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上册知识归纳

2023-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初二历史上册知识归纳

初二历史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二历史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P1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P1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P3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P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4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P6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P7-8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青浦大捷中抗击洋枪队,具有反帝斗争的性质。P9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P12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P13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P17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P19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21 10.单元小结: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条约内容分别见P4,P17,P21) 第二单元

11.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忻(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P25 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3)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P25-P27 *评价洋务运动(重点掌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还可以补充一点: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P27 12.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P29 13.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1):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14.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革命团体,成立地点:檀香山)P33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为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P33(可见P34方框黑体字)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P34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5.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当选首任总统。

16.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足: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P35-36 1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P39)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P39 1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P40 19.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P40 20.单元小结: 运动名称

领导阶级

学习重点

洋务运动

开明的地主阶级(奕忻,曾国藩等)

科学技术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新文化运动

小资产阶级(陈独秀,李大钊)

思想文化

第三单元(部分)

2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P43 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P44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P44 22.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诞生了。P45 23.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P45小字 24.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P47 25.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P48 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P49 26.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也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P50 第三单元(

12、13课)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建军节),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4、三湾改编树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6、两次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7、长征

原因: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体现了毛泽东的指挥才能)-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

一、红

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8、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

目的: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内容: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4-16课)

9、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结果: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亡。意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10、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自发)&抗日游击(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杨靖宇为代表)

11、西安事变

背景:①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 ③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④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与红军实行停战。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 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课本原话: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12、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击,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13、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14、1937年底,日军在南京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屠杀中国人民30多万人。

15、血肉筑长城 战役名称

地位

指挥者

党派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林彪

共产党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李宗仁

国民党

百团大战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 最大规模的战役

彭德怀

共产党

16、中国共产党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17、中国共产党“七大”

(1)时间、地点:1945年 延安

(2)主要内容:①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8、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字仪式,9月9日递交投降书,抗战结束。1945年10月25日,台湾从日本殖民者手中回到祖国怀抱。

1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③中国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0、单元小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时间 行动

九一八事变后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西安事变后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芦沟桥事变后

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7、18课)

21、抗战胜利后,美国为了控制中国,采取扶蒋**的政策,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22、1945年8月,重庆谈判。(需补充)

23、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疯狂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24、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大败敌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25、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26、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时间

歼敌人数

结果

意义

辽沈战役

1948.9——11

47万

解放东北全境

P90

淮海战役

1948.11一1949.1 55万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

1948.11一1949.1 52万

华北全境解放

27、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府垮台。 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28、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共产党英勇作战,指挥得当;共产党尽力争取国内和平,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失民心;国民党指挥不当等等

29、单元小结:人民战争发展的过程 时间

阶段

标志性事件

1946年6月

战争爆发

蒋介石派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夏

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48.9——49.1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第六、七单元 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19-22课)

30、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3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 时期

发展状况

原因

洋务运动到清末

民族工业萌芽,难以生存和发展

封建制度的阻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发展的黄金阶段

1、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2、辛亥革命的推动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发展受挫

1、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的压迫

3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a.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水平落后 b.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沿海沿江发达,广大内地落后

33、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相继传入中国。 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凇沪铁路

34、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后来,照相和电影也传入中国。

35、1872年上海创办了《申报》,1897年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6、科技思想简表 代表人物

主要贡献

主张

地位

詹天佑

设计人字形路轨、修建京张铁路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侯德榜

侯氏制碱法

中国近代

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魏源

编写《海国图志》(史、地)

师夷长技以制夷 爱国思想家

严复

翻译大量西方书籍、《天演论》

效法西方,维新改革

启蒙思想家

37、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38、清政府1905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39、文学艺术成就(可连线补充) 文学: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已》(他的小说为现代文学奠定基础, 郭沫若《屈原》杂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空前高度)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美术:徐悲鸿《愚公移山》, 音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第2篇: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二八年级历史上册重要历史事件记忆要点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重要历史事件记忆要点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1

鸦片战争

1

英国

发动

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19

世纪上半期

,

为了

开辟中国市场

,

推销工业品

,

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直接原因

:为了

扭转贸易逆差

.

2

鸦片走私

带来的

危害

:

白银大量外流

,

影响清政府财政

,

加重农民负担

;

大批官僚、地主、军管、士兵吸食鸦片,事情政府更加腐败,军对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3

林则徐

虎门硝烟

时间

1839

6

地点

广州虎门

意义

这是

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

,

成为民族英雄

,

这次活动成为

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

4

1840-1842

,

第一次鸦片战争

爆发

.

原因

打开中国大门

维护鸦片贸易。

中国战败

原因

清王朝政治腐败

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

道光帝忽战忽和。

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

《南京条约》

内容

香港岛

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附件

内容

: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6

南京条约等

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影响

:严重

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使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1856-1860

原因

英、法两国

为了

扩大侵略权益

,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

经过

1856

10

,

英国

首先挑起战争,

英法

联军为主凶,

美俄

为帮凶,

炮轰

广州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

1857

英法联军

攻陷广州;

1858

签订

《天津条约》

;

1860

年英法

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

10

占领

北京

火烧圆明园

签订

《北京条约》。

3

沙俄

侵占

我国大片领土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割占

中国东北和西北

领土

150

多万平方千米。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俄改订条约

以及

五个勘界议定书。

4

太平军大败洋枪队

1851

洪秀全

领导的

太平天国

运动爆发,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

美国人

华尔

统领。

1860

8

李秀成

青浦

大败

华尔的洋枪队

1862

,在

慈溪

击毙

华尔

1864

金坛

大败洋枪队

头目

戈登

3

收复新疆

1

19

世纪

60

70

年代,控制印度的

英国

和与新疆接壤的

俄国

,都想

争夺新疆

,新疆面临危机。

2

1865

年,中亚

浩罕国

派陆军司令

阿古柏

率兵入侵新疆。

英俄支持

阿古柏伪政权

俄国

还直接出兵占领

伊犁。

3

1876

年左宗棠

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痛歼

阿古柏侵略军

收复新疆

(除伊犁外)。

19

世纪

80

年代

中俄签约

,中国

收复伊犁。

4

1884

,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在

新疆

设立行省。

5

意义

:①

历史意义

: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新疆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防。②

现实意义

: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

课:

甲午中日战争

1

1894-1895

中日甲午战争

爆发,

黄海大战

中,

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

与敌舰同归于尽,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清政府失败后,

李鸿章

与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

1895

年签订了

《马关条约》

,大大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

马关条约

内容

辽东半岛

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影响

《马关条约》的签订,

大大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华民族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

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1900

年春

义和团运动

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是一次

反帝爱国运动

(

性质

),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八国联军

英国海军司令

西摩尔

率领下,在

廊坊

义和团

围困。

2

1901

,清政府

被迫同八国签订

丧权辱国

《辛丑条约》

内容

:中国赔偿

白银

4.5

亿两

,

加上利息

9.8

亿两

;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

拆回大沽炮台

,

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

使馆界

”,

不准中国人居住

.

