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授课计划编制

2022-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是面临着一些工作任务和目标,特别是对于营销工作而言,有年度工作任务,季度工作任务,月度工作任务,每周工作任务,甚至每日工作任务。在进行工作任务之前,我们就要提前做好计划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期授课计划编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学期授课计划编制

学期教学计划的制订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摘要]文章阐述了学期教学计划的作用与学期教学计划制订的内容及要求,叙述了建立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分析了学期教学计划评估体系的内容,并对学期教学计划制订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和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关键词]学期 教学 计划 评估 指标 体系

[作者简介]何南(1974- ),女,湖南江华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与信息技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何新凤(1961- ),女,广西富川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评价。(广西桂林541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批准立项的教改课题“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LSZ200813)

[

学期教学计划是为了完成该学期教学任务而制订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案,是一学期课程教学的战略性准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关系到一学期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它的编制水平将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所以,如何制订好学期教学计划和评估学期教学计划编写的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学期教学计划的制订

1.制订学期教学计划的前提。熟悉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所选用的高职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情况;清楚课程的讲授时数;了解学校的实验和实训条件、设备拥有量、学校整体安排及校历等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全方位的安排,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并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

2.学期教学计划制订的要求。学期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对所选教材——理论教学教材、实验实训教材的介绍与分析;授课对象——学生的情况;学期教学总目标和要求;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的手段与措施;理论教学内容、实验实训课的课时分配及进度。

3.学期教学计划的内容。其内容包括封面、课时分配表、封里、拟定及审批。第一,学期教学计划的封面。包括的内容为教研室(填写教师所在教研室的名称)、教师姓名(填写实际授课教师的姓名,多名教师采用同一教学计划时,填写所有使用本教学计划教师的姓名)、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应写全称)、授课班级(填写使用本教学计划授课的所有班级,班级前面应冠以专业名称)、采用教材(填写主要依据的教科书名称、主编单位或个人、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及第几版)。

第二,课时分配表。包括总时数、理论教学时数、实验实习时数、测验时数及机动等五项。总时数即教务处下达的学期授课任务计划表中相应课程的课时数。理论教学时数指理论教学的总课时数,包括教师讲课时数、课堂练习时数、课堂作业时数、讨论课时数、电化教学时数等。实验实习时数指实验实习教学的总时数,包括课堂实验时数、室外实习时数、课程设计时数等。测验时数指平时教学中教师安排的各次阶段性测验时数。机动指为避免因不可预见性因素影响教学而留出的机动时间,机动时间总时数不得超过4节。机动时间还可用于讲授新知识、新技术。

第三,学期教学计划的封里。教学进度按学期教学周数顺序填写周次,一直安排到课程结束时的那一周为止。在填写周次时,要考虑军训、入学教育、教学实习、劳动课、运动会及节假等学校校历中有安排的活动和节假日的影响。学期教学计划的封里主要包括的内容如下:一是章节。章节按教材章节顺序填写。二是授课内容。为能明显反映教学进度,便于检查教学进度的执行情况,应以2课时为一个单元编写。每章开头的第一次课,应从章名一直写至节名和节下的一级标题。第二次课可不写章名,从节名开始写至节下的一级标题。若一节内容需两次或两次以上课才能完成,第一次要写出节名,第二次或第三次课可只写节下的一级标题。一次课讲多节,而且每节的一级标题又比较多时,可只写每节名。对于不分章、节的课程,教学内容摘要除写出课名外,还要写出本次课要讲的内容。讨论课、课堂练习课、课堂作业课、测验课等按以下要求填写:讨论课要写出讨论题目,不能只写讨论课三个字。课堂练习课和课堂作业要写出第几章课堂练习或第几章课堂作业。若一节安排两次习题时,要写出第几章课堂练习(1)或第几章课堂练习(2)。课程设计或大型作业要写出课程设计或大型作业内容的标题,不能只写课程设计或大型作业。测验课要写出从某章至某章测验,不能只写测验。复习辅导课要写出某章至某章复习。若是期末总复习,只写期末复习即可。如期末总复习安排两次课的话,则写期末复习(1)、期末复习(2)。三是备注栏。备注栏填写每一章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实践课的安排。

