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教案教学设计(共6篇)
2、学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组对比,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3、阅读诗中写景的诗句,学习借景烘托的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组对比,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教学方法】诵读理解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了解边塞诗
盛唐在当时十分强大,边塞诗十分流行。因为,唐朝当时和外族交往很多,战争也不少,有时是为了拓边,开拓疆土,有时是为了抵抗外族的入侵。这就提供了边塞诗写作的背景。同时,过去的诗人是很少亲自去边塞的,而盛唐的诗人有不少去过边塞,在边防部队里工作,所以他们对边塞生活和士兵感情有切身的体会。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之前以及之后,边塞诗都没有像盛唐时这样繁荣,边塞诗是盛唐气象的产物。
2、高适 见注释
1高適在创作此诗之前不久,曾经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適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也为《燕歌行》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安史之乱时,他追上正在逃到四川的玄宗,直言当时潼关战败的原因,也说明他对边塞战事、当时社会政治有自己很深刻的认识。
燕歌行,是一首古乐府诗题。主要是写征人远戍燕地与妻子互相思念的感情。
3、写作背景 注释2、3张公”何许人?(张守珪)当时,张守珪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对契丹军事;史载他曾隐匿所部将领的败状,而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
结合注释1给出主旨,给出感情基调是——慷慨悲壮
二、诵读
1、自己读 结合注释,初步了解全诗
2、齐读(对朗读作强调——慷慨悲壮)
3、再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哪些人?哪些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明确:对比。
思考:本诗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事的?明确:战事发展的顺序,据此将全诗分成四节。
事:战争:出师——战败——被围——结局
人:将帅 唐军 士卒 今将军
士卒 敌军 思妇 古将军
景:塞外肃杀阴惨的秋景——大漠 衰草 孤城 落日(边塞特点和阴惨景象)
三、研读:(按战争发生的顺序分节研读,在各个层节中分析思想、艺术手法)
1、出师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1)前两句,连用两个“汉”字呼应,使得结构和声调上都有了呼应。汉:中华民族是汉,且汉朝也是也是历史上很强大的朝代,所以中国常常自称为“汉”。“烟尘”:战争。边境上有了战争,晚上点烽火。而且,战争起来的时候车马奔驰,尘土飞扬,也是“烟尘”。
(2)总结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结合全诗,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气势的描写?(结合“摐金伐鼓”和“旌旆逶迤”来分析)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3).“本自”和“非常”这两个虚字有何作用?
横行:纵横驰骋。身为男儿,生下来就应该志在纵横天下,建功立业。开头四句把一个男子,唐军将士的精神面貌写出来,精神十足。
另:在歌颂和赞美之间,也暗示了诗的后半首所表达的那种讽刺意味。横行也有欺压良善和不守法的意思,后一句在赞美天子的恩宠,也暗示了这个人在得到天子恩宠之后可能会更加骄恣不法。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
(4)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把军队的声容之壮用声音传达出来。各种不同旗帜接连不断 既有“摐金伐鼓”的声音,又有多姿多彩的旌旗,有声音有形象,你可以想象唐朝的大军在行进中的军容之盛。
(5)赏析“飞”和“照”两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
(6).“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个地方连缀,有何表达作用?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2、战败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你概括。
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②“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③“风雨”天气之恶劣。总结: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种对比的手法的作用。
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3).“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4).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条件恶劣,气候条件恶劣,敌人凶猛善战,将领与战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官的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5)后四句:大漠穷秋塞草腓:在广阔无边的沙漠上,在寒冷凄清的晚秋时节,边塞的草也都枯萎衰落了,这是自然的背景。人呢,打了一天的仗,孤城上已经没有多少活着的士兵。“身当恩遇恒轻敌”和“天子非常赐颜色”相呼应,一个骄纵的将帅,又得到皇帝的恩宠,于是常常看轻敌人,他没有周密的计划,就随随便便把军队派出去打仗,因此造成战争失败。
总结: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对比:将帅 帐下犹歌舞 恩遇轻敌
战士 军前半死生 力尽关山
烘托:山川萧条极边土 大漠穷秋塞草腓
3、被围——处于险境的士兵的心理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思考:仅仅写了征人、思妇之间相互思念之情吗?为了加深主题的表达,这部分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1).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
(扣住“久”“断肠”“空”,体会征人内心之苦)
(2).这段诗文写征人和思妇的彼此分离和思念之苦,与全诗描写战争过程是否背离?有何联系?
(3).“绝域苍茫无所有”与“杀气”“阵云”“寒声”“刁斗”矛盾吗?怎样理解?
(4).征人思妇之苦与对汉将的谴责有何联系?
