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五老撷荣归

2022-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郑启五老撷荣归

第2篇:郑启五:时光倒流六十年

时光倒流六十年,重回厦大幼儿园

郑启五

2012年元月8日下午,应邀重返厦大幼儿园。建南大礼堂的人海里,我们荡起双桨,划回五十三年前那面黑白的历史光影里,时光倒流的感觉曼妙无比!

媒体聚焦的自然是官员和院士,而我们园友眼中的只有大班、中班和小班的届别之分。六十岁的时分回忆六岁的悠悠往事,个个笑得前俯后仰……

晚宴时我们只给那些幼儿园白发苍苍的退休老老师和老阿姨们敬酒,而把那些大小官员晾在一边。我的酒杯我作主,在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老校园里我们我行我素! 请不要跟穿开裆裤的我们一再罗列什么官员的级别,我们在厦大幼儿园冲冲杀杀的时候,你们一个也没有与厦大沾边,唯有这些“园老”才是厦大幼儿园和老厦大真正的功臣,她们曾为我们把过尿喂过饭,我们是感恩的60和61届园友!

2011/1/08

转:陈浪《厦大幼儿园喜庆建园60周年》

发布时间:2012-01-08

慈爱、成长、感恩,南强花朵绽放向太阳。1月8日下午,厦门大学幼儿园建园60周年庆典暨文艺汇演在建南大会堂隆重举行。幼儿园新老园友喜相逢,与昔日的老师们欢聚一堂,共话当年,展望未来。校长朱崇实特别为厦大幼儿园建园60周年题词:“让幼儿快乐成长,使梦想展翅飞翔”。

教育部正司级巡视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原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原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华生,园友、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郑兰荪,园友、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邓力平,园友、福建省经贸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钟安平,园友、厦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黄菱,园友、厦门市政协副主席潘世建,园友,厦门市政协副主席魏刚,园友,我校党委副书记陈力文,我校副校长赖虹凯,文科资深教授、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校长助理韩景义,老领导卞守耆、魏洪沼、潘世墨、郑志成,以及教育部基础教材处、厦门市委宣传部、思明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市教育局和我校机关部处、学院负责人以及幼儿园新老园友一起参加了庆典。

赖虹凯代表学校致辞,向为幼教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厦大幼儿园新老教职工表示真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充分肯定了厦大幼儿园在60年的办学史中,坚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实施科学的管理办法,勇于实施幼教改革的做法。赖虹凯说,广大幼儿园老师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厦大教职工积极投身学校事业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赖虹凯指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起点,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学前教育,十分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我国的法律和新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对学前教育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对抓好学前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60年来,厦大幼儿园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和成绩,但与广大教职工的需求还有差距,为此,校党委、校行政高度重视,在经过数次专题会议讨论后,决定投入2000多万元对校舍进行改造,目前,方案正在审批中,即将开工建设。

赖虹凯希望厦大幼儿园以60年园庆和校舍改造为契机,继续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更加精心培育孩子,更加细心呵护孩子,更加耐心教育孩子,早日建成满足厦大事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示范性幼儿园,希望全体教职工争做师德表率、育人楷模,为幼教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简短的庆典仪式结束后,孩子们载歌载舞,为幼儿园60岁生日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情景表演、儿童歌曲联唱、古诗词朗诵、环保时装秀、快板书、民族舞蹈……一个个节目让现场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掌声不断。现场还特别奉献了园友访谈板块,我校郑启

五、潘世墨姐弟四人、陈力文祖孙三人等新老园友一齐登台,诉说厦大幼儿园和老师们在儿时带给他们的爱和快乐,园友们纷纷拿出各自准备好的精美礼物送给母园,特别是当这些园友与他们亲爱的老师在台上拥抱、合影之时,现场响起了最激烈的掌声。

厦门大学幼儿园在王亚南校长的关怀下于1952年成立,原名厦大托儿所,1956年改名为厦大幼儿园,共有托儿部和幼儿部两处。旧园址在厦大大南九号,原是华侨别墅,现为幼儿园的托儿部,幼儿部则位于学校靠环岛路的黄金地段。经过60年的耕耘,厦大幼儿园已由刚创办时仅有20多名婴幼儿的托儿部发展至现在拥有大、中、小、托多个班级,600多名幼儿在学的省示范性幼儿园,同时,厦大幼儿园还是厦门

