉求为主,广告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可以适当地被强化和突出,广告的情感渲染比较直接。在这种情况下,低卷入度的广告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审美欲望,进而促成审美发生。

审美主体固有的产品评价。广告审美的客体是广告作品,广告作品的必然附属物是广告商品。如果消费者预先对广告商品具有一定的了解,存在一定的商品态度,就会直接影响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果。按照人们接受信息的心理过程,受众接触广告信息的第一个能动反映就是知觉,这种知觉反映就是消费者对广告产品的第一印象,反映结果的好坏影响广告审美的发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们对任何事物的知觉过程中都存在明显的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就是指人们对事物某一方面的高度欣赏和认同,会弱化该事物的其他缺点。虽然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认识,但在人们的知觉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受众在广告审美中通常也会产生这种现象。广告受众对商品的印象,会影响受众对广告作品的评价和判断。

综上所述,广告审美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审美的特殊活动,它将广告的经济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广告审美是商业意识形态中,人们对“美”的一种重新阅读和解构。广告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商业竞争的产物,也是社会文化和社会审美话语权的体现。优秀的广告不仅可以传递广告信息,还可以传递美、策动美,培育受众的审美倾向,让受众在商业语境中发现广告美,辨析广告美。

[本文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项目(项目编号:PHR20110833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志宏.认知美学原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70.

[2]赵慧霞.广告美学规律与法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7.

[3]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41.

(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系讲师,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编校:董方晓

作者:许敏玉

第3篇: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生地图判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 要:核心素养是中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地图判读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地理基本技能与素养之一,中学地理学习涉及大量的地图,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在坚持核心素养视角下,应循序渐进地培养中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以及识别地图、分析地图、记忆地图与绘制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塑造学生的空间分析与空间思维能力。

关键词:问题导引;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作者简介:童炎,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湖北 黄石 435000)

新课程改革提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要求教師在地理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巩固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原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判读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地理基本技能与素养之一,文章重点讨论在坚持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地图判读能力。

一、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1. 地理核心素养。中共中央于2014年4月发布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核心素养自提出以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地理核心素养所包含的体系与内容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解读。汤国荣先生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应包含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方面。中学地理课程中识图、绘图、用图能力的培育应是地理素养的关键所在。李家清指出,地理核心素养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基于地理空间视角下的地图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这六大方面。牛超、刘玉振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地理学科的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提炼出地理学科中那些更为关注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由此可见,地图判读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地理基本技能与素养之一,地理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地理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巩固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原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2. 地图判读能力。地图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它以其直观、形象、简明、生动的特点,使学生更利于理解地理知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包括四大部分,即地图与地球仪、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由此可知,地图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地理技能。

地图判读能力是指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能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学会分析图表数据并绘制图表,并且能分析地理现象及其规律以及运用地图的能力。王树声认为:“地图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既包括多种基础能力,如注意、观察、记忆、想象等,也包含分析、判断、计算、绘制等一系列技能。通过识图、读图、用图,综合运用思维活动并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地图,可以发挥地图在旅游、交通、军事、建设等多方面的功能。”关于读图能力的解释,目前地理学界的看法不尽相同,但也有共同之处,即普遍认为读图能力是从地图中获取并应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学会运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方法,学会搜集、处理、运用地理信息的方法,学会地理观察和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方法,具备一定的从空间、环境视角观察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而地理教师在追求高效课堂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坚持核心素养的视角下,中学地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地图判读能力的培养。

二、地图判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地图判读能力,不仅可以巩固学生自身的地理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中学地理学习阶段的地图类型主要有区域分布图、地理原理图、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统计图、地理景观图、专题图、素描图、示意图、卫星图片及幽默漫画图等。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在坚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地图判读能力。

1. 培养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使学生学在其中并乐在其中,运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热爱地图的兴趣。此外,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地图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脉络及其实际作用,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读图的方法,提高读图效率,提升学生的地图判读能力。

兴趣大多来源于一定的问题情境,而问题的提出又取决于教师的逻辑思维、学习材料的提供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等。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地图探究问题,加以正确引导,并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不断交流与深化对地图的认识中,使地理问题得以解决,进而激发学生对地图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地图材料的使用以及问题的提出上,不能太难或太易,要便于学生掌握新知识,进而发展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地图识别与分析能力。学习地图首先要学会阅读地图,即识别地图。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图像上,引导学生通过地图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的地图识别以及运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地图识别与分析地图能力时,首先应教会学生从整体上判断地图的类型。其次,详细阅读地图中所给出的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内容,尤其是要注意方向标,要熟练识别与运用等值线地图等。

