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文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策论文(精选7篇)

策论文 篇1

“我没太听清, 您刚才是说此番重组的全部投入都是自有资金吗?”一位外媒记者一着急, 索性抛开翻译, 直接用中文发问。前不久, 中国潍柴动力与德国凯傲集团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上, 持有同样疑虑的人也不在少数。2012年, 全球经济持续走弱, 由于商用车、工程机械这两大主要客户市场均大幅下滑, 潍柴的业绩也深受影响。2012年上半年, 其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6%和49%。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其接二连三的跨国并购、重组:2012年1月, 潍柴集团以1.78亿欧元股权投资外加1.96亿欧元的信贷, 实现了对意大利法拉帝有限公司的绝对控股;随后, 潍柴动力又参与重组德国凯傲集团, 以7.38亿欧元的代价取得了凯傲25%的股权及其旗下林德液压合伙企业75%的股权。

粗略算来, 上述两项交易的金额折合人民币约76亿元, 而重组凯傲的61亿元, 亦在不经意间创造了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最大投资额。

作为一个军工发动机起家的老牌企业, 潍柴动力在董事长谭旭光的带领下, 从十几年前的负债累累, 销售收入由1998年的只有7.7亿元到2011年的983亿元, 增长126倍, 其显赫成绩进入了哈佛MBA案例;世界行业老大康明斯甚至因潍柴动力的崛起, 调整了企业的全球战略。

迈过国际化“门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渐明显, 代表中国工业发展水平的装备制造业, 也在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化发展的大潮之中。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一极, 潍柴集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2010年, 潍柴提出了“挑战全球第一”的目标, 向世界最先进的装备制造领域出发, 而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 企业发展的国际化是必须要迈过的一道“门槛”, 这一点潍柴做到了。

一直以来, “走出去、引进来”都是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的通行法则, 潍柴却有着不同的诠释。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告诉记者, 潍柴的“走出去”, 是以兼并重组为出发点的, 对于工业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来说, 这无疑是捷径。而潍柴, 正是在这条捷径上成为中国内燃机领域的先行者与成功者。

收购法国博杜安发动机公司, 是潍柴国际化资本运作的首次试水。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具有百年历史的法国博杜安发动机公司陷入破产边缘。就在众多企业还在权衡利弊得失之际, 2009年1月潍柴果断出击, 率先达成了对博杜安公司的并购, 弥补了公司16升以上高速发动机的空白, 进一步完善了产品链条, 为企业全面进入游艇动力及工业发电设备市场, 提供了重要支撑。

不仅如此, 潍柴还迅速以博杜安为平台建立了欧洲研发中心, 通过这一中心, 欧版WP6、WP12发动机迅速打开欧洲大门, 进入欧洲市场。直到2012年潍柴实现了对法拉帝和凯傲的并购, 利用兼并重组的捷径, 潍柴将国际化的触角一步步延伸至全球各地。

目前, 潍柴已经在美国、法国、意大利和新加坡设立了全球运营中心, 在印度、越南成立了分公司, 在22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 国际化网络稳健扩容。今年潍柴正在巴西、缅甸、俄罗斯等地区探索建立发动机生产基地, 保证每年2万~3万台的产能, 实现真正的生产国际化。

科技的脉动

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集团, 科技创新是关键, 人才队伍是保障。这也是潍柴一直深信不疑的。

“科学技术必须具备别人拿不走、偷不去、复制不了的核心竞争力, 在创新过程中, 要坚持以我为主, 突出自主研发, 但不能闭门造车。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 是要形成竞争优势, 带来经济效益。”谭旭光表示。

依靠创新和人才这两把“利器”, 潍柴集团先后荣获自主创新典范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中国工业大奖、中国十大创新型企业等荣誉称号。集团自主研发的“蓝擎”系列重型高速发动机及关键技术, 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 是我国内燃机行业在科技领域获得的唯一最高奖项。

没有蓝擎的问世, 就没有潍柴今天的辉煌。当年国家投资1.4亿元, 由潍柴从国外引进了斯太尔发动机生产线。尽管拥有这技术领先的产品, 但企业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弊端与市场问题结合在一起, 使潍柴一度陷于濒临倒闭的困境。

1998年6月, 在潍柴最困难的时候, 37岁的谭旭光被任命为厂长。他上任后选择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潍柴注入市场的基因, 创造客户, 开拓市场。在谭旭光的带领下, 以前足不出户的技术人员, 被“搬掉椅子”, 走出办公室, 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来重新设计、改造发动机。企业经过全面改革, 很快重现生机。

然而, 随着市场开拓的不断深入, 潍柴人发现, 像汽车发动机这样的关键零部件, 中国的企业大都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靠“价格战”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 而大功率发动机, 由于技术含量也高, 研发难度大, 多年以来都是被国外企业把持着。面对这样的现实, 谭旭光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到全球发动机技术最前沿的欧洲设研发基地, 借用外脑、联合研发高端发动机。于是, 一支由潍柴技术中心主任佟德辉带领的30人科研队伍, 来到了欧洲, 和一家国际著名的发动机研发公司联合建起了研发中心。

近年来潍柴每年的研发投入达到3%以上, 高时近5%。1999年以来, 潍柴已累计投入技术研发和改造资金近百亿元, 在硬件和软件上的比例基本上达到了1:1。企业先后主持和参与了10个国家“863”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

技术在前行, 创新无止境。目前, 潍柴已经在国内的潍坊、杭州、西安、上海、重庆、扬州等地设立研发中心, 并拥有法国、美国两个海外研发中心。

人才的力量

“自己不会做的就让会做的人去做”, 这是潍柴的人才思路。国际技术人才的成功引进和发挥作用是潍柴国际人才战略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2008年以来, 潍柴开始搭建前沿高端技术开发平台, 并为之组建团队, 配置资源, 在技术国际化的路上先人一步。

今年5月, 由潍柴集团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系统——ECU的研制成功, 标志着国外企业在此领域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据了解, 这项技术成果的领头人就是海外归来的动力学专家——李大明。

核心技术是衡量装备制造企业竞争力的硬指标, 高端人才的大量引入, 让潍柴在核心研发水平上越来越向国际化水准靠近。诸多如李大明、钱诚、罗纳德·朗·莫尔这样的国际高端人才, 在潍柴找到了展现自身才华的平台, 不但保证了潍柴新产品源源不断的开发、生产, 还客观上促进了潍柴研发体系的升级。

随着大量高素质人才的不断引进, 潍柴集团的人才结构得到优化, 初步建成了一支优秀的千人研发团队、千人营销团队, 为集团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证。

谭旭光表示, 随着潍柴“十二五”战略的实施, 集团公司将努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积极利用海外高端人才资源, 建立起具有国际理念、战略匹配、市场优化的人才管理体系, 让潍柴成为装备制造业的国际人才高地。

培根的治安策 篇2

培根生活的时代,如马克思所说,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序幕的时代。从十六世纪开始英国的经济发展就带有资本主义的性质。工业增长很迅速。在军事上,一五八八年英国击败了西班牙强大的海军——“无敌舰队”,开始树立了海上霸权。殖民地、贸易公司遍及各大洲。随着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阶级矛盾也不断激化。到一六四八年,即培根逝世后的二十二年,终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对这次革命,马克思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这次革命是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是教育对迷信的胜利,是资产阶级法权对中世纪特权的胜利(参见《马恩全集》,第六卷,第125页)。而《培根论说文集》,则反映了一六四八年革命前夕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愿望。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许多哲学家都相信“双重真理”。他们认为宗教和理性有同样的价值,理性是科学研究需要的,宗教是精神道德需要的,二者不应该互相干涉。培根也是如此,他认为要认识真理必须要逻辑思维、要理性,但是他又说,要是没有宗教人就是一种卑污下贱的动物。在今天看来这当然是很不彻底的,但是在宗教绝对统治的黑暗王国里,说上帝和理性都是真理,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尽管如此,不彻底终归是不彻底,不仅在宗教上如此,而且也影响到培根的政治观点。在该书中,当谈到国家政体时,他往往把王国和共和国、君主国和民主国并提;当谈到法律和王权时,他一方面要法官记住,“人民的幸福即是最高的法律”;另一方面,他又要法官记住,“要小心在意不可阻挠或违反王权的任何一点”(第196—197页);当谈到王权时,他说:“一切关于帝王的箴言,实际是包含在这两句铭语里的:‘记住你是个人’和‘记住你是个神或者神底代表’。头一句话约束他们的权力,后一句话控制他们的意志”(第74页)。可见培根既谈人权,也谈王权。不过他的君主绝不是任性妄为的专制皇帝,而是受了宪法限制的君主,这样的君主正如受了理性限制的上帝一样,他的意志不是任性的,他的行为不是放肆的、万能的,他的权力不是无限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受规律和法律制约的。

培根在本书中涉及的问题很多,包括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就人与人的关系来说,有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等;就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来说,有政治、军事、文化、伦理道德等,在许多问题上培根显示了他的真知灼见。譬如,在谈到君主与臣下关系时,他说,人君要有进言者,要能接受谏议,要善于听规劝,“人君中极聪明者也不必以为借助于言论就有损于他们的伟大或有伤于他们的能名”(第74页),相反,他们的威望和尊严会因此而增高。在臣下方面,向君主进言要取掉私心,不要揣摩君主的性格和志趣,而应该从事实出发,以国是为重。他说:“言论之臣也不可过于喜欢察究他们底君主的为人。一个参与言论的人底真正应有的品性是要通晓他的主人底事务而不是熟悉他的性格;因为这样他就会劝导他而不至于迎合他底脾气了”(第78页)。另一方面,“一位君主,当他主持会议的时候,应当注意,不可在他的言辞中过于泄露自己底意向;否则那些议事官就要看他的风转舵,不拿自由自主的意见给他,而要给他唱一曲‘吾将愉悦我’的歌了”(第80页)。这种意见,当然不是培根的创见,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申不害、韩非早已谈过了,而在十七世纪初培根郑重的提出,可见这种现象也是当时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祸害。私有制在一部分人中培养出这种奴才心理,可真是源远流长;而且中外皆同。

培根还谈到居高位者容易犯的四种过恶:办事迟延、贪污、粗暴、易欺,可以说击中了当时官场的要害。此外,关于父子、夫妻、伦理道德这些方面,他也有不少精彩的见解。从这本书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时英国封建势力的腐朽,更可以看到年轻的资产阶级积极扩张、进取的野心。这里我想扼要地谈谈培根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能长治久安,在国内外政策上提出的一些重要主张。

首先,大力发展工商业。培根认为用欺诈、抬高物价、放高利贷以及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致富是很卑劣的,而正当的手段是矿、牧、农各业同时经营,其中主要的还是牧业和矿业,这样就可以使财富“源源而来,永不枯竭”。此外,加工制造业也是致富的正当途径。他说:“工作胜于物质”(第53页),即从别处搞到原料,经过加工再拿去销售。在这方面,他认为可以向荷兰学习。荷兰虽然地下矿藏少,但因为加工制造业和运输发达,所以国家也很富强。至于商业,他认为这是国家财富的“门静脉”,应极力扶持与保护。他还提出发明与专利也“是很好的致富之术”。在三百多年前提出这点是很有见地的。以上这些后来都成了资产阶级的大政方针和信守不渝的准则。

从积极方面说是发展生产,从消极方面说就是限制人口。他认为,为了使国家不致贫困,必须预先注意不要使国内人口超过国内养人的资源,对人口的增长要严格控制。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总人口中贵族和其他有官爵的人口的增长和平民人口的增长应有正当的比率,否则也会影响国家的富强。他说:“因此贵族及其他官爵底人口增加如果超过了与平民的人口增加的正当比率,这个很快地就能把一个国家带到贫困的境地;僧侣过多也能如此,因为他们都是不事生产的,……(第53页)。

培根是理想主义者,所以他的主张有许多是空想的,甚至是前后矛盾的。譬如,他认为“最要者,要妥筹良策,使国内的珍宝钱财勿入于少数人之手”(第54页),要严格禁止垄断。可是他推崇的致富的典型人物却是一个垄断了大量财富的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这两种意见怎么能同时并容呢?