市幼教课题研究基地、市幼儿教育窗口单位。

本次园庆活动,除了庆典,还举办了“小小厦大娃”现场作画、环保时装秀等活动,两岸多名幼教专家也齐聚厦大,针对学前教育办讲座、开研讨会等。

(陈浪)

62b870f844743_0[1]

第3篇:郑启五集邮美文:心惊肉跳

心惊肉跳

郑启五

署名“中国花卉协会茶花分会”的游慕贤邮友,寄来《茶花》特种明信片“大朱砂”与“鸳鸯凤冠”两枚,分别销有“2003年中国金华国际茶花大会暨国际茶花节”、“中国花卉文化园”纪念邮戳,并配套盖出“浙江金华竹马”的邮政日戳。纪念邮戳销在邮资图案上,邮政日戳盖在邮资片可供留言的空白处,十分规整、醒目,而且油墨浓淡相宜,戳记图文清晰。可以说,在慕贤邮友和金华邮政当局的共同努力下,娇艳的《茶花》特种邮资片首日从原地完美出发!

问题出在我们厦门的落地邮戳上,红墨的邮政滚筒日戳落在了极为光亮的茶花图一面,而极为光亮的茶花图根本就不吃墨,于是滚筒滚出的波纹和圆戳成了心惊肉跳的“不干戳”,四下沾染,把好端端的茶花图搞得“血迹斑斑”!而更为恼人的是稍不留神,两片的接触和手指的拿捏,红色墨迹又沾染到了白洁的正面,使原本完美的一面烙下了大小斑点和半截指纹,成了邮迷永远的心疼! 问题至此并没有结束,在那明信片光亮的画面上,残留的落地戳迹似乎一直处在一种“保鲜”状态,一有摩擦,它还会污染到左邻右舍……

落地戳啊落地戳,你为什么不能落在邮资片的正面!

2003/3/09

第4篇:郑启五集邮美文:天皇的结婚照

天皇的结婚照 郑启五

新闻联播的镜头里,日本的明仁天皇和皇后会见了访日的胡锦涛主席和夫人……电视屏幕几次出现特写镜头。我端量明仁天皇的容貌,好不容易才从眼神和嘴角找回几分他年轻时的模样。我认识这位天皇,说出来也不奇怪,本人7岁就时收藏了他新婚的“玉照”——两枚日本1959年发行的纪念邮票,至今保存完好如初。票面上新郎官明仁西装笔挺,头发向后梳得油光可鉴。但说不上有什么皇太子特别的架势,样子倒很像是刚刚毕业的学生郎。新娘美智子和服在身,眉宇间流溢东方女性的端庄贤淑。

记得小时候邻居有位同学的母亲是日本人,家中时有东京来信。于是我这个小邮迷就“瞄准”了这“中日一家人”。起初战果平平,尽是些票幅很小的普通邮票,图案不外是渔船、宝塔,真不够劲儿!后来,这两枚“大张的”出现了,那同学紧紧捏在指间炫耀。我与哥紧急行动起来,不惜动用了两条烤番薯和一只卷笔刀,才喜气洋洋地把邮票换到手心上。这套邮票令人爱不释手,更主要是一衣带水的东方情调极浓:上端饰有一对翩飞的凤凰,下端全部是古色古香的篆书。读小学四级的哥哥费了一番心力,就“自力更生”辨明了邮票上的字“昭和34年皇太子殿下成婚纪念”。其中夹了一个“御”字,哥哥便自作聪明地认定“帝王所用”之意。对日文无师自通,兄弟俩欢天喜地,像尝了宫廷婚宴似地。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两枚邮票泡水揭开后,贴在窗玻璃上晾干的情景:阳光柔柔地洒来,湿漉漉的邮票淌下三两滴水珠儿……