危害

:给

中国人民

增加了新的

沉重负担

,严重

损害

中国

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6

洋务运动

1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

,洋务派

中央

为代表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堂

张之洞

代表

。掀起一场

师夷长技

洋务运动

主张

:

为了解除内忧外患

,

实现富国强兵

,

以维护清朝统治

,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2

前期

自强

口号

,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

安庆内军械所

(

曾国藩

)

江南制造总局

(

曾国藩

李鸿章

)

福州船政局

(

左宗棠

)

等一批

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

求富

为口号,开办了一些

民用工业

,如

李鸿章

上海

创办的

轮船招商局

张之洞

创办的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等。从

70-80

年代

筹建了

南海、北洋和福建

三支

海军。

1862

创办的

京师同文馆

是洋务派创办的

第一所新式学堂。

3

洋务运动

评价

:洋务运动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兴办筋近代工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7

戊戌变法

1

维新变法运动代表人物

:

康有为

梁启超

.

1895

年春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

公车上书

揭开了

变法维新的序幕

。后来他们将

《万国公报》

改名

《中外纪闻》

作为

强学会的机关报

发行。

2

百日维新

1898

6

月到

9

光绪帝

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1898

是旧历

戊戍年

,因此称这次变法为

戊戍变法

”.

这次变法

历时

103

,因此又称为

百日维新

”。

中国变法

流血牺牲

第一人

是:

谭嗣同。

内容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结果

:被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

失败。

意义

:起到了

思想启蒙作用

,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深刻影响。

3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刘光第

杨锐

杨深秀

康广仁

8

辛亥革命

1

辛亥革命

酝酿

1894

年,

孙中山

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

兴中会

(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

1905

,他在日本东京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中国同盟会

(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孙中山

总理

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运动。

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创办了机关刊物

《民报》

,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

三民主义

是孙中山领导

辛亥革命

指导思想。

2

武昌起义

1911

10

10

,革命党人

在湖北

武昌

发动起义,

取得武汉三镇的胜利。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史称

“辛亥革命”。

3

1912

元旦,

中华民国

成立,

孙中山

颁布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

、辛亥革命的

历史意义(性质)

: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功绩

1911

年的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

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性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不可能充分依靠发动广大群众,

革命的胜利果实

很快

被袁世凯窃取

没有改变

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9

新文化运动

1

、新文化运动的

兴起背景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

封建思想并未得到清除

,在思想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兴起标志

1915

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

《新青年》

),

标志

着新文化运动的

兴起。

2

、新文化运动

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久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四个代表人物

以及

主要阵地

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等高举

“民主”和“科学”

两面旗帜,以

《新青年》

北京大学

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3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

新发展

1918

年,

李大钊

《新青年》

上发表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两篇文章

,颂扬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

宣传马克思主义。

4

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0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五四运动

概况

1919

5

4

北京大学等

学生

陈独秀、李大钊

的领导下,在

北京

举行示威游行,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之后各地学生纷纷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1919

6

月初,上海

工人举行罢工

、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

工人阶级

参加斗争起了巨大的作用。五四运动

取得了初步胜利。

导火线

:

巴黎和会

中国外交

失败。

时间

1919

5

4

中心地点

前期

-

北京

后期

-

上海

主力

前期

-

学生

后期

-

工人

;

口号

外争主权,内出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结果

: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

取得初步胜利

2

、五四运动的

历史意义(性质)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

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

8

,在中国共产国际帮助下,

陈独秀

上海

建立了

最早的共产党组织

,不久,北京、武汉、长沙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日本和法国的留学生的先进分子也组成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些早期组织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4

、中国共产党的

诞生

1921

7

,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上海召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5

中共一大

内容

中共一大

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

奋斗目标

是: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

是:

领导工人运动

。大会选举

陈独秀

中央局书记。

6

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

中国历史

开天辟地

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1

课:

北伐战争

1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1924

5

,国民党在

广州黄埔

创办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简称

黄埔军校。

建立者

孙中山

校长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作用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

1926

年,广东国民政府从广州出师

北伐

,北伐的

主要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三个军阀。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3

、北伐军,尤其是第四军

叶挺

领导的独立团,奋勇杀敌,取得了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等战役的胜利。

4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声势震动全国。

1927

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5

1927

4

月,

蒋介石

叛变革命,在

南京

成立

国民政府

;随后,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标志

国民党反动统治

建立

,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国家运动。

12

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

南昌起

1927

8

1

周恩来、贺龙、朱德

等人率领革命军在

南昌起义

打响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第一枪。

2

秋收起

1927

年,

毛泽东

湘赣边界

,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

秋收起义

,并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

第一个

工农革命根据地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注:①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影响最深远的举措: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3

井冈山会师

1928

4

月,

朱德

、陈毅

率领的

率领

南昌起义的余部

湘南农民武装

来到井冈山,与

毛泽东

领导的

工农革命军

会师。

两军会师后

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军长

朱德

党代表

毛泽东。

4

意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始。

井冈山会师后中

国革命的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13

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1

1934

10

,由于

博古、李德

等人指挥失误,使得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放弃

中央革命根据地

,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

二万五千里

长征。

2

红一方面军

(即中央红军)的

长征路线

1934

中央革命根据地

江西瑞金

出发

→冲破四到封锁线→突破湘江(红军人员

损失过半

)→强渡乌江→

1935

年召开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夺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

年到达陕北的吴起镇。

3

1935

1

月,党中央在

遵义

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

遵义会议

)。会议确立了以

毛泽东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

1936

10

,红军

三大主力

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

甘肃

会宁

会师,宣告长征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5

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6

长征精神

:大无谓的革命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4

课:难忘九一八

1

1931

9

18

,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

柳条湖事件

,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

沈阳

城,制造了

“九一八事变”

。东北人民组织

抗日义勇军

,中共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掌握)

2

、由于

蒋介石

不抵抗政策

,不到半年,

东北三省

沦陷

了。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

华北

,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3

、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36

12

12

,为了逼蒋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

扣押了

蒋介石

,发动了

“西安事变”。

(又称双十二事变)