总结:这一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4、结局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一).“相看白刃血纷纷”与上文哪句内容形成鲜明对比?“死节从来岂顾勋”与将领形成怎样的对比?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二).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
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
这四句,与前两层内容照应:把士卒与将领对照,以见志向、品格之尊卑;把李广与当今诸将相比,以见才能、功德之高下。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適、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三)主旨
本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此诗的主题是谴责边塞将领在朝廷的怂恿下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给兵士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牺牲。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评价此诗时说:“沉痛语不堪多读。”
本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赢得大家的喜爱。诗中充分展示了复杂的心理状态:既表达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又对边塞局势与用兵情状提出见解,因此,一方面对战士忠勇报国精神热情颂扬,另一方面又对将领奢靡生活强烈不满,并由此发出对蒙受战争痛苦的家庭的深切同情,乃至于对边将的讥讽嘲弄。全诗内容丰富,包含着对边塞情势较长时期的见闻感受,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与概括力度。此诗不仅是高适的名篇,而且堪称边塞诗之杰作。
(四)音韵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这首诗大部分是四句以换韵,一段段换韵,也一段段转换场面,转变景色,转变情绪。“汉家烟尘”四句押仄声韵,写男儿报国的气概;“摐金伐鼓下榆关”四句转平声韵,写战争已经兴起,军队已经出发。“山川萧条”四句换仄声韵,写前线将士的苦恼与不平。接下来换平声韵,激愤不平的感情又进了一步。征人思妇之苦六句用仄声韵。结尾两句用平声韵。平仄相间,抑扬顿挫。
板书:慷慨悲壮
事:战争:出师——战败——被围——结局(心愿)
人:四组对比:
唐军——敌军
士卒——将军
征人——思妇
古将军——今将军
景:塞外肃杀阴惨的秋景——大漠 衰草 孤城 落日(边塞特点和阴惨景象)
白话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教学重点】1. 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和主旨。2. 赏析对比、虚实结合。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复杂而深刻的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
盛唐很多诗人把目光投向边塞, 或游历边塞或从军边塞, 依据自己对边塞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 创作了许多有关边塞内容的优秀诗篇。今天, 我们来学习边塞诗人高适的《燕歌行》, 这首诗也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品。
二、朗读全诗
1.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教师纠正读音错误。重 (zhòng) , 摐 (chuāng) , 旌旆逶迤 (jīng pèi wēi yí) , 胡骑 (jì) , 塞草腓 (féi) , 玉箸 (zhù) , 蓟 (jì) , 勋 (xūn) 。2. 听诵读录音。
三、整体感知
1. 对照注释, 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2. 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大事?明确:一场战争。
3. 这场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明确:前8 句写出师;9 至12句写战败;13 至24 句写被围;25 至28 句写死斗。
4. 这首诗从唐朝这一方来看主要写了哪些人?他们做了什么事?明确:
天子:天子非常赐颜色
将帅: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美人帐下犹歌舞
战士:摐金伐鼓下榆关战士军前半死生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征人蓟北空回首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至今犹忆李将军
思妇: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四、探究情感、主旨
作者对这几类人的情感态度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一样。
1. 天子:
天子给予出征军人特别的丰厚的赏赐, 希望他们不负重托, 驱除入侵者, 收复失地, 安定边疆。然而将帅的骄傲轻敌、荒淫失职使得这场战争归于失败, 这种结局与天子用人不当有很大关系。
作者委婉地批评了天子的用人失察。
2. 将帅:
出征之前, “汉将”辞别家人, 把入侵者看作不堪一击的“残贼”, 这已经埋下了轻敌自大的种子。将帅的“重横行”其实是过于自信, 是一种不考虑敌人的实力而妄自尊大的思想。
前线战况惨烈, 将帅却远离阵地在军帐中听歌欣赏美人翩翩起舞。他们轻视强敌, 自认不必亲临战场指挥, 手下士兵足以击败敌人, 因而一味沉溺于寻欢作乐, 毫不关心士兵的死活。“犹”耐人寻味, 是“还”的意思, 表明将帅一贯如此, 经常生活荒淫、狂妄自大、临战失职。战时将帅如此作为, 唐军焉能不败?
