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绞车试运转措施

2023-03-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副井绞车试运转措施

副井绞车液压站换油措施

制:机电科

安 康 部:

生产技术部:

机 运 队: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工:

长:

2013年7月3日16:30-18:30

五星煤业有限公司

时间:

副井绞车液压站换油措施

我矿副井绞车液压站已到换油时间,为维护绞车安全正常运转,机运队决定把原有的液压油换掉。为保证此次换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换油时间:2013年7月3日 16:30-18:30

二、现场负责人:上官福祥

操作人:侯江飞、 贾兵锋、 裴民子

三、工具准备:盆2个、 25kg油桶2个、12寸扳手把、电工常用工具一套、破布2kg

四、换油措施:

1、换油前必须提前和调度联系,确认人员已经上下完毕。

2、必须保证绞车老沟绳在平台,以免钢丝绳长时间停留在轨道被水腐蚀。

3、切断液压站前一级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牌”以免在换油期间误操作启动液压站。

4、废油必须放净统一回收,把管路、各部位滤芯清洗干净。

5、确定液压站清洗干净后,可以加注新液压油,开始加注新油时,必须保证附近卫生清洁,严禁有浮尘扬起混入油中杜塞管路。

6、所加注的油必须是合格的液压油,加注的油量应在上下两条油位刻度线中间。不得少加或超量。

7、加油时应排空各管路内的空气,以免影响到盘形闸刹车不稳。

8、加注完液压油后紧固各部位观察有无漏油现象。如有漏油必须立即处理,或者不准投入使用。

9、换好液压油后液压站必须空开10分钟观察有无异常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机处理。

10、换油后的液压站投入运行时,维修工必须在现场观察绞车运行不小于一个小时,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现场。

11、工作完毕之后,清理现场、清点工具,保证场地清洁干净。

12、 本措施不详之处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机电设备检修规 范》等相关规定执行。

现场操作人员签字:

第2篇:副井绞车提放移动变电站的技术措施

副井绞车提升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为确保副井提升运输安全运转,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此安全技术措施。

副井绞车的技术参数如下:

1、副井绞车型号:JTP1.6*1.2/130 牵引力:42KN 配用钢丝绳:∮24.5-6*19 钢丝绳破断拉力:279KN 钢丝绳比重:216.5kg/100m

巷道倾角160

提升长度120m 移动变电站重量:7000kg

2、钢丝绳安全系数的验算

根据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公式:

N=Q/F= Q/(M+M1) ×(sina+f1cosa)+ P×L(sina+f2cosa) (公式中:Q为钢丝绳破断拉力;F为钢丝绳所受最大张力;P为钢丝绳比重;L为钢丝绳长度 = 120 m;a为巷道最大坡度=16°;M为最大载重量(移变重量)=7000Kg,M 1为平板车自重=1000Kg,f1为车辆与轨道之间的摩擦系数取0.015;f2为钢丝绳与巷道底板摩擦系数取0.15)带入数据得:N= 279000N/(7000kg+1000kg)(sin160+0.015×COS160)+216.5kg/100m×120m(sin160+0.15×COS160)=279000N/8000kg×(0.276+0.015×0.961) +259.8kg(0.276+0.15×0.961)=279000N/2432.47kg=279000N/2432.47×9.8N=279000/23838.206=11.7>6.5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提升物料时,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小于6.5,所以副井绞车钢丝绳满足提放移动变电站的要求。

3、副井绞车牵引力验算: 根据公式F=(M+M1) ×(sina+f1cosa)+ P×L(sina+f2cosa) 带入数据得绞车所受钢绳的静拉力F=23.84KN<绞车牵引力42KN

所以副井绞车牵引力满足提放移动变电站的要求。

二、运行前的日常检查与维护

(一)地面机电队(检修工和司机):

1、运行前,详细检查绞车的固定(包括电机、减速器)液压系统、润滑系统、制动系统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确保无问题后,检查电控系统,并对各类保护,做一次试验,确保动作正常。

2、每班必须有专人详细检查绞车钢丝绳并填写记录,发现问题立即向领导汇报。

3、出现如下问题: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面积与钢丝绳总面积之比达到10%时,必须更换;钢丝绳直径减少量达到标准直径的10%时,必须更换;钢丝绳在运行中遭到突然停车等猛烈拉力时,必须立即停车检查,发现钢丝绳产生严重扭曲或变形时,必须更换全绳;发现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的长度拉伸0.5%以上,必须更换全绳。

4、对使用中的钢丝绳,应根据井巷条件及锈蚀情况,至少每月涂油一次。

5、钢丝绳的检验应使用符合条件的设备和方法进行。必须定期检验,检验周期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6、施工前,检验信号系统,各类信号确保畅通、清晰;井口、副井2#车场必须有直通绞车房的信号,且时时处于完好状态。

(二)、运料队

1、每班设专人检查副井井口车场、副井斜巷、11运输巷,1302回风联络巷轨道铺设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轻轨相符。轨道高低和左右错差不超过2mm,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5mm。

(2)、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差,都不得大于5mm。

(3)、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

(4)、在曲线段应设置轨距拉杆。

(5)、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使用期间应加强维护,定期检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路基必须稳固,轨枕的数量及规格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道渣的粒度及铺设厚度应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应捣实。对道床应经常清理,应无杂物,无浮煤、无积水。