4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派出

周恩来

到西安调停。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5

意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5

课: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

1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937

7

7

,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所以日军悍然进攻卢沟桥,制造了

卢沟桥事变

。中国守军奋起反抗,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了

。(

佟麟阁、赵登禹

为国捐躯)

2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中国工农红军

改编为

八路军、新四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是抗战取胜的关键,即全民族抗战)

3

1937

12

月,日本侵略军占领

南京

,对南京人民进行了长达

六周

的血腥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30

万人以上。

4

影响

:七七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爆发,在民族危机空前危机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16

课:血肉筑长城

1

平型关大捷

第一次

胜利

——

平型关大捷

(

1937

9

月,

八路军

);

台儿庄战役

抗日战争

时期的

最重大的胜利

——

台儿庄战役

(

1938

年,国民党第五战区

李宗仁

指挥

)。

台儿庄战役

是抗战以来

国民政府

取得的

重大胜利。

2

百团大战

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

1940

8

月,八路军在

彭德怀

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百团大战。

主要目标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

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

中共七大

的召

开:

1945

4

,中国共产党在

延安

召开了

“七大”

,大会

中心任务

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大会

主要内容

:⑴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⑵将

毛泽东思想

作为

党的指导思想

写入

党章。

大会

意义

:这次大会实现了全党在思想上的空前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

1945

8

月,美国向日本的

广岛、长崎

投掷两枚原子弹。

5

抗战胜利

标志

1945

8

15

日本

宣布

无条件投降

。八年抗日战争(

1937

7

7

~

1945

8

15

),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台湾

被日本

割占

50

年后

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6

抗战胜利

历史意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抗击法西斯侵略斗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7

课:内战烽火

1

重庆谈判

:⑴

背景

:①国内: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②国际:美帝国主义为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积极扶蒋反共。

目的

:①蒋介石:为准备内战进一步赢得时间,欺骗人民。

②毛泽东: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过程

1945

8

毛泽东

周恩来

的陪同下,达到

重庆

,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结果

:国共

达成了和平建国的

“双十协定”。

影响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在政治上赢得了主动。

2

1946

6

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

中原解放区

发动疯狂进攻,

全面内战爆发。

1947

3

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等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战略防御)

3

1947

年夏,

刘伯承、邓小平

率领晋翼鲁豫解放军主力,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

大别山地区

,从而揭开了

战略进攻的序幕。

(战略进攻)

18

课:战略大决战

1

三大战役

1948

9

月到

1949

1

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

辽沈、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

辽沈战役

:由

林彪、罗荣桓

指挥。解放军

攻克沈阳

解放东北全境

。其中

首先攻占、起到关门打狗作用的地方是

锦州。

淮海战役

:由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等指挥,以

徐州

中心

。淮海战役的胜利,

奠定

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

基础。

淮海战役

是三大战役中

歼敌最多

的战役。

平津战役

1949

年初,

北平

和平解放。

率领

北平

国民党军队接受

和平改编

的是

傅作义

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3

三大战役的

意义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

渡江战役

1949

4

月,

毛泽东和朱德

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渡江命令,

人民解放军

百万雄师过大江

23

日解放南京。

作用

:标志着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胜利原因

:中共中央正确的战略部署;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

第六单元

经济与社会生活

19

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

、状元实业家

张謇

,提出“

实业救国

”的口号,创办了

大生纱厂

等一系列企业。

2

中国

近代民族工业

曲折发展

洋务运动后

,我国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辛亥革命

推翻了帝制,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尤其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一个发展的

“黄金时代”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

日本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三座大山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发展特点

:①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②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④发展短暂而且艰难曲折。

20

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

近代交通

的出现:

19

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

19

世纪晚期,

轮船、火车

这两种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2

近代通讯

的出现

: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

有线电报、电话。

3

报纸

出现:

1872

年在上海创办的

《申报》

,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份中文报纸。

4

印刷出版机构

出现:

1897

年在上海创办的

商务印书馆

,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21

课: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一)

一、科技

1

詹天佑

中国人

自行设计和施工的

第一条铁路

干线是

——

京张铁路。

总工程师和设计者

詹天佑

设计的路轨:

“人”字形。

2

侯德榜

侯德榜

撰写

《制碱》

一书,打破欧美各国对碱业的垄断,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

“侯氏制碱法”。

二、思想

1

魏源

:

鸦片战争时期

思想家,

魏源

编写

《海国图志》

,写书的目的是

“师夷长技以自夷”。

2

严复

戊戌变法时期

的启蒙思想家。

译注

《天演论》

一书

,书中

进步

观点“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国图存。

22

课: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二)

1

新式教育

开端

:

洋务运动时期

:创办

新式学堂

(

京师同文馆

)⑵

戊戌变法时期

:创办

中国近代

第一所国家建立

最高学府

——

京师大学堂

(

后改名为

北京大学

)

,是

戊戌变法

留下的重要成果。

2

新试学堂

形成

标志

张之洞

奏请

停止科举考试

,普遍兴办学校;

清政府

拟定

《奏定学堂章程》

,兴办新式学堂,

1905

清政府

宣布废除科举制

3

、文学艺术家

:

⑴文学巨匠:

鲁迅

代表作

:

《狂人日记》《孔乙己》

⑵美术大师:

徐悲鸿

代表作:

《愚公移山》

⑶人民音乐家:

聂耳

代表作:

《义勇军进行曲》

;

冼星海

代表作:

《黄河大合唱》

⑷历史学:

郭沫若

历史剧:

《屈原》

⑸解放区文艺工作者

: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第3篇: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人教版

虽然知道,造成高二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核心的一点是我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还不够透彻。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人教版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人教版,欢迎查阅!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运用公式x2 +(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

一次项的系数.

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① 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

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

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七)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

(x-y)3=-(y-x)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

(八)分数的加减法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把分式的运算转化为整式运算。

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9.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九)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用x表示这个数,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x=b(a≠0)

在这个方程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以前学过的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

10.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须将分子作加减运算,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要适时添上括号.

11.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2.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这样可使运算简化.