第四,拟定及审批。学期教学计划须交教师所在系(部)教研室主任审核,并报专业所在系(部)主任审定。

4.制订及执行学期教学计划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整个学期教学计划应内容全面、环节完整、具体明确、层次清楚,各部分的过渡衔接应自然顺畅,以确保学期教学计划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二是编写学期教学计划的重点应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写得过于简单,只写成提纲形式,这样不利于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具体教学过程的实施;另一种是写得烦琐,造成执行困难,不利于灵活地把握教学进程。三是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学期教学计划也不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可根据教学进度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四是不能忽视学期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记录的资料。执行情况记录是学期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认真填写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什么经验教训、原因是什么、应如何调整等。

二、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1.建立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的目的。建立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目的是通过评估系统总结学期教学计划制订工作,肯定成绩,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并实施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备课的功能,规范教学准备工作之一的学期教学计划评定标准,总结优秀教师学期教学计划制订的先进经验,发挥教学评估对学校工作的规范、导向作用。

2.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是通过评估的实践活动发挥出来的,它有助于促进教学准备工作,学期教学计划评估具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交流和激励功能以及鉴定功能。

导向功能是指学期教学计划评估可以为评估对象指明前进的方向,引导评估对象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通过学期教学计划评估,建立以评估目标、评估指标和内容体系为核心的导向机制,从而为学教学准备工作指明方向。

诊断功能是指学期教学计划评估能帮助评估对象发现自身的缺点和问题,为评估对象调整行为、克服缺点和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教学评估的诊断客体是教学活动及其构成要素,通过评估,可以获取教学活动的各类信息,从而发现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通过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交流和激励功能是指学期教学计划评估能够促使参与评估的评估者之间互换信息,同时鼓舞评估对象树立更高的目标,并为实现更高目标积极奋斗。

鉴定功能是指学期教学计划评估能够为评估对象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出正确的评估。

3.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学期教学计划评估指标体系由两个层次组成,即指标体系和各指标量化标准(权重),指标权重就是不同的评估指标在指标体系中关系和联系的体现,是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指标权重同时也是评估指标量化的重要措施,对重要程度不相同的评估指标应赋予不同的权重,就可以把本来重要程度不相同的评估指标视为基本相同,把不等值的评估结果变为基本等值。这就为评估指标的量化,为评估结果的综合运算创造了条件。评估指标权重采用比较法把教学涉及的、与教学质量相关度较高的因素作为评估指标的内涵初步确定权重,然后向一些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再进行初评、研讨后到综合确定权重。指标体系中设有A,B,C,D,E五级评分等级的,其分值为:A=1.0,B=0.8,C=0.6,D=0.4,E=0.2。评分等级是根据定量评分的结果,进行定性评估。90分及其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4.学期教学计划评估体系的应用。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后,先组织教师学习评估体系,掌握体系的内容和要求,引导教师按照体系的要求执行学期教学计划。一是向教师发放学期教学计划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由同行教师间相互进行评估;二是由教师所在的教研室、系的领导对教师编写的学期教学计划进行评估;三是由学院督导员或领导对教师编写的学期教学计划进行评估。再回收评估表进行统计,最后把信息反馈给教师,以利于改进和提高教学。

对学期教学计划的评估可采取查、听、议、评的方法。“查”就是检查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对应的教案、教学日志、检查部分学生作业、学生考试试卷及成绩;“听”就是听教师上一堂课,检查教师按照学期教学计划组织教学的情况;“议”就是召集部分教师和学生开座谈会,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议;“评”就是评比教师编写的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评估的实践。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教研室于2005年对学期教学计划进行评估,其后依据反馈信息进行多次修改,2008年评估体系得到基本完善,最后形成“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表”。2005~2008年,“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表”运用于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各门课程学期教学计划编写,并侧重进行了2007~2008学年度两个学期和2008~2009学年度两个学期的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对每门课程教研室教师、系领导进行评估,并按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表进行赋分,并运用“查、听、议、评”方法,确保了检测结果的科学性。

“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表”应用情况的反馈。我们收集并整理了参与该表评估的学校督导员、系领导和教师的反馈意见,评议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学校督导员的评议意见:学期教学计划是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院系进行教学检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审核本课程考试命题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我们每个任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期教学计划填写工作。教师应认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周密安排、认真填写。“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表”是对学期教学计划填写进行公正、科学评价的教学评价表。

物理与信息技术系主任评议意见:“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表”主要在于为学期教学树立了符合教育要求的指标和标准,评价结果有利于为评价对象及管理人员提供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决策依据,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不断提高,是对评价对象的计划进行鉴定的依据。

教师的评议意见:学期教学计划是由任课教师填写的,并经院、系教学管理负责人审核批准的,用于指导教师个人日常教学工作的行动计划。而“学期教学计划编写评估表”是指导教师进行学期教学计划编写和科学、合理、有步骤进行学期教学的指挥棒。

[参考文献]

[1]刘海英,何新凤.“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课程教学设计及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2).