3、必须使用合格的保险绳,保险绳的规格必须与主绳相同,并定期检查保险绳的完好情况,及连接钩头的完好情况。

4、每班施工前,专人沿副井斜巷步行检查托绳轮,不得有磨绳现象,并保持转动灵活。

5、在井口车场距变坡点2m处,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挂车辆滑入斜巷的阻车器。必须按照规程规定安装挡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

6、提升之前必须对轨道线路、巷道环境、防跑车和护装置等进行详细检查,证实巷道、轨道和各种安全装置没有问题后,方准提升。

7、开车前必须对所有信号和通讯设备进行检查试验(试验前必须与各信号点绞车司机联系明确后再进行),确认正确、灵活、畅通后,方可作业。

三、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地面机电队(检修工和司机):

1、绞车司机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必须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特征、动作原理、提升信号系统、液压基础知识和各种保护装置,能排除一般性故障。严禁非绞车司机操作绞车。开绞车时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主司机、监护司机不得在开车时脱岗。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后应进行一次空负荷试车(连续作业除外)和每班应进行的安全保护装置试验,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3、禁止超负荷运行,禁止主回路不送电滑行。提升矿车脱轨时,禁止用绞车牵引复轨。

4、司机不得擅自调整制动闸。

5、检修后必须试车,并按规定做过卷、松绳保护等项试验。

6、维修人员进入滚筒工作前,应落下保险闸,锁住绞车滚筒,切断电源,并在制动闸把上挂上“滚筒内有人工作,禁止动车”警示牌。工作完毕后,摘除警示牌,并应缓慢启动。

7、司机操作时应集中精力,手不准离开手把,严禁与他人闲谈,开车后不得再使用电话。司机不允许连班顶岗。

8、司机应熟悉各种信号,操作时必须严格按信号执行,司机不得擅自动车,若因故需要动车时,应与信号工联系,按信号执行。

9、绞车司机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必须与信号把钩工密切配合,发现牵引车数超过规定、连接不良或装载物料超重、超高、超宽、偏载严重有翻车危险等情况时,都不得开动绞车。

(二)、运料队

1、开车前把钩工必须检查牵引车数、各车的连接情况和装载情况。牵引车数超过规定,连接不良或装载物料超重、超高、超宽或偏载严重有翻车危险时,严禁发出开车信号。

2、不得违章作业,有责任制止一切违章现象。严格按规定挂车,不得超挂,严禁乘坐矿车,有权停运一切不符合装载要求及下井要求的车辆。

3、车场信号挂钩工负责提升或下放车辆的摘挂钩,检查车辆连接装置、钢丝绳头20米范围内的钢丝绳变化情况,发送信号及担任车场警戒工作。检查所有的车辆连接装置是否完好,装载情况是否符合规定,物料绑扎是否牢固,物料是否倾斜、重心是否偏移。若检查中发现物料倾斜、重心偏移严禁挂钩及提升。

4、挂好钩头后检查车辆连接是否牢固可靠,巷道内是否有人员行走,确认无人员行走时,上、下部车场信号挂钩工进行联系,设好警戒、人员进入躲硐后,发出提升信号。

5在提升中严禁扒、蹬、跳和人员随车行走,并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

6、矿车之间必须使用试验合格的标准三环链和插销连接,且插销必须有与车辆闭锁的装置。

7、注重班前检查,对使用工具、安全设施、运载车辆、运输线路、信号、进行检查,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开工作业。

8、信号工收到的信号不明确时不得发送开车信号,应用电话或其他方式查明原因,并且废除本次信号,重新发送。负责行车中警戒行人进入工作现场。

9、所有参加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禁私自找他人代替上岗;确需离岗时,必须请示领导,待批准后方可离岗。

10、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严禁在提升运行过程中交接班。交接班时双方均应履行正规交接手续。

11、各信号工与绞车司机必须用矿统一规定的信号指令进行工作联系,不得私自改变,也不得任意临时规定信号。信号规定如下:一声停,二声拉,三声放,四声慢拉,五声慢放。

12、保证副井车场(或井口)的阻车器必须经常处于关闭状态,放车时方准打开。

13、在副井2#入口处必须装设挡车栏且要必须经常处于关闭状态,且在躲避硐室设专人看守。待专人扳好道岔确认无误后方可发信号开车。待车辆通过挡车器后立即关闭挡车器。

14、提升运输时,轨道附近严禁有人作业,保证所有人员处于安全位置。

15、移动变电站要使用专用车辆运输,装车时重心要适中,前后左右突出的部位要保持平衡,绑扎要牢靠,必须有专人检查、验收装车情况,不符合装车要求时不准运输。

16、运输车辆在车场内或者其它地方停放时,每辆车都必须用正规的掩木打掩。

四、注意事项

1、工作过程中、施工时,施工负责人必须尊重安全负责人的意见,安全上必须听从安全负责人的意见。

2、参加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业务熟练者操作,严格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巡检人员严密监视运行中的绞车各运转部件运行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汇报。

3、严禁空绳下放。

4、在运送物料时,信号把钩工听到异响、跳绳等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时发出停车信号,立即到现场察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处理掉道车时要设专人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可采用拾道器配合木板从上向下逐量上道或采用起吊的方法上道。

6、本措施要传达到所有指挥和施工人员,并认真学习签名。

7、本措施未提及事项,遵照《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第3篇:联合试运转安全技术措施