初二数学复习提纲方法

一、克服心理疲劳

第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就像从河里抽水,动力越足,水流量越大。动力来源于目的,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第二,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形成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相联系,并伴有愉快、喜悦、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心理疲劳的产生正是大脑皮层抵制的消极情绪引起的`。因此,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是克服心理疲劳的关键所在。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有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才能使心理处于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

第三,要注意学习的多样化,书本学习本身就是枯燥单调的,如果多次重复学习某门课程或章节内容,易使大脑皮层产生抑制,出现心理饱和,产生厌倦情绪。所以考生不妨将各门课程交替起来进行复习。

二、战胜高原现象

复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在复习到一定时期时,往往停滞不前,不仅复习不见进步,反而有退步的现象。在高原期内,并非学习毫无进步,而是某部分进步,另外一些部分则退步,两者相抵,致使复习成效未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因而使人灰心失望。当考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遭遇高原期时,切忌急躁或丧失信心,应找出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原因。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在科学用脑、提高复习效率上多下功夫。

三、重视复习“错误”

如果在复习中不善于从错误中走出来,缺陷和漏洞就会越来越多,任其下去,最终就会蚁穴溃堤。在备考期间,要想降低错误率,除了及时订正、全面扎实复习之外,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找出原因,不断复习错误。即定期翻阅错题,回想错误的原因,并对各种错题及错误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对其中那些反复错误的问题还可考虑再做一遍,以绝“后患”。错误原因大致有:概念理解上的问题、粗心大意带来的问题以及书写潦草凌乱给自己带来的错觉问题等,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考试时再犯同一类型的错误。

四、把握心理特点搞好考前复习

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气质、性格、心理稳定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考前复习。考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来制订复习迎考计划,根据自己的心态来调整复习的进度,选择与运用的复习方式方法,使自己的考前复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1、课本不容忽视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都在学习新课,课本是大家都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复习资料。平时在学校的课堂上大家都会随堂记笔记,课本基本不会翻看,建议同学们在翻看笔记的同时,对照课本,把学过的知识点反复阅读、理解,并对照课后练习里的习题进行反复思考、琢磨、融会贯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对于课本上的重点内容、重点例题也要着重记忆。

2、错题本

相信学习习惯好的学生都应该有一本错题本,把每次习题、作业、测试中的错题抄录下来,明确答案,找到错误原因,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上的薄弱点,经常拿出来翻看,遇到反复做错的题目,要主动和同学商量,向老师请教,彻底把题目弄懂、弄透,以免再犯同类错误。

初二数学全册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 一次函数

我们称数值变化的量为变量(variable)。

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我们称它们为常量(constant)。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说x是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y是x的函数(function)。

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 function),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linear function)。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对应两条直线。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

第十二章 数据的描述

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frequency),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常见的统计图:条形图(bar graph)(复合条形图)、扇形图(pie chart)、折线图、直方图(histogram)。

条形图:描述各组数据的个数。

复合条形图:不仅可以看出数据的情况,而且还可以对它们进行比较。

扇形图:描述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折线图:描述数据的变化趋势。

直方图: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在频数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表中:我们把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称为组距。

求出各个小组两个端点的平均数,这些平均数称为组中值。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congruent figures)。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congruent triangles)。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第十四章 轴对称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perpendicular bisector)。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附:顶角+2底角=180°)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五章 整式

式子是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monomial)。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coefficient)。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degree)。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polynomial)。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term),其中,不含字母的叫做常数项(constantterm)。

多项式里次数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integral expression_r)。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即把它们的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而字母部分不变,叫做合并同类项。

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然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x+p)(x+q)=x^2+(p+q)x+pq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a+b+c)^2=a^2+2a(b+c)+(b+c)^2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第十六章 分式

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fraction)。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a^-n=1/a^n (a≠0) 这就是说,a^-n (a≠0)是a^n的倒数。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inverse proportional function)。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hyperbola)。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theorem)。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边形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

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rhombus)。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S菱形=1/2×ab(a、b为两条对角线)

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正方形判定定理:

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trapezium)。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点。

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疑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宽和长的比是(根号5-1)/2(约为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一组数据中的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range)。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步骤: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 3.描述数据 4.分析数据 5.撰写调查报告

第4篇: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知识不是智慧,只有学习也不能达到智慧的境界。智慧必须是知识与事实的相辅相成,智慧使你感到学无止境,虚怀若谷。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1

第7课 法兰克王国

一. 法兰克王国

1.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

3.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他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二.封君与封臣

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2.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三.查理曼帝国

1.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2.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2

第9课 西欧庄园

一. 庄园的领土与佃户

1.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2.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公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3.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自由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法庭保护。

二.庄园法庭

1.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也不像现代法院那样随时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法庭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就在庄园里的大树下。

2.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没有经过领主允许而无故缺席,也会被罚款。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3

第10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了废墟。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2.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的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农一样履行义务。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手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就意味着享有一定的自由权利,因为城市是有着一定特权的地区。当时,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他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重新变成农奴。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三.大学的兴起

1.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也须从教会那里得到授课许可证。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本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须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3.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性课程,它们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完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4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 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1.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11世纪末期,《罗马民法大全》的手抄本在意大利被发现,西欧开始对《罗马民法大全》进行研究。《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着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2.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内部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早就垂涎东方土地和财富的西欧封建主组建了十字军。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拜占庭文化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9世纪时拜占庭教士创造的西里尔字母是后来俄罗斯、塞尔维亚等民族的字母的起源。

第5篇: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归纳,初二新生开学必备! 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原因:

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为扭转不利局面,英国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泛滥的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3.道光帝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4.虎门销烟: 1839.6. 林则徐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1840.6-1842.8 中国PK英国

1.重大事件: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虎门——关天培殉国;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吴淞——陈化成殉国。 2.失败原因: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落后;武器陈旧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3.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1842.8 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总:《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①五口通商:广州、福州、上海、宁波、厦门(广福上宁厦)——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便于英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②割地:香港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③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

④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2.《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与国:英法(主凶);俄美(帮凶)

3.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 4.时间:1856-1860年(咸丰帝在位) 5.结果:

(1)《天津条约》

概况: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签订。

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影响: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概况: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 内容: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3)《北京条约》

概况: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 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沙俄趁火打劫——共侵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其中《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60多万平方千米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1. 原因: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②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前期准备: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受基督教影响),和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二、进程(1851-1864)

1、金田起义——开始

1851.1.11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发展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口诀“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虽然都是王,皆受东王制”。

3、定都天京——壮大 【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概况:1853.3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 结果:没有实行。

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4、北伐、西征——高潮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转折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56年

6、重整国政——防御

(1)提拔洪仁玕总理朝政。《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提拔军事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7、天京陷落——失败 1864年

三、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战略失误

3.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华尔——洋枪队等】

四、历史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五、启示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六、其他

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

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背景: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洋务派代表: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4.时间:19世纪60—90S年代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2.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求富”——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兴办教育:①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京师同文馆)②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③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如:詹天佑)。 4.创办新式海陆军:

陆军——组件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海军——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三、结果

1.失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②洋务派内部的腐败③外国势力的挤压。

四、评价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进步性: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注:近代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化。