[2]莫春姣,何新凤.教案编写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制[J].教育与职业,2007(8).

作者:何南 何新凤

第2篇:授课任务表、课程学期授课计划编制要求及管理办法

一、授课任务表编制

填报任课教师呈报表,是实现教学计划的具体步骤,也是编排课程表前的必备工作。为使每学期教学工作能科学有序地进行,各二级学院(部)、教研室院长应根据教学计划中开设课程编制出任课教师呈报表。具体编制要求如下:

1. 在期中教学检查两周后,各二级学院(部)将下一学期教学计划核对无误后报教务处,由教务处将教学任务下达到各二级学院(部),包括各专业班级所开设的课程名称,总课时数、周课时数和周数,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各种设计、实习)的起业止周数。

2. 二级学院(部)、教研室根据下达的教学任务和师资情况,认真研究安排任课教师呈报表。

(1)确定所开课程的主讲教师、辅导教师、指导设计、实习教师和见习教师名单。

(2)单班、合班上课及其它特殊情况,应在备注栏内说明。 (3)新教师必须经过试讲合格,方可排课。

(4)在安排任课教师时,要考虑教师的业务定向,保持教师任课的相对稳定性,并做到工作合理,业务水平合适。

3. 任课教师名单经二级学院(部)审核后按时统一报教务处。

4. 教务处要对任课教师的资格、教学任务是否安排合理等进行全面审核,最后由教务处制订总课程表。

5. 任课教师名单确定后,一般不得随意变动,若有特殊情况,应由教研室提出申请,经二级学院(部)院长审核,报教务处批准。

二、课程学期授课计划编制要求及管理办法

学期授课计划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具体安排。是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工作的保证。教师在开课前必须编制好学期授课计划。

1. 任课教师应以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按照总课程表、教学进程表和编制说明等内容要求,编制学期授课计划。 2. 要详细填写学期授课计划总表一栏中的课程名称(全称)、授课专业班级、课程总学时、学分,本学期计划学时、教学大纲制定部门(统编或自编)、教材名称、主要参考书、对本学期教学周数和教学时数(包括讲课、实验、习题课、电化教学课、现场教学、考试考查、机动等)要进行合班分配,并应与学期教学进程表上的教学周数及学时分配相一致。

3. 填写学期授课表一栏中,周次,应与校历一致;时数,按两学时划分为一个单元;授课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按两学时一个授课单元填写教学内容;课外作业应注明作业题数及学生完成预计所需时间。

4. 编制说明一栏,应详细填写编制授课计划的依据;教学主要目的和任务;针对该学期授课班级和学时在编制授课计划中进行的特殊处理应在编制计划栏用文字加以说明的部分。

5. 课程相同,而授课时数不同的班级,应分别编制学期授课计划。 6. 授课计划由任课教师编制,书写要整洁,一式四份。经教研室院长审核、二级学院(部)院长批准,并于开课前一周报教务处备案。另三份分别由二级学院(部)、教研室、任课教师保存。

7. 任课教师要严格执行学期授课计划,如确需变动调整教学内容及学时数时,应由任课教师写出书面申请,教研室院长同意,经二级学院(部)院长审批后,报教务处备案。各二级学院(部)、教研室应定期检查授课计划执行情况,任课教师要认真按授课计划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第3篇:授课计划编制规定

授课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学期(或阶段)为单位编写的的授课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期(或阶段)授课计划都是学校计划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执行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每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相关的教学大纲,保证大纲各项要求的实施。为此,特作以下规定:

1.授课计划由专业部(学校教科研中心组)组织任课教师编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编写教案的依据,也是学校检查教学进度执行情况的依据。授课计划必须按规定内容认真书写,字体工整,不得有错。

2.授课计划应在学期开学前编写。授课计划实行教研组(学科组)组长、专业部(学校教科研中心组)主任、教务处主任三级审批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授课计划应及时通知任课教师重新制订。

3.授课计划的编写要留有机动时间。

4.教学课时及授课计划应明确下列要求:

(1)课程授课总时数=上学期(前阶段)已授课时数+本学期(阶段)尚需课时数。

(2)学期计划授课时数=学期周学时数×教学周数=能完成课时数+预计节假日缺课时数。

(3)能完成课时数=讲授时数+实验时数+现场教学时数+课程设计时数+复习考试时数+机动时数。

(4)大纲规定时数,应依据所执行大纲的规定如实填写。

5.编制说明应对授课计划作出如下准确解说:

(1)制订的授课时数与大纲规定有无差异,并说明原因。

(2)授课内容如有增删,应注明增删内容和原因。

(3)实验课必须保证开出,如不能开出,应注明原因,提出补救措施。

6.授课计划应按授课顺序填写,并依据校历填写周次。

7.实验课必须按大纲实验项目、名称填写;电教课应注明教学内容及音像资料名称;现场实习教学应注明教学内容及地点;机动授课时数安排在计划的最后一栏。

8.计划执行过程中如需变动内容或顺序时,应经教研组(学科组)组长审批,并报各专业部(学校教科研中心组)备案。

第4篇:物资计划编制

一.编制物资计划的基本原则:

1、服从企业方针目标,服从企业整体利益。

2、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强调计划的严肃性,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3、深入生产现场和当地市场进行考察和调研,直接收集资料,切忌盲目估算。

4、应充分挖潜,并全面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计划的可行性。 二. 物资计划的主要内容:计划编制说明、物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期初库存量、本期需用量、预计储备量、本期计划申请量、物资的技术标准或设计质量要求、时间及到站要求等。 三. 物资计划编制依据:

1、工程技术部门按期编制并下达“工程主要物资需要量计算表”

2、劳资、安质部门提供劳保材料需用量;

3、机械部门提供油料、机修材料需用量;

4、各工班提供上述材料以外的其它各种材料需用量。 四.物资计划的补充情况包括:

1.若遇施工任务调整或变更设计需调整物资计划时,申请单位应按原渠道,及时提出书面追加、削减计划。

2.工程坍方、防洪抢险等急用物资,供方可根据需方的电报、传真及电话要求及时供应,但应在期末及时做出补充计划,经有关领导

审批后报采供部门。 五.物资计划编制流程:

六.物资计划审批:

1. 《辅助材料和工具劳保用品计划》由工区提报,工区设备物资负责人签认(核对库存),工区项经理审批后,由工区项目设物部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报项目设备物资部,由设物部长签认,分管领导审核,报项目经理审批后方可采购。一般材料如因项目经理外出不能

及时审批的可经分管领导审核后通知采供站及时采购,并及时补办签字手续。协作队伍所需材料必须注明。辅料计划每星期做一次,每月辅料计划不能超过四次。每周的提报时间为星期五下午6点前。在此期间如因计划不周发生计划外要料,每发生一次罚款工区主任200元(如发生安全隐患时,可先采供,后须做补充计划报设物部)。物资进场时间以审批后2天为限。如有个别难以购置的物资需及时向工区领导及项目主管领导汇报。

2.月度主材计划必须由工程部提报,每月28日之前必须将下月《主材需用量计算表》提报给设物部,该表需由制表人、工程部负责人、总工签字。主材计划原则上每月提报一次,提报人应认真,仔细,严谨拟定。如因特殊情况,可做一次补充计划,但必需说明遗漏,或补充原由。 七.物资计划监督:

针对我项目实际情况由分管领导定期监督检查本项目物资计划的执行情况。对由于计划不周造成工程延误、物资积压和浪费等现象应提出批评,情节严重的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物资计划编制习题

姓名: 得分: 一. 填空

1 编制物资计划的基本原则:( ) 服从企业整体利益。( ),强调计划的严肃性,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2. 物资计划审批:各工区项目所报需用量计划,由( )签认,( )审批后,再报( )。由设物部长签认,分管领导审核,报项目经理审批。

3. 物资计划的补充情况包括:若遇施工任务调整或变更设计需调整物资计划时,申请单位应按原渠道,及时提出( )削减计划。 二.判断题

1.若遇施工任务调整或变更设计需调整物资计划时,申请单位应按原渠道,无需提出书面追加、削减计划。 ( ) 2. 工程坍方、防洪抢险等急用物资,供方可根据需方的电报、传真及电话要求及时供应,但应在期末及时做出补充计划,经有关领导审批后报采供部门。 ( ) 3.工程技术部门按期编制并下达“工程主要物资需要量计算表”

( )

4. 编制物资计划的基本原则:服从企业方针目标,服从自身发展利益。( )

5项目经理部下达计划期内施工生产任务量。( )