狼窝渠煤矿

综采工作面联合试运转安全技术措施

矿长﹕赵国英

总工﹕宁永杰

编制﹕闫攀峰

时间﹕2012年11月10日

综采工作面联合试运转安全技术措施

(一)、试运转的技术要求和主要任务:

1、采煤工艺方面:

根据矿井的煤层赋存条件及其现有的技术装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的采煤方法,按正规循环作业,一刀煤截深为0.8m,顶板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

生产工艺:

采煤机斜切进刀 ----割煤 ---移架----推溜。

采煤机采用双向割煤法,从机头到机尾及从机尾到机头,沿牵引方向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

采煤机进刀方式:

采煤机进刀采用工作面端头斜切进刀法,其进刀过程如下: (1)、采煤机开到机头或机尾部。

(2)、升起前滚筒,降下后滚筒,推移运输机于工作面端头大约16米处。

(3)、采煤机斜切进刀,直至滚筒完全切入煤壁。 (4)、对调滚筒上下位置,推移端部大约30米运输机,采煤机开向端部,移架。

(5)、对调采煤机前后滚筒上下位置,沿牵引方向,用后滚筒割三角煤段未割部分扫掉。

(6)将采煤机反向牵引,来回2-3次,将三角段浮煤扫清之后,采煤机正常割煤至机尾部,机尾部斜切进刀于机头部斜进刀方式相同。

2、割煤 装煤:

机组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依靠后滚筒旋转自动装煤,剩余的煤在推溜过程中由铲煤板自行装入前部刮板输送机。

3、移架:

移架方式为分段依次顺序移架,两人倒段,两段之间空顶距离不超过8架,采用先移架后推溜的方式,前一段滞后采煤机后滚筒距离不超过5架,依次追机移架。

4、推刮板输送机:

工作面前部输送机一支架煤支点,用支架推移千斤顶整体推移,推移前部输送机滞后采煤机后滚筒16m以上距离,溜槽在水平方向上的弯曲度不得大于3度,弯曲段长度不小于16m,该段保持多个千斤顶同时工作,移过的输送机必须达到平、稳、直的要求。

5、实际观测内容

(1)、在各个采煤工艺进行过程中,应准确测量采高,通过推进度计算总体出煤量。

(2)、对应记录支架工作阻力和工作面支撑状态,判断工作面来压状态。

6、实际观测人员

从工作面正式开刀生产时,课题组成员一人,技术人员一人每天在生产班实际测量,记录和整理相关数据。

顶板管理方面:

本工作面采用ZY13000/31/68D型掩护式液压支架133架,支护顶板,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支架中心距1750mm,端面距控制在360mm以内。

顶板支护方式:

采用及时移架方式支护,采煤机割煤后,支架滞后采煤机尾滚筒3架以外前移,移过后,支架接顶严实并达到初撑力。

主运顺槽、回风顺槽的超前支护:

支柱采用DW55型单体支柱。正常运行情况下超前支护为20m,运顺采用双排支柱支设,支设排间距为1.0m*1.0m,距运顺副帮0.5m;回风采用双排支柱支设,支柱排间距为1m*1m。

根据现场实际开采情况,巷道压力大时,必须加强支护,具体措施另行编制。

工作面安全出口的管理:

支护形式:端头支护采用端头支架一组(两架)2过渡支架维护机头安全出口顶板,尾端头支护采用过渡支架配合两排单体支柱维护机尾安全出口。

(二)技术保障措施:

引用技术管理手段进行工作面现场管理

1、定期在两顺槽进行观察工作面超前范围内的压力变化情况。

2、工作面采用视频监测系统,随时观察工作面的推进情况。

3、特殊时期的顶板管理: ①、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管理:

加强顶板来压的预测预报工作,准确判断来压的时间和推进位置。工作面要提前做好来压预防支护工作,提高支架检修质量,杜绝“跑、冒、滴、漏、窜”。支架工操作过程必须规范,确保泵站压力及支架初撑力达到要求,同时必须保证超前支护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开机率,保证工作面正常推进速度。其它情况另补充措施。

②、顶板破碎时的顶板管理:

⑴、如果顶板压力较大有冒顶危险或顶板破碎的情况时,应采取擦顶带压移架方式。采煤机要放慢速度,保证所拉支架距采煤机前滚筒距离不超过3架,移采过程中如果发生顶板破碎漏顶时,应及时二次拉架,以防止顶板继续冒顶。

⑵、工作面一旦局部发生漏顶时要采用道木或半圆木进行刹顶。

(三)、压力集中区的顶板管理:

对于压力集中区必须保证支架的初撑力及泵站压力达到规程规定要求。提高开机率,加快推进速度。

(四)、与其它工序直接的衔接关系:

正常情况下,每天每班将在头尾斜切进刀时超前支护进行回撤,端头支架每移一次回撤一对支柱,支架梁端与支柱的距离不得大于1m。

1、支回柱安全技术措施:

(1)每班支柱、回柱之前,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检查,认真清理好退路,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2)支柱时必须支于硬底上。支回柱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原则。

(3)每班跟班干部认真检查两巷支柱情况,如有不合格支柱,立即组织派人更换。

(4)不论由于何种原因碰倒的支柱都要及时补支,否则严禁继续作业。

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一)优化矿井设计,确保设计科学合理

1、针对前进式开拓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巷道布置方式,使之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系统,保证施工安全。

2、针对矿井煤层的地质条件,合理优化巷道支护设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缩短支护时间,降低支护材料消耗。