五、启示

不改变封建制度,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成功的。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日本“大陆政策”;1894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2.时间:1894年——1895年 3.战役:

丰岛海战——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左宝贵(殉国)

黄海大战——邓世昌(殉国);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奋力抵抗) 随后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95年

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3.内容:

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苏杭杀虫”);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需求)。

4.影响: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开端:沙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2.各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3.美国“门户开放”:

提出: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

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结果:得到各国同意。

实质:“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背景

《马关条约》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二、序幕——“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地点:北京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 目的: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未上达光绪帝。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三、发展——维新思想的传播 组织学会:强学会等 创办报刊: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等。

代表人物:梁启超、严复(进化论思想)等,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四、高潮——“百日维新” 背景: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时间:1898.6.11——9.21 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内容:

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五、结果——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失败原因:①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②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妥协性、软弱性)

六、历史意义

意义:①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②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最突出)。

七、启示

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一、义和团运动

1.兴起:山东、直隶一带。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逐渐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2.发展:清政府由“剿灭”变为“招抚”,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斗争方式——粘贴文告;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等 3.口号:“扶清灭洋”

评价“扶清灭洋”:“扶清”——前期有利于得到清政府的支持发展壮大,但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灭洋”——表达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4.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二、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1900年

参与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路线:廊坊→→大沽→→天津→→北京

2.义和团与爱国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1)廊坊大捷

(2)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西什库教堂、东交民巷使馆区 (3)天津保卫战:老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租界。(聂士成殉国)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1)结果: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携光绪西逃,并下令剿杀义和团。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2)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4.八国联军的暴行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报复性的屠略者的凶恶本质。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杀、劫掠,充分暴露侵中国的野心。

1.时间:1901年

2.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3.内容:

①“赔”: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②“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③“拆”: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④“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东交民巷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⑤“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4.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1.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

2.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烟,史称——“虎门销烟”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商品,掠夺生产资料。 4.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5.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 6.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7.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条约)—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8.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南京条约》

9获得临时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条约—《虎门条约》 10.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1.火烧圆明园的元凶——英法联军

12. 火烧圆明园是在那次侵华战争中—第二次鸦片站争 1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北京条约》

1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是——俄国 15.创立“拜上帝会”的是—洪秀全

16.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事件——永安封王 17.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 18. 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天京陷落 19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

20.洋务运动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中央:奕䜣;地方: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 21.洋务运动以“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22.洋务运动以“求富”创办的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2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

24.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海军将领是——邓世昌 25.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约——《马关条约》 26.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代表是——李鸿章

27.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马关条约》 28.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马关条约》 29.瓜分中国狂潮的导火索是——《马关条约》 30.提出“门户开放”的国家是——美国 31.拉开变法维新序幕的事件——公车上书

33.戊戌变法时期影响力最大报刊——《时务报》和《国闻报》 34.戊戌变法的代表——康有为、梁启超

35.为变法维新流血牺牲的——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 36.提出“扶清灭洋”的运动是——义和团运动 37.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扩大侵略权益 38. 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镇压义和团运动 39.赔款4.5亿两白银的条约——《辛丑条约》

40.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约——《辛丑条约》 41.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的条约——《辛丑条约》

4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事件——《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3.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辛丑条约》 44.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4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46.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的地点——檀香山 47.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48. 905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日本东京 49.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50.“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51.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

52.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起义——萍浏醴起义

53.广州起义失败后收殓到七十二具烈士遗骸,葬于黄花岗,这次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 54.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因为中国近代史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辛亥革命 55.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政制度的终结历史事件——辛亥革命 56.开创了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事件——辛亥革命 57.中华民国成立的标志是——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58.中华民国元年是——1912年

59.标志清王朝统治结束的事件——宣统帝下召退位 60.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是——袁世凯

61.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窃取的标志是——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6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3.“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宋教仁遇刺身亡 64.发动“二次革命”的是——孙中山、黄兴 65.在“护国战争”中首先宣告独立的省是——云南省

66.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的事件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67.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68.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69.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民主”和“科学” 70.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7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文学革命。 7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73.中国四次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75.中国近代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76. 四次近代化探索的口号/目的/思想——“自强”“求富”、救亡图存、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顺序不能串,按77题的顺序)

77. 四次近代化探索的领导人:奕䜣、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78.洋务运动的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79.戊戌变法的性质——一次失败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思想启蒙运动 80.辛亥革命的性质——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1.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五四运动起来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8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83.五四运动的前后期中心——前期北京,后期上海

84.五四运动的前后期主力——前期先锋:学生,后期主力:工人 85.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86.五四运动的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7.五四运动中要求严惩的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88.中国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89.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 9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地点是——上海,后转移到嘉兴南湖 9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92.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总书记——陈独秀

9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94.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事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95.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口号——“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96.镇压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是北洋军阀——吴佩孚 9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9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培养出大批军事人才和政治人才——黄埔军校 99.黄埔军校的校长和政治部主任——蒋介石和周恩来 100.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01.北伐战争的初期战场——湖南湖北

102.北伐战争中著名的战役是——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103.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标志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04.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失败的标志是——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105.蒋介石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106.蒋介石成立的国民政府的地点——南京

107.南京政府统一全国的标志——张学良“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108.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的事件——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09.提出“证券是有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会议——“八七会议” 110.提出“证券是有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是——毛泽东 111.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起义是——秋收起义 112.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13.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是——毛泽东 114.井冈山会师的主要人物——毛泽东和朱德 115.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116.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117.确立“思想建军、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古田会议 118.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 119.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 120.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 12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2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博古、李德“左”的错误 123.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毛泽东

124.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125.长征中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四渡赤水 126.长征中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渡过金沙江 127.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地点——1935年,吴起镇

128.宣告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 129.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甘肃会宁

130.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毛泽东 131.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柳条湖事件 13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九一八事变

133.中国共产党派谁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杨靖宇 134.1935年,华北危机引发了的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 135.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的——张学良、杨虎城 136.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的事件——西安事变 137.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38.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39.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40.保卫北平是壮烈殉国的将领——赵登禹、佟麟阁

141.根据国共合作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41.根据国共合作协议,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4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143.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会战——淞沪会战 144.坚守四库银行的——谢晋元

145.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殉国——姚子清营 146.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国民党的陪都——重庆 147.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

148.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士兵——南京大屠杀 149.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台儿庄战役 150.1838年发生台儿庄战役的指挥官——李宗仁 151.中国正面战场规模最大的一场会战——武汉会战

153.武汉会战中歼灭日军3000余人的重要的战役——万家岭大捷

154.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连连败退,东方战场唯一的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 155.1944年,国民党正面战场大溃败——豫湘桂战役