三.选择题

1.编制物资计划的基本原则:服从企业方针目标,服从企业整体利益。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强调计划的严肃性,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直接收集资料,切忌盲目估算。

A. 无需深入生产现场和当地市场进行考察和调研 B. 询问他人获得二手资料 C. 根据自己工作经验

D. 深入生产现场和当地市场进行考察和调研

2. 物资计划编制依据:工程技术部门按期编制并下达“工程主要物资需要量计算表”;劳资、安质部门提供劳保材料需用量( )各工班提供上述材料以外的其它各种材料需用量。 A.工区提供油料、机修材料需用量; B. 工班长提供油料、机修材料需用量; C.工区项目经理提供油料、机修材料需用量; D. 机械部门提供油料、机修材料需用量;

答案:填空--- 1... 服从企业方针目标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2. 设备物资负责人;工区项经理;项目设备物资部 3. 书面追加

判断—1.× 2.√3.√4.×5.√

选择---1.D 2.D

第5篇:生产计划编制研究

摘要:主生产计划核心是保证生产计划与规定的需求和所使用的资源取得一致,在计划管理中起着龙头作用。编制主生产计划时,须遵循最少项目、适当稳定和以需定产等原则,在程序上强调严格性,在方法上注意科学性。编制完成后,还要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总结,以提高计划的效益。总之,编制主生产计划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过程的平衡性很重要,结果的效益性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主生产计划;编制;执行;控制

一份好的主生产计划是企业顺利完成生产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作业有序实施的决定因素。编制主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但在实践中,企业管理者们对主生产计划的概念、编制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存在许多不足。对企业主生产计划编制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概念、作用和编制原则

(一)概念

主生产计划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其本质是保证生产计划与规定的需求和所使用的资源取得一致。主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起点,是将企业战略转化为生产作业和采购作业等微观计划的工具,是将订单转换为生产制造部门任务的来源。

(二)作用

主生产计划在计划管理中起“龙头”模块作用,决定了后续所有计划的目标,是企业建立正常生产和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

1.物料需求计划和采购的依据。主生产计划将企业管理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与日程计划连在一起,通过订货、采购、委托加工、协作等形式保证生产物料供应,并且始终贯彻财务成本控制的观念。

2.日常生产活动的依据。主生产计划是联系产、供、销、储、运与人、财、物等日常生产工作的纽带,可以使各环节有组织地、有系统地运行。

(三)主生产计划编制的原则

企业要使主生产计划能够指导和协调生产活动,在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就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具体如下:

1.最少项目原则。即用最少的项目安排主生产计划。项目过多,会使预测和管理变得困难,分散企业的生产能力,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2.轻重缓急原则。

(1)先重要合同,后一般合同。客户个性化方面的要求,是具有特殊性的合同,要放到最后生产,避免为其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其它产品无法正常完成。 (2)按交货期先后编制,得出合同排序表。

(3)优先保证已有的订货合同的要求。

(4)优先安排延期罚款多的订单。

(5)优先安排生产周期长、工序多、工艺复杂的订货。

(6)优先安排原材料价值和产值高的订货。

3.以需定产、以产促销原则。企业既要以销定产,又要以产促销。也就是说,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特长,充分发挥企业人才、技术和管理资源的优势,开发和生产具有一定特色的优质产品,指导顾客的需求方向。

4.合理利用生产能力原则。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一定的资源投入所能获得的最大产出量,代表着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是编制主生产计划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5.经验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目前企业编制主生产计划多采用经验方法,简单易行,修改方便,适合小企业,但难以满足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科学性要求企业在编制主生产计划时,必须从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调查研究,资料和数据准确,需求量和需求时间详实,规定指标可行并能落实到位。

6.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定性分析主要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市场情况、资源供应情况,以及税收、价格和信贷等方面的政策;定量分析则通过量本利分析、线性规划等方法,优化生产指标。

7.应变原则。任何计划都只是预测性的。主生产计划必须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生产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和顾客要求。

二、编制依据和程序

(一)编制依据

主生产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对生产的需求,编制时必须多方面加以考量。具体包括企业长远发展规划、长期经济协议、上期计划执行总结、计划生产能力、当前生产规格、部门因素和时 间因素等。

(二)编制程序

主生产计划是实现生产作业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和经济性的重要保证。编制主生产计划程序如下:

1.计算需求量。将竞争者行为、销售预测、客户订单、当前生产能力、品种定额资料、成本与售价以及运作策略和目标等因素综合加以考虑,考虑到不同型号、规格的适当组合,计算需求量。

