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病毒感染免疫检验的研究进展

2022-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病毒引起的免疫性损害与机制

病毒能够长期存在于宿主的细胞内, 是一类严格寄生在细胞内的微小生物, 它能够导致宿主细胞的功能性损害, 造成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造成机体出现免疫病理变化。 (1) 免疫抑制。病毒抑制宿主的免疫机制是通过感染免疫细胞, 使免疫分子的表达下调, 降低了免疫分子在血清中的浓度, 以此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 (2) 免疫损害。病毒感染导致机体出现病理性免疫应答, 作用于非免疫应答器官或组织就会引起免疫损伤, 造成组织或器官的损害。

病毒感染造成免疫损害的机制有很多, 主要有下列几种: (1) 病毒感染引起免疫系统的抑制导致病毒在宿主体内成慢性感染和多重感染。 (2) 病毒编码的蛋白质表达在细胞膜上通过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补体的激活, 增强杀伤感染细胞的能力。特异性的CTL也能识别这些膜抗原, 增强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3) 病毒抗原与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在具有路过功能的基膜及血流相对缓慢的部位沉积下来引起相应部位出项损害。 (4) 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反应过程, 激活相应的补体, 直接引起相应的细胞损伤引起炎症反应。 (5) 由于交叉免疫反应会导致与病毒具有相同抗原表位的细胞或组织、器官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受到免疫分子的作用而引起损害。

2 早期病毒检验方法

2.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又称ELISA试验, 是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和催化作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分析试验, 是运用已知的抗体或者抗原吸附在反应平板上, 是酶标抗原抗体反应在放应平板表面上进行, 常用的方法有双抗夹心法、间接吸附试验。其中双抗夹心法是病毒早期的免疫学检验中最常用的方法, 在病毒检验方面,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检验猪伪狂犬病、蓝舌病的标准检验方法。

2.2 免疫荧光试验

免疫荧光试验是一种免疫标记技术, 将荧光素由于已知抗体结合形成荧光抗体, 用于对待检抗原的检查, 将反应后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散发出相应的荧光, 借此对待见标本中的抗原种类进行鉴定和判断。免疫荧光试验也可以将荧光素与蛋白质结合, 用于抗体的检测和定位。免疫荧光试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高效性和灵敏性, 但检测结果客观性不强, 技术过于复杂。

2.3 血细胞凝集试验

血细胞凝集试验是指血细胞有凝集的现象,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血细胞凝集试验指的是血细胞表面有针对各种抗原的受体, 当机体感染病毒以后, 病毒表面的抗原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 是血细胞沉降率增强, 形成凝集的现象。这种方法可以定性定量检测病毒。如果机体内存在抗病毒的抗体, 那么病毒引起的血细胞凝集现象就会受到抑制, 可用于病毒的检出, 血凝抑制试验就是根据这种病毒凝聚红细胞的能力和对相应抗体的抑制的特性设计的。血细胞凝集试验一般用于检测梅毒螺旋体等病毒, 这种方法只能确诊梅毒患者, 对于其他病毒的检测此种方法是不行的。

2.3 放射免疫技术

这种检验方法源自于1960年的一位德国科学家创造的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是运用被同位素标记和未被标记的抗原与抗体之间产生竞争性抑制的方法, 在体外微量性分析。放射免疫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简便性、特异性等优点。但由于检测时有放射性物质而对研究者身体具有一定的影响, 检测结果中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使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就目前来看放射性免疫检查技术主要用于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分类鉴定。

2.4 中和实验法

中和试验有叫做标准试验法, 主要检验法有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和固定病毒-血清稀释法两种。它以检测病毒的感染力为要特点的一种检测手段, 以病毒受到血清中和后的残留感染力为标准来判定该免疫血清抑制病毒的扩散能力, 临床上主要用于分析病毒的抗原性和坚定病毒的类型。

2.5 免疫电泳法

免疫电泳法是利用抗原抗体的带电性的原理, 在外界环境下给予一个电场, 通过观察各种带点的物质的运动速度和数量等情况, 来判断抗原抗体的中来以此来鉴别病毒种类的方法。