分析地图是中学地理地图教学中最主要的内容,它是地图识别的深化和继续,是获取隐含在地图中的有用信息的过程。学生学会识别地图后,还要学会用图、分析图,这是培养地图判读能力的基础。如教师在讲述“五海三洲之地”时,可指导学生进行填图,找出五海、三洲、苏伊士运河等关键性地标,接着带领学生弄清楚此区域的交通区域及资源状况,使学生能够综合分析地图。

3. 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与地图记忆能力。地图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加强学生对绘图能力的培養以及基本地图记忆能力的锻炼。针对地图绘制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绘制地图的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及规则,如按照地图点、线、面三种要素进行区分。城市、村庄、港口等用点状要素进行标注,河流、山川、交通线等用线状要素标注,气候区、行政区等按面状要素标注,绘制大概的区域轮廓。其次,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绘图的习惯,学生只有亲手绘图、填图,才能迅速提升绘图能力。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些填图、绘图的活动,如地图临摹、填绘、仿绘、图表绘制等,使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掌握并熟悉地理要素及现象。

在培养地图绘制能力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学生地图记忆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学生对地图记忆的训练,如一些常规的地图,气候类型图、洋流图、交通图、政区图等。由此,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地图,为进一步快速准确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打下基础。

4. 培养学生的空间分析与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分析与空间思维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成为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识别地图、分析地图、记忆地图与绘制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同时,还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并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链,塑造空间分析与思维能力,培养运用地图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塑造学生地理知识链的系统性,然后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与活动,如成立地图兴趣小组、组织适当的野外调查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以塑造学生的空间分析与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地图判读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之一,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在坚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基础下,注重提升他们的地图判读能力。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以及识别地图、分析地图、记忆地图与绘制地图的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链,提升空间分析与思维能力,培养运用地图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汤国荣.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课程·教材·教法,2015,(11):110-122.

[3] 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4-6.

[4] 牛超,刘玉振.试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4):48-51.

[5] 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1.

[6] 王树声.教海求索五十年——我的地理教学实践与思考[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朱泽玲

作者:童炎

第4篇:《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TRS_AUTADD_119079491733{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079491733P{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079491733TD{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079491733DIV{ARGIN-TP:0px;ARGIN-BTT:0px}#TRS_AUTADD_119079491733LI{ARGIN-TP:0px;ARGIN-BTT:0px}/**---SN--{"":{"argin-tp":"0","argin-btt":"0"},"p":{"argin-tp":"0","argin-btt":"0"},"td":{"argin-tp":"0","argin-btt":"0"},"div":{"argin-tp":"0","argin-btt":"0"},"li":{"argin-tp":"0","argin-btt":"0"}}--**/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2了解等高线定义,理解其特点并能灵活应用。

3能利用等高线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

等高线定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特点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比较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地图的基本要素?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导入]

同学们已经对地图的基本要素有了了解,实际上地球表面不是平的,而是高低起伏的。例如有高山、平原、海洋等等,这些地形是如何在地图上表示一目了然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今天来学习《地图》的第二部分《地形图的判读》。

[授新]

师:投影(图127)并提出问题。(见或内容如下)

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2乙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3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

生:回答(略)。

师: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

生:回答(略)。

师: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有何异同?

生:回答(略)。

师:小结(见或内容如下)

不同点 相同点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 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

师:接下来让我们做一个练习题吧!(见或内容如下)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8844米,马里亚纳海沟水深11034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B)

A2186米

B19880米

9882米

D19882米

师:投影(图128)提问:谁能说出等高线(等深线)的定义及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见或内容如下)。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都相等。

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师:我们再做一个练习题!(见或内容如下)

仔细读右图判断: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师:投影(图129)提问:谁能说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内容如下)。

山顶:等高线上的数字由外向里依次变大。

山脊: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脊的部位向数字小的方向凸。

山谷: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谷的部位向数字大的方向凸。

鞍部:两山(封闭等高线)之间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像刻度尺上的刻度一样。

师:再看另外一个练习题!(见投影)

生:讨论回答(略)。

师:讲解(略)。

师:投影(板书设计)。

[内小结]

这节我们学习了四个基本概念,分别是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并理解了等高线的特点,这样就能很好的判读地形图了。

[布置作业]

活动:

1、2和3题

[板书设计]

[后记]

地形图的判读

一、基本概念: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把各地点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二、等高线的特点和应用

1特点:

⑴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都相同。

⑵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2应用:

⑴能判断山地的不同形态。

⑵会判读地形图。

第5篇:《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3.会在地形图上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观察法、演示法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前面学习认识的这些地图,都是绘制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展示图片),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课题展示)

(设问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过程

〖会读地图上的高度〗

(图片展示)——地图上的高度(学生观察体会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差异),然后计算珠穆拉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的相对高度(图片展示),再次明确两个概念。

归纳小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承转: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面地图上的呢?