2.准备产品资料。这些资料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反映企业外部环境和需求一类反映企业内部条件和生产运营条件。同时,产品需求亦是生产进度安排的主要依据。

3.制定主生产计划。对生产进度进行详细的安排,明确各生产批次及各工程的投产日、每日产量及完工日。通过月份生产计划来进行调整,月份计划就是从长期到短期,从概括到具体,实现组织供需平衡。

4.协调和统筹安排,初步提出主生产计划指标。包括产量指标的优选和确定质量指标的确定、生产进度的合理安排。

5.通过综合平衡确定主生产计划指标。平衡要以全面性、连续性和科学性为基础。主生产计划的核心是确保生产系统的各阶段、各环节、各工序之间紧密衔接,保证作业平衡,确保生产组织合理而高效。计划指标的确定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变动因素较多,必须从人财物、产供销各方面进行平衡。综合平衡是制定生产计划的重要工作环节,具体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1)计划产品的工艺过程与企业设备的性能相一致。

(2)计划产品的质量与企业设备的能力相一致,生产进度安排均匀,设备负荷均衡。

(3)生产指标与生产能力之间平衡,测算企业设备、生产面积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

(4)生产任务与劳动力之间平衡,测算劳动力的工种、数量以检查劳动生产率水平与生产任务是否适应。

(5)生产任务与物资供应之间平衡,测算主要原材料、动力、工具、外协件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及生产任务同材料消耗水平的适应程度。

(6)生产任务与生产技术准备平衡,测算产品试制、工艺准备、设备维修、技术措施等生产任务适应和衔接程度。

(7)对产品品种、产量、质量、成本、消耗、利润、资金占用和流动资金等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发现生产指标存在的不足和困难,从而及时提出措施加以解决,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8)以生产指标为中心,保证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及其它投入资源平衡,确定企业内部生产的可能性和潜在能力。

(9)通过综合平衡,对计划做适当调整,最终确定各项生产指标,将需要同可能结合起来,将初步提出的生产计划指标同各方面的条件进行平衡,使生产任务得到落实。

6.下达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是一个多次计算、反复协商的过程。通过主生产计划运算以及细能力平衡评估后,批准和下达主生产计划。

三、编制方法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是一个反复试算的过程,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标准计划法

主要适用于大量流水生产和稳定成批生产类型的班组。在大量流水生产中,流水线上每天的生产任务,车间下达的月、旬(周)生产作业计划已有明确规定,并编制成标准计划,可重复使用,不需要编制班组的工作计划。

(二)定期计划法

主要适用于生产任务不稳定的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的班组。这种类型的班组,由于生产任务经常变动,不能使用标准计划法,而应采用定期计划法,每隔一定时间(月、旬或周)规定一次工程内容的工序作业进度或零件的工序加工进度和设备的负荷进度。所隔时间长短,取决于生产稳定程度、复杂程度和施工内容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合程度。品种多、施工内容复杂、影响生产因素多,间隔时间宜短些,可每旬分配一次任务;反之,则间隔时间宜稍长一些,可每月分配一次任务。

(三)临时派工法

根据生产任务、生产准备情况及各环节的负荷情况,随时把生产任务下达给各个工作地。适用于生产施工或服务工作任务杂而乱,而且极不稳定的单件零星生产类型的班组。因为这种类型的班组,工作地负担的作业种类很多,其工作对象、内容不易固定,编制较长时间(月、旬)的计划进度,很难符合实际,工作量也很大,故以根据实际情况临时派工为宜。

(四)看板生产法

这是一种传达生产指令、反馈执行情况、合理组织生产的科学方法。“板”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媒介物,有卡片、图表等多种形式,在颜色、悬挂和张贴方法、更换方法上灵活多样。其目的是通过看板,使生产者对自己所接受的任务和完成情况一目了然。“板”中内容可以根据班组需要决定,一般包括品种、产量、工艺内容、生产时间、生产作业方法、运送量、运送时间、运送方式、存放地点等。看板管理的作用,一是使任务执行人得到明确的指令,保证各现场作业岗位互相牵制、同步运行,使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实现准时领料、准时生产、准时送出;二是便于管理者及时从看板上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上应当注意的薄弱环节,及时分析研究并妥善处理。因此,看板上面的数据是动态的,有活力的。

