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的量词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经后世人整理流传至今。现在流传的“宋本”实为明代赵开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刊刻于《仲景全书》中的《伤寒论》,此版本最接近于原本,因此版本价值甚高。本文依照的版本即为赵开美翻刻的《伤寒杂病论》,在文中称之为赵本。

量词的分类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但大体上可以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下又可细分为度量衡量词、个体量词和集合量词。赵本中的量词几乎都出现在药方里,据统计《伤寒论杂病论》中药方包括重复的总共有112方,出现了共计“两、枚、味、升、服、剂、铢、斗、颗、茎、把……”等约30个量词,其中出现的数量短语类型主要是“数词+量词”,“数词+数词+量词”等结构。以下按上述的量词分类对赵本的量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大体研究,进而总结得到汉代医书中量词的使用概况。

1 《伤寒杂病论》中名量词的使用情况

古代医书中名量词占所有量词的比例最大,《伤寒杂病论》里的名量词也不例外,包括“两、枚、味、升、铢”等22个。名量词的数量结构的语法功能可以作谓语、宾语、定语、主语、状语等等,而且名量词可以置于名词前也可以置于名词后,其语法功能不同。

(1)名词+数词+量词

“名词 +数词 +量词”的数量结构在汉代乃至汉代以后是基本格式,《伤寒杂病论》中使用最多的也是此种格式。例如:

桂枝三两。 (去皮,味辛热)

大枣十二枚。 (掰,味甘温)

芍药、甘草各十八铢。

“数词 +量词”的数量结构在此种格式中作谓语 , 区别于现在的数量短语。这也正是说明了医书的量词使用特点。

(2)数词+量词+名词

“数词+量词+名词”的结构在《伤寒杂病论》中几乎没有 ,只见到一例。即:“蒸之五升米下。”

(3)名词 (省略 )+数词+量词

当数量结构指称的名词在上文提到过, 在下文重复出现时,名词可以省略;或者数量结构后的名词是明显可知的事物,这时名词通常被省略掉。例如:“以水七升, 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例句中的“服一升”的“一升”指的是“药一升”,这都可以从上下文推断出来。在《伤寒杂病论》中,名词可以被省略说明:数量词的结合已经非常紧密,可以用这种结构直接指称特定的名词,在句中可作宾语。其他例句如下: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4)数词+数词+量词

《伤寒杂病论》中有一种特殊的数量结构 ,即“数词 + 数词”与量词搭配使用的格式。两个系数词连用在医书中表示约数,这种数量结构在句中作谓语或状语。例如: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

医书药方虽然在药材大小、重量、数量等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精准,但也经常会用约数的计量方法。《伤寒杂病论》中连用的数词除了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二三”,还有“一二”、“四五”、“五六”、“六七”、“八九”等比较特别的用法。

(5)指示代词 (各 )+数词+量词

《伤寒杂病论》中与数词量词结合的使用的指示代词很少 ,目前只发现1个“各”字。例如:

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6)名词+半+量词或数词+量词+半

“半”在现代汉语中经常跟数量词结合使用 , 在《伤寒杂病论》中出现两种格式,一种是“名词+半+量词”,另外一种是“数词+量词+半”。“名词+半+量词”的这种格式通常是一个完整的结构,用来表示计数的句式,可作句子也可作句子成分,如“大黄半升”,“加半夏半升”。这种结构内的名词都是各种药材,是实体名词。这种格式很少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只出现在医书里。“数词+量词+半”的结构在《伤寒杂病论》中出现得很频繁,也是用来计数的表达,但是这种格式只是作为短语,在句中可作谓语或宾语。例如:“煮取二升半”。

(7)用余、多、许表示约数

用“余”、“多”和“许”等和数词结合在一起表示约数是除了数词连用之外《伤寒杂病论》较常用的约数表示方法。例如: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

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伤寒杂病论》中的量词没有出现单独使用的情况 ,因此在分析时应把数量结构作为研究对象, 去考察整个数量结构的语法功能。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伤寒杂病论》中的数量结构在句中的成分主要是作谓语、宾语、状语,还可以作定语、主语。作定语和主语的情况非常少,如“蒸之五升米下”,“若一服愈,余勿服”。

