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生产技术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旱地小麦生产中多数没有灌溉条件, 生长期供水依靠天然降水。地膜覆盖膜际条播技术用地膜覆盖于地表, 把小麦种植在膜际, 形成60 cm一带两行小麦的宽窄行栽培模式[1]。充分利用地膜覆盖的保水增温的优势, 利用宽窄行栽培, 改善了小麦行间通风透光条件, 增强叶片光合作用, 利于提高分蘖数和成穗率, 最终达到高产。

在正常气候年份, 按照本标准实施, 可实现冬小麦275 kg/667m2以上的产量水平。是旱地冬小麦抗旱、防冻、增产的有效措施[2]。

1 播前准备

1.1 选地、整地、施肥

选择田面平整, 坡度小于150°、蓄水保肥性能良好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 实施深耕或深松, 深度25 cm左右。立秋前进行旋耕疏松表土, 消灭杂草, 播前再旋耕2~3次, 达到地表土壤细碎, 无秸秆残茬[3]。

结合整地施肥, 有条件的可以实施配方施肥。一般产量250~300 kg/667m2的麦田, 每667 m2施用纯氮8~10 kg、磷肥6~8 kg作底肥, 腐熟的有机肥2 500 kg或商品有机肥120 kg。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60 mg/kg的地块, 增施纯钾5 kg。

1.2 选用良种

因地制宜选用通过审定的, 适宜在当地旱地种植的冬性或半冬性小麦品种。要求品种分蘖力强、抗病抗旱, 目前乡宁地区旱地适宜推广的品种有临丰3号、晋麦79号、运旱20410等。

1.3 地膜选择

宜选择幅宽400 mm、厚0.008~0.01 mm的地膜[4]。购买的塑料地膜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聚乙烯膜应符合GB13735的规定。

2 播种

播前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按照种子量比例的1∶500拌种, 可有效防治黑穗病、黑粉病等病害。平川旱地播期9月底~10月初, 最迟不能超过10月8日。播量肥地宜稠, 晚播宜密, 每667 m2用种量8~10 kg。播种深度根据土壤墒情适度调整, 10cm土层持水量在60%以上, 播深3~5 cm;55%~60%时, 播深4~6 cm[5]。

采用铺膜播种机进行铺膜播种作业, 省时省力。作业标准为地膜覆盖带60 cm, 垄底宽30cm, 垄高10 cm, 垄顶成圆弧型。在地膜边际精播两行小麦, 种植沟宽25~30 cm, 两行小麦行距15~20 cm, 播幅4~6 cm。形成宽窄行栽培模式。地膜两侧压紧实不留口, 膜侧覆土平均厚度不小于2 cm, 并在垄膜上每隔3~5 m打一土腰带压膜, 以防大风揭膜。播种速度不大于3 km/h。盖膜播种后遇雨要及时锄地, 破除板结。

3 田间管理

3.1 查苗补种

部分整地粗放或墒情差的麦田, 存在缺苗断垄、出苗不整齐等问题, 为保证麦田出苗质量, 尤其是晚播麦田的出苗质量, 小麦播种后要及时到地里查看墒情和出苗情况, 对于出苗后行内10 cm以上无苗的缺苗断垄地块, 要在3叶前进行补种, 补种时间越早越好。具体补种方法是应先将种子在温水中浸种5~6 h, 促种子吸足水分, 然后开沟点种浇水。要注意补种原品种种子, 防止品种混杂[6。

3.2 除草

冬前和起身期至拔节期。及时采用人工或除草剂防除膜间杂草。防治阔叶杂草可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 用量为10 g/667m2, 兑水25 kg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防治要针对不同禾本科杂草种类选好对路的除草剂品种。以雀麦发生为主的地块可每667m2用70%氟唑磺隆、7.5%碇磺草胺均匀喷雾。以节节麦为主的地块可用3%甲基二磺隆进行防治。恶性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发区可用以上相应的除草剂混合喷雾防治。

3.3 护膜

冬前加强管理, 检查地膜覆盖情况, 禁止人畜践踏, 护好地膜, 确保地膜覆盖的质量和效益。发现地膜上有破损或膜边揭起有漏风情况的, 要及时铲土堵好压严, 否则遇上大风天气容易整条揭开地膜, 影响保温保墒的作用。

3.4 预防早春冻害

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 早春冻害 (倒春寒) 在我地早春常发。防止早春冻害最有效措施是密切关注, 积极预防, 并做好补救。防御和补救措施主要有:低温来临之前采取灌水、烟熏或叶面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可预防和降低温冷害的发生。

3.5 追肥

可以在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和锌肥, 预防干热风和倒伏, 提高灌浆强度, 增加粒重。具体用量为小麦灌浆初期每667 m2用尿素1 kg+磷酸二氢钾100 g, 兑水40 kg喷施;扬花灌浆期用尿素1kg+磷酸二氢钾100 g, 兑水40 kg叶面喷施。

3.6 揭膜

小麦生长后期地温过高容易造成小麦根系早衰。因此, 需要在5月中旬, 小麦灌浆中期人工揭膜, 降低地温。残膜带出麦田, 不能在地头乱放或烧掉, 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可送到废品收购站回收。

4 病虫草害防治

4.1 常见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全蚀病、纹枯病等。锈病防治可喷洒20%三唑酮乳油或12.5%特谱唑 (烯唑醇、速保利) 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25%敌力脱 (丙环唑) 乳油2 000倍液进行防除。小麦纹枯病防治适期为返青拔节期, 拔节期以后防治效果会减弱。防治方法:12.5%r-戊唑醇2 000倍液+营养剂, 主要喷施小麦茎部及基部防治, 可兼治白粉病。白粉病防治也可用30%苯甲*丙环唑3 000倍液+营养剂, 在扬花后喷雾防治。全蚀病防治重点在根部, 可1 hm2用立克菌600 g或荧光假单孢杆菌颗粒1.5 kg, 兑水900 kg对茎根进行喷洒, 保证药液流入根部。也可以每667 m2用消蚀灵100~150 m L兑水150 kg灌根。

4.2 常见虫害防治

小麦常发性虫害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类以及红蜘蛛和蚜虫。地下害虫防治时, 可选择药剂拌种防治, 用法为50%二嗪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1%~0.2%拌种, 或4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小麦红蜘蛛防治重点在小麦拔节期, 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 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孕穗期至抽穗期, 重点防治蚜虫, 当麦田百株蚜量达500头以上时, 每667 m2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40 m L, 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 g, 兑水30 kg喷雾。

5 收获

蜡熟末期及时收获。麦秸变黄, 用指甲掐试麦粒, 无水而不硬, 是最佳收获季节。采用机械化收获, 省时省力。

摘要:旱地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生产技术具有显著的蓄水保墒作用, 可以有效抵御干旱和冻害, 为小麦优质高产的品种最大限度发挥增产潜力创造条件, 可确保旱地小麦稳产高产。介绍了旱地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生产相应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供旱作区小麦种植参考。

关键词:地膜覆盖膜际条播,小麦,旱地

参考文献

[1] 席吉龙, 段黎杰, 张建诚.山西雨养小麦地膜栽培增产潜力与提升途径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 2014, 42 (02) :147-150+194.

[2] 高燕妮, 夏芝.小麦地膜覆盖膜侧条播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2 (21) :58-59.

[3] 郑振科.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 (24) :78+80.

[4] 陈效庚, 马武康.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 2006 (11) :13.

[5] 廖家军.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农家科技, 2000 (09) :10-11.

上一篇:浅谈数字化变电站的特征及其关键技术控制下一篇:浅析油田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