(五)滚动计划法

近年来,滚动式计划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在每次制定计划时,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将原计划期循序向前期推进一段时间的灵活而有弹性的计划编制方法。滚动法既满足了确保交货期与生产量,又能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计划,可以对订单的追加和变更做出快速的反应。虽然可以实行近细远粗的原则,但预测计划的指标和措施都应该比较具体,修订计划时调整的幅度一般情况下也不宜过大,确定执行计划和预测计划的数据都应该比较充分,各个计划期之间更应该注意衔接和平衡。

(六)网络分析法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以网络图的形式,反映组成工程项目的各项活动(工序)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并通过相应计算,找出影响全局的关键活动和关键线路,以便对工程项目进行统筹安排,使其在工期、成本、资源利用等方面达到预期目标。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采用网络分析法对关键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并严格控制,是组织生产的最佳方法和有效途径。

(七)“冻结”法

主生产计划是所有部件、零件等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改变主生产计划,尤其是对已开始执行、但尚未完成的主生产计划进行修改时,将会引起一系列计划的改变以及成本的增加。为此,许多企业采取的做法是,设定一个时间段,使主生产计划在该期间内不变或轻易不得变动。也就是说,使主生产计划相对稳定化,有一个“冻结”期。“冻结”的方法可有多种,它们代表不同的“冻结”程度。一种方法是规定“需求冻结期”,可以包括从本周开始的若干个单位计划期,在该期间内,没有管理决策层的特殊授权,不得随意修改主生产计划。例如,将主生产计划设定为两周。在该期间内,没有特殊授权,计划人员和电脑(预先装好的程序)均不能随意改变主生产计划。另一种方法是规定“计划冻结期”。计划冻结期通常比需求冻结期要长,在该期间内,电脑没有自主改变主生产计划的程序和授权,但计划人员可以在两个冻结期的差额时间段内根据情况对主生产计划作必要的修改。在这两个期间之外,可以进行更自由的修改。例如,让电脑根据预先制定好的原则自行调整主生产计划。两种方法的差别实质是对主生产计划的修改程度不同。以上几种方法,不一定要单纯采用哪一种方法,应用时可以综合考虑。企业动态发展过程可以为线性、离散、跳跃、非线性、非平衡涨落等情势,环境场中的转变要素具有熵变、渐变、突变、随机、模糊、动态、复杂性等特征。应用的理论诸如运筹学、统计学、相似性理论、模拟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成就,日益成为先进实用的计划方法。事实上,目前的动态方法多用于处理外部的不确定性,而静态方法多用于解决企业体系内部的不确定性。企业要想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做法。

四、执行与控制

在现代生产企业中,各项生产活动分工很细,没有科学、规范的生产计划,整个生产活动很难协调进行。为了确保各环节能够正常运作,确保数据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有效性,必须建立严格的管控制度,并加强项目组织的执行力度。主生产计划的有效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均衡、连续、稳定运行的关键是企业生产活动平滑进行的重要条件。主生产计划的统计与分析,属于生产的事后总结提高阶段,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及失败的原因,为下一步的计划拟定提供改进的依据。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各部门、各生产环节之间会经常出现新的情况、新的矛盾,即经常会打破原来建立起来的相对平衡。如果生产中出现了问题,如设备故障、人员操作、产品设计或工艺设计和产品质量等问题,会造成生产过程的停顿、生产进度的延迟等后果,这些问题必须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生产管理和调度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权威性依据就是主生产计划,应该在依据、完成主生产计划的条件下,对生产作业进行调整。主生产计划把企业规划同日常的生产作业计划关联起来,为日常作业的管理提供一个“控制把手”,驱动了一体化的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系统的运作。主生产计划是企业管理者控制之下最重要的一组计划数据,基于此,企业管理者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就有了控制、评价的依据。

五、结束语

主生产计划是生产体系中的主控计划,上下贯通、左右协调、集中统一的生产计划。纵向,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它将企业的主需求计划分解为具体的执行计划;启下,它是物料需求计划的驱动器。横向,它起着沟通产销的作用:它在产供销之间,把销售订单与预测转换为生产任务,同时又把生产计划与库存转换为可签订单,使生产计划和资源需求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步,达到供需平衡。

参考文献:

[1]徐盛华,陈子慧.现代企业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志祥,陈荣秋,马士华.面向SCM 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总体模型[J].高技术通讯,2000,(10)

第6篇:生产计划编制流程

1、 准备工作

1)、对生产计划模板(或公司所使用的ERP系统SAP系统)日常数据进行维护:包括工作中心、机器设备、车间产能、生产线及班次等相关生产数据进行维护;