培根主张发展工商业,主观愿望是为了防止“叛乱”的。从表面看,有点道理。远的不说,仅从十六世纪中叶起,各地就不断地发生农民起义。这些起义对培根当然有很大的影响,不过他没有认识到这些起义是封建制度引起的,而认为是由贫困所导致的,以为只要发展工商业,财富不要由少数人垄断,人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就可以消除“叛乱”的原因。实际上,他的主张只能加速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虽然有不少是空想的。

其次,建立海上霸权,抢夺殖民地。十五世纪末“新大陆”的发现,如马克思说的,“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首先在国外开拓殖民地,进行血腥掠夺。英国也从一五八五年到一六○七年在美洲建立了弗吉尼亚殖民地。这就使培根认为,任何一个国家财富的增加必须依靠从国外夺取。为了给这种掠夺战争找根据,他说:“内战真有如患病发热,但是对外作战争则有如运动发热,是可以保持身体健康的”(第114页)。对这一套荒谬的主张,他却满怀信心地说,只有长期尚武的国家才能成大业立奇功,“这是历史底最可靠的教训”(第112页)。

要进行对外殖民战争,就需要寻找借口,对此,培根提出两点:第一,对别国的侮辱伤害要敏感,不管这种侮辱伤害加给本国的商人、使节或其他的人。这点我们是有切身体会的。从鸦片战争开始,许多资本主义强国对我国的侵略、屠杀、抢劫都是在保护商人、侨民、传教士的借口下进行的。第二,经常准备对自己的盟国加以援助。这样,即使与自己毫无关系,但是为了援助盟国也可参加对殖民地的抢夺与瓜分。所以今天英法联军,明天八国联军,就是在这样一些“勉强可以算做理由的话头”(第113页)掩盖下,把许多弱小国家变成了殖民地,把我国变成了殖民、半殖民地。但是,用这样的所谓理由,并不能使强盗的血腥掠夺“师出有名”。

最后,尊重人权,反对迷信。培根是维护王权的,但对民权他也很向往,他对欧洲一些民主国家深为赞许。他认为瑞士其所以能持久,“这就因为维系他们的是实利而不是对在位者个人的崇仰也”;荷兰其所以政治优良,“因为在有平权的地方,政治上的集议是比较重事而不重人的”(第47页)。在培根看来,尽管政体不同,但注重事实,不崇拜在位者的个人,使人民朝气蓬勃,却应该是一致的。这样的思想当然和迷信是不相容的。他看出宗教上的迷信和政治是有密切关系的。他说,迷信“在人底心里树立一种绝对的君主专制”。他进一步指出:“无神论从没有扰乱过国家,……但是迷信曾经扰乱过许多国家,它带来了一个新的第九重天,这第九重天是要把政府的诸天都强行得离开常轨的。迷信的主人公是民众;在一切迷信之中,有智的人是随从着愚人的,并且理论是跟着一种颠倒的次序,拿来适应行为的”(第61页)。这样对迷信的抨击真是入木三分,即使今天读起来还不禁使人拍案叫绝!他也指出产生迷信的原因,虽然没有揭示出它的深刻的社会根源,但也有一些可取之处,如“过度的注重外观与法利赛式的虔诚”,“高级僧侣为私人的野心或财富而设的计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如何反对迷信的问题上,他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他说,在反对迷信的时候,不要出现“一种反迷信的迷信;因此应当留心不要(象涤除体内积毒而施术不善时所发生的情形一样)把好的同坏的一齐去掉了;这种事情当一般民众来做改革家的时候是会做出来的”(第63页)。由于立场和世界观的局限性,他对于民众的力量估计不足;他只看出公民是迷信的主人公,而看不出识破迷信公民也是主人公;他只看出民众做改革家的时候可能出现反迷信的迷信,而没有看出,如果脱离了民众必然会出现反迷信的迷信。不过总的说来,虽然有这些不足之处,培根主张维护民主,反对迷信的思想在政治史、哲学史上还是闪耀着光辉的。

一九八四年一月三十一日

形策总结 篇3

利:

1.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日益庞大,俄罗斯同中国又是邻国,所以双方解决边界问题能避免未来俄罗斯遭遇来自中国的麻烦;而且边界问题解决会促进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促使中国来俄罗斯投资,能推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

2.中俄完成了两国绝大部分国界的勘分工作,两国都对发展边境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充满憧憬。

3.中俄国界全线划定的成果和经验,能为中印寻找公平合理的边界解决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4.中俄国界全线划定是中俄关系史上最重大、最具积极意义的关键事件,不仅为两国的国家环境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且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理应得到两国各界的珍视。

弊:

1.解决边界问题实际上是双方在寻找妥协,中国其实并没有从俄罗斯手中获得中国想要的东西,而且中国在边界问题上也做出了很大的让步。

2.对于划界这样的敏感问题,双方有关人士中存在一些不满情绪也十分正常。比如,如何看待沙俄与清政府之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就成为中方部分人士不满的主要原因。也许,只有在真正了解历史后,人们才会更加的理智。

3俄罗斯有关人士对俄方放弃实际控制的土地怀有不满,对中俄“平分”黑瞎子岛尤其反对。黑瞎子岛位于黑龙江主航道中方一侧,面积约为350平方公里,属未开发土地,但在军事上一直被沙俄——苏联——俄罗斯所严格控制,中国军民无权涉足。

随着中俄国界问题全线解决,俄国内的“中国威胁论”有所减弱。但是“威胁论”仍有市场,还在重复宣传。俄罗斯某些人担心中国有朝一日“收复失地”或者通过“非法移民”占领历史上失掉的领土,固属“杞人忧天”,但是我们也应给予“理解”。

中国部分人士的不满主要表现在两点上:

一是对19世纪中俄签订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怀有积怨,想不通,一提起那些条约就心气不顺,愤懑不平,认为既然是不平等条约,为什么还要“以这些条约为基础”解决两国边界问题;

二是对中俄“平分”黑瞎子岛(俄称“大乌苏里岛”)想不通,认为该岛位于黑龙江主航道中方一侧,理应划归中方才是。

而在俄罗斯,相当多的人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勘界也是异议多多:

一是担心中国正在崛起,未来会否凭借实力“收复失地”——这是“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一直喧闹不止的主要根源;

二是担心中国会否利用“和平边界”大搞“非法移民”,即进行“无硝烟的收复失地”;

三是认为,按照1991年《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和2004年《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划界,俄方让步太多,“有损俄罗斯国家利益”。

1我国石油安全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取得的成就

问题: 是国内石油资源不足,原油产量不能满足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进口石油依存度不断增大。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进口石油难度加大。对海上石油运输通道控制薄弱,过分依赖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油运安全问题突出。石油储备体系刚刚起步,石油安全脆弱。

对策:

1、适当增加国内石油产量,提高石油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

2、加大海外石油基地的投资和生产,使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3、制定石油储备战略:手里有油,心中不愁。

4、争取国际石油定价权。

5、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保卫海上通道安全,同时打造自己的远洋运输船队

6、跳出马六甲游戏圈,开辟新的石油进口通道。

7、调整交通运输发展策略,改善需求结构与进口依赖度。

8、是推广节能技术,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费。

9、开发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成就: 中国石油安全取得的成就

过去的10年不平凡。2002年以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起伏跌宕,世界石油市场充满变数,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处在阶段性变化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国最大的央企和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中国石油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面对挑战和机遇,广大石油干部员工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锐意进取,奋勇开拓,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

党的十七大是在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工业化、城市化明显加快的形势下召开的。中国经济跃上新的发展台阶,飞奔向前,需要充足的能源血脉供应。而此时的石油却亮出了警示牌:经过连续10多年的快速增长,国内石油消费大幅攀升,进口连年扩大,居高不下,几乎每隔两三年就跨上一个新台阶。石油对外依存度由1997年的10%、1999年的20%、2002年的30%、2004年的40%扩大到了2007年的47.2%,2008年更是扩大到50%以上。这是一个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世界能源供求关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的石油安全警戒线。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商和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国之命脉”的崇高使命牵一发而动全身,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大如天。新的五年,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的。

然而,更加严峻的考验还在后头。进入2008年,国内连续遭遇低温、雨雪、冰冻、洪涝和汶川大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难。美国次贷危机在世界各国蔓延,很快演变成了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减速,市场萎缩,能源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国际石油市场随之剧烈震荡,油价高企,开年第一个交易日,就一举突破了每桶100美元大关。快速增长的国内石油消费和大幅上涨的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使肩负石油安全保供责任的中国石油面临一系列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

面对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中国石油审时度势,运筹帷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明确提出分两步走,打造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大力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全面履行政治、经济和社会三大责任,提升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体发展思路。将2008年领导干部会议放在了革命圣地延安,以重温我党光辉的战斗历程,继承和发扬我党优良传统,动员和组织干部员工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五年奋发图强,中国石油上下一心,奋勇开拓,做强做优,大手笔大动作接连不断,成就辉煌,亮点频现。

亮点之一:从数据显示,(2012年)今年上半年大庆油田原油产量突破2000万吨,达到2000.2万吨,标志着这座彪炳共和国青史的功勋油田,在历经27年持续高产稳产原油5000万吨之后,连续稳产原油4000万吨进入第10个年头,并因此而第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殊荣,也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石油第一次获此殊荣。到媒体传扬,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当量突破1亿吨和权益产量达到5175万吨,如期建成“海外大庆”;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跨上4000万吨台阶,成为继大庆油田之后中国陆上第二个产量增幅最大、发展最快和成长性最好的特大型油气田,2013年将一举拿下5000万吨油气当量,建成名副其实的“西部大庆”;新疆克拉玛依、塔里木和吐哈三大油田快马扬鞭,奋起直追,“十二五”末,年油气当量产量也将达到5000万吨,合力建成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益的“新疆大庆”。你追我赶的“海外大庆”、“西部大庆”和“新疆大庆”建设热潮,如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折射出中国石油干部员工识大体、顾大局,宁肯牺牲局部利益也要确保国家能源和石油安全的崇高思想境界与深厚文化根基。

亮点之二:从数据显示,五年来,中国石油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每年都在6亿吨以上,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每年都在4000亿立方米以上,形成了6个超亿吨级规模的新油区,7个超千亿立方米规模的新气区,累计新增探明油气储量当量超过了50亿吨,成为获得油气储量最多、取得成果最大的历史时期之一。到媒体传扬,中国石油拥有的探明石油储量已经占到了国内总储量的71%,拥有的探明天然气储量已经占到了国内总储量的86%;油气储量接替率已经达到了164%,远高于国际平均83%的接替水平,名列全球上市石油公司第一位。持续稳定增长的油气后备储量,为中国石油履行“三大责任”奠定了扎实可靠的物质基础,巩固了作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的坚实地位、发展后劲和长期竞争力基础,成为用硬实力说话的强大市场竞争者,保障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坚强后盾。

亮点之三:从数据显示,五年来,中国石油新增原油加工能力每年都在1000万吨左右,原油加工量已经由五年前的1.2亿吨,增长到了1.8亿吨。

到媒体传扬,大连石化扩能改造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成为2000万吨级以上规模的国内最大的含硫原油加工基地;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成投产,一步跨入“世界级”行列,成为新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工程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经典工程;广西石化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350万吨重油催化裂化、220万吨蜡油加氢裂化等10多套生产装置和配套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中国石油炼化布局的重大突破;遥看国内,中国石油旗下已经形成了8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和一大批特色炼化企业,随着广东石化等一批新的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加快建设,中国石油炼油化工总体实力还将有一个大的提升;放眼全球,中国石油亚洲、美洲和欧洲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四大战略油气通道建设全面推进,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建成投产,中缅油气管道攻克诸多世界性难题,横空飞架澜沧江,破解马六甲海峡“世界能源通道之困”指日可待;随着国内外一大批重点战略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加快推进,中国石油的战略布局和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能力和水平将进一步增强。

亮点之四:从数据显示,中国石油成品油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城乡,成品油销售量由五年前的8279万吨,增长到1.1498亿吨,增幅达48%,超过了国内成品油消费量增幅;拥有的加油站总数已经达到1.9万个,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7%,距离成品油供应“半壁江山”仅一步之遥。到媒体传扬,中国石油管道运营总里程已经超过了6万公里,五年来已建和在建成品油管道总长度超过了1.24万公里,比之前56年成品油管道建设的总和还要多,为同期原油管道建设总长度的1.7倍;通过近两年的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建设,中国石油的石油储备能力已经超过3000万立方米。油气储运能力的大幅提升,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尤其是成品油市场,提供了重要手段。随着一大批油气骨干管线、管网和油气储备基地的相继建成收储,一个集中统一调控,城市燃气、以气代油等业务有序开展,资源多元、调度灵活、运行高效和安全平稳的油气供应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中国石油的应急调控能力大幅增强,产销运营更加得心应手,成为稳定中国油气市场的“顶梁柱”和“定盘心”。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举国盛事中,中国石油频频亮相,为国添彩;在抗击汶川大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中,中国石油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在国家应对国内外油气突发事件,维护市场稳定中,中国石油义不容辞,挺身而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心骨”作用。

亮点之五:从数据显示,五年来,中国石油国内原油生产箭头始终朝上,年产量由1.06亿吨,增长到了1.08亿吨;国内天然气年产量由442亿立方米,提高到了756亿立方米,猛增71%,成为当之无愧的油气生产主力军。到媒体传扬,中国石油年油气产量分别占到了全国原油、天然气总产量的53.4%和75%,承担了国内47%的成品油供应和70%的天然气供应;资产总规模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与五年前相比翻了一番,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中国石油;营业总收入已经达到了2.38万亿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多;上缴税费达到4015亿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多。五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内外部生产经营条件如何复杂、艰难和多变,中国石油都以大无畏的精神和气概,迎难而上,埋头苦干,为国分忧,默默奉献,承受了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成为独当一面的“国之利器”;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财政积累和资金回报,成为国家财政金融大盘子中举足轻重的中坚力量、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国内外关注度与期望值很高的“国之大户”。