作者谴责将帅骄傲轻敌, 荒淫失职, 导致唐军这场反侵略的战争失败, 使广大士兵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3. 士兵:
士兵们在战场拼死杀敌, 死伤过半, 将军却帐中荒淫, 士兵与将帅作了对比, 点出了唐军伤亡惨重的根源。出征时的金鼓齐鸣士气高昂与“斗兵稀”的惨烈形成对比, 士兵们“身当恩遇常轻敌”, 结果拼尽了全力也没有解除敌人的包围反而陷入侵略者的持久围困之中。士兵是勇猛无畏的, 主要败在了将帅的失职其次是自身的轻敌上。
在被围困的险境中,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他们没有丧失斗志, 没有投降, 而是与敌人短兵相接, 浴血奋战, 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勋而战, 而是为了保卫国土而战!赞扬了士兵英勇顽强, 视死如归, 不计功名, 为国捐躯的可贵精神。
诗中还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士兵。“山川萧条极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边庭飘摇那可度, 绝域苍茫无所有”, 景物是辽远、开阔、荒凉的, 营造了一片肃杀阴惨的氛围, 渲染战败的场面, 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哀伤。
战局失利, 环境艰苦, 时常引发他们思念妻子、思念亲人的哀痛。
士兵长时间在边疆守卫国土, 异常“辛勤”, 还要面临“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这种不时作战、神经高度紧张、生死难保的危险。这般危急的绝境, 不能不令人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
士兵渴望有一个像李广那样的英勇善战、体恤士卒、责任心强的将领出现, 领导他们驰骋疆场, 杀敌报国。士兵抱怨的不是战争, 而是将帅的无能。这里把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的李广和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不问士兵死活的将领进行了古今对比, 突出了士兵对良将的渴求。
作者既有对士兵的同情, 又有高度的赞扬。
4. 妇女:
在丈夫离家戍边后, 妇女每天思念、担忧丈夫, 整日以泪洗面, 不知还有没有重逢的那一天。这里对妇女的描写是士兵的猜想, 从“玉箸应啼别离后”的“应”可以体现, 所以这是虚写。对士兵的描写则是实写, 则写士兵与少妇的互相思念构成虚实结合的手法。虚与实互相补充, 描写思妇是对士兵的补充, 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让我们不禁体会到士兵的情感之苦, 而且感受到远离战场的思妇的离愁, 是对将帅还造成士兵家庭痛苦的更深刻的谴责, 更是立体地揭露了战争的罪恶。
作者寄予她们深深的同情, 又含蓄地批评了将帅, 谴责了战争的罪恶。
五、总结
本诗的思想内涵比较丰富, 通过对唐代边塞征战生活的叙写, 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活的多个方面。既有对天子的评判, 又有对将帅的揭露、谴责, 更有对广大士兵的赞颂、同情, 还有表达了士兵的美好愿望, 最后还有对战争的厌恶、谴责。
六、作业
地点:秦国、燕国
人物:(按人物出场先后为序)
燕太子丹田妃(太子妃)田光荆轲高渐离
秦舞阳秦王赢政夏无且等
(本剧要设立一个较为庞大的歌舞队,集群众演员、歌
者、舞者为一体)
序幕
[光亮。秦都咸阳,王宫前广场。战旗猎猎,号角震
天,秦国大军挥戈待发,气势冲天。
[整装待发的秦军将士集体跳起“出征舞”,边舞边
唱:
“我们是大秦军,所向披靡的大秦军;
我们是真勇士,英明大王无畏的勇士。
铁蹄踏遍六国土,壮士跃马开新疆。
前进,前进,永远前进!”
[舞毕。忽听传令官高呼:“大王有令:大军每攻下一
城,务必将那里的钟鼓美人乐工歌手送来咸阳!攻
下燕国。务必找到荆轲,送来咸阳!”口令从宫内向
外一人一级传递下去,此起彼伏。
[众将官面面相觑,满腹狐疑地唱:
“荆轲是谁?他是谁?
大王为何要找到他?”
[军中青年士兵顿时欢声雷动,载歌载舞唱:
“大王有令。找到歌王!
大王英明!荆轲是咱的偶像!”
[几名老臣摇头晃脑,唉声叹气。
老臣甲咸阳宫有宫观七十二,妇女连百、倡优累千,大王他
难道还嫌不够?
老臣乙君不见街头云集了唱歌卖艺的六国浪子吗?
老臣丙
如此放任实不合祖宗礼法。
老臣丁唉!这真是——
(唱)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礼崩乐坏,瓦缶雷鸣。
[秦将领上,一把推开老臣:“请不要挡我们的道!”
[秦军继续跳“出征舞”,唱:
“我们是大秦军,所向披靡的大秦军;
我们是真勇士,英明大王无畏的勇士。
铁蹄踏遍六国土,壮士跃马开新疆。
前进,前进,永远前进!”
[造型。灯灭。
[幕启。燕都蓟城,太子丹的行宫内。
[管弦起、钟鼓鸣。宫廷乐师正在演奏雅乐,舞伎随
着节拍跳乐舞。
[太子丹携田妃进,太子丹神情激动,边说边舞动着。太子丹(唱)爱妃爱妃你且听,
这是真正的好东西!
祖宗传下的大雅乐。
宫商角徵羽,
五声比而为韶乐,
好也好也,声以和乐,
美轮美奂亦尽善也!
(白)哈,怪不得孔老夫子会听得三个月都想不起肉
羹那喷喷香的味道。
田妃
(神情漠然地唱)任你说得花好桃也好,
我这里犹如风过耳。
太子丹(唱)想当年舜继绍唐尧之德,
于暮春山景奏乐告天地。
那真是萧韶九成,凤凰来仪,
好一个万众欢腾的太平盛世!
田妃几口古钟、几张老琴。有何热闹!
太子丹(唱)说什么热闹不热闹,
音乐怎么可以说热闹?
你别把街头卖唱的那一套带到我这神圣的艺
殿堂上!
田妃(打了一个哈欠)我困了。
太子丹你瞧你,让你听正宗的雅乐你犯困,一听桑间濮上
的流行歌儿你就来劲。什么素质!(转对宫女)送田
妃娘娘去后宫歇息。
『田妃下。太子丹坐下继续欣赏乐舞。
[有人疾步来报,慌慌张张唱:“太子太子,不得了,
秦王大军挡不了,
势如破竹灭了赵国。
鞍马未歇又来咱燕国。”
『另一表演区灯亮。歌队中走出一队秦军,跳起“行
军舞”。边舞边唱:
“我们是大秦军,战无不胜的秦军;
我们是真勇士,英明大王无畏的勇士。
铁蹄踏遍六国土,壮士跃马开新疆。
前进,前进,永远前进!”