2)、标准产能表制定:定期组织车间对车间的实际产能进行测试,并按生产品项编制完成《标准产能表》,《标准产能表》为生产计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之一;

3)、每日产品进出存数据确认;

4)、生产人力确认:以不超过月生产计划评估表的最大开机数及人力需求数为基准安排日生产计划,当次日计划开机人数超过评估人力需求时,需要提前同生产车间确认,看能否通过内部调整人力资源完成生产计划,否则需要调整计划量(调整按市场需求优紧缓松);

5)、查看上一工作日的生产计划达成情况,对未达成计划的品种及未达成计划原因进行确认。

2、生产计划编制

1)、根据公司的产品库存情况及成品销售发货趋势,再根据各成品库存上、下限结构,初步确认需排产的生产品种及数量;

2)、公司库存的原料、包装材料、半成品量确认,需了解公司目前所库存的原料及包装材料的状态是否为完全可用状态(现在有些公司因生产任务紧急,对部分供应商供应的不合格物料进行特采接受,在生产前由品质部门进行检验、评审或是生产过程中发现物料品质有问题,无法用于生产,会对该物料进行转仓重检等会占用正常可用库存量。),确定可生产的品种及数量;

3)、车间设备运行状况及人力配置是否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4)、结合市场部、销售部信息及生产建议;

5)、各生产车间《标准产能表》。

生产计划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上5点完成。

3、计划编制原则:

1)、对于月需求较小的产品,安排生产计划量尽量安排以1个工作日为生产单位,减少设备调试、非同类产品间的转料次数及模具更换次数,从而让包装材料、能源、人力最大化利用;

2)、人力耗用多的品种优先安排,人力耗用多的品种生产结束后,可安排人员参加其它的作业或是下班,减少员工待料工时,节约人工成本;

3)、设备开机需求量集中连续生产,减少透机次数、节约透机时间及透机原料以及预热时间。生产计划的编制原则应以节约成本、成本最优原则。

第7篇:工作计划编制

工作(月度)计划编制

一、为什么要写工作计划

1、计划是促进主动工作的有效手段

工作有两种形式:

(1)消极式的工作(救火(补救)式的工作:问题已经发生再赶快处理);

(2)积极式的工作(防火式的工作 :预见问题,提前计划,预防问题出现)写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自己工作的不断总结、分析,让自己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计划是促进主动工作的有效手段,是我们走向积极式工作的起点。

2、计划是各级领导和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体现

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变被动等事做变为自动主动做事,因为计划明确了具休事项及相关执行人员、时限,有了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改变等主管或领导的吩咐再去做事的习惯,只是在某些需要决策的事情上请示主管或领导就可以了。通过计划对整体工作的统筹安排,个人的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通过加大督促和考核,单位的管理水平会不断提高。

二、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

1、年度工作目标的月度分解内容;

2、上级指示及领导交办的专门事项;

3、上月未完成的工作计划内容;

4、日常管理内容;

5、阶段性工作;

5、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

三、工作计划编制

工作计划的编制是为了更好地实施。计划的内容重于形式。计划内容要实在、简单、清楚、可操作强。

工作计划主要包括(1)工作内容(有的要说明工作方法)、(2)工作分工(执行人)、(3)工作时限。

要真正编制好工作计划,首先要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分析,对照本部门工作职责、上级机关的有关管理制度、单位主要工作安排情况等,列出本部门的主要工作、日常性工作以及工作的量化指标,初步形成年度计划,按年度计划内容,结合(

二、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中的内容要求,编制成部门的月度计划。

工作计划并不是工作细目,不能将所有的工作都写进计划。

四、工作计划的执行

各部门每月的工作计划应该拿到例会上进行公开讨论,这既是讨论的过程,民主化管理的过程,也是增强部门凝聚力、提高执行力的过程。因为通过讨论,让部门人员对计划认可,同时让他们认知,明白计划内容,让他们对自己份内的工作清楚,便于他们进行工作准备,有利于提高执行力。

执行要避免“我的方案已经拿出来了,执行是执行人员的事情。出了问题也是执行人员自身的水平问题”的认识。部门负责人要经常跟踪检查执行情况和进度。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每个部门的工作难免会涉及到其他部门,部门负责人要做好沟通协会调工作;还有,在工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部门负责人既是管理人员,同时还是一个执行人员,要做好方向和原则的管理同时要深入问题和现场。

上一篇:校园科技活动简报下一篇:南美白虾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