亮点之六:从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中国石油投入60多亿元,履行社会责任,用于扶贫帮困、赈灾救灾、支持教育、公益捐赠和公共环境保护。在新疆、西藏、河南、四川、重庆和甘肃等省区市的13个县区,开展专项扶贫、定点扶贫和对口援助,为推动新疆、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重要贡献。到媒体传扬,五年来,中国石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矿区改造投入达400多亿元,基本完成边远矿区回迁、危房和棚户区改造。五年来,员工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离退休老同志待遇落实到位,员工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得到较高水平的保障。退岗家属纳入社保、大集体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受益人员达21万人。通过认真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与油气田所在省市区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推进企地共建,促进和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石油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营造出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和谐发展环境和工作生活氛围,为传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永葆石油优良传统,奠定了更加扎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五年来,中国石油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在国际上的排名不断前移。在美国《财富》杂志2012年7月9日公布的世界500强排名中,中国石油由2006年的排名第39位前移33位,一路飙升到了第6位。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最新公布的世界最大的50个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中国石油由2006年的排名第7位上升到了第5位。在PFC能源公司最新公布的全球上市能源公司50强排名中,中国石油排名第二位,并先后于2007年、2009年两度问鼎榜首。在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世界500强排名中,中国石油也曾超过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站到了“世界500强”榜首,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而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12年8月23日公布的“2012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及跨国指数”排名中,中国石油则再次问鼎,位居榜首。

五年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有目共睹。中国石油以前所未有的宏伟气魄和骄人业绩,瞄准世界一流,做强做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世人从中感受到了中国石油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大幅提升,感受到了我国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在世界和中国经济、能源发展中的坚实分量

新華網能源頻道11月7日訊 黨的十七大以來的五年,是中國石油大力實施國際化經營,實現海外規模化經營、跨越式發展,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能源合作、取得競爭新優勢、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的五年。

這五年,世界能源和油氣形勢發生一係列深刻變化。美國通過頁岩氣革命,開始擺脫對中東石油進口的依賴,能源戰略重心向西半球轉移,並在逐步影響和改寫全球能源版圖。隨著美國戰略新布局的實施,亞太、非洲、南美成為全球關注的油氣熱點地區。俄羅斯能源戰略重心也向亞太地區轉移,通過遠東開發,為實現其夢寐以求的強國夢提供戰略支撐。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國家的石油對外依存度節節攀升,成為全球石油消費增長最快的地區。

面對世界能源和油氣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中國石油審時度勢,做出“突出中亞、拓展非洲、做大南美、加強中東、推進亞太”的海外戰略部署,不失時機,加快五大海外油氣合作區、四大油氣通道戰略布局和三大海外油氣運營中心建設,如期建成“海外大慶”,實現海外規模化經營、跨越式發展。

五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石油的海外戰略是成功的、富有成效的,取得了驕人業績和豐碩成果。

㈠突出中亞,推出擴大海外油氣合作重頭戲

2007年7月17日,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的共同見證下,中國石油分別與土庫曼斯坦油氣資源管理利用署、土庫曼斯坦國家天然氣康採恩簽署了中土天然氣購銷協議和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天然氣產品分成合同。根據協議,在未來30年內,土庫曼斯坦將通過中亞天然氣管道,每年向中國出口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緊接著,8月18日,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共同見證下,中國石油和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簽署了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建設和運營協議。

中土、中哈合作關係的進一步加深和密切,拉開了中國石油加快、深化中亞油氣合作的大幕。2007年8月29日,中國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合作勘探開發項目全面啟動。同年9月28日,國家中亞天然氣及西氣東輸建設領導小組成立。中國石油與西氣東輸二期工程沿線6個省市41家用戶簽訂了214億立方米天然氣買賣與輸送協議。同年12月18日,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開工建設。兩個月後,2008年2月22日,國家“十一五”規劃重大建設項目——西氣東輸二線工程開工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經過短短7個月的運作,中國石油“突出中亞”的海外戰略部署就緊鑼密鼓、環環緊扣地進入了實際運作階段,成為加快和擴大海外油氣合作的重頭戲。“突出中亞”戰略的迅速展開,將中國石油的國際化經營,推向了規模更大、層次更深和水平更高的發展階段。不僅對中亞油氣合作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俄羅斯遠東地區乃至整個中國石油的海外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㈡拓展重量級合作項目,壯大海外發展規模

互辦“國家年”,是中俄兩國雙邊關係史上的偉大創舉。2007年中國舉辦“俄羅斯年”、俄羅斯舉辦“中國年”期間,中國石油全程參與了中俄兩國首腦、總理定期會晤等重大活動。

2008年10月28日,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俄羅斯總理普京的共同見證下,中俄兩國政府在莫斯科簽署了石油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石油與俄羅斯管道運輸公司簽署了中俄邊境原油管道建設與運營原則協議。根據協議,在未來20年內,俄羅斯將向中國出口3億噸原油。2009年2月17日,中國石油與俄羅斯兩家國家石油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分別簽署了長期原油貿易協議和管道設計、建設、運營協議。同年4月27日和5月18日,中俄原油管道俄羅斯境內段和中國境內段工程相繼開工建設。同年7月9日,中國石油首個千萬噸級加工俄羅斯原油基地,在遼陽石化破土動工。3個月後,2009年10月13日,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俄羅斯總理普京的共同見證下,中國石油與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簽署進口天然氣框架協議和推動上下遊合作諒解備忘錄。一係列原油、天然氣重量級合作項目的簽訂和啟動,拉開了中俄油氣全面合作的大幕。2010年8月29日,中俄原油管道全線竣工。時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京親臨遠東中俄原油管道俄羅斯境內段進油現場,開啟輸油閥門,打開了通過管道向中國出口原油的大門。

一個月後,9月27日,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的共同見證下,中國石油與俄羅斯三家國家石油公司分別簽署了原油管道運行合作總協議、供氣條款框架協議和充油供油合同。2011年10月11日,普京訪華,中俄兩國就管道原油貿易價格達成一致。

中俄油氣合作是中國石油海外拓展的重量級項目,兩國首腦給予了高度重視和極大關注,表明中國石油的海外油氣合作已經由行業企業層面上升到了國家層面。五年來,一批重量級海外油氣項目相繼上馬,令國人為之振奮,令世人為之刮目相看。中國石油大動作、大手筆接連不斷,一次又一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迅速進入中東石油市場,打出了海外聲威

在中亞和俄羅斯油氣合作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2008年11月10日,中國石油和伊拉克石油部在巴格達簽署艾哈代布油田開發與服務合同,一舉拿下伊拉克戰後第一個恢復的對外石油合作項目,將海外發展的腳步邁向全球競爭最激烈的中東石油市場。

半年後,2009年6月30日,中國石油在伊拉克戰後舉行的第一輪國際石油招標中,與英國石油公司聯手投標,一舉中標,拔得頭彩,獲得了魯邁拉油田的作業權。魯邁拉油田是伊拉克已發現的最大油田,中國石油以海外油氣合作的雄厚實力和良好口碑,進入了強手如林的中東石油市場。僅過了半年,12月11日,伊拉克第二輪國際石油招標如期舉行,中國石油牽頭,法國道達爾、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參與的競標團一舉中標,獲得哈法亞油田的作業權,拿到了中國石油進軍伊拉克的第三份油氣大單。三大油氣項目的競標成功,備受全球石油界關注,成為中國石油進軍中東石油市場,施展自身實力,展示自身形象的大舞臺。

2010年7月1日,由中國石油參與組建的管理機構正式接管魯邁拉油田並開始作業。上手不到半年,魯邁拉油田原油日產量就屢創新高,佔到了伊拉克全國原油日產量近一半,提前2年實現了既定增產目標,成功運回了第一船投資回收油,啟動成本回收並開始獲得報酬。2011年6月21日,艾哈代布油田一期工程年產300萬噸原油產能建設項目,提前三年建成投產,成為伊拉克戰後20年來第一個投產的新建油田項目。2012年6月16日,哈法亞油田項目比合同要求提前一年零三個月,完成年產500萬噸原油產能建設任務,實現了初始商業目標,被伊拉克政府譽為“速度最快、執行最好的項目”。伊拉克三大油氣項目相繼高速度、高質量、高水平建成投產,打出了中國石油的海外聲威,成為進軍中東石油市場的一張耀眼名片。

繼蘇丹之後,中國石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果斷、迅速地進入中東石油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在伊拉克開辟出新的更大的海外油氣勘探開發主戰場。在全球石油版圖風雲突變、面臨改寫的前夜,中國石油如星光閃耀,劃破長空,備受全球石油界矚目。

㈢全面推動海外規模化經營、跨越式發展

黨的十七大以來的五年,是中國石油全面布局海外,加快國際化經營步伐,實現規模化經營、跨越式發展,形成海外競爭新優勢,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的五年。

——經過五年發展,中國石油在過去十多年努力的基礎上實現建設“海外大慶”的奮鬥目標。“海外大慶”的如期建成,是黨中央“走出去”戰略方針的重大勝利,對世界地緣政治和石油產業格局調整產生了重要影響,提升了國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增強了中國的國際石油話語權,展示了中國石油的雄厚實力和良好口碑。“海外大慶”如期建成,也推動中國石油海外油氣合作從單一的油田開發向上下遊一體化、油氣並舉、非常規資源、海上技術合作領域全方位拓展,合作方式從以產品分成為主轉向股權認購、聯合投標、作業服務多樣化擴展。

——經過五年發展,中國石油海外五大油氣合作區戰略布局已基本完成。在快速進入中東地區,獲得伊拉克魯邁拉、伊朗北阿扎德甘等一批重大油氣合作項目的同時,先後完成了對中亞哈薩克斯坦等地的油氣資產並購和新加坡、日本、英國、法國等地的煉化資產並購,並以戰略推進姿態,進入了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的非常規油氣合作領域。目前,中國石油已在全球29個國家運作81個海外油氣合作項目。一係列大手筆油氣戰略並購和股權收購,推動中國石油海外油氣合作進入了規模化經營、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

——經過五年發展,中國石油三大海外油氣運營中心建設已初具規模。通過歐洲兩座煉油廠的收購和文萊海上油氣勘探開發合作協議的簽訂,增強了海外上下遊一體化、規模化經營的能力。五年來,中國石油國際貿易量已達2.5億噸,國際貿易額已達1921億美元,分別增長1.5倍和5.6倍。物資裝備出口額超過了100億美元。海外營業收入、實現利潤在中國石油營業總收入和總利潤中的比重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跨國經營指數已經達到了21.8%,成為具有相當經濟技術實力和競爭優勢的國際石油公司。

——經過五年發展,中國石油海外合作從油氣勘探開發領域,迅速拓展和延伸到了煉油化工、管道儲運、貿易銷售、工程技術服務等各個領域。海外煉油加工能力已經達到5510萬噸,國際技術服務作業隊伍已經達到1000支,海外長輸管道建設已經達到1萬公裏。鑽井、物探、管道等專業領域的施工作業能力大幅提升,多項專業工程承包和施工作業水平居于世界領先水平,以母公司和專業公司為依托,形成了勘探開發、煉油加工、國際貿易和工程技術服務綜合一體化,全面發展的海外競爭新優勢。

——經過五年發展,中國石油國際化經營水平顯著提升,海外地球物理勘探闖入世界四強,在全球物探高端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成為響當當的世界知名品牌;海外石油鑽井技術服務形成了集鑽井、固井、修井、壓裂于一體的多工種、多專業、集成化競爭新優勢,創造了多項鑽井新紀錄,令全球業內同行刮目相看;海外測井、錄井、試井技術服務實現了向技術水平更高的資料處理、資料解釋和油藏評價領域大面積滲透和拓展。如今的中國石油“寶石花”品牌已經享譽全球。

——經過五年發展,中國石油海外石油工程承包能力大幅躍升,進入了全球工程承包商100強行列。2012年7月15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重要戰略工程——阿布扎比原油管線項目竣工投產。該項目是中國石油進軍中東石油工程建設市場,承建完成的海外最大的工程總承包項目。項目包括大口徑輸油管道建設、16萬立方米浮頂式儲油罐建設、海洋終端係統工程、控制與通信係統、復合配置的消防係統等一係列復雜、先進的高端新設備、新技術安裝、運行和管理。阿布扎比原油管線在美國制裁伊朗,中東局勢劍拔弩張的關鍵時刻,高質量、高水平、高速度建成投產,不僅在阿聯酋、在中東,在整個國際石油界和國際石油市場上,都產生了震撼性的良好影響,彰顯了中國石油海外工程總承包的雄厚實力和高超水平。

海外各領域、各專業競爭新優勢的形成,極大增強和擴大了中國石油的國際影響力,打出了中國石油的海外聲威,實現規模化經營、跨越式發展,為打造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奠定了堅實基礎。(來源:中國石油)

2、为什么说钓鱼岛主权之争是一个漫长的博弈过程?你认为中日钓鱼岛、东海问题该如何解决。

首先,钓鱼岛主权之争的博弈过程先要搞懂钓鱼岛问题的由来。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在甲午战争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 提出过异议。但是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 《马关条约》 而攫取了台湾及附 属各岛屿。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后,把台湾归还给了中国,却把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私自 交给了美国托管。1971 年,美日两国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私相授受,把钓鱼岛等岛屿划 入归还区域。这一交易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并由此引发钓鱼岛主权之争。还有,我觉 得更重要的一点,在资源储量上讲,钓鱼列岛附近的石油、渔业资源、矿产的含量是非常丰 富的,面对着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这里无疑十块宝地,必会引起各种纷争。军事上,强行收复钓鱼岛将会起到周边国家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里的牵扯到诸多国 家的利益。钓鱼岛的博弈不仅仅是中 国和日本的博弈,更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博弈,一旦交战中国并没有完全把握战胜美国和日 本。而日本也忌惮中国的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同样不敢冒然采取军事行动。政治上,在钓鱼岛这个问题上,早在邓小平时就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从中国周 边环境来讲,有与日本的钓鱼岛之争,和越南有南海诸岛之争,以及印度,韩国等等,所以 要想长期发展,必定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这时候与邻国友好往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国 际舞台,中国不应该与任何一个国家站到对立面,应该低调行事,不该过于崭露头角,在外 交上更是强硬不得。从国内方面讲,中国现在急切地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进行发展,而韬光 养晦的外交政策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环境。