2.6 其他检测方法

除了上述所说的检测方法以外, 鉴别病毒引起感染的方法也有很多, 比如沉淀法, 扩散法等技术, 在病毒感染检验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现代新兴病毒感染免疫检验技术

3.1 重组免疫实验

重组免疫试验主要用于HIV抗体的检测和HCV抗体的检测中, HCV抗原的成分十分复杂, 主要有特异性的非结构性抗原、结构性抗原和核心抗原。这种检验方法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比优越性体现在它是将各种抗原横线式结合在硝酸、纤维素膜的横条上, 放置于长条凹槽反应盘中, 加底物显色后能够提示血清中存在有针对性的抗原。此外这在临床上检测口蹄疫的病毒中也有相关资料记载。

3.2 发光免疫试验

发光免疫实验室一种将化学发光物质与机体免疫反应结合在一起的运用光反应来表示待测物质的免疫成分和浓度, 是一种超微量分析、无放射性的新检验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 逐渐成熟的发光免疫试验能够检测所有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荧光标记实验的测定项目, 它具有更突出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这种方法是可利用放光剂作为标记物在安全可行的环境中进行检测的, 以此这种技术是无害无毒的安全的检测手段, 且这种检测无需花费很长的时间,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检测完, 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临床检测的需要, 在现代化病毒检测手段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3 胶体金技术

胶体金技术是运用胶体金作为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中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胶体金是有氯金酸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聚集形成较小的金颗粒, 可与蛋白质结合且比影响蛋白质的生物药性。此外它还可以与其他多种生物分子结合形成特定的物理反应, 因此这种检验技术主要用于免疫学、组织学、病理学等领域的检验中。该项技术具有特异性、简便性、敏感性、安全性等优点, 因此在临床上用于HIV的筛查和人体血清甲胎蛋白的检验。

4 讨论

病毒性感染是由病毒侵犯人体, 在人体的细胞内寄生, 使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相应的免疫损害症状, 其损害宿主的途径有很多, 可以使降低免疫功能导致机体重复感染和慢性感染;也可以通过激活补体、ADCC效应和CTL途径导致机体出现损害。由于病毒是严格寄生在细胞内的, 繁殖速度极快, 变异的几率极高, 在临床上仅仅依靠传统的检验方法是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 因此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需要更加有优势的检验方法来对病毒性感染进行更加准确的检验。

免疫检验法是通过机体感染病毒后引起的免疫应答机理, 运用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发挥的功能来做出判断的。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 传统的许多检验技术逐渐被新兴的检验技术所取代, 许多效能高、安全可靠、特异简便的技术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尽管如此, 病毒感染的检验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个体的差异性和生物学差异性。除此以外, 操作人员的技术性和方法性也会存在一定的影响, 从主观上讲, 技术人员的不正当测量方式, 实验室混乱的秩序, 试验底物浓度超标或无效性, 错误地引入抑制因子等都会造成检验结果的较大偏差;从客观上说, 选取标本的时间、标本的来源、使用方法的不当、底物缺乏特异性等因素也会造成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正是因为各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使检验中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情况, 这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学检验有一定的检验影响, 因此, 在对由病毒引起的免疫检查中要有一个更加客观的判定标准与认识。

摘要: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相应的疾病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 由于病毒是严格寄生在细胞内的, 繁殖速度极快, 变异的几率极高, 因此临床上在诊断病毒引起的疾病时按照常规的诊断方法是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 免疫检验法是通过机体感染病毒后引起的免疫应答机理, 运用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发挥的功能来做出判断的, 它对于疾病的诊断、预防接种、发病机理、免疫性治疗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免疫检验能够快速的检测出待检标本中的病毒, 根据抗体的产生速度、类型和浓度, 对人类早期病毒感染的诊断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该文就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检验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病毒感染,免疫检验,进展

参考文献

[1] 彭陆衡.病毒感染免疫检验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5) :121-122.

[2] 毕秀欣.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IV抗体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2) :76-77.

[3] 贺天辉.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6) :14-15.

上一篇: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技术的分析及研究下一篇:衡水区域物流发展模式探析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