白驹过隙,岁月的魔术师把我从一个小邮迷,摇身变为年近不惑的老邮迷。明仁也从邮票上满头乌发的太子变成电视上两鬓苍苍的天皇。明仁的父亲裕仁命极长,一屁股在天皇的宝座上就坐了63个年头(1925—1988年),其间爆发了侵华战争。明仁4岁那年,日本侵略军以“皇军”自诩,在中华大地烧杀掳掠,罪孽罄竹难书!无论怎么开脱,裕仁也是责任难逃。我们中国人对“老天皇”心有芥蒂,理所当然。我有好几枚日本“人头”邮票,但至今仍懒得去辨认哪一位是裕仁先生。战后,虽然拥有绝对权限的天皇制已不复存在,但天皇作为日本“国家的象征”仍保留了下来。我曾听邮友、鱼类学家何大仁教授说过,明仁太子长期从事鱼类学的研究,还与上海的伍汉霖教授成了研究虾虎鱼的好朋友。他即位天皇后,仍念念不忘“科研之交”,特邀伍教授作客日本皇宫。

记得1989年的元旦,当年给我日本邮票的那位小学同学,从东京给我寄来一枚贺年片。我发现封上的两枚新邮票印有“1989年平成元年”字样。“平成”是明仁天皇的年号,这意味着裕仁和他的“昭和”年号已永远成为历史。白驹过隙,转眼就是2008年了,是年日本生肖邮票上出现的是“平成20年”,真是岁月如梭催人老……

第5篇:郑启五集邮美文欣赏 金橘的滋味

四年前的金秋,逢“朱熹诞生880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组委会的邀请,我得以到朱熹故里——尤溪一游,十分尽兴,美邮、美景、美食样样美不胜收,事后就着三镜头:红柚、红茶、红酒,写了抒情散记《尤溪三红》,以文感恩。该文先发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2011年第5期,后收入我的茶文选《茶言茶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版),虽然文字平俗俏皮,却深得茶友和邮友的赏识,情趣的分享尽在其中。

尤溪邮协的林新样读后告知,尤溪的金橘也很不错,乃至尤溪被授予“中国金柑之乡”的金字招牌,进而即将登上首套水果邮票,希望我能再前往尤溪捧场。发行水果邮票,我可是多年的鼓吹者,没想到的是我们福建的尤溪拔得头筹,一个山区小县,五年里两涉新邮,成为人杰地灵最好的注脚。

金橘邮票首发式之后,我收到了老林从首发式现场邮寄的首日封,满心欢喜,一下沉浸到水果邮票的芳香里,老实讲,这套邮票设计难度最大的就是这枚金橘了,金橘一旦与苹果、桃子和石榴排排坐的时候,在大小比例的参照下,如果设计成原小,难以体现金橘皮薄色艳的风姿,如果设计大了,则金橘娇巧的果体难免有被膨胀的疑似,但设计人以“果串”的聚合形态,基本化解了果体的比例难题。

这回金橘邮票的首发式,我没有接到邀请,我表示理解;首发式轰轰烈烈,劳民伤财,往往多为伪邮迷的狂欢,我们老邮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其实稍有成本核算的常识,接待一位异地“首发嘉宾”,吃、喝、行、住、拿,这需要吸走我们果农多少夜以继日辛苦耕耘的血汗,又需要耗费我们一线邮政职工多少起早贪黑的尽忠职守,如今渐渐风正气顺,对于首发式的“瘦身”我就已经不是什么“理解”,而是发自内心大声喝彩!

我在电视里特别关注了这次首发式的新闻,发现有福州的集邮者专程自费赶到尤溪寄发首日封,这才是真正的邮迷,不邀自到,不请自来,金橘的果色才特别养眼,金橘的果汁才特别甘美,金橘的邮票才插上邮政的双飞翼自由自在地远走五湖四海!