[舞毕,灯灭。
『太子丹猛地站起,又意識到自己的失态,轻轻坐
下,将手一挥,音乐骤停。
太子丹(对乐师和舞伎)你们出去。(对来人)说具体。
太子呀!(唱)秦军一路拔城东来势如破竹,
邯郸城破赵王被俘得以苟活。
秦军鞍马未歇又进军易水,
咱燕国势如危卵千钧一发。
『太子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躁不安地来回踱
步。
太子丹秦王啊秦王,我要杀了你的狗命!
[前表演区灯复亮。又一人飞快来报,急唱:
“太子太子,你看咋办,
刺杀秦王实在难干,
宫院深深侍卫强悍,
派去的杀手又完了蛋。”
太子丹(面色阴沉,咬牙切齿地唱)滚!快滚快滚,蠢奴才!
滚慢了小心我将你埋。
想那赵王已成阶下囚。
真叫我唇亡齿冷寒满怀。
秦军气势汹汹压境来,
孤注一掷我屡派杀手皆败北。
唉,烦烦烦,我真烦!
[另一表演区灯亮。歌队中走出一队人,跳起“杀手
舞”,边舞边唱:
“我们是杀手,诡秘的杀手!
我们是杀手,凶狠的杀手!
政客需要我们去摆平敌手,
世界需要我们去运用黑手。”
[舞毕,灯灭。
[前表演区灯复亮。又一人飞身来报,唱:
“报告太子爷,
稀奇真稀奇。
秦王派军找荆轲,
不知唱的是哪出?”
太子丹(急问)荆轲是谁?
[左右回答,唱:“他是当今的红歌星,
他是最酷的‘女人杀手’。
令人疯狂的万人迷,
更似逐花的蜂蝶叫嗡嗡!”
太子丹(闻言哈哈大笑)赢政呀——不,是赵政!竟然动用
军队来找一个唱歌的戏子,可怜呀可怜!
(轻蔑地唱)你本是风骚娘们风流的果,
不似我乃君王纯正的种。
如今你虽然贵为一国君,
仍脱不了猥琐的相貌卑微的心!
『歌队齐声附和,唱:“你虽然贵为一国君,
却脱不了猥琐的相貌卑微的心。”
太子丹(恶狠狠地)赵政呀——丑八怪!秦王呀——狗杂
种!
(唱)想当年你我同在赵国当人质,
我将你视为朋友来帮助,
别人欺你我护着你,
为你两肋插刀鸣不平。
等你归国登宝座。
我来到秦国为人质,
实指望有你多关照,
却不料你翻脸无情不认人。
若不是我当机立断跑得快,
我……我可能早已抛尸荒野外。
[歌队齐声附和,唱:“是的是的。你跑得快,
否则你早已抛尸荒野外。”太子丹(唱)到如今,旧仇未报新恨添,
秦军破韩灭赵横扫千里来到易水边,
灭六国君天下狼子野心人云巅。
为燕国江山稳固万万年,
我必须毫不留情下手诛杀你这狗杂种!
[歌队齐唱:“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秦。
招来百夫良,安排在上舍。
日日具三牲,夜夜献美女。
养士千日殷勤侍候,
盼的是一朝白虹贯日叫那秦主命丧丹墀。”太子丹(咬牙切齿地)赵政呀赵政,如今不是你死就是我
亡,你我可真是有壕呀。(一字一顿地)秦王啊秦王。
你的死期到了!
[侍卫来报:“报告太子,田光大人求见l”太子丹(唱)我这里焦头烂额心如汤煮。
他那里有闲心话家长里短!
(见田光上,不耐烦地)田国丈,你女儿在后宫。你去
吧。我心里烦。田光(唱)太子姑爷心莫烦,
我非为家事找你谈。
听说秦王寻荆轲——太子丹(吃惊地)噢?国丈也听说此事了?田光(点点头,接唱)真乃天赐良机助我成事不难!太子丹(急忙地)此话怎讲?
田光(胸有成竹,唱)荆轲是我的忘年友,
胸怀大志四处走。
我若卖老脸苦相劝,
他定能弃歌从武当杀手。
将计就计会秦王,
刺杀赢政成英雄。太子丹(一脸轻蔑地唱)他是歌手非杀手。
他是偶像非英雄。
拈花惹草的花蝴蝶,
岂能成就绝世功?
[歌队齐声附和,唱:“他是歌手非杀手,
岂能成就绝世功?”田光(激动地唱)我的太子姑爷呀——
看人不能把人看扁,
凭好恶难以辨忠奸!
他是歌手亦能成杀手,
他是偶像更容易当英雄。
[歌队齐唱:“看人不能把人看扁,
他是歌手亦能成杀手!”太子丹我若派个流浪艺人为使者,将歌手当杀手,天下人
会以为我大燕国无人才。岂不要将牙齿笑落?田光(唱)历来英雄多草根,
用人岂能拘身贵贱?