经济上,现在世界的经济正朝着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张都与其 他国家的有着很大的关联。中日的经济贸易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骑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而经济方面对日本的牵扯会更大,中国作为日本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庞大的市场,日本政府断然不敢与中国完全撕破条约,断绝经济联系,这对日本的经济无疑是一个天大的 打击。

在这个漫长的中日博弈的过程中,中国只有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军队的现代化发 展才能在博弈中占据主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有时亦可以退为进,而欲速则不达也!弱国无外交,若以最有利之方法,使国富而民强,全国人民同仇敌忾,钓 鱼岛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以上是答案,但是还有下面这篇文章也可以作为参考

(1)钓鱼岛主权问题由来已久,但自日本“命名、登岛、购岛、视察、测量、慰灵、钓鱼大会”之举引起轩然大波,中日关系紧张,双方国内民众都有 强烈反应,中日双方在各个层面进行了激烈的博弈,比如说在政治、外交、经济,以及海上执法等方面双方都有攻防。但在短期内双方在钓岛主权争端这个问题上 恐怕很难决出输赢。钓鱼岛主权之争却是中日美三方长期博弈的过程,短期无定 论。回首过去,我们也可发现这个博弈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早在二战时就已作 为当时博弈后而形成的格局存在。不得不说钓鱼岛主权之争拜美国之手手。日本 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其侵略的领土本应全部归还。按照 1943 年中美英 《开罗宣言》和 1945 年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包括钓鱼岛 在内的台湾、澎湖等岛屿,均应归还中国,但日本右翼分子在美国的庇护下不愿 按照二战前后的安排归还钓鱼岛,一直想将钓鱼岛据为己有。随后,中国国力强 大之后,1971 年 6 月,美日签署《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协定》(归还冲绳协 定),将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的“施政权”交给日本。争论双方各据一词,似乎仅 仅凭借历史的证据难以断定如此争议,因其事关主权、资源、国力之彰显。

诉诸军事手段或短期的经济制裁是难以解决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战争,只 有两败俱伤渔翁得利之果,而短期的经济制裁则难以解决事关主权的争议。更何 钓鱼岛之争不仅直接反应了中日的较量,更折射出了中美关系的博弈性质。博弈 它需要有很多载体,它的载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中美关系的双边层面上,中美的军力,中美的贸易,中美的汇率等等,另外一方面它通过很多地区的议题 来进行折射化。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暧昧,看似作为在二者之中调和,实际 上在是为遏制中国之崛起,谋求其在东亚的主导地位。所以钓鱼岛的争议,也是 中日美三国的博弈的议题之一。

既钓鱼岛之争为中美日三方的一种战略上的博弈,那么在这一种情况下,日 方虽然说日本的中央政府虽说要管控,国有化,但是显然所有的这些是无法使中 方真正相信的。所以中日钓鱼岛问题的本质,一方面是中日之间双方两个国家之 间就钓鱼岛主权的争议,两个国家存在主权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战略博弈的 一个筹码。这个博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这个博弈远远要超出钓鱼岛的本身。不可能希冀凭借钓鱼岛危机就使它舒缓,甚至有所解决,而且它的焦点本身的性 质远远不是钓鱼岛本身。第二个它既然是一种战略博弈的体现,那么剑拔弩张的 态势则具有了试探意味。而第三,博弈的目的则是在于博弈的结果。对日的宣战 与经济制裁都不能保障中国的和平崛起。钓鱼岛之争只能在长期的博弈中,依凭 国力的较量,利益的权衡来从长计议。

解决钓鱼岛问题

1保钓运动不光局限在钓鱼岛,要在全球展开,要唤醒全球华人的保钓意识。同时,以保钓行动为由头,对日本新军国主义的复活进行全面的批判。随时对日本的军事挑衅做好打击准备,一分钟都不要犹豫。只要它出军队,我们马上出动 3首先在钓鱼岛问题上要划线,要示警,要出牌,要出手,要划出警戒线,比如不许日本登岛,不许钓鱼岛问题国有化,不许日本驻军,这是几条硬线,绝对不许触犯。日本的议员要登岛,我们就要有惩罚手段。这些问题在外交部,或者对日研究单位,要把它量化。第二就是要示警。肯定要有一定的报复手段。我们不要对等报复,我们要不对称报复,你走到这一步,我们就要有比你更强硬的手段等着你,让你知难而退。第三,该出手时要出手。在必要的时候,要在东海、南海设立军事演习区、导弹试射区,必要的时候要把钓鱼岛作为航空兵的靶场。6第四,我们要结成保卫二战胜利成果的统一战线。我们要在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群岛”)问题上策应俄罗斯,在独岛问题上要策应韩国。这就是为了保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雅尔塔体系 第五,要抢占冠名权。韩国在与日本的独岛之争上就先声夺人,把他们最大的一艘两栖登陆舰称为“独岛号”,到世界各国游历,各国都说韩国的独岛号来了,都知道是韩国的。我们要把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冠名为“钓鱼岛号”,到世界各地一看都是中国的,都知道我们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是“钓鱼岛号”,这就是抢占了冠名权。8 第七,我们要尽快组建国家海岸警卫队。

9对于钓鱼岛问题,一直采取的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如今面对外界的不断挑衅和 触犯底线,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坚定信念,从短期目标到长期目标,各个部门都要有针对 不同问题的应急机制,因为,实力是外交的后盾。不可否认,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而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主 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对于不可侵犯的主权问题,中国还需韬光养晦,更应有 所作为

(1)中国应以中日发展大局为重,“搁置争议”。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打 不还手、骂不还口,相反中国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来争 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2)积极发展两岸关系,在钓鱼岛问题上与台湾联合抵制日本。(3)支持保钓运动,定期派海监船到钓鱼岛巡航以宣示主权。(4)改善与美关系,积极开展中美经济文化交流,以减少中美间的隔阂。

(5)采取适当的经济制裁,通过控制稀土等资源的对日出口给日本政府施加 压力。

(6)利用俄日北方四岛的冲突、日韩之间的矛盾以及朝核问题打压日本。

(7)加强中日间官方和民间的交流,增进双方互信,降低中日直接冲突的可 能性。

中日钓鱼岛之争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中日两国政府应以两国发展前景 为重,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在不损害双方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妥善应对,而不能仅图 眼前之利以失中日发展大局。

东海问题解决:

1.充分利用海洋法、国际法 根据国际法,如果一国对自己本身曾经拥有的权利放弃后,其他国家就可因此而取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在东海大陆架拥有相应权利,这是我们不能主动放弃的。在目前我 们无法通过谈判等方式收归主权的时候,我们可以完善相应的国内海洋立法,为将来对钓鱼 岛行使主权争取主动权。

2、我们可以借鉴国家实际中的范例来为解决这一争论提供一些启示。(1)与冲绳海槽可以相比较的是帝汶海槽。在 1972 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大陆架划 界协定中,帝汶海槽的存在成为双方当事国考虑的最重要的相关情况。这个先例的存在,对 衡量冲绳海槽的作用提供了参考。冲绳海槽的存在,虽然不是东海大陆架划界中的惟一的决 定性因素,但它作为重要的和不可忽视的地貌特征,应当作为划界的重要基础,或者是作为 谈判的出发点。

(2)1958 年《大陆架公约》的缔约国可以用“中间线”原则划分相向的大陆架,但对于 中日两个非缔约国来说,用“中间线”为原则划分大陆架没有法律基础,双方只能依据公平原则协商。根据《海洋法公约》,地理上的自然延伸是沿海国大陆架权利的法律基础。1969 年的时候当时国际法庭也德国、丹麦、荷兰他们也是一个大陆架,完全相同的一个个案作为 一个案例,假如中国有有朝一日可以跟日本上到国际法庭的话,在法理依据上中国已经有了。3 经济开发可以共荣 坚持公平原则、互惠原则,共同开发。对我国而言,武力解决东海大陆架问题并不符合现阶段我国国家战略以及军事斗争 准备的要求;对日本来说,现阶段也没有作好在大陆架问题上与中国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的 准备。因此,对话与合作理应成为解决中日东海大陆架之争的最佳途径。共同开发是有关国家暂时搁置对经济资源开发的专属性主权权利争议的情况下,在相互间协定的基础上,以某种合作方式勘探和开发重叠主张海域的相关资源。它是世界上很多国 家认可和采用的一种功能性合作制度。争端海域的共同开发是划界前的一种过渡安排,它不 妨碍最后协议的达成和最后界限的划定,不意味着任何一方放弃其权利或权利主张,又能以 符合经济效益原则和各自利益的方式毫不延迟地,有效地勘探开发资源,使它们迅速地从商 业性发现和生产中获得最大经济利益,有利于维护东海稳定和中日关系大局,符合双方利益。

你认为中日钓鱼岛、东海问题该如何解决

在没有达成谈判协定的情况下,一个中性的办法是中国和日本寻求仲裁或司法解决。根据《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文,争议可以交由为海洋法公约而专设的国际争论法庭,或在海牙的国际法院受理。在这方面可以有很多着墨之处。首先,在于第三者仲裁或司法机构的地位比较公正。第二,牵涉科技问题时,可寻经过遴选的专家协助。第三,因为第三者仲裁或司法机构并无派性利益,故可按适当的法律裁决,找到答案。这些条件,不是任何一方当事国所能同样具备的。在此情况下,即使一方在第三者仲裁中判输了,而这相对于双方谈判中输去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在国内也不至造成同样的坏影响。何况如果完全执行第三者裁决的结果,在国际世界看来,也并非输了,而赢得个奉公守法国家的令誉。所以相比较之下,如果争议各方真正想得到平等解决的话,交由第三者仲裁或司法解决可能会比直接谈判成果更较美满;至少不致更不理想。

12.中国在南海面临的困境及应对 困境:(1)领土问题

对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核心是南沙群岛的岛礁归属和海洋划界争端。在南沙的岛礁争议中,有43个中国宣称主权的岛礁分别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实际控制,其中越南控制了29个岛礁,菲律宾9个岛礁。马来西亚5个岛礁。中国台湾控制了南沙群岛最大的岛礁——太平洋岛,而中国大陆有效控制的岛礁只有11个。在海洋划界争议上,中国认为,南海周边一些国家单方面宣布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其主张或要求均不同程度侵入了中国海疆线内。(2)资源问题

南海的油气资源,是中国近年加强认定南海“核心利益”的重要原因。南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集聚中心之一,其中南沙海域就有约41万平方公里的沉积盆地,南沙海域的石油资源约为351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8万到10万亿立方米,整个南沙海域蕴藏的油气资源至少值1万亿美元。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在积极开发南海地区的油气资源,这使得南海争端变得激烈。应对:

(1)要放弃坚船利炮的武力思维

中国近二十多年来,在海军建设上投入重本,已大大提高了中国海军的实力,尤其是有效弥补了远洋作战的短板。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正在迅速强化中国准备以武力解决南海问题的国际形象。(2)要以东亚稳定来促进南海问题的解决

事关东南亚多国的南海问题,其解决之道不在东南亚,而在东亚问题。东亚格局的稳定,将极大地有助于中国腾出精力来应对南海问题。以中国目前的形式和综合国力,中国仍需要以和平方式来解决问题,而这需要时间。

(3)印度与越南是东南亚问题的关键

越南的重要性首先是地缘上的原因。在南海争端中,越南是与中国领土争议最大、实际冲突最多的国家。其次,越南有过多次战争的经历,不怕战争。对这样一个民族,不能使用炮舰策略。基于现实和利益的谈判,是最为现实的策略。(4)中国需要以新思维来调整对外战略

在经济上,中国比较成功地发展了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深入地参与并改变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政治上,中国基本上处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的另外一个阵营,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仍然与西方保持着足够大的距离。针对南海争议区的资源开发,中国政府提出了“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方案,并作为争议区资源开发的原则。

(二)南海问题中国的对策

(1)增强海权实力,掌握制海制空权。长期以来,因为中国海空力量薄弱,无法完成对南沙群岛的有效军事威慑,造成南海各国可以肆无忌惮的侵占我岛礁,窃取我资源。1988年3月,中国海军曾经在南沙群岛赤瓜礁海域同越南海军发生过一次有相当规模的海战。中国海军在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就是因为缺乏空中掩护而撤退的。由此可见在南沙制空权的重要性。南沙群岛离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都非常的近,南沙群岛在其空军作战半径之内,而南沙远离中国大陆,即使我国陆航飞机能够飞到南沙,但滞空时间短,飞行时间长,一旦南沙有事,空军很可能错过战机,无法在对海军进行有效支援。虽然我们希望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通过谈判妥善解决争议,但事实已经证明没有实力做后盾,“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句空话。因此要改变南海小国自持地利优势军事占领南沙的局面,必须解决南海空中支援问题。

(2)加强对南海的管控力量。2009年3月10日上午中国最大一艘渔政船—中国渔政311船从广州起程开赴南海执行渔政管理任务。这艘由中国海军退役军舰改造的渔政船,将主要担负起在我国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护渔护航的任务,并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渔政311的宣誓主权之旅改变了中国以往的“口头抗议”,加强了对南海的管辖。在中国海军尚未有完全控制南海的能力之前,多建造渔政船,通过渔政船巡航护渔强化对南海的控制。为配合渔政船的巡航,中国海军应密切关注南海周边国家的动态,一旦渔政船遭遇非法侵害,立即采取军事行动。与中国相比,南海诸国多是小国又作为既得利益者更不愿意南海出现动荡,尤其处在在经济危机的时候。

(3)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增强政治互信,阻止域外大国参与。南海诸国都是些小国,难以单独与中国抗衡,便以东盟的声音同中国讨价还价。以同一个声音同我国较量,确实增加了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但东盟积极的一面我们也应当看到。东盟作为东南亚十国的政治经济联合体,有它自身的行为准则,同东盟达成有关南海的协议,对南海诸国都有一定的约束力,这样会减少个别国家单独采取行动的机会。2002中国同东盟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对保持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增进中国与东盟互信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宣言确认中国与东盟致力于加强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在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求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

(4)加快开发南海资源。南海的油气资源丰富,南海各国每年都要从南海至少窃取数十亿美元的资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海问题很有可能解决不了。南海油气资源虽然丰富,但也有一个开采年限,我国应快开发南海油气资源,这样既可以帮助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又能够宣誓我国的主权。

核扩散为何屡禁不止?