2014/7/28

第6篇:郑启五集邮美文:首发式的异彩

首发式的异彩

郑启五

接到万冬青先生的邀请,电子邮件版与信函版各一,“郑启五先生:艺林堂集邮丛书第三辑《艺林邮文汇集》业已编印,56篇260页巨著,计划于8月2日上午举办‘泉州集邮论坛暨《艺林邮文汇集》首发式’,今天寄出邀请函。本次活动在室内举行,场地有限,人数严格控制。除一半为社会各界人士外,集邮、邮政糸统四十人(含厦漳莆作者、邮友),机会难得。敬请出席。届时,将利用多媒体,邀请作者进行演讲,每人5—8分钟。请你们做好准备。到场演讲作者,将由编委会发给演讲费、证书(全彩色,贴印花盖钢印,贴花特由国外购入)、精装本一册。应邀者赠简装本一册,中午由张美寅先生设宴招待……”

由著名的新加坡华人集邮家张美寅先生主持的“艺林堂集邮丛书”第一辑《闽南侨批史话》荣获2006全国首届集邮文献及文献集邮展览镀金奖加特别奖、2007圣彼得堡世界集邮展览文献类银奖。2007年8月出版第二辑《艺林邮文选萃》。如今《艺林邮文汇集》第三辑又激情出炉,并举办配套的系列祝贺活动,雅人雅书雅趣雅事,何等痛快。这又是一次具有“泉州特色”的集邮创举,民间的邮事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总是生龙活虎,可惜厦门市集邮协会的要员因事无法前往,我只得搭乘大巴单打独斗!要去,就决不能迟到,于是我是日一大早5点半就出门,慢跑至“国家海洋三所”门口搭乘6点的第一班到松柏长途汽车站的86路公交车,然后买好7点正的到泉州的商务班车的车票。什么鬼商务车,加了“商务”两个字根本就是要多收票款的,为了一个钱字,到处都在挖空心思!

8点30分抵达泉州,肚饿难忍,见时间尚早,就在路边面店里吃了一晚“酸菜面”,面中的配料除了酸菜,还有肉丸、大肠、肉炸等等,据称乃“洪濑特色”,有点大杂烩的感觉,面汤尚可口,我吃至中途,又添汤,猛喝一阵,呵呵,吃饱了方能不辱使命。汤足面饱,我雇了三轮车咋呼着车夫直奔开会的泉州市邮局,这一路可谓“公交——大巴——三轮”三车联运,才成功地将老夫定点定时卸在了九一路目的地的路口。

签到后领了新书,书印制得非常大气,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印制得最好的集邮文集之一了,而精装本更是美仑美奂,令爱书人爱不释手。首发式在“红木棉”普通邮资明信片上制作了烫金加字纪念片,还配合活动刻制了两枚纪念戳,邮情十足,邮香扑鼻。如果你是真的邮迷,那么来了自然宾至如归,走了势必满载而归。

走进会场只见泉州以及周边地区的集邮人士把一个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的,接着一切的程序都按照通知上的按部就班,也难免有领导讲话这样的俗套,但人人长话短说,言简意赅。我有两个任务:一是代表厦门接受赠书;二是做一个集邮演讲。尽管时间很短,但我仍将时间一分为二:先从苏联的那枚“白嘴鸦飞回来了”的油画邮票说起,谈到“特里季亚科夫画廊”的主人当年收藏油画的意义,一个富商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品位以及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接着才谈文革票的研究,我几乎抛开了文集收入的文章而演说相关研究新的发现。

接着是颁奖:证书加“讲金”,这个“讲金”的“讲”没有错,演讲的奖励金。这只是个形式,人们也不太在乎那红包里有多少“讲金”,但这样的形式给了集邮的文化人最大的尊严,这辈子我不知参加过多少类似的活动,但泉州的特色异彩将永染心怀!

会场的场面热情洋溢,交谈、合影、签名,其乐融融。我虽然与新加坡籍的泉州集邮名家张美寅先生初次相间,却神交已久, 握手的那一刹那,我感觉对方的大手不但热情有力,而且粗糙厚实,正是这样一双双人生拼搏的大手,把血汗的家业用来倾心文化的建设,泉州文化古城的砖墙才千年不朽,历久弥新……

会后由张美寅先生宴请与会全体人士,联谊的气氛再度达到高潮,大家频频举杯,为这本集邮文献巨册的出版干杯,为大家一生一世的集邮情怀干杯!

2008/5/28

第7篇: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小学中秋节活动方案下一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系统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