2 名量词的分类研究

2.1 度量衡量词

到汉代时,我国度量衡系统已经初步形成,度量衡的大小、进制己经形成了统一明确的规范。度量衡按照传统的定义分为长度、重量、容量三个小类。《伤寒杂病论》中涉及到的度量衡量词比较多,一些量词现在已经不再使用,如“铢”和“方寸匕”等。

《伤寒杂病论》用作长度的量词只有1个“寸”字。例如 :“长二寸许”。用作重量的量词有6个,“铢、两、斤、分、钱”。“铢、两、斤”据李时珍在凡例中的规定,依旧沿用古制,以6铢为1分,24铢为1两,16两为1斤。分和钱是重量计量单位, 但在医书中,“分”也曾常作“份”用,“钱”也常用作“钱匕”的省称。歧义大多可以根据上下文可以消除,尤其当二者连用时,一定是用来计量重量的。例如:“生姜一两三钱。”“分”字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两种用法。第一种是重量单位,经常和“两”连用为“—两—分”。第二种“分”相当于“份”,例如:“右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

“等分”是表示“份”的标志,医籍中常用“分”这个概念来表示配制丸散时需要的比例分量, 强调药物的配比。表示重量的“分”和表示“份数 ”的“份”一字作两义用 ,与现代汉语“分”的涵义非常不同。

《伤寒杂病论》用作容量的词有4个 ,分别是“合、升、斗 、方寸匕、钱匕”。汉代表容量的词的换算关系为“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合、升、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而“方寸匕”和“钱匕”是医书的专用量词。例如:

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

例中的“方寸匕”是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其形状如刀匕,大小为一寸正方,故名方寸匕。钱匕,是以汉武帝所铸五铢钱为抄取用具,以此钱方孔外至周边盛药不落为准。

2.2 个体量词

个体量词是计量个体事物的单位词, 根据搭配名词的不同可以分为专用和泛用两类。《伤寒杂病论》的个体量词出现了5个,包括“个、枚、片、颗、茎”。“个”和“枚”是古代的泛用量词,在医书中使用频繁。《伤寒杂病论》中“个”经常和“栀子、枳实、附子、大猪胆、鸡子”一类动植物结合使用,“枚”可用来跟“乌梅、桃仁、杏仁、水蛭”等搭配。这两个词可以互换使用,都表示单个事物的量。

《伤寒杂病论》中“片” 是指经过剖分而来的东西 , 如“附子(破八片)”。《说文·片部》:“片,判木也。”因此大部分被称为“片”的东西,都是经过切分而来的。“颗”在《伤寒杂病论》出现的次数较少,用来表示液体的小颗粒。如:“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茎”也是专用个体量词,与“葱白”相搭配。例如:“葱白四茎。”

2.3 集合量词

集合量词计量多个人或者事物, 可以分为不定量集合量词和定量集合量词。不定量集合量词所表示的事物是不固定的量。《伤寒杂病论》中这类词只有一个“把”字。“把”由动词义引申发展而来,《说文·手部》:“把,握也。从手,巴声。”集合量词“把”表示的含义是一只手抓持起来的数量。“把”作集合量词在医书中的使用由来已久,《伤寒杂病论》里用“把”来表示“竹叶”。定量集合量词所表示的是确定的量,这类词较少,最常见的就是“双”和“对”,但在《伤寒杂病论》中 ,还有比较特殊的集合量词 ,它们是“味、剂、服、方 、丸”它们有的用来计量粉末状药品 ,有的用来计量液体状药品,但大致的分量还是可以确定的,所以我们将这类量词归为定量的集合量词。这些量词都是中药特有的,并且不能用于西药。

“味”这个量词,现代人有时会产生误解 ,认为“味”指的是整个药方,但它其实指的是中药的品种,药物一种叫一味。中医治病时,都需要几味,十几味或者几十味的中药配成药方。例如:“半夏 (洗 ,辛温 )桂枝 (去皮 ,辛热 )甘草 (炙 ,甘平 )以上各等分。以上三味,个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合,服方寸匕,日三服。”