1、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主的国际防核扩散机制本身存在不公正性。

2、NPT规定无核国家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为有意制造核武器的国家留下了活动空间。

3、美国在核扩散问题上推行双重标准,破坏了国际防扩散努力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也促使某些国家产生了发展核武器的冲动。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的影响

㈠朝鲜半岛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朝鲜半岛对中国安全的重要性是近乎常识性问题。中国人过去常常用“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等字眼形象地比喻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特殊关系,也说明了朝鲜半岛对中安全的特殊重要意义。这种意义应当说是贯穿中国的整个历史进程。但在各个历史的不同时期其意义却不尽相同。20世纪已经过去,新世纪已经降临。随着国际局势和亚太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朝鲜半岛自身在新世纪的新变化,朝鲜半岛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和战略地位也将会出现新的特点。

一、半岛统一后将成为东亚一极重要力量,对东北亚格局与中国周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二、半岛将成为中国制衡美国霸权的战略要地

三、半岛将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助力和合作伙伴 四、半岛将成为中国和平统一的助力

半岛和中国在新世纪初期均面临和平统一问题。二者尽管在性质上有重大区别。半岛问题是二次大战后的国际协议所产生的结果,而台湾问题则是中国内战的结果。台湾问题只能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来解决,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历来反对用处理德朝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台湾问题。台湾当局不时援引两德模式和朝韩模式来处理两岸关系。台湾新领导人在两朝高峰议召开之际,更念念不忘朝韩模式“对于台海将产生示范作用”。中国自然反对这种外有用心的说法。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决不能混淆。但是这并等于说,两朝(韩)统一进程对两岸关系不会产生积极影响。恰恰相反,而半岛北南统一将成为中国和平统一的一大助力。

第一,有助于两岸自主地解决台湾问题,也有助调整与改善中美关系。韩朝高峰会晤的宣言第一条款明确向世人宣告:“南北双方决定,国家统一问题,要由其国家的主人,我们民族相互联合的力量自主地加以解决”。既然南北方的统一问题要靠自已民族自身的力量自主地解决,为什么本来就是属于一国之内的两岸问题非要依靠某个大国干预来解决呢?如两岸能够象半岛南北双方共同协力独立自主解统一问题,美国再想干预也根本不可能。当然,这是中国方面的一厢情愿,美国不可能放弃对台的援助,台湾岛内执政势力也必然仍将依靠美国势力。但半岛南北如能果真摆脱外部大国势力的干预而独立自主解决和平与统一问题,必将有助于两岸问题的解决,至少在国际舆论上绐予美国以强大压力,至少有可能迫使美国收敛其干预行为。第二,南北统一必将对“台独”以沉重打击。尽管南北已成为两个主权国家,并同时加入了联合国,但南北方却异口同声地为南北和平统一而进行不懈地努力。无论北方还是南方,从上到下几乎无人要求南北永远分裂,找不到任何“朝独”或“韩独”势力和声音,有的却是举南北双方一致企盼统一的美好愿望。韩国男女老少经常共唱的一首歌曲即:《我们盼望统一》。金大中总统早在1993年对统一问题有精辟之见:“对我们来说,现在应该是摆脱惰性走向统一的时候了,决不能再往后推。我们的统一不仅仅是‘该’和‘能’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绝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统一,我们才有活路。实际上这也是我们走向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朝鲜方面的统一愿望和南方完全一样强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在与金大中总统会谈时阐述了朝鲜关于统一问题的基本立场:实现祖国统一是每个政治家应尽的责任,双方应把实现统一当作最优先课题,并为此竭尽全力。

对比一下台湾,人们立即发现,在统一问题上形成鲜明的对照:台湾岛内台独势力和台独声音虽然尚不构成主流,但却也颇为猖獗。他们中的顽固势力竟然数典忘祖,连中国人都不肯承认,一心要把台湾从中国领土上永远分离出去。这与韩国国民那种热爱自己祖国民族的心态相去甚远。人们不能不在对比中反思并得出下列合乎逻辑的结论:

一、台湾“独立”与半岛比无根无据更无理。

二、半岛统一和两岸统一均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可逆转。

三、中国和半岛均是饱尝分裂痛苦的国家,两岸和南北人民必将在统一的道路上并肩前进、互相支持,最后完成统一伟业。

第三,半岛的和平与统一,将大大缓解中国在东北亚安全和军事上的压力,可以缩减大部或一部分将其转移至东南沿海,着力解决台湾问题。半岛的安危一直是困扰中国武装力量部署的重点地带。朝鲜战争时期迫使中国将主要兵力投入朝鲜战场,朝鲜战争后中国虽然在1958年将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半岛,但仍有重兵部署东北一线。特别由于苏联陈兵百万在中苏边界,致使中国军事力量主要放在北部。苏联解体后,北部得到缓解,但半岛局势一直处于军事对峙状态,特别是美国几万大军依驻守在韩、日,借口防范朝鲜核武器而持意要研制飞弹防御体系,实则对淮中国和俄罗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东北地区不能不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其兵力部署自然也相应予以配合。如果半岛局势改观,美国驻军及飞弹防御体系失去借口并最后加以在战略实行调整,中国在东北部的防范无疑可以得到适度缓解,可以将主要精力解决台湾问题,增加对台军事力量和高科技的投入,以绝对优势压倒台湾的军事实力,从而有助于“以压促和”,最后以达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

㈡朝鲜半岛对中国的长远影响

历史常常出现惊人的重演。1964年10月15日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被逼下台,早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仅一天。而朝鲜金正日政权5月25日第一次真正成功爆炸核武(三年前的核爆按照地震数据并不成功),紧接在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跳崖自杀两天之内。不仅在时间上,赫鲁晓夫被称为中国原子弹的第一个牺牲品,更因为他下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苏关系恶化。同样也可说卢武铉是朝鲜核爆的牺牲品,这是因为金正日新近的一系列强硬蛮横行为,韩国国内受打击最大的便是卢武铉代表的中左势力一直鼓吹推行的两韩缓和“阳光政策”,以及民间的反美情绪。继核爆之后,朝鲜从东部海岸发射了短程导弹,并据美国情报,可能准备再次试射远程导弹。朝鲜半岛局势的不断紧张,使得北京面临进退两难、甚至“里外不是人”的外交窘境。作为朝鲜能源和粮食的最主要援助国,中国在理论上具有对平壤的最大外交杠杆。但是实际情况却是金正日继续做出有损北京利益的各种动作。历史规律

国际论客们近来关于这一局面的分析,大致都围绕平壤政权一旦崩溃对中国的两大不利后果:其一是会造成大量朝鲜难民涌入中国东北;其二是与美国结盟、接受美国驻军的韩国接管朝鲜的东北亚地缘政治新布局。

我个人觉得这些论点都过于着重近期的可能发展,而忽略了朝鲜半岛对中国本身的长远影响这一历史规律。高句丽王国在隋朝覆灭和唐朝兴起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也许上溯过远。但是1592年到1598年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便直接影响到以后四个世纪的中国历史。这场战争朝鲜称为壬辰倭乱,中国称为万历朝鲜之役。日本侵略军虽然最后被明朝和李氏朝鲜联军驱逐,但是明史专家普遍认为这也是拖垮明朝财政的最后因素,明朝的衰落因此不可逆转,趁机积蓄力量崛起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成为壬辰倭乱的真正赢家,注定了明亡清兴的中国历史。壬辰倭乱三百年之后,日本再次侵略朝鲜,中国也再次出兵援朝,导致甲午战争的惨败。这一结果,不仅造成台湾的割让,也是清廷在平定太平天国、实现“同[治]光[绪]中兴”之后迅速失去民心而灭亡的关键因素。换言之,朝鲜半岛再次成为中国改朝换代的主要动因。满清入主中原是否为中国带来长远利益,至今尚有争议。但是甲午战争对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严重伤害,至今仍然十分明显。

㈢对台海局势的冲击

中共接管中国大陆之后,“解放台湾”箭在弦上。虽然有金门古宁头战役的缓冲,国府在台岛实在是立足未稳的惊弓之鸟,从上到下都被“共谍”渗透,更重要的是被美国放弃,北京跨海攻台指日可待。在此关键时刻,金日成为了一己之私,贸然发动朝鲜战争,使得中国与此统一机会失之交臂,更导致北京与华盛顿的长期军事对峙,和其他链式反应,包括越南战争和日本重占硫球。这一发展对中国的祸福,海峡两岸自然言人人殊。但这是朝鲜半岛再次影响中国的历史命运,自不待言。金正日政权不顾中国利益的核武“先军”政策,眼看会继续这一历史规律。尤其是东京借朝鲜“核威胁”重新武装,甚至以此为口实发展自身核武,继续对二战结果翻案,会对台海局势产生重大冲击。

我个人认为:朝鲜政权根本无法重复中国模式或越南模式的经济改革,其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北京为了东北亚的暂时稳定和内部“和谐”,而对金正日政权一味忍让,不仅让这一专制暴戾的共产王朝不断伤害中共自身的意识形态号召力,更可能对中国未来命运造成严重的负面结果。特别是增加台独势力在重新武装的日本支持下卷土重来、让台湾成为第二个越南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要正视这个政权,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其本质。

㈣朝鲜核试验危害中国安全

正当国际社会最近一再努力争取恢复朝核六方会谈的时候,朝鲜忽然反其道而行之,于5月25日再次进行地下核试验。这一极具挑衅性的行动,激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应。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强烈“要求朝方信守无核化的承诺,停止一切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行动”。美国总统奥巴马谴责朝鲜这一行动“违反国际法”,指出“国际社会绝对不会接受朝鲜寻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这类武器的运载工具”。日本、俄国与其他国家政府,以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作出了相应的表态。

虽然从道理上讲任何国家都有捍卫本国安全的权利,但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借口本国安全而损害周边国家与本地区的安全利益,加剧世界进一步核扩散的危险。如果核武器遍地开花的话,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安全可言。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倡和缔结核不扩散条约,和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根本原因。后果极其严重

但是朝鲜不顾本国经济条件限制与国际社会强烈反对,竭力推进发展核武器的计划。这次朝鲜核试验至少产生四个后果:

一、它再次表明,朝鲜政府根本无意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不惜以核试验的方式把六方会谈推向流产的边缘,把自己置于亚洲稳定与世界和平的对立面。在朝鲜进行核试验,并扬言要继续推进核武计划之后,现在中、美、日、俄、韩五国面临的任务,已经不再是在朝鲜“有核”之前争取朝鲜半岛无核化,而是在朝鲜拥有核武器之后,如何采取对策来制约朝鲜核力量,和维护东北亚与亚洲地区安全的问题。

二、朝鲜的方针已经不可改变,决心一路走下去。六方会谈几年来费尽心机、软硬兼施,谋求朝鲜无核化的努力,宣告最后失败。如果在这次朝鲜核试验之后不加以严厉制裁而还想重走老路,把朝鲜拉回到六方会谈来诱使它接受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方案,只能是一种聊以自慰、于事无补的办法。

三、朝鲜拥有核武器,意味着韩国与日本将会面临朝鲜的核威胁,由此而不得不进一步思考发展本国核力量的对策。从两国的条件来看,它们发展核武器的能力远远胜过又穷又落后的朝鲜。一旦它们从无核国变为有核国,那么亚洲的形势就会完全改观,成为世界上拥有核武器国家最密集的地区。

四、如果情况真的发展到这一地步(韩国和日本从无核国变成有核国,与朝鲜相抗衡),那么首先受害者必然是中国。因为北有俄国,南有印、巴,东有朝鲜韩国、日本,中国将会处于核国家的三面包围之中。中国国内的经济建设与人民生命安全,以至推行“和谐世界”的外交努力,将会面临很大的外部压力。朝鲜核武器只能威胁近在咫尺的中国,不能威胁远在天边的美国。对于美国企图遏制中国的长远战略来说,这样的前景未必没有可取之处。中国必须改变对朝鲜策略