156.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第一个胜利/指挥者/军队——平型关大捷,林彪,八路军115师 157.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平型关大捷 158. 抗战时期共产党的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延安

159.中国敌后战场大规模主动出击的战役、指挥者——1940年百团大战、彭德怀 160.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161.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壮烈殉国——张自忠 162.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血洒疆场——左权 163.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中共七大 164.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奋斗方向的会议——中共七大 165.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会议——中共七大 166.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七届一中全会

167.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68.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时间——1945年8月15日

169.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的目的——为内战争取时间;为政治上获取主动,把不愿意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170. 毛泽东到重庆的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171.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标志是——1946年,撕毁“双十协定”,全力进攻中原解放区 172.提“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毛泽东 173.打退对山东解放区进攻的战役——孟良崮战役

174.孟良崮战役中华东解放区歼灭的是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 175.孟良崮战役中歼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是——华东解放区

176.青化砭、沙家店战役粉碎对了对哪个解放区的进攻、指挥者——陕北解放区、彭德怀 177.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178.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及相关法律是——耕者有其田、《中国土地法大纲》 179.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180.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辽沈战役

181.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的战役——淮海战役 182.解放华北全境的战役——平津战役

183.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1949年南京解放

18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辛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85.状元实业家是谁、他走的道路、创办的工厂——张謇、“实业救国”的道路、南通大生纱厂

18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187.在解放战争中,通过和平方式揭发的城市——北平

188.在解放战争中,接受和平改编的北平国民党总司令——傅作义 189.状元实业家创办的工厂——南通大生纱厂

190.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后 191.体现自由平等的新时尚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192.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的新时尚有——剪变、易服、劝禁缠足;废除跪拜礼,代之以简单鞠躬、握手礼;称呼取消“老爷”“大人”代之以“先生”;

193.20世纪初——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家》老舍的《骆驼祥子》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聂耳的《义勇军进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20世纪中期——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 194.洋务运动时期最早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195.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大学堂

196.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存在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1905年 200.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

201.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1897年上海的——商务印书局 202.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新华书店 202.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鲁迅的《狂人日记》 203.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204.1931年拍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2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曲作者分别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聂耳

第6篇: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1、 19世纪上半期, 是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了 它 向中国走私鸦片。

2、 向 皇帝上书要求严禁鸦片。 成为英国发动鸦片 战争的直接原因,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3、 1839年 领导的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 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虎门销烟的意义

1、英国 牟取暴利

2、林则徐 道光 虎门销烟 打开中国市场

3、林则徐 虎门销烟

1、 《中英南京条约》时间、内容、危害? 时间:1842年 内容 :1 割香港岛给英国。 2 赔款 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危害: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赔偿巨款,增加 了人民的负担;开放五口、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 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结果、影响? 时间:1840—— 1842年 结果:中国战败, 签订了 《南京条约》 。 影响:(1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鸦片走私危害 :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也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 鸦片的输入,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1、 年 10月至 年 10月, 联军为主凶, 两国 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 年英法联军火烧 ; 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通过 《 》 和《 》等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领土 多万平方千米。

3、 年 在广西 村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 1853年太平 军占领 改名为 , 定为都城, 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4、 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 由美国人 带领, 镇压太平军, 1860年由 指挥的 战役和 1862年

的 战役,太平军打败洋枪队,击毙 。

1、 1856 1860 英法 美俄

2、 1860 圆明园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150

3、 1851 洪秀全 金田村 南京 天京

4、洋枪队 华尔 李秀成 青浦 慈溪 华尔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列举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 (书 9页图 中俄《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中俄《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40万平方千米 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1、 1865 年中亚浩罕国 率兵侵入新疆,后来自立为汗,并 得到 和 的支持。

2、 1875 年,清政府任命 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 年兵分三路进军新疆。 1878年除 外,新疆重新收回。

19世纪 80年代,中俄签约收回 。

3、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目的是 。

1、阿古柏 英 俄

2、左宗棠 伊犁 伊犁

3、 1884 行省 加强对西北的管理和防务

5、 19世纪 60、 70年代新疆地区出现严重危机的原因?为解决 危机,清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原因:英国、俄国加紧对新疆的争夺,阿古柏入侵新疆,在新疆 建立国家对新疆实行统治。

措施: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派人赴俄国交 涉,最终收回伊犁。

1、 年爆发甲午中日战争,一次著名战役是 ,致远 舰管带 壮烈牺牲,在 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 从此中国社会的 大大加深

1、 1894 黄海大战 邓世昌 威海卫

2、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

6、列举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代表、内容、影响。 时间:1895年 双方代表:李鸿章 伊藤博文

内容: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等。

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是 和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目的是 。时间是 年 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 率领,发动侵华战争。

3、 年清政府同八国联军签订了《 》 ,从此中国完 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 外国教会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

2、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900 西摩尔

3、 1901《辛丑条约》

7、列举《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影响。

时间:1901年 内容:1清政府赔偿白银 4.5亿两,以海关等 税收作担保。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 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 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 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19世纪 年代到 年代,洋务派掀起了“ ”的洋务运 动 。 洋 务 派 在 中 央 的 代 表 人 物 是 , 在 地 方 的 代 表 是 、 、 、 。

2、洋务运动创办的 民用工业 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 , 张之洞创办的 和 。

3、 1862年成立了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

1、 60 90 师夷长技 奕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

张之洞

2、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3、京师同文馆

8、 洋务运动时间、 目的、 内容、 结果如何?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 60年代到 90年代, 洋务派掀起了一场 “师夷长技” 的洋务运动。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3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评价:性质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消极作用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作用:1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 批近代企业。 2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 养了技术力量,

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 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 年“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该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为宣传维新变法他们创办 了 ,后改名为 ,作为 的机关报发行。

2、 皇帝实行的戊戌变法从 年 6月到 9月,历时 天, 又称 。 因 发动了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为变法牺牲

1、 1895 公车上书 康有为 梁启超 万国公报 中外纪闻 强学会

2、光绪 1898 103 百日维新 . 慈禧太后 谭嗣同

9、戊戌变法又称什么?列举它的时间、内容、失败的原因。 答: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 时间:1898年

内容:(1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鼓励 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3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4训练新式军队。

失败原因:1清政府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 中,光绪帝没有实权 2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3慈禧太后 发动政变。

1、 革命团体。

2、 年,孙中山在 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同盟会 的革命纲领是 、 、 、 , 在刊物 《 》 中把革命纲领阐发为 、 、 , 是孙中山 领导 的指导思想。

