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短歌行

2023-05-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诗三首短歌行

诗三首 之 短歌行

《短歌行》教案

一、导入新课

首先,请大家翻译一个句子: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

(说曹操,曹操就到。)

这里的devil是什么意思呢?(恶魔)

是不是意味着曹操是一个恶魔呢?当然不是。只是人们提起曹操,就往往会想到其不好的一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短歌行》,来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曹操。

二、背景介绍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设酒宴请诸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三、设疑自探

“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同学们预习过了这首诗,已经扫除了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就此诗思想内容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归纳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1.为何而“忧”?

2.这首诗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3.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忧”情的?

四、诵读诗文+学生自探

诗歌是“三分诗,七分读。”学习诗歌,就是要多读,反复读,感知诗韵,领会诗境,品味诗情。我们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依靠反复诵读来完成。

1.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以上问题。

2.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扮演者鲍国安在赤壁大战前夕横槊赋诗,演唱的《短歌行》,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同时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3.个别学生读。

反复诵读之后,再独立思考一分钟,探究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同时在书上圈点勾画,做好批注。

五、解疑合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将要结束时,出示展示的分工与要求。展示将要结束时,出示评价的分工与要求。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合作所得。

明确:

1.①一忧人生苦短。表达了诗人深感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命运无常。想要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积极昂扬的精神。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这种忧就是哀叹人生苦短的忧,是进取中的的苦闷。

②二忧贤才难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子衿”代指贤才。“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

③三忧功业未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发出殷切的呼唤,坦露了自己渴望广纳贤才,成就伟大功业的雄心壮志。 2. 情调:开头低沉(忧)——后来昂扬(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纵酒放歌,心忧天下,貌似颓放,实则进取;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契阔谈,心念旧恩。”若得贤才,必将尽力娱宾,欢饮畅谈;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不得贤才,所以反复沉吟,忧思不断。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发出殷切呼唤,表明心志,渴求贤才,成就伟业。

3.①比喻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运用“朝露”为喻,表达生命短暂,年华易逝的感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暗喻人才难得。

②比兴:以“子衿”“鹿鸣”起兴,生动动形象地说明了自己对贤才的思念和渴慕。贤才若来投奔我,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子衿”本是“衣领”,这里代指贤才。

④典故:A.“青青子衿”两句,《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呦呦鹿鸣”四句,《小雅·鹿鸣》,用以说明自己会以礼待人,厚遇贤才。

B.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作者发此感慨,是因为他感到年事渐高(时年五十四岁),时日见浅,而眼下大业未成,匡扶济世之才又极为难得,一种紧迫感、焦灼感由然而生。正是因为有这种思想,才发出“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呼唤,坦露自己求贤若渴,成就伟业的心迹。

六、质疑再探

“学入佳境始有疑,疑而得解方见真”。那么,课文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哪些更有价值的问题呢?请大胆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预设: 《短歌行》中透露出的曹操形象与传统的评价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这是为什么呢? (连线)

1、小说体裁因素 A、尊奉儒家正统思想,尊刘贬曹

2、历史上民族关系因素 B、反对“暴君”、“奸相”造成的民不聊生,生活贫困。

3、三国戏和评话本的人民创作性因素 C、宋朝的民族关系紧张;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对汉人实行高压政策 ,人心思汉。

4、《三国演义》作者因素 D、《三国演义》题材七实三虚,有些虚构故事的影响 (答案:1—D 2—C 3—B 4—C)

七、本课小结

曹操领兵南征北战,渴望统一天下。然而,人生苦短,人才难求。《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此诗表达了一个政治家身处**时代的人生感受,抒发了渴望招纳贤士、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它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从整首诗看,情调开始低沉,后来昂扬。

八、运用拓展

1.请同学们根据本课所学(文言知识、思想内容等方面),拿出你的激情,运用你的智慧,自己编写一道习题,供大家练习。

2.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领略了其文学家的卓然风采。想必现在同学们会对曹操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请用优美的语言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为曹操正名。

第2篇:诗三首 短歌行 教案1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

8 诗三首 短歌行

松门中学 苏禾

导语: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作家介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学习新课。