㈤朝鲜核试验对今后中朝关系的发展必然产生重大影响。

多年来,中国一直苦口婆心地劝说朝鲜调整内外政策,推行内部改革,对外缓和紧张关系,以利于加速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六方会谈的东道主,中国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并且在朝鲜多次反复无常时主张采取冷静克制的政策。也许从某程度上来看,正是朝鲜觉得有北京在背后撑腰,不会断绝对它的物资援助,它才敢有恃无恐地蛮干下去。

朝鲜在临近中国边境地区进行核试验与拥有核武器的前景对中国只有百害而无一利。何况朝鲜正面临新的权力交替,朝鲜政局动向以至金家王朝未来命运都有很大变数,谁也没有把握朝鲜的核武器究竟会针对哪个方向。如果朝鲜半岛由于当局挑衅行动而再度发生战争,那就必然会把中国和整个东亚地区卷入一场空前的灾难。谁都看得清楚,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朝鲜,必然会增加其对外政策的冒险性和危险性,成为亚洲**与祸害的根源。

长期以来,中国既向朝鲜提供大量的能源、粮食与各种日用品以缓和朝鲜国内物资供应紧张程度,又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了朝鲜保护人的角色。但如今朝鲜对当年中国志愿军浴血奋战拯救朝鲜早已忘恩负义,对中国几十年来的大量物资援助毫无感激之心,反而企图在未来签订朝鲜和平条约以取代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的时候,把中国排除在中美朝韩四方谈判之外。最近朝鲜发射远程导弹之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朝鲜制造紧张局势的行为。朝鲜不但一口拒绝,而且竟然要求联合国向朝鲜道歉认错。中国是联合国这项决议的参加者。这就意味着朝鲜也把中国列为它的对立面。在中国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朝鲜核试验之后,朝鲜对中国的怀恨之心显然不言而喻。积多年之经验,中国对朝鲜奉行的耐心等待与冷静克制的态度已经证明不起作用。如果长此下去,只能助长朝鲜进一步为所欲为的气焰,而给朝鲜半岛与整个亚洲带来不利的后果。去年朝鲜多次试射核武,遭受国际制裁。今年以来,天安舰事件、美韩军演、航母驶入黄海、延坪岛炮击接踵而至,朝鲜半岛再次山雨欲来。中国呼吁各方重启六方会谈,但是美日韩等国兴趣缺缺。面对朝鲜核武试验,中国总有一些高级评论员发出各种“高瞻远瞩”的分析:金正日健康不佳,为了权力移交;朝鲜半岛南北军力不对称,朝鲜海空军落后,发展核武最合算;美日韩安保体制强大,朝鲜势单力薄。

可是,这些同情心泛滥的高级智囊有没有思考过:万一朝鲜半岛发生核战争或者核泄漏,中国如何自保?中国表面上地大物博,实际上国土多是山地丘陵沙漠,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是难得的天然粮仓,而北京、天津、大连等大城市又近在咫尺,一旦大祸临头,势必在劫难逃。尤其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技、金融中心,聚集了许多知识菁英,一旦遭遇不测,中国“崛起”很可能变成中国从此“一蹶不振”。所以,朝核问题不仅仅是朝美之间的问题,同样应该是中朝之间的问题。安排一张桌子让美朝对话,中国只负责安排好茶好酒,这不应该是中国处理朝核的方针。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导致大量农田和森林遭受污染,因核辐射身患绝症的儿童不计其数。核泄漏引起的放射性尘埃随著风云扩散,曾污染了大片欧洲,有些国家的儿童、孕妇看见蘑菇云便躲进家门,连远在千里之外的英国农作物也深受其害。美国、前苏联、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发生过核事故,俄罗斯90年代发生的核事故高达10起。核战争、核扩散暂且不谈,朝鲜家族政权如何确保核安全?

试想,如果美国北边的加拿大或者南边的墨西哥开发核武器,美国会如何反应?美国会说如果双方不友好就对不起第几代老总统吗?美国会基于美加、美墨之间的传统友谊或者意识形态,放任邻居我行我素吗?

六方会谈持续了很多年,朝鲜没有失去什么。中国邀请金正日参观葛洲坝水电站、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经济特区,无非是希望朝鲜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但是结果让朝鲜赢得了时间,将核武器生米煮成熟饭,更加底气十足。

美国过去也曾经支持过一些独裁政权,但是养虎为患,被反噬一口之后,立即吸取教训。中国连东北图们江的出海口都无法争取,不要幻想朝鲜做中国的天然屏障了。不是吗?反复无常的朝鲜刚刚抛出朝美韩三方军事热线,毫不留情地将自己的“衣食父母”--中国,抛在一边。

面子事小,人命关天。因此,中国任何对朝经济援助都必须建立在弃核的前提下。以得过且过的维稳方式处理朝鲜核问题,这不仅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对苦难的朝鲜人民也不公平。该是研究对朝政策新思维的时候了。

长期如此,中国必然会改变对其策略,两国关系必然会发生质的改变。

伊核问题美伊各自的立场和动机

美国立场:美国坚持伊朗彻底放弃核计划。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指控伊朗阴谋发展核武器,对伊朗有关和平利用核能的说法大为怀疑,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从而造成核武器扩散,威胁到世界和平与安全。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步步紧逼,不短向伊朗施加政治压力并采取遏制政策,并通过积极推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及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对伊朗实行制裁。美国政府表示只要伊朗证明自己没有在制造核武器,伊朗问题仍可以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然而无论是制裁还是外交对话,美国一贯立场是要求伊朗彻底放弃核计划。

伊朗立场:伊朗坚持拥有和平利用核技术权利。伊朗一直强调其发展核计划纯粹是为了民用,坚持无以发展核武器,而是根据核不扩散条约和平利用核能。伊朗民众与政府都认为,掌握核技术是伊朗成为世界强国的需要,对于美国的制裁与反对,伊朗态度强硬,并利用欧盟、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在伊朗核问题的利益不一致,趁机发展核计划。伊朗政府表示,核不扩散条约赋予其不可剥夺的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因此,对于美国的制裁态度强硬并坚持核计划的实施。

美伊各自的动机都在形策资料第5-6页,已逐条列出。

中国如何 发展低碳经济

1.提高能源效率 在工业化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而且能源效率提高的空间非常大。比如说建筑节能。在发达经济体里,三分之一是建筑物排放,三分之一是交通运输排放,三分之一是工业排放。中国现在是工业排放量占大头,交通和建筑类排放较小。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住房面积越来越大,住房品质越来越高,如果我们效仿欧洲的零排放建筑,在建筑节能这块有很大潜力。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很丰富,虽然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但相当一部分已经商业化。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农村的小沼气,运用得很普遍;水电、部分发展较好的风电(如新疆塔里木的风电)等,也非常有竞争力;3.引导消费者行为 通过提高消费者的节能意识来加速低碳经济建设进程,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第一,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有负面作用,是有环境成本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对它征税。碳税跟能源税不一样,征能源税可能会打压可再生能源,但如果我们加以区分,只对碳征税,那么就只会打压高碳能源。高碳能源的比较收益降低,零碳或低碳能源的比较成本就降低了,市场竞争力也会增强。第二,我们应该有相应的政策补贴。所有技术的研发、运用,都会经历从高成本到低成本的转化过程,如果我们给予补贴,就会加速降低成本的过程。对一些暂时不具备商业竞争力,而社会成本又比较低的能源和技术进行补贴,会使它们更迅速地成长,走向市场竞争。第三,要提高研发投入。很多低碳能源技术、产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和企业商业化的投入,可以双管齐下。第四,对于消费者行为,要有相应的经济政策措施对奢侈浪费加以限制。要强调的是,能源消费税应是累进税率,而不能是统一税率。统一税率只会打压穷人,鼓励富人消费。第五,要对公共消费加以控制。中国的公共消费浪费特别多,在高速公路上跑的小汽车多数是公车;办公大楼里,空调用电等浪费也很多。在一些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公共消费的低碳化,部长也乘坐公共交通。所以,政府可以率先垂范。第六,国外在低碳社区、低碳城市等领域有很多先进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开展国际合作。

总之,低碳经济不是时髦的概念,可以落实到现实的行动。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消费方式的转型、能源结构的转型、能源效率的提高,使中国向低碳经济、低碳社会迈进--只有低碳社会才是可持续的社会。

地缘政治环境对我国周边安全影响

我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比较复杂,可以说挑战与机遇共存。传统观点认为,东南亚一带属于我国的地缘利益区,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崛起,这种推测正在变成现实。但是,由于东南亚——尤其是越南、柬埔寨等国代工经济模式的异军突起,我国南部的出口加工型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政治方面,东南亚由于地形破碎且有高山阻隔,在古典时代一贯叛服不常,如今,东南亚各国在台湾问题上均不明确表态,但是私下里都在加强与台湾的经济联系。而且,在南海问题上,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越南、菲律宾存在较大的矛盾,亟待解决。自从苏联解体以后,我国北部的地缘政治环境大为改善,防务压力剧减,自从1996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俄两国逐渐构成了欧亚大陆的新政治联盟,在此基础上,我国在北部的地缘政治情况进入了千年以来的最佳状态:既没有了传统的北方军事压力——无论是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还是苏联,同时一片广袤而又富饶的土地正在向中国的企业、官方组织、民间组织招手,它就是西伯利亚。在现代社会框架下,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开疆拓土的方式占领西伯利亚,但是在经济合作领域,俄罗斯方面已经向中国敞开了怀抱,相信两国一定会有很好的合作前景。在东部,我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正在恶化,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僵局以及朝韩半岛的核问题。这两个问题非常复杂,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但是在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思维方法上,我们应该坚持一个认识即这两个问题应该与台湾问题联动起来,当然了,这是政治家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西部,我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比较好,我国新疆西北部吐鲁番盆地以北至边境线之间的地区属于连接新疆和中亚的通道,在古典时代,每逢中原王朝强盛,就可以将防线推进至巴尔喀什湖以西,一旦中原王朝处于衰弱状态,我们通常退守通道中央或者东部,这是我国东部地缘政治环境的基本观念,目前,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我国恰好控制了通道中部,这是一个可攻可守的位置。而且,自苏联解体以后,中亚五国处于各大势力的交汇处,不过我们国家成功的争取到了五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这位中国的西北地缘政治环境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在我国的西南部,主要是指青藏高原,由于我国占据了绝对的制高点,对印度形成了绝对的地缘政治优势,这使我们在中印边境问题乃至印巴克什米尔争端问题上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西南地区的问题很复杂,简单说一下,我国与印度的边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墨脱、藏南、达旺、中线、阿克赛钦这几块,除了藏南我们基本上不可能收复以外,其他几个点上我方均占据了主动。

送李策诗词 篇4

深春风日净,昼长幽鸟鸣。仆夫前致词,门有白面生。

摄衣相问讯,解带坐南荣。端志见眉睫,苦言发精诚。

因出怀中文,调孤词亦清。悄如促柱弦,掩抑多不平。

乃言本蜀士,世降岷山灵。前人秉艺文,高视来上京。

曳绶司徒府,所从信国桢。析薪委宝林,善响继家声。

何处翳附郭,几人思郈成。云天望乔木,风水悲流萍。

前与计吏西,始列贡士名。森然就笔札,从试春官卿。

帝城岐路多,万足伺晨星。茫茫风尘中,工拙同有营。

寒女劳夜织,山苗荣寸茎。侯门方击钟,衣褐谁将迎。

弱羽果摧颓,壮心郁怦怦。谅无蟠木容,聊复蓬累行。

昨日讯灵龟,繇言利艰贞。当求舍拔中,必在审己明。

誓将息薄游,焦思穷笔精。莳兰在幽渚,安得扬芬馨。

曰余摧落者,散质负华缨。一聆苦辛词,再动伊郁情。

身弃言不动,爱才心尚惊。恨无羊角风,使尔化北溟。

论罢情益亲,涉旬忘归程。日携邑中客,闲眺江上城。

昼憩命金罍,宵谈转璿衡。薰风香麈尾,月露濡桃笙。

忽被戒羸骖,薄言事南征。火云蔚千里,旅思浩已盈。

湘江含碧虚,衡岭浮翠晶。岂伊山水异,适与人事并。

油幕侣昆丘,粲然叠瑶琼。庾楼见清月,孔坐多绿醽。

复有衡山守,本自云龙庭。抗志在灵府,发越侔咸英。

一挥出荥阳,惠彼嗤嗤氓。隼旟辞灞水,居者皆涕零。

惟昔与伊人,交欢经宿龄。一从云雨散,滋我鄙吝萌。

北渚不堪愁,南音谁复听。离忧若去水,浩漾无时停。

尝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石琅玕姿,秘文螭虎形。

圣功奠远服,神物拥休祯。贤人在其下,仿佛疑蓬瀛。

君行历郡斋,大袂拂双旌。饰容遇朗鉴,肝鬲可以呈。

健身杯赛策策划方案 篇5

——游泳比赛

前言:

近年来随着体育健康事业的发展,体育活动与健身活动日益活动频繁!体育经营活动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游泳场所和健身场所经营也在不断推动地方群众体育健身!

游泳称之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因此,参与游泳健身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水立方作为蕲春第一家新建的游泳馆,大城市的游泳馆的营运管理方面有很多是值得去研究与借鉴!