(二)调整掘进衔接安排,保障采掘接替及矿井按期达产

1、根据各施工队组的掘进水平,合理调整施工队组,保障首采工作面的正常接替。

2、根据矿井总体设计,结合施工现状,及时调整矿井生产衔接计划,合理安排对组上马时间及生产衔接计划,保证矿井按期达产。

(三)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狠抓施工质量

1、根据煤层结构情况及设计要求,巷道沿煤层底板掘进,并应加强对掘进工作面的顶、底煤赋存情况探测工作,施工队每掘15米进行一次顶、底煤探测并将探测结果报生产技术部,地测组专业地质人员至少每月对施工巷道进行一次顶底煤探测工作,根据实测煤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巷道掘进坡度。

2、严把支护材料进场关,保证支护材料的规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按规定进行锚固力、预紧力、拉拔力检查,确保支护质量。

4、定期对所有施工巷道的工程质量进行一次检查,将检查问题以报表形式发至施工队组,并在当天的生产调度会上予以通报,以保证巷道工程质量。

(四)运用经济手段,严格考核验收

每月掘进施工工程规格和支护质量考核与工程结算挂钩,规格按月度抽检合格百分比考核。

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一)加强通风系统管理,采掘工作面严格执行分区通风的原则,杜绝串联通风,角连通风、扩散通风等。

(二)加强技术创新,对通风系统进行分析改造,简化通风系统,使通风系统不断完善合理。

(三)坚持“三超前”的原则,即超前设计、超前施工、超前管理,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四)实现通风设施建筑标准化,严格按通风系统建筑标准施工,按质量标准验收,严格杜绝假冒、伪劣的工程出现,发现不合格的通风设施,坚决推倒重建,决不姑息迁就,消除通风设施亏欠。

(五)加强通风设施的维护,严禁随意损坏通风设施。对损坏的通风设施必须当班组织处理。严禁在通风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生产。

(六)加强通风设施的使用管理,对过门后不关风门、同时打开两道风门的人员一经发现要严重处罚。

(七)加强采掘工作面搬家、撤退准备期间的通风系统管理,通风区和施工单位要制定专项措施并严格执行。

(八)加强巷道贯通管理,巷道贯通后,必须当班调整通风系统,贯通地点必须要形成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严禁出现微风、无风区。

(九)加强风量管理,坚持以风定产的原则,盘区内风量不足,根据采掘衔接的变化及时对采掘工作面风量进行调整,确保各用风地点供风正常。

(十)对于漏风大的区域及时封堵,消除或减少漏风。

(十一)加大通风设施维修力度,强化质量标准,加强支护,确保重点设施。

(十二)加大风门管理,主要风门必须实现闭锁,其他风门由专人看管,一经发现损坏或两道打开,对使用单位及其人员严罚重处。

(十三)掘进工作面局扇必须安装“三专两闭锁”、“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定期派人检查,确保局扇连续正常运转,严禁无计划停电、停风。

(十四)局扇设专人管理,严禁随意停风。

(十五)加强风筒日常的维护力度,接头要严密,破口要及时修补,风筒要及时延接,距工作面距离不得超过规定,消除微风、无风区。

(十六)根据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大小,及时进行调风调压或更换大功率局扇,确保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满足生产要求。

(十七)矿井的有效风量率不得低于85%,否则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提高工作面的供风质量。

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一)综合性预防措施:

1、采、掘作业规程中根据现场实际编制切实可行的防灭火措施,顶严格执行。

2、井下机电硐室、配电点、皮带巷和采掘工作面的消防器材,各单位必须配齐并有人看管,定期检查,确保各类消防器材齐全、完好。

3、井下当班存放火药、雷管的地点,严禁与其他材料一起存放,当班未用完的火药、雷管,下班后必须如数交回火药库,严禁私自存放。

4、井下新建的机电硐室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实行分区通风。

5、井下防灭火管路必须齐全畅通,洒水设施,管路距工作面距离必须符合标准,并坚持正常使用,消除无管路区域和灭尘死角。

6、定期检查矿井反风设施,每季组织人员对回风井的反风设施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对井下防火门定期检查、实验,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8、每月对自救器进行一次称重、气密性检查,对过期作废及损坏的自救器及时更换。

9、加强井下避灾路线管理,由通风队负责井下副运巷、皮带巷、回风巷设置明显的避灾路线标志,并要求每月组织一次检查,各单位由工程技术人员每月向职工贯彻一次所在工作面的避灾路线,安检部每年组织一次全矿入井人员的避灾路线演习。

10、由通风队派人定期对无人工作区域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二)内因火灾预防措施

1、加强采掘设计管理,采煤工作面要留有合理的保护煤柱,相邻巷道严禁随意掘联络巷,确需施工时,要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2、加强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的设施建筑和管理,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定期调节采面风量及其压差,减少对采空区的漏风供氧。

3、加强矿井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工作,对回采工作面的回风巷,上隅角,掘进巷道回风和温度异常地点煤旬化验分析一次,损坏的设施及时修复。

4、采煤工作面两顺槽、掘进巷道严禁有浮煤超标。

5、采煤工作面停采后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撤出所有设备,按时封闭。

6、加强综采工作面的防灭火管理,工作面应采取合理的推进速度,并加强有害气体的监测、监控工作,施工单位要提高煤炭回收率,尽可能减少采空区丢煤,回采工作面停采时,向采空区喷洒三相泡沫。

