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电圈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72例临床分析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慢性宫颈炎为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约占妇科门诊总数的40%~50%[1]。治疗的方法有很多, 传统的以局部物理治疗为主, 包括冷冻、激光、微波等, 但只针对轻型炎症效果尚可, 对于中重度的宫颈糜烂作用不大, 目前有研究显示, 利用高频电波刀行LEEP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有较好的疗效, 该研究专门探讨该手术在2010年1月—2011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慢性宫项炎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到该院来进行就诊的患有慢性宫颈炎的72例患者, 其年龄23~51岁, 检查其盆腔和常规白带检查, 均正常, 没有滴虫或念珠菌感染, 且排除宫颈恶性病变, 所有患者血常规检查和阴道镜检均正常, 其中宫颈糜烂大部分均为Ⅱ~Ⅲ, 为44例, 而宫颈管息肉样增生例数和宫颈肥大伴纳氏囊肿都为6例, 剩余的患者均为宫颈息肉。

1.2 方法

在月经结束后3 d~1周内, 让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 以利于宫颈的消毒和暴露, 采用型号L2 000金科威公司产的阴道镜以及所配套的宫颈电圈, 先确定病灶的具体范围, 并在碘实验中通过阴道镜来确定, 分几个钟点对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和利多卡因的混合液, 注射时需要将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 并对电凝切割输出功率进行选择。根据患者病灶大小以及深度的差异, 选择相应的电圈, 电圈放置位置为宫颈外周中正常宫颈的地方, 然后将其插入, 缓缓移动, 从宫颈一侧到另一侧, 将电圈提起来, 并迅速将锥形的病灶切除, 在手术过程中会产生烟气, 需要用吸烟器将其吸出, 切除的深度为10 mm左右, 而范围则为病变带外周3 mm左右, 对于切除的组织, 应该采用病理学标记定位, 止血可以采用球状电极进行电灼, 并在创面中应用止血明胶, 采用无菌纱球进行压迫, 在12 h时后取出来。手术结束后1周内服用抗生素, 禁止房事以及盆浴6周, 并在手术后1周消毒冲洗宫颈两次, 手术后1个月、1个半月和2个月分别进行复查, 对宫颈痂膜脱落进行观察, 同时观察阴道分泌物外观及气味等。

1.3 疗效判断

手术后1个月内阴道分泌物等不正常现象消失, 宫颈大小、光滑程度及形状恢复正常, 为显效;手术后两个月内阴道分泌物等不正常症状好转, 宫颈内存在肉芽肿, 但是不会影响其正常恢复, 为有效;手术后2个月后阴道分泌物及其他症状没有好转甚至恶化, 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7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结果

82例均1次性完成了手术, 手术时间在1~5 min之内, 平均为3 min, 术中出血量为2~15 mL, 有轻微的疼痛感, 术后无恶变病例, 没有出现宫颈管狭窄的病例。定期的随访这82例患者, 在术后1个月宫颈恢复光滑的, 形态恢复正常的患者有59例, 宫颈管有肉芽增生的16例, 经过对症治疗, 术后2个月复查可得以恢复, 术后2个月宫颈仍有不同程度糜烂有7例, 治疗总有效率达91.46%, 见表1。

注:P<0.05。

2.2 不良反应

大部分患者在术后有阴道分泌物增多现象, 2周后自行消失, 其中3例患者在4周以后该症状消失, 2例患者术后3周内发生出血过多, 给予止血粉宫颈上药止血, 均无感染症状。

3 讨论

慢性宫颈炎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中分泌物的量增加, 且分泌物颜色呈乳白色, 有时为黄色, 性质为脓性或粘液性, 有时候白带带血。如果炎症对膀胱下结缔组织产生影响, 则可能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的症状, 甚至危及盆腔而出现下腹坠痛等症状。慢性宫颈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 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 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同样也有很多, 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激光、冷冻、红外线及微波等, 其原理是通过破坏宫颈糜烂面单层柱状上皮, 使其坏死脱落变成新生的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来达到治愈的目的。但这中治疗方法仅仅适用于轻度糜烂患者, 对于Ⅱ~Ⅲ度的宫颈糜烂疗效并不显著。也有采用药物治疗的, 以中药的选择为多, 主要是活血化瘀、清热燥湿、去腐生肌类药物, 但是它的应用范围局限性较大, 轻度患者尚可, 但一般中药的疗程都很长, 且价格偏昂贵, 对于患者来说并不是合适的选择。而外科的冷刀宫颈锥切术是经典的治疗手段, 但它创伤性较大, 出血量多且缝合技术操作要求高, 现临床上已经很少采用。而宫颈电圈切除术中采用的高频电波刀能够克服冷刀锥切术的困难, 它可以短时间内完成切割止血, 无需麻醉及缝合, 同时在阴道镜放大条件下直视进行, 能准确地切除病变组织, 选取切割和电凝混合的输出电流, 在切割同时止血, 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不损伤宫颈机能等优点。还可以在门诊局麻下进行治疗。它能提供足够组织病检还能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 以及预防其他的妇科肿瘤, 而慢性宫颈炎通常是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第一临床表现, 相关研究显示慢性宫颈炎者发生癌变的几率较正常人群高数倍[2,3,4]。在手术中需要注意的是:对宫内环有尾丝的患者, 应先取环后治疗;经后术前应禁止性生活, 以防再次感染;术中电凝止血应使用点状电凝, 为的是避免脱痂期造成出血过多。患者应每年进行行1次TCT检查;而宫颈糜烂Ⅱ~Ⅲ则应积极治疗。而宫颈炎的治疗深度至少要超过4 mm, 这样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文献报道中有提到[5,6], 大范围病灶的宫颈炎患者或/和伴有子宫肥大, 采用电圈切除术, 治愈率可达100%, 治疗彻底, 尤其对于宫颈管息肉、腺囊肿的病人疗效更佳, 整个手术过程视野暴露广泛且准却, 对于宫颈肥大严重的病人, 可以切除部分增生的组织, 得到完全恢复, 手术后可获得全部的标本, 可用做病理学切片。该研究的结果也有91.46%的治愈率, 显示了该种手术方法的优越性, 同文献的报道一致。

摘要:目的 探讨电圈切除术法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使用阴道镜放大阴道, 选择切割与电凝混合的输出电流。结果 高频 (3.8MHz) 电波产生部位为放电极尖端, 其产生之后, 电波会跟患者身体发生接触, 而身体组织本身会条件反射地排斥吸收电波, 从而激发瞬间高热, 再通过圆形电极切除宫颈组织。结论 电圈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比其他方法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并且能够保护宫颈,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宫颈电圈切除,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石一复, 李娟清.重视子宫颈病症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 20 (7) :385.

[2] 姚捷.宫颈癌筛查技术及方案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 (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 , 2007 (6) :26-29.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755-1761.

[4] 梁秋红.宫颈电圈切除术联合喉风散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 (10) :41-42.

[5] 廖铁军, 廖浩峰.妊娠期糖尿病56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4) :223.

[6] 黄鑫, 耿力, 郭艳利, 等.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转归的相关因素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J].北京:2007, (12) :23.

[7] 韩英.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在宫颈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 2009, 13 (6) :23.

上一篇:浅谈新时代中国“新四大发明”的特征及影响下一篇:我国财政预算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