水立方虽是蕲春唯一的一家游泳馆,这是行业的垄断优势,但时,一是地理位置偏远,二小县城对于游泳这个运动项目的热爱性的比例并不是很高,三此时已入深秋,环境空间也受到制约,综合如此,我们必须想办法打破了这些束缚,采取主动战略,利用互联网加的技术,举办线上与线下的大型活动,达到蕲春县人人皆知水立方,更重的是让水立方的健身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就像一句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一样,民间与坊市广为流传!

水立方首届“健身杯”就是一个契机与战略,用比赛的奖项吸引民众,用比赛的过程让民众发挥激情,用互联网加技术迅速传播比赛过程与结果,带动一轮又一轮的广告宣传的轰动效应,进一步的使水立方名声响动,深入人心!

一:目标市场分析与定位

水立方位于李时珍工业园,蕲春目前仅此一家,虽然目前处于试营业阶段,但是市场前景一定会很大。

(一)从消费者收入来分析

水立方的消费目前主要面对的是一些收入较高的家庭带着小孩子来休闲,二是一些比较潮流的年轻人或者高年级学生

(二)从消费者收入来分析

1:20费; 岁以下的最多的是亲子活动,或者高年级学生,但是由于学生受经济与学习的制约,他们最多不定期来消

2:青少年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追求时尚,迎合潮流,希望自己的消费具有时代特征,因此他们对整个市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游泳未来的消费群体主要消费对象!

3:40岁以上的,除了周末带家人休闲外,虽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其事业处于上升期,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游泳和健身!

(三)游泳馆运营分析

1:宣传不足,不能够提高水立方的知名度,不能达到吸引更多客户的目的,为此我们要加强对外宣传的力度和角度,来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企业的利润和发展的速度!

2:游泳馆的自身特点,一年三个季度都需要供暖加温,造成成本高,但是偏偏这三个季度,由于季节环境问题处于淡季,这个问题必须加大力度去解决。比如开发更多的新项目,如有氧操培训,游泳考级培训等新项目,多增加宣传渠道,打造无死角宣传,轰炸式宣传等;

二、营销策略

(一)广告表现策略

1:蕲春大型超市门口,以水牌或者海报的形式摆放或者粘贴

2:投放一定的现金券流向市场 3:彩页广告不定时投放

(二)公关活动策略

1:拜访单位或者公司相关负责人,以福利的性质给员工办卡或者组织游泳活动;

2:利用所有可用人脉,寻找潜在客户;

(三)网络发布策略

网络策划眼界更开阔,沟通更有效,速度更快捷,成本更节省!在百度贴吧、论坛等网页不断发布相关信息,效果颇为显著。

(四)变相促销

1:寻找可合作的商家,利用商家的促销活动,购买多少钱,送一张免费的游泳券。此券由商家5折购买!这样既可以刺激商家的营业额,又可以提供水立方游泳的宣传和实体体验,实现双赢!

2:寻找蕲春经常抽奖的商家,也可以如此合作,对合作的商家的员工或者子女予以8折优惠等!

三、活动背景和意义

为近一步快速提升水立方的知名度,特组织一场“健身杯”为主题的游泳比赛!

通过开展游泳比赛,以及比赛过程,奖项等吸引人的内容,通过实时的互联网加传播,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水立方,使其进入蕲春人的每一个的生活视线!

通过奖项来激发广大市民对游泳健身的激情,在不断提高市民自身全面素质,同时也推动水立方的名气与人气!

四、机构设置

主办:蕲春水立方游泳馆

策划:蕲春时珍生活网

蕲春时珍生活广告策划有限公司

蕲春电子商务协会

五、比赛的参与对象

1:参赛人员为广大市民,男女不限,年龄5-60岁,必须身体健康,没有重大疾病

2:如果是小孩子,学生参加,必须有家长陪护!

六、活动进度

1,宣传报名阶段

报名时间:

2015年10月18日

通过各种渠道,网络,公众平台,宣传海报,横幅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报名参与活动,保证大部分蕲春人都能了解到报名方式.2,组织报名阶段

水立方报名电话:07137218990

*** 陈诚

时珍生活网/电商协会报名:*** 王庆林

免费报名!

3:开幕式

时间xxxxx 地点:水立方游泳馆

内容:水立方重要领导讲话,宣布比赛开始

4.正式比赛阶段

时间:2015年10月17-18(周六日)

10月24-25(周六日)

11月7-8(周六日)

5.赛制规则:

(1)大赛项目:

1.男子组:50米(10x5人/组)

2.女子组:50米(10x5人/组)3.儿童组:50米(10x5人/组)

4:护花过河(每组2人):美女坐在游泳圈内,派选队员从泳池一端推或拖着游泳圈将美女送到另一端,往返一次,用时短获胜 5:水上捞汤圆(每组2人):在水面上撒下一盆乒乓球,任其随流飘散。参赛者手拿小网兜,发令后从岸上跳下,游到池中捞球,在规定的时间内捞得多者为胜。

(2)比赛办法

1.参考全国游泳比赛规则

2.分组进行比赛,个人比赛和花样游泳比赛均采用先预赛取前六名后决赛的办法,按成绩录取名次.采取逐步淘汰赛!

(3)名次与奖励

1.各项取前3名发奖

注:如单项总参加人数不足10人则取消该单项.2.比赛结束后现场颁奖。

6.安全保障

水立方首届健身杯游泳比赛安全预案

安全问题是举办大型活动尤其是游泳这样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本次活动安全而又顺利的进行,游泳爱好者协会经多次开会协商,出台了一套完整而细致的安全预案.赛前宣传部分.参加本次游泳比赛,由泳协成员向他们介绍游泳馆内部设置几个安全设施的位置,介绍水深和游泳馆安全章程,并由他们向各为参赛人员以为观看人员宣传安全知识.参赛人员签署安全责任状,以确保前来参加游泳比赛的全体运动员具有一定游泳水平和相应的自救能力

游泳馆内安全设置.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游泳馆内设有若干名救生员,这些救生员将在游泳比赛期间全权负责馆内的安全问题.一旦出现险情,救生员将在第一时间下水救助.同时,我们应将从医院请来专业的外科医生到现场督导救治.比赛中的安全.馆内工作人员一律佩带胸卡,随时为运动员服务.场内工作人员负责引导运动员前往指定地点签到,检录,比赛,撤离泳道,以免运动员发生错向或拥挤状况.对无法预料的情况或运动员间出现的摩擦现象,我们将取消该运动员比赛资格并交予此次比赛组委会处理,决不偏袒任何一方.7.参赛须知

1、每位参赛者自备泳镜、泳衣、泳帽。

2、参赛时自觉遵守比赛规则和现场人员的指挥。

3、参加者要求身体健康,没有不适宜参加游泳活动的疾病。

4、各部门相关人员负责好参赛队观众的安全问题。

8.比赛规则:

1、个人赛赛程为50米。(赛道为25米,往返为一个赛程),最短时间内达到终点触线者为胜。

2不限游泳花式,可自由泳,蛙泳,蝶泳等。比赛采用计时排名方式。

3裁判宣喊入场参赛人员备场三次未到场者,视为自动弃权。

4如遇意外受伤、体力不支、感觉不适无法完成比赛时,参赛人员可以选择退出比赛。

5在比赛的过程中,出现争议或其它特殊情况,由裁判组进行商量裁定。9.闭幕式暨颁奖典礼 时间:xxxx(决赛进行后)地点:水立方

当政策调整客运未来在这里 篇6

让承担国民客货运80%以上运力的道路运输业不堪重负, 虽然暂时看不到谁是最后一根稻草, 但道路运输业发展已经极其困难, 生存都面临很多挑战。如果还停留在道路运输业特别是班线客运“高度市场化”的不客观认识, 忽视其非常明显的公益性, 不但不补贴还施以重压, 那么伤害的不仅是这个行业, 也是国民经济, 更是老百姓。

如果说国内道路运输业曾经的辉煌让人难以体会它的重压, 不妨采它山之石, 梳理国内的政策体系, 却发现国内正处在国外曾经纠结过的第二阶段末期, 怎么迎头赶上, 可为将来修改政策做一新的考量。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在新时期, 已经完全放开了道路运输业的票价控制, 过路过桥费大部分都是免费的, 并且放开了对企业和车队数量的控制, 特别是企业可以自由选择线路。致力于减轻道路运输企业负担, 并创造适合道路运输业机动灵活、门到门直达的优势, 进一步对道路运输业服务质量和安全做严格控制, 全面促进道路运输业发展。

国外的纠结历史

国外发达国家虽然在新时期采取新政策, 但曾经也有过纠结的历史, 而且与国内的状况竟然惊人的相似, 让我们看看他们那些年痛苦的经历, 就更能明白我们正在何处纠结, 而又该往何处去?

综观国外道路运输业的发展, 经历了“自由时代”、“严格管制与行政规划时代”和“开放与竞争时代”三个阶段,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相应的道路运输政策。

自由时代 (1800年-1920年) 这一时期铁路发达, 公路刚刚兴起。因而, 当时主要开展了有关铁路和铁路营运政策与法规的讨论。由于道路运输企业当时还没有具备同铁路和水路运输竞争的条件, 也没有垄断性质, 因此这一阶段对道路运输来说是“自由时代”。这一阶段各国都没有专项道路运输法规, 也没有专职管理道路运输的政府机构。

严格管制与行政规划时代 (1920年-1980年) 这一时期的转折主要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可以说是铁路时代的颠峰时期, 但很快就跌入了低谷。由于汽车技术的进步, 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 道路运输业的发展以其机动灵活、门到门服务等特点, 使其不仅能为其他运输方式提供集疏运服务, 而且逐步成为铁路和水路运输的有力竞争者。

这一阶段各国政府对道路运输采取的政策主要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对专业公路客货运输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线路和车队数量都实行严格控制的政策;由政府制定或控制运价的政策;对公路使用者征收燃油税和车辆使用税费, 作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资金来源的政策。

将公路规划与建设作为道路运输政策的一部分, 对道路运输实行行政规划的政策。包括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国家干线路网的规划与建设, 建立专职道路运输规划的政府机构, 制定专项道路运输法规以确保道路运输规划得以实施的政策;对不赢利的公路客运线路采取由政府经营, 或对私有经营者实行补贴的政策。

严格管制和行政规划时代, 由于严格控制企业和车队的数量, 在道路运输市场也称为“数量控制”时代。总的来说, 这一时期的道路运输政策是以维护一定的运输秩序, 适当收费为目的, 依据供求平衡的原则对道路运输企业和车队数量进行严格控制的政策。

很明显可以看出, 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阶段的末期, 而且有些地方还达不到这一阶段的水平, 比如规划同步, 不盈利线路政府经营, 对私有经营者实行补贴等。

开放与竞争时代 (1980年至今) 这一时期道路运输政策所关心的问题开始转向道路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益问题;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和私人小汽车的控制问题;由于私人小汽车的增长而产生的公共汽车乘坐率逐年下降、政府补贴不断上升的问题;公路客运补贴和效率问题;道路运输和环境污染等外部效应问题。

随着对道路运输经济客观规律认识的提高, 这一时期政府对道路运输的价格不再进行限制, 但运价必须公开, 有透明度。这一时期, 政府开放了道路运输市场, 即取消了对企业和车队在数量上的控制, 加强了对运输企业服务质量的控制, 因此也称为“质量控制”时代。

运输服务质量的控制一方面可利用市场机制由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制度来确保服务的质量, 同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运输企业的服务质量也受到用户的监督;另一方面, 政府通过有关市场准入、安全等法规来确保运输服务的质量。例如, 在欧盟成员国中, 要求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企业, 必须具备至少3年国内道路运输并有良好业绩的经验, 才有资格发给国际道路运输营运执照。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道路运输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 建立一个反应灵敏、保障有力的运输系统, 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道路运输服务,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道路运输的要求, 实现道路运输现代化。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措施即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只有全国涌现出几家或者十几家大型的道路运输企业集团, 才能在网络优势、信息化优势、成本优势方面全面展现道路运输业的综合优势, 也才能更好的达到行业的期望目标。

这就需要进一步推进国有道路运输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和合理流动。并鼓励企业间以资产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进行重组、兼并, 实现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鼓励运输企业公车公营,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网络化经营。深入开展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 引导道路运输企业做大做强。

放开价格控制

纵观国内外的道路运输价格管理情况, 会发现国内目前对道路运输票价的管理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 特别是在班线客运领域更是如此。

把班线客运定位为高度市场化, 而又对它的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 是极其不合理的, 在定票价上企业应该有完全的自主权, 这样在淡季的时候企业可以大幅降低票价, 给乘客带来实惠, 企业提高实载率, 并有利于节能减排, 节约社会成本, 这样三方共赢何乐而不为呢, 民众也很期待长途班线10元以内的票价出现, 进行抢票大战。

在旺季的时候, 企业可以根据情况自主提高票价, 调节运力, 增加企业收入, 而为了赢利进行超载的动力也会大幅下降, 更好的保证了安全运营。

有不少专家担心放开价格管制, 将出现残酷的价格战, 不利于行业发展, 其实看看国内的民航系统, 看看国外的班线客运领域, 都是早已放开了价格管制, 也有价格竞争, 但并没有让行业崩溃, 反而更好的提高了服务质量, 最大限度的方便了老百姓出行。

