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抢劫罪的既遂标准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案例简介

(一) 吴某抢劫案

1. 案例简介

被告人:吴某, 男, 26岁, 贵州省册亨县人。1986年5月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1990年3月10日被逮捕。

被告人吴某于1990年4月7日上午窜至大理古城, 遇见来华旅游的日本人高某某生抢劫歹念, 便尾随其后。当行至大理古城东郊, 被告人吴某见周围无其他人, 于是走上去和高某某聊天搭讪, 在高某某没有防备的情况下, 拔出匕首猛刺一刀扎向高某某胸部。在反抗被告人的行凶搏斗中高某某失足掉入路边田地, 被告人于是又刺中高某某面部、胸部等身体多处。见被害人反抗如此激烈, 被告人害怕过路人发现其行凶罪行, 于是便扔下凶器慌乱逃离犯罪现场。公安机关于当日下午成功将被告人吴某抓捕归案。由于送往医院及时, 经医务人员全力抢救被害人高某某成功脱险, 法医对其伤情鉴定意见如下:失血性休克;右侧开放性血气胸伴皮下气肿;颜面部软组织切割伤;右眼鼻泪管外伤性不完全断裂;右眼外伤性眼球震荡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伤。

案发地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吴某的上述犯罪行为完全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应当认定为抢劫罪。且吴某在犯罪时距离上一次刑罚执行完毕不到5年, 此时其又犯新罪, 应当认定为累犯。在到案后, 被告人吴某虽积极交代犯罪事实、坦白认罪, 但其作案手段凶残, 情节及其恶劣, 后果严重, 社会危害行极大, 在国际、国内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依法应予从严惩处。据此, 案发地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吴某犯抢劫罪, 判处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 案例分析

在本案的审理中, 吴某辩护人认为, 吴某的行为虽已构成抢劫罪, 但因其最终未抢到被害人的任何财物, 属于抢劫未遂, 而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第23条) 。法院认为这一辩护意见缺乏充分的法理依据而认定吴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既遂) 。双方分歧之处, 在于如何区分抢劫罪的既遂、未遂, 即抢劫罪既遂、未遂的标准问题。同样, 抢劫罪的其他两种停止形态即预备形态和中止形态也是理论界与实务部门争论的热点问题。

辩护人依据我国目前学术界对抢劫犯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来阐述辩护意见, 辩护人认为, 认定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应当是行为人是否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已将公私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构成抢劫罪的既遂, 即便在犯罪过程中故意伤害被害人或将其杀害, 因其对公私财物并未非法占有, 亦不应当认定为抢劫罪既遂, 而应当按抢劫罪未遂定罪处理。其主张主要有以下理由:抢劫罪所侵犯的法益虽是复杂客体, 但财产关系仍是其首要侵害法益, 暴力夺取公私财物才是抢劫罪的犯罪分子的首要目的, 而在抢劫过程中侵犯辩护人人身权益的行为只是其事实犯罪的一种手段。不同学者对抢劫罪既遂与未遂认定的差异亦在于此。

二、我国目前的抢劫罪既遂学说

犯罪既遂, 是指行为人所着手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即完全满足刑法分则的关于某种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行为。与其他财产犯罪既遂认定的标准相比较, 抢劫罪既遂的认定标准更为复杂。作为一个聚讼不定的问题, 如何认定抢劫罪的既遂即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 在我国刑法学界存在着较大的争异。

(一) 人身侵害说

第一种人身侵害说认为, 作为认定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 应以是否侵犯了人身权利为要件。在着手实行抢劫过程中, 只要抢劫犯罪分子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例如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加以威胁, 财物到手方可不论, 均符合抢劫罪既遂的构成要件;对于抢劫罪未遂的认定, 只能是没有抢到公私财物, 又没有对受害人造成伤害的, 才属于抢劫罪的未遂。

(二) 财产占有说

第二种财产占有说认为, 抢劫罪虽然侵犯的是复杂客体, 但其主要客体是财产关系。夺取公私财物才是抢劫罪犯罪分子的犯罪目的所在, 而侵犯人身的行为只是其取得公私财产的手段行为。所以作为区分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应该是行为人是否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抢劫罪既遂即犯罪分子已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如果没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 即使已将被害人杀伤或杀死, 也不构成抢劫罪的既遂, 应当以抢劫罪未遂论处。

摘要:本文主要是依据百度可查的“吴某抢劫案”和“何某抢劫案”, 由对案件的深度解读, 从实践的角度窥视法学理论, 比较分析各家学说, 最终得出对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做出有利于司法实践的一点建议。抢劫罪, 《刑法》中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而抢劫既遂形态是抢劫罪形态的一种主要形态, 在基本抢劫和加重抢劫的情况下, 对于行为人成立抢劫罪的既遂标准, 有着不同的学说。因为抢劫对象与手段行为很特殊, 所以应该正确处理基本抢劫罪与加重抢劫罪之间的关系。我国现在对于抢劫罪既遂的学说主要包括财物占有学说、人身权利侵犯学说、结合犯区分学说等。

关键词:抢劫罪,基本抢劫罪,加重抢劫罪,既遂未遂

参考文献

[1] 张明楷著.刑法学 (上) [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

[2] 陈兴良著.刑法适用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3] 陈兴良主编.新旧刑法比较研究—废、该、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酒类企业政工工作优化对策探析下一篇: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