7、综采工作面除采取日常的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外,还必须上齐、上全一氧化碳传感器做到连续监测。

8、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处理顶板高冒顶,施工队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及时充填。

9、工作面采空区阻化泵必须正常运行,维护好工作面头部、尾部的风帐,定期更换,按规定正常配比阻化液,确保每天向采空区注入足够的阻化液。抑制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

(三)外因火灾预防措施

1、消灭明火、减少粉尘、杜绝失爆,保证灭火管路整个设施齐全有效,正常使用。

2、加强井下机电设备的管理和检查,各单位使用的开关、电缆、移动变压器、各种保护装置必须按规定设置,严格按标准操作,定期派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加强皮带输送机的管理和保养,对皮带输送机的转到、传动部件设专人定期检查,保证转动灵活,坚持使用好皮带七项保护装置。

4、各有关单位要设专人跟班清理皮带运输机巷、刮板输送机巷的浮煤,特别时皮带输送机机头、后溜头、溜尾的浮煤以及底皮带的煤,防止传动部件摩擦起火。

5、严格控制井下烧焊次数,如果必须在井下进行电焊、氧焊、喷灯焊接等工作,每次各作业地点必须编制专项措施,并由总工程师及矿长批准,严格执行。

6、加强井下易燃和有关非阻燃材料的管理,剩余的废旧油脂、棉丝等必须收集在专用容器内,由专人负责,及时出井,严禁乱扔乱放,按分管责任范围具体负责。

7、加强矿井井田地面的调查情况,入发现采空塌陷区地表漏风,及时向上级有关领导反映,并采取措施及时封堵。

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一)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矿井“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检查及评定办法》和《矿井“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

(二)认真落实综合防尘责任制

(三)严格按标准要求上齐上全各类防尘设施,防尘设施的使用、维护必须由专人负责,做到使用正常。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尘源的管理力度,特别是机组割煤和综采工序作业。机组处喷雾必须安装使用降尘效果好,能够覆盖滚筒的大流量磁化喷嘴,做到开机开水,停机停水。综采工作面,必须每架支架安装一道架间喷雾,做到移架、综采喷雾。

(五)对接尘员工全部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口罩滤膜定期更换。

(六)各转载点、卸载点必须安装不少于2个喷嘴的喷雾洒水装置,做到开机开水,停机停水,专人负责维护。

(七)按照巷道冲洗的分工范围定期冲洗巷道,杜绝煤尘堆积现象发生。

(八)定期对矿井和地面粉尘测点进行监测。

(九)每月上、中、下旬对矿井、地面粉尘作业场所的综合防尘标准化工作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三定”处理。逾期未处理的,依照《矿井“一通三防”奖罚条例》予以经济扣罚。

(十)定期对接尘员工进行健康检查,接尘员工受检率达到规定要求。

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一)抓好瓦斯检查工作,杜绝瓦检员空班漏检和虚报假检现象的发生。

(二)认真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对矿井回风巷,掘进中的巷道,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巷道高冒点设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对于瓦斯涌出异常区域以及高温点必须设专人,加强瓦斯、一氧化碳、温度的检查工作。

(四)加强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治理工作,通过采取加大风量,设置风帐,确保上隅角瓦斯浓度不超限。

(五)杜绝盲巷。

(六)定期派人对井下各种传感器材进行安装维护,调校,保证矿井环境监测系统的正常使用。

(七)排放瓦斯必须制定专项措施,并严格执行。

(八)严格执行巷道贯通的有关措施和各项管理制度、规定。

(九)加强井下电气设备管理,消灭失爆,各种电气设备保护装置安全齐全、灵敏可靠,并设专人定期检查。

(十)配备便携仪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交领,并坚持正常使用,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采掘机组上方必须悬挂便携仪。

(十一)加强矿井内边远区域和无人工作区域的瓦斯检查和风量测定工作,以便隐患能被及早发现。

机电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停电停风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生产过程中,有时出现如限电、主要通风机供电系统检修、反风演习、井下电气检修、生产布局变化、巷道临时封闭、更换局部通风机及风筒等原因造成主要通风机或局部通风机有计划停电停风;有时出现如供电系统故障、采煤区域突水水封巷道、巷道老顶堵塞风筒等突发性的原因造成主要通风机或局部通风机区计划停电停风。

1、矿井主要通风机停电停风安全技术措施 (1)有计划停电、停风措施

①矿调度室接到供电系统停电通知后,立即向矿长、矿总工程师汇报有关停电原因和停电时间,由总工程师安排停电停风措施的编制及审批。

②由矿长安排调度室通知各生产单位及其他井下施工单位在停电前将井下所有作业人员撤到地面,并安排安检、瓦检员监督执行。

③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在接到主要通风机停电停风通知后,由作业地点跟班领导和安检、瓦检人员共同组织将人员立即撤到地面,并切断工作面所有电源,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该区域瓦检人员负责在巷道出口设置栅栏,挂上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待主要通风机恢复系统供电时,按排放瓦斯措施执行。