对一个一边称“高度市场化”, 一边却实行严格的价格管控, 这实在太另类了。

降低企业成本

考虑到国内道路运输业, 特别是班线客运行业的沉重压力, 势必需要学习国外的补贴优惠政策, 也势必需要参照国内其它类似行业进行费用减免优惠。

可以考虑的政策有, 把节假日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政策用在班线客运领域, 并在平日的过路过桥费方面根据企业服务质量和等级进行适当减免, 进一步促进行业做强,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创新收费模式, 多采用不停车收费系统。

可以考虑把在航空、农村客运和出租车领域的燃油附加费政策, 应用在班线客运领域, 因为同样是运输业, 同样消耗燃油, 同样具有公益性, 却采取大相径庭的政策, 区别对待, 实在是不科学的, 影响了行业发展, 也势必影响老百姓出行。

可以考虑把节能减排的专项资金拿出一部分扶持班线客运, 比如企业信息化改造时, 比如企业购买新能源车时, 比如企业应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时, 比如企业进行联网售票升级改造是, 这都是需要大笔资金, 对行业发展有利, 却是很多企业负担不起的, 迫切需要政府在该领域进行大力扶持。

打破地区壁垒

道路运输的灵活机动、门到门优势, 需要国内和国外, 以及国内各地区之间, 进出容易, 形成网络化运输, 优势才会更加显现, 才更能提高社会效率。但遗憾的是在形成网络化时, 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壁垒, 迫切需要在政策上进一步具体规定, 打破地区壁垒。

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 加强和周边国家间的沟通与协调, 为国际道路运输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大公路、客货运输站场等口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以适应我国国际道路运输发展的需要。打破地域界限, 引导非边境省区的运输企业和边境省区的运输企业联合与合作, 推动内地省份开展直通境外的直达运输。

大力推进道路运输市场对内对外开放, 修订和废止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运输经营者等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制度和规定, 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依法在我国设立的道路运输企业, 不分国有、集体、私有, 不论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 都应一视同仁, 享受同等待遇。

允许道路运输企业依法在全国设立运输分支机构。取消客运班线招投标的地域限制和客运班线的“对等对开”规定, 鼓励客运企业异地参加客运班线投标。

在推进建立全国统一道路运输市场的过程中, 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效率优先的原则, 积极推进“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区域道路运输一体化, 整合交通资源, 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降低运输成本, 提升整体竞争力。鼓励区域内各省 (市) 建立协调机制, 制定统一的运输发展规划、政策、规则和制度;鼓励各经济区域之间联合与交流。

应继续坚持“五个统筹”, 采取积极措施, 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在坚持依法管理、公平竞争的基础上, 鼓励公交客车向农村地区延伸客运线路, 鼓励农村班车实行公交化运营, 实现“长途班车进城”、“公共汽车下乡”, 做到长途汽车与公共汽车的无缝衔接, 促进班车客运、公共客运、出租客运的协调发展, 方便旅客换乘和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积极理顺城乡客运管理体制, 统筹合理规划城乡客运线路、站点, 构建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

筑牢“安全伞”

对道路运输业来讲, 安全问题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头顶, 对安全的要求更甚于其它行业, 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促进行业安全, 是一项永远的艰巨任务。

需围绕“三关一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积极推进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强化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地位, 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体系,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鼓励运输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奖惩机制, 完善长效管理制度;鼓励运输企业采用现代科技手段, 加强安全生产动态监控, 提高安全管理科学水平;大力倡导运输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督促运输企业加强从业人员定期轮训和安全考核。

推广经济实用车型

在道路运输业特别是班线客运领域, 为了增加吸引力, 一度出现大量购买200万以上昂贵车型的风潮, 而在国内8年必须淘汰的政策规定下, 支出与产出极其不对等, 在成本的重压下, 被迫改变策略。

在国家8年内必须淘汰车辆的规定没有改变的前提下, 推广经济实用车型, 势在必然, 也更利于行业发展。

需继续推进道路运输客车等级评定工作, 鼓励发展高档客车;在客源充足的线路, 鼓励发展大型客车, 提高运输能力, 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提高竞争力;加快推进符合《乡村公路营运客车结构和性能通用要求》 (JT/T616) 的安全、经济、实用的农村客运专用车型。

通过经济杠杆等手段, 推动道路客运企业加快道路客运车辆报废和更新步伐, 加速淘汰能耗高、性能不符合要求的客运车型;引导客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标准化、节能型的实用车型, 引导行业发展。

发力场站建设

道路运输站 (场) 是公众出行和货物集散的公益性基础设施, 是建立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在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的背景下, 却纷纷将班线客运站外迁, 这增加了居民的出行负担, 增加了社会成本。

在现有的政策下, 应鼓励城市发展综合枢纽型客运站, 实现与铁路、地铁、公共汽车等的“零距离”换乘;鼓励建设能够提供综合运输服务和物流服务的货运站, 实现网络化运输。

各地交通主管部门需要加大对道路运输站 (场) 的投资力度, 客货运附加费要主要用于向社会开放的公用型运输站 (场) 建设。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资站场建设,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对现有的公用型站场设施的经营权进行转让, 并运用筹集的转让金作为新建站场项目的资本金, 实行滚动发展。

社会资本投入道路运输站场设施, 应推行投资人招标制度。鼓励建立道路运输站场特许经营制度, 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并在确定经营期限的基础上, 签定经营合同, 明确各自责任。对于面向社会服务的公用型道路运输站场, 实施独立管理、独立经营。

做精服务质量

提高服务质量, 就像做好安全工作一样, 是一项永远没有尽头的工作, 但对道路运输业来讲, 却是意义最大, 投资也相对较小的工作, 需要从政策领域着重加强。

应进一步落实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 深入推进道路运输经营者诚信档案, 加大信息交换, 强化道路运输经营者的责任意识, 形成企业诚信与市场资源分配挂钩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 推动道路运输实现优胜劣汰, 全面推进行业诚信建设。对诚信好的道路运输经营者, 在客运线路招投标和新增车辆等方面, 可给予优先权。积极实施企业品牌战略, 鼓励企业诚信经营, 优质服务, 公平竞争。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开展科技创新, 推动行业科技进步。鼓励道路运输企业采用先进技术, 提高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鼓励利用行业内外的资金和力量, 加快道路运输信息化进程, 建立道路运输信息平台, 构建运输信息网络。鼓励推广使用互聯网、GPS、GIS、ITS以及条形码等技术, 提高道路运输管理效率和驾驭市场的能力。

鼓励道路运输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能源利用水平。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 提高车辆实载率。

“天下无碳”商业策 篇7

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倡导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为本次世博会的核心理念。中国政府此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这给在中国的各类企业,特别是资金及研发技术占巨大优势的高科技企业提出了一个紧迫的命题。

得“低碳”者得天下,研发、生产“绿色产品”,打造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大企业新的竞争领域。而竞争的激烈性,又充分展现在“低碳”云集的上海世博会上。

各显神通

与上海仅两小时左右车程的萧山,一直处于世博经济的滚滚热浪之中。这两年,萧山民企纷纷抢占世博会的大蛋糕,无论是吃的、看的,还是用的,都能找到“萧山制造”的身影。

万向锂电池生产基地于去年12月正式投产。从接到世博会的新能源汽车配套订单到全部完成交货满打满算只有4个月时间,工期非常紧张。经过四个月的生产,目前万向集团已顺利完成为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配套的锂电池、电机、电控等动力总成设备,配套的总量占世博园内运行的982辆新能源汽车的四分之一。

世博会上的意大利馆上使用的玻璃,是萧山浙江中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Low-E节能玻璃。中力生产的新型Low-E节能玻璃就是通过限制门窗的传热系数,以此降低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电能,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这次,中力的Low-E节能玻璃被意大利的设计师看中,将其运用在了4800平方米的意大利馆中。

世博会上,萧山的花木随处可见。根据区花卉协会的不完全统计,在上海世博园区内,90%的花灌木都是来自萧山的。相关报道显示,由于受世博利好的带动,萧山苗木的价格一路看涨。去年年底至今,苗木价格平均涨了60%左右。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钢结构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建筑业、钢结构业关注的中心。钢结构“中国品牌”、“中国技术”,已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

据了解,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和上海市金属结构行业协会经商讨决定,将于2010年6月,在中国上海携手举办“影响世界——钢结构中国品牌2010国际峰会(上海)”。峰会将以世博工程为背景,着力宣传绿色低碳的钢结构,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钢结构中国品牌。

世博工程作为中国公共建筑节能科技的典范,在解决节能、环保和减排等世界性难题上卓有成效,标志着中国在绿色低碳建筑技术集成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钢结构建筑凸显的绿色低碳特征,将作为中国工业产业和循环经济的代表之一,引领“创造绿色城市生活”的建筑方向。

峰会期间,相关企业和协会将产生“钢结构中国品牌”,进行“钢结构中国品牌”成果展示。此外,还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营造低碳建筑,创造生态人居,让钢结构融入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使钢结构中国品牌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石化原料制成的传统塑料袋降解需要300年,而由玉米等生物原料制成的塑料袋却只需3个月。广东上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凭借多项生物降解塑料国内外发明专利,领到了2010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的“入场券”,被指定为低碳环保节能惟一生物降解系列产品。

上九公司用10年开发了低成本的生物塑料基础树脂,目前价格低于同类型的石化树脂,使用这种生物基础树脂可生产各种生物降解树脂及制品。产品都是用玉米、马铃薯等农业产品制成的。“进入世博会展示和销售后,后期将可带来30亿元至50亿元的产业商机。”对此,上九公司负责人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

巨头抉择

世博会从来都是最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展示平台,在其所带来的巨大商机面前,任何一家跨国巨头都无法让自己有片刻的松懈。

据官方“世博网”介绍,以最新低碳技术在世博会上“亮剑”,已成为各跨国公司的重要战略。

有着多年世博会赞助经验的通用汽车,正欲凭借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终端技术成为此次世博会上的个亮点。坐落在世博会浦西园区、占地6000平方米的上汽一通用汽车馆,将向世人展示两大汽车制造商领先的汽车制造技术以及共同对2030年城市移动系统的愿景——零排放,零交通事故,远离对石油的依赖,远离交通阻塞,且驾乘充满时尚乐趣。

作为上海世博会创新型基础设施和医疗保健全球合作伙伴的西门子公司,同样将世博会作为其展示“绿色技术”的舞台。除将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轨道交通、楼宇科技和医疗保健方面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外,西门子全资子公司欧司朗(中国)有限公司还将作为“中国201 0年上海世博会照明全球合作伙伴”,为世博会提供新型环保照明服务。据透露,使用欧司朗生产的节能灯和LED灯,在实现节能80%的基础上,使用寿命可以分别达到传统灯泡的15倍和50倍。

在化工领域始终致力可持续发展的陶氏化学公司,也以新的节能环保技术成为世博会另一个亮点。作为世博会美国馆化工和材料科学类别的独家赞助商,陶氏化学将为美国馆和其他世博建设项目提供环保型产品及解决方案。据悉,目前陶氏的解决方案已在多个上海世博会建设项目中得以应用。陶氏DOWTHERHTHSR-1载冷液将用于中国馆和演艺中心的蓄冰空调系统,该系统利用电网低谷电开机蓄冷,在用电高峰时段释放冷量,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陶氏还是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案例“沪上·生态家”屋面保温产品的独家供应商,陶氏的舒泰龙屋面保温板将运用于这一项目。陶氏相关人士表示,上海世博会倡导环保、可持续的社区发展,运用科技的力量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这些都与陶氏在中国和全球的发展愿景不谋而合。

不少参与世博会的跨国公司表示,创新、环保、可持续是一个企业参与未来竞争的核心力量,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都可能被淘汰出局。此次参与世博会的重点在于投入而并非回报,只有拿出真正被大众接受,被市场认可的技术及产品,企业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分析人士也认为,跨国巨头之所以衷情上海世博会,除看好其带来的巨大商机外,更因为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市场一枝独秀的表现及中国政府在打造低碳经济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奠定了他们投资中国、深耕市场的决心。

世博经济

“世博经济”是指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世博会期间,以及世博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利用世博会带来的商业契机,推动和发展本地区经济,实现经济、文化持续成长的一系列活动,是一种能为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带来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特殊经济现象。有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的经济产出效益是北京奥运会的3.49倍。

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作为跟踪世博会经济研究多年的专业机构,完成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其中重点就包括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根据研究预计,上海世博会的“产出影响”将达到794 77亿元人民币,其中“增量消费”468.64亿元人民币。

旅游产出的经济效益将成为世博会举办过程中最直观的收益。根据联合国编制的旅游卫星账户来计算,1名参观者对当地的12个产业有推动作用,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再加上了零售业,这样包括酒店、交通、通信、餐饮等在内的13个产业都能从世博会中直接得益,增量消费主要来自于此。

根据这13个产业的产出效应,在上海世博会举办的半年时间里,如游客数量达到预计中的7000万人次,直接收入就可以达到468.64亿元人民币。再依照相关产业的乘数效应,乘以1.7倍后,可产出794.77亿元人民币。具体来说,世博会游客的购物规模有望达到175亿元人民币。据“保守估计”,世博会本地游客平均每人消费80元、国内其他地区游客平均每人消费88元、境外游客平均每人消费157元。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英语作文350字下一篇:电影院节日活动方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