3、辛亥革命发起于 年 10月 10日的 起义。 年 元旦孙中山在 就任临时大总统 正式成立。

4、 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建立起 统治。 1911年是旧 历的 年 , 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1、 1894 檀香山 兴中会

2、 1905 日本东京 中国同盟会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报 民族 民 权 民生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3、 1911 武昌 1912 南京 中华民国

4、 袁世凯 北洋军阀 辛亥

10、辛亥革命的时间、领导者、指导思想、历史意义。 1911年。孙中山。三民主义。

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2结束了我国两千 多年的封建帝制。 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1、有人说, “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 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或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答:同意。 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 结束了我国两千 多年的封建帝制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 :是因为辛亥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建立起北

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1、 年 在上海创办的《 》 ,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新文化运动前期高举 和 两面大旗以《 》为主要阵 地,掀起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 。

2、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 、 《 》两篇论文,歌颂十月革命。同年底他在北京创办

了《 》 ,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宣传 。

1、 1915 陈独秀 新青年 民主 科学 新青年 马克思主义

2、 1918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每周评论》马克思主义

12、列举新文化运动时间、标志、代表人物、内容、评价。 时间:1915年 标志:《新青年》的诞生 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评价:(意义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

解放运动。 (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 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

它对

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1、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 ,爆发于 年 5月 4日, 第一阶段中心是 ,主力是 。 和 领导了学生运动。 第二阶段中心是 ,主力是 ,并且起了巨大作用,取得了初步 胜利。 五四运动的口号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2、 年 7月中共一大在 召开。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选举 为中央局书记

1、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1919 北京学生 陈独秀 李大钊上海 工人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 1921 上海 领导工人运动 陈独秀

13、列举五四爱国运动的时间、直接原因及历史意义。 时间 :1919年 5月 4日 原因: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 意义:(1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4、 列举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 地点及 “一大” 通过内容、 意义。 时间:1921年 7月 地点:上海

内容:(1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 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1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 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2 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1924年国民党在黄埔创 办 , 任总理 任校长 任政治部任

2、 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总司令是 。主要战场

是 、 , 在该战场消灭了 。 在江西战场消灭了 。

3、 1927年国民政府从 迁到 。 后来 和 叛变 革命,武汉国民政府前往南京二者合并,史称

4、 年 4月,蒋介石在 成立“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 府代表 的利益。

1、 黄埔军校 孙中山 蒋介石 周恩来

2、 1926 蒋介石 湖南、湖北 吴佩孚 孙传芳

3、广州 武汉 蒋介石 汪精卫 宁汉合流

4、 1927 南京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15. 列举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战役。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主要战场 :湖南 湖北 战役 :汀泗桥 贺胜桥 武昌战役

1、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对派的血腥屠杀政策, 1927年共产党发动了 和 两次起义。南昌起义发动于 年 月 日。 1927年 9月, 在 边界发动秋收起义, 随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2、 年 4月 、 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的农民 武装到达井冈山,与 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 后改编为 , 任师长, 党代表。 这是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

答案:

1、南昌 秋收 1927 8 1 毛泽东 湘赣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 1928 朱德 陈毅 毛泽东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朱德 毛泽东

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时间、领导者、意义。

南昌起义的时间:1927年 8月 1日 领导者: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的时间:1927年 领导者:毛泽东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 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1、长征开 始的时间 是 年 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 军从 出发。途中危急关头 提出向 进军的建议。

21月党中央在 会后红军 打 乱敌人追剿计划, 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

1、 1934 中央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贵州

2、 1935 遵义 四渡赤 水河 巧渡金沙江

2、 红军长征的原因、 起止时间 、 两次会师 (时间、 部队、 地点 原因:由于博古和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起止时间:1934年 10月至 1936年 10月 第一次会师:1935年 10月 党中央、 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的红军

会师于吴起镇。

第二次会师:1936年 10月 红

二、 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三 大主力会师于甘肃。

3、长征的简单经过、意义。

经过:长征初期 :1934年 10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到达遵义。 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爬雪山、过

草地、 1935年 10月吴起镇会师、 1936年 10月甘肃会宁 会师长征结束。 意义: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 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 (69页 时间:1935年 内容:(1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 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他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2肯定毛泽东的 正确主张。 (3会后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总负责,由毛泽东、 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军事指挥小组负责指挥。

意义:1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

1、 年 月 一小段铁路,制造 了 事件,以此为借口进攻北大营,炮轰 城,这就是 事变

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采取 政策,结果只有 4个 多月, 全部沦陷;但是中国共产党派 到东北展开抗 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 抗战开始了。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主张 到西安调停。

1、 1931 9 18 柳条湖 柳条湖 沈阳城 九一八

2、不抵抗 东北 杨靖宇 局部

3、和平 周恩来

5、列举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目的、经过、结果、意义。 背景: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

张,停止向红军进攻,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 目的: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经过:1936年 12月 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扣押了蒋介石, 实行“兵谏” 。并通电全国,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 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于 年 月 日的 事变,又称 平津战役中副军长 、师长 壮烈牺牲。 2战线。 工农红军改编为 、 奔赴抗日前线。

3、 1937年日军又发动 12月日军占 领南京, 国民政府迁都 作为战时陪都。 日本在南京杀害 人

1、 1937 7 7 卢沟桥 七七事变 佟麟阁 赵登禹

2、抗日民族统 一 八路军 新四军

3、八一三 1937 重庆

30多万

6、 从西安事变到七七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怎样逐步建立的? (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初步形成。

(2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 成。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1、百团大战指挥者是 , 地 点 是 地 区 , 主 要 作 战 目 标 是 , 。

2、抗战开始后,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敌后 打击日军。 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流砥柱。 中共中央所在地 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3、 1945年 8月, 美国向日本 发 表对日宣战的声明, 8月 9日毛泽东发表《 》 的 声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 。

4、 月 日中国抗日 战争取得胜利。 被日本统治达 50年之久的 , 回到祖国怀抱。

1、彭德怀 1940 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华北 破坏敌人 的交通线 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2、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军民 延安

3、 广岛 长崎 苏联 对日寇最后一战 大反攻

4、 1945 8 15 1945 9 9 台湾

7、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取胜的三次战役名称、时间、指挥、意义。 平型关大捷 1937年 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李宗仁 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1940年 彭德怀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 规模的战役。

8、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书 96页 时间:1945年 地点:延安

内容:1大会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 重要问题(中心议题 。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3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 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9、日本在

中国发动的三次事变名称、时间、地点、影响。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9月 18日 沈阳 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七七事变 :1937年 7月 7 日 卢沟桥 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八一三事变 1937年 8月 13 日 上海 威胁南京