荆轲他胸怀大志觅明主,
期待着实现抱负建奇功。
如今是天赐良机绝佳处,
荆轲刺秦王才能救六国出水火。
[歌队齐唱:“西刺秦王建奇功,
拯救六国于水火中。”
『另一表演区灯亮。舞队中走出一队人,跳起“杀手
舞”,边舞边唱:
“我们是杀手,诡秘的杀手!
我们是杀手,凶狠的杀手!
政客需要我们去摆平敌手,
世界需要我们去运用黑手。”
[舞毕,灯灭。
[前表演区灯复亮。
太子丹(面露喜色,唱)听国丈一番话我茅塞顿开,
就好比瞎了的双目眼睁开。
秦王大军四处寻荆轲,
我何不将计就计顺水推舟送去荆轲刺秦王?
(兴奋)妙哇!
[歌队齐声附和,唱:“真妙真妙!
将计就计,
顺水推舟,
送去荆轲捌秦王!”
太子丹(越想越兴奋,连连击掌)妙啊,真妙!有劳国丈马上
请出荆轲。我必定待以上宾之礼。(对田光躬身施
礼,唱)荆轲刺秦事关大,
关系诸国定天下。
拜托国丈亲挂帅,
若不成功太可怕!
『歌队齐唱:“要让荆轲刺秦王!
要让歌手成杀手!
田光你要亲上阵,
若不成功太可怕!”
田光(庄严地唱)天下重任担在肩,
主动请缨表我心。
说不动荆轲刺秦王,
埋骨他乡我走在先!
太子丹好极!我马上就去准备送秦王的礼品,(狠狠一笑)
给这个狗杂种送一件好礼品!(向内)田爱妃,国丈
来看你了!(下)
田妃(急匆匆上,唱)听说父亲荐荆轲。
不由我心潮难复平。
他是歌手非杀手,
岂能成就绝世功?
田光孩子,你错了!
(唱)我知你喜欢荆轲多才艺,
可你不知道他心中的苦。
他胸怀大志要干大事,
一心效仿管仲苏秦和乐毅。
(白)孩子,我这是成全他!
田妃父亲,你这是要把荆轲送上绝路啊!
田光孩子……
[灯灭。
[灯复明。燕北草原风光。暮色苍茫,炊烟四起,草屋
前的广场,篝火熊熊。
[荆轲与高渐离以及狗屠们饮酒吃肉。
[歌队齐唱:“燕北风光美如画,美如画,
壮士心中常牵挂,常牵挂。”
[狗屠捧一盆肉上,大喊:“来啦!咱们平民百姓吃不上三牲就吃狗肉,这可是北疆一条犬戎大狗做成的
美味佳肴,吃啊!”
高渐离(一仰头喝干碗中酒,唱)三牲哪比得上狗肉壮阳,
穿肠过不由人血脉贲张,
五内沸然浑身如火。
唱起歌来声震四方。
[高渐离弹琴,人们举着火把闻声而来。
狗屠甲听说有人在楚国的郢都唱下里巴人,应和者达到数
千人,咱们燕国不输他们!
狗屠乙对,燕人好歌,悲壮而且狂放,南蛮子哪有我们这劲
儿?
众人(齐声高喊)荆轲!荆轲!歌王!歌王!
[荆轲抽剑一个亮相,众喝彩。
荆轲(唱)少年壮志强,
抚剑独行游。
饥食首阳薇,
渴临易水流。
曲上云天和盖寡,
空怀壮志无人赏。
遍游数国放悲声。
何人识我丈夫肠?
[荆轲唱的浩气冲天,众人狂热地围住荆轲击缶而
和,场面热烈。
[从舞队中走出一队年轻女子,围绕着荆轲翩翩起
舞。
[歌队中女声独唱:“山美水美人更美,
天涯处处有芳草。
荆轲荆轲你留下吧,
留下你的心儿装满我的歌!”
[荆轲与女子们缠绵舞蹈。
[从舞队中走出一队年轻男子,围绕着荆轲跳起劲
舞。
[歌队中男声齐唱:“壮士壮士四方游,
温柔乡里志难酬,
他乡虽美不久留。
背起行囊昂起头。”
[年轻女子们和年轻男子们争相与荆轲舞蹈。
[荆轲在年轻女子和年轻男子的包围中茫然无从。
[荆轲冲出年轻女子和年轻男子的包围。
[舞台上的灯灭了,舞队隐去,只有一束追光罩着荆
轲。
荆轲(心事重重地唱)怎么办?怎么办?
我该怎么办?
是走还是留?
让我难决断。
[歌队齐唱:“荆轲荆轲怎么办?
是走是留快决断!”
[这时,舞台上一片沉寂,只听到荆轲沉重的心跳声
越来越急促。
[另一表演区灯亮。一束追光罩着田妃。
田妃(唱)荆轲荆轲你莫彷徨,
抚平了心伤重远航。
歌坛上任你显才华,
天下人将你美名扬。
[荆轲惊喜地欲扑向田妃,突然,罩着田妃的追光灭
了,田妃隐去。
[舞台灯大亮。舞台上响起田光的声音:“哈哈!荆
轲,我终于找到你了!”