1、 朗诵课文。

1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

2、 整体感知: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明确: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3、 具体分析诗歌。

第一节: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明确: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

第二节:这一节八句中只有两句是作者自己写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雅”是宫廷乐曲歌辞,《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选句意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我有高贵佳宾客,吹笙鼓瑟悦宾朋。”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哈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实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似乎后者更贴切一些,因为诗歌最后四句又一次吐露诗人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

2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 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总结: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作业:

1、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

2、阅读读本上曹植《白马篇》与曹丕《燕歌行》。

作者邮箱: overzero@126.com

第3篇:《诗三首》之《短歌行》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一、趣味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演唱《短歌行》的视频。 这是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不管怎样,结合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来看,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是毫无疑问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慨。

二、作家介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第4篇:杜甫诗三首

望岳

岱dà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iǎo。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líng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石壕háo吏lì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lì/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kān。

吏lì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辞:"三男/邺yâ城戍shù。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yù/力虽衰shuāi,请从/吏lì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â。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第5篇:杜甫诗三首

总序第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3.了解作家生平、诗歌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2.学会以散文语言讲述诗歌内容。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三、情感价值目标

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和“致君尧舜上”的抱负。

2.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教学重点

1.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2.感受诗人的高尚品格与爱国情操。 教学难点

1.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

2.品味重点字词所包含的意蕴。 教学方法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3.补充史料,知人论世。 4.合作探究,体悟意境。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秋兴八首》(其一)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 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1

一、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了一代诗仙的豪放飘逸。今天我们一起来见证诗圣杜甫的沉郁顿挫。杜甫,是唐代诗坛上除李白以外的又一座高峰,李杜是诗歌星空中璀璨夺目的双子星座。韩愈曾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绝不是虚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律诗来做个验证。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世称杜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

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3、题解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三、诵读诗歌,把握感情基调

1、请学生吟诵诗歌,读准字音,感受音韵和节奏。

注意节奏,节奏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一字尺”构成,如: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孤独抑郁的感情。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

四、诗歌赏析

1、请学生串讲每联大体意思。

明确:首联、颔联描绘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颈联由眼前的丛菊联想到自己久不归乡,尾联追忆故园的思绪被白帝城的捣衣声打断。

2、提问:首联仅仅是写萧森之景吗?为什么? 明确:主要写萧森之景。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瑟。“凋伤”本现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树,反而在萧瑟见出富丽。而“气萧森”则不仅指草木摇落,更指巫山巫峡,涵盖江山万千,为第二联蓄势,萧森里见出壮阔。

3、提问:颔联怎样写景?是萧瑟之景吗? 明确:颔联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上,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用对偶、夸张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而雄浑宏阔的气象。

4、提问:颈联和尾联又是写了什么? 明确:颈联转而由景生情,“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飘零。“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尾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中。以生活情景收束,余意绵绵。

五、合作探究

1、悟主旨

本首诗是秋兴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为全诗中心所在。

2、品艺术

前人评此诗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3 明确:这两句是情人仇兆鳌的评语,应该说对这首诗的结构和意境的把握是对的,只是言之过略。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者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巫峡景象和阴森气氛: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罩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富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此诗,预习后两首诗歌

2.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段文字,不少于200字。

七、板书设计

首联:霜叶山峡瑟

颔联:浪高风云怒

悲人生之秋

《秋兴八首》(其一)

颈联:菊开相思重

伤家国之乱

尾联:砧急归意浓

4

杜甫诗三首

总序第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3.了解作家生平、诗歌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2.学会以散文语言讲述诗歌内容。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三、情感价值目标

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和“致君尧舜上”的抱负。

2.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教学重点

1.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2.感受诗人的高尚品格与爱国情操。 教学难点

1.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

2.品味重点字词所包含的意蕴。 教学方法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3.补充史料,知人论世。 4.合作探究,体悟意境。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5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

赴(fù)荆门

明妃(fēi)

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

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

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

(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评点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

7 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 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8

京师范大学 张艳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结合课文注释,掌握重点字词并能够理解诗句基本意义。 3.能够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及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4.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运用诵读技巧,朗诵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诗中表现的多重情怀。 2.逐渐培养诗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感知抑扬顿挫的律诗中所沉淀的深沉情感。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1课时。