〖等高线示意图〗

(学生自学)——读P16课文并观察课本上的“等高线示意图”,体会等高线是怎么绘制的? (动画展示)——等高线图的绘制过程(学生认真观察,形象感知,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这里还要注意两个概念:等高线和等高距,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己总结归纳,再加以训练)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部分:坡度陡缓

设疑:有一老一少要爬山(出示图片),请你为二人安排一下各自的登山路线,并说说原因。(这里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快速回答,增强学习自信)

进一步提问:你能把你的原因用这座山的等高线图加以解释吗?(出示等高线图,学生解释,教师引导归纳)

第二部分:山体不同部位的地形形态

(图片展示)——出示山体不同部位的素描图,形成感性的认识 辨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形状及其特点。(精讲点拨:用电脑出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相关图进行分析对比。)

〖分层设色地形图〗

设疑:用电脑出示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怎么读呢? 学生活动1:读课本P17“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完成活动1(学生自主发现、获取、分析所给地图中的有用信息)

(教师点拨,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地形剖面图绘制和判读〗

读图观察:出示地形剖面图(电脑出示),让学生观察地形起伏状况。

设问:地形剖面图反映地形起伏一目了然,它是怎么绘制出来的?

出示动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学生仔细观察,感悟画法) 学生活动2:P18---绘制地形剖面图 归纳总结:三步法绘制地形剖面图 〖课堂小结〗 要点回顾

第6篇:《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入学不久的的初一新生显得尤为重要。兴趣调动起来,学生们的学习就会乐在其中,“图”我自在。

《地形图的判读》是在学习了地图三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基本特征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课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等值线,为以后学习其他等值线打下基础。 为了教学的轻松,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导入

电影《红河谷》里的片断: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前来勘探地形的英国人,从他们身上搜出来的就是等高线地形图,但是两个英国人撒谎说他们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真是一只只的蝴蝶。收留了这两个人在族里,还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英国的军队。

(讲到这里,孩子们的心仿佛被一种使命感给抓住了,激发学习热情。) 自学探究

1.观察分析图1.27中甲乙点的高度有哪个数据?它们的单位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2.观察图1.28等高线示意图,先观察左右两个山坡哪个陡?哪个缓?并与等高线的 分布情况相对照,自己得出结论。

3.观察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观察地形剖面图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小组活动

1.学生用小刀在地形模型上,沿着不同的线切割,观察得到的剖面是否一样?

2.教师指导学生按小组,将准备好的橡皮泥,对照山地的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制作成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地形模型,自己总结各种地形的等高线特点。

3.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各组的等高线地形图,用水彩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

4.同学们观察课本图1.3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完成活动题3。重点提醒:由于山顶还有一部分不够一个等高距,不能画成平头山顶。 (感知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讨论回答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断各地的高低呢?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30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素描图,说出图中各山 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的海拔高度,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其着色有什 么规律? (把机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注意点拨的艺术)

形象演示

让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像力。

(加深对地表形态的辨别能力) 联系生活与延伸拓展

1.在《中国地形图》上,学生找出珠穆朗玛峰,问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米,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米,请你解释原因?

2.思考:在上述五种地形上,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经济? (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纵向思维的能力) 【课堂小结】

经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呢?

(培养学生不断反思自我,树立学习效率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第7篇: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设计 教案(本站推荐)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理解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会进行简单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2、了解等高线概念,明确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3、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

4、激发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积极和自觉性。

5、运用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 观。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1、展示五指山市地理位置与五指山景观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五指山主峰——二峰的海拔1867米,海南第一高山,可是长期生活在五指山市的同学却说主峰高1538.5米左右,为什么同一座山峰却有两个高度呢?

2、展示五指山与五指山市的地面高度的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的直观简化图,让学生判断与回答,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的概念。

1、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制作一座硬币五指山二峰山(五指山市为起点),绘出该硬币山的等高线地形图,投影学生的绘图,并让其他学生评价,硬币山等高线地形图,结合课件图片,分析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师重点讲解

2、引导学生观察所绘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习题,并总结出等高线的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

3、引导学生观察所绘的等高线地形图,要求参加爬山活动,你会选择AB哪个坡?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并总结出等高线的另一个特征:“线密坡陡,线疏坡缓”

承转:同学们,我们爬山会看到山有千姿百态,但是不外乎由几个基本部位组成,你都认识山地的哪些部位?