[田光上。荆轲见到田光,激动万分。
荆轲(又惊又喜)田老先生!我不是在做梦吧?您,您怎么
找来了?田妹嗅田妃她……还好吧?田光好,她很好。你放心吧。荆轲呀——
(激动地唱)自从小女嫁给太子丹,
你出走半载我终日把心担。
我知你浪迹天涯悲歌声声心不甘,
又岂能儿女情长空怀壮志情不堪?
大丈夫能屈更能伸,
好男儿愈挫愈奋显精神。
今日我千里循声找到你,
是让你为国尽忠为己扬名立奇功。荆轲(心灰意懒地长叹一声)咳,您……您找别人去吧。
(唱)我是个歌手四海為家,
想唱就唱我歌洒天涯。
爱恨情仇都付诸东流,
家国何处?何处家国能让我挂在心头?
[歌队齐唱:“爱恨情仇都付诸东流,
家国何处能让你挂在心头?”田光(急切地唱)曾经的荆轲哪去了?
踌躇满志的荆轲哪去了!
说什么建功立业。
说什么胸怀大志,
这一切难道都已不存在?
[歌队齐唱:“说什么建功立业,
说什么胸怀大志,
这一切都已不存在。不存在!”田光(唱)荆轲荆轲你莫彷徨,
抚平了心伤重远航。
此番西行诛秦王。
奇功一件美名扬。荆轲(上前紧紧握住田光的手,唱)
感谢您千里寻友来燕北游,
荆轲我欠你这份情难酬。
曾经的万丈豪情已似水流,
今后的我,
恰似闲云野鹤处处留,
四海为家歌自由。
想唱就唱,要爱就爱。
再不为政客做马牛。
《燕歌行》导学案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学习目标:
1.分析诗歌中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
2.挖掘、探究边塞诗的内涵,理解边塞诗的多重主题。
一、自学引路
(一)作家与作品介绍
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古诗,《燕歌行》即为著名代表作。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此外,著名的边塞诗人还有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名篇分别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军行》、《出塞》。高适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
(二)积累有关边塞诗的常识
1.边塞诗的形成。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2.边塞诗标题
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如柳中庸的《征人怨》(2004年江苏卷)、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2005年重庆卷)等。
3.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四个方面:
(1)描写塞外奇丽壮阔的自然风光,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 榆次一中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 设计 毕美华 审核 高二语文备课组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景喻冬景,描写了塞外玉树琼花的雪景。(2)抒发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情,(3)表达征人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以如霜月光和似雪沙漠两个朦胧意象营造了绵绵乡思的典型环境,“不知”两字写出征人迷惘心情,“尽”字写出征人无一例外的不尽乡愁。(4)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如陈陶的《陇西行》中“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中无定河边悲哀凄凉的丈夫枯骨,一边是妻子梦境中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对照,凝聚着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4.边塞诗中常运用的表现手法:
渲染、反衬、对比、借景抒情、细节、修辞等。岑参善用细节勾勒的手法描绘奇异粗犷、雄浑壮阔的边塞风光。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风掣红旗冻不翻”的细节真实摹写出边地奇寒景象。高适善用铺排和对比来抒情,如《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前线汉军奋力杀敌与后方将士寻欢作乐对比,暗示了必败原因。王昌龄善用借景抒情,如《从军行(其一)》中将闺中少妇思念征人之愁寄予在高高孤楼、缕缕笛声、阵阵秋风的边关萧索秋景中委婉表达出来,揭示出战争带给百姓的痛苦与创伤。
5.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意象:
经常出现的关山、狼山、燕山、阴山、陇头、凉州和玉门关等边塞地名,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羌笛、落日、月、旗、鼓、铁衣等意象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如张籍的《凉州词(其一)》(2006年天津卷)标题中出现了边塞防线地名“凉州”,柳中庸的《征人怨》中“岁岁金河复玉关”,“玉关”即唐代边陲重镇甘肃玉门关。还经常出现汉代抗击匈奴的飞将军李广,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等。
【命题预测】分析情感和表现手法是考查边塞诗的两类主流题型。借景抒情是考查边塞诗的命题核心点,表现手法是命题热点。6.边塞诗的时代特点:
(1)盛唐: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分析:这些诗句表现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在盛唐,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2)中晚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分析: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3)宋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分析: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榆次一中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 设计 毕美华 审核 高二语文备课组
7.边塞诗艺术风格:
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三)预习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燕歌yān 旌旆jīnɡpèi 逶迤wēiyí 功勋xūn 碣石jié 塞草腓féi 玉箸zhù 蓟北jì 2.解释加点的词。
①山川萧条极边土 尽 ②胡骑凭陵杂风雨 仗势侵犯 ...③边庭飘摇那可度 辽远 ④死节从来岂顾勋 为节气而死 ....3.古今异义。
① 男儿本自重横行 横行(古)恣意驰骋(今)贬义词,依仗暴力做坏事 ..② 天子非常赐颜色 非常(古)特别(今)程度副词,十分 .... 颜色(古)光彩,奖赏(今)色彩
二、鉴赏探究
1.从这首诗歌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人、事、景。)人:将帅-----士卒,士卒-----思妇
事:战争;景:塞外秋景(教师扣住“战争”进行引导。)2.诗人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战争的?(“一场 的战争”)
过程、环境、人物(将帅、征人、思妇)。主要结合下面问题的要点,可以用“一场 的战争”来概括。
3.你觉得这首边塞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1)一场完整的战争:出师——战败——被围——死斗(战争全过程)(2)一场环境恶劣的战争(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
边塞环境: 山川萧条极边土 特点:辽远、开阔、荒凉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广漠、苍凉中透出壮美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双方紧张的军事活动对比 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烘托)。