五、文本简析

《登高》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是诗歌单元。《登高》的讲解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第五课节选的是杜甫在夔州所写的三首诗,而《登高》处于尾篇,可将三首诗做纵向比较阅读。《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情交融的关系及诗人悲欢愤激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深入感知诗中意境。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主要遵循读诗、品诗、悟诗这一基本框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初中学过的杜诗为导入。

【设计意图】教师需树立历史观,建立初中旧知和高中新识的关联,唤醒学生对杜诗过去的认知。

(二)背景材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其诗反映了唐朝的历史,被称为“诗史”,后人推崇他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10 杜甫身逢战乱,从四十八岁开始,一直到五十八岁去世,十一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三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政局依然动荡不安,吐蕃不断入侵,兵机此起彼伏,再加上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相继去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设计思路】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背景意识”:诗人不能脱离他的时代,诗篇不能脱离诗人的情感。懂得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才会通透。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学生齐读。

【设计思路】教师做朗读示范,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整体感知文本,积极思考。

(四)正文解析,品味鉴赏(提问、讨论、答问、点拨、解疑)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参考: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2)急风、高天、哀猿、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参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 小探讨: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参考: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此时杜甫应该是孤单一人在外漂泊。

【设计思路】首联问题的设置主要从意象和意境出发,但是在分解诗句后,要用自己的理解重新组合,把握诗句的整体意境;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两种景物?(落木和长江)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参考:

①落木萧萧: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漂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②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设计思路】颔联的问题类似于首联,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手法,在问题表述上渗入诗歌技巧。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罗大经读颈联读出了八层意思,那同学们读一下,看看你们能读出几层意思?(小组讨论)

参考: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12 【设计思路】介绍古人对诗句分析的结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探究热情;此问题是课后习题,正文讲解中应合理介入习题的讲解。

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参考:

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

【设计思路】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思想内涵也可理解为其他层面,理由合理均可,但大方向要对);问题解答需宏观把握诗歌。

(五)赏析小结

1.怎样理解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怀? 参考:

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不读出这首诗的积极意义,就不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明代的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确不虚夸。

【设计思路】选择这个问题的理由是,从它的问题陈述以及参考答案对学生均具有启发性,参考答案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是多维的、有层次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2.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 参考:

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沉”即“深”,深刻、深厚。“郁”即“积”,凝重、含蓄。“沉郁”,是指思想情感上的丰富深厚;“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曲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杜甫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

13 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

【设计思路】让学生再次体会杜诗艺术和思想的精妙。

(六)能力提高

播放朗读视频,再次整体感知。

(七)拓展训练

时空对话“我有话对老杜说”。

【设计思路】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问题前提是“老杜可不可怜”。大体思路:杜甫的诗歌成就,忧国忧民的情怀;剥掉诗人光环,还原重阳节独自登高的老人形象,给予人文关怀(重心)。

七、板书设计

风 天 猿 渚 沙 鸟──孤独哀伤 写景: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韶光易逝

一切景语皆情语

悲秋作客多病登台──漂泊孤苦 抒情:

苦恨霜鬓新停酒杯──忧愤苦闷

第6篇:咏月诗三首

课文内容《咏月诗三首》

课型:精读课型

上课时间:

教案作者:张成龙

年级:九年级

3、2513

课前预习 :

1.反复诵读三首诗,体会各首诗的情感。

2.诵读课文,了解两位诗人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借助课文注解理解诗词大意。

课程标准: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2.通过学习,体会月与人的联系。

教学评价:

理解每首诗的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情感。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世沧桑,一千多年前的明

月依然映照着我们。在诗人的笔下,月亮是孤高的,似无情却有情;月亮是诗意的,温柔多情,恰似知己;月亮也是感伤的,月圆人不圆。让我们走进李白、杜甫的世界,叩问月亮,倾听千古绝唱。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李白的两首咏月诗:《把酒问月》《月下独酌》。 (主板书: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李白)