④主要通风机停电停风期间:

a.所有掘、出风井都要由通风区设专人检查井口瓦斯和风流方向,并将记录资料整理保存。

b.所有能够进入井下的通道,都要由安检设置警戒,提示警标防止人员随意进入。

c.如果在有风的大巷需要做其他工程时,要制定专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调度室签发特别许可证,方可入井。

d.主要通风机恢复送电前,由救护队员对主要通风机附近10米范围内进出风井井口、井下主要进回风大巷等主要地点进行瓦斯检查并确保不存在超限后,方可通知送电,启动风机。

e.经检查发现存在瓦斯超限现象,需要通过主要通风机排除矿井瓦斯时,风机启动前首先关闭防爆门,打开风硐行人小风门,提起备用风机控制闸门,然后采用风流短路的办法进行排放。 f. 当风机及附近启动设备附近1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不大于0.5%时,可先启动一级风机;待检查出风口处瓦斯浓度不超过0.75%时,方可启动二级风机排放瓦斯。

g. 采用主要通风机排放矿井瓦斯时,在通风机出口处检查瓦斯浓度不得大于1.0%,否则应采取加大短路风量的措施解决。只有在排出的瓦斯浓度小于1.0%时,在逐渐将控制短路风量的风门关闭。

h. 通风机系统正常后,通风机出口处的瓦斯浓度不大于1.0%时,通风瓦斯检查人员方可入井检查通风瓦斯情况。

i. 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配电室在恢复送电前应由瓦斯检查人员全面检查,只有瓦斯浓度在0.5%以下时,应瓦斯检查员向调度室汇报后,方准由停电作业人员恢复送电。

j. 采煤工作面恢复送电和生产前,由瓦检员进行全区域的检查,只有在证实所有地点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方可通知送电,恢复生产。 k. 掘进工作面恢复送电、送风严格执行有关瓦斯排放措施。 (2)无计划停电停风措施

①矿井在正常情况下,遇到主要通风机突发性停电停风时,主扇司机应立即汇报调度室和机运队;井下安检员、瓦检员及作业地点施工负责人发现巷道无风或比正常情况风量有所明显减小时,要迅速组织所有人员撤退到主要进风大巷内,并及时汇报调度室。

在主扇停电停风但井下仍有电的情况下,由机电部门负责通知切断井下所有电源。安检员、瓦检员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到主要进风巷道内,并及时汇报调度室。掘进工作面瓦检员在撤退前还要在巷道出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防止人员进入。

②矿调度室接到通知后,及时与供电部门取得联系,问明停电原因及恢复送电时间,以便及时安排人员撤出,瓦斯排放和恢复生产等事宜。

③在井下运行的各类内燃机车遇到主要通风机突发性停电停风时,必须就地熄火,司乘人员会同本区域作业人员撤出。 ④主要通风机停电停风时间在10分钟内,矿调度室可通知井下作业人员在主要进风大巷等待回风送电送风,并安排瓦检员随时检查作业地点瓦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⑤主要通风机停电停风10分钟以上,或无法掌握准确停电时间时,矿调度室要及时通知井下各个区域的人员迅速撤离升井,撤离时要在各地点安检、瓦检和施工负责人的指挥带领下全部有序撤出,避免混乱造成意外。

⑥主要通风机在10分钟恢复送电时,调度室根据各地点瓦斯检查人员的汇报情况确定是否启动风机,恢复送电、送风。 各地点瓦斯浓度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以下时,调度室通知主要通风机控制人员立即启动风机恢复送风。

如果存在瓦斯浓度超限情况,首先采取排放措施进行瓦斯排放,直到瓦斯浓度降到规定以下时,方可通知恢复送电、送风。 ⑦系统瓦斯超限可按照利用主要通风机排放瓦斯措施程序排放;掘进巷道瓦斯超限,严格按照局部通风机排放瓦斯措施进行排放。

⑧排放后经瓦检员检查证实瓦斯浓度无超限情况时,方可向调度室汇报,通知机电部门进行送电、送风,恢复生产。

2、矿井局部通风机停电停风安全技术措施 ⑴有计划停电停风措施

①掘进工作面因设备检修,更换局部通风机等原因需要停电、停风时,施工单位要提前制定技术措施,报有关部门和总工程师批准。

②进工作面停电、停风前,由安检员、瓦检员和作业地点负责人组织将巷道内所有人员撤到有全压供风的新鲜风流巷道内,切断一切电源,并在停电、停风巷道内与全压风流巷道汇合处以里设置栅栏 ,揭示警标,防止人员入内。

③停电停风期间,瓦检员应随时检查停风巷道内的瓦斯情况,发现瓦斯涌出量异常,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以便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④停风巷道恢复通风前,经瓦检员检查瓦斯情况,证实瓦斯浓度不超限,由当班班长(或电工)恢复送电,恢复送电后,瓦检员、班长必须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⑤如果停风时间较长,停风区域内或瓦斯浓度超过1.0%或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超过0.5%时,现场任何人员不得启动局部通风机,由通风人员按瓦斯排放管路制度采取相应对策,组织人员排放瓦斯,瓦斯未排放前任何人不得组织恢复生产。

⑥通风队在接到停风巷道瓦斯超限汇报后,立即组织制定瓦斯排放措施,并安排人员准备排放瓦斯,排放瓦斯安全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

a. 采取控制瓦斯排放措施,要计算排放瓦斯量、供风量和排放时间,要制定控制排放瓦斯的方法。

b. 确定排放瓦斯流经的线路和方向,风流控制的位置,各种电气的位置,通讯电话的位置,瓦斯探头的检测位置和设警戒岗位的位置。

c. 绘制简明通风系统图和供电系统图,明确撤人、断电范围。凡是排放瓦斯影响的硐室、巷道和被排放瓦斯风流切断安全出口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停止作业,指定警戒人员是位置,禁止其他人员进入。 d. 排放瓦斯流经巷道内的电气设备,必须指定专人在配电点和变电所两处同时切断电源,并设警示牌。

e. 措施中应明确瓦斯排放人员名单及责任,制定自主保安措施。 f. 批准的措施必须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贯彻,负责落实到人。 g. 利用局部通风机排放巷道瓦斯,根据瓦斯积存程度具体分级如下:

停风时间较短,经瓦斯检查人员检查停风区瓦斯浓度不大于1.5%时由瓦检员、当班区队负责人、电工按照排放瓦斯措施的要求进行就地排放,安检员监督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

瓦检员检查处瓦斯超限时,必须将具体情况(瓦斯浓度不大于3.0%)时,由瓦检员及时向调度室汇报,由调度室汇报矿总工,并做好记录。瓦检员作为现场瓦斯排放第一负责人,矿总工程师负责排放的地面具体指挥。

当巷道瓦斯浓度达到或大于3.0%时,但排放的风流途径较短,直接进入回风系统,不影响其他采掘工作面的排放瓦斯时,排放瓦斯前要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审查签字,并在调度室具体指挥,通风队队长现场指导排放。

当巷道瓦斯浓度达到或大于3.0%时,且排放路线长,影响范围大,排放瓦斯风流途经其他工作面的安全出口或贯通、启封已封闭的停风区以及存在串联通风等特殊下,在排放瓦斯前,必须制定针对性的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审查签字,报通风队、公司总工程师批总备案,并由公司通风救护队协助进行瓦斯排放。

排放过程中,由矿总工程师在调度室指挥,通风队队长现场指导,并由公司通风救护队协助进行瓦斯排放。

h. 排放瓦斯必须严格控制排出的瓦斯量,严禁采用“一风吹”的方式。全风压通风的地点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在排放前,凡是排放瓦斯流经的区域,包括被排放瓦斯风流切断安全出口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安全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设警戒。排放瓦斯风流进入采区回风巷混合后,瓦斯浓度要降到1.0%以下。

i. 开启局部通风机前,瓦检员必须认真检查风机附近10米范围内的风流瓦斯情况,只有在局部通风机所处巷道通风正常,附近1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不超过0.5%,方可人员启动风机开始排放工作。

j. 控制风量可采用全压混合拆开风筒接口(人为造成漏风)或采用绳子扎紧风筒等方法,但不得使用断续停开风机的方法。 k. 排放串联通风地区瓦斯时必须严格遵守逐级排放次序只有第一台局扇排放巷道瓦斯结束后,后一台局扇方准按照有关规定送电;以此类推,排放瓦斯所经区域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严禁同时开机排放瓦斯。

l. 排放瓦斯过程必须随时检查排出风流及其全风压、风流汇合处的瓦斯情况,及时控制瓦斯量,并详细记录排放记录。 m. 当排出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0%,瓦检员应和施工队长班组长、安全员一起进入排放巷道,全面检查巷道通风瓦斯情况。只有在证明整个巷道空间通风正常,无局部瓦斯积存,氧气浓度符合规定,其他条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且稳定30分钟无变化,方可由瓦检员解除警戒,通知电工送电恢复工作。

n. 若排放瓦斯现场条件特殊,排放工作危险性或难度较大时,必须根据现场情况重新制定专门措施,报请矿总工批准后由矿领导带队执行。 (2)无计划停风措施

①掘进工作面正常生产情况下,在遇到突发性局部通风机停电停风时,现场瓦检员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作业区域所有人员,迅速撤到有全风压供风的新鲜风流巷道中,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及通风队值班领导,并在停电停风巷道与全风压巷道汇合处以里设置栅栏,揭示警标,防止人员进入。

②停电停风期间,瓦斯检查人员应随时检查停风巷道的瓦斯情况,发现瓦斯涌出异常,及时汇报,以便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③停电停风期间,严禁停风巷道内从事任何作业,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④停电通风巷道恢复通风前,由瓦斯检查人员对巷道进行全面检查,证实不存在瓦斯超限情况时,方可通知送电、送风,恢复生产,并向矿调度室及通风队值班领导汇报。 ⑤经瓦检员检查,巷道存在瓦斯超限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及通风队值班领导。瓦斯排放前,任何人员不得启动局部通风机或组织恢复生产。

⑥矿调度室接到瓦斯超限汇报后,及时向矿总工程师汇报,总工程师立即组织进行排放瓦斯措施编制、审核工作,并按照排放瓦斯“三级管理制度”安排瓦斯排放工作。

⑦整个排放瓦斯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排放措施和“三级管理制度”相关程序进行,明确指挥负责人,排放负责人以及排放全过程,严禁违章排放。

⑧排放瓦斯工作结束后,经瓦检员检查整个巷道空间通风正常,无局部瓦斯积存氧气浓度和其他条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且稳定30分钟无变化后,方可解除警戒,通知电工送电恢复工作。

(二)机电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1、为了使机电管理工作适合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需要,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的管理、操作、使用维护和检修的技术水平,保证设备安全、经济、稳定、完好的运行,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断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特编写机电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2、围绕生产将设备、电气、风水管路、瓦斯管路、电缆、润滑等各项工作全部承包给各队、班组和个人,包机到组,负责到人。实行设备包机责任制。