作用:一片肃杀的气氛,渲染悲剧的场面,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如: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光作为背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景喻冬景,描写了塞外玉树琼花的雪景。(3)一场思乡、思亲的战争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对比-----突出征夫思妇双方的痛苦。榆次一中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 设计 毕美华 审核 高二语文备课组
如: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誓死匈奴的悲壮场面。后两句中征人已成无定河边的枯骨战死疆场,而家中的妻子仍盼着丈夫早日归来。通过对比表现了征战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4)一场失败(腐朽)的战争(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
将领: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身当恩遇常轻敌——骄傲轻敌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贪功冒进 美人帐下犹歌舞——纵情声色 腐败无能 士兵:战士军前半死生—— 拼死作战、流血牺牲
孤城落日斗兵稀——短兵相接
力尽关山未解围——浴血奋战 视死如归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质朴、善良、勇敢、可悲
分析:一方拼死作战、流血牺牲,一方却是美人歌舞、纵情声色,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尖锐地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暗示了必败的原因。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体现了诗人对良将的期待,对无能边将的嘲讽。(5)一场正义的战争(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汉家烟尘再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杨炯的《从军行》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等诗句直接抒发了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小结:边塞诗的思想主题: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久戍思归,离愁别绪;边地苦寒,厌恶战争。多重主题:对边庭士卒英雄气概的赞颂,对他们离家远戍痛苦的同情,以及对某些将领腐败无能的抨击。
4.诗歌在表现主题时使用了渲染和对比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并说说有什么作用?(1)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烘托)。(1)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烘托)。
边塞环境:山川萧条极边土 特点:辽远、开阔、荒凉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作用:一片肃杀的气氛,渲染悲剧的场面,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2)运用多重对比,深化作品主题。例: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分析:一方拼死作战、流血牺牲,一方却是美人歌舞、纵情声色,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尖锐地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暗示了必败的原因。A士兵浴血奋战——将军荒淫腐败;B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将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C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双方紧张的军事活动对比;
D当时寻欢作乐、不思报效国家的将军——古代勇猛善战、与士卒同甘共苦的李将军;E出征时的狂妄——战败时的惨烈
句中无一个褒贬性的字眼,通过鲜明的多重对比,使主题更鲜明,情感爱憎分明。榆次一中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 设计 毕美华 审核 高二语文备课组
总结:清人宋宗元在《网狮园唐诗笺》中评述高适《燕歌行》道:“沉痛语不堪多读”。请大家再次诵读诗歌,体悟高适寓于诗中的沉痛之情。
三、拓展迁移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问:两首诗均为边塞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不同。李诗表达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抒发了作者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许诗揭示了战争的残酷,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战争中牺牲的战士的深切同情。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徐 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1)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的感情是什么?
解析:《出关》前两句写出居庸关之前士卒一往无前,急于奔赴疆场建功立业的心理;后两句写临出居庸关即将远离故土时所产生的怀土恋乡的情感。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燕歌行
作者:贾至朝代:唐体裁:乐府 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北制胡。五军精卒三十万,
百战百胜擒单于。前临滹沱后易水,崇山沃野亘千里。
昔时燕山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倏忽兴王定蓟丘,
汉家又以封王侯。萧条魏晋为横流,鲜卑窃据朝五州。
我唐区夏馀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彤弓黄钺授元帅,
垦耕大漠为内地。季秋胶折边草腓,治兵羽猎因出师。
千营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电驰。匈奴慑窜穷发北,
大荒万里无尘飞。君不见隋家昔为天下宰,
穷兵黩武征辽海。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
六军将士皆死尽,战马空鞍归故营。时移道革天下平,
曹丕短歌行翻译
曹丕短歌行原文:
燕歌行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①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②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其二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
飞]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翻译:
燕歌行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天鹅南飞。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不能忘怀。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皎洁的月光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赏析:
燕歌行其一
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它和《齐讴行》、《吴趋行》相类,都是反映各自地区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区音乐特点的曲调。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辖地约当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等一带地区。这里是汉族和北部少数民族接界的地带,秦汉以来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历年统治者都要派重兵到这里戍守,当然那些与此相应的筑城、转输等各种摇役也就特别多了。拿最近的事实说,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乌桓的战争,就发生在这古燕国的北部今辽宁省兴城一带。反映这个地区战争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撑拄”的民歌,到汉代更有了著名的《饮马长城窟》。曹丕的《燕歌行》从思想内容上说就是对这种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又引《乐府广题》说:“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这样来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正确的。《燕歌行》不见古辞,这个曲调可能就创始于曹丕。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汉以来四百年间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他所亲处的.建安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开头三句写出了一片深秋的肃杀情景,为女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准备。这里的形象有视觉的,有听觉的,有感觉的,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这种景和即将出场的女主人公的内心之情是一致的。这三句虽然还只是写景,还没有正面言情,可是我们已经感觉到情满于纸了。这种借写秋景以抒离别与怀远之情的方法,中国是有传统的。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栗兮,若在远行,登高临水兮送将归。”汉武帝的《秋风辞》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燕歌行》与它们思想感情上的连续性,而且还可以看到其中语言词汇上的直接袭用。但是这些到了曹丕笔下,却一切又都成为具有他个人独特思想面貌,独特艺术风格的东西了。这点我们后面再说。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在前面已经描写过的那个肃杀的秋风秋夜的场景上,我们的女主人公登台了:她愁云满面,孤寂而又深情地望着远方自言自语,她说:你离家已经这样久了,我思念你思念得柔肠寸断。我也可以想象得出你每天那种伤心失意的思念故乡的情景,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你这样长久地留在外面而不回来呢?慊慊(qiānqiān):失意不平的样子。“慊慊思归恋故乡”是女主人公在想象她的丈夫在外面思念故乡的情景。这种写法是巧妙的,也是具体、细致的。一个人思念另一个人,其思想活动总有具体内容,或者回忆过去在一起的时光,或者憧憬日后见面的欢乐,或者关心牵挂对方目下在外边的生活,想象着他现在正在做什么,如此等等。这种借写被思念人的活动以突出思念者感情急切深沉的方法,早在《诗经》中就有,到了宋人柳永笔下更有所谓“想佳人,妆楼J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那就更加精采了。这种写法的好处是翻进一层,使人更加感到曲折、细致、具体。淹留:久留。“君何淹留寄他方?”这里有期待,有疑虑,同时也包含着无限的悬心。是什么原因使你至今还不能回来呢?是因为修筑繁忙?是因为战事紧急?是因为你生病了?受伤了?还是……那简直更不能想了。看,女主人公的心思多么沉重啊!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茕茕(qióngqióng):孤单,孤独寂寞的样子。不敢:谨虚客气的说法,实指不能、不会。这三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她独守空房,整天以思夫为事,常常泪落沾衣。这一方面表现了她生活上的孤苦无依和精神上的寂寞无聊;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她丈夫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她的生活尽管这样凄凉孤苦,但是她除了想念丈夫,除了盼望着他的早日回归外,别无任何要求。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援:引,拿过来。清商:东汉以来在民间曲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乐调。琴弦仅七,而有四调。曰慢宫,曰慢角,曰紧羽,曰清商。清商节极短促,音极细微,故云“不能长”。短歌:调类名,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是根据“歌声有长短”(《乐府诗集》语)来区分的,大概是长歌多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怀,短歌多表现低回哀伤的思绪。女主人公在这秋月秋风的夜晚,愁怀难释,她取过瑶琴想弹一支清商曲,以遥寄自己难以言表的衷情,但是口中吟出的都是急促哀怨的短调,总也唱不成一曲柔曼动听的长歌。《礼记・乐记》云:“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女主人公寂寞忧伤到了极点,即使她想弹别样的曲调,又怎么能弹得成呢?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女主人公伤心凄苦地怀念远人,她时而临风浩叹,时而抚琴低吟,旁徨徙倚,不知过了多久。月光透过帘栊照在她空荡荡的床上,她抬头仰望碧空,见银河已经西转,她这时才知道夜已经很深了。“夜未央”,在这里有两层含意,一层是说夜正深沉,我们的女主人公何时才能捱过这凄凉的漫漫长夜啊!另一层是象征的,是说战争和徭役无穷无尽,我们女主人公的这种人生苦难,就如同这漫漫黑夜,还长得很,还看不到个尽头呢!面对着这沉沉的夜空,仰望着这耿耿的星河,品味着这苦痛的人生,作为一个弱女子,我们的女主人公她又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这时,她的眼睛忽然落在了银河两侧的那几颗亮星上:啊!牛郎织女,我可怜的苦命的伙伴,你们到底有什么罪过才叫人家把你们这样地隔断在银河两边呢?牵牛、织女分别是天鹰和天琴星座的主星,这两颗星很早以来就被我国古代人民传说成一对受迫害,不能团聚的夫妻,这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事情。女主人公对牵牛织女所说的这两句如愤如怨,如惑如痴的话,既是对天上双星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同时也是对和自己命运相同的千百万被迫分离、不能团聚的男男女女们说的。这个声音是一种强烈的呼吁,是一种悲凉的控诉,是一种愤怒的抗议,它仿佛是响彻了当时的苍穹,而且在以后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年年月月、时时刻刻都还可以听到它的响亮的回声。这样语涉双关,言有尽而余味无穷,低回而又响亮的结尾,是十分精采的。
【燕歌行教案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曹丕《燕歌行.其一》赏析07-19
燕歌行高适原文及翻译10-10
长歌行古诗教案06-20
短歌行教案10-21
高一语文《短歌行》教案10-08
短歌行诵读课教学设计06-05
《短歌行》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二)10-25
汉乐府长歌行07-01
短歌行翻译赏析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