二、一读:读准字音,节奏。

1.正音

〔散行板书〕阙樽酌徘徊邈

2.读准节奏:七言古诗多为二二三,五言古诗多为二三。

(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并跟读,读准字音节奏。)

三、二读:读懂内容。

1.学生讨论两首李白咏月诗表达的不同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学情预测〕学生通过预习及课堂的诵读,能初步感受到诗人笔触的纵横恣肆,及其美的意境,但要具体的说清楚,还有待于讨论引导。他们的认识可能会停留在月色美,人孤独等层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注意关键的诗句,并介绍相关的内容。

2.教师具体分析两首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把酒问月》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诗人以纵横捭阖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诗人由

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情理并茂,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会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于追攀时,她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维妙维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紧接二句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试想,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不意下文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能月月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月下独酌》中,诗人把明月引为知己,对月抒怀。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同时还异想天开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

空中相见遨游。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板书〕把酒问月:咏月抒怀:酒——月——酒思考宇宙人生

月下独酌:对月抒怀:月人影孤独中的向往

四、三读:读出情感。

引导学生再次诵读这两首诗,整体感知诗的文字之美,体会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

〔学情预测〕通过讨论及教师的介绍讲解,学生一般比较能够体会出诗人的情感,从整体感知入手,再次吟咏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两首咏月诗,直至背诵。

2.预习杜甫的《月夜》,体会其中的情感。

3.思考月与人的联系?

第二课时

一、读《月夜》,初步了解这首诗的内容。

(主板书:月夜杜甫)

1.正音

〔散行板书〕鄜 鬟 幌

2.学生讨论本诗的主要内容。

3.教师明确:望月思亲。(板书)

二、背景介绍及具体内容分析

1.学生朗读《月夜》一诗,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其与其他怀人诗的不同。

2.教师介绍并分析。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回溯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玄宗奔蜀,

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没有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

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是由于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妻子身边,是时时尾随着可爱的小儿女的。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第三联,想象愈加具体化,虚拟妻子在这个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诗人深切思念吗?诗的末联,方才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摆进去,仍以想象之笔结情。这是盼望相思之愿能偿,有朝一日伉俪重逢,双双对此明月舒愁,抹掉战乱带来的伤痛痕迹。

三、重读三首咏月诗,感受其中月与人的密切联系。

1.学生讨论月色之美与人的密切联系,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情预测〕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和讨论,学生们能初步体会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和背景下看月,体会和感受皆有所不同。要求学生能从诗中的具体句中读出月与人,人与月的联系。

2.教师明确:

《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诗中诗人停杯沉思,颇有几分醉意,仰望苍冥发问道:这亘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从何时就存在的呢?这一对宇宙本源的求索与困惑,实际上是对自身的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停杯”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惑糅杂的情态。接着写出了人类与明月的微妙关系。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想要飞升到月中以求长生不老,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却依然用万里清辉普照尘世,伴随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们。又写出了明月既无情又有情、既亲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蕴含着诗人向往而又无奈的复杂心境。其实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

结尾四句收束上文,进一步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我只希望在唱歌饮酒的时候,皎洁的月光能长照杯中,使我能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人是一棵苇草,但却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结句虽暗含及时行乐之意,但总的基调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

《月下独酌》这首五言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李白此诗赋明月与影子以情感。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 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诗篇中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 诗中诗人倍感孤独,邀月与影,相伴相行。但在诗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月夜》中诗人想像其妻独自久久望月思念亲人的场景,感情真挚缠绵,令人为之断肠。诗中对前文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三首诗。

2.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

三、四题。

3.完成《伴你学语文》第七课练习。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首先注重朗读,通过朗读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我用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来代替朗读录音带,我觉得教师的范读更容易启发和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

品读诗词的过程中我注重对诗词的整体感悟,抛弃了以往的把诗词当作文言文来教,逐字逐句去串讲的方法。诗词最忌讲散,讲碎,要保护它的整体美,不要去破坏它的意境,没了意境就不是诗歌了。

同时,教学中我注重语言的优美和诗意,力图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去解读诗歌。诗歌是美的,品读诗歌的语言也应该是美的,是充满诗意的,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上一篇:礼仪社工作计划下一篇:超难顺口溜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