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公民私有财产权的界定

(一) 私有财产权的定义

作为一种物权, 财产权为世界各国民、商法所规定。《德国民法典》第903条规定:“物的所有人, 在不违反法律或第三人权利的范围内, 得自由处分其物, 并得排除他人对物的一切干涉。”《法国民法典》第544条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71条对所有权下的定义是,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个意义上讲, 私有财产权主要指的是一项物权, 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物 (财产) 所享有的独占性的支配权。

(二) 私有财产权的性质

私有财产权到底是公权还是私权, 理论界有着不同的说法, 在实质上区分公权和私权的定义上标准主要是所谓公权是为保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而设定的权利, 而所谓私权则是为保护私人利益而非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所设定的权利。在我国, 学界关于公权与私权普通的定义是:公权即人们在政治领域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权利, 私权即人们在经济领域和民间的和私人的事务方面的权利。按照这种定义, 私有财产权是人们在经济领域和私人事务方面的权利, 属于私权, 它与人们在政治领域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权利, 如选举权、批评建议权、言论自由权等公权利是有区别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容易习惯把个人权利称为私权, 公权一般是公共权力。如果将私有财产权定位为公权, 则容易与作为公权力简称的公权相混淆;而将私有财产权定位为私权, 与它作为一种个人权利是吻合的, 我们应该把私有财产权归位于私权的一种, 因为私有财产权是为了保护社会之中公民的私人利益而设定的权利。

二、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意义

私有财产权既然作为私权的一种, 而私权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权是神圣的, 其所指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其他人。私权神圣要求社会对于民事权利和私人利益要给予最大限度的合法保护私权的发达不仅是对私权本身的关怀, 也能够对公权形成有效的制约。

(一) 私有财产权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一个人在社会中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 人要存在, 就需要基本的衣、食、住、行, 这就需要基本的物质形态的生产生活资料。以上就决定了人们都会去追求利益。“马克思曾经说过,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经说过:‘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所以人们在自身追逐利益的同时就不许别人侵犯自己的利益。

(二) 私有财产权是一项基本人权

正如上一点所说, 财产权决定了人们基本的衣、食、住、行, 它的作用如此重要就决定了私有财产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人失去了这个权利, 某种意义上说说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只有将财产权确立为一项基本人权, 才能真正有效地限制财产所有人以外的任何人随意侵占和剥夺个人财产, 从而使个人拥有生存的物质条件。

(三) 财产权作为基本的财产权利可以派生出其他权利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可以看出人首先生存下来才能从事其他活动, 财产权的确立其他权利确立的基础。例如, 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就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平等权;不剥夺财产权, 使人们自由的生活下去又保障了生存权。私权最大的功能即在于能够充分持续的调动民众自身的积极性, 实现民众自身基于自由的创造。私有财产权是公民存在社会的物质基础, 安身立命之本。

三、我国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私有财产权的意义也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我国宪法和法律有必要对此进行保护。例如, 我国《宪法》第十三条和我国《物权法》第六十六条、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这就为公民维护自己的私有财产权提供了正当性。

我国还有很多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法律, 以上只从宪法和物权法这两个比较重要的法的角度来说的。

四、总结

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本来就是人的一项基本人权。如果连这么一项基本的人权都难以保障, 人何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 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就显得十分的有必要。

近年来, 侵犯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并不是偶然。就拿城市暴力拆迁为例, “近年来因城市房屋拆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严重, ‘暴力拆迁’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公民为了抵制强拆甚至发生了自焚的现象。强制拆迁的悲剧, 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在一个现代公民社会里拆迁竟然能拆出人命来, 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城市化运动, 总要付出一些代价, 但是仿佛小人物在大历史面前弱不禁风。好在争论多年后, 今年重新出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废止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才算是给拆迁悲剧一个适当的安慰。

相信我们的法治会不断进步, 切实保护好公民安身立命的各种利益所在。

摘要: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加强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利益。

关键词:私有财产权,人权,保护

参考文献

[1] 石佑启.论私有财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公、私法保护[J].江汉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

[2] 李华丽.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意义[J].《政治文明》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 1972年, 第574页

[4] 彭贵才.论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J], 当代法学, 2010年第6期

上一篇:雷击风险评估在雷电防护工作中的应用分析下一篇: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报纸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