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机理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与长期稳定的和谐社会共存的“奇迹”。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理论研究需要突破的关键议题。以往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多围绕政府系统内部关系展开,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解读侧重于如何通过政府改革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而忽视了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事实上,中国体制改革往往以市场领域改革来倒逼政治、社会等领域改革。因此,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影响机理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为主线,将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环境因素纳入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构建“环境-行动者-绩效”的分析框架,采用“时空演进-影响效应-影响路径”层层深入的实证策略,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机理。刻画30个省(市、自治区)1987-2017年市场经济体制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时空演进特征与协调关系;利用22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997-201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效应;通过问卷调查收集325个县级区域一手数据,研究两者的影响路径。从纵向时序变化、横向静态比较两个方面,立体地剖析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机理,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市场经济体制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时空演化。构建市场经济体制、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综合评价体系,对1987年以来各省(市、自治区)市场经济体制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时空演进特征观察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市地方政府职能结构从“经济职能为主”逐渐转变为“公共服务为主、经济建设并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水平与地方政府职能执行绩效不断提升,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方政府职能执行绩效具有显著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协调分析发现市场经济体制与政府职能执行绩效存在动态的耦合协调关系,两者相辅相成,逐步从“不协调、低发展”的失调状态走向协调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效应。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规模产生显著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地方政府职能执行绩效。具体来看,第一,市场经济体制三大要素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效应不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金融要素发展与对外开放水平对地方政府规模产生正向影响,即金融要素与对外开放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使政府规模扩张。第二,“市场经济体制→地方政府规模→地方政府职能执行绩效”逻辑链条成立: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对地方政府职能执行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但部分要素产生负向影响,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水平分别对城乡均衡发展、环境保护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地方政府规模扩张有利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职能领域绩效提升,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第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与地方政府规模调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地方政府规模对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反向影响。(3)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路径。市场主体、市场要素、市场环境发展均对地方政府的内部优化与外部适应产生影响。市场主体作为市场活动微观主体,更多地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产生直接影响;市场要素与市场环境则通过宏观环境变化,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提供良好的发展土壤,提升社会组织活力、促使上级政府战略调整,间接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在于:第一,从环境因素出发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分析框架进行补充;第二,聚焦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机理,实现市场-政府关系研究视角的转换;第三,从时间、空间双重维度审视市场经济体制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演进特征,发现了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第四,采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全面验证了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强度以及影响路径,发现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直接或间接通过社会组织发展与上级政府战略调整影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打造“有效”市场、培育“能动”社会、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等三个方面,为促进市场经济与地方政府良性互动提供了可能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时空演进;影响机理

学科专业:行政管理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述评

2.1 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2.1.1 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演进

2.1.2 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模式

2.1.3 市场经济体制的评价体系

2.2 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2.2.1 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演进

2.2.2 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因素

2.2.3 政府职能转变的行动模式

2.2.4 政府职能转变的评价体系

2.3 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研究

2.3.1 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历史演进

2.3.2 市场经济体制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关系

2.4 已有研究述评与本研究切入点

2.4.1 主要结论

2.4.2 存在的不足

2.4.3 本研究的切入点

3 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影响机理的分析框架:环境-行动者-绩效

3.1 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影响机理的理论剖析

3.1.1 核心概念界定

3.1.2 研究视角的转换:从内部关系到外部环境

3.1.3 “环境-行动者-绩效”:一个分析框架

3.2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环境因素:市场经济体制

3.2.1 市场经济体制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适应性逻辑

3.2.2 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倒逼机制

3.3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行动者博弈:“政府-市场-社会”互动

3.3.1 “自上而下”: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上级政府指导

3.3.2 “自下而上”: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市场、社会驱动

3.3.3 “上下结合”:“政府-市场-社会”互动与博弈

3.4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绩效输出:内部优化与外部适应

3.4.1 政府组织的内部优化

3.4.2 政府组织的外部适应

4 市场经济体制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时空演进与协调关系

4.1 市场经济体制的时空演进特征

4.1.1 市场经济体制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市场经济体制的时空演进特征

4.2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时空演进特征

4.2.1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投入视角下地方政府职能规模与结构的时空演进特征

4.2.3 产出视角下地方政府职能执行绩效的时空演进特征

4.3 市场经济体制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协调关系

4.3.1 市场经济体制与地方政府职能执行绩效组合模式分析

4.3.2 市场经济体制与地方政府职能执行绩效耦合协调度测算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影响效应研究

5.1 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效应

5.1.1 研究假设: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效应

5.1.2 实证检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使地方政府规模扩张了吗?

5.2 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执行绩效的影响效应

5.2.1 研究假设: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执行绩效的影响效应

5.2.2 研究假设:地方政府规模对政府职能执行绩效的影响效应

5.2.3 实证检验:市场体制发展、政府扩张使政府职能执行绩效提升了吗?

5.3 市场经济体制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双向影响效应

5.3.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5.3.2 实证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影响路径研究

6.1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6.1.1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市场驱动: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影响

6.1.2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社会参与:社会组织的中介效应

6.1.3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上级指导:上级战略调整的中介效应

6.1.4 概念模型

6.2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6.2.1 问卷设计

6.2.2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6.2.3 数据采集与样本分析

6.3 统计分析与结果讨论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6.3.3 结构方程模型

6.3.4 假设检验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打造“有效”市场

7.2.2 提升社会组织活力,培育“能动”社会

7.2.3 明晰政府职能边界,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提纲下一篇:连锁企业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