“剂”在《伤寒杂病论》中较少用到 ,经常跟动词“服”结合使用,表示“服药一次的药量”。例如“服一剂尽”,“乃服至二三剂”。

在这些量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服”。如“一日一夜服”,“分为二服”,“日三服”,“分温三服”,“温进一服”。可以看出,量词“服”还带有很强的动词义,但也会作为明显的名量词而出现,如“若一服利,止后服。”“服”的本义是“用”,包括对各种事物的使用,也包括对药物的服用,所以“一服中药”就是指服用一次的中药。

“方”经常与“汤”结合为 “汤方”,也可以单独使用 ,如“今合为一方”。这里的“方”跟现代汉语的意义没有区别,都表示一种中药药方。“丸”用来形容丸药,古代有些中药是以丸药的方式服用,如“右四味,杵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

3 动量词的分类研究

动量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时长、程度等量的单位词。根据量词搭配情况来看,量词可以分为两大类,计数的动量词和计时的动量词。《伤寒杂病论》里出现了8个动量词,即“行、壮、沸、度、时、食顷、宿、日”。

3.1 计数动量词

计数动量词即表示动作次数的动量词。《伤寒杂病论》的计数动量词只有4个,包括“行、壮、沸、度”。下面分别对这些词进行分析:

“行”专门用来称量排泄大便的次数。本书中跟“行”相关的动词是“利”,是腹泻的意思。例如:

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比必自止。

“行”的这种用法来自于佛经。佛经中大便小便分别称为“大行”和“小行”。行”由大小便义逐渐引申为排便次数义,这种用法仅见于医书中。

“壮”是中医针灸的专用术语 ,在《伤寒杂病论》中开始使用 ,一直沿用至清代医书。例如:“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个一壮。”

“沸”由表示动作结果转而形容动作的次数。“沸”在《本草纲目》中很常用,是一个比较特别的量词。“沸”表示烧煮食物时水或者汤烧开的次数,现代汉语里没有与之匹配的词。例:“更煮一二沸”。

“度”跟数词搭配在《伤寒杂病论》中作状语 ,表示次数。例如:“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3.2 计时动量词

用来表示时间的动量词称为计时动量词。《伤寒杂病论》的计时动量词只有4个,包括“时、食顷、宿、日”。其中“时”和“食顷”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这里只讨论这两个词。

“时”在《伤寒杂病论》里表示一个时辰 ,例如 :“温覆令一时许”。“食顷”表示吃一顿饭的时间,也跟数词搭配成数量结构。例如:“如一食顷,当大便出。”

4 总结

在对《伤寒杂病论》的30个量词进行描写和分析后,粗略得到了汉代医书量词的使用情况。其特点如下:

4.1 量词的数量不够丰富

度量衡量词的数量明显多于其他量词, 这与医书的本身特点有关。医书的性质决定了其计量对象以植物、动物、药品为主,最多涉及到少量的日常用品。总体上来看,汉代医书里量词的数量偏少。

4.2 使用了较多的医学专用量词

这些量词主要包括“方寸匕、钱匕、剂、服、味、行、壮”等等。这些量词的使用范围很局限,一般只在医书中使用,所以我们将之称为“医书专用量词”。

4.3 量词跟数词结合紧密 ,通常位于名词之后

“名词+数词+量词”是其主流格式 ,当时还没有大范围的使用“数词+量词+名词”的结构。“数词+量词+名词”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数量结构。

摘要:量词在殷商时代开始萌芽,先秦时期得到了初步发展,到了两汉时期量词开始大范围的涌现,但是量词的使用情况跟现代常用的“数+量+名”结构仍有很大差别。前人对量词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数+量+名”的来源仍不清楚。本文试从汉代的医书《伤寒杂病论》着手去探讨当时量词的使用情况,以了解汉代量词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量词,汉代,医书文献

上一篇:两种特殊剪力墙结构设计下一篇: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和管理的探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