10、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 100多年来取得的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 次胜利。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部分,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

3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抗战胜利后,以 为首的国民党,在 阴谋发动 内战。

2、 1945年 8月, 毛泽东在 等人的陪同下, 到达 同国 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 ” 。

3年 6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4、 1947年 3月大举进 攻 解放区。中共中央主 动撤 出 ,之后 、 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直 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 、 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 敌人的多次进攻。

5、 1947年 夏 、 率领晋冀鲁豫解 放军主 力挺 进 ,标志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开辟 根据 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 和 。

1、 蒋介石 美国 反共反人民

2、 周恩来 重庆 双十协定 1946 中 原解放区

4、 陕甘宁 延安 毛泽东 周恩来 彭德怀 贺龙

5、 刘伯 承 邓小平大别山 大别山 南京 武汉

11、重庆谈判的时间、双方的目的、结果? 时间:1945年 8月

蒋介石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赢得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毛泽东的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 平的阴谋。 结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

12、列举内战爆发、战略进攻、战略决战的时间和标志。 1946年 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夏, 1948年 9月到 1949年 1月,我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 役标志我军与国民党进行主力决战。

1、从 月到 、 三大战 役。

2、辽沈战役的指挥者是 和 。

3、 淮海战役以 为中心, 指挥者是 、 、 、 、 等

4年初,北平国民党部队在 率领下,接受 和平改编, 和平解放,标志该战役结束。

5、 , 4月 23日解放 ,标 志统治中国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1、 1948 9 1949 1辽沈 淮海 平津

2、林彪 罗荣桓

3、徐州 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

4、傅作义 北平

5、渡江 战役 南京 22 台湾

13、三大战役名称、起止时间、主要战果(各自的意义 、意义。 辽沈战役:1948.9— 1948.11 歼敌 47万多人,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1948.11— 1949.1 歼敌 55万余人,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 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1948.11— 1949.1歼敌 52万余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义: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150多 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 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近代状元实业家 提出“ 等企业

2、从 到 末年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一战期间进入 了 ,一战后对中国民族工业侵略最严重的国家是 。

1、张謇 实业救国 大生纱厂

2、洋务运动 清朝 黄金时代 日本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 (1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 了障碍,海外华侨也纷纷投资近代企业。

(2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 的掠夺,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

15、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的主要表现(特点 1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 压迫下发展比较落后。 2 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3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像上海、武汉等大城市比较发达,内 地非常薄弱。

1、 1872年创办的《 》是近代中国出现较早的中文报纸。而

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中国 社会习俗的变化开始于 。

1、申报 商务印书馆

2、淞沪铁路 辛亥革命后

1、 1909年通车的 路干线, 主持修建的。

2、近代化学专家

一书,这种制碱方法被命名为 。

3、近代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家代表有 。 其中 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答案:

1、京张铁路 詹天佑

2、侯德榜 《制碱》侯氏制碱法

3、 魏源 严复 严复

16、魏源的著作、著作的内容、写该书的目的。 (133-134页 著作:《海国图志》 。 内容: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 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17、严复的译著、进步观点及其作用。 (134页

译著:《天演论》 。 进步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 进,后胜于今” “自强保种” 。

作用: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 势力。激励人们“自强保种” ,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1、清朝的教育制度学校以 为教材,国家通 过 选拔人才。洋务运动时期创办 ,第一个新式学堂 是 ,戊戌变法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 ,是中国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2、洋务派大臣 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 清政府被迫拟定了《 》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 并于 年废除沿用了 多年的科举制度。

1、四书五经 科举考试 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 学堂

2、张之洞 奏定学堂章程 1905 1300

18、列举民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代表人和代表作 : 文学 :鲁迅 ----《狂人日记》 《阿 Q 正传》 《孔乙己》 郭沫若 ----《屈原》 茅盾 ----《子夜 》

解放区文学 :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美术:徐悲鸿 ----《愚公移山》

音乐: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1.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时间、领导者、意义。

2. 红军长征的原因、起止时间、两次会师

3、长征经过、意义。 3. 鸦片走私危害

4. 列举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

5. 列举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目的、经过、结果、意义。 6. 从西安事变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怎样逐步建立的? 7.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取胜的三次战役名称、时间、指挥、意义。 8. 列举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9. 列举日本在中国发动的三次事变名称、时间、地点、影响。 10.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1. 重庆谈判的时间、双方的目的、结果? 12. 全面内战爆发、我军转入战略进攻、战略决战 . 时间、标志。 13. 列举三大战役的名称、起止时间、主要战果、意义。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 15. 中国近 代民族工业 半殖民地 半封建特征 的主要表现 (特 点? 16. 魏源的著作、著作的内容、写该书的目的。 17. 严复的译著、进步观点及其作用。 18. 列举民国时期的文学、艺术家。

19. 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危害。

20. 列举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结果、影响。

3、鸦片走私危害 2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俄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列举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

22. 19世纪 60、 70年代新疆地区出现严重危机的原因? 为解决危机,清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3 列举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影响。 24. 列举《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影响。

25. 洋务运动时间、 目的、 内容、 结果如何?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6. 戊戌变法又称什么?列举它的时间、内容、失败的原因。 27. 辛亥革命的时间、领导者、指导思想、历史意义

28. 有人说, “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 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或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29. 列举新文化运动时间、标志、代表人物、内容、评价。 30. 列举五四爱国运动的时间、直接原因及历史意义。

31. 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 地点及 “一大” 通过内容、 意义。 32. 列举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战役。

33.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四件大事及其时间 (中国向西方学 习、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事件及时间

34.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 始的标志是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34. 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五四运动 七七事变 1946年国民党 进攻中原解放区

35. 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分别是

和 。日本 年通过《 》 割占台湾;曾统治达 50年之久, 年中国通过 事 件收回对台湾的统治权。

35. 甲午中日战争 日军全面侵华战争 1895《 马关条约》 1945抗日战争胜利 答:19世纪 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98年:戊戌变法

1911:年辛亥革命 1915年:新文化运动 36. 列举近代史上南京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答:1 1842年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 。

2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 政权。 3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 4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来“宁汉合流”统 治了全国。 5 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6 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37. 整个中国近代史,列强发动了哪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列举其时间、发动侵略的国家和结果。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英国 中国战败 签订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英法美俄 中败 签订一系列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日本 中国战败 签订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八国 中国战败 签订 《辛丑条约》

1937-1945年 日本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上一篇:小学作文爱的奉献下一篇:加油卡办理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