1、展示山体不同部位地形景观图,指图让学生说出山体的不同部位。

2、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拳头这座“五指山”并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地形部位;

3、根据山体不同部位地形图与自己拳头这座“五指山”师生互动,总结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位置或形态特点并总结出:

山峰:海拔由外向里升高 鞍部:两个山峰的中间部位

山脊:等高线弯曲的地方向数值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的地方向数值高处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4、引导学生在拳头上滴水,观察水流情况,“哪里容易形成河流? 引领学生完成探山活动:在等高线地形图旅途中寻找出山体的不同部位(比一比谁准又快)

以板书内容,引导学生归纳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课后评价,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等高线地形图以及应用,并思考地形图还可以用什么的方式更直观的表达。

板书 地形图的判读

一、海拔、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2、特点: 同线等高,同图等距。 坡度——疏密:坡陡—线密

坡缓—线疏

三、山地基本部位 山峰、 鞍部、 陡崖、 山脊、 山谷

第8篇:七年级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与反思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与反思

林泉中学黄梅

教学内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识别五 种不同的山体部位。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等山体部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与方法 : 通过读图、绘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培养;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形成地理概念。

教学重点 :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识别五种不同山体部位;

教学难点、区别山谷、山脊。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等高线地形图的模型、等高线地形图(小黑板) 。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二)授课: 教师拿出模型,与同学一起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 出示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 让同学通过观察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地 形图上的弯曲规律,帮助学生得出规律,识别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山顶: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海拔由里向外逐渐降低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过度地带。 山谷:等高线由山麓向山顶凸出 山崖:等高线由山顶向山麓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活动:用大拇指放在掌心,用力握紧拳头,手放平,往手背上倒水;学生观察水聚集的地方,说明山谷易积水;强调河流的形成部位是山谷。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和怎样识别山体的五个部位,同学们要能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和弯曲状态来判读地形。

教学反思

教师自评: 《地形图判读》这一节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 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我以自制模型为载体,以海拔的认识——等 高线图的判读——山地部位名称作为教学主线, 较好地演示了等高线 的基本原理、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知识, 使教学变得形象生动, 较好地强调了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获取知识。 但是在帮助学生辨析山谷和山脊时,我比较着急,留给学生观察思考 的时间较少,这对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有些困惑;还有如果语言 的表达能更简短精确、 风趣幽默, 我相信效果会更好, 还要继续努力。

学生反馈: 教师语言通俗易懂,教态亲切自然;教学用的模型直观、形象、 生动,让我们似乎身临其境,并且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也是依照 模型绘制的,让人一看就明白。

第9篇: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山体部位,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山坡的陡缓。

3.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说明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 4.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并判读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山体模型,分层转换为等高线地形图,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2.通过用彩笔涂色,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原理。

3.通过绘制、分析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高低起伏,学会读图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小组合作,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

【重点与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和物产丰富的盆地。

(展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的景观图片)

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地形图的判读”。

二、新课讲解

(一)等高线地形图

1.读图1.35 地面高度的计算

(导学):知道地面高度的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讲解):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读图1.36 等高线示意

(导学):明确等高线定义、特征和等高距,了解等深线。 (讲解):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等高距: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动画页:播放视频《等高线地形图原理》 3.判断坡度的陡缓

(导学):根据山地实体图和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山体坡度的陡缓。 (讲解):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导学):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图和对应的实体图,分析等高线分布特征。 (讲解):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座山峰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5.读图1.37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导学):判读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分布

(讲解): 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

6.活动: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读图1.38 比较一下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讲解):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的陡缓,C点到山顶A比B点到山顶A的等高线稀疏,坡度比较缓,爬山容易。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 的颜色,可以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雪山。

2.读图1.43分层设色地形图

(导学):陆地表面地形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分析五种地形海拔和地面起伏状况。 (讲解):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 动画页:播放视频《陆地表面五种地形》

3.活动:认识地形类型(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看图1.40、图1.

41、图1.42,比较它们的差异。

(讲解):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

(三)地形剖面图

1.地形剖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绘制的,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2.活动:绘制地形剖面图(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三、知识拓展:中国水准零点

四、课堂练习

1.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1)甲地的海拔为 1500 米 乙地的海拔为 500 米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1000 米 (3)地面的高低一般用 海拔 来表示,地面的起伏大小一般用 相对高度 来表示. 2.读“等高线地形图”:

(1)写出数字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

①是 山峰 ;

③是 鞍部 ;

④是 山脊 ;

⑤是 山谷 ;

⑥是 陡崖 .

(2)①与②是实地距离大约是 3 千米.

(3)沿着什么路线爬到山顶比较容易,解释原因:

沿着④到②路线爬山容易,因为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

五、课堂小结

1.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山体部位的形态特征。 2. 陆地表面五种地形的比较。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教材活动P26和P28

2. 记住等高线地形图山体部位形态特征 3. 了解五种地形的海拔及地势的起伏

【板书设计】

上一篇:中职学校招生工作总结下一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参考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