3、设备包机责任制应做到“三定”(定人员、定设备、定任务)、“四包”(包使用、包管理、包维修、包排除故障)。

4、包机者的责任应明确,并与工资分配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5、包机组都必须建立合理的巡回检查图表、润滑图表和点检图表,并要认真执行“四检”(班、日、旬、月检),同时有记录。

(三)电气技术安全措施

1、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下井前必须有试验记录,属维修出厂的承修单位应有出厂试验记录。入井的设备(包括五小电器设备)要有防爆检查员填写的入井合格证和防爆合格证才允许入井,入井合格证台帐与防爆合格证进行编号管理,并在设备的铭牌旁用钢字头打上编号。

2、凡设备需要安装或搬迁的,设备使用单位应向机电部提报设备安装或搬迁申请,在接到机电部下发的安装或搬迁计划通知后,方可作业。安装或搬迁完毕,需由安装或搬迁单位提出申请由机电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合格,交接双方签字后方可移交使用;经验收不合格者由机电部下发《整改通知单》给安装或搬迁单位限期整改移交。

3、设备的安装和接线等工艺,必须符合《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要求。

4、接地保护装置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安装。

每台设备必须上架,多台设备必须摆放整齐(保持前、上端盖在一个平面上)。

每台设备必须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淋水,设备防爆面及转动部位,每月(或每次拆装后)换一次防锈油。

电气保护必须整定合格,安全可靠。要有整定计算依据,设备或负荷变更必须检查校验一次,做好记录,且供电系统图、设备责任牌与开关三者的整定必须一致。

移变(或信号照明)综合保护器的各项保护必须齐全可靠,不得甩掉或短接,按规定装设风电、瓦斯电闭锁。

每台设备必须粘挂设备责任牌和编码牌以及设备完好排查牌,并且准确清晰。

所有机电设备必须保持台台完好。

(四)电缆技术安全措施

1、井下电缆全部采用不延燃电缆,消灭不合格接口或破口,严把电缆的选型和进货关,对出现质量问题的电缆拒收。

2、电缆标志牌齐全,出现端、接线盒和两端、拐弯处、分岔处的电缆均应悬挂电缆标志牌,注明电缆编号、电压等级、截面积、长度、用途、终起点、承包人等项目。

3、电缆接线盒(或连接器)零部件完整齐全,无锈蚀、密封合格。、

4、井下电缆的敷设、使用、电缆连接、绝缘及接地必须符合完好标准,电缆的敷设必须达到横平竖直,电缆钩距离均匀,拆卸电缆时严禁切割。

(五)机电设备润滑(油脂)技术安全措施

1、设备润滑要做好“六定”(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专用工具定期清洗润滑系统及用具),要经常检查过滤器、油位、油压、油温、油质和注油量,做好“点检”工作。所有设备必须按照规定周期取油样,坚持润滑油品、油质分析。根据油样化验报告和实际情况,及时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和润滑部正常情况,保障设备的正常润滑。

2、所以液压系统的油过滤器,必须按规定周期更换,防止造成液压系统的损坏。

3、凡加注油器具必须做到清洁(油桶清洁、油壶清洁、油枪清洁、油抽子、油泵清洁),油桶、油壶、油枪、油抽子等加注器具应存放在加油站或专用工具柜中,油桶、油壶加盖,油抽子用布袋或塑料袋裹好,各润滑用具标记清晰,专油工具,定期清洗,各用工具使用后和清洁后按规定放置整齐。

4、在井下备用的所有液压管件及配套使用的液压元件等的进出液口必须封闭严密,液压管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吹洗,以防杂物进入液压系统造成污染和损坏。

(六)运输设备机电技术措施

1、胶带机运输必须保持皮带不跑偏、不断裂、不撒煤、接头完好,滚筒、托辊齐全运转灵活,机电、减速机无异响,不超温,耦合器不漏油,皮带机道卫生清洁无积水,转载点、机尾、皮带底部无积煤。

2、胶带输送机的防护装置、各种保护和信号装置必须齐全可靠;主运及顺槽胶带机必须按公司规定装设保护,机头机尾固定牢靠,每班必须有人巡检,发现问题技术处理。

3、胶带机的输送机不得随意乱割、乱扔。制作皮带接头时,切割长度不得超过200mm

4、皮带输送机严禁乘人,严禁倒开运输物料。

5、刮板输送机应安装稳固牢靠,刮板链条安装正确、齐全、刮板不允许错位。

6、液力耦合器必须按规定补充传动介质,用合格的易熔塞和防爆片,不得使用其他物品代替或堵死。

7、胶带输送机或刮板输送机的使用、维修以及延伸和回撤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胶带机或刮板机两侧,经常有人活动区域或每隔200米,必须装设过桥,严禁在无防护设施的情况下横跨穿行。

8、现场存放运输部(配)件必须采用有效的防锈、防淋水等措施,且上架管理;对无延伸、回撤皮带件要按规格、用途集中码放,不得随意丢弃或损坏。

主运系统试运转技术措施

(一)凡从事电气检修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熟悉《煤矿安全过程》有关电气部分、《电气作业规程》、《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井下同送电工作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严禁无票工作。

(三)非专职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器设备。

(四)井下不得带电搬迁和检修电气设备及电缆。

(五)电气设备经过检修后,必须在恢复原有性能后才可通电试验。

(六)井下测量电气设备时,必须在风流中瓦斯浓度1.0%以下进行。

(七)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要求。

上一篇:入党证明材料表格填写下一篇